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匯總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16:35:29 頁碼:10
最新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匯總9篇)
2023-11-11 16:35:29    小編:ZTFB

寫心得體會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思辨能力。在寫心得體會時,可以參考一些相關的文獻和資料,為自己的總結提供更多的支持。接下來是一些精選心得體會樣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一

這次主題教育,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重要內容,我理解,其核心要義就是通過重溫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fā)展史,在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tǒng)、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中,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本色,不斷強化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不斷增強堅守初心、履行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下面,結合學習思考,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首先是要學習黨憂國憂民,信仰和追求真理的歷史,繼承和發(fā)揚黨堅持追求真理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早期共產黨員是那個時代憂國憂民、尋找真理、追求信仰的新青年。他們思想前衛(wèi),獨立思考,充滿朝氣,對中國命運前途關懷備至,對認定的信仰矢志不渝,對中國民族的未來負有一種責任和道義。沒有他們當時的獨立思考和對中國命運的擔當,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我們今天學習黨史,就應當學習先輩們身上的那種朝氣和責任感,學習他們對道義的擔當和對真理的追求。

二要學習黨內民主生活和黨善于學習的歷史。黨在長期革命斗爭的實踐中,形成了黨內競爭和黨內民主生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這樣的黨內生活和競爭機制,沒有黨內不同思想和意見的斗爭磨合,沒有黨對人類先進文化和思想的學習吸收,就不會形成黨的集體領導,就沒有全體黨員對黨的建設的貢獻,也就沒有毛澤東等一批黨的領導人的脫穎而出。世界上任何一個現代政黨,都一定是以黨內的民主為其政治生命的,以人類先進文化思想為其養(yǎng)分的,中國共產黨當然也不例外。

三要學習黨敢于解放思想和理論。

創(chuàng)新。

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理論和路線是在實踐中解放思想,通過。

創(chuàng)新。

不斷完善的。從參與議會選舉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從國共合作到土地革命,從城市暴動到農村包圍城市,無不是根據現實條件和實踐及時調整策略和戰(zhàn)略。黨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就是一個最善于把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人。外部因素的變化、時代的變化、革命力量對比的變化,都是黨對自身方針、政策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進行調整的重要依據。理論創(chuàng)新和與時俱進,早已融入黨的傳統(tǒng)。

四要學習黨聯系群眾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最大的依靠力量是以工農階級為基礎的人民群眾。正是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讓黨度過了最為困難的歷史階段,更讓黨團結動員了千百萬勞工階層,壯大了革命力量,最終推翻了蔣介石統(tǒng)治集團。

五要學習黨海納百川的歷史。黨不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大力發(fā)展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吸引和接納不同知識背景和不同政治信仰的人團結在自己周圍,而且在建國時期吸納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國共產黨成功執(zhí)政和國民黨在大陸失去政權的歷史,充分說明胸懷廣闊的重要性。

學習黨的歷史,一定要把98年連貫起來學習。不但要學習黨在革命時期的歷史,也要學習黨在建設時期的歷史,尤其要學習黨如何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始于1978年的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思想理論上真正實現從革命黨向執(zhí)政黨轉變的開始,是黨的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轉變。1978年的重要,就在于它是對黨此前歷史做了一次全面的總結,糾正了以“文革”為標志的錯誤,把黨引向了一個符合歷史潮流和中國人民愿望的軌道。三十多年前的歷史早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時候已經有過回顧,但今天結合紀念黨98年的歷史,意義也許更加重大。我們學習、回顧、紀念黨的98誕辰,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中國共產黨往前走!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二

在我參加的最近一次學習研討會上,我對所收集到的材料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心得。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關于如何提升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下面我將以五段式的方式來分享我在這次學習研討會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學習了“領導力”的重要性。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在學校、工作還是社交場合,領導力都是無可避免的。學習這些材料后,我認識到領導力不僅僅是指一個人能夠引導他人去達成共同的目標,更是指領導者能夠激勵團隊成員,激發(fā)團隊成員的潛能,建立一個和諧的工作氛圍。為了提升自己的領導力,我決定要多學習一些關于領導力的書籍,并且努力實踐一些領導力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學習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能夠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這是不言而喻的。在材料中,我學到了團隊合作的意義和必要性。一個成功的團隊需要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的溝通和協作能力。每個團隊成員都應該有自己的職責和目標,而且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和合作精神。通過這次學習研討會,我認識到團隊合作不僅僅是每個人完成自己的任務,更是要相互支持、相互協助,才能更好地完成團隊的目標。

第三,學習了有效的溝通技巧。在材料中,我了解到溝通是團隊合作和領導力的核心。通過有效的溝通,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傾聽他人的觀點,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研討會上,我學到了一些溝通技巧,比如主動傾聽、表達清晰、積極反饋等。這些技巧能夠幫助我更好地與他人交流,提高溝通的效果。我決定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實踐這些技巧,并且加強自己的溝通能力。

第四,學習了如何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在研討會的材料中,我了解到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是一項長期的過程。首先,團隊成員需要有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要理解并接受彼此的差異,同時要建立起良好的互相尊重和支持的關系。其次,領導者需要提供支持和鼓勵,激發(fā)成員的潛能,同時也要及時解決團隊中的問題和沖突,保持團隊的凝聚力。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不僅僅是要依靠你一個人的努力,而是要集團隊之力來共同完成。

