手機閱讀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11:02:47 頁碼:13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模板15篇)
2023-11-11 11:02:47    小編:李壽范

在準備報告時,需要對所涉及的主題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分析。在報告中,使用恰當?shù)膱D表和圖像來支持數(shù)據(jù)和結論的呈現(xiàn)。以下是一些商業(yè)報告的示范,展示了如何評估公司績效和制定戰(zhàn)略計劃。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一

寒假期間,我隨家人過了一個祥和快樂的春節(jié),在過春節(jié)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風俗習慣,在中國人的過年習俗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過年的習俗又是怎樣來的呢?我?guī)е蓡栕咴L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春節(jié),代表了新的一年的開始;春節(jié),意味著新春的到來,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復始的過著春節(jié),可為什么要過春節(jié)呢?相傳,古時候有個吃人的怪物叫“年”?!澳辍泵扛?65天就會出來吃人。有一個聰明的小孩想了一個辦法:他讓人們在門前貼上紅對聯(lián),掛上紅燈籠,并放鞭炮?!澳辍北粐樑芑睾?。從此,人們每年都貼對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澳辍睆拇嗽僖膊桓页鰜砹恕K匀藗兊诙於紩┥闲乱路?,走家串巷去拜年,見到了人都會說“過年好”。這個習俗也就被傳了下來。直到今天,人們仍會說“過年好”。

春節(jié),人們都會在一起吃團圓飯,無論多遠,也都會想方設法趕回家。臘月二十九,人們就開始忙著貼對聯(lián)、“?!弊帧扉T錢。把“?!钡惯^來貼,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們就忙著包餃子,男人們就去“上墳”?!吧蠅灐币馕吨胱屗廊サ挠H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氣息,同時也表達了晚輩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與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餃子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習俗。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去“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塊、花生、棗、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春節(jié)的習俗來源已久,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下幾千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望“春節(jié)習俗”在中國大地上發(fā)揚光大。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二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外來文化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享受外來文化帶來的快樂之時,往往忽略了培養(yǎng)著我們長大的本土家鄉(xiāng)文化,導致我們家鄉(xiāng)的文化不段沒落。一個地區(qū)的風俗是這個地區(qū)的特色,知道了地區(qū)的風俗,才算是這個地區(qū)的人,而現(xiàn)在的人們因為忙碌的工作與學習已經(jīng)淡忘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風俗。因此我從家鄉(xiāng)文化入手,通過搜集資料,了解大學生對家鄉(xiāng)文化的認識的層度。

一、調查目的:

三、調查地點:

學校食堂,學生宿舍樓。

四、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7號——5月29號。

五、調查方法:

調查采用集體開卷式,不記名問卷的方法。學生問卷,共發(fā)下調查問卷35份,總共收回有效問卷35份,所有數(shù)據(jù)全部采用人工統(tǒng)計處理分析,有效率達100%。

六、調查內容:

1、性別。

2、您的家鄉(xiāng)是哪里?

3、您所在地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

4、您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期間有忌做針線活嗎?

5、您對以上習俗的態(tài)度是。

6、您對家鄉(xiāng)文化有多少了解。

7、您知道家鄉(xiāng)有哪些名人。

8、您對家鄉(xiāng)的飲食有什么特點。

9、中國各地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您認為造成民俗文化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10、您的家鄉(xiāng)大年初一基本上干什么?

11、您覺得家鄉(xiāng)文化對你的影響?

12、除夕夜您一般干什么?

13、您的家鄉(xiāng)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

14、您有宗教信仰嗎活動中的作用。

15、您認為傳統(tǒng)習俗在春節(jié)慶?;顒又械淖饔?。

16、對于家鄉(xiāng)傳統(tǒng)風俗文化的保留工作狀況,您認為怎么樣。

17、您家鄉(xiāng)春節(jié)氣氛如何。

18、您的家鄉(xiāng)結婚時喜歡用以下哪種方式。

19、您對家鄉(xiāng)文化的了解途徑主要是哪些方面。

20、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發(fā)展,您的建議是?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三

一、調查者:

二、摘要:利用寒假在周邊進行一次關于家鄉(xiāng)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的調查,從中看出現(xiàn)代人們在對待家鄉(xiāng)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的問題。

三、目錄:

1、調查對象。

2、調查背景。

3、調查步驟。

4、調查辦法。

5、調查內容(提煉)。

6、調查分析。

7、調查結論。

8、建議。

9、結語。

四、內容。

2、調查背景:由于現(xiàn)實條件限制,本次調查本人并沒有采用訪談,而是通過網(wǎng)上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此次調查。

3、調查步驟:編寫調查問卷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放調查問卷最后收集調查問卷提煉主要信息并進行反思。

4、調查辦法:調查問卷。

5、調查內容(提煉):通過六道多選題了解到,大部分調查對象是十分了解潮汕文化習俗,比如潮汕民俗、潮汕民間藝術、潮汕方言、潮汕音樂與潮劇和潮汕飲食文化,少部分了解了潮汕民居和潮汕工藝美術,只有一人知道并了解潮汕僑批文化。關于潮汕文化風俗傳承方面大概有80%的調查對象覺得現(xiàn)在的人們在此方面的表現(xiàn)還行,大概有20%的調查對象覺得良好。有人認為,潮汕文化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文化旅游信息傳播缺乏有效整合;太過于古板,不懂得靈活變通。在對待自己的文化方面,有人留言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還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傳承。

在生活方式方面,目前,潮汕人民還依舊進行著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還有正月初七食七樣菜(潮汕地區(qū)有些地方?jīng)]有)、拜老爺、迎神(拜老爺和迎神因疫情,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沒有)、出花園、功夫茶和過年貼春聯(lián)。但是大部分的人們還是覺得生活方式變化不大,我認為可能是年齡階段不一樣所導致的調查結果呈現(xiàn)一邊倒趨勢,因為調查對象大部分為青少年而她們選擇的是不大,調查對象在36-50歲的認為變化大。雖然在變化大小方面有歧義,但是每個人都認為這些變化好,這些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住房方面、飲食方面、交通方面還有購物方面(我認為最主要還是購物方式)。

6、調查分析:以上就是我關于此次調查的調查報告,因為調查對象和調查的資源有限,可能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全面,但是可見一斑。在調查中,我還發(fā)現(xiàn)很少的人了解更多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包括我自己),說明在社會和世界快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能傳承到現(xiàn)在的潮汕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少。在潮汕文化風俗中,有許多值得繼承發(fā)揚光大的精神上的東西都被我們所遺忘?,F(xiàn)代發(fā)達的社會讓潮汕人們越來越適應快節(jié)奏的生活,以至于忘了慢下來,踏踏實實地生活。

7、調查結論:大部分的潮汕人們能知道并了解潮汕文化風俗,并且有意識地保護潮汕文化風俗;大部分的潮汕傳統(tǒng)生活方式漸漸淡出潮汕人們的日常生活;我認為,身為潮汕人應該更好地傳承和發(fā)展潮汕文化風俗,不僅僅因為潮汕文化風俗是我們的根,還因為潮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合理結合著傳統(tǒng)生活方式,不要忘了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

8、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宣傳潮汕優(yōu)秀文化,秉持并踐行發(fā)展優(yōu)秀文化的觀念;對于傳統(tǒng)生活方式方面,由于時代的變遷,我們要一邊繼承一邊創(chuàng)新,使其符合當代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但又不失其韻味和意義。不管是文化風俗還是生活習慣,都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9、結語:本次調查報告到此結束。通過這次調查,我學到了很多。這不僅是我第一次就潮汕文化對周邊進行調查,還是我第一次寫調查報告??赡苓@份報告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很用心地在學習,希望下一次的調查報告能寫得更好。這還是我第一次自己編調查問卷,因為是第一次,準備工作不足,做出來的調查問卷自己不是很滿意,但是還是能從調查出來的內容上了解并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無論怎么說,我還是會更努力地學習,爭取下一次的調查可以寫得更好。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四

調查目的:此次調查主要是將我的家鄉(xiāng)安??h的飲食文化系統(tǒng)地形成文字,將其展現(xiàn)出來,使得我自己以及同組同學對我的家鄉(xiāng)的飲食文化有深入了解。

