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 七年級歷史感悟(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9 14:36:20 頁碼:14
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 七年級歷史感悟(9篇)
2022-12-29 14:36:20    小編:ZTFB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一

新課程畢竟起步不久,許多老師對新課程了解的并不多,即便是在課改區(qū),一些老師也只是被動地參與。我想,我們老師如果還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來參與新課改,將是很危險的。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我們習慣于從教師的角度去觀察教學的實際問題,把教師看作是教學這個舞臺上的主角。評課也大多從教師的“教”這方面出發(fā),應該說,“教”的如何確實是我們教師基本功的重要體現(xiàn),但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我們換一種角度來看問題,具體地說,就是要從教師教得如何這一角度,轉變?yōu)閷W生學得如何的角度上來,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據社會長遠發(fā)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校教育的目標,是要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不僅學會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發(fā)展、學會交往、學會審美等。在當前大力提倡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教師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時,我覺得應該完成以下理念的轉變:第一,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有選擇地重點培養(yǎng)一部分學生,而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第二,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僅僅著眼于學生歷史知識的培養(yǎng),而要著眼于知識、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態(tài)度、價值觀等,促進學生全面而和諧的發(fā)展;第三,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施行“標準化”教育,讓所有的學生按同一標準達到同一目標,而要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特點,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第四,我們的教育教學絕不能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升學以及就業(yè),而要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否則,我們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歷史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如果我們教師能在教學理念上由過去的以知識為核心轉變?yōu)橐匀藶楹诵模敲?,我們的新課改實施起來就會順利的多。

我們教師樹立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后,應該有創(chuàng)新思維來組織我們的教學活動,畢竟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即使教師的理念再新,如果無法將其運用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無法真正使我們的學生受益,那么新課改就會猶如紙上談兵,名存實亡。

筆者在聽取了我市一些新課程觀摩課和在山東工作的一些朋友的反饋情況來看,有三類情況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第一類,表面熱熱鬧鬧,實則空洞無物。新課改的精髓,是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在參與中思考,在思考中獨立,在獨立中創(chuàng)新。但是,學生的參與性決不能簡單化、膚淺化甚至庸俗化。比如老師的講解雖然是傳統(tǒng)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但在引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方面仍然有著其不可否認的優(yōu)勢,即便是在發(fā)達國家,它也一直被廣泛應用。但在我們一些課改區(qū),似乎只有老師講的越少甚至不講,才越能體現(xiàn)新課程的新理念。有的學校甚至還硬性規(guī)定每一堂課只能講十五分鐘甚至更少。還有的完全將一切放給學生,不切實際地強調自主學習,甚至出現(xiàn)了任何內容的教學都讓學生唱主角、教師做陪襯的局面。課堂要有一定的表演,但得適度。有人主張,要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但是,犧牲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必然是膚淺的。對“新課標”下的教學改革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索與嘗試,是無可厚非的,然而一旦做過了頭,總讓人擔心又會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將本來提倡百花齊放、張揚個性的“新課改”引到甚至是逼到了另外一條死胡同——從一種僵死的模式引入到另一種僵死的模式。這里需要申明的是,本人絕非新課改的頑固派,如果學生的表演恰到好處,又能真正讓學生學到東西,我是舉雙手贊成的,比如我市公開課中出現(xiàn)的學生以戰(zhàn)地記者采訪方式表現(xiàn)二戰(zhàn)歷史和一些戲劇表演就很成功。

第二類,你來我“做課”,你走我“上課”。山東的一位朋友告訴我,在他們區(qū)里,區(qū)教研員是經常到學校聽課的,而教研員對課的指導一貫強調“少講,甚至不講,把時間留給學生”。因此,只要有教研員聽課,老師們一節(jié)課一般只講十幾分鐘,其余時間放給學生去發(fā)揮。但是,“如果沒有人聽課,我們還是按老辦法來上課,否則的話,一堂課總是表演來表演去,花招不少,學生根本學不到東西怎么辦?”其實,在我們身邊,有人聽課,就拼命“排練”,平時則又我行我素的老師并不在少數(shù)。向這種游走于傳統(tǒng)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學之間的做法,很無奈,也很悲哀。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二

[知識與能力]掌握教材中出現(xiàn)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認識到開發(fā)邊疆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chuàng)、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兩漢經營西域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系的史觀。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fā)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兩漢經營西域相關多媒體

[授課過程]

1、復習、提問上節(jié)內容

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塊學習第17課兩漢經營西域和絲綢之路

3、講授新課:

一、張騫出使西域:

1、西漢時期,人們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區(qū)和更西的地方,稱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

二、絲綢之路: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

三、班超經營西域:

1、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

4、小結。展示課件知識點匯萃

5、作業(yè)

附:板書設計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稱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理西域事務,這是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開始。

二、絲綢之路:

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

三、班超經營西域:

1、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友好往來的開始。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三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指導,以課本為依據,充分研究高考,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高三教學模式,增強歷史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試能力,從而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復習的要求,讓學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歷史概念,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事件,基本的歷史發(fā)展脈絡.

2,改變教學觀念,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概括,歸納,分析,綜合,比較,遷移等基本的學科思維能力.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評價問題的能力.

