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紅色家書白雪嬌心得體會和感想 紅色家書及感想(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30 20:47:39 頁碼:7
紅色家書白雪嬌心得體會和感想 紅色家書及感想(5篇)
2022-12-30 20:47:39    小編:ZTFB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2022紅色家書白雪嬌心得體會和感想一

3月22日,在導游的帶領(lǐng)下,我們一行24人來到了秀麗的廬山,參觀中國共產(chǎn)黨廬山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蔣宋美廬別墅、白居易草堂;飽覽如琴湖、錦秀谷、仙人洞、三寶樹的秀美;佇立含鄱口,仰觀“領(lǐng)袖峰”。挺拔的云杉,險峻的峽谷。雖然天公不作美,整座山霧氣彌漫,但祖國錦繡山河讓我們忘卻了疲勞,讓我們有身處仙鏡一般的感覺。

3月23日下午,我們來到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登上了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隨后我們來到八一廣場,瞻仰了南昌起義紀念碑,應對廣場上一幅幅石雕,想起一幕幕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在革命時期的艱苦,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革命斗爭中的英勇,更加感受到了和平時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教育的重要性。能夠說石雕給我的不止是視覺的感受,更多是心靈上的思索。

3月24日,經(jīng)過5小時多的車程,我們來到了中國革命的搖籃,天下第一山――井岡山。當天,在導游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井岡山斗爭時期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的黃洋界哨口,參觀了黃洋界哨所陳列館,站在黃洋界哨口,濃霧鎖住了我們的視線,看不清遠處的景物,但更憑添了幾分神秘的氣氛。黃洋界上的哨所仍在,戰(zhàn)壕依舊,大炮和滾木嚴陣以待。在翻滾的濃霧深處,我們仿佛聽到了往日的隆隆炮聲和當年紅軍的喊殺聲,感受到了當年戰(zhàn)場的廝殺,更體會到了革命者的豪情和勇敢。在三年多的艱苦歲月里,黃洋界經(jīng)受了多次血與火的考驗,“我自巍然不動”。濃霧中的黃洋界,別有一種韻味,也給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后,掩映在綠陰深處聳立的漢白玉的紀念碑,給人第一印象,是那樣莊嚴而肅穆!壁墻上刻著朱德元帥題寫的“黃洋界”三個鎦金大字。經(jīng)過黃洋界,我特意來到那棵毛委員和朱軍長當年挑糧走過的羊腸小道和他們上山時曾歇息過的菏樹邊照了張相,讓那琬蜓崎嶇的山道和如今枝繁葉茂的菏樹見證我們年輕一代對老一代革命家的敬仰之情,讓前輩們的高風亮節(jié)指明我的人生方向。

小井的“紅光醫(yī)院”是一九二八年井岡山斗爭時期,我軍在那里建的第一所醫(yī)院,所謂的醫(yī)院,是一幢兩層樓的舊式樓房,共有50余間,樓房并沒我想像中那樣破爛不堪,也許是修理過的緣故。樓下是醫(yī)生的辦公室,但里面陳設有當時極其簡陋、原始的醫(yī)療器械――有當時使用的傷口消毒藥品“鹽水”、“石灰水”;手術(shù)器械居多的是土法炮制的竹器制品;因當時缺乏麻痹藥物,就把需要手術(shù)的傷員捆綁固定在一個巨大的柱形圓石上,謂其石為:“鎮(zhèn)定石”。隔壁是看護排的住處,其余的是重傷員和重要干部的病房,樓上全部是傷勢較輕的傷病員住處。那里一切的一切,唯有親歷目睹,才能深深體會到紅軍當時生活、戰(zhàn)斗、醫(yī)療條件的艱苦。如今,人去樓空,只見幾床草席,已見不到滲血的繃帶,聽不見疼痛的呻吟,更聞不到紅米飯,南瓜湯的味道……據(jù)導游說,當年這所醫(yī)院是曾志牽頭建立的,在國民黨反動派“圍剿”井岡山時,紅軍醫(yī)院當年曾遭敵人襲擊,上百個傷病員被捕殺害。最年輕的紅軍烈士才十四歲。離紅軍醫(yī)院約百米處小溪邊,建有紅軍烈士紀念碑和墓,四旁綠樹掩映,群山環(huán)抱。那里埋葬著一百四十位紅軍烈士的忠骨。聆聽了導游的介紹后,我想無論是誰只要有一點正義感和愛國之心的人聽了這一段經(jīng)歷后心里總會有一點想法

