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優(yōu)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12:59:39 頁碼:7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優(yōu)秀15篇)
2023-11-19 12:59:39    小編:ZTFB

心得體會是對個人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經(jīng)驗總結和感悟,通過書面形式表達出來。它可以幫助我們回顧所經(jīng)歷的過程,發(fā)現(xiàn)其中的收獲和不足。在寫心得體會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寫作形式和結構,使文章更有針對性和可讀性。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示。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一

1.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我們鄉(xiāng)中心小學,全校八百多的學生,就有三百多個是留守兒童,他們寄宿在學校,周末回家。這些學生監(jiān)護人多為祖父母監(jiān)護,家教欠缺,缺失親情,容易引發(fā)心理問題,影響其健康成長。

2.留守兒童問題還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高度重視,更加缺乏系統(tǒng)的應對措施。

3.價值觀扭曲,道德行為差。由于孩子的父母們長期在外,無法照顧孩子,家長容易產(chǎn)生負疚感,所以只有不斷增加孩子的零花錢和物質方面的享受,而忽視對子女的道德品質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義價值觀和享樂主義人生觀,養(yǎng)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陋習,并直接導致“讀書無用論”“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想。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監(jiān)管和教育,是非辨別能力差,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容易受社會負面現(xiàn)象的影響,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為。

4.學習成績差。由于留守兒童大多數(shù)是由祖父母隔代監(jiān)護或親友臨時監(jiān)護,重養(yǎng)輕教,致使留守兒童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導,大多數(shù)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渙散,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成績較差,厭學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5.心理不健全。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父母的關愛,致使部分留守兒童缺少親情和家庭教育,養(yǎng)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兒童性格內(nèi)向,情感淡漠,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較強的'孤獨感。

二、留守兒童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1.監(jiān)護不力、管理不到位,導致留守兒童出現(xiàn)許多問題。由于年邁的祖輩文化水平不高,而且還要耕耘種地,既沒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方法。形成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盲區(qū),導致留守兒童出現(xiàn)許多問題。

2.缺乏親情撫慰,導致留守兒童出現(xiàn)心理偏差。由于不在父母身邊,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缺乏與父母之間深層次的感情溝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孤獨、自卑、性格孤僻,不愿意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導致行為習慣較差。

3.家庭教育氛圍較差,導致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父母長期外出不在家,孩子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和刻苦鉆研精神。在生活、學習中缺乏熱情和愛心,逆反心理重,進取心、上進心不強,不少孩子認為“讀書沒用”。

4.學校、家庭不合拍,導致學校、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盲區(qū)。留守兒童在家中由祖輩或者親友照看,在學校讓老師、學校監(jiān)管。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應該由學校完成,并不是取決于家庭,從而造成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這樣,孩子在學校可能是一個好學生,而在家中卻是另一個樣子。

1.取消流動人口跟隨父母異地就學的各種限制,讓孩子能隨父母工作處就讀,確保在時間和空間上對孩子有效監(jiān)管。

2.學校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對“留守兒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們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學習動機和態(tài)度。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并作詳細記錄,對他們不正常的行為表現(xiàn)及時干預,正確引導,并進行有關心理輔導,給他們更多的心靈關懷。比如給他們集體過生日,讓每一個同學都來關心、關懷他們,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和自卑感,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3.建議增加寄宿制學校教師和管理經(jīng)費。為農(nóng)村中小學配備專職校醫(yī)、宿舍管理員和食堂管理員,以保證學生安全、健康地成長。

4.充分發(fā)揮鄉(xiāng)村少年宮在關愛留守少年兒童中的作用。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關系到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使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二

教育智障兒童對于普通學校里的教師來說是個重任,而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這也包括一些智障兒童,如何做好這些學生的教育工作,既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需要。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材為中心的班集體教學,但單一使用這種集體教學,對于智障兒童來說,很難滿足其特殊的需要。教師必須根據(jù)各個智障兒童的狀況,運用恰當?shù)慕逃椒ǎ拍苡行У剡_到培養(yǎng)目標,使智障兒童成為能適應社會獨立或半獨立地生活的公民。以下是我在《隨班就讀智障兒童的教育教學》的學后感:

一、智障兒童隨班就讀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

當前,由于隨班就讀存在著師資質量不高、教育方法落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使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難以真正受到符合其殘障特點、身心發(fā)展水平的教育,出現(xiàn)了“隨班就坐”和“隨班混讀”的情況,極大地限制了特殊兒童的發(fā)展。如:大多數(shù)的教師認為,智障兒童存在許多不足,在潛力上比不上普通兒童,這種認識給師生在溝通上造成了障礙;由于升學的壓力,教師對智障兒童的發(fā)展期待不足,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對他們一味遷就,課堂上聽任他們自由發(fā)展,能學多少算多少,沒有明確的具體目標;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在時間劃分上理解“集體教學為主,個別教學為輔”;還有的教師為了在教學中體現(xiàn)照顧智障學生,就多讓智障學生回答問題,可是有的問題并不適合他們回答,為了讓智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就不厭其煩地啟發(fā)、等待,而置大多數(shù)普通學生于不顧,普通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多,智障學生參與機會少。這些做法都影響了隨班就讀的教學質量,也限制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智障兒童隨班就讀需加強師資培訓。

有研究認為校長和行政人員對于隨班就讀的重視程度影響著該校對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的教育質量。領導越是重視,態(tài)度越是積極,該校的隨班就讀教育質量越好,反之隨班就讀工作則難以開展。因此可以首先加強對學校領導班子的特殊教育培訓,使其從觀念上發(fā)生轉變,重視隨班就讀教育,這樣對于廣大的普校老師是一個榜樣和促進。針對普通學校教師與特殊學校教師針對隨班就讀持有更消極的態(tài)度,應組織進行適當學習,使其具備基本的特殊教育的知識和技能。

三、制定個別教育的計劃,選擇明確的教學目標。

有很多人對智障兒童教育有誤解,他們簡單地以學習的好壞來評價對智障兒童的教育成果。其實,對他們的教育,應采取“以生活為核心,滿足智障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特殊需要”的思路,打好他們今后走向社會、參與生活、實現(xiàn)就業(yè)的良好基礎。根據(jù)他們和自身特點,我們要為每個智障兒童確立合理的學習目標,由于他們的智力低于同齡人,因此對他們的要求也不能太高,要符合他們自身的條件。