調查對象:安??h部分村落

調查方法:查找資料,問卷調查,實地考察

安福距今有2200多年的建縣史,是江西省18個文明古縣之一,歷史上人文鼎盛,文化源遠流長,民俗文化保存較為完整,有表嫂茶、吃新節(jié)、火把節(jié)、燒塔等數(shù)十種民俗活動。

在元宵節(jié)后到春播之前,安福會以自然村為主,每天一戶,輪流進行“表嫂茶”習俗表演?!氨砩┎琛?,俗稱“請茶碗”,是安??h境內農村已婚婦女們之間流行的一種獨特茶俗,氣氛熱烈,特色鮮明。它分布于安福的南鄉(xiāng)片和西鄉(xiāng)片,而以南鄉(xiāng)洲湖鎮(zhèn)塘邊村最典型。請茶時,請茶主婦要用黃條蘿卜、甜姜、黃豆等茶點熱情款待。喝茶時,不講究規(guī)矩程式,大家無所不談,氣氛熱鬧祥和,平日里的各種嫌隙,都在暢談中化為烏有。待到茶興濃時,一些能打山歌的表嫂會唱《采茶歌》、《三碗茶》等來助興。

至每年早稻收獲之前,安福將會舉行“吃新節(jié)”盛宴。安福吃新節(jié)是安??h68個鄉(xiāng)村盛行的一種地方性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歷史十分悠久。相傳很久以前,天地洪荒,武功山成了孤島。人們困在島上,一天,一只大花狗泅上了孤島,從尾巴上抖落數(shù)十粒稻種,救了人們的大難。故此,豐收的稻穗便像彎彎的狗尾。后來每年早稻收獲之前,人們便舉行盛宴,讓大花狗嘗新,以表謝意。另一種傳說武功山有只“白霧妖精”,每年夏收前吐出白霧,把農民即將收割的稻谷毀掉。后來,“五谷神”將“白霧精”打敗,救了農民,人們在新谷登場前舉行宴會,請五谷神嘗新,以致謝忱。

節(jié)日的內容主要是祭祀五谷神、土地、康王、福主和梅山諸神菩薩。形式有敬齋、耍龍燈、游垅、打火把、唱山歌等。節(jié)日主要是為了慶賀豐收,并祈禱神靈,祝愿來年五谷豐登、風調雨順、百業(yè)興旺,也是為了聯(lián)絡親朋好友、愉悅心身,促進社會和諧。吃新節(jié)群眾參與面廣,場面喜慶熱烈,規(guī)模宏大,其隆重程度,勝過端午,超過中秋,僅次于春節(jié)。

每年六月六,各地游客紛至沓來,古老的山村一片歡樂,以迎接垇云火把節(jié)的到來。垇云火把節(jié)歷史悠久,僅在安??h彭坊鄉(xiāng)垇云村就歷經(jīng)9代約170余年。當日,家家戶戶備好祭品,制作祭祀法器,相邀山下親朋好友來山里。他們白天在自家田里祭拜山神、土地,并點起火把向田埂里四下燎蟲;晚飯后,全村男女老小敲鑼打鼓,燃起熊熊篝火,隆重祭拜各路神靈,祈求神靈驅魔消災,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期間,他們還打著火把游垅,圍著篝火唱山歌。

待至中秋佳節(jié)之日,安福百姓為祈求風調雨順、日子興旺、歡慶中秋佳節(jié),又將開展“燒塔”民俗活動。安??h是“吉安中秋燒塔”習俗保存最好的地區(qū)。境內南部陳山河流域的六個鄉(xiāng)鎮(zhèn)尤為盛行,而以金田鄉(xiāng)柘溪村最為典型?!鞍哺V星餆绷曀字饕獌热萦袎舅?、燒塔、封塔三部分,燒塔過程伴有祭月、對唱山歌、小調、舞龍燈、舉龍鳳旗、撐宮燈等活動,特色鮮明。

這種種民俗文化旅游風采的展示,帶動了安福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也使安福越來越受游客的青睞。民俗文化不僅代表了農民生活中的喜悅的凝結,也展現(xiàn)了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之間的和睦友好,是我的家鄉(xiāng)不可多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研究安福的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五

采訪式調查,查資料,親身實踐。

1、圍繞風俗習慣、民間建筑、方言土語等主題,指導學生通過網(wǎng)上調查、社會考察、采訪等方式和收集相關資料等方式了解家鄉(xiāng)傳統(tǒng)文化。

3、引導學生互相交流活動成果,互相學習,增強彼此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

下面是有關春節(jié)時候的習俗,雖說小打小鬧,但也是地方的風俗吧。大年初二上午,各村民在村領導的帶領下,打開祠堂的大門,把里面供奉的觀音壽星公公等神仙抬出來,用新毛巾,新汲的井水,由村里輩分較大的前輩們將其擦洗干凈,再給他們一番仔細裝幀。神門便被打扮的光彩奪目。隨著他們便在鞭炮嗩吶聲中被請入到專制的木架上,將木架放入一頂裝飾的十分漂亮的木轎里,由村里的青年人或中年人扛抬圍繞游走。后面通常跟著浩浩蕩蕩的觀看隊伍,尤其是孩子們喜歡跟隨木轎追打嬉戲,場面甚為熱鬧!木轎過處,人皆歡喜!當然你還可以請他們到你家停放一會兒,但你必須不停地放鞭炮,還得包紅包,圖的一個吉利。這些財務便充當村費,供以后一些農節(jié)開支,為各種村里活動提供保障。

農事安排在農村很講究的。我們村要過農歷正月十五才能下田勞作。發(fā)試下田之日叫起春早稻插秧時,各家各戶先要開秧門,下田栽禾苗時秧不夠。不能互相用手遞秧,栽不贏后面的人拋在田中間叫吃田螺。我們這有種特產紅桔,紅桔產區(qū)采摘紅桔時,摘桔人不能喝酒,還得剪指甲,并要用木制馬梯來摘。

我們還有飲茶風俗,以擂茶最為顯著。擂茶是我們新干一枝獨秀的奇葩。過去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但現(xiàn)在已被新干大多數(shù)人接受,尤其是七琴和譚丘。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陶制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我一根半米長的擂棍將茶搗碎,邊擂邊不斷的給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也可以。直到缽中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同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據(jù)說擂茶有解毒的功效,即可食用也可藥用。

除此以外,始于宋形于明而盛于清的新干蓮花落又稱為落離蓮或者搖錢樹,當?shù)胤Q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討而唱的民間曲藝,內容多為勸世人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于樂,淳化民風之功效。

新干寶塔山七級狀元塔位于105國道旁,是為了紀念何昌言的。他直言不諱,敢疏小人,為當朝做出了豐功偉績。也是為了激勵廣大新干學子端正態(tài)度,積極教育每一代人要多學知識為國家做貢獻。青銅文化公園和大洋洲青銅博物館都展示了商朝時候的文物。極大地深化和推動了江西對殷商文明的認識與研究,還有利于考古工作的進行。

1、關于風俗習慣結果的調查分析通過上網(wǎng)查資料、向父母請教等方法了解了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相關的文化習俗,可以收集到了很多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2、關于方言土語結果的調查分析通過平日收集的一些較為典型的家鄉(xiāng)話,了解到我們家鄉(xiāng)方言的獨具特色,吉普話也可以說是贛方言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如今的小孩都很少講家鄉(xiāng)方言。因此也就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若干年后,地方方言可能就會消失。

3、關于民居建筑結果的調查分析在活動中,我們參觀的建筑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家鄉(xiāng)的建筑特色,而且了解到家鄉(xiāng)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里的文物急需要保護,希望我們的政府和群眾積極加以保護。

這次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調查報告活動可以加強我們學生與社會的聯(lián)系,加深學生與社會的了解,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接受更多的鍛煉。并更深的了解了家鄉(xiāng)傳統(tǒng)文化且對我們學生也優(yōu)秀教育指導作用,希望廣大學子積極行動真正領會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六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要了解一個地方,首先要了解它的民俗文化。文化因地而異,因人而異,那么,我們各自眼中自己家鄉(xiāng)的民俗和風情又是怎樣的呢?本文通過從“風味小吃”和“名族風情”兩個方面來介紹自己家鄉(xiāng)清鎮(zhèn)市的民俗文化,希望通細致的描述,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讓家鄉(xiāng)的民俗文化廣為傳播。