最后,學習到了如何不斷提升自己。在學習研討會的材料中,我了解到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和團隊成員應該具備良好的學習和進取心。持續(xù)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不斷反思自己的表現和進步,時刻關注行業(yè)和團隊的最新動態(tài),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決定要繼續(xù)保持學習的熱情,多閱讀相關的書籍和文章,參加更多的學習研討會,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通過這次學習研討會,我對于領導力、團隊合作、溝通技巧、團隊合作精神和持續(xù)學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相信這些新的體會和心得將對我的個人發(fā)展和職業(yè)生涯產生積極的影響。我也希望能夠將這些體會和心得分享給身邊的人,一起成長和進步。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三

研討會作為一種學習交流的平臺,為學術研究以及實踐經驗的分享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不久前,我參加了一次關于新教學材料的研討會,并從中獲得了很多啟發(fā)和收獲。在這里,我將分享我對這次研討會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在這次研討會中,我第一次認識到了教學材料的重要性。教學材料對于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承載著教學的內容和目標。好的教學材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不合適的教學材料可能會讓學生感到困惑和無聊,甚至影響他們對課程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選擇和使用教學材料時需要認真思考和把握。

其次,在研討會中,我學到了一些關于教學材料的評估方法。評估教學材料的好壞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包括內容的準確性、適應性、趣味性以及對學生的啟發(fā)程度等。與此同時,我還了解到了一些常見的教學材料類型,如教科書、參考書、閱讀材料、多媒體資料等。每種類型的教學材料都有其特點和適用場景,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進行選擇。

再次,在研討會中,我還了解到了一些關于設計教學材料的原則和技巧。首先,教學材料應該符合學生的需求和認知水平,幫助他們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其次,教學材料應該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后,教學材料應該具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鼓勵學生思考和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原則和技巧對于教師設計和使用教學材料都非常有指導意義。

最后,在這次研討會中,我不僅了解到了教學材料的重要性和評估方法,還收獲了一種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研討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精彩和充實,與會者之間的互動和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研討會,我明白了學習與交流的重要性,同時也激發(fā)了我進一步學習和深化研究的動力。

總之,這次研討會對于我的教學實踐和個人成長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學習到了教學材料的重要性和評估方法,掌握了設計教學材料的原則和技巧,并培養(yǎng)了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我相信,通過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我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提高教學效果,為他們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時,我也期待能夠參加更多類似的研討會,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四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史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新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是由于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戰(zhàn)勝了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不斷與時俱進,永葆生機活力;也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我們在世界上把社會主義的旗幟舉住了、舉穩(wěn)了。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偉大實踐,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使國家走向了富強,人民實現了富裕。從1978年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24億元提高到超過100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gdp從226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基本為零,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歲。所以,4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使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了,踏入中等發(fā)達國家的門檻,使我們的人民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如果說,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辟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歷史新紀元,那么,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則開辟了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立足國情,在逐步擺脫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這期間改革開放每前進和深入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明確和清晰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逐漸形成,這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理論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起來,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當然,改革開放也是有成本和代價的,沒有不付出成本的改革。改革是一個利益調整的過程,從長期看改革會讓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會讓一部分人承擔代價。改革是一場試驗,凡試驗都可能有對有錯,有成功有失敗。每一階段改革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突出的矛盾,但同時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中國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糾正失誤、與時俱進的過程。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把改革開放貫穿于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就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作為,作為一名光榮的紀檢監(jiān)察干部,我要把“改革開放史”學習教育作為提升黨性修養(yǎng)、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契機。通過學習改革開放史,融會貫通,學思踐悟,切實把“四史”學習教育融入到紀檢監(jiān)察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厚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建設,時刻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敢于迎難而上,突破攻堅,認真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以改革開放精神,為推動新時代紀檢監(jiān)察工作高質量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今天通過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的歷史集中學習,使我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認識了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才能不斷取得新勝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fā)達國家?guī)装倌曜哌^的工業(yè)化歷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可能成為了可能。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光輝歷程見證偉大飛躍,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于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chuàng)立、發(fā)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因此,改革開放是黨帶領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

改革開放實踐取得的成就證明,改革開放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已經開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條偉大復興之路充滿坎坷和挑戰(zhàn),追憶先烈浴血奮戰(zhàn)的過往,追憶革命群眾的無私奉獻,追憶為國家建設和發(fā)展添磚加瓦的每個個體,他們都是堅持著正確的政治道路,把黨的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為一名黨員干部,在倍加珍惜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在這個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時代,必須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勇立潮頭、奮勇搏擊。乘風破浪再揚帆,改革開放再出發(fā)。我們將繼續(xù)逐夢新的征程,既要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身處這個偉大時代,我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更要做改革開放的支持者。我要認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立足崗位,把提高認識同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邊學習、邊實踐、邊提高,辦實事,開新局。努力在基層黨建、財務管理、民生保障、作風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績。改革是實干家、奮斗者的舞臺。

做為一名黨員,每個人都應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自己要把更大氣力下放在抓改革促落實上,既要關注整體改革推進落實情況,也要善于從小處入手、點上發(fā)力,確保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落實到實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新時代開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歷史學習教育,要注重把握歷史規(guī)律,領悟其中包蘊的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要注重形成歷史共識,認識中國道路開拓的歷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成長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長的歷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成長的歷史;要做好史論結合,明確時代使命,破解現實問題,開拓新的歷史。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自那時起,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40多年,在這40多年間,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讓新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家鄉(xiāng)道路交通的不斷發(fā)展。小時候,外出都只有一條道路能夠走。大概在10年前后,開始有道路修到我的家鄉(xiāng)。如今,從我的家外出旅行、上學,有很多道路可以選擇,而且道路更寬更舒坦,到達所需要的時間也大大縮短。更可喜的是,年底我的家鄉(xiāng)將開通高鐵,這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