四、高度重視智障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

知識訓練應及時反饋和強化。對智力落后兒童而言,他們的短時記憶力極差,學過的知識在很短時間內(nèi)就會忘記,在訓練過程中,為了更好較長時間地保持所學知識,教師要把所學內(nèi)容有計劃有步驟地一步一步分成細小的步子,然后按步驟進行學習,進行消化,最后達到相應的目標。還要讓兒童對自己的訓練情況能及時了解,知道哪些地方做對了,哪些地方做錯了,能夠根據(jù)情況作出自我評價,對錯了的地方要及時糾正。這是智力落后兒童自我認識的一個重要過程,對于兒童整個身心發(fā)展有重大幫助。在反饋過程中,對他們在學習、訓練的內(nèi)容初步掌握以后,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以便兒童進一步鞏固學過的知識,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或獎勵,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便增強他們繼續(xù)學習下去的信心和決心,也可采用精神上的鼓勵,在他們獲取進步的同時,給他們以贊許、微笑、夸獎、鼓勵等方法。其次是生活訓練,生活訓練是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這項訓練是智力落后兒童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是由其自身發(fā)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對智力落后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有利于他們的個性品質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有利于補償他們的智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對于智力落后兒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一定的勞動技能和達到半獨立生活,盡量減少衣賴他人的基礎。因此,對智力落后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必須高度重視。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正確面對這些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鼓勵,采取多種積極性的策略,促進教師與這些智障兒童之間的交往,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營造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用愛號召同學們和這些智障兒童友好相處,提高他們?nèi)穗H交往的信心。在傳統(tǒng)教學中,采用最多的是集體教學,而對于這些智障兒童,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還采用伙伴助學的形式來幫助他們學習。在班級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伙伴的作用,讓他們愛護這些特殊學生,讓這些智障兒童在愛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三

智障兒童教育是一個既挑戰(zhàn)又充滿成就感的領域。教育這群有別于常人的孩子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和耐心,因為他們需要在學習中面對更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本文將分享我的教學經(jīng)驗,對智障兒童教育的一些體會。

第二段:了解學生。

首先,了解學生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我們需要知道他們的弱點和需求,以便根據(jù)他們的能力制定適合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與此同時,我們應該關注他們的優(yōu)點和潛力,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和動力。

第三段: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某些學生,我們需要通過實物、圖片和其他視覺工具來幫助他們理解,而其他學生則更傾向于使用口頭說明,以及手勢和示范。有時,組織小組活動或課堂討論也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參與和學習成果。

第四段:鼓勵學生。

智障兒童通常面臨非常困難的挑戰(zhàn),因此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時常表揚學生的進步和表現(xiàn),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和認可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要保持對學生的真正關注和一致性,以便他們在學習中始終保持動力。

第五段:和家長有效合作。

最后,和家長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是學生最重要的支持者,他們可以向教師提供關于孩子的更多信息,以便制定更好的學習計劃。同時,跟家長保持及時的溝通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并與教師共同合作。

總結:

總之,我們需要逐步建立針對智障兒童的有效教育系統(tǒng),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采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將鼓勵和支持內(nèi)化為教學中的重點。我們專注于發(fā)掘學生的優(yōu)點和潛力,克服學生的弱點和挑戰(zhàn),想方設法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和動力,最終完成智障兒童教育的目標。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四

近年來,農(nóng)村留守兒童逐年增多,對他們親子教育缺失、教育管理上以隔代監(jiān)護為主,致使留守兒童群體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心理障礙、價值觀扭曲等心理問題,直接導致了他們在行為上存在偏差、學習上極為被動、安全方面潛伏隱患。如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下面我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健全工作機制,構建完整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體系。

1.加大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

農(nóng)村中小學普遍寄宿條件很差,甚至很多沒有寄宿條件,這使得農(nóng)村留守學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功能也不能更有效地發(fā)揮。因此,政府應加大對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的投入和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要盡量為雙親在外地或親友不能有效地提供良好成長環(huán)境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提供住宿便利。在寄宿制學校中要設置專職的生活教師,對學生的飲食起居、身體健康、心理變化熟知并加以及時有效的指導與關心,讓留守兒童在學校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父母般的關愛。

2.辦好“留守兒童之家”

持續(xù)加強“留守兒童之家”的創(chuàng)建工作,認真落實“留守兒童之家”的各項工作制度,督促指導實施“留守兒童之家”項目的學校用好留守兒童之家的各類設施,加強日常維護,保障設施設備完好、功能齊全,提高設施運行效率。有條件的學校要成立心理咨詢機構,開設心理課程,注重對留守兒童進行學習輔導、生活關心、心理疏導。

3.建立留守兒童跟蹤管理檔案。

學校要對留守兒童登記備案,分類區(qū)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要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開通家長(監(jiān)護人)熱線,要完善結對幫扶制度,做到關愛空間全覆蓋,定期與留守兒童開展談心活動,多與他們溝通交流,慰藉他們殘缺的情感。

4.構建社會化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

雙休制以來,兒童在社會上的時間更多了。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nóng)村社區(qū)建設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建議可由基層教育部門牽頭,共青團、婦聯(lián)、工會等組織,共同構建農(nóng)村中小學生社會化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這是涉及教育教學、扶貧助困、公共衛(wèi)生、法制宣傳、預防犯罪、權益保護、文體科技、市場凈化、環(huán)境整治、勞動用工、經(jīng)費保障等諸多領域,通過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逐步形成黨委政府統(tǒng)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留守兒童教育管理體系。

二、強化教研教改,用完美的教育生活來完善留守兒童的性格。

1.強力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因此,探索完全適應留守兒童成長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把教育教學轉化為留守兒童的生命需求和快樂的成長體驗,讓學生上課如沐春風,和同伴一起探究猶如相互結伴登山看風景,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尊重、自信、關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是不可或缺的審美體驗,使學校生活成為令學生神往的成長體驗。所有的這些都有賴于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術和質量,不斷提升管理層次和水平,不斷增進師生情感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把教育教學當中神圣而愉快的事情去做,必然會改變留守兒童的厭學心理,完善學生的人格,減少負面效應的產(chǎn)生。

2.豐富學校文化生活,減輕兒童過重負擔。

目前,兒童在學校中學得苦、學得累,一天在教室中要靜坐、聽講、做作業(yè)長達10個小時以上,文化活動幾乎被取消,出于對安全的考慮,體育項目僅剩下了可憐的做操、隊形訓練等非常安全的項目。學生成了被填充知識的容器。加之留守兒童本身因為種種原因,接受知識比較遲鈍,其學習的辛苦可想而知,最終必然導致負面情緒的積聚與爆發(fā)。所以,要不斷豐富學校文化生活,經(jīng)常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yè)余生活,減輕兒童的過重負擔。

三、豐富活動載體,增強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實效。

1.扎實開展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每年開展溫馨提示活動,以政府名義給留守兒童家長寄發(fā)《致留守兒童家長的一封信》;開展愛心結對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五老人員”和社會愛心人士與農(nóng)村留守兒童結對;組織親子交流活動,組織農(nóng)村留守兒童給外出務工父母寫信,利用網(wǎng)絡、視頻跟父母進行溝通交流;開展愛心助困活動,利用“六一兒童節(jié)”,開展送文化、醫(yī)療、科普、法律進村(社區(qū))、進校園、進家庭活動,組織留守兒童進敬老院照顧老人、進工地參觀施工,使留守兒童從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2.開展“關愛幫扶行動”

