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 留守婦女的感想語句(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1 09:59:09 頁碼:8
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 留守婦女的感想語句(七篇)
2022-12-21 09:59:09    小編:ZTFB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描寫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一

活動目的:

1、經(jīng)過講述、談話、讀日記等方式,讓留守兒童吐露自我的心聲,號召所有的學生關心幫忙留守生,讓他們同在陽光下歡樂成長。

2、經(jīng)過播放教師與家長通話錄音和讀家長的來信,讓他們懂得父母打工的艱辛、想念孩子的心境以及寄予孩子的厚望,使他們更能理解自我的父母。

3、經(jīng)過此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團結協(xié)作、克難奮進、自立自強等意識與本事,讓所有人都來關心關注留守兒童,幫忙他們樹立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和遠大的志向。

活動過程:

1、弄清班級留守學生詳細情景:留守學生家庭成員、家長打工去向、聯(lián)系方式以及留守學生監(jiān)管人、留守學生家庭表現(xiàn)等。

2、指導留守學生給父母寫想說的話,然后寫信寄出。

3、有針對性的與幾個留守兒童的父母通電話,并錄下通話資料。

4、其他準備((歌曲《歡樂的節(jié)日》,詩《我愛我們的教師和同學》)

指導教師:崔杰

主持人:王娟:尹強

參加對象:全班學生及學校領導及班級科任教師

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

(王):敬愛的教師們

(尹):親愛的同學們

(合)午時好!

(王):今日是一個歡樂的日子,我們歡聚一堂。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教師的到來!

(王):同學們,教師經(jīng)常教育我們:我們雖來自不一樣的家庭,但都是兄弟姐妹。是啊,我們是一一歡樂的一家一一太平小學四年級(全班一齊說)。此刻我們班“同在陽光下歡樂成長”主題班會觀在開始!(全班鼓掌)。

二、齊唱歌曲《歡樂的節(jié)日》

全班學生手拉手,歡樂地歌唱《歡樂的節(jié)日》。

三、留守兒童真情告白

(尹):我們都明白,我們班有幾個同學的父母長年都在外地打工,他們-直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居住在一齊。他們有太多的話想對父母說,讓我們一齊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一)葉婷同學念她的日記

又過了一個春節(jié)了?;▋骸鋬?、草兒又醒過來了,燕子也飛回來了。爸爸、媽媽、為什么總等不到你們的到來?我每一天都會在村口遙望。多期望看到你們出此刻我的眼簾!每次,我都失望而歸,你們何時才能回來?我很想念你……

(二)我想念你們、爸爸媽媽(留守兒童的:心聲)

周冰潔、楊念、徐帆、等學生想對父母說的話。

1、周冰潔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

爸爸媽媽:

您們好!

我明白你們外出打工,一是因為家里的生活,二是因為我和弟弟都要上學。

我也明白你們打工很辛苦,那我必須要聽奶奶的話,好好學習,爭取拿到一百分,必須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爸爸媽媽,我想告訴你們,你們不要再打架,為了我和弟弟,我求你們不要你們不要再打架了,給我和弟弟一個溫暖幸福有親人的愛的家。

媽媽爸爸你們不必擔心我有不會做的題,我有不會做的題,我會去問姑姑,這個題怎樣做,我在學校教師和同學都對我很好,自我也很歡樂,你們也不必擔心我。

爸爸媽,你們在外面生活怎樣樣,吃住都還好嗎?媽媽,我很思念我們全家在一齊的日子。

描寫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二

隨著社會的進步,外出務工的人數(shù)與日俱增,留守兒童隊伍日益龐大,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經(jīng)濟相對匱乏的農村來說,這種現(xiàn)象更為嚴重,結合我班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班級的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二、主要措施

㈠健全機制,發(fā)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jīng)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經(jīng)?;J拱嗉壵嬲蔀閷W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tǒng)一管理,保證各項工作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lián)系卡制度

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shù),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lián)系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監(jiān)護人或其委托監(jiān)護人的職業(yè)、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根據(jù)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lián)系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lián)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wǎng)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yōu)先”

(1)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 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習較差的留守兒童學習。

(2)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yǎng)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fā)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jù)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學生家長。配對幫扶教師和學生家長要經(jīng)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yǎng)更多幫扶學生家長成為“代理家長”。要經(jīng)常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jiān)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5、建立健全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班級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座談會。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shù)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fā)展不 健全、道德發(fā)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fā)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班級著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huán)境

1、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動員留守兒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輔導、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讓寄宿生能夠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xiàn)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要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按政策納入“兩免一補”計劃,通過免收雜費、書本費,提供生活補助等方式,確保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描寫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三