3,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學會用基本的史學方法去認識和總結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年輕人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理解國家大政方針制定的歷史依據及其正確性,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

4,加強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試題,注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精選習題.

5,進行有效知識落實,把課堂上的基本知識做為落實的主渠道,及時進行"章結","單元過關"和"月清".

6,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yōu)秀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上有明顯提升.

三,高三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高三教學,復習的整體把握和詳細計劃及實施措施,對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階段安排與復習進度,對每一階段的教學和復習目標,復習策略和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沒有細致考慮,這種計劃的盲目性,必然導致教學的盲目性,質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師沒有對大綱,考試說明進行詳細研究.大綱中對知識掌握程度有明確要求,考試說明中也有明確的考核目標和要求,并有詳細的解讀說明,教師只是在想當然的去教學.

3,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效率低下,對于新的教學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學習和實踐,課堂中仍習慣于教師一講到底,教師累,學生睡,效果差,成績低.

4,課堂教學中缺乏針對性,高三教學沒有高三的特點.高三復習課,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在就知識講知識,缺乏深層分析,只是知識的簡單羅列,對主干知識把握不到位;學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歷史整體框架,歷史基本線索,學生所學的知識是零散的,無序的.

5,缺乏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近幾年高考命題思路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學科思維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注重基礎,以大綱,考綱為指導,以課本為本,注重基礎知識的遷移與應用,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主線來統(tǒng)領知識.

6,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還習慣于只講知識,不講方法,學生不會主動學習,結果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而沒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對習題的篩選和高考試題研究,很多學校給學生發(fā)了很多資料,讓學生自己去做,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將課本知識與現(xiàn)實熱點,重點問題的聯(lián)系的能力,只是單講課本上的知識,一遇到解決實際問題就無從下手,不能進行有效的知識遷移.

四,采取措施

1,從整體上考慮和制定教學復習計劃,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實施.在計劃的制定中要有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以及具體措施,評價,時間安排,內容安排等內容.

2,在每輪復習中應注意的問題.針對近幾年高級的命題特點和歷史課實際,一般采用三輪復習法.

第一輪復習主要是抓課本知識落實,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詳讀課本,圍繞主干知識進行梳理,形成內在的主體結構網絡,在記憶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理解.

第二輪復習主要以主干知識為中心,以專題的形式,對歷史知識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課本,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能把每節(jié)相關知識簡單列出來放到一起,要重點分析,歸納出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教會學生學會把握規(guī)律,得出啟示,提升學生縱橫比較問題的難力.

第三輪:依據考綱,重新梳理課本,查缺補漏,教師少講,讓學生自己進行,并適當?shù)剡M行綜合練習.

3,要認真研讀大綱,考綱和考試說明.應該說,考試說明是依據大綱制定的,大綱是作為整個高中教學的依據,而考試說明只是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為備考來講,應該以教材為依托,全面復習,對考試說明沒有列出的內容不分深究.高考題目大體上分兩部分,一部分考查對基本知識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較為深層次的能力.前者與教材關系較緊密,但不會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內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內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課堂效率,做好知識落實.對于歷史課來講,教師不必面面俱到,應重點講清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現(xiàn)象和歷史事件,講清梳理歷史脈絡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加工整理知識,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總結出基本的歷史規(guī)律,得出結論.知識落實要做到"四清",把課本知識的記憶放在課堂上,在習題練習上,注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5,適當練習.在每一輪復習中都要有適當練習,但選題一定要注意層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題海戰(zhàn),在講題中一定要針對學生問題去講解,并不是單純的就題講題,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讓學生能窺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選題盡量選一些新題,不要過于陳舊,學生會在新題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題,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觀題的檢查與落實.

6,要處理好學科之問的關系.不能在復習時一味單干,應適當穿插些兩門學科知識,適當串串門,使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就養(yǎng)成基本的文綜思維習慣,同時也有利于本學科的學習.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四

南京大屠殺!我想,大家應該不陌生吧!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這,如同烈火一般炙然的日子呀!這是中國一輩子的傷疤呀!那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是所有中國人,所有富有正義的人都不會忘記的一段歷史!直到現(xiàn)在只要一提到南京,可能最先想到的還是那令人痛惜的“南京大屠殺”吧,在我們小學的課本上,我記得很清楚的那一頁,那是在南京大屠殺時所拍下的一張照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嬰兒,他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一片廢墟中,再拿進些看,他好害怕,找不到媽媽,看不到熟悉溫馨的家園,周圍的一切好像都動了起來,一聲聲可怕的爆炸聲,戰(zhàn)斗機飛過天空的聲音,看得我也好害怕,好害怕那個孩子在被不好的東西打中而失去了無辜的小生命!

日本在南京無情殘忍血腥的殺害了我們多少無辜的同胞,僅僅就一周之內就殺害了三十萬同胞,平均一分鐘就會殺掉五個中國人,這一個個的數(shù)字多么的觸目驚心,他們無情的殘殺中國人,活埋青少年,刺殺幼兒,強暴婦女,多么冷血,多么令人發(fā)指!在南京的街頭尸橫遍地,血流成河,還有的人為了活命躺在地上裝死,但被日軍發(fā)現(xiàn),用汽油淋到全身讓他們燒成灰燼。

他們還拍下了給小孩喂糖給難民喝水的場景,為的是掩蓋他們冷血殘殺中國人的事實,這一段歷史是永遠不會從每一個中國人心里抹去的,日本對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卻總是想著要悄悄的翻過去這黑暗的一面,這是每一個中國人不能接受的,不能原諒的!