家鄉(xiāng),民俗文化,風味小吃,民族風情

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喀斯特地貌云貴高原上的清鎮(zhèn)市,這里位于貴州省中部,距省城貴陽22公里,面積1492平方公里。轄內有四個鎮(zhèn)六個鄉(xiāng),現(xiàn)在有彝族、白族、壯族、苗族、回族等二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

清鎮(zhèn)市氣候溫和濕潤,能源、礦產、生物、旅游資源豐富,被人們譽為“珠聯(lián)璧合之地”。著名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紅楓湖、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百花湖和東風湖,就是鑲嵌在這塊寶地上的三顆璀璨的明珠。

我的家鄉(xiāng)清鎮(zhèn)歷史悠久,是一個文化豐富,底蘊深厚的古老城市。據(jù)史記載:清鎮(zhèn)縣地,古為牂牁、夜郎境,唐宋時屬蠻州清州地。下面,我從“風味小吃”和“民族風情”兩方面淺談家鄉(xiāng)清鎮(zhèn)市的民俗文化。

一、清鎮(zhèn)風味小吃

(1)劉姨媽黃粑

劉姨媽黃粑是清鎮(zhèn)市的著名商標,也是上百年的歷史的著名小吃,黃粑又名黃糕粑,主要成分是黏米、糯米、黃豆、白糖等原料。從20xx年開始,劉姨媽食品廠對傳統(tǒng)產品進行了創(chuàng)新改進,在保持黃粑原有糯香味的同時加入五仁、糯玉米、鮮肉等,于是有了現(xiàn)在的糯米、小米、玉米、五仁、甜蕎、八珍、鮮肉、熏肉、黑糯米、竹葉粑等來個品種。

火頭軍士把未用的豆汁兒與米飯摻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內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餿。等大捷而歸的士兵回營,被豆汁兒摻和過的米飯已足足蒸煮近兩日,又累又餓的士兵們急忙分食,誰料這米飯已成另一番模樣,不但色澤黃潤,而且味道甘甜香軟,吃起來更有一番滋味。三下兩下便吃了個精光,當?shù)匕傩找卜麓耸址ㄖ谱鳎朗来永m(xù)下來,貴州便又多了這么一道風味小吃———黃粑。

(2)羊肉粉

這里主要是指當?shù)鼗孛竦某苑ǎ鱾鏖_來,以清湯羊肉粉為主,不放一點辣椒,味道鮮美無比,但是用于佐餐的炸朝天椒,那是奇辣,一般外地人,吃一個小小的紅辣椒,就受不了,而當?shù)厝?,要吃一碟。每天早上排隊吃羊肉粉的清?zhèn)人以學生為主。

(3)三角花園小吃一條街

清鎮(zhèn)市區(qū)人口不多,入夜,市中心的三角花園廣場卻熱鬧非凡,小吃檔口一直擺到路中間,有各式燒雞,烤肉、絡鍋土豆、湯園、冰粉冰漿,一直要吃到零晨4點,人群才散去。

二、民族風情

(1)苗族四月八(跳花場):每年的正月初八或農歷四月初八,清鎮(zhèn)各個支系的苗族同胞們都會成千上萬地聚集在草坡上,大家吹著蘆笙、踩著舞步、載歌載舞?;ㄆ律铣嗣缱迩嗄晏ㄖ猓€有地戲表演、少男少女對歌等,是一個民族大聯(lián)歡的節(jié)日。

(2)布依族六月六:農歷六月初六,是布依族同胞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布依族同胞會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大家紛紛聚在一起,以對歌、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風情風貌。同時,布依族姑娘會唱起優(yōu)美動聽的《敬酒歌》,請您品嘗她們親手釀造的米酒。

(3)彝族火把節(jié):清鎮(zhèn)彝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jié)。是日夜,男女老少皆手持青杠柴、松枝、干竹等火把,游行村寨、田間,以壩子作為節(jié)日活動場所,堆砌寶塔形火炬,選一根青松柱立在中間,點燃后,全民歌舞,通宵達旦。節(jié)日期間,殺豬宰羊祭諸神。

(4)仡佬族吃新節(jié):“吃新節(jié)”是仡佬族最講究的節(jié)日之一,每年農歷七月的龍日或八月的蛇日,新谷即將收割時,摘取谷穗,回家炒干,去殼成米,將新米煮成飯,一是為祭奠祖先,二是為供奉谷神。每逢節(jié)日還邀請地戲班子演唱地戲,歡送祖宗神靈和五谷之神。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七

山東地區(qū)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獨特的春節(jié)民俗文化,豐富多彩而又能彰顯一個地域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化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而春節(jié)又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民族節(jié)日,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民俗逐漸被人們所遺棄,致使近年來年味漸淡。對春節(jié)民俗文化的調查,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一個地區(qū)獨特的文化底蘊。我來自山東濰坊,所以我對家鄉(xiāng)地區(qū)的春節(jié)習俗進行了社會調查,并對春節(jié)民俗進行了收集與整理,希望能讓大家對山東傳統(tǒng)文化有所了解。體驗各地域文化帶給我們的文化多樣性的無窮樂趣。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在數(shù)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就呈現(xiàn)出來多樣性的特點,不同地區(qū)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節(jié)日。山東地處黃河流域儒家文化發(fā)源地,歷史悠久,自然就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要說真正進入春節(jié),那就理當從小年開始。在北方,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被稱為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所以一大早人們就把印有灶王爺爺?shù)哪戤嬞N在灶臺旁,加以供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另外這一天一定要吃水餃,取義送行餃子迎春風,在我們家鄉(xiāng),剛出鍋的餃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爺爺面前,并擺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爺爺和他的兩位娘娘。如果說小年是整個春節(jié)慶?;顒拥拈_始和伏筆,那么小年過后人們便開始真正忙碌起來。民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因為“塵”與“陳”諧音,因此新春掃塵也有除塵布新的含義,在這幾天人們一般會把家里進行徹底大掃除,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什么的。不單是要把家里打掃干凈迎接客人,也為把原有的`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地出門,干干凈凈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

這段時間人們也都會忙著置備各種年貨。所以大街上到處都是賣東西的小攤位,從春聯(lián)、燈籠到各種吃食應有盡有。在農村地區(qū)更有趕年集的風俗,此時全家會一起出門購置年貨,買新衣,父母也會盡可能的滿足孩子提出的購買要求,另外在采購春節(jié)用品時,無論家里已經(jīng)多出多少碗筷,為了人丁興旺所以每年春節(jié)都要買幾個。街上人山人海,年味十足,很是熱鬧。在農村,舊時沒有冰箱,因此春節(jié)前也是殺豬的最好時間,一是喜慶,二是此時天氣最冷,可保存較長時間,這也與南方過年制臘肉有相似之處。北方的主食是面食,所以過年前也有提前蒸幾鍋饅頭、豆包備用的習慣。通常為了供奉和好看,也會蒸一些花饃,類似刺猬饃、棗山之類的。小時候每當媽媽過年蒸饅頭時,我也會因為好玩而根據(jù)自己喜好做一些形狀各異的花饃,等到蒸好后便會先挑出自己親手做的花饃先吃掉,漸漸的長大了,再幫忙做饅頭時也就沒有了那份閑情。