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占全部流動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普遍出現(xiàn)了“留守家庭”問題。目前,在與留守家庭有關的諸多問題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別是“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們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更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想關心,限于經(jīng)濟等條件,他們也無法更多地給孩子打電話或者經(jīng)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家庭的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形成下面一些問題:

1.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fā)生不完成家庭作業(yè)、逃學、輟學等現(xiàn)象。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占大多數(shù)。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生活上缺人照應。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jiān)護人提供。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

3.親情上缺少溫暖。留守兒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lián)系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有的父母外出時間長達多年,從未回家,也無電無信,無從談上親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幫助。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愿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集體漠不關心。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生活、衛(wèi)生習慣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huán)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jīng)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斗毆。

6.行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他們逐漸養(yǎng)成許多不良行為,有的沉迷上網(wǎng)無法自拔;有的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有的時常不回家,打架斗毆。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jiān)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jiān)護人常發(fā)生安全事故。

所以,我認為,為構建和諧社會,緩解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并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應該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學校要主動負起指導親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學校應當領導家庭?!鞭r村學校必須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低起點,高效率,靈活機動地開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教育觀念;二是幫助家長正確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輔導;三是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理性地去開展家庭教育;四是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

(二)遵循孩子身心特點,引導同輩群體的交往和活動

同輩群體雖是孩子自發(fā)的組織,但只要引導得當,它會成為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誠的關心贏得孩子的信賴,掌握同輩群體交往的“小秘密”,尤其要與群體的“小首領”交上朋友。其次通過交談、游戲、討論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妥善處理群體內的矛盾,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增強孩子對不良社會誘因的“免疫力”。最后通過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閑暇教育,吸引群體成員投身于集體生活,彌補孩子的親情缺憾,創(chuàng)建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群體文化。

(三)發(fā)揮農村優(yōu)勢,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

學校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學校在教育網(wǎng)絡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對家庭和同輩群體加強指導外,還應從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區(qū)的優(yōu)勢,開發(fā)活動課程,愉悅留守兒童的身心,填補他們生活中的空白。

(四)以“手拉手”活動為平臺,構建留守兒童“手拉手”體驗教育互動模式

“手拉手”模式是少先隊組織的經(jīng)典項目,已有眾多少年兒童從中受惠。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可以利用這種平臺,構建起兩種“手拉手”的少年兒童體驗教育互動模式。一是在農村學校內部,構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利用同輩群體在少年兒童社會化中的重要功能,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帶領和倡導非留守學生與留守學生交朋友,盡量打破原來留守學生一般只和留守學生交朋友的現(xiàn)象,讓留守學生積極融入到班級、少先隊或校團委這樣的大集體中來。二是構建城市少年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手拉手”活動模式。把深刻的教育內容融人到生動有趣的“手拉手”活動之中,用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就,第一范文網(wǎng)鄉(xiāng)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中成長的未成年人,培養(yǎng)他們相互理解、相互認同和共同的情感。

(五)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優(yōu)化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

社區(qū)環(huán)境對兒童少年乃至成人來說,是最直接、最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社會氛圍。一般農村人包括一部分農村教育工作者都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因而優(yōu)化農村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首要的是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強化大教育觀。要提高社區(qū)領導(在農村一般是村級領導)對教育的關心程度和參與意識。由學校、村委、家長代表組成聯(lián)合教育委員會,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召集開會,關心留守兒童家庭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教育力量的整合中起協(xié)調作用。通過有線廣播、文藝宣傳等形式,向廣大農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知識。爭取人人都成為教育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要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抓手,形成科學文明的育人氛圍。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建好村級圖書室、文化室,用豐富的書籍和科教影片、娛樂活動吸引農民,為留守兒童開辟活動園地。

(六)大力發(fā)展農村經(jīng)濟,構建和諧農村生活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yè)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fā)展縣域經(jīng)濟,改善小城鎮(zhèn)的投資環(huán)境,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就業(yè)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xiāng)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周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盡量減少留守兒童。

描寫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四

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占全部流動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普遍出現(xiàn)了“留守家庭”問題。目前,在與留守家庭有關的諸多問題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別是“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們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更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想關心,限于經(jīng)濟等條件,他們也無法更多地給孩子打電話或者經(jīng)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家庭的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形成下面一些問題:

1.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fā)生不完成家庭作業(yè)、逃學、輟學等現(xiàn)象。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占大多數(shù)。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生活上缺人照應。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jiān)護人提供。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