的。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在這次遇難中的每一位遇難者,是他們換來了我們這天完美的生活。雖然我們不明白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精神,他們的事跡,將永不磨滅!我們就應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我們系統(tǒng)全面地了解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從1927年9月到1930年期間的革命歷程。我們在館內(nèi)一步一步走著,目睹著井岡山怎樣樣從一塊默默無聞的土地發(fā)展成為中國革命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根據(jù)地。我們腳下每邁出的一步都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墊而成的。一件件遺物使我們肅然起敬,看到了當年廝殺用過的大刀、長矛、土炮、土槍,經(jīng)過無數(shù)戰(zhàn)斗的軍裝、軍旗、軍鞋布衣,上面還帶著戰(zhàn)場的硝煙,還有帶血的遺跡,一張張先烈的照片,經(jīng)過了血與火的洗禮,是那樣的陌生,又是那樣的熟悉,千千萬萬紅軍的遺容,是我們零距離,應對面,臉對臉,凝固在歷史的瞬間。我們的腳步因此變的沉重而緩慢,我們不愿放過博物館里的每一個細節(jié)?!吨斓碌谋鈸纺鞘俏以谛W課本上讀過的故事,而這天,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我親眼目睹到了那根記錄著傳奇故事的扁擔。它靜靜地擺放在玻璃櫥窗內(nèi),與其他扁擔相比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扁擔內(nèi)側(cè)用黑色楷書寫著“朱德的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這幾個字是那么的醒目,從中我們看到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的光輝形象。講解員還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毛澤東同志率領(lǐng)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第一支工農(nóng)紅

軍――紅軍第四軍,第一個紅色政權(quán)――茶陵縣工農(nóng)兵政府,第一部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的整個過程。隨后,我們參觀了紅軍造幣廠、毛澤東銅像館、朱德和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的茨坪舊居。

第二天清晨,我們冒著細雨,來到英烈們長眠的地方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言。當我舉起握緊的右手在陸局長的帶領(lǐng)下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lǐng)……”此刻,我們,在那里莊嚴承諾將永遠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那一刻,自己心中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更加堅定,對那面鮮紅的黨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穿過黨政領(lǐng)導、井岡山老戰(zhàn)士和書法名流留下墨寶的碑林,我們站到了紀念碑前。抬頭瞻仰紀念碑,碑上鐫刻著鄧小平同志題寫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十個大字,紀念碑像一枚欲升空的導彈。碑的上端是形態(tài)各異的金屬圓柱,閃閃發(fā)亮,寓意星星之火,能夠燎原。紀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現(xiàn)了井崗山革命斗爭史,呈現(xiàn)出一幅前赴后繼、奮勇激戰(zhàn)的畫面,一名紅軍指揮員,左手攙扶著受傷的戰(zhàn)友、右手拿著武器指向前方,側(cè)過頭召喚戰(zhàn)友,同時也是在召喚之后人,號召我們加入前進的隊伍,激勵著我們完成未盡的偉業(yè)。碑前是一位老漢和小紅軍的雕塑,栩栩如生,似乎在給我們講《井岡山的斗爭》故事。憑欄遠眺,能夠看見五指峰;俯視能夠看見彭德懷、陳毅、何長工、伍若蘭等人的雕像。