不忘歷史,矢志復興!

十二月十三日國家公祭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更不能忘記這段歷史!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史上最慘痛的一頁,所以,中國人要想不再被別人欺負,首先我們就應該牢記歷史要有真正的實力來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國家,借南京大屠殺的事件,我想呼吁全球的人民熱愛和平!世界各國已經在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而做出了巨大貢獻,和平與發(fā)展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因為南京大屠殺這段刻骨銘心的慘痛事件,使我們更加強烈的呼喚和平!

有親眼目堵和親身經歷南京大屠殺的人還健在的已經不多了,但是這是記錄在我們中國人歷史上的,我們還活著,我們將不會忘記這段悲痛的歷史,不會忘記侵略者對無數(shù)中國人民的摧殘,更不會忘記死在了南京大屠殺中那三十四萬同胞。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更不應忘記這段歷史,十二月十三日這是中國的恥辱日,日軍在我們的土地上犯下的喪盡天良的罪行,我們將烙在心中,永遠不會抹去!世世代代也不會忘記!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五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沈陽清昭陵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我很高興,下面我將和大家游覽沈陽有名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沈陽由于坐落在渾河(古沈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國99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著非比尋常的人文景 觀。它是多民族共同開發(fā)的歷史名城,至今已有7220xx年的文明歷史、2320xx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發(fā)祥地,所謂“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都”,在中 國近代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耙粚m兩陵”更是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

(清朝的建立)

那么,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樣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yōu)秀文化的偉大民族。世事 滄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由于朝政腐敗,明軍渙散,再加上當時整個中國發(fā)生嚴重的旱災,良田顆粒無收。然而,在這嚴重的饑荒之 年,苛捐雜稅有增無減。于是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出現(xiàn)了以李自成等幾十只農民起義軍。可是,雖然李自成起義軍斗爭烈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建立了“大順”政 權,但由于沒有重視建筑鞏固的根據地,最終被入關的清軍摘取了勝利果實。就這樣,清朝在起義軍的推波助瀾下,取代了統(tǒng)治中國封建社會長達276年的明朝, 座殿紫禁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統(tǒng)一皇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此,拉開了清朝統(tǒng)治中國296年 (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xx年的漫長序幕。

(陵主人概況)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關內的河北,2位葬在關外的遼寧。管內除末代皇帝溥儀葬在華龍陵園外,其余九個皇帝,5位葬在清東陵,4位葬在 清西陵。關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今年我們參觀的就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皇太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游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皇太極的生平?;侍珮O姓愛新覺羅氏,滿族,生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死于崇德八年(1643年),終年52歲,后金第二代 君主,大清創(chuàng)建者之一,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1620xx年太祖去世,他被推舉繼汗位,年號天聰。1636年去汗稱帝,改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更女真為滿洲, 辛亥革命后通陳滿族。皇太極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zhàn)陣,在位20xx年,完善八旗制度,與蒙古建立鞏固聯(lián)盟,多次給明軍以沉重打擊,著名 的薩爾滸和松錦大戰(zhàn)成為我國軍事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zhàn)術的典范。最終統(tǒng)一了東北全境,締造了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并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臺奠定了 堅實的基礎,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和重大歷史貢獻的君主。

陵墓是歷史的見證。是記載著重大事件的場所,在封建社會里,統(tǒng)治階級一向認為,陵墓關系到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因此,在歷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寢顯示和象征著皇權。所以,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不惜動用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術來進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紹)

清初關外有“三京”、“三陵”?!叭本艜r興京——現(xiàn)遼寧新賓;東京——現(xiàn)遼陽;盛京——現(xiàn)在的沈陽?!叭辍本褪切沦e的永陵,即祖陵,埋葬 著肇、興、景、顯四祖;沈陽東郊的福陵,也稱東陵,埋葬著清朝第一代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昭陵位于沈城北部,又稱北陵,這里埋葬著清 朝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盛京三陵與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共同構成了清代皇家陵園。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專制社會里,每一個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著關雎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他們葬 在昭陵寶頂西側的二百米處的貴妃圓寢,全稱叫宸妃、懿靜大貴妃園寢,又稱貴妃園。由于年久失修,只有遺跡可尋。這種陪葬制度體現(xiàn)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 的愿望,也體現(xiàn)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昭陵建筑概括)

昭陵位于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占地330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643),歷時八年,于順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筑是 順治、康熙年間建造的。隨著對漢文化的逐漸認同,乾隆和嘉慶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慶六年(1820xx年)全部竣工。可以說,它是一座積累式建筑 群,修建時間跨度較大,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才形成了今天的規(guī)模,它是從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部分布在平面布局的中軸線上,兩側各建筑采取對稱形 勢分布。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筑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優(yōu)點,又融會了滿族陵寢建筑的特點,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 清入關前滿族建筑藝術的演進情況。它是“關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陵墓,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帝 王陵墓建筑之一。