正值2021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關鍵年,這是改革開放結出的成果。令人擔憂的是,去年突發(fā)的疫情,對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有所影響。我國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了6.8%,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最低的季度增幅。但危機和機遇往往相伴相生,每一次危機的發(fā)生往往也是催生深層改革的動力。在全球格局深刻變化、國內面臨巨大挑戰(zhàn)的形勢下,唯有更大的力度推進改革開放,才能有效的應對風險和挑戰(zhàn)。

40多年,不短不長,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積極面對著各種挑戰(zhàn)、依靠著不懈的努力,書寫了許許多多壯麗的篇章。正如總書記在十九大的報告中所說,“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fā)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推動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著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全所未有地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的東方?!?/p>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五

近日來,按照黨委《關于在xx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安排,我集中精力,重點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等黨史、新中國史著作,進一步了解了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了解了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fā)展史,了解了我們黨的光榮傳統(tǒng)、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

通過學習,進一步深刻認識到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進一步深刻到認識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進一步深刻認識到黨的執(zhí)政使命和根本宗旨;進一步深刻認識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進一步深刻認識到我們黨靠忠誠經受考驗、靠忠誠戰(zhàn)勝困難、靠忠誠發(fā)展壯大。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做到了“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F結合學習情況,談幾點心得體會。

這98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救國之路,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我們的前輩們從來沒有放棄過,直到最終的勝利。這一切無不證明了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這是歷史的選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證明,只有共產黨才有能力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是經過幾十年的艱苦斗爭鍛煉成長起來的黨,曾多次遭受挫折,但是每一次都靠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了困難,走出困境,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因此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經得起考驗值得信賴的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現在我們黨不斷適應新的形勢變化和發(fā)展,不斷改變治國的方針策略,這是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精神。但是有一點是永遠不能變的,那就是共產黨員的本色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因此,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了我們的宗旨。也正是因為我們黨一直秉承著這個正確的服務宗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革命的事業(yè)才能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學習黨史使我明白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yè)而奮斗,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斗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

學習黨史論聯系實際是黨留給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驗。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鑒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chuàng)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里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fā)揚黨的勝利成果。

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黨的98大壽的今年,共產黨及全國人民會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再接再厲、同心協力、不斷進取,扎扎實實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進而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以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來慶祝黨的98歲生日,98載艱苦卓絕,98載榮耀輝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黨正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她激勵著我不斷向前、向前、再向前!98年的光輝歷程,走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我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我們的祖國將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天比一天繁榮。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六

根據黨史學習教育方案的要求,今天我們舉辦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專題研討會,目的就是要深刻領會這段歷史所蘊涵的偉大意義,深刻領會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功績,感悟其歷史的巨大影響力和推動力,進一步凝聚共識,激發(fā)力量,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夯實堅定的思想基礎。下面,本人結合學習情況,談談三個方面的體會。

197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這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是一次扭轉乾坤的會議,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它是歷史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夢”的“覺醒鐘”,它是“復興號”的“航標燈”。這次會議沖破“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宏偉大幕在中華大地上徐徐拉開。

改革開放,是一次偉大的決策,是一個偉大的覺醒。實踐證明,40多年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當中寫下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功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沿著改革開放之路,接力奮斗,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跡,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飛躍,將“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高度。

在開啟“十四五”新征程上,我們要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用新發(fā)展理念科學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隨著“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瓶頸問題、短板問題日益凸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持續(xù)釋放發(fā)展新動能、不斷開辟發(fā)展新空間尤為重要。要總結好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發(fā)揮好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與時俱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發(fā)展理念的指導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chuàng)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飛躍!”??倳浻谩八膫€偉大”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意義。的確,經歷實踐的檢驗,這“四個偉大”歷久彌珍、歷久彌新!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在新發(fā)展階段,我們要高擎改革開放的偉大火炬,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引領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新發(fā)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一,也是新起點上的一個階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前所未有,但機遇大于挑戰(zhàn)。面對新階段的新挑戰(zhàn),我們要踐行“兩個維護”,站穩(wěn)政治立場,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定跟黨走的信心,提升政治判斷力,增強政治領悟力,提高政治執(zhí)行力,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忠誠人”。在學習中把牢政治方向,在實踐中錘煉政治品格,在奮斗中堅定政治自信,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

改革開放40年,締造了實事求是的偉大真理,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鑄就了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內涵。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偉力。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就是要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構建新發(fā)展格局中,勇于開拓、革故鼎新、迎難而上、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改革開放史的意義將不斷彰顯。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強信心和勇氣,強化擔當和作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理念,將實際行動落實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中。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站穩(wěn)群眾立場,將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將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是我們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也是我們開啟新征程的精神滋養(yǎng)。弘揚改革開放的偉大精神,就是要在新時代爭當開路先鋒,敢闖敢試,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在新時代發(fā)揮示范引領、攻堅克難的作用,闖關奪隘,劈波斬浪。我們要發(fā)揚光大改革開放精神,堅持改革開放精神指引,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奮進新征程,以優(yōu)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1978年12月18日,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之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使命擔當,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在黨的帶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過40年不懈奮斗,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yè)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導致我國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人民溫飽都成問題。放眼國際,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全球社會主義事業(yè)遭遇低谷。事實勝于雄辯,風景這邊獨好。這40年之所以能披荊斬棘、砥礪奮進,之所以能化危為機、絕處逢生,之所以能獨領風騷、巋然不動,歷經艱苦奮斗取得輝煌成就,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得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得益于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再看我們陽泉,正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取得了較好的發(fā)展,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yè)門類,一度被譽為“小上海”,相信每一個陽泉人對這段歷史都記憶猶新。可以看出,不論是從過去還是現在、國內還是國際、整體還是部分,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偉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學習這段歷史,我們自然而然地更加自覺堅定“四個自信”,更加發(fā)自內心地擁護黨的領導,更加堅定不移地為黨和人民努力奮斗。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我們能夠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老一輩革命家?guī)ьI中國人民締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并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鄧小平同志也說過“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大勢、引領時代潮流、銳意探索進取的歷史擔當與雄渾氣魄。