開展維權保護行動(開通農(nóng)村留守兒童維權熱線電話,建立農(nóng)村留守兒童維權中心,維護農(nóng)村留守兒童權益);開展就學普查行動(完善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就學狀況動態(tài)監(jiān)測機制,加大義務教育執(zhí)法檢查力度,確保農(nóng)村留守兒童不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習困難等原因失學,消除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輟學現(xiàn)象);開展校園周邊環(huán)境凈化行動(定期開展對校園及周邊文化娛樂、食品藥品和治安交通秩序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侵害師生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開展“雙聯(lián)”幫扶留守兒童行動(結合“雙聯(lián)”行動,開展對口村留守兒童幫扶工作);開展“百家團圓”行動(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組織百名留守兒童前往父母務工地,與父母團聚,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體驗父母在外打工的艱辛,培養(yǎng)感恩意識,緩解“親情饑渴”)。

總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需要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和管理。

參考文獻:

王青。農(nóng)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五

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上,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顯示出它的威力。教育歷來被看作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但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20世紀,整個世界,特別是西方社會,明顯受到了工業(yè)化和后工業(yè)化的影響,人類文明發(fā)生了空前的變化,人類社會進入了有史以來最為輝煌的時期??茖W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知識總量的快速增長,促使社會范型發(fā)生變化。21世紀被預言是信息時代,人類正從工業(yè)社會邁向知識社會。

至,德國曾作過一項名為“科學社會的潛力和規(guī)模――對教育進程及結構的影響”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會對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問卷調查。研究者在據(jù)此寫出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在來來,知識將越來越系統(tǒng)地作為用途廣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決問題,知識的產(chǎn)生將越來越有賴于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邏輯知識在各個學科領域的發(fā)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調查報告進一步指出,在一個信息激增的社會,讓人們?nèi)ノ丈鐣璧娜恐R已經(jīng)不可能,與吸收某個專業(yè)領域的專門知識相比,人們更重要的是學習在復雜的社會中明辨方向并學會隨機應變,提高實現(xiàn)知識復合性的能力。

在這個以知識為中心的社會中,教育機構的角色也要有相應的變化。教育機構應使受教育者獲得能勝任未來生活和工作任務的知識,應有益于知識的更新,應激發(fā)受教育者獲取學習能力的動機,使受教育者善于觀察,學習有用的知識,善于質疑,能獨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并進行批評性驗證。

2.來自社會關系變化的挑戰(zhàn)。

近些年來,社會的各種關系,尤其是家庭和兒童的關系發(fā)生了迅速變化。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業(yè)問題、對婦女和兒童權利的認同問題以及兒童受虐待問題等都對教育產(chǎn)生了影響。

自上世紀60年代起,西方社會的家庭結構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離婚率的上升,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的增加,兒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親屬少而垂直多輩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非連續(xù)性特點,家長與兒童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復雜的變化,家庭和社會由此產(chǎn)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會的關系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些社會關系的變化,要求教育對此作出反應;要求教育更早地將不連續(xù)性引入兒童的生活,使他們盡早獲得克服因社會關系變化而帶來的適應困難的能力。

3.來自人口流動的挑戰(zhàn)。

由于社會和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人口的流動性和文化、語言的多樣性不斷提高,這也導致社會網(wǎng)絡的重構和家庭生活的變化。人口的流動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個國家的范圍,而是發(fā)生在更廣泛的國際范圍之內(nèi)。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兒童必然會受到難以與其所在國家或地區(qū)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壓力,而這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兒童則會面臨如何寬容外來的兒童,以及如何應付隨之而來的文化挑戰(zhàn)等問題。

對于成長在這樣一個復合、多質社會中的'兒童而言,社會傳統(tǒng)的規(guī)范失去了原有的約束力,家庭教育的觀念和方法也隨著價值觀的轉變而發(fā)生了變化。由于社會對兒童自主權的承認和強調,家長與兒童的關系也逐漸變成為伙伴關系,這種從教養(yǎng)關系到伙伴關系的變化,不僅弱化了傳統(tǒng)的教養(yǎng)關系,促進了新型伙伴關系的建立,而且必然會帶來教育目標的調整和變化,因為新的社會規(guī)范更強調個體的競爭意識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主權。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六

自啟蒙運動以來,人們的思想受到了現(xiàn)代主義的極大影響,結構化、系統(tǒng)化、中心化、標準化、一致性、連續(xù)性以及通過科學的方法論去發(fā)現(xiàn)可證實的真理,這已成為人們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這些都受到了后現(xiàn)代主義的質疑。后現(xiàn)代主義倡導的是復雜性、矛盾性、差異性、多視角以及歷史和現(xiàn)實情景的特異性,引導人們抓住由于認識的多元、另類和不可預期而帶來的巨大機會。

后現(xiàn)代主義對整個世界的看法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知識觀、兒童觀和教育觀,在世界范圍內(nèi)促使人們對早期兒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當代西方的早期兒童教育課程中,知識常常被看成是客觀存在的真理,它們或可被兒童復制,或可由成人誘導而來,或可由兒童自己建構。后現(xiàn)代主義則認為,在快速變化的未來社會,兒童要能夠高度適應事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人們過去所學得的東西并不能保證未來有用。生活越來越趨向于每個人自己的建構。在后現(xiàn)代主義看來,知識不再是客觀、可以積累的,并在實際中可以被普遍運用的東西;相反,知識是多視角的和具有多種含義的,是與背景密切相連的和局部化的,是沒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種方式產(chǎn)生。

概覽當代西方的早期兒童教育課程,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風,盡管在學前教育機構中還能看到以教師為中心而展開的、重學業(yè)成就的教學活動。但是以兒童為中心的觀念是被普遍接受的,這可能與當代社會將兒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與其所處的背景相分離的觀點有關。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為此提供了理論基礎。但從后現(xiàn)代主義的觀點出發(fā),兒童要在所謂的后現(xiàn)代主義社會中生存,意味著必須適應高度的個體化和差異性,并且具有應變能力。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未來對于人的要求是難以預料的,如果“過去”不能為“未來”提供保證,那么人就不得不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去建構和適應。后現(xiàn)代主義是不講以兒童為中心的。因為以兒童為中心意味著把兒童看成是一個能動的、與背景無關的個體。后現(xiàn)代主義也不再把兒童看作是一個可以測量的并且可以與各個領域(如社會發(fā)展、認知發(fā)展和動作發(fā)展等)相分離的個體;不再把兒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而是把兒童看成是有潛力的、強大的、有能力的,最為關鍵的是與成人和其他兒童相關聯(lián)的入。也就是說,將兒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過與他人或事物建立起關系而存在的個體;將兒童看成是知識、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構者,而不是它們的產(chǎn)物。