(過去的昭陵范圍)

過去的昭陵陵區(qū)四周設有三排木樁做為保護標志。這些木樁分為紅、白、青三種顏色。每根木樁高9尺,直徑6.7寸。其中,紅柱在風水紅墻之外一里 的地方,周圍共有128根;白樁在紅樁之外,兩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樁共有90根;青樁在白樁之外約十華里,共有40根。青樁的范圍是東起二臺 子,西至小韓屯,北起三臺子,南至保安寺。按這個范圍粗略計算,東西南北各不少于十五華里。在此范圍內全屬昭陵法定保護范圍。清朝《大清律》明確規(guī)定: “紅樁以內寸草為重,白樁以內禁止樵采,青樁以內禁止燒造”。而且對進入陵區(qū)者以情節(jié)輕重又有細則處罰規(guī)定??梢娊鐦妒谴笄宸傻南笳鳎笥辛钊送麡渡?之感。如今,這些界樁隨著清朝的消亡早已蕩然無存。

(下馬碑)

昭陵周圍除了有界樁,還有六座下馬碑,它們都是成對矗立在昭陵內的。其中兩對在陵寢前方,另一對在陵寢東西紅門附近。陵前的兩對下馬牌,一對在 新開河北岸,一對在神橋橋南。這三對下馬碑至今保存尚屬完好,石材都是選用堅固耐用的青沙石。每個碑都有四個戧角石,可起到加固碑體的作用,也起到裝飾美 化作用。碑的上下首都刻有如意紋,中腰開光部分為碑文。三對碑的碑文不完全相同。其中,新開河北岸的下馬碑碑文是滿、蒙、漢、回、藏五種文體。碑文:“諸 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其它兩對碑文只有滿、蒙、漢三種文體,碑文是:“官員人等至此下馬”。

下馬碑是封建等級制度的標志。明清時期廣泛應用在陵寢、宮殿等外,距離遠近按尊卑等級有所不同。官員出行每遇下馬碑必下車、下轎步行,所謂“武宮下馬,文官下轎”。否則,是違制,是要受到處罰的。

昭陵在初建時僅有下馬木牌做為下馬標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皇帝弘歷東巡盛京時決定將永、福、昭三陵下馬木牌一律改為石碑,“以昭永 遠”。由于是欽定工程,所以,各項準備工程進展順利,于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三陵下馬牌工程屆時破土動工,工程歷時三個月?;实垡坏朗ブ迹瑣湫碌南埋R 牌全部雕造完畢,按時起立。

(神橋)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神橋,在清朝帝王陵寢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就是“神橋”。它既有裝飾陵寢建筑的作用,更有其實用價值。以昭陵來說,陵寢地勢基本是前低后高。這樣,每到雨季必然有大量的雨水從后向前泄出,那么,神橋玉帶河保護著陵寢居高處水的排泄,真可謂金城湯池之固。

清代帝王陵墓橋都是按橋孔分,有一孔、三孔、五孔等??讟蜃疃嗟氖呛颖鼻鍠|陵的孝陵九孔橋。昭陵神橋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橋。過去是青磚鋪面,兩側 有石雕護欄,欄板雕刻著身披烈焰騰空飛翔的大馬,還有蕃草、海水、江涯、花卉及“八寶”等。護欄上雕有“寶瓶天拱”及“俯蓮式”望柱頭,橋兩端有守橋石獅 子,橋下是“玉帶河”。

據嘉慶十年檔案記載,昭陵神橋“歷來久遠,磚石朽爛,多有壞損處”。說明此橋在嘉慶年間已嚴重損壞。嘉慶20xx年及20xx年,顒琰兩次來昭陵祭祀祖 陵,竟未修此橋。道光9年旻寧也來昭陵祭祖,同樣也未修此橋。直至道光20xx年,此橋破損更趨嚴重,急待修整。但因國力空虛,最終只得一拖再拖。

如今的神橋是建國后維修的。雖橋欄板,柱頭不如昔日雕刻古樸細膩,但仍不失神橋華美、莊重的姿色。

(石牌坊)

經過神橋,漫步臺階,迎面矗立的就是昭陵著名的石牌防。它是中國古代建筑中一種特殊的門,是明、清兩代特有的裝飾建筑。用以點綴城市時,多稱為 “牌樓”。作為一種紀念死者、旌表功德的門洞式紀念建筑物,多稱為“牌坊”。它經常被立于陵墓、廟宇。飼堂、道路和園林之中,尤其在陵墓之前,它除了具有 表彰功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表示儀注,弓間人們進入膜拜帝王境界作用。

