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優(yōu)質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2:11:58 頁碼:10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優(yōu)質10篇)
2023-11-19 02:11:58    小編:ZTFB

心得體會是對過去經歷的回顧和反思,是對所學知識和經驗的鞏固和提煉。寫心得體會時,要結合具體實踐經驗,做到實事求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示。其中有些文章是優(yōu)秀的范例,它們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某個問題的獨特見解和體悟。當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完美地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它們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書寫心得體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或許會對你的寫作有所啟示。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一

新教育新管理論壇是一個聚焦于教育和管理新思想新理念的交流平臺。在當今經濟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新教育和新管理成為了教育和企業(yè)界的關注焦點,因此,這個論壇的舉辦,正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探索新教育新管理,共同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二段:論壇中的新教育主題探討。

在論壇中,與會專家針對新教育主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分析了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中的挑戰(zhàn)和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其中,我覺得最有啟示的是專家們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即通過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和學習,開發(fā)他們的潛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個教育理念不僅符合時代的需求,也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第三段:論壇中的新管理主題探討。

在新管理的主題探討中,與會專家們分享了大量的經驗和案例,并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新管理主要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即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強化員工的自我激勵,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同時,也提出了領導者應該具備的新素質和新技能,如溝通能力、管理計劃和決策能力等。這些新管理的思路和素養(yǎng),對于企業(yè)的管理發(fā)展非常有指導意義。

通過論壇的學習和交流,我深刻地認識到新教育和新管理對于人的重要性。一個好的教育和管理,不僅會讓員工在工作中更具活力和激情,也能夠更好地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力,實現(xiàn)個人和組織的共同發(fā)展。同時,也認識到只有不斷地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進化,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和領先。

第五段:總結和展望。

綜上所述,新教育新管理論壇為我們打開了新思維的大門。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我相信教育和管理的新思維和新理念將會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為下一代的學子和創(chuàng)業(yè)者,我們應該牢固樹立新教育和新管理的意識,努力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為構建更加美好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二

袁振國教授編撰的《教育新理念》一書從我們教師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作為出發(fā)點,用較通俗的語言對教育新理念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為我們教師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習用書。全書包括五部分,宏觀教育理念部分從理論上較詳細地論述了當今教育領域的兩大宏觀理念: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它是其他層次教育理念的基礎,對其他教育理念居于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部分對環(huán)境教育、生態(tài)教育、合作教育、全民教育、建構主義教育等教育理念進行了介紹,較好地體現(xiàn)了當今時代的特點;有關教與學的理念部分是更為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對指導我們教師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通過閱讀本書,可以站在社會發(fā)展的高度,以時代的特點為背景,以現(xiàn)有教育教學理念為起點,以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借鑒。如:書中闡述到“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要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性教學。”“美國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教師并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問題能力在于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于教師?!?/p>

怎樣讓這些教學理念由從抽象到具體,內化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并在實際工作中實施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終身學習。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素質的學生。當然,沒有成功的教師,成功的學生也就無從談起。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面向未來的社會,是學習型的社會,面向未來的學校,所以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是一名學習型的教師。學習型的教師,能善于獲取、創(chuàng)造、轉移知識,并以新知識為指導,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且不斷超越自己,培養(yǎng)全新、前瞻、開闊的思維方式。新課程改革是一項觀念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中觀念的變革是最基本的。“觀念領先”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重要基礎和先決條件。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是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沒有現(xiàn)代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現(xiàn)代教育行為。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于者,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地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二、不斷實踐。

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xiàn)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提煉出真正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歷史是發(fā)展的,教育是變化的,思想是流動的,一成不變的教育和不思變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斷根據(jù)時代的特點調節(jié)我們的思想、發(fā)展我們的觀點才能成為教育改革的主動者。每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書匠,關鍵在于要有自己對教育獨立的理解,有自己對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對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由此,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意識,把更多的教學活動讓位于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有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活動,創(chuàng)設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實情境,打開一條“讓學生主動走向知識的通道?!?/p>

自覺提升教育理念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學生書本和生活之間的界限;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給學生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創(chuàng)建民主型的師生關系;關注學生的心理世界,創(chuàng)設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景;關注學生獨有的文化,增強師生間的有效互動;關注學生生活狀態(tài),打破單一的教師教學的組織形式。