從后現(xiàn)代主義的觀點出發(fā),學習不再是孤零零的認知過程,而是一種合作、交往的活動。兒童在活動中與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構知識,理解世界。學習不再是兒童獲得預先知道的結果,兒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識的復制者。兒童是積極的,兒童擁有的理論和觀念不僅應該被認真傾聽,而且應該被仔細研究,在合適的時候還應該給予質疑和挑戰(zhàn)。兒童是通過與物體、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動而學習的。當“人處于關系之中”成為教育的基礎時,交往則被看作是兒童學習的關鍵了。因此,教育者必須激發(fā)兒童活動的積極性,并為兒童提供與他人交流自己經(jīng)驗的機會,讓兒童找到與他人交流的方式,讓兒童使用自己的百種語言,讓兒童通過交往獲得從屬感和參與感,并能從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經(jīng)驗,等等。

我們知道,建構主義理論對當代西方學前教育課程產(chǎn)生相當大的影響。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兒童是主動的,教育起始于兒童每天對其所處環(huán)境的理解和建構。但是,建構主義理論似乎將知識看得過分絕對化和不可變化了,知識成了與兒童分離的、存在于文化和歷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實。建構主義理論忽略了知識的讓會建構性質,它基于自身的理論,強調讓兒童通過解決問題去內(nèi)化知識。

社會建構理論與建構主義理論在將兒童看成是主動體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讓會建構理論并不將知識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標準化的,它要求兒童形成自己對世界、對知識、對人格和生活風格的認識,這種個性化的過程意味著兒童需要對自己的行動具有高度的選擇性,既要個別化,又要群體化。社會建構理論認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構或重新建構的,而背景總是在變化的。兒童會在動態(tài)的過程中共同建構或重新建構同一性。在兒童共間建構知識、人格和文化的過程中,會發(fā)生對話、交談、商量、沖突、對抗等。社會建構理論批評“兒童中心論”將兒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與背景無關的人,它認為,關系才是最重要的,兒童、家長、教育機構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是兒童所作所為的憑借,沒有一個人和一樣東西能夠存在于背景相關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們對于后現(xiàn)代主義的觀點尚存諸多爭議甚至疑義,因此,將其理論運用于當今早期兒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謹慎態(tài)度。但是,后現(xiàn)代主義的觀點也確實為我們思考面向未來的早期兒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七

特殊學生,一般無外乎以下幾種:學習成績差、不遵守校紀校規(guī)、家庭情景特殊。他們一般都有很強的自卑心理,為了不讓別人瞧不起他們,他們往往采取極端的方式,有意無意地制造點兒小麻煩送給你。針對這些特殊學生的特點,我覺得對這些特殊的孩子,作為教師應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學習上給予他們特殊的關心和愛護,以激起他們的生活學習熱情。對于特殊學生的教育,我們不能本著聽之任之、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也不能采用強硬的教育方法,要用愛心去接近他們,用耐心去感化他們,要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和點滴提高,對他們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使他們早日脫離人生的陰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學校注重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都得到進一步發(fā)揮。作為教師,應當關心護愛每一個學生使全班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fā)展,即鼓勵優(yōu)秀生冒尖,促進中間狀況學生爭先,幫忙后進生過關有人說,教師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不易,而要做到為了一切學生則更難,此言不無道理。我國有位教育家曾在中學生中舉行過一次《假如我是教師》征文調查活動,結果發(fā)現(xiàn),在征文中,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提到,假如自我是教師,必須平等地對待班里的每一個學生。有位中學生寫道:假如我是教師,我就要像太陽,把自我的光和熱平等地灑向每一個學生,溫暖所有學生的心房。毫無疑問,這是發(fā)自學生心靈深處的呼喚。教師熱愛學生,就要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陶行知曾語重心長的講: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首先要擺正自我與學生的位置,要認識到教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同時教師又是以學生為服務對象的,即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知識,講道理,更是為促使學生成才,成人而創(chuàng)造條件。要讓學生相信你,愿意你為他服務,你就必須堅持一個誠字,以誠待人,以誠取信。

有的時候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可能在溝通上與你有些障礙,比如說:你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他卻也只是呆呆地望著你,并不作答。在這個時候,教師往往容易心急,而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讓談話繼續(xù)下去,到最終什么也得不到。碰到這樣的學生必須要多表揚,多鼓勵,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真正地關心他,他才能對你說說他的心里話,我們才能解決問題。

2、幫忙學生找回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而我們關注的特殊學生往往嚴重缺乏自信,甚至有嚴重的自卑,他們的心靈極其敏感,可能在你不經(jīng)意間說的一句話做的一個動作就已經(jīng)傷害了他們。所以,教師要在教育過程中,幫忙學生消除這種自卑,多一點表揚,少一點責罵。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學生,一向很自卑,平常都是低著頭不說話,甚至連吃飯的時候都是把頭低得不能再低。可是在一次班隊課上我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重重地夸獎他平常認真,不調皮后,我發(fā)現(xiàn)他有了必須的改變,做事情更加進取了,并且平常的學習生活也變得活潑起來了,對于學習也有了信心。再經(jīng)過與家長的及時聯(lián)系,讓教師與家長一齊,幫忙學生構建一個充滿自信的學習氛圍。

自信有了,對于學習更有了必須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學習成績也會跟著有所提高,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可能養(yǎng)成,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忙特殊學生。

3、把愛灑向學生。

從許多優(yōu)秀教師的實踐經(jīng)驗看,讀活這本書主要表此刻對自我每個學生都能做到觀其言行而察其心靈,摸透他們的性格特征、志趣愛好、氣質性格,以及構成個性特征的內(nèi)部環(huán)境和外在因素,從而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及時預見到某些正要發(fā)生而尚未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以自我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來影響教育的過程。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是高尚的,這是教師一切行為的內(nèi)在動力。但一般說來,教師的愛的甘露灑向那些聰明伶俐成績好的學生比較多,灑向那些學習成績差、行為規(guī)范差的學生則比較少。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便采取了與此不一樣的做法,我認為特殊生更需要愛;較之于好生,特殊生更需要關心,需要教師的愛的滋潤。往往你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表揚,能夠讓這些學生高興很久;而你可能簡單的批評,也有可能讓學生記憶很久,難過不已。所以教師必須要從自我平時的言行出發(fā),時時提醒自我,要關注這些特殊學生,經(jīng)常地給予表揚,多關注。

特殊學生的教育在于找到其特殊之處。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由童年到成人的過渡期,將為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從這一方面看,這是一段黃金時期,但這又是一段問題成堆的危險期。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做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yī)生,尤其要重視特殊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引導,幫忙他們順利度過這一黃金時期。每當看到學生的成長與提高,尤其是特殊學生的轉變,我的心里總會感到莫大的欣慰與歡樂。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八