一是進行了偉大的理論探索。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始終將馬克思主義本土化、中國化貫徹革命建設全過程。從最初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理論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馬克思主義雖然是舶來品,但在黨的靈活運用和創(chuàng)新探索下,很好地適應了中國的國情,指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yè)一路披荊斬棘、不斷發(fā)展壯大。我們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學習這種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理論品質,克服本本主義、經驗主義,注重因地制宜、聯系實際,做到敢于創(chuàng)新、科學求證。具體推進工作中,在確保政治方向不偏離的前提下,進一步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預見性,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和做法,更好地發(fā)揮黨的理論的強大指導作用。

二是進行了偉大的道路探索。黨從成立之初就始終謀求一條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振興的道路。從“農村包圍城市”、“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結合具體形勢和任務積極調整革命路線,付出了艱苦努力,歷經了艱辛探索,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一路高歌猛進、氣勢如虹,最終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革命事業(yè)不可能一帆風順,革命道路更不可能一成不變,只有跟上形勢,才能永葆生機活力。實踐證明,黨的歷次路線政策調整,都順應了歷史大勢,有力推動了當時黨的事業(yè)發(fā)展繁榮。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顯著優(yōu)勢是其他道路無可比擬的,是帶領中國走向富強、走向復興的必由之路。

三是進行了偉大的實踐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也標志著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拉開序幕。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試辦出口特區(qū)。隨后的10年中,又設置建立了一批經濟特區(qū)。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圳應運而生,從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全國一線城市,僅用40年就走完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才能走完的歷程。無獨有偶,上海浦東蜚聲中外、雄安新區(qū)朝氣蓬勃,西部開發(fā)、中部崛起、東北振興,黨的實踐探索不勝枚舉。還有前段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甘肅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后來又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這恰恰是黨帶領貧困地區(qū)干部群眾戰(zhàn)勝貧困、奔向美好生活的實踐探索,更是黨接續(xù)奮斗、戰(zhàn)天斗地的壯麗篇章。我們要從這些探索中汲取奮進力量,在工作中奮發(fā)有為、迎難而上,敢于亮劍、勇于拼搏,啃下硬骨頭,打開新局面。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同志們要認真貫徹“學史力行”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成為推動工作開展的動力,確保各項工作及時落實到位。

一要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日常政治理論學習相融合。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福建、廣西、河南考察。要在完成黨史學習教育各項規(guī)定動作的同時,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這既是武裝頭腦、增加知識儲備的現實需要,更是緊跟中央、落實“四個意識”的政治要求?!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同時要加緊對各自領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增長能力本領,更好地知識新形勢下的工作。

二要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主動擔當作為,把事關群眾利益的事情做實、做細、做深、做透,竭盡全力解決老百姓的難事、急事。聚焦困難群眾住房、教育、醫(yī)療等方面的需求,筑牢民生根基、兜住民生底線。深入到千家萬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真真正正贏得群眾稱贊?!拔覟槿罕娹k實事”實踐活動是一次檢驗擔當和作風的有效契機,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把群眾的事情辦到群眾心坎上。

三要圍繞近期重點工作狠抓落實。今年是“十四五”開篇布局之年,加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對我們統(tǒng)籌開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務繁重艱巨。下一步,要認真做好項目建設、疫情防控、入企服務、生態(tài)環(huán)保、教育改革、城市品質提升、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社區(qū)養(yǎng)老和康養(yǎng)等重點工作。結合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分步驟、分階段穩(wěn)步推進實施,堅決不能落下步子,這是底線要求,沒有討價還價余地。要發(fā)揚艱苦奮斗、夙夜在公的傳統(tǒng),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盯住目標不松勁的勁頭,堅決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

同志們,讓我們繼續(xù)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加大力度,在聚焦“為民服務辦實事”上務求實效,不斷將科學理論轉化成為推動工作開展的具體思路和舉措,為全市“***”目標貢獻力量。

今天和同志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簡史》第五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從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同志的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告了經歷28年抗戰(zhàn),中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偉大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進步從此進入了新紀元。