3.親情上缺少溫暖。留守兒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lián)系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有的父母外出時間長達多年,從未回家,也無電無信,無從談上親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幫助。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愿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集體漠不關心。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生活、衛(wèi)生習慣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huán)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jīng)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斗毆。

6.行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他們逐漸養(yǎng)成許多不良行為,有的沉迷上網(wǎng)無法自拔;有的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有的時常不回家,打架斗毆。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jiān)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jiān)護人常發(fā)生安全事故。

所以,我認為,為構建和諧社會,緩解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并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應該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學校要主動負起指導親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學校應當領導家庭。”農村學校必須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低起點,高效率,靈活機動地開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教育觀念;二是幫助家長正確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輔導;三是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理性地去開展家庭教育;四是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

(二)遵循孩子身心特點,引導同輩群體的交往和活動

同輩群體雖是孩子自發(fā)的組織,但只要引導得當,它會成為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誠的關心贏得孩子的信賴,掌握同輩群體交往的“小秘密”,尤其要與群體的“小首領”交上朋友。其次通過交談、游戲、討論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妥善處理群體內的矛盾,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增強孩子對不良社會誘因的“免疫力”。最后通過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閑暇教育,吸引群體成員投身于集體生活,彌補孩子的親情缺憾,創(chuàng)建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群體文化。

(三)發(fā)揮農村優(yōu)勢,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

學校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學校在教育網(wǎng)絡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對家庭和同輩群體加強指導外,還應從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區(qū)的優(yōu)勢,開發(fā)活動課程,愉悅留守兒童的身心,填補他們生活中的空白。

(四)以“手拉手”活動為平臺,構建留守兒童“手拉手”體驗教育互動模式

“手拉手”模式是少先隊組織的經(jīng)典項目,已有眾多少年兒童從中受惠。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可以利用這種平臺,構建起兩種“手拉手”的少年兒童體驗教育互動模式。一是在農村學校內部,構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利用同輩群體在少年兒童社會化中的重要功能,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帶領和倡導非留守學生與留守學生交朋友,盡量打破原來留守學生一般只和留守學生交朋友的現(xiàn)象,讓留守學生積極融入到班級、少先隊或校團委這樣的大集體中來。二是構建城市少年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手拉手”活動模式。把深刻的教育內容融人到生動有趣的“手拉手”活動之中,用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就,第一范文網(wǎng)鄉(xiāng)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中成長的未成年人,培養(yǎng)他們相互理解、相互認同和共同的情感。

(五)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優(yōu)化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

社區(qū)環(huán)境對兒童少年乃至成人來說,是最直接、最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社會氛圍。一般農村人包括一部分農村教育工作者都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因而優(yōu)化農村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首要的是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強化大教育觀。要提高社區(qū)領導(在農村一般是村級領導)對教育的關心程度和參與意識。由學校、村委、家長代表組成聯(lián)合教育委員會,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召集開會,關心留守兒童家庭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教育力量的整合中起協(xié)調作用。通過有線廣播、文藝宣傳等形式,向廣大農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知識。爭取人人都成為教育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要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抓手,形成科學文明的育人氛圍。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建好村級圖書室、文化室,用豐富的書籍和科教影片、娛樂活動吸引農民,為留守兒童開辟活動園地。

(六)大力發(fā)展農村經(jīng)濟,構建和諧農村生活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yè)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fā)展縣域經(jīng)濟,改善小城鎮(zhèn)的投資環(huán)境,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就業(yè)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xiāng)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周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盡量減少留守兒童。

描寫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五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向前邁進的步伐的不斷加快和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外出務工的人數(shù)與日俱增,留守兒童一族日益龐大,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經(jīng)濟相對匱乏的白巖校區(qū)來說,這種現(xiàn)象更為嚴重,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校的實踐育人功能,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省《關于大力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的實施意見》和區(qū)教育局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fā)揮少先隊和學校關工委等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更好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我班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及普遍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我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三、主要措施

1、制定計劃,明確責任。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并努力實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逐步使關愛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經(jīng)?;?。充分發(fā)揮班集體作用,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lián)系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shù),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lián)系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監(jiān)護人或其委托監(jiān)護人的職業(yè)、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并根據(jù)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lián)系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lián)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聯(lián)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wǎng)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

3、真情關愛,“三個優(yōu)先”

(1)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yǎng)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fā)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六年級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jù)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悅身心,又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學生家長。配對幫扶教師和學生家長要經(jīng)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jiān)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在校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的陰影,讓留守兒童和其他在校兒童一樣,在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愛護下健康成長。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shù)學習不認真、人格發(fā)展不健全、道德發(fā)展失范的“問題”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討論并制定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