總之,面對新課程,我們教師必須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多領域涉獵知識,而且具有多層次、多角度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對本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整合能力,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建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其核心是師生平等。課改使學生思維變得活躍了,使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甚至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教師要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與學生共同探討。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橋梁,是通向文明的階梯;教育事業(yè)是一項激動人心的事業(yè),它為我們提供了實現(xiàn)理想、激發(fā)智慧的宏大舞臺;為實現(xiàn)師生雙方的生命價值、獲得內在的幸福提供了無限空間。

我們教師肩負著課程改革的歷史重任,新課程的理念要內化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漫長的路要走。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將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zhàn)。因此,我們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把學校視為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

用新理念提升教學的品質;

用新理念重塑教師的行為;

用新理念改變學習的方式。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三

結合《數(shù)學》課程,在課改的教學中有許多新的變化,這就需要我們課改實驗教師認真從學習課改的教育理論,從學生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和自己角色靈活轉變入手。

一、學習課改的教育理論。

任何實踐都應有理論的指導,沒有理論的指導是盲目的,缺乏科學性的。作為一名課改實驗教師,應深深懂得這次自己所肩負的任務的重量,所以在教學實際中,應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理論水平。

《課標》中指出:數(shù)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機會與有效的指導,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各方面的差異,這既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原則,保證每個學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權利,也反映了現(xiàn)代數(shù)學教育面向全體的思想。

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體。要實現(xiàn)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關鍵是要轉變教師的學生觀,重新定位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學生學習方法與能力、學習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往往需要通過學生在參與探究活動中體驗與感悟,而不是簡單地通過教師的講授就可以實現(xiàn)的。所以學生的參與性和主體性是必須體現(xiàn)的。

教師要建立學生的語文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因為探究既是小學生語文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又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還有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課程要具有開放性;把對學生的多樣化評價引入課程等。這些可以說是數(shù)學課程的新理念,當然是在前人教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與探索出來的。對理論的學習教師應不斷的進行。

二、讓學生自主學習。

讓學生自主學習,并不否定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層次地培養(yǎng)起來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與幫助。面對全班學生,這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要端正,那個學生的學習障礙要排除;課堂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要精心創(chuàng)設,學生個體的巨大差異要尊重;共同性的疑難要解答,獨立思考的問題要誘導……這些細致而復雜的內容,只是決定著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有了新的變化,即由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教,學生學”變?yōu)椤俺浞职l(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讓教師重新定義“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內涵與外延,讓教師教的過程精彩紛呈,更要讓學生學的過程充實、輝煌。

文檔為doc格式。

點擊下載本文文檔。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四

空閑時間我認真閱讀了《教育新理念》這本書。通過閱讀使我深刻的體會到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只有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才能與時代同步,才能有足夠的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某位年輕人來到一個地方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xiāng)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崩先思医又f:“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xiāng)一樣糟。”后來又來了另一位年輕人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這位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xiāng)很好,我很想念家鄉(xiāng)的人、花、……”老人家便說:“這里也同樣好?!币慌缘娜撕茉尞惖膯柪先思?,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呢?老人家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

的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當你以欣賞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yōu)點;當你以批評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無數(shù)缺點。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多是為了分數(shù)的教育,從教師自我出發(fā),而不真正是對學生這一主體人的教育,教師的抱怨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fā)展。“優(yōu)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學生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系,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欣賞者”。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贊揚,特別是對“差生”而言,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無疑是沙漠里的綠洲,久旱的甘霖,這樣將會激發(fā)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學生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的,而是以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問題能力在于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于教師了。

目前,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有時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點,一學期下來不知道讓學生們學會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對自己教學產生了懷疑,不知從何處入手。這不由得引起問們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在文中,袁教授給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于“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淀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

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判斷知識和信息,要比教給學生現(xiàn)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

其二: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這不由又落實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究竟應該教什么,怎樣教?通過閱讀《教育新理念》這本書對我真的收獲不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五

近日,本人參加了一場關于新教育新管理的論壇活動,深受啟發(fā)。在活動中,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了自己的見解與經驗,圍繞著新教育、新管理的相關主題展開了討論。通過這次論壇,本人深刻認識到新時代下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也深刻感受到教育與管理的密切關系。

第二段:新教育的重要性。

在論壇中,與會者們一致認為,新教育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再滿足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F(xiàn)代教育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