走進紀念館,導游告訴我們,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共安息著一萬五千七百四十四名有名烈士和四千多名的無名烈士。為了紀念他們,把他們的名字和介紹安放在了紀念館里,供參觀者們敬仰。導游一一介紹,并講述了他們的故事。聽了烈士們的事跡,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和無限的感慨。我們此刻過的幸福生活正是靠這些英雄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必須要記住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但是必須會記住他們的精神,他們的精神將代代相傳。

四天的紅色之旅是短暫的,但她給我們的震撼卻是巨大的,是我們來之前無法想象和感覺到的。來到革命圣地,不僅僅讓我們學習了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理解了靈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我們來到革命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這天的生活是用先輩的鮮血換來的這句話的分量;才體會到無私奉獻的意識在我們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才明白鑄造靈魂、錘煉信念,對我們來說是如何的重要。

總之,我將把此次“紅色之旅”吸取的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學習中去,以實際行動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努力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立志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性,不斷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刻苦學習,以更加昂揚的精神和更加用心的工作態(tài)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去。

2022紅色家書白雪嬌心得體會和感想二

作家秦兆陽在《無題》詩的一開頭,有三個異常耐人尋味的悖論。第一個悖論:“最應當記住的,最易忘記,誰記得母乳的甜美滋味”第二個悖論:“最應當感激的,最易忘記,誰誠心親吻過親愛的土地”這第三個悖論,最令人感動了:“最應當計算的,最易忘記,誰算過先行者的無數(shù)血滴”

過去常常講這樣一句話:“黨旗是無數(shù)先烈的鮮血染紅的?!边@句話過去經(jīng)常講,今日仍然要講,今后還要繼續(xù)講。

是啊,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們更不應當忘記那些為革命流血犧牲的先烈,他們流下的血滴永遠也無法計算。仰望著鮮紅的黨旗,我不能不熱血沸騰,激起無數(shù)紅色的記憶。

我先說說《阿壩黨史》中一個感人的記載吧!此刻的四川阿壩地區(qū)是那樣的美麗,雪山呈現(xiàn)出銀白的色彩,天是那樣的湛藍,偶爾飄過的白云像潔白的哈達。草地上盛開著黃色的人參果花、藍色的報春花,山崖間滿是艷麗的格?;?,時而有大片大片的高山杜鵑花映入眼簾。然而在70多年前,這兒大片大片的土地上留下了上萬名紅軍的尸骨。他們或者戰(zhàn)死在一個之后一個的戰(zhàn)役中,或者被凍死、餓死在雪山上,深陷在草地里。據(jù)一位老紅軍回憶:那時掉隊的人迷不了路,沿途都是犧牲的戰(zhàn)友,他們生前是戰(zhàn)士,死后是路標啊!《阿壩黨史》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后邊過來的人無需向?qū)?,順著沿途的尸體就能夠找到行進路線。”

聽了這個材料,親愛的朋友,您的心靈顫動了沒有聽了這個材料,我們才更加深刻地明白,什么叫做“踏著烈士的足跡前進”,什么叫做“前赴后繼”!什么叫做革命路上的路標!

如果你去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在那里就能夠看到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的遺像,看到李慰農(nóng)、郭隆真、劉謙初、李春亭等烈士的遺像。紀念館內(nèi)一些挽聯(lián)是那樣感人心魄:“英烈偉績驚天動地,譽滿濱海名垂后世”;“萬眾長歌悼英烈,四化偉績慰忠魂”。

在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們更要多想想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輩,多想想那些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黨的干部,多想想那些感動中國的人物!

來到這美麗的青島,我真想深入大街小巷,去尋找轟動全國的“微塵”。

200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有個群體的名字——“微塵”。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共產(chǎn)黨員?!拔m”是青島一個熱心公益事業(yè)的群體,是一個體現(xiàn)愛心的公益品牌,展現(xiàn)青島社會精神風貌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一個紅色路標!“微塵”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體現(xiàn)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正因為有“微塵”這樣令人感動的人物和群體,中國共產(chǎn)黨的黨旗才能在今日繼續(xù)堅持鮮紅的顏色!也正因為有“微塵”這樣令人感動的人物和群體,濱海明珠青島才更加美麗!更加富有魅力!更加具有國際影響!