很快在忙碌中就到了除夕,一般大年三十那天才被稱為是除夕,古有“年三十,除夕夜”的說法。但是今年卻又有例外,閏年的緣由臘月只有二十九天,因此除夕夜只好提前。在山東,除夕這天早上人們會提早起床打漿子,貼春聯(lián)。所謂漿子,就是一些面粉漿糊,煮過之后便是很好的粘合劑,用它來貼春聯(lián),一年都不會掉?;鸺t的春聯(lián)貼在門上自然是喜慶,另外也會有很多家庭會在家門口掛紅燈籠,更增加了節(jié)日氣氛。貼好了春聯(lián)和福字,剩下的時間就是繼續(xù)做沒完成的工作,再就是準備年夜飯了。山東大部分地區(qū)都選擇在晚上吃一頓隆重的年夜飯,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有少部分魯西南地區(qū)會選擇在中午,因地域而不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年夜飯自然已是相當豐盛,但是每年桌上都會有魚,有“年年有余”之意,另外雞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雞有“大吉大利”之意,另一個不可缺少的就是用胡蘿卜和蒜泥涼拌的“大雜燴”了,寓意來年家里什么都不缺。其他的就隨自己喜歡而定了。在我們這里,通常都是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過除夕,妯娌們在廚房忙活著年夜飯,小孩們聚在一起玩耍,男人們則在桌前喝茶聊天。吃飯時通常都會分兩桌,男人們在正桌,女人們另外一桌,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則會上正桌。在山東傳統(tǒng)習俗中,不管何時,家里來客人留下吃飯時,女人都是不允許上桌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婦女地位逐漸提高,這一習俗逐漸被取締,但是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依舊會殘留一些痕跡,并且已經(jīng)根深蒂固的影響了人們。此時全家圍坐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吃團圓飯,其樂融融。除夕夜也有守歲之說,通宵守歲,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等到一過零點時分,家里的男人就跑到外面放鞭炮,放煙花,以鞭炮的響聲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此時女主人會在家里的院子里燒一些黃色的燒紙,這些紙在燒之前要用錢打一打,古時說這些紙是燒給天上的神仙們用的冥錢,神仙們收了錢就要保佑人們來年發(fā)財。零點過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春節(jié),春節(jié)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去邪惡、求吉利,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稈,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日子越過越好。像那幾年還在上高中時,父母在除夕夜時也會把芝麻稈撒在院子里,寓意我們成績能節(jié)節(jié)高升,取得好成績。餃子要煮的多,必須有余,飯后鍋里要放上饅頭、豆腐。意在有余頭,都有福。水餃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王爺爺,而且餃子要用筷子挑開,方便神仙們食用。吃完餃子,春節(jié)的這頓年夜飯才算真正的結束了。

初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人們最忙碌的一天,這天人們都會起早,穿上新衣,挨家挨戶的拜年。早起后,開門前要先放鞭炮,然后在門口外放一只竹竿或木棍,來拜年的人們踩過木棍進門。出去拜年的一般都是小輩的年輕人,長輩的一般都會待在家里,招待來拜年的客人。首先給家里的長輩拜年,拜完之后才出門到親戚家及鄰居家里拜年。記得小時候我給長輩拜年時都要磕頭,現(xiàn)在很少見了,只是問好就可以了。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小孩子們盼望過年,其實很大成分就是想買新衣服和想要壓歲錢吧。想想小時候得到壓歲錢后的那個高興勁,現(xiàn)在想想還禁不住想笑。大年初一還是有很多避諱的: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后門,不打罵孩子等。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八

摘要: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要了解一個地方,首先要了解它的民俗文化。文化因地而異,因人而異,那么,我們各自眼中自己家鄉(xiāng)的民俗和風情又是怎樣的呢?本文通過從“風味小吃”和“名族風情”兩個方面來介紹自己家鄉(xiāng)清鎮(zhèn)市的民俗文化,希望通細致的描述,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讓家鄉(xiāng)的民俗文化廣為傳播。

關鍵詞:

家鄉(xiāng),民俗文化,風味小吃,民族風情。

家鄉(xiāng)簡介:

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喀斯特地貌云貴高原上的清鎮(zhèn)市,這里位于貴州省中部,距省城貴陽22公里,面積1492平方公里。轄內有四個鎮(zhèn)六個鄉(xiāng),現(xiàn)在有彝族、白族、壯族、苗族、回族等二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

清鎮(zhèn)市氣候溫和濕潤,能源、礦產、生物、旅游資源豐富,被人們譽為“珠聯(lián)璧合之地”。著名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紅楓湖、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百花湖和東風湖,就是鑲嵌在這塊寶地上的三顆璀璨的明珠。

我的家鄉(xiāng)清鎮(zhèn)歷史悠久,是一個文化豐富,底蘊深厚的古老城市。據(jù)史記載:清鎮(zhèn)縣地,古為牂牁、夜郎境,唐宋時屬蠻州清州地。下面,我從“風味小吃”和“民族風情”兩方面淺談家鄉(xiāng)清鎮(zhèn)市的民俗文化。

一、清鎮(zhèn)風味小吃。

(1)劉姨媽黃粑。

劉姨媽黃粑是清鎮(zhèn)市的著名商標,也是上百年的歷史的著名小吃,黃粑又名黃糕粑,主要成分是黏米、糯米、黃豆、白糖等原料。從20xx年開始,劉姨媽食品廠對傳統(tǒng)產品進行了創(chuàng)新改進,在保持黃粑原有糯香味的同時加入五仁、糯玉米、鮮肉等,于是有了現(xiàn)在的糯米、小米、玉米、五仁、甜蕎、八珍、鮮肉、熏肉、黑糯米、竹葉粑等來個品種。

火頭軍士把未用的豆汁兒與米飯摻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內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餿。等大捷而歸的士兵回營,被豆汁兒摻和過的米飯已足足蒸煮近兩日,又累又餓的士兵們急忙分食,誰料這米飯已成另一番模樣,不但色澤黃潤,而且味道甘甜香軟,吃起來更有一番滋味。三下兩下便吃了個精光,當?shù)匕傩找卜麓耸址ㄖ谱?,世世代代延續(xù)下來,貴州便又多了這么一道風味小吃———黃粑。

(2)羊肉粉。

這里主要是指當?shù)鼗孛竦某苑ǎ鱾鏖_來,以清湯羊肉粉為主,不放一點辣椒,味道鮮美無比,但是用于佐餐的炸朝天椒,那是奇辣,一般外地人,吃一個小小的紅辣椒,就受不了,而當?shù)厝?,要吃一碟。每天早上排隊吃羊肉粉的清?zhèn)人以學生為主。

(3)三角花園小吃一條街。

清鎮(zhèn)市區(qū)人口不多,入夜,市中心的三角花園廣場卻熱鬧非凡,小吃檔口一直擺到路中間,有各式燒雞,烤肉、絡鍋土豆、湯園、冰粉冰漿,一直要吃到零晨4點,人群才散去。

二、民族風情。

(1)苗族四月八(跳花場):每年的正月初八或農歷四月初八,清鎮(zhèn)各個支系的苗族同胞們都會成千上萬地聚集在草坡上,大家吹著蘆笙、踩著舞步、載歌載舞?;ㄆ律铣嗣缱迩嗄晏ㄖ猓€有地戲表演、少男少女對歌等,是一個民族大聯(lián)歡的節(jié)日。

(2)布依族六月六:農歷六月初六,是布依族同胞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布依族同胞會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大家紛紛聚在一起,以對歌、舞蹈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風情風貌。同時,布依族姑娘會唱起優(yōu)美動聽的《敬酒歌》,請您品嘗她們親手釀造的米酒。

(3)彝族火把節(jié):清鎮(zhèn)彝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jié)。是日夜,男女老少皆手持青杠柴、松枝、干竹等火把,游行村寨、田間,以壩子作為節(jié)日活動場所,堆砌寶塔形火炬,選一根青松柱立在中間,點燃后,全民歌舞,通宵達旦。節(jié)日期間,殺豬宰羊祭諸神。

(4)仡佬族吃新節(jié):“吃新節(jié)”是仡佬族最講究的節(jié)日之一,每年農歷七月的龍日或八月的蛇日,新谷即將收割時,摘取谷穗,回家炒干,去殼成米,將新米煮成飯,一是為祭奠祖先,二是為供奉谷神。每逢節(jié)日還邀請地戲班子演唱地戲,歡送祖宗神靈和五谷之神。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九

長輩親戚家。

長輩親戚、網(wǎng)絡查詢、書籍尋找。

長輩親戚:春節(jié)要團圓,除夕夜晚上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正月初一,要早早起來去當?shù)氐乃聫R燒香拜佛。春節(jié)八天,要到處拜訪親戚。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貼春聯(lián)、掃塵、倒貼福等等的習俗。