但與此同時,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還有很多丞待解決的困難。軍事上,人民解放戰(zhàn)爭還未完全結束,國民黨殘余勢力仍然在許多地區(qū)負隅頑抗;經濟上,生產萎縮,民生困苦。國民黨統(tǒng)治時長期存在的通貨膨脹,以及導致的物價飛漲、投機猖獗;國際上,妄圖稱霸全球的美國,在其“扶蔣反共”政策失敗后,仍然不肯放棄與中國人民為敵的立場,拒絕承認新中國,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面對復雜形勢和種種考驗,黨采取一系列積極穩(wěn)健的政策措施,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地迎接挑戰(zhàn)。軍事方面,人民解放軍以雷霆萬鈞之勢進軍華南,西南,西北各地,相繼解放各地,并于1951年解放大陸最后一個地區(qū)——西藏,在各地建立起人民政權;經濟方面,沒收官僚資本,在經歷“銀元”和“米棉”之戰(zhàn)后,穩(wěn)定了市場和物價;國際上,與人民民主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通過學習發(fā)現,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黨和人民共同攻堅克難,使得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定祥和,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yè),身處21世紀新時代,作為當代青年,更作為學生黨員,必須有能力,有毅力,有信心接下老一輩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繼續(xù)奮進,為新時代的中國譜寫更加壯麗的華章。

按照支部統(tǒng)一安排,我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簡史》,重點學習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受益匪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建國初期鞏固政權到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一時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教育引導,使全黨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全民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大寨精神”“西溝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紅色精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新生的共和國大地,蛻變?yōu)橥七M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強大力量。在生產資料匱乏、自然災害頻發(fā)和國際環(huán)境復雜的歷史背景下,紅色精神指引著中國人民,用生命和鮮血描繪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偉大畫卷,成為中華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精神力量,也成為我們能夠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前進的要義所在。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實現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非凡的膽識和魄力進行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心及時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我們要勝利實現既定目標,就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學習黨的歷史,能夠弄清我們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來龍去脈,汲取歷史經驗,傳承紅色基因,更好開創(chuàng)未來。從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歷史中,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多么不容易,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多么不容易,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道路多么不容易,進一步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放飛青春夢想。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紅色精神的傳承者,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自覺把個人夢想同祖國的前途、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緊密聯系在一起。做孜孜不倦的求學者,從革命先輩身上感悟成長成才之道。做道德風尚的引領者,學習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傳遞青春正能量。為推動市場監(jiān)管局工作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978年12月18日,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之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凡的使命擔當,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在黨的帶領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過40年不懈奮斗,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yè)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導致我國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人民溫飽都成問題。放眼國際,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全球社會主義事業(yè)遭遇低谷。事實勝于雄辯,風景這邊獨好。這40年之所以能披荊斬棘、砥礪奮進,之所以能化危為機、絕處逢生,之所以能獨領風騷、巋然不動,歷經艱苦奮斗取得輝煌成就,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得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得益于黨的科學理論指導。再看我們陽泉,正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取得了較好的發(fā)展,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yè)門類,一度被譽為“小上?!?,相信每一個陽泉人對這段歷史都記憶猶新??梢钥闯?,不論是從過去還是現在、國內還是國際、整體還是部分,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偉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學習這段歷史,我們自然而然地更加自覺堅定“四個自信”,更加發(fā)自內心地擁護黨的領導,更加堅定不移地為黨和人民努力奮斗。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我們能夠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老一輩革命家?guī)ьI中國人民締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并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鄧小平同志也說過“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大勢、引領時代潮流、銳意探索進取的歷史擔當與雄渾氣魄。

一是進行了偉大的理論探索。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始終將馬克思主義本土化、中國化貫徹革命建設全過程。從最初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理論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馬克思主義雖然是舶來品,但在黨的靈活運用和創(chuàng)新探索下,很好地適應了中國的國情,指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yè)一路披荊斬棘、不斷發(fā)展壯大。我們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學習這種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理論品質,克服本本主義、經驗主義,注重因地制宜、聯系實際,做到敢于創(chuàng)新、科學求證。具體推進工作中,在確保政治方向不偏離的前提下,進一步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預見性,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和做法,更好地發(fā)揮黨的理論的強大指導作用。

二是進行了偉大的道路探索。黨從成立之初就始終謀求一條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振興的道路。從“農村包圍城市”、“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結合具體形勢和任務積極調整革命路線,付出了艱苦努力,歷經了艱辛探索,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一路高歌猛進、氣勢如虹,最終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革命事業(yè)不可能一帆風順,革命道路更不可能一成不變,只有跟上形勢,才能永葆生機活力。實踐證明,黨的歷次路線政策調整,都順應了歷史大勢,有力推動了當時黨的事業(yè)發(fā)展繁榮。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顯著優(yōu)勢是其他道路無可比擬的,是帶領中國走向富強、走向復興的必由之路。

三是進行了偉大的實踐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也標志著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拉開序幕。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試辦出口特區(qū)。隨后的10年中,又設置建立了一批經濟特區(qū)。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圳應運而生,從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全國一線城市,僅用40年就走完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才能走完的歷程。無獨有偶,上海浦東蜚聲中外、雄安新區(qū)朝氣蓬勃,西部開發(fā)、中部崛起、東北振興,黨的實踐探索不勝枚舉。還有前段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甘肅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后來又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這恰恰是黨帶領貧困地區(qū)干部群眾戰(zhàn)勝貧困、奔向美好生活的實踐探索,更是黨接續(xù)奮斗、戰(zhàn)天斗地的壯麗篇章。我們要從這些探索中汲取奮進力量,在工作中奮發(fā)有為、迎難而上,敢于亮劍、勇于拼搏,啃下硬骨頭,打開新局面。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同志們要認真貫徹“學史力行”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成為推動工作開展的動力,確保各項工作及時落實到位。

一要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日常政治理論學習相融合。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福建、廣西、河南考察。要在完成黨史學習教育各項規(guī)定動作的同時,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這既是武裝頭腦、增加知識儲備的現實需要,更是緊跟中央、落實“四個意識”的政治要求?!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同時要加緊對各自領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增長能力本領,更好地知識新形勢下的工作。