是的,每個人的生命僅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人人都在演繹著屬于自我的故事,精彩或平淡,偉大或渺小,亮麗或灰暗,折射出不一樣的生命色彩。那里面,一個決定的因素,就是你有著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幸福觀、苦樂觀、生死觀!

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向革命先輩和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學習,向感動中國的人物和群體學習,把崇高的意識融進我們的血液里,成為一種永恒的品格,不去感慨如輪的歲月,不去追求浮華和浮躁,不去羨慕額外的貪欲,只為心靈的無怨無悔,用良好的品格書寫人生的篇章,為黨旗爭光添彩!

2022紅色家書白雪嬌心得體會和感想三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是毛主席對祖國由心的贊譽,亦是對中華名族深深的忠愛,當然,這亦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深深的共鳴。生于這個和平美好的時代,我們是否會因為生活的安逸而忘記對祖國所肩負的重任?我們是否會因為風沙的覆蓋而忘記祖輩們所留下的光榮印記?我們是否會因為時間的洗禮而放棄那該我們銘記于心的紅色內(nèi)涵?相信我們的回答都會是否定的。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都在祖國的呵護和撫愛中長大,對祖國所經(jīng)歷的歷史又怎能輕易的就從記憶中抹去。

回想祖輩們的艱難抗戰(zhàn)路,眼框便不自覺的被打濕,耳中滿是中華戰(zhàn)士們那充滿力量的咆哮和怒喊之聲,心中也好似有一團烈火在激憤中燃燒。二萬五千里漫漫長征路,他們是風雨中那屹立不倒的擎天柱,支撐著祖國的山河,不顯一絲頹勢。咬過皮帶,啃過樹皮,飲過泥水,只為躲避敵人,積蓄更多力量。弘揚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為有犧牲多壯

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辈慌驴唷⒉慌滤赖母锩?,是共產(chǎn)黨人獨有的標識。自建黨伊始,無以數(shù)計的革命先烈為黨、為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奉獻與犧牲,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是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視死如歸、犧牲拼搏的壯麗凱歌。如今,新中國行進在崛起復興之路,更需要傳承這種不怕犧牲、勇于勝利的情懷和氣魄,繼承革命先輩遺志的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畏困難,勇往直前。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曾講到,“艱苦樸素,艱苦奮斗,這既是黨的作風,也是每個共產(chǎn)黨員,每個革命者的作風。”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藥,武器落后,物質(zhì)條件極為困難,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正是靠著艱苦奮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種困難艱險,贏得勝利。在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我們需要去堅守奉行。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被仡欬h領(lǐng)導的革命史,無論是大革命失敗后的低潮,還是漫漫長征路,抑或是八年艱苦抗戰(zhàn),歷經(jīng)千難萬險最終奪取革命勝利,靠的就是共產(chǎn)黨人對黨、對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忠誠堅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堅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奪取勝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對共產(chǎn)主義執(zhí)著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必須傳承和堅守的,這是政治靈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自建黨伊始,無以數(shù)計的革命先烈為黨、為新中國作出了巨大的奉獻與犧牲,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是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視死如歸、犧牲拼搏的壯麗凱歌。如今,新中國行進在崛起復興之路,更需要傳承這種不怕犧牲、勇于勝利的情懷和氣魄,繼承革命先輩遺志的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畏困難,勇往直前。

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深蘊著忠誠堅定、不畏犧牲、艱苦奮斗、服務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凝練成為共產(chǎn)黨人血脈中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紅色基因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最主要的精神內(nèi)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孕育了永不言棄的精神。無論是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建設時期,直至今天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紅色基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chǎn)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向前。紅色基因是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黨的事業(yè)薪火相傳、血脈永續(xù),必須傳承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tǒng)的基因,煥發(fā)出戰(zhàn)斗的精神、拼搏的勁頭,奪取事業(yè)新的勝利。