大家請看,此訪雕造精美,全部為仿木架結構。其造型為四柱、三間、三樓,歇山式頂子。其上有三條大脊,八條垂脊,還有大吻、走獸、垂獸等。檐下 有出檐的瓦垅、斗拱、額仿、橫梁、獸頭等構件。各部位還浮雕有花卉圖案,如云龍紋、吉祥八寶、纏校蓮、著草等。請大家用手指一下,八寶它雕在牌坊的哪個部 位?好。還有引人注目的是,四根柱腳上雕有座獅四對,獬豸一對。其中,南北相背者是獅子,東西相背者是獬豸。它們相背蹲踞在須彌座上,昂首挺胸,瞪目張 口,活靈活現(xiàn),虎虎有聲,令人望而生畏。好像在忠實地守衛(wèi)陵寢。整個牌坊雕琢穿透,集平雕、園雕、浮雕、透雕等各種雕刻技法于一爐,刀法粗獷,遒勁而細 膩,真可以說是一件石雕藝術的巨型“神品”。被現(xiàn)代藝術家視為清代雕刻珍品,它是昭陵陵寢中有代表性的第一件石雕作品,也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清初石坊建筑, 在遼沈地區(qū)也是罕見的。

這座石坊建造年代分為兩個時期:即坊體于順治八年初建完成,當時的石坊僅在兩端有三對夾稈石獸(獅子兩對,獬豸一對),而中間的兩對夾桿石獅建造于嘉慶六年(1820xx年)。大家稍注意看一下,就很容易看出,中間兩對石獅顏色較白,兩端的石獸顏色較深。

那么,為什么在順治年間建造完工后,隔一百多年,嘉慶年間又稍作補建呢?據《清高宗實錄》記載,原來,這座石牌坊在乾隆后期就出現(xiàn)傾斜現(xiàn)象,盛 京官員請求增添戧石,乾隆不準,認為“陵寢重地工程未宜輕動”,沒必要修理。又說,此坊已建成一百多年,至今不過傾斜七、八寸,說明此建筑十分堅固,可聽 其自然,保持原狀,無需加戧石。乾隆提出了這些理由,均不合理,他為什么不同意呢?原來乾隆另有苦衷,當時官場腐朽,怕盛京官員借工程之機貪占“錢糧”, 所以遲遲沒建。直到嘉慶四年太上皇駕崩,才欽準盛京官員提出的計劃,并命盛京將軍晉昌,工部待郎薩敏二人為“督工大臣”。他們提出,為了前后統(tǒng)一,還是用 石獅形式,更為坊體堅固。同時,用獅子造型,可增添陵寢氣勢。嘉慶六年二月冬天,“督工大臣”立即調來最好的石匠,起早貪黑,刀刻斧鑿,僅用五個月便將四 件石獅雕刻完畢。為此,嘉慶還給他們二人獎勵??墒?,由于他們二人只顧趕工程進度,忽視了工程質量,不到二年,夾桿石獅便出現(xiàn)下沉現(xiàn)象。嘉慶得知此事,非 常重視。這時正趕上嘉慶來盛京祭祖,考慮到工程還沒出三年“保固”期,就出現(xiàn)問題,于是傳二位督工大臣,每人各出資一半,返工修理,以示“正肅”。無奈, 二人道旨照辦。

嘉慶十年(820xx年)八月,顒琰又來到昭陵,當大禮已畢,在祭區(qū)敬瞻之時,特意到石坊駐足停留,十分仔細的觀摩了這件為之費了一番心思的佳作。

(正紅門)

穿過石牌坊,拾級而上,就到了昭陵陵寢。大家看到了,昭陵是一組紅墻黃瓦建筑群,為什么這樣呢?據道家陰陽五行學說認為,五行包括金、木、水、 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為華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黃土高原上,所以對黃色就產生了一種崇仰和依戀的感情。于是從唐朝起,黃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 他人不準在服飾上和建筑上使用。而紅色則寓意美滿,吉祥和富貴。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昭陵的基本色調便采用了紅、黃兩種顏色。大家請看迎面的這座宏偉建筑叫 王紅門,也叫大紅門。它是陵寢的總門戶。

陵寢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平面布局分為三進院落式。三進院落的布局形式是昭陵制度的特點之一。這種布局形式是陵寢由南向北依次分為三個院落。第一個院落由碑亭等神廚、神庫組成;第二個院落由祭殿和配殿組成;第三個院落由寶城和明樓組成。

請大家看一下東西兩側的跨院,東跨院為更衣亭和靜房。更衣亭是皇帝揭陵進祭時更衣的地方。按清代慣例,每當皇帝謁陵,頭一天行“展謁禮”時要穿 素服,第二大行“大饗禮”時則御朝服。衣服不能在來前就換好,需要在正紅門前進更衣亭更換。后面還有一小亭叫靜亭,就是皇帝的御用廁所。西跨院為省牲亭和 饌造房。省牲亭是祭掃時宰殺上祭用的牛、羊的地方,饌造房是用來置鍋灶收拾上祭的牛羊的地方。