書籍尋找:臘月初八吃臘八蒜、臘月二十三祭拜灶王爺、年三十吃團圓飯、大年初一逛廟會、正月十五鬧元宵……大人們的忙碌,孩子們的熱鬧,濃濃的年味兒。書籍中于把一家?guī)卓诘娜宋锓胚M去,從他們的視角看老北京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畫中的一個城門甚至一個城墻垛都非常有講究。

了解本地節(jié)日傳統(tǒng)及風土人情,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

20xx年12月。

臨泉以及周邊縣市。

老鄉(xiāng)、教師以及專家、學者。

走訪、查閱資料、網(wǎng)絡等。

春節(jié),即農歷新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臨泉地區(qū),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最為熱鬧和隆重。

傳統(tǒng)流程與習俗。

農村有句俗話:“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彼^“臘八飯”,即一種粥,因此“臘八飯”又被稱作“臘八粥”。制作很簡單,即將五谷雜糧一起煮,預示春節(jié)將近,寓意;來年五谷豐登。過了臘八,年味就逐漸濃起來。

祭灶。

各家專管監(jiān)視的,臘月二十三這天他要上天匯報這家的表現(xiàn)。給他糖和蜜棗吃,就可以讓他嘴巴變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好話,以保來年富貴與平安。貢給灶王爺?shù)某允?,家里人人不許碰,只有在晚飯過后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會遭到大人的訓斥。

有的人家會在灶臺上供奉灶王爺?shù)纳裣?,神像兩邊也通常有一副對?lián):“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在這一日,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燃起了垛香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香氣。從此,鞭炮聲便接連不斷。時不時還有誰家放的焰火,劃破夜空,在空中爆發(fā)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們發(fā)出陣陣歡呼。

臘月二十五至二十八。

1、辦年貨。

這段時間,集市非常熱鬧,各種年節(jié)所需的食品、用具應有盡有,雞鴨魚肉,蔬菜瓜果,小吃點心。

2、蒸饃、炸貨。

除了辦年貨,大人們要忙兩件大事:一件是蒸過年的饃,一般每家要蒸好多。蒸好的饃上都要點上大紅的梅花點,以示喜慶。饃都放在饃簍里,到吃的時候再熱一熱。這蒸的饃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叫過年饃。放在貢桌上的饃還要插上饃花,饃花多用塑料紙制成,綁在細細的竹簽上,五顏六色的,特別漂亮,增添了節(jié)日的喜慶。炸馓子這種工作是親戚朋友互相幫著炸。把搓好的面條放進裝滿油的大烏盆里,再一圈一圈地挽在胳臂上,把面條拉得又細又長。一定不能斷,否則不吉利。放進熱油鍋里反復地炸,炸到焦黃為止。炸完馓子就是炸丸子。把蘿卜、豆芽、老豆腐、蝦仁分別剁碎,放入大盆里,加入調料拌勻,再加入面粉,做成丸子,丟入油鍋,炸至表面金黃即可。除了這兩樣,還有炸一些魚塊或雞塊。在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香飄滿院,充滿著濃濃的年味。據(jù)老人說,家里廚房炸東西的時候,小孩子是不能進的,以防毛手毛腳碰壞了東西,不吉利。

3、上墳。

在這段日子里任選一天,家里的男主人買上火紙、鞭炮,帶著孩子到自家田里給已故親人上墳。

大年三十。

1、貼春聯(lián)。

福財神”或“金玉滿堂”等;后臺香爐窩上要貼“滿斗香火”等;臘臺兩邊上要貼“大吉大利”;箱子柜子上要貼“滿箱衣裳”等;鍋臺墻壁上要先貼請的灶王爺,再在兩邊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是“一家之主”。水缸上要貼“水泉四?!?;石磨上要貼“下面如雪”;院內外樹上要貼“滿院春光”、“抬頭見喜”、“春光明媚”等;豬圈羊圈牛棚上要貼“六畜興旺”等;架車和自行車上要貼“日行千里”等。如糞堆、紅芋窖、柴垛上等,要插上花花綠綠的紙條子。

要是頭年家里有老人去世,過年是不貼春聯(lián)的。第二年,只貼綠紙或藍紙春聯(lián)。只有到第三年才貼春聯(lián)。臨泉舊時的對聯(lián)有許多講究,各姓有各姓的聯(lián)話。如姓張的是:“金鑒名臣第,春錢學士家?!毙粘痰氖牵骸败娙葜芩抉R,理學宋名儒”。姓寧的是:“科名高北斗,家世本兩清”。姓岳的是:“湯陰分世業(yè),潁水振家聲”。

貼對聯(lián)的同時,舊時還要貼新灶君像,掛年畫,掛中堂字畫,張?zhí)妹麩?。堂名燈就是大紅燈籠,燈籠上寫金字、堂名。堂名燈也是根據(jù)姓氏有別的。如姓王的堂名燈是“三槐堂”,姓章的堂名燈是“全城氏”,姓周的堂名燈是“友竹堂“,姓賈的堂名燈是“瑞之堂”

春節(jié)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寒假期間,我利用走訪的形式,對家鄉(xiāng)附近的一些老人進行了咨詢調查,并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對我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風俗進行了匯總整理,并作出如下調查報告。

關于我們邢臺人的春節(jié)習俗,據(jù)傳頌的民謠來形容:“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轉一轉......”在我們這里,春節(jié)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油鹽醬醋、煙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春節(jié)是從臘月廿三開始的,這一天被稱為“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我們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說法,而且在這天還要包餃子。在我們這里,很多人家的廚房設有灶王龕,有的人家里是將灶王爺神像直接貼在墻上。據(jù)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祭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擺放供品,這樣,他就不會在上天之后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舉行過灶祭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我們這里有“二十四,掃房子”的風俗,這一天開始,家家戶戶都會認真的屋里屋外徹底地打掃一番,要把這一年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寄托著人們除舊迎新,來年更好的美好愿望。之后的幾天就是蒸棗卷、蒸饅頭,炸丸子,許多人家要在臘月里置辦上半個正月的飯。而到了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六,天天要吃臘月里置辦的年飯,預示著來年天天有好飯吃。

進入了臘月的二十七八了,就開始貼對聯(lián)了。一般城市里大多住的是樓房就是在門上貼個門神或者福字,而在我們這邊鄉(xiāng)村中,要把紅對聯(lián)貼滿整個院落,不用說門口,甚至拖拉機等農用工具上也要貼個“一路平安”。但其實大多數(shù)人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注重對聯(lián)里寫著什么,就是圖個喜慶、紅火。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期間還有抽空去理個發(fā),因為在我們這里有正月不能理發(fā)的習俗,按照民間說法,“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钡?jīng)詢問考證,這一傳統(tǒng)來自于清初對漢人強制實行的“剃發(fā)政策”。為了抵制清王朝,漢人以正月不理發(fā)來寄托對明朝的“思舊”之情,不過在人們世世代代口口相傳之下出現(xiàn)了偏差,變成了“死舅”,也演化成了一種習俗。不過近些年來這一習俗也漸漸不再被年輕人認可,只有一些年長的人還在注意并沿襲這個風俗習慣。