第三段:新管理的重要性。

同樣重要的是,新管理的出現(xiàn)正在推動著教育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社會,學校與企業(yè)的關系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嘗試用“企業(yè)化”的方式進行管理。新時代下的學校管理,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成就,更要注重教職工的發(fā)展和成就,打造出一個和諧、穩(wěn)定、能夠發(fā)揮最大作用的團隊。這其中需要有一種新的管理方式,從而讓學校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第四段:教育與管理的密切關系。

在本次論壇中,各位專家學者講述了大量關于教育與管理密切關系的例子和經驗,說明了兩者之間的不可或缺性。教育和管理相輔相成,教育為管理提供了人才,管理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環(huán)境。現(xiàn)如今,學校需要實行更為靈活、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方法,而這就離不開新教育和新管理的雙重支持。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

參加這次論壇給本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使本人再次深刻認識到新教育、新管理對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任何一個領域的發(fā)展都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共同努力。期待著未來,我們將會以優(yōu)秀的團隊和出色的管理方式把新時代下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做得更好,讓更多的人受益。

總之,這次論壇讓我更加明確了新教育、新管理的重要性,并加深了我對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的認識。我將積極投身到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并不斷探索更為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為我所在的團隊和社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新教育、新管理的工作中,為推進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六

袁振國教授編撰的《教育新理念》一書從我們教師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作為出發(fā)點,用較通俗的語言對教育新理念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為我們教師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習用書。全書包括五部分,宏觀教育理念部分從理論上較詳細地論述了當今教育領域的兩大宏觀理念: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它是其他層次教育理念的基礎,對其他教育理念居于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部分對環(huán)境教育、生態(tài)教育、合作教育、全民教育、建構主義教育等教育理念進行了介紹,較好地體現(xiàn)了當今時代的特點;有關教與學的理念部分是更為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對指導我們教師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怎樣讓這些教學理念由從抽象到具體,內化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并在實際工作中實施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終身學習。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素質的學生。當然,沒有成功的教師,成功的學生也就無從談起。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二、不斷實踐。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xiàn)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提煉出真正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歷史是發(fā)展的,教育是變化的,思想是流動的,一成不變的教育和不思變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不斷根據(jù)時代的特點調節(jié)我們的思想、發(fā)展我們的觀點才能成為教育改革的主動者。每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書匠,關鍵在于要有自己對教育獨立的理解,有自己對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對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總之,面對新課程,我們教師必須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多領域涉獵知識,而且具有多層次、多角度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對本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整合能力,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建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其核心是師生平等。課改使學生思維變得活躍了,使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甚至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教師要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與學生共同探討。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橋梁,是通向文明的階梯;教育事業(yè)是一項激動人心的事業(yè),它為我們提供了實現(xiàn)理想、激發(fā)智慧的宏大舞臺;為實現(xiàn)師生雙方的生命價值、獲得內在的幸福提供了無限空間。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七

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而教育理論的變革與更新是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重要保證。近年來,“教育新理論”在中國教育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這一理論強調了以學生為本、以素質教育為主要目標、以學習者自主、合作和實踐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實踐和總結經驗,致力于推動教育事業(yè)的進步。

第二段:堅持以學生為本。

“以學生為本”是“教育新理論”的首要原則之一,也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始終把學生的發(fā)展和健康成長作為我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倡導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注重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從學生的身心特征和興趣愛好出發(fā),盡力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段:推進以素質教育為主。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國家教育政策的重要方向,實施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任務。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我的工作重點在于擴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發(fā)展、加強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在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評價方面,我強調綜合評價,注重對學生表現(xiàn)的多方位、全方位、動態(tài)跟蹤和評價,尊重學生多樣性和個性差異,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自我發(fā)展的潛力。

第四段:營造以學習者自主、合作和實踐為核心的教育環(huán)境。

學習者的自主、合作和實踐是“教育新理論”關注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支持學生自主選擇課程、自主設計學習過程、自主評價學習成果,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合作學習和實踐教學的環(huán)境。我認為,學生在積極參與、實踐探索中,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身潛力,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也能促進感情交流、思想碰撞、智力激發(fā)。

第五段:結語。

總之,“教育新理論”塑造了以學生為本、以素質教育為主、以學習者自主、合作和實踐為核心的教育新格局,引領著教育事業(yè)的新發(fā)展。在教育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素質教育為主”的理念,尊重學生個性與差異,建立和完善評價機制,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和實踐的學習環(huán)境,推動學生多元化、全面化、個性化的發(fā)展。相信在教育者和學生共同努力下,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八