十月份:

中秋、國慶開展教師家訪和學生談心活動。

十一月份:

開展師生結對幫扶活動

十二月份:

繼續(xù)開展師生結對活動。

元月份:

班級及學校留守兒童

描寫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六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相信大家見過不少流浪街頭的動物吧,有的是流浪貓;有的是流浪狗,它們的皮毛柔軟,有的可愛;有的老實,讓人見了就不由的喜愛。

但是,我們有時會見到有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子,因為好玩去戲虐小動物,造成傷害,卻不顧流浪動物的感受;有一些人因為自己的個人原因,讓無辜的動物做受害者,他們倒認為是理所當然。

同學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不要用惡魔一樣的石頭去傷害我們之間的友誼,讓我們一起關愛我們的朋友吧!

第一,宣傳關愛和保護流浪動物的知識。

第二,如果有興趣養(yǎng)一只貓,可以考慮一下小區(qū)里的流浪貓,讓它們也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家。

第三,不要因為自身原因去傷害它們、拿它們當出氣筒。

第四,不要因為小貓的孩子或小狗的孩子可愛就把它們抱走。

第五,如果看到有人欺負動物,應該去制止。

第六,動物很可愛,但不要盲目的收養(yǎng),如果是新手,請查找相關資料再收養(yǎng)。

第七,給小動物喂食要注意哦!小狗不能吃洋蔥、大白菜、未成熟的土豆;小貓不可以喝牛奶、不能吃巧克力豆。

我們三生有幸和它們在同一個地球上生活,讓領養(yǎng)代替購買,讓關心代替?zhèn)Γ?/p>

經(jīng)二路小學六(2)班:宋雨倩

20xx年10月29日

指導老師:趙麗晴

老師作文評語:主旨鮮明,語言流暢。小作者直面當前流浪動物所處的困境,并情之所衷,提出關愛流浪動物的倡議。文章表達了小作者天公合一、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

作文與我們日常的學習密不可分,在寫作文時,要體現(xiàn)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好的作文可以讓讀者贊不絕口,連連稱好。那么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要怎么寫呢?在這里,你不妨讀讀關愛留守兒童的倡議書作文,我們后續(xù)還將不斷提供這方面的內容。

描寫留守婦女心事心得體會實用七

活動主題:對本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教育狀況進行調查

活動時間:20xx年1月9日

活動地點:**市湖村馬湖二隊

活動內容:1、調查外出務工人員比例

2、調查留守兒童比例

3、面對以上問題該如何做

實踐人員: 熊夢杰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留守兒童”儼然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心痛之

余,我們無法袖手旁觀,尋求解決之道才是根本。家庭,社會,學校,在哪里打開缺口,就要在哪里補上漏洞。最近,通過走訪,座談,對**市湖村的這個地方,田地稀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8畝,農民通過農業(yè)生產(chǎn)獲得的收入十分有限。由于地理位置比鄰廣東,跨省務工成為該鄉(xiāng)農村富余勞動力謀生就業(yè)的重要途徑。目前,該鄉(xiāng)在外務工人員達八千多人,超過全鄉(xiāng)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夫妻雙雙在外務工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由于絕大部分農民工沒有能力將孩子帶到城市讀書,因而形成了相當數(shù)量的“留守兒童”。據(jù)全鄉(xiāng)中小學校的調查。現(xiàn)有“留守兒童”1503人。其中,“留守兒童”902人,占全鄉(xiāng)小學生總數(shù)的60%。調查問卷顯示,“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83%。由叔伯舅姨等親戚照料的占12%。有哥哥姐姐照料的占1%,寄養(yǎng)在鄰居家的占4%?!傲羰貎和钡母改竿獬龃蚬ず?,一般半年以上才回家一次。其中62%的家長一年回家一次,有進13%的家長兩年以上沒有回過家?!傲羰貎和敝饕峭ㄟ^書信,電話與父母進行聯(lián)系,但次數(shù)很少,一般至少要一個月才能聯(lián)系一次,半年以上聯(lián)系的占63%,有的一年到頭都沒有聯(lián)系。在問及對父母外出務工的態(tài)度時,有63%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務工,渴望和他們生活在一起,8%的孩子表示“無所謂”。在生活上,“留守兒童”與監(jiān)護人有矛盾的占41%。其中經(jīng)常發(fā)生矛盾的占20%。在學習上,51%的“留守兒童”表示學習遇到困難時有無助威。在與同學的關系上,43%的“留守兒童”表示曾經(jīng)受到過同學的欺負。在回答“平時父母不在身邊,你最盼望什么,最擔心什么,最大的困擾是什么時”,有81%的孩子表示最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們的關愛;有73的孩子表示最擔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全;有48%的孩子表示面臨的最大困擾是遇到困難時不知道該怎么辦。