忘得掉的是歲月,忘不了的是歷史。蓋得住的是皺紋,藏不住的是印跡。我們都處在歲月的長河中,記憶難免有時候會被奔騰的河流和飛卷的沙石所沖淡和埋藏,但我們的心卻注定是與祖國相連,將所有有關(guān)祖國的歷史和精神都封存在我們的心里。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也須不負肩之使命,傳承和發(fā)揚好紅色精神,為了祖國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2022紅色家書白雪嬌心得體會和感想四

20xx年x月11日至12日,安裝處組織了黨員職工參觀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讓我們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11日上午11時許我們到了地道戰(zhàn)的舊址——冉莊。兒時看電影《地道戰(zhàn)》,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讓我感心動目、蕩氣回腸。那蜿蜒曲折、四通八達的地道,也成了我兒時摩拳擦掌、夢寐以求的向往去處。后來得悉電影《地道戰(zhàn)》是以冀中平原的冉莊為原型拍攝的,我的心里便扶搖起對冉莊的憧憬和向往。

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在清苑縣境內(nèi)??谷諔?zhàn)爭時期,冉莊民兵在黨的領(lǐng)導下,利用神出鬼沒的地道工事,左右開弓,打擊日寇,打得日寇戰(zhàn)戰(zhàn)兢兢,聞風喪膽。錚錚有聲的冉莊曾讓日寇“寧繞黑風口(張登),不從冉莊走”,而聞名于燕趙大地。毋庸置疑,冉莊的地道,是在與日寇的戰(zhàn)斗中逐漸構(gòu)筑形成的。民兵們先是在村里、村外挖“蛤蟆蹲”,后來把“蛤蟆蹲”加長,把單口洞改為雙口洞,這就成了地道的雛形。最后發(fā)展成“三通”、“三交叉”、“五防”的地道。地道以“十字街”為中心,有東西南北4條主干線,長4.5里;南北支線13條,東西支線11條。另有西通“東孫莊”,東北通“姜莊”的聯(lián)村地道;有向東南通“隋家墳”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全長約30里。形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達,能進能退,能攻能守的地下交通網(wǎng)。

簡潔、質(zhì)樸的冉莊與現(xiàn)代大都市顯得格格不入,但卻保持著冀中平原那種獨特的民居風貌,古老的石碾子、泥巴墻的院落、簡單的木制農(nóng)具以及墻上依稀可辨的槍眼和遺留下來的抗日標語,都讓人隱約嗅出當年的戰(zhàn)火硝煙。走進村莊,宛若走進了戰(zhàn)爭年代的時光歲月里:一個個偽裝得出神入化的地道出入口,異常巧妙,冉莊民兵的足智多謀以及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令我嘆為觀止。

離開了冉莊,我們在平山縣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踏上了前往西柏坡的路。

西柏坡是中國革命最后一個農(nóng)村指揮所,全國土地會議和七屆二中全會在這里召開,三大戰(zhàn)役在這里指揮,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兩側(cè)的山脈層層疊起,低矮的樹木裝點著突兀的山丘。一路上,星星點點的農(nóng)家院落散落在狹窄的山坳里,裊裊的炊煙在緩緩的升起。在這里,沒有鋼筋水泥的裝飾,到處是一片古樸的色彩。

我們首先到了七屆二中全會的舊址,并在黨旗下進行了宣誓,重溫了入黨誓言。

通過導游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現(xiàn)在的西柏坡遺址其實是50年代修建水庫時而搬遷過來的1:1的模型,但在如今還能親眼目睹當年紅色圣地的原貌,我們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跟隨著導游,我們一路參觀了毛澤東、任弼時、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革命先輩的故居。在參觀時,我們都懷著極端崇敬的心情,大家很難相信,我們國家的開國元勛們,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領(lǐng)導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走向革命勝利的。那低矮的房屋、斑駁的石墻、灰黑的木門……都承載著無限光輝的日日夜夜,向人們靜靜地講述著中國革命的偉大和光榮。