今年我認真學習了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理論,認識到: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料,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我認識到: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是為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是為學生打開創(chuàng)新思維的源泉;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習操練;實行“六大解放”,煥發(fā)學生活力,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生活教育理論是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論,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也是中國現(xiàn)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說:“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說明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發(fā)揮作用。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九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一書,,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其中有關教學媒體的一節(jié),印象非常深刻。

教學媒體能使給學生生動形象,給他們以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可以從各個渠道,,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讓這些教學理念由從抽象到具體,在實際工作中實施這些新的理念:

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fā)展各個階段的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xiàn)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提煉出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

正如顧明遠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于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蔽覀儜撆W習、實踐,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

慢慢品味的,特別是對一些學習上有些困難的學生,特別需要板書來幫助他們理解、記憶,,在課后慢慢消化。這就對老師的板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要事先設計好板書,不但簡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無須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

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激揚生命》,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這是向師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擊,它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說教的對象,它建立了先進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從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幾個方面闡述了生本的新生態(tài)教育,給予了我深深的啟迪。

從教十多年來,我清醒地認識到,對于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來說,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教育新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精選篇十

“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要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教學。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這是袁振國先生的《教育新理念》第一章“課堂教學的革命”中關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的一段闡述。

由此我聯(lián)想到這樣一則笑話:某地理老師見校長來隨堂聽課,便將地球儀往講臺上一放,問:“同學們,今天教室里多了個什么東西呀?”沒想到學生齊答:“多了個校長?!崩蠋熂绷耍謫枺骸靶iL是個東西嗎?”學生齊答:“校長不是東西?!毙υ掚m有些夸張,但反映了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只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設計好的“標準答案”上來,問題一經提出,便極盡其“循循善誘”之能事,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仔細分析,這其實是一種為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式。試問這樣的課堂提問何以能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何以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又帶著問題走出教室?所以說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的提問不是隨意的,我們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提問的形式,內容應具有典型性,反映教學的重點、難點,否則就偏離了課堂教學中心,達不到提問的效果。那么如何設計提問呢?下面是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在我們教師看來比較簡單的問題,到了學生哪兒卻總是回答不到位,或者答非所問,以致耽誤教學時間。這種情況的產生,往往是教師設計的問題大而空,使學生找不到抓手。所謂“鋪臺階”就是化難為易,化整為零,分層設問。如蘇教版第九年級(上)中李森祥的《臺階》是一篇反映農民問題的小說,對于初中而言,理解其中的父愛是不難的,但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題頗有難度,在授課時我首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用簡潔的語言全面概述情節(jié),為此我先設計這樣幾個問題:

1、父親為何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如何造起了一棟有九級臺階的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么樣了?在此基礎上再概括出情節(jié):父親覺得自家的臺階低,望著人家高高的臺階,羨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父親體壯如牛,吃苦耐勞,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決心,開始漫長的準備。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寸積銖累,終于造起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愿得以實現(xiàn),可父親為此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體也垮了。

再如:為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塑造父親這一形象要表達怎樣的主題?可以先設計這樣幾個問題:

1、有了高臺階就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嗎?

2、父親有沒有贏得別人的尊重呢?

3、但是父親贏得你的尊重了嗎?

4、那么父親靠什么贏得你的尊重的?

5、對作品中父親,作者寄予怎樣的感情?崇敬,憐憫,抑或其它?