下面請看正紅門。它建于順治八年(1651年),位于整個陵園的正南位置,是陵園的正門。它是由三個半圓形的紅色大拱門組成。拱門上是一座單檐 歇山式門樓,斗拱建筑,由彩色琉璃構件組成,三個拱門邊上均有浮雕裝飾,中門浮雕為二龍戲珠圖案,左右門為花紋圖案。在正紅門中門脊上原有寶瓶一個,是 “保平”的諧音,以示“保全陵寢平安”之意。兩側的磚墻叫袖壁,為什么叫袖壁呢?因為它如同衣服的袖子,袖壁長8.5米,高5米,壁上浮雕著姿態(tài)生動,氣 宇軒昂的五彩琉璃皤龍,所以袖壁又叫龍壁或龍磚看墻,昭陵共有六對12個龍壁,如此之多的龍壁在陵寢中出現(xiàn),這在明清諸陵中也是罕見的。傳說龍壁有鎮(zhèn)妖、 驅邪、護陵之作用,是個瑞祥之物。請大家細觀,那東面黑色龍身的龍壁是用來鎮(zhèn)黑天的,西面綠色龍身的龍壁是用來鎮(zhèn)白天的。五彩蟠龍作升騰狀,昂首,張著鱷 魚嘴,舞著鷹爪,舒卷著蛇身,勇猛矯健,騰空飛躍,飛天潛海,頗有動感,大有呼之欲出的氣勢,給孤寂的正紅門增添了許多生氣,也顯示正紅門這座總門戶的莊 嚴氣派。龍壁它是明清特有的建筑裝飾,華麗的琉璃紋飾與建筑物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具有濃郁的東方美學色彩。在無明清三朝的700余年中,琉璃技術逐漸成 熟,達到封建社會的最高峰,被廣泛用于宮廷和陵寢。在古建筑學中,它屬于八字型龍壁,昭陵新建的大門上的龍壁屬于一字形龍壁。這對八字形龍壁兩側有紅色綜 墻相接,繚墻向左右方向延伸,形成方形圍墻,把陵寢緊緊圍繞起來??潐τ们啻u砌成,南墻高3.2米,東西墻高2.6米,四周長共1653米。墻體施以粉紅 色,所以又有“風水紅墻”之稱。紅墻與正紅門,東西紅門形成和諧的整體。

大紅門及東西紅門各有嚴格的使用規(guī)制:大紅門正中一門叫神門,是皇太極和皇太后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間平日不開,只能在大祭時抬祭品和祝版的官兵 從此通過。大紅門東側門為君門,是皇帝祭陵時走的門,另一側門為臣門,是祭祀時大臣出入的門。但在實際祭陵時,皇帝也不走正門,這可能是出于對祖宗敬畏的 緣故吧。

神門、君門、臣門,不同的人出入不同的門,這種作法,突出了皇權至高無上和君權神授的作用。

(進入陵寢)

進入正紅門內,從中間的“神道”為中軸線,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昭陵陵寢建筑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陵寢規(guī)制,陵寢主體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 上,其它附屬建筑則均衡地建在它的兩側。這樣的陵寢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xiàn)居中為尊,至尊無上,同時,達到使建筑群穩(wěn)重、平衡及統(tǒng)一等美學效應。

神道是用長條的石頭鋪建而成。以正紅門的神門起,一直通向陵寢后部月牙城的影壁前,這就是全陵的中軸線。神道兩旁的條石叫牙石。

那么大家不禁產生疑問,神道是為何意?所謂神道又叫神路,顧名思義,是神行走之路,人是凡人俗子,當然沒有資格走此路。在清代時,任何人都不允 許在神道上行走,以示對皇帝敬重之意。只有運送帝后棺槨、神牌、祝版、制帛的官兵,才可以在神道上通行。除此之外,就是貴為天子的皇帝和母儀天下的皇后, 進入陵區(qū)也要另辟御路而行。今天,大家在神道上隨意閑適漫步,是否能想象得到當時人們對這條神道的敬重和畏懼情感呢?

按明清陵寢制度,對神道也有許多限制。首先,不許從神道這端直接看到另一端的隆恩門。就是說,從大紅門至隆恩門中間必有建筑物隔斷,這寓意“風 水”一眼望不斷。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祖陵“風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皇位的傳承和龍脈的延續(xù),事關重大。因此,修陵者便挖空心思,采取的措施一般是在 神道上建“影壁山”及“龍鳳門”遮擋,而昭陵的神道上建筑神功圣德碑之亭,也起到“風水”一眼望不到頭的效果。其次,神道也如神門一樣,神圣不可侵犯,違 者予以重處。據說有“橫定罰,豎走殺”的規(guī)矩。

在神道兩側,自南向北依次排列著石雕華表一對,石獸六對,大望柱一對。據《清世祖實錄》記載,它們建成于順治七年(1650年)。石獸依次分別 為坐獅、坐獬豸、坐麒麟、立馬、臥駱駝、立象各一對,共六對十二個。這些石雕獸群就是清康熙時道土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這首詩中描繪的:“十二御林嚴侍 衛(wèi),風嘶鐵馬白云霄”。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六

我所知道的古代歷史,是一條有男人的汗血與女人的淚水,及千萬血肉之軀鋪成的道路。我看到的是古代女子他們大多數(shù)匍匐在男人的腳下,內心麻木,甘愿依附男人。她們被世人所知也許大多數(shù)是因某些香艷史。但是,有這樣的以為女人,她敢于抵抗那一座封建大山,依然站在了最高峰,她就是武曌,又稱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

我相信她是美麗的,能讓唐太宗與唐高宗都為之傾倒,拜于石榴裙下。

她是極聰明的,歷史上著名的“則天封后,廢王立武”,怎能看不出?那時的她清楚地明白,唐高宗急于想要證明自己的皇權,于是她就順水推舟,即使自己有機會當上皇后,又使高宗重振皇權,對自己也多了幾分“政治戰(zhàn)友”的相惜之情,何樂而不為呢?