二要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主動擔當作為,把事關群眾利益的事情做實、做細、做深、做透,竭盡全力解決老百姓的難事、急事。聚焦困難群眾住房、教育、醫(yī)療等方面的需求,筑牢民生根基、兜住民生底線。深入到千家萬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真真正正贏得群眾稱贊?!拔覟槿罕娹k實事”實踐活動是一次檢驗擔當和作風的有效契機,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把群眾的事情辦到群眾心坎上。

三要圍繞近期重點工作狠抓落實。今年是“十四五”開篇布局之年,加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化,對我們統(tǒng)籌開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務繁重艱巨。下一步,要認真做好項目建設、疫情防控、入企服務、生態(tài)環(huán)保、教育改革、城市品質提升、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社區(qū)養(yǎng)老和康養(yǎng)等重點工作。結合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分步驟、分階段穩(wěn)步推進實施,堅決不能落下步子,這是底線要求,沒有討價還價余地。要發(fā)揚艱苦奮斗、夙夜在公的傳統(tǒng),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盯住目標不松勁的勁頭,堅決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

同志們,讓我們繼續(xù)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加大力度,在聚焦“為民服務辦實事”上務求實效,不斷將科學理論轉化成為推動工作開展的具體思路和舉措,為全市“***”目標貢獻力量。

強軍興軍動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高度重視,親自決策部署、親自指導推動,學習《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讀本》,深刻感受到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了一系列精辟的、帶根本性方向性的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定不移把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向前進。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沒有改革,國防和軍隊建設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好的形勢。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國防和軍隊改革單列一部分,主要考慮是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后,可以更好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fā),凝聚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意志力量,堅定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決心意志。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面臨的階段性特征和現實緊迫性。習近平主席以寬廣敏銳的視野,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強調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新的轉折點上,各種戰(zhàn)略力量加快分化組合,國際體系進入了加速演變和深刻調整的時期。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快推進軍隊改革,謀求軍事優(yōu)勢地位的國際競爭加劇。這些年,我軍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解決。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必須到中流擊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猶豫彷徨只會錯失良機。這些重要論述,科學分析了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所處的階段性特征和所面臨的緊迫形勢,對于我們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縮小同世界強國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在“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和中國日益走向世界,中華民族的和平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習近平主席站在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適應戰(zhàn)爭形態(tài)加速演變新趨勢、適應國家由大向強發(fā)展新形勢、適應軍隊使命任務拓展新要求,強調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主要是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沒有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就沒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些重要論述,既是對長期以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又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

提出“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聚焦點和著力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核心思想,拎起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主席指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黨中央從全局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的戰(zhàn)略籌劃和頂層設計,指明了軍事創(chuàng)新的方向、任務、重點,明確了軍事創(chuàng)新的實現路徑和檢驗標準。關于軍隊建設和改革,至關重要的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要著眼實現強軍目標,準確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原則。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這些重要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是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和根本著力點。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牽住牛鼻子”“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點。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千頭萬緒,必須牽住牛鼻子。要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戰(zhàn)斗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下決心在重難點問題上進行突破。要把領導指揮體制作為重點,聯合作戰(zhàn)指揮體制是重中之重。要優(yōu)化結構、完善功能,把軍隊搞得更加精干、編成更加科學。要重點加強新型作戰(zhàn)力量建設,限期把老舊裝備數量壓下來,為新型作戰(zhàn)力量騰籠換鳥。要深化軍隊政策制度改革,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是重頭戲,還要把錢和物管好用好,提高軍事經濟效益。要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在國家層面加強統(tǒng)籌協調,發(fā)揮軍事需求主導作用,更好地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體系。這些重要論述,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為我們在解決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求突破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面臨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使命擔當。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改革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于30多年前。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我們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于擔當,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要敢于啃骨頭,敢于涉險灘,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擁護改革,積極支持改革,自覺投身改革。這些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應具備的歷史自覺和使命擔當。

提出“要堅持用戰(zhàn)斗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的標準。習近平主席強調,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zhàn)斗力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牢固確立戰(zhàn)斗力這個的根本的標準。強調戰(zhàn)斗力標準,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也是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堅持把戰(zhàn)斗力標準貫徹到全軍各項建設和工作之中,這是我們在工作指導上需要把握的一個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要堅持用戰(zhàn)斗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使各項改革同軍事戰(zhàn)略方針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來,提高改革籌劃和實施的科學性。這些重要論述,鮮明體現了我軍的根本職能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本質要求,對于用戰(zhàn)斗力標準統(tǒng)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識,衡量改革得失、檢驗改革成效,保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原則和方法。習近平主席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系統(tǒng)工程,必須加強統(tǒng)籌謀劃,協調推進,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要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處理好借鑒地方和外軍改革經驗與保持我軍特色優(yōu)勢的關系,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根本制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要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軍事斗爭準備的重點難點問題上,放在戰(zhàn)斗力建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上。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特點和規(guī)律,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和科學方法。

提出“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一張藍圖干到底”,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的關鍵,是要狠抓落實,把改革的藍圖變?yōu)楝F實。要注重做到五個到位:實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問題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找出體制機制癥結,拿出解決辦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確保質量;實施行動要抓到位,掌握節(jié)奏和步驟,搞好統(tǒng)籌協調,使相關改革協同配套、整體推進。督促檢查要抓到位,強化督促考核機制,實行項目責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責,主動出擊,貼身緊逼;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舉措實施效果評價體系;宣傳引導要抓到位,繼續(xù)加大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宣傳引導,積極宣傳改革新進展新成效。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我們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