要想做好對學前特殊兒童的教育工作,學校必須要為其營造一個平等的受教育環(huán)境,國家完善相關的法律支持,同時家長要改變自身觀念,從而來做好對學前特殊兒童的教育工作。近年來特殊兒童教育和保育也開始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人們逐漸認識到特殊兒童的出生是客觀存在的,也認識到了特殊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就學前特殊兒童的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解決辦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1.社會的重視程度不夠。大多數(shù)國人對特殊兒童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特殊兒童是爛泥扶不上墻。特殊兒童因此而受到歧視,排擠。在受教育的機會上也遭受不平等待遇,例如有些學校會拒絕招收可以進入普通學校就讀的特殊兒童。

2.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我國沒有專門系統(tǒng)的針對學前特殊教育的法律,有些零星的條款只是部分涉及特殊教育,也還存在結構層次不完整、法律效力低、立法科學性不夠等缺憾。而特殊教育立法是特殊教育發(fā)展的強大助推劑,因此我國把特殊兒童教育置于整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先地位,努力推進、完善我國特殊教育的法制化進程。

3.家長觀念陳舊,知識的缺乏。家有特殊兒童對父母來說,是很復雜的心情:包括了罪惡感、焦慮、否定等。當父母知道自己有個特殊兒童時,會顯得無措、悲痛、絕望、甚至厭惡。而家長的這些不良情緒可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繼續(xù)性障礙,并殃及孩子在其他領域的發(fā)展。

4.學前特殊教育體制不完善。第一,資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我國對特殊教育的財政資助是直接撥款給公辦教育機構,而不是撥給有特殊兒童的家庭。其二,管理混亂。學前特殊教育辦學主體混亂,既有教育行政部門、民政部門、殘疾人聯(lián)合會、衛(wèi)生醫(yī)療部門,還有企事業(yè)單位、社區(qū)和個人。多個辦學主體造成管理上的混亂。

5.特殊教育師資的規(guī)模偏小,數(shù)量不足,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無論普通幼兒園還是民辦的康復教育機構,從事學前特殊教育的教師主要來自幼兒師范專業(yè)。從我國目前的幼兒師資來看,即使有些教師接受過一定的特殊教育培訓,但與專業(yè)的教師相比,仍然相差甚遠。

1.加大宣傳,改變社會觀念。加大對相關信息的宣傳,轉變國人觀念與認識。特殊的孩子也是個生命體,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是他比一般人需要額外的幫助。而且有越來越多發(fā)現(xiàn),證明殘障的人雖然在某方面有缺陷,卻往往在另一方面比一般人靈巧。由此可見,重視特殊教育并不是浪費,而是人才投資。

2.加強學前特殊教育的.立法與管理。制定專門針對學前特殊兒童教育的立法,將學前特殊兒童的教育權利通過立法的形式得到保障,在立法上不斷加強學前特殊教育的貫徹與實施,為各類特殊兒童制定專門的學前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只有完善我國特殊教育的法制化進程,才能迅速提高我國殘疾兒童的入學率,切實解決當前現(xiàn)實中最緊迫也是最棘手的難題。

3.轉變家長傳統(tǒng)觀念,加強特殊兒童家庭教育。家長與教師不斷地探討適合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思想,提供孩子特殊需求的教學內(nèi)容,發(fā)揮孩子的潛能。鼓勵家長讓孩子盡早接受專業(yè)的治療與安排,以提早進行學習與補救,并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融入居家生活中。幫助家長對融合教育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并了解其重要性。

4.完善學前特殊教育體制。一是規(guī)范學前特殊教育管理。首先,國家應盡快完善針對學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規(guī),明確學前特殊教育各個辦學主體的職能,形成相應的管理制度。其次,要穩(wěn)步推進、進一步完善多元連續(xù)的特殊學生安置系統(tǒng),切實推進特殊教育的制度建設。三是增加學前特殊教育投入。發(fā)展學前特殊教育,在最終結果上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5.完善教師培養(yǎng)制。首先,加大師資培養(yǎng)力度,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少,加上各種原因的流失,當前特教師資遠滿足不了實際需要。其次,教師素質直接關系到學前特殊教育的質量。提高教師素質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改變我國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師資培養(yǎng)模式;二是構建學前特殊教育的支持體系。最后,大力加強我國跨學科、跨部門合作的特殊教育服務體系建設。理順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的管理體制,積極推進特殊教育教師職前職后一體化。高等師范院校的特殊教育研究水平要盡快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能力必須大幅度提升。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九

主要是對學前特殊兒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目前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中,特殊兒童教育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很多學校都開始加強對特殊兒童的教育。但是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必須采取相關措施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提升對學前特殊兒童的教學效率。

首先是社會對其的重視度不夠,很多人對特殊兒童的認識存在一些偏差,這導致特殊兒童在社會中經(jīng)常受到排斥以及歧視,使其受教育的機會不平等,一些學校拒收一些特殊兒童。其次就是我國對于特殊兒童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夠健全,缺乏一個專門針對學前特殊教育的法律。即使是一些條款中具有特殊教育的內(nèi)容,但是其結構也不夠完整,法律的效力也很低,導致特殊兒童無法進行平等教育。最后就是家長的傳統(tǒng)觀念,對于特殊兒童家長來說,其心理十分復雜,十分焦慮與否定,對自己的孩子產(chǎn)生悲痛心理,這樣導致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存在偏差,無法保證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環(huán)境。另外,特殊教育師資規(guī)模也比較小、數(shù)量很少,導致了教師隊伍素質不一,影響了對特殊兒童的教育。

首先要加強宣傳力度,轉變社會觀念,特殊兒童也是一個生命體,也需要別人的關愛與呵護。因此要做好宣傳工作,轉變?nèi)藗兊挠^念,讓人們真正關注特殊兒童群體,避免出現(xiàn)歧視的現(xiàn)象。其次就是要做好對學前特殊教育的立法工作,要制定出專門針對學前特殊教育的相關法律,以此來保證好對特殊兒童的教學。并且不斷完善我國特殊教育的法制化進程,提升特殊兒童的升學率。然后就是轉變家長的觀念,做好對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教師要做好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不斷地研究一些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對兒童進行教育,要充分發(fā)揮兒童自身的潛能。家長要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改變自身的傳統(tǒng)觀念,讓兒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促進兒童健康發(fā)展。最后就是完善教師培養(yǎng)制度,做好對學前特殊兒童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對兒童的教學質量。教育部門必須建立一個特殊兒童教育支持體系,改變傳統(tǒng)的特殊兒童教育師資培養(yǎng)模式。不斷做好對特殊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的素質,更好地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解脫教育對象身心的雙重缺陷,把他們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殘而不廢的新人,使其適應社會需要,成為四化建設的有生力量。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不僅需要使其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還要培養(yǎng)他們適應社會生活,并能與全體社會成員融洽交往的健全的心理品質,而我校特教的美術課,對提高智障兒童的基本素質,培養(yǎng)他們的高尚品德,使其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的直接作用。智障兒童由于智力偏低,間接學習到的知識少,思想單純,看事物比較簡單,加之有的學生缺乏早期教育,心理年齡較之實際年齡至少小5—6歲,在學習中如何開啟他們的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自強、自立、自信,蓬勃向上的心理素質,就顯得更加重要。學校的美術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美術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主渠道,教師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支持者、指導者,怎樣上好每一堂美術課,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出素質教育,讓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雖然不能成為對社會有多大貢獻的人,但是可以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和熱情,這就是我們要努力探討的問題。