她也是極有野心的,從高宗將其接回皇宮,立為昭儀的那刻起,就注定了這個女人此生的不平凡。后來高宗病發(fā),委托她處理部分政務,那便是注定她與皇位糾纏不清埋下的伏筆。此后的垂簾聽政、二圣臨朝,甚至是晉升為天后,都不難看出她的野心勃勃。

但是我真正佩服她的,是那一篇《建言十二事》,也可以理解是武后對高宗提出的十二條改革政策??偟膩碚f是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對于百姓,勸農桑,薄徭賦,同事節(jié)省功費、力役;第二,對于百官,“京觀八品以上者增加俸祿,百官任職已久、才高位下者,得以晉階升遷;第三,提高婦女地位。父在為母服縗三年,母親如果去世,父親還在,一樣也要服喪三年;第四,向皇帝進言,廣言路,杜讒言。

這十二條改革政策,體現(xiàn)了武后對中下層百姓及官員的重視,為他們爭取了利益,鞏固了武后自己的政治地位。試想一下,如果一位嬪妃只知道把弄權術,為自己的榮華富貴著想,不知民間疾苦,那如何又成的了大事呢?武則天,果然不是一般的女子!

即位以來,武帝知人善用,婁師德、狄仁杰、姚崇、宋靜等賢臣都是由她提拔起來;同時,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開創(chuàng)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使能人將士盡可能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顿Y治通鑒》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如今,她的一生令世人反復研究,與她相關影視作品春筍般涌現(xiàn),她的一生更像了一個謎。雖然,她執(zhí)政的后期,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費大量財資和勞力,濫殺了許多無辜,但是,她統(tǒng)治的時代總體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社會安定,經濟發(fā)展,穩(wěn)定了邊疆形勢,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不得不說她是位杰出的政治家。也許,正如她自己留給世人的那塊無字碑一樣,功過好壞,自由歷史來定奪。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七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內蒙古自治區(qū)首府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塞外古城?!昂艉秃铺亍毕得晒耪Z,意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稱。因其歷史上召廟較多,故又稱“召城”。公元前320xx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筑長城,并設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的古城公社所在地。

西漢時期 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qū)興建了一批軍市。今呼和浩特東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漢時期的土城遺址。土城為內外兩重,外城周邊3公里,是座長方形土筑小城,為當時的民居及兵營所在地;內城為官署駐地。

魏晉南北朝時期 鮮卑族拓拔部在北方興起,它的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公里的林格爾縣境。

隋唐時期 呼和浩特一帶是突厥人的活動范圍。唐太宗貞觀年間,大將李責率兵至云中,大敗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壩,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20xx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qū)設立了東、中、西3個“受降城”。

10世紀初 契丹人建立了遼國,在此設天德軍及豐州。豐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東南約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

明朝 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tǒng)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qū)。萬歷九年(公元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里正式筑城,城墻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明王朝賜名為“歸化”。據《歸綏縣志》記載:歸化“周二里,砌以磚,高三丈,南北門各一?!贝顺侵珊蟛痪?,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為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與明王朝和睦相處,以致蒙漢兩族不用兵革達30年之久。長城沿線的人們?yōu)榧o念這位草原女杰,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清朝 清初,三娘子城被清軍焚毀??滴跞?公元1694年),清王朝為徹底打敗新疆境內之蒙古準噶爾部,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約加寬100米),包圍了原城東、南、西3面。在取得了對準噶爾部戰(zhàn)爭完全勝利之后,為安置從前線撤回的軍隊和進一步控制西北地區(qū),決定另建一駐防城即新城,命名為“綏遠城”。清朝末年,將歸化和綏遠合并,稱歸綏。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八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重慶,位于長江、嘉陵江交匯處,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工商業(yè)重鎮(zhèn),也是中國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轄市。她是在懸掛于聯(lián)合國大廳的世界地圖上,僅有標注的中國四大城市之一。全市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人口3107萬。

重慶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公元前11世紀,巴國就在此建都。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王后登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谷諔?zhàn)爭時期,重慶為國民政府戰(zhàn)時陪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重慶于1950年成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成為中央經濟計劃單列市。1997年3月,全國人大第八屆五次會議批準重慶設立中央直轄市。

重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煤、天然氣、鍶、鋁土、錳、巖鹽和鋇等礦產資源的儲量、品位在全國占明顯優(yōu)勢;列入國家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近100種,珍稀植物達50多種;重慶還是中國生豬、烤煙、藥材、蠶桑、柑桔、長毛兔的重要生產基地。

重慶人文、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zhàn)文化蜚聲中外,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璀璨迷人的山城夜景聞名遐邇。

重慶擁有完善的水陸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現(xiàn)代郵電通信網絡。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水路通江達海,110余條國內、國際及地區(qū)航線將重慶與全國和世界連接,外國人入境可在機場直接辦理落地簽證。通郵國家和地區(qū)達160多個。