提出“對改革工作實施堅強領導”“強化集中統(tǒng)一領導”,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保證。習近平主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十分艱巨,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改革工作實施統(tǒng)一堅強領導。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把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改革能力。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改革事業(yè)。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加強改革工作領導的具體職責要求,從組織領導上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證。

習近平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軍隊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新特點新規(guī)律,體現了黨中央、習近平主席改革強軍的深謀遠慮,蘊含著居安思危的戰(zhàn)略清醒、治國安邦的遠見卓識、銳意改革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干強軍的務實作風,譜寫了黨的軍隊改革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嶄新篇章。我們必須緊貼實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論述,堅持知行統(tǒng)一、篤信踐行,在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上見成效,在強化擔當提高能力上見成效,在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上見成效,切實掌握用好這個強大思想武器,通過深化改革奮力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強軍興軍動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高度重視,親自決策部署、親自指導推動,學習《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讀本》,深刻感受到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了一系列精辟的、帶根本性方向性的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定不移把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向前進。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沒有改革,國防和軍隊建設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好的形勢。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國防和軍隊改革單列一部分,主要考慮是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后,可以更好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fā),凝聚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意志力量,堅定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決心意志。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面臨的階段性特征和現實緊迫性。習近平主席以寬廣敏銳的視野,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強調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新的轉折點上,各種戰(zhàn)略力量加快分化組合,國際體系進入了加速演變和深刻調整的時期。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快推進軍隊改革,謀求軍事優(yōu)勢地位的國際競爭加劇。這些年,我軍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解決。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必須到中流擊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猶豫彷徨只會錯失良機。這些重要論述,科學分析了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所處的階段性特征和所面臨的緊迫形勢,對于我們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縮小同世界強國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在“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和中國日益走向世界,中華民族的和平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習近平主席站在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適應戰(zhàn)爭形態(tài)加速演變新趨勢、適應國家由大向強發(fā)展新形勢、適應軍隊使命任務拓展新要求,強調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主要是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沒有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就沒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些重要論述,既是對長期以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又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

提出“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聚焦點和著力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核心思想,拎起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主席指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黨中央從全局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的戰(zhàn)略籌劃和頂層設計,指明了軍事創(chuàng)新的方向、任務、重點,明確了軍事創(chuàng)新的實現路徑和檢驗標準。關于軍隊建設和改革,至關重要的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要著眼實現強軍目標,準確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原則。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這些重要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是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和根本著力點。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牽住牛鼻子”“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點。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千頭萬緒,必須牽住牛鼻子。要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戰(zhàn)斗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下決心在重難點問題上進行突破。要把領導指揮體制作為重點,聯合作戰(zhàn)指揮體制是重中之重。要優(yōu)化結構、完善功能,把軍隊搞得更加精干、編成更加科學。要重點加強新型作戰(zhàn)力量建設,限期把老舊裝備數量壓下來,為新型作戰(zhàn)力量騰籠換鳥。要深化軍隊政策制度改革,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是重頭戲,還要把錢和物管好用好,提高軍事經濟效益。要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在國家層面加強統(tǒng)籌協調,發(fā)揮軍事需求主導作用,更好地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體系。這些重要論述,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為我們在解決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求突破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面臨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使命擔當。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改革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于30多年前。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我們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于擔當,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要敢于啃骨頭,敢于涉險灘,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擁護改革,積極支持改革,自覺投身改革。這些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應具備的歷史自覺和使命擔當。

提出“要堅持用戰(zhàn)斗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的標準。習近平主席強調,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zhàn)斗力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牢固確立戰(zhàn)斗力這個的根本的標準。強調戰(zhàn)斗力標準,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也是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堅持把戰(zhàn)斗力標準貫徹到全軍各項建設和工作之中,這是我們在工作指導上需要把握的一個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要堅持用戰(zhàn)斗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使各項改革同軍事戰(zhàn)略方針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來,提高改革籌劃和實施的科學性。這些重要論述,鮮明體現了我軍的根本職能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本質要求,對于用戰(zhàn)斗力標準統(tǒng)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識,衡量改革得失、檢驗改革成效,保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原則和方法。習近平主席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系統(tǒng)工程,必須加強統(tǒng)籌謀劃,協調推進,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要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處理好借鑒地方和外軍改革經驗與保持我軍特色優(yōu)勢的關系,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根本制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要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軍事斗爭準備的重點難點問題上,放在戰(zhàn)斗力建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上。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特點和規(guī)律,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和科學方法。

提出“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一張藍圖干到底”,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的關鍵,是要狠抓落實,把改革的藍圖變?yōu)楝F實。要注重做到五個到位:實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問題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找出體制機制癥結,拿出解決辦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確保質量;實施行動要抓到位,掌握節(jié)奏和步驟,搞好統(tǒng)籌協調,使相關改革協同配套、整體推進。督促檢查要抓到位,強化督促考核機制,實行項目責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責,主動出擊,貼身緊逼;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舉措實施效果評價體系;宣傳引導要抓到位,繼續(xù)加大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宣傳引導,積極宣傳改革新進展新成效。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我們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

提出“對改革工作實施堅強領導”“強化集中統(tǒng)一領導”,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保證。習近平主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十分艱巨,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改革工作實施統(tǒng)一堅強領導。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把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改革能力。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改革事業(yè)。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加強改革工作領導的具體職責要求,從組織領導上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證。