基于以上情況存在的問題:(1)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對人格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斷裂或缺位,許多“留守兒童”出現(xiàn)內向,孤僻,自卑,不和群,不善于與人交流,頑皮伶俐,沖動易怒,神經(jīng)過敏等問題。一位班主任對我說,她班上有個叫小羅的學生,跟爺爺一起生活,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經(jīng)常逃課去打電子游戲或上網(wǎng),成績一落千丈,幾乎每次考試都倒數(shù)幾名。(2)成績偏差。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性,自覺性,心不在焉,應付了事,據(jù)調查不少教師告訴我,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厭學傾向嚴重,成績普遍較差,認為讀書無用。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許某,三年級時曾是全鄉(xiāng)的第一明,去年父母去了廣東工作后,她的成績直線下降,現(xiàn)在已是班上的倒數(shù)幾名了。據(jù)一位班主任介紹,他所帶的班級“留守兒童”占70%,這些“留守兒童”中,80%的學習成績處于班級上以下水平 。其中,超過40%的人屬于差。對很多教師而言,“留守兒童”已成為教學成績后退的一快“心病”。(3)家教缺位,不良行為突出。父母是孩子的 第一任教師,他們的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不少留守兒童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據(jù)調查,31%的 留守兒童平時有說謊話的習慣;15%的人有過偷人錢物,破壞公物,抽煙喝酒等不良行為(4)心里問題嚴重。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監(jiān)管引導?!傲羰貎和睒O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待人處事往往有盲目性,隨意性,沖動性,有的還流入了社會不良群體中,成為“小混混”,有 的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調查發(fā)現(xiàn),有20%的“留守兒童”上學經(jīng)常遲到曠課;22%的人經(jīng)常沉迷于打游戲機;30%的人有過打架斗毆的經(jīng)歷。

面對以上問題,我們不得不進行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彌補這些嚴重的事情發(fā)生。(1)用親情溫暖留守兒童子。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長要轉變育人觀念。不少農民對自家孩子的期望值過低,認為將來不會有什么大的出息,對孩子的學習不是很關注,抱有引導不夠,他們以自己在外務工受苦受歧視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要求孩子“適應社會世俗”,這些錯誤的育人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極大,必須切實加以轉變。其次,要加強與子女的交流和溝通。調查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念書,不知道班主任是誰,更不用說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況了。家長們應該充分利用兩季大忙,春節(jié)返鄉(xiāng)等機會,多向老師和監(jiān)護人了解孩子在學校、家里的學習生活狀況,或借助電話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再次,可適當改變外出務工方式。夫妻兩人盡量不要同時外出務工,一方可擇近在本地務工,最好能隔不長時間回家一趟,增進與孩子的親情交流,關心其成長。(2)給留守兒童子撒播愛的陽光。農村學校作為直接面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單位,應該成為其提供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教育,在學習、生活上予以更對的關心和愛護。一是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兒童”的摸底工作,將其在校的各個方面表現(xiàn)記入檔案,及時向監(jiān)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長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學校開設“二線一室”。即:開通“親情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定期與 子女通電話;開通“師長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可隨時與班主任取得聯(lián)系;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安排有經(jīng)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yī)生,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師要切實增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度。調查顯示,在很多教師眼里,“留守兒童”與 雙差生劃上等號,屬于"不受歡迎"的一群,"留守兒童",從老師那里得到的關愛明顯要少于非留守兒童,對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而言,教師與其親密程度越高,越有信賴感受.對其的影響就越大.在家長與"留守兒童"之間產(chǎn)生隔閡較為疏遠的情況下,老師理應擔當起“扭轉乾坤”的角色,四是深入開展有助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各類活動。如:主題班會、聯(lián)誼會、道德法制講座以及“我為留守兒童獻愛心”活動等,讓“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來自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當然,要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各級政府應承擔更重的責任,真正按中央要求加大小學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將外來務工人員教育納入到城市教育的整體面局和規(guī)劃之中,讓當?shù)毓k教育資源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放,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得到平等教育的機會。要給接收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學校予以補助。同時,做到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教育收費、評優(yōu)獎勵、入隊、課外活動等方面與當?shù)貙W生同等待遇,總之,社會要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