到大年三十,我們這里值得額外闡述的地方性風俗是有請爺爺奶奶回家過年”儀式。這里的“爺爺奶奶”是指家族故去的先人,過年的時有要請回家來一起過年。兄弟幾人如果父母在,在父母住處設供桌上供;如果父母不在,在老大家里設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設供桌,依次類推。在北屋正堂供桌上方,將畫有家庭祖輩家譜的佳布掛上;然后,將爺爺奶奶的神符貼在佳布下方。隨后將“天地三界十方真宰”的老天爺全神符貼在爺爺奶奶神符的左邊。最后是再擺放上貢品。請爺爺奶奶的過程是由男性長輩帶領子孫,攜帶三柱香、燒紙和鞭炮,從家里出發(fā),來到老墳地(墳地遠的可以在村外路口邊)。然后一人將香插在墳頭(路邊請的,堆個土堆插香)點燃,一人燃放鞭炮。全體跪拜,長輩口念“過年了,爺爺奶奶回家過年吧”,隨后長輩持香帶領全體回家,中途不準與人交談,不準串門,不準回頭。接著再到正月初一拜年的時候,兄弟子孫先面對供桌上方的“爺爺奶奶”神符,給“爺爺奶奶”下跪拜年,然后再給父母拜年。同族的其他人或親戚朋友來家拜年,也是先要給本家供奉的“爺爺奶奶”拜年,然后再給其他人拜年。而到了大年初五這個送“爺爺奶奶”、上墳的日子。初五早晨做好飯包好餃子,先給“爺爺奶奶”上飯,上貢臺上擺上一碗餃子,再燒一炷香。“爺爺奶奶”吃完飯后,折貢、撤貢,把祖宗三代爺爺、奶奶的神符摘下,然后去上墳,在墳上將神符和燒紙一起燒掉。這個習俗整個過程就結束了。請祖先歸家過年,是延續(xù)古代神靈崇拜的“請神”習俗,也是每到佳節(jié)倍思親,后人寄托對先人思念的一種方式,表達出后輩不忘先輩的養(yǎng)育教導之恩,逢年過節(jié)對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

到了三十晚上,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頓年夜飯的時候了。吃年夜飯之前,村里的人們要把貢品擺在院落里,意思是上貢請眾神,過了一年了,他們要讓神先享用年夜飯,之后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一年發(fā)生的事,開開心心的吃一頓年夜飯。三十兒這天,大人小孩幾乎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串門拉家常,更多人守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其樂融融,心情愉悅。這就是“熬年夜”也稱守歲。等到十二點整要跨年的時候,各家都要把準備好的鞭炮拿到院子里放,一時間鞭炮齊鳴,過年的氣氛瞬間點燃,伴隨著喜鬧的鞭炮聲,舊的一年離去,新的.一年來臨。

大年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在我的家鄉(xiāng),初一早上必不可少的是吃餃子,接著換上新衣服,準備好糖果、瓜子、花生、煙,敞開自家的大門,歡迎鄰里街坊、親朋好友前來拜年,當然自己也會先到鄰居家里拜年,然后回到老家給家里鄉(xiāng)村的親戚拜年。大年初二是女婿看望老丈人,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有女兒嫁出去的人家要熱熱鬧鬧的擺上酒席,跟女婿女兒坐在一起吃頓飯,好好聊一聊。初三初四就沒有那么多說法了,基本就是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的日子。初五這天是給先輩上墳、送爺爺奶奶的日子,去老家的墳地上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祭祖,放鞭炮,送走“爺爺奶奶”。在我們這的風俗中,過了初五這個年就算是基本過去了,上班的也依次開工,之后就只有一個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看花燈放煙火的日子。

春節(jié)這個盛大而隆重的節(jié)日,習俗還有很多種,春節(jié)習俗也在不斷的演變。春節(jié)民俗充分體現(xiàn)出了我國五千年來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接班人,我們要把這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此次調查活動,盡管用時不長,但讓我對家鄉(xiāng)的一些民風民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了解家鄉(xiāng)的一些習俗的來源,增長了見識,也增添了對傳承家鄉(xiāng)民俗文化的責任感。同時,此次調查的圓滿完成,少不了家鄉(xiāng)中人們的積極配合,也讓我深切的體會到了家鄉(xiāng)民風的淳樸,對家鄉(xiāng)也更添一份親切感。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十

山東地區(qū)春節(jié)民俗文化調查報告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獨特的春節(jié)民俗文化,豐富多彩而又能彰顯一個地域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化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而春節(jié)又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民族節(jié)日,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民俗逐漸被人們所遺棄,致使近年來年味漸淡。對春節(jié)民俗文化的調查,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一個地區(qū)獨特的文化底蘊。我來自山東濰坊,所以我對家鄉(xiāng)地區(qū)的春節(jié)習俗進行了社會調查,并對春節(jié)民俗進行了收集與整理,希望能讓大家對山東傳統(tǒng)文化有所了解。體驗各地域文化帶給我們的文化多樣性的無窮樂趣。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在數(shù)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就呈現(xiàn)出來多樣性的特點,不同地區(qū)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節(jié)日。山東地處黃河流域儒家文化發(fā)源地,歷史悠久,自然就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要說真正進入春節(jié),那就理當從小年開始。在北方,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被稱為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所以一大早人們就把印有灶王爺爺?shù)哪戤嬞N在灶臺旁,加以供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另外這一天一定要吃水餃,取義送行餃子迎春風,在我們家鄉(xiāng),剛出鍋的餃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爺爺面前,并擺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爺爺和他的兩位娘娘。如果說小年是整個春節(jié)慶?;顒拥拈_始和伏筆,那么小年過后人們便開始真正忙碌起來。民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因為“塵”與“陳”諧音,因此新春掃塵也有除塵布新的含義,在這幾天人們一般會把家里進行徹底大掃除,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什么的。不單是要把家里打掃干凈迎接客人,也為把原有的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地出門,干干凈凈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

這段時間人們也都會忙著置備各種年貨。所以大街上到處都是賣東西的小攤位,從春聯(lián)、燈籠到各種吃食應有盡有。在農村地區(qū)更有趕年集的風俗,此時全家會一起出門購置年貨,買新衣,父母也會盡可能的滿足孩子提出的購買要求,另外在采購春節(jié)用品時,無論家里已經(jīng)多出多少碗筷,為了人丁興旺所以每年春節(jié)都要買幾個。街上人山人海,年味十足,很是熱鬧。在農村,舊時沒有冰箱,因此春節(jié)前也是殺豬的最好時間,一是喜慶,二是此時天氣最冷,可保存較長時間,這也與南方過年制臘肉有相似之處。北方的主食是面食,所以過年前也有提前蒸幾鍋饅頭、豆包備用的習慣。通常為了供奉和好看,也會蒸一些花饃,類似刺猬饃、棗山之類的。小時候每當媽媽過年蒸饅頭時,我也會因為好玩而根據(jù)自己喜好做一些形狀各異的花饃,等到蒸好后便會先挑出自己親手做的花饃先吃掉,漸漸的長大了,再幫忙做饅頭時也就沒有了那份閑情。

很快在忙碌中就到了除夕,一般大年三十那天才被稱為是除夕,古有“年三十,除夕夜”的說法。但是今年卻又有例外,閏年的緣由臘月只有二十九天,因此除夕夜只好提前。在山東,除夕這天早上人們會提早起床打漿子,貼春聯(lián)。所謂漿子,就是一些面粉漿糊,煮過之后便是很好的粘合劑,用它來貼春聯(lián),一年都不會掉。火紅的春聯(lián)貼在門上自然是喜慶,另外也會有很多家庭會在家門口掛紅燈籠,更增加了節(jié)日氣氛。貼好了春聯(lián)和福字,剩下的時間就是繼續(xù)做沒完成的工作,再就是準備年夜飯了。山東大部分地區(qū)都選擇在晚上吃一頓隆重的年夜飯,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有少部分魯西南地區(qū)會選擇在中午,因地域而不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年夜飯自然已是相當豐盛,但是每年桌上都會有魚,有“年年有余”之意,另外雞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雞有“大吉大利”之意,另一個不可缺少的就是用胡蘿卜和蒜泥涼拌的“大雜燴”了,寓意來年家里什么都不缺。其他的就隨自己喜歡而定了。在我們這里,通常都是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過除夕,妯娌們在廚房忙活著年夜飯,小孩們聚在一起玩耍,男人們則在桌前喝茶聊天。吃飯時通常都會分兩桌,男人們在正桌,女人們另外一桌,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則會上正桌。在山東傳統(tǒng)習俗中,不管何時,家里來客人留下吃飯時,女人都是不允許上桌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婦女地位逐漸提高,這一習俗逐漸被取締,但是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依舊會殘留一些痕跡,并且已經(jīng)根深蒂固的影響了人們。此時全家圍坐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吃團圓飯,其樂融融。除夕夜也有守歲之說,通宵守歲,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等到一過零點時分,家里的男人就跑到外面放鞭炮,放煙花,以鞭炮的響聲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此時女主人會在家里的院子里燒一些黃色的燒紙,這些紙在燒之前要用錢打一打,古時說這些紙是燒給天上的神仙們用的冥錢,神仙們收了錢就要保佑人們來年發(fā)財。零點過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春節(jié),春節(jié)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去邪惡、求吉利,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稈,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日子越過越好。像那幾年還在上高中時,父母在除夕夜時也會把芝麻稈撒在院子里,寓意我們成績能節(jié)節(jié)高升,取得好成績。餃子要煮的多,必須有余,飯后鍋里要放上饅頭、豆腐。意在有余頭,都有福。水餃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王爺爺,而且餃子要用筷子挑開,方便神仙們食用。吃完餃子,春節(jié)的這頓年夜飯才算真正的結束了。