最令我們震驚的是那間不足十幾平方米的軍事指揮作戰(zhàn)室,小小的房間里懸掛著一幅巨大的軍事戰(zhàn)略指揮圖。就是在這間房間里,革命先輩們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使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決勝于千里之外,奠定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在全國范圍內(nèi)取得勝利的堅實基礎(chǔ)。這樣看來,說“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就一點也不為過了。

離開了西柏坡遺址,我們來到了西柏坡紀念館,廣場上五大書記的塑像在鮮花的簇擁下佇立眼前,那堅毅的目光仿佛在遠眺著中國的未來。走進紀念館內(nèi),迎面而來的是一幅五大書記及當時中共中央機關(guān)將士們的巨幅雕像,整個雕像氣勢恢宏,在燈光的映照下金碧輝煌,人物栩栩如生。望著這些改寫了中國歷史的革命偉人們,我們深深鞠躬,以一個后輩的身份來祭奠偉人們永垂不朽的英魂。

不知不覺,本次參觀的時間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紀念館。踏上回秦的路途,我心中感慨:當前社會上,前進之路困難重重、浮躁風氣盛行,但必須要突出重圍,我們需要堅持“兩個務必”的西柏坡精神,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身體力行,為建設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西柏坡一直講述著光榮歷史,西柏坡精神將一直激勵著我們前進!


2022紅色家書白雪嬌心得體會和感想五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從1919年5月北京城內(nèi)爆發(fā)出那覺醒的吶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內(nèi)響徹云霄的義勇軍進行曲,從1921年七月嘉興紅船上傳出的拯救中國的聲音到20__年黨的xx大發(fā)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召,從馬列主義在中國大地的延續(xù),_的誕生到科學發(fā)展觀的誕生。我們的祖國,我們的中國共產(chǎn)黨用紅色精神讓幸福之花開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那個時候,先烈們用他那火熱的身軀解放了全中國。青春不會再回,年輪不會再回,歷史不會再回,但它永遠記在中華民族的功碑上,閃著不朽的光輝。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無數(shù)先輩為了革命的勝利英勇犧牲,在紅軍翻越雪山的途中,極度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如同敵人般殘酷的考驗著戰(zhàn)士們的意志,寒冷侵襲著每一個人。一位軍需處長為了確保行軍正常進行,為了長征的勝利,盡量為每一位戰(zhàn)士配備棉衣,而自己卻身著破舊單薄的軍裝被寒冷奪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禿的樹干上,好像一座雕塑,這座雕塑就是紅軍長征中永遠屹立不倒的豐碑,這座豐碑就是紅色精神的豐碑,就是愛國精神的豐碑;在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鐵人王進喜憑借“我為祖國獻石油的”的愛國熱情投身建設,在大慶一座座像解放軍戰(zhàn)士一樣聳立的石油鉆井,就是“鐵人精神”豐碑,就是愛國精神的豐碑。

仰望這座偉大豐碑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也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如煙,恍如一部詩篇巨著,以悲壯、以凝重。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這部宏偉詩篇中,愛國主義從來都是一面鮮艷的紅旗,指引我們奮發(fā)向前!

今天,坐在寬敞明亮教室的我們,沐浴著祖國的春風,成長在幸福小康社會的我們,仰望著我們的五星紅旗,更應該深刻領(lǐng)悟和繼承紅色精神,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刻苦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為祖國的社會主義添磚加瓦,為祖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奉獻青春。

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擊,用科學知識豐滿羽翼、武裝自己。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響應時代的號召,弘揚民族精神,挺起我們的民族脊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拼搏!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