一、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教育觀念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認為學校對學生的美術教育是審美的啟蒙教育,同時也是體、智、德、美、勞各方面啟蒙必不可少的輔助教育。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規(guī)定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式,而啟發(fā)興趣是對智障兒童開發(fā)的一把鑰匙。教師在學生美術教育中,教師要仔細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適時適度地給予不同的幫助。鼓勵學生自己確定繪畫的主題,自己選擇題材,探索如何表現(xiàn)題材。同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美術教育的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必要的表現(xiàn)條件。為他們提供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材料,為學生進行廣泛的美術活動,提供條件。

二、通過評價強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要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快心情,才能增強美術活動的興趣。對于繪畫沒有興趣的學生,每次我都以親切的口吻鼓勵他們大膽地去畫,支持他們畫完。當他們有一點點進步時,評畫時,我把他們的畫拿給學生看。每次作業(yè)后,我選出最好的和最有進步的作品掛在黑板上,讓學生來欣賞,使學生產(chǎn)生希望成功的動機。他們每次都會爭先恐后地問:“老師,這次我畫得好不好,能上黑板嗎?”“能”。我鼓勵他說“因為你有進步了?!睂W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從而不斷增強了自信心。隨著學生美術活動興趣的增強,美術知識的增加,我適當?shù)囟嘟o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的機會。

三、通過美術教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我們老的傳統(tǒng)是傳授繪畫基礎知識,把培養(yǎng)學生繪畫基本技能作為繪畫教學的主要目的。而現(xiàn)在,我們要改變這一傳統(tǒng),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作為繪畫教學的重要的目的,創(chuàng)造性地規(guī)定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啟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兒童為中心,促進兒童的全面發(fā)展。過去,我們在教學方法上往往重視技能技巧,過多的強調基本功的訓練,大多以臨摹為主,缺乏趣味性,容易使學生陷于被動和乏味氛圍之中。而今我們的目的是對智障兒童教育、開發(fā),什么都不能違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有智力障礙的兒童。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手段應是豐富、生動、多樣的。我總是衣著整齊神采奕奕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把自己作為他們的大朋友,比如講《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學生充分利用他們的視覺功能,仔細的觀察,啊!海底世界這么漂亮呀!來,讓我們把它們畫下來。講《人物動態(tài)》我就讓同學們互相觀察,扭動頭、頸、四肢,擺出各種姿勢,讓同學們輪流上臺做模特,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與探究的積極性。

五、在美術教育中多鼓勵、多表揚,給學生留下充滿希望的美好的回憶我們每個小教工作者都要注重啟發(fā)和鼓勵學生大膽的創(chuàng)造,大膽的想象,反對用各種框套束縛學生,使學生拘泥于機械的臨摹某種具體畫法。學生的年齡特點,使他們喜歡畫,無拘無束地創(chuàng)造是他們童心的表現(xiàn),稍加指點,學生就能展開聯(lián)想,我們成人評價學生美術作品的標準,不應是像不像,而是應是有無創(chuàng)造性。智障兒童本身智力低下,又因家庭,社會環(huán)境及自身遺傳因素不同而產(chǎn)生個性差異。在知識的理解與行為表現(xiàn)及操作中會參差不齊。有的學生能很好的表現(xiàn)出景象,有的只能簡單的畫一些呆板的圖案。

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說一句表揚的話,“你畫的畫兒真棒!”“你這個地方畫的好極了”“你的色彩真漂亮”;學生會從教師的贊許中得到鼓勵,燃起希望,更增加自信的力量,為他們的成長和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給他們留下成長中美好的記憶和激勵。

總之,美術教育對特殊兒童教育起著重要作用。我們面對的是智力低下,對他們交流都成問題的智障兒童,他們面對的世界,相對而言,更加不完整。通過美術教育使他們的眼界更開闊,精神生活更豐富,在美的尋找,創(chuàng)作中不斷陶治著美的情操。要想他們逐步成長為獨具個性,能對社會做出一定貢獻的人,簡單一個字“愛”。

重慶九龍坡區(qū)灘子口小學。

何學力。

2005—5—14。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一

智障兒童是一群需要特別關愛的群體,他們的智力和行為發(fā)育不同于正常兒童,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重復訓練。我曾經(jīng)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智障兒童教育教學工作,這段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體會。

第二段:教學方法。

針對智障兒童的教學方法需要特別關注,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最喜歡的是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因此我會用各種視覺教具和音樂來刺激他們的興趣,通過反復的訓練來加深他們的記憶。我還會通過游戲形式來教他們簡單的算術和語言,這樣既能讓他們感到有趣,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第三段:情感交流。

除了教學方法,與智障兒童進行情感交流也非常重要。我會在教學中多給予他們鼓勵和贊揚,讓他們有成就感和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我也會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獲取他們的反饋和建議,讓他們感到被認真尊重,更愿意和我進行交流和配合。

第四段:家長參與。

家長也是智障兒童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會與家長積極溝通,告訴他們孩子的學習情況、反應和進步。并且可以請家長協(xié)助我進行學習輔助,例如在家中幫助孩子進行學習、教會孩子簡單的生活技能等,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加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第五段:總結。

這段智障兒童教育教學經(jīng)歷讓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關愛和關注,同時也學會了更多關于情感交流和家長參與的技巧。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給予智障兒童足夠的關注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真摯關愛,他們一定會收獲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二

智障兒童是指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兒童的兒童,需要特殊教育和關心。在智障兒童的教育教學中,有很多的挑戰(zhàn)和困惑,但通過實踐和反思,我總結出了一些心得體會,對于做得好的部分可以繼續(xù)堅持,對于不足的地方可以有所改進。

一、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和需求。

在教育智障兒童的過程中,對于每個學生的情況和需求都需要了解清楚。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并對每個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在了解學生的情況和需求的同時,還需要積極地與學生的家長和心理醫(yī)生溝通,了解他們對學生的看法和建議,從而使教育教學更加全面和有效。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由于智障兒童和普通兒童相比,語言、認知、記憶等方面都有所缺陷,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啟發(fā)式教學、游戲教學、圖像教學等等,在這些教學方式中,學生可以更輕松地理解和接受知識,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當然,在確定教學方式時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進行選擇。