初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人們最忙碌的一天,這天人們都會起早,穿上新衣,挨家挨戶的拜年。早起后,開門前要先放鞭炮,然后在門口外放一只竹竿或木棍,來拜年的人們踩過木棍進門。出去拜年的一般都是小輩的年輕人,長輩的一般都會待在家里,招待來拜年的客人。首先給家里的長輩拜年,拜完之后才出門到親戚家及鄰居家里拜年。記得小時候我給長輩拜年時都要磕頭,現(xiàn)在很少見了,只是問好就可以了。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小孩子們盼望過年,其實很大成分就是想買新衣服和想要壓歲錢吧。想想小時候得到壓歲錢后的那個高興勁,現(xiàn)在想想還禁不住想笑。大年初一還是有很多避諱的: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后門,不打罵孩子等。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十一

山東地區(qū)春節(jié)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獨特的春節(jié)民俗文化,豐富多彩而又能彰顯一個地域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化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而春節(jié)又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民族節(jié)日,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民俗逐漸被人們所遺棄,致使近年來年味漸淡。對春節(jié)民俗文化的調查,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一個地區(qū)獨特的文化底蘊。我來自山東濰坊,所以我對家鄉(xiāng)地區(qū)的春節(jié)習俗進行了社會調查,并對春節(jié)民俗進行了收集與整理,希望能讓大家對山東傳統(tǒng)文化有所了解。體驗各地域文化帶給我們的文化多樣性的無窮樂趣。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在數(shù)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就呈現(xiàn)出來多樣性的特點,不同地區(qū)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節(jié)日。山東地處黃河流域儒家文化發(fā)源地,歷史悠久,自然就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要說真正進入春節(jié),那就理當從小年開始。在北方,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被稱為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jié)、灶王節(jié)。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所以一大早人們就把印有灶王爺爺?shù)哪戤嬞N在灶臺旁,加以供奉。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另外這一天一定要吃水餃,取義送行餃子迎春風,在我們家鄉(xiāng),剛出鍋的餃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爺爺面前,并擺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爺爺和他的兩位娘娘。如果說小年是整個春節(jié)慶?;顒拥拈_始和伏筆,那么小年過后人們便開始真正忙碌起來。民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因為“塵”與“陳”諧音,因此新春掃塵也有除塵布新的含義,在這幾天人們一般會把家里進行徹底大掃除,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什么的。不單是要把家里打掃干凈迎接客人,也為把原有的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地出門,干干凈凈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

這段時間人們也都會忙著置備各種年貨。所以大街上到處都是賣東西的小攤位,從春聯(lián)、燈籠到各種吃食應有盡有。在農村地區(qū)更有趕年集的風俗,此時全家會一起出門購置年貨,買新衣,父母也會盡可能的滿足孩子提出的購買要求,另外在采購春節(jié)用品時,無論家里已經(jīng)多出多少碗筷,為了人丁興旺所以每年春節(jié)都要買幾個。街上人山人海,年味十足,很是熱鬧。在農村,舊時沒有冰箱,因此春節(jié)前也是殺豬的最好時間,一是喜慶,二是此時天氣最冷,可保存較長時間,這也與南方過年制臘肉有相似之處。北方的主食是面食,所以過年前也有提前蒸幾鍋饅頭、豆包備用的習慣。通常為了供奉和好看,也會蒸一些花饃,類似刺猬饃、棗山之類的。小時候每當媽媽過年蒸饅頭時,我也會因為好玩而根據(jù)自己喜好做一些形狀各異的花饃,等到蒸好后便會先挑出自己親手做的'花饃先吃掉,漸漸的長大了,再幫忙做饅頭時也就沒有了那份閑情。

很快在忙碌中就到了除夕,一般大年三十那天才被稱為是除夕,古有“年三十,除夕夜”的說法。但是今年卻又有例外,閏年的緣由臘月只有二十九天,因此除夕夜只好提前。在山東,除夕這天早上人們會提早起床打漿子,貼春聯(lián)。所謂漿子,就是一些面粉漿糊,煮過之后便是很好的粘合劑,用它來貼春聯(lián),一年都不會掉。火紅的春聯(lián)貼在門上自然是喜慶,另外也會有很多家庭會在家門口掛紅燈籠,更增加了節(jié)日氣氛。貼好了春聯(lián)和福字,剩下的時間就是繼續(xù)做沒完成的工作,再就是準備年夜飯了。山東大部分地區(qū)都選擇在晚上吃一頓隆重的年夜飯,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有少部分魯西南地區(qū)會選擇在中午,因地域而不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年夜飯自然已是相當豐盛,但是每年桌上都會有魚,有“年年有余”之意,另外雞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雞有“大吉大利”之意,另一個不可缺少的就是用胡蘿卜和蒜泥涼拌的“大雜燴”了,寓意來年家里什么都不缺。其他的就隨自己喜歡而定了。在我們這里,通常都是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過除夕,妯娌們在廚房忙活著年夜飯,小孩們聚在一起玩耍,男人們則在桌前喝茶聊天。吃飯時通常都會分兩桌,男人們在正桌,女人們另外一桌,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則會上正桌。在山東傳統(tǒng)習俗中,不管何時,家里來客人留下吃飯時,女人都是不允許上桌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婦女地位逐漸提高,這一習俗逐漸被取締,但是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依舊會殘留一些痕跡,并且已經(jīng)根深蒂固的影響了人們。此時全家圍坐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吃團圓飯,其樂融融。除夕夜也有守歲之說,通宵守歲,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等到一過零點時分,家里的男人就跑到外面放鞭炮,放煙花,以鞭炮的響聲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此時女主人會在家里的院子里燒一些黃色的燒紙,這些紙在燒之前要用錢打一打,古時說這些紙是燒給天上的神仙們用的冥錢,神仙們收了錢就要保佑人們來年發(fā)財。零點過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春節(jié),春節(jié)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去邪惡、求吉利,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稈,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日子越過越好。像那幾年還在上高中時,父母在除夕夜時也會把芝麻稈撒在院子里,寓意我們成績能節(jié)節(jié)高升,取得好成績。餃子要煮的多,必須有余,飯后鍋里要放上饅頭、豆腐。意在有余頭,都有福。水餃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王爺爺,而且餃子要用筷子挑開,方便神仙們食用。吃完餃子,春節(jié)的這頓年夜飯才算真正的結束了。

初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人們最忙碌的一天,這天人們都會起早,穿上新衣,挨家挨戶的拜年。早起后,開門前要先放鞭炮,然后在門口外放一只竹竿或木棍,來拜年的人們踩過木棍進門。出去拜年的一般都是小輩的年輕人,長輩的一般都會待在家里,招待來拜年的客人。首先給家里的長輩拜年,拜完之后才出門到親戚家及鄰居家里拜年。記得小時候我給長輩拜年時都要磕頭,現(xiàn)在很少見了,只是問好就可以了。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小孩子們盼望過年,其實很大成分就是想買新衣服和想要壓歲錢吧。想想小時候得到壓歲錢后的那個高興勁,現(xiàn)在想想還禁不住想笑。大年初一還是有很多避諱的: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后門,不打罵孩子等。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十二

進入新世紀,黨中央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zhàn)略部署,提出要培養(yǎng)新型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鄉(xiāng),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xiàn)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暑假返鎮(zhèn)時間,對我村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鑒作用。在我家鄉(xiāng)的農村里,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我們村是整個縣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可以代表家鄉(xiāng)農村的整體狀況。