重慶擁有產業(yè)門類較全、綜合配套能力較強的工業(yè)體系。汽車摩托車、化工醫(yī)藥兩大支柱產業(yè)不斷壯大;食品、建筑、旅游等新的支柱產業(yè)正在形成發(fā)展中。面對新的科技革命浪潮,重慶將重點培育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環(huán)保工程三大高新技術先導產業(yè)。重慶市場網絡完備,周邊輻射人口近3億。

重慶對外開放呈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狀態(tài)。加拿大、日本、英國在重慶設有領事機構。目前已與174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經濟貿易合作關系,世界500強企業(yè)中有38家落戶重慶;加拿大豐業(yè)和香港寶生、香港匯豐、日本住友、東亞等銀行,日本安田、美國利寶、加拿大永明等保險公司及香港蘇江葉冼律師事務所都在重慶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奧地利等國的商會也在重慶設有辦事機構。20xx年4月在重慶召開并發(fā)表了《重慶宣言》的亞洲議會和平協(xié)會第三屆年會、20xx年7月由美國《商業(yè)周刊》在重慶主辦的有數(shù)位國際知名政要出席的國際總裁會議以及將首次在中國重慶召開的20xx年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已經并將進一步提升重慶對外開放的形象。

自中央批準為直轄市以來,重慶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xx年全市生產總值2665億元,比1996年增長1.51倍;固定資產投資1610億元,增長4.9倍。城鎮(zhèn)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9221元、2535元,均比直轄前增長60%以上。近年來,重慶市對外經濟貿易迅速發(fā)展,20xx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38.6億美元,比1996年增長1.8倍,其中出口20.9億美元,增長2.48倍,各類外貿經營企業(yè)達到1485家。特別是近年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外商投資環(huán)境正日趨完善。截至20xx年底,全市累計批準“三資”企業(yè)3748家,合同外資金額68.41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36.41億美元;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合同金額12.85億美元,派出人員31311人次。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和庫區(qū)移民開發(fā),為重慶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轄市的設立,開辟了重慶發(fā)展的新天地;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揭開了重慶加快發(fā)展的新篇章。

重慶各族人民正根據中國共產黨第xx屆代表大會繪制的宏偉藍圖,以科學的發(fā)展觀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正按照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總體規(guī)劃,努力構建以都市發(fā)達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經濟區(qū)為代表的“三大經濟區(qū)”,為把重慶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而奮斗著。

今天的重慶,在地理、人文和社會環(huán)境上,正在形成越來越強的磁場,產生著不可抗拒的引力,正日益凸顯其氣度恢宏、激情飛揚的魅力。

有關歷史七下心得體會和感想九

中國在過去幾千年里幾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只是在最近的一百年被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導致我們現(xiàn)在的落后。所以我們就應該將學生的歷史教好,讓他們不忘歷史,將中國在過去一百年的恥辱牢記心中。在以后的學習中就可以好好學習,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不再受到外敵的入侵! 教好中國歷史很重要,所以這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是這樣的:

加強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歷史課的教學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期我任教初三年級xx班共x個班歷史課。各班學習基礎不平衡,有些同學基礎差,所以本期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以利他們能夠順利畢業(yè)。由于以前部分學生對歷史不重視,基礎差,學習不太扎實,對于記憶性較強的科目學生有點偷懶,但只要老師有方法、有耐心,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加以生動化、形象化,同時輔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就定能將歷史知識學好。因為是畢業(yè)班,為了使中考總復習能提前進行,贏取更多更寶貴的復習時間,教學進度應大大加快,以便世界歷史下冊授完后有充裕時間復習。

結合歷年中考要求,重點為近代史以后的內容。每課的內容多,知識點多,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本學期講授的《世界歷史》下冊余下內容。 xx年x月“二戰(zhàn)”結束至今,是世界的兩極格局向多極化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兩極格局形成—演變—解體,隨之向多極化過渡。世界經濟快速發(fā)展,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增強。 四五十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的發(fā)展。也促使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和全球化趨勢加強。這給各國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zhàn)。和平和發(fā)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通過本學期歷史學科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較中國與其它各國的差異,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1、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歷史教學環(huán)境。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分析回答問題,倡導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探索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各種課堂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3、制作歷史課件,輔助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歷史教學活動。

5、認真搞好中考歷史復習,確保學生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

6、加強課外輔導和晚自習指導,協(xié)調班級發(fā)展,以便每個學生順利畢業(yè)、升學。 歷史專業(yè)教學計劃的修改、調整和執(zhí)行是一項系統(tǒng)工作,這個系統(tǒng)中所有因素的變動都將帶來全局的變化。以系統(tǒng)方法論為指導,采用非線性的設計和開發(fā)思維,不斷進行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估,以“整體-局部-個體-局部-整體”的綜合集成方法開展修改和執(zhí)行工作,螺旋式前進,促成歷史學科建設和專業(yè)辦學在物質、人力和事理上的和諧發(fā)展,才能真正把學科建設好,把專業(yè)辦好,為社會培養(yǎng)更高標準的人才,為學科體系建構貢獻學科的力量,創(chuàng)造出歷史在國際國內有影響的教育技術學科和一個結合社會需求與個性化學生需求的教育技術學專業(yè)。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