三、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

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在教育智障兒童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尤為重要。例如,可以通過繪本故事、音樂節(jié)奏、練習卡片等多種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和表現(xiàn),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我能動性。

四、尊重和鼓勵每個學生。

在教育智障兒童的過程中,尊重和鼓勵每個學生都是非常必要的。畢竟,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獲得師生的肯定和鼓勵來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時也要在失敗和困難面前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當然,在鼓勵學生時,也不能過于輕松和肆無忌憚,應該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表現(xiàn)而定,為學生提供準確和有效的評價。

五、跟進學生學習情況。

在教育智障兒童的過程中,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尤為重要。不能僅僅是教了一遍就放任不管,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密切和家長、心理醫(yī)生、教育同行的溝通,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修正教學方法。同樣,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進時,也要注重尊重學生和家長的個人隱私,維護學生和家庭的尊嚴。

總之,在教育智障兒童的過程中,需要有很多細致耐心和良好的教育理念。只有不斷地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和鼓勵學生,建立友好的教學氛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才能夠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真正促進智障兒童的成長和發(fā)展。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三

未來人類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人類駕馭自己命運的希望在于當今的教育。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面向未來,學前教育應通過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真正為人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未來,每個人都必須以自己的方式去適應變化莫測的世界。知識性質的變化使教育的價值不再體現(xiàn)在知識的傳遞和積累上,而是體現(xiàn)在知識的共同建構和創(chuàng)造以及入文精神的加強上。換言之,教育要讓兒童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教育不僅要將人培養(yǎng)成為成功的人,而且要將人培養(yǎng)成為幸福的人。

強調在背景中學習,在關系中創(chuàng)新,從學前階段就應該開始。由于重視關系和交往,面向未來的學前教育勢必產(chǎn)生一種“聆聽的教育”――聆聽兒童的觀點,努力理解兒童的語言,擯棄相去除那些所謂合乎“標準”的價值判斷。加強人文精神教育,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其關鍵期在兒童早期。面向未來的學前教育應著眼于將兒童培養(yǎng)成有良好人格品質和有發(fā)展?jié)撃艿娜?。具體地說,學前教育應為兒童人格的建構播下種子,使之今后逐漸發(fā)展成為對世界充滿愛心和具有自我認同感的人,成為既有獨立自主性又有合作精神的人,成為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四

我們來自人群,像一粒塵土,微乎其微,尋找不到,又隨處可見。在今日以前,我們從未謀面,只因為有同一個愿望,用愛心點亮更多人的生活,我們成立了黑龍江青年公益聯(lián)盟。我們自認渺小,卻愿意奉獻自我的一份力量,經(jīng)過一個月的組織策劃,“關愛智障兒童成長——讓愛心永續(xù)”活動在今日圓滿的結束了。這次公益活動,志愿者們都受益匪淺,以下是對此次公益活動的總結:

首先,前期準備。在那鳳義同志前往哈爾濱市啟迪學校(智障兒童學校)充分了解情景后,志愿者們互幫互助、耐心、仔細的把每個細節(jié)都做得十分到位,并對成員進行了細致的分工,包括物資采購組、活動策劃組、文藝表演組等。這絕不是一個人就能夠完成的,這完全是靠我們志愿者們團體的力量,同時也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奉獻的光榮感。志愿者們個個活力四射,已經(jīng)做好了笑迎孩子們的準備,給他們最美的溫暖。

這一天最終到來,這是清明節(jié)法定假日的第一天,而對于志愿者們來說,這一天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志愿者們并沒有休息,而是捧著一顆負職責的心、活力的心、愛的心來到學校,早晨7點30分,大家準時在校門口集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現(xiàn)場煥然一新,孩子們一進場就被我們志愿者們高漲的熱情所感染,在現(xiàn)場的“氣溫”立立刻升!志愿者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把歡樂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給我的啟發(fā):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要用心去接觸對方,無論對方是什么樣的身份,我相信,用心了,對方必須會被我們感染。

其次,聯(lián)誼活動。孩子們有序的坐好后,志愿者們和孩子們肩并肩坐在一齊,然后一齊表演節(jié)目,做游戲。這些孩子或許自閉,或許低能、或許多動,可是他們精心的準備了節(jié)目,把最美的節(jié)目展現(xiàn)給我們,他們可能跟不上節(jié)奏,但卻用自我不太完善的語言、不夠完美的舞姿詮釋對生活的熱愛。手語舞蹈“和你一樣”“叢兒飛”,是我們看到的最美的舞蹈。一個一米八的大個男孩,他的智商并不與他的年齡相符,可是唱出了最動人的歌聲“媽媽,我愛你”,全場一片寂靜,他的歌聲承載了他艱辛的生活,承載了父母親無限的關愛,承載了教師們無限的呵護照料,每一聲“媽媽,我愛你”唱得志愿者們鼻子發(fā)酸,甚至哽咽,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他們,他們承受的苦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

孩子們都意猶未盡,每個孩子都會得到他們喜歡的小禮物。他們拿到小禮物會開心的跳起來,我們和他們坐在一齊,和他們握握手他們就會很高興,他們的笑容似乎要把我們的心融化,那樣純潔無暇。志愿者們從歡樂中感受到奉獻的歡樂,在奉獻的過程中感受到團結力量的強大、團結力量的溫暖。同時對啟迪學校的校長以及教師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是他們給了這些孩子平等的空間,溝通是走進心靈的一座橋梁,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教師的配合協(xié)助的話,那我們將無法完成游戲。

在我們這個公益群體中,有一個特殊的志愿者,他已身患尿毒癥,但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想經(jīng)過自我的力量讓更多的'人過的更好,我們?yōu)橛羞@樣的同盟感到驕傲自豪。在主持人講出這個事實時,志愿者和教師們都熱淚盈眶。

最終是捐贈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志愿者們并沒有香車寶馬,也沒有別墅豪宅,大家都只是平凡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可是大家都踴躍的捐資,有的志愿者甚至匆忙匯款連自我的名字都沒留。我們把買來的書包、畫筆送到孩子們手里,他們很開心,看著孩子們天真稚嫩的臉龐,他們在努力的向社會證實自我的存在,我們更加堅定信念:伸出我們的手,去撫摸他們的頭,讓他們也明白他們不孤單!愛是一種需要,不管愛在進行中,還是仍在萌芽。愛或被愛,其實都是一種喜悅!

今日,黑龍江青年公益聯(lián)盟,它像個嬰兒從襁褓中誕生,可是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來,每個志愿者就是他鮮活生命力的來源,我們的聯(lián)盟必將為更多人所知。我們的活動沒有終點,因為愛心從未止步。生活是愛的海洋,愛是生活的積聚,有愛,心不冷!奉獻不是為了索取,應當是自覺自愿的,完美不是憧憬,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努力,就能美夢成真。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益聯(lián)盟會茁壯的成長為更多愛心人士的基石,搭建起完美的明天,讓我們大聲呼喚:患難與共,有我義工,奉獻愛心,將愛大同!