最后歸納出這樣的主題:贊揚中國農民的堅韌,審視前輩的生活價值觀,提出關注農民、關注農村的問題。

蘇小妹與秦少游的新婚之夜,蘇小妹為考新郎官出了這樣一則上聯(lián):“閉門推出窗前月”,讓新郎官對出下聯(lián)方可入洞房,秦少游思妻心切一時就是出不來,這時蘇東坡令家人向水中央投去一石子,聽到石子入水聲,看到水中波光,少游思路活了,對道:“投石沖開水底天?!睎|坡這種啟發(fā)式用得好!在妹夫發(fā)窘時令人向水中央投去一枚石子,可謂適時、適量、準確,這正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如講授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為了幫助學生欣賞哈爾威船長的形象,我是這樣設計的:剛上課時我們欣賞的那首《我心永恒》作為《泰坦尼克號》的主題音樂,如今已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世界經典名曲,每當聽到這纏綿哀轉的旋律,我們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羅絲和邁克迎著風浪相擁于“泰坦尼克”號船頭的那個美麗瞬間,可見音樂與文學的相通性。那么,如果我們現(xiàn)在將《“諾曼底”號遇難記》也改編成電影,也需要給他配上一首主題曲,請問用《我心永恒》行嗎?為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暢所欲言,都認為用這個曲子不妥。就在這時我又拋出下一個問題:既然《我心永恒》不妥,那你認為選怎樣的曲子比較妥當呢,請闡述理。短瞬的寂靜后教室里又熱鬧開了,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說用《上甘嶺》的插曲《英雄贊歌》,有的建議選貝多芬第三交響曲《英雄》,有的說不出樂曲名,干脆自己描述樂曲的的基調旋律,總而言之同學們的回答都說出自己對人物形象的賞析:船長的敬業(yè)、盡責精神,堅定、剛強的意志,以及寧死不渝的對輪船和大海的執(zhí)著的愛,可謂瞬間的舉動,永恒的形象。到這里一個偉大靈魂的化身,不僅巍然屹立于大海上空,更鑄刻在每個讀者心里。在這種提問方式中,不知不覺就完成了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即設置懸念,賣點關子,以激起學生學習語文動力,這種動力有時是一節(jié)課的,有時可能是一階段的,有時甚至是一生的。

蘇教版初中語文第一課是趙麗宏的《為你打開一扇門》,這是一篇書序,更是一篇美文,就文章本身的語言、章法以及文學的內涵而言,這對于剛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無疑是困難的,但如果僅從激發(fā)學生對文學的興趣的角度來講授這篇課文,教者以為該文不失為一座引導學生通向文學殿堂堅實的橋梁。初中階段的第一節(jié)語文課我沒有急于帶領學生學習課文內容,而是先講了幾個故事,這些故事都出自中外文學名篇,但都只有高潮,沒有結局,只有梗概,沒有具體情節(jié),故事講到高潮時戛然而止,留下幾個懸念: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那苦命的祥林嫂后來過上了好日子了嗎?還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筆下的羊脂球、于勒等人最后的結局如何?契訶夫筆下的小公務員又是怎么死的?沒想到還真有幾位同學能說出結局,但我讓他們立即打住??梢韵胍?,能在此時回答出問題的同學該有多自豪,而尚不知答案的.又該怎樣羨慕和著急。就在這時大屏幕上赫然出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的這樣一段話:“認為閱讀好像還債務,那一定讀不好。要保持著這么一種心情,好像腹中饑餓的人面對著甘美膳食的時候似的,才會有好成績?!?/p>

事實證明,在后來三年的語文學習中我班的學生與文學閱讀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也明顯高于同一階段的其他同學?,F(xiàn)在想來,這種閱讀興趣的產生應當歸功于我一開始的賣關子。

現(xiàn)在的教輔資料可謂五花八門,其中包括一些多媒體音頻視頻資料,這些音頻視頻資料有不少的確為精品,可也不乏一些粗制濫造的作品。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善于運用資料,讓資料“為我所用”。比如有一段關于《春》的朗讀視頻,其中“春花圖”中的“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視頻上實實在在顯示了累累的桃兒、杏兒、梨兒,播放前我就有意識地讓學生注意找茬,結果不出我所料,學生竟然就發(fā)現(xiàn)這一畫面與文中的“仿佛”一詞不吻合,由此自然歸納出了“虛實結合”的寫法。這種“找毛病”的課堂提問法往往可以運用于借鑒資料輔助教學的課型中,當然,事前教師一定要熟悉資料,考證資料,切不可隨意否決,弄巧成拙。

課堂的提問切忌直來直去,啟發(fā)性不強。假如我們故意唱點反調,就能迫使學生開動腦筋,并且要求他們在思維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社戲》一文中,對于理解1—3小節(jié)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這一知識點,就不必直接問出來,而是說:我們常說,寫文章要盡快入題,不要兜圈子,繞彎子,與主題無關的內容可以不寫,本文題為“社戲”,可見文章應該寫在趙莊看社戲,可作者卻花了整整三小節(jié)內容寫平橋村是我的樂土?看來再好的作品也有瑕疵,因此,我宣布現(xiàn)在將其去掉!當教師做出這樣的決定時,你可以想見課堂上的反對聲有多高。緊接著教師就要趁熱打鐵,窮追不舍發(fā)問,這種唱反調就能找到答案的問法,不僅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有時甚至產生“投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因此,因勢利導、富于技巧性的提問,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各種綜合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