方式:在村委會干部的協(xié)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張家莊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tǒng)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過去與現(xiàn)在,農忙與農閑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二、宣風鎮(zhèn)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

總的來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fā)展和繁榮。一方面,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聽廣播、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看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得到廣泛接受和普及,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在我所調查的農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電視,近40%的農村家庭安裝了有線數(shù)字電視,30%左右的家庭購買了vcd或dvd。另一方面,從文化活動的主體來看。當前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還是自己家里,他們主導著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電視或者聽廣播,23%打撲克,10%左右搓麻將,7%下象棋,另外的6%讀書看報或作其他文化活動;而那些高于50歲的成年人,他們則對看大戲、聽說書、趕廟會、扭秧歌、舞獅子等活動情有獨鐘。就我調查的范圍和人群來說,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鄉(xiāng)鎮(zhèn)文化事業(yè)投入少,活動經(jīng)費短缺。

縣、鎮(zhèn)對文化事業(yè)的經(jīng)費投入相當有限,而且這些經(jīng)費大多為人頭經(jīng)費,用于日常辦公開支已相當緊張,真正用于開展業(yè)務工作的所剩無幾。文物事業(yè)經(jīng)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于缺乏資金,使得文物部門無法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也無法向民間征集文物。我鎮(zhèn)民間資本對文化事業(yè)的投入很少,幾乎沒有,文化站多年來未能添置新書,且文化活動器材匱乏。

每年農村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在各種節(jié)慶日、紀念日,由鎮(zhèn)文化站通過聯(lián)辦、協(xié)辦等方式,組織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書畫展、圖片展、及棋、球類比賽等。上級宣傳、文化等部門組織開展的“文化下鎮(zhèn)”活動一年僅二至三次,活動形式僅為題寫春聯(lián)、電影公映等,活動次數(shù)與形式十分有限,廣大農村看電影難、看戲難、看書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四難”問題依然突出。

3、文化隊伍人才緊缺。

4、缺乏正確的引導,糟粕之風盛行。

我們村是一個只有四百人左右的小山村,又不是新農村示范村。村民農閑時間大都會選擇聚在一起打麻將、玩撲克牌等“賭博”活動。村上得自動麻將桌就不下10張,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為打麻將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壞現(xiàn)象。另外,村里的迷信之風也比較突出。主要體現(xiàn)在少些老年人身上,在他們生病的時候在一兩次求醫(yī)不見效果后,便會選擇看神婆,找巫醫(yī)。

三、加快我村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的思考與建議。

以上就是我所調查的家鄉(xiāng)農村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況,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家鄉(xiāng)農民對目前的現(xiàn)狀是基本滿意的,農村的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但目前的現(xiàn)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不適應,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轉變人們的發(fā)展觀念,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必然要求,是與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密切相關的。

2、加大投入力度,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就目前的經(jīng)濟情況來看,家鄉(xiāng)的農村鄉(xiāng)鎮(zhèn)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鄉(xiāng)村文化活動室,健身的器材和場地等。

3、加強教育培訓,大力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水平。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要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水平,引導農民群眾移風易俗,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要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的狀況,塑造農村新風貌,必須注重提高農民素質。農村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農民沒有一個好的精神風貌,就談不上是新農村。

4、完善農村文化管理體制。

要加強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保障農村文化市場健康發(fā)展。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避免政出多門、管理混亂。農村文化市場的管理要堅持引導、鼓勵與監(jiān)管并重,既要保護經(jīng)營者的合法權益,又要加強經(jīng)營這得監(jiān)督管理,防止經(jīng)營者為了自己盈利而為農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動機會和場所。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十三

蘭坪縣石登鄉(xiāng)住著白族、普米族、僳僳族、彝族、怒族、漢族等少數(shù)民族,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飾、民居、節(jié)日、風情和習俗,給當?shù)卦黾恿私k麗的色彩。在石登鄉(xiāng)生活和繁衍的各民族同胞勤勞勇敢,善良好客,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不僅克服了山高谷深所帶來的種種艱難,將先進的農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完美地結合起來,在高山峽谷、崇山峻嶺之間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業(yè),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還在勞動之余將生產生活的感悟溶匯到歌舞、習俗、喜慶活動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藝術,一代代傳承至今。

普米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普米族民風樸實,為人善良忠厚,性格剛強,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高原地區(qū)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樂器四弦,稱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體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傳于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河西鄉(xiāng)、通甸鎮(zhèn)、金頂鎮(zhèn)、啦井鎮(zhèn)、石登鄉(xiāng)、營盤鎮(zhèn)等普米族地區(qū)。

圖1石登鄉(xiāng)山村老人

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體現(xiàn)在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的方方面面,而石登鄉(xiāng)各少數(shù)民族的歌舞又以其豐富的內涵和表現(xiàn)形式,以其獨有的魅力和特色在云南民族文化資源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普米族的《搓搓》《祭三腳》《給羊子》,僳僳族的《莫廣》《優(yōu)夷》,白族拉瑪人的《喔臘喂》《噢開夷》,以及怒族的《阿樓西杯》等。

在石登中學,感受最深的就是這里的酒文化,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時間都會聚集在一起,這里的夜晚才是爛漫與寧靜。石登街上總是有一群人圍成一個圈在跳鍋莊。

圖2石登鍋莊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交通的不便,長期以來使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難已與外界溝通交流,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形成各自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行為、觀念、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原始宗教信仰:太陽神崇拜、圖騰信仰、神山崇拜、本主崇拜、靈魂觀千百年來支撐著當?shù)鼐用竦木袷澜缛俊T谶@雪山縱橫、山高谷深、傳說彌漫的世界里,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超自然等錯綜復雜的關系相互疊壓、滲透、交錯,構成多樣、多重、多層的立體文化結構。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是原始宗教的活化石。

來人可盡情的欣賞傳統(tǒng)的秩序和自然風光之美,然而傳統(tǒng)正無奈的走向終極。當?shù)刂星嗄陮Ρ咀逦幕牡怪糠置褡逦幕癁l臨失傳。

在怒江的深山峽谷中,尚有未經(jīng)現(xiàn)代文明完全染的地方。先人一步的去領略少為人知的生活存在,無疑是一種優(yōu)厚待遇的被賜予。在朝暉里,陽光下,遲暮中。以不同的方式:乘車或縱馬或徒步,去盡其所能的穿越和跋涉。在怒江以高山峽谷為旅、傳說歌謠為伴。因此,石登鄉(xiāng)以載歌載舞為主要的娛樂活動。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十四

調查目的:

了解本地節(jié)日傳統(tǒng)及風土人情,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

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

調查地點:

臨泉以及周邊縣市。

調查對象:

老鄉(xiāng)、教師以及專家、學者。

走訪、查閱資料、網(wǎng)絡等。

春節(jié),即農歷新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臨泉地區(qū),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最為熱鬧和隆重。

一、傳統(tǒng)流程與習俗。

農村有句俗話:“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彼^“臘八飯”,即一種粥,因此“臘八飯”又被稱作“臘八粥”。制作很簡單,即將五谷雜糧一起煮,預示春節(jié)將近,寓意;來年五谷豐登。過了臘八,年味就逐漸濃起來。

祭灶。

各家專管監(jiān)視的,臘月二十三這天他要上天匯報這家的表現(xiàn)。給他糖和蜜棗吃,就可以讓他嘴巴變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好話,以保來年富貴與平安。貢給灶王爺?shù)某允?,家里人人不許碰,只有在晚飯過后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會遭到大人的訓斥。

有的人家會在灶臺上供奉灶王爺?shù)纳裣?,神像兩邊也通常有一副對?lián):“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在這一日,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燃起了垛香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香氣。從此,鞭炮聲便接連不斷。時不時還有誰家放的焰火,劃破夜空,在空中爆發(fā)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們發(fā)出陣陣歡呼。

2016民俗文化調查報告篇十五

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調查地點:

xx省xx市xx區(qū)。

調查方法: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收集資料。問長輩。

調查人:

xx。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lián)、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貼窗花。

新春佳節(jié)時,許多地區(qū)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shù)膬热荼憩F(xiàn)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yǎng)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fā)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