教育智障兒童的心得體會怎么寫篇十五

智障兒童的生理缺陷往往會影響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在大腦器質性損傷以及社會、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一半以上的智障兒童伴有不一樣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易受外界環(huán)境支配,控制和調節(jié)情感的本事差,對外部的刺激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做出合理的反應,如“破涕為笑”、“轉怒為喜”;遇到不滿意的事,會將自我心愛的玩具或家里珍貴的東西摔壞,不研究產(chǎn)生的后果;當他們的需要未能滿足時,就會不分場合地大吵大鬧;細小的刺激也能引起他們興奮爆發(fā)的反應等。另外,智障兒童往往缺乏自信,主動性和自我控制本事差,導致他們易沮喪、易沖動、易受暗示和脾氣固執(zhí)。在成長過程中,智障兒童的失敗經(jīng)驗多于成功經(jīng)驗,內(nèi)心對于失敗的預期高于對成功的預期,自我效能較低。一遇到問題,他們常常說“不會”、“不敢”,選擇逃避或是等待他人代勞和直接向他人求助,對家長和成人有較強的依靠性。

綜上所述,智障兒童由于智力和行為本事的局限,導致他們心理發(fā)展遲滯,在認知、情緒、意志行為與人格特征方面與正常兒童有必須的差別,心理健康水平在必須程度上落后于正常兒童,所以智障兒童比正常兒童更迫切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1.建設高水平心理健康教師隊伍,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性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靈活多樣,這就需要學校建設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所以,在開展校本培訓的同時,學校鼓勵心理健康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心理輔導專業(yè)培訓,包括沙盤游戲治療培訓、繪畫心理咨詢培訓、意象對話心理咨詢培訓和家庭系統(tǒng)排列心理咨詢技術培訓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均獲得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已成為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定期向全體教師發(fā)放心理教育資料,并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開展心理知識講座,進一步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對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根據(jù)智障兒童特點,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整合生活資源,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在日常生活中,智障兒童多表現(xiàn)為情緒喜怒無常,且自卑怯懦不合群。學校根據(jù)有關心理學原理,注重整合生活資源,將智障兒童的團體心理輔導與他們的生活相聯(lián)系,選擇兒童熟悉的環(huán)境和資料,經(jīng)過設計一系列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了解自我心理發(fā)展狀況,以構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心理調節(jié)本事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讓智障兒童在團體游戲、團體合作中完成心理訓練資料,在活動中感悟、體驗,理解行為訓練。如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朋友》,讓智障兒童在生活中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學習如何與人交往;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擁抱愛》,讓智障兒童在與同學的擁抱中感受他人的關懷和愛,學會關愛他人等。

(2)關注個體差異,做好個別心理康復。

教師要針對每個智障兒童的不一樣心理,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個別心理康復,包括心理訓練、個別談話、游戲輔導等,并進行記載,建立個別心理檔案。經(jīng)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智障兒童在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使他們個性心理中的缺陷得以補償和矯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學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心理健康教師每一天定時開放,智障兒童能夠隨時到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康復和輔導。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經(jīng)常與智障兒童交談,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情緒的波動,幫忙他們樹立進取樂觀、自尊自強的心態(tài)。

3.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構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智障兒童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任務,更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的職責。學校注重協(xié)調各方面的教育影響,進取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lián)系,多方協(xié)作共同對智障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總體一致的校內(nèi)外環(huán)境,控制、消除、批判不良環(huán)境對智障兒童的消極影響和作用。學校、教師可經(jīng)過召開家長會、與家長談話等形式,向家長介紹一些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讓家長在各種場合對孩子發(fā)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做出正確的反應。

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注重采取進取引導、正面評價的激勵方法,努力為智障兒童營造勇于嘗試、挑戰(zhàn)困難的氛圍,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從班主任反映情景來看,智障兒童在課堂上能夠進取舉手發(fā)言,遇到問題也能先想辦法解決。經(jīng)過一年多教師的個別心理康復,原本孤僻不合群的人數(shù)大為減少,心理障礙最嚴重的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帶領下參加團體活動。

另外,智障兒童由于從小多享受別人的關懷,卻沒有回報和付出,所以智障兒童多表現(xiàn)比較自私和冷漠。教師要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經(jīng)過一系列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讓智障兒童學習分享與愛。如與他人分享玩具就得到表揚和獎勵等,并由此推廣到其它活動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刻智障兒童自私的心理有了很大的改變,幫忙同學、關心別人的現(xiàn)象明顯增多,如高年級同學幫忙低年級同學抬水,上課主動把鉛筆、橡皮借給同桌,進取幫忙班主任打掃教室,在家里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與義工一齊到馬路上撿拾垃圾等。

智障學生經(jīng)過在校期間的心理康復和行為訓練,問題行為顯著減少,畢業(yè)后多能較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學校近兩年有多名畢業(yè)生在企業(yè)實習或就業(yè),并得到企業(yè)領導的好評。

2.教師科研本事提高,專業(yè)化水平提升。

在學校領導的重視下,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研活動,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全校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智障兒童有了全面的了解,建設了一支具有較高專業(yè)知識水平的心理輔導教師隊,進一步指導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jīng)驗,進取撰寫教育論文和案例,教師理論知識不斷完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從去年至今,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多次在特殊教育刊物發(fā)表文章,論文在省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3.學校初步構成了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資料體系和途徑方法。

學校根據(jù)智障兒童的實際特點,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構成了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資料和方法。在“學會生活、學會健身、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技能”思想指導下,學校從認知、情感、社會行為和生存本事四個方面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即“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本事和適應社會的本事”,“具有能調節(jié)自身情緒的本事和進取樂觀的心態(tài)”,“對自我有信心,并能尊重他人、樂于助人”。針對智障兒童的智力水平,學校將目標細化為各個階段性目標,促使學生逐步完成教學任務。

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學校確定了心理團體輔導和個別康復相結合、日常教育滲透和班級活動相結合、沙盤游戲治療和個別訓練相結合的教育方法。首先,心理健康教師每周有一節(jié)團體心理輔導,主要以班級為形式進行,以團體游戲和體驗為主。在團體輔導的基礎上,教師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康復,針對學生具體情景制定訓練計劃。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經(jīng)?;⒊志没拍苋〉煤玫男Ч?。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活動相結合,滲透到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充分發(fā)揮沙盤游戲治療在智障兒童心理康復中的作用,將沙盤運用到心理康復中,每周對智障兒童進行一次沙盤游戲活動,并結合談話和繪畫治療等方法,進取鼓勵智障兒童舒解負面情緒,建構進取心態(tài)。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智殘生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世界無限多樣化花園里最脆弱、最嬌嫩的花兒。這就要求教師要倍加關心、呵護智障兒童心靈的成長。智障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改善,要把形式和資料有機地結合起來,切實提高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