習近平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軍隊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新特點新規(guī)律,體現了黨中央、習近平主席改革強軍的深謀遠慮,蘊含著居安思危的戰(zhàn)略清醒、治國安邦的遠見卓識、銳意改革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干強軍的務實作風,譜寫了黨的軍隊改革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嶄新篇章。我們必須緊貼實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論述,堅持知行統(tǒng)一、篤信踐行,在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上見成效,在強化擔當提高能力上見成效,在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上見成效,切實掌握用好這個強大思想武器,通過深化改革奮力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史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新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是由于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戰(zhàn)勝了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不斷與時俱進,永葆生機活力;也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我們在世界上把社會主義的旗幟舉住了、舉穩(wěn)了。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偉大實踐,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使國家走向了富強,人民實現了富裕。從1978年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24億元提高到超過100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gdp從226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基本為零,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歲。所以,4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使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了,踏入中等發(fā)達國家的門檻,使我們的人民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如果說,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辟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歷史新紀元,那么,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則開辟了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立足國情,在逐步擺脫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這期間改革開放每前進和深入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明確和清晰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逐漸形成,這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理論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起來,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當然,改革開放也是有成本和代價的,沒有不付出成本的改革。改革是一個利益調整的過程,從長期看改革會讓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會讓一部分人承擔代價。改革是一場試驗,凡試驗都可能有對有錯,有成功有失敗。每一階段改革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突出的矛盾,但同時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中國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糾正失誤、與時俱進的過程。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把改革開放貫穿于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就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作為,作為一名光榮的紀檢監(jiān)察干部,我要把“改革開放史”學習教育作為提升黨性修養(yǎng)、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契機。通過學習改革開放史,融會貫通,學思踐悟,切實把“四史”學習教育融入到紀檢監(jiān)察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厚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建設,時刻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敢于迎難而上,突破攻堅,認真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以改革開放精神,為推動新時代紀檢監(jiān)察工作高質量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新時代開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歷史學習教育,要注重把握歷史規(guī)律,領悟其中包蘊的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要注重形成歷史共識,認識中國道路開拓的歷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成長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長的歷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成長的歷史;要做好史論結合,明確時代使命,破解現實問題,開拓新的歷史。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自那時起,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40多年,在這40多年間,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讓新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家鄉(xiāng)道路交通的不斷發(fā)展。小時候,外出都只有一條道路能夠走。大概在10年前后,開始有道路修到我的家鄉(xiāng)。如今,從我的家外出旅行、上學,有很多道路可以選擇,而且道路更寬更舒坦,到達所需要的時間也大大縮短。更可喜的是,年底我的家鄉(xiāng)將開通高鐵,這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

正值2021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關鍵年,這是改革開放結出的成果。令人擔憂的是,去年突發(fā)的疫情,對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有所影響。我國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了6.8%,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最低的季度增幅。但危機和機遇往往相伴相生,每一次危機的發(fā)生往往也是催生深層改革的動力。在全球格局深刻變化、國內面臨巨大挑戰(zhàn)的形勢下,唯有更大的力度推進改革開放,才能有效的應對風險和挑戰(zhàn)。

40多年,不短不長,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積極面對著各種挑戰(zhàn)、依靠著不懈的努力,書寫了許許多多壯麗的篇章。正如總書記在十九大的報告中所說,“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fā)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推動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著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全所未有地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的東方?!?/p>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發(fā)展,經濟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這一切巨大的變革,源于1978年12月中央召開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始了,同時也是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一步探索。

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其時,中國社會經濟結構不合理,制約了經濟發(fā)展,民生較為艱難,國際形勢又趨復雜。鄧小平同志曾說:“就整個經濟情況來說,實際上是處于緩慢發(fā)展和停滯狀態(tài)。”所以,中國必須通過改革開放,恢復我國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

同時,在國際上,與國外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快速向前發(fā)展相比,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發(fā)明顯,中國經濟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彼?,中國必須要通過改革開放,追趕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步伐,讓人民過上期待已久的美好生活。

改革開放就是要激發(fā)中國的經濟活力,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開放是有目標和方向的,凡是符合中國實際的,能夠解決中國發(fā)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凡是有利于發(fā)展生產力,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我們發(fā)展的方向。把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作為基本路線,就能保障中國的長期發(fā)展與穩(wěn)定。

一、改革開放的起步和全面展開。這一階段完成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轉變到擴大開放,從固守陳規(guī)轉變到大膽改革的三個轉變,是改革的思想準備和理論創(chuàng)新階段。首先在農村實施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得了成功,在城市對擴大企業(yè)自主權實行企業(yè)承包制,進行了綜合和專項改革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有益經驗。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經濟領域擴展到政治領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會生活領域。改革的深度和廣度都有顯著進展。這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為鮮明特色的全面改革探索階段。

二、改革開放的攻堅與持續(xù)推進。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的決策。這是治理經濟環(huán)境、整頓經濟秩序、調整完善政策,也是十年改革經驗的總結。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更加科學全面的改革思路,推動能夠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經濟改革。

三、改革開放的全新期??倳浽f:“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chuàng)造。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周年,這是黨和國家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承載了全國人民的殷殷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要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逐步實現了開放、富強、民主、文明的巨大進步。經濟實現了持續(xù)快速增長,綜合國力躋身世界前列;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加強;積極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外貿易迅速發(fā)展,利用外資成效顯著;科技教育快速發(fā)展,社會事業(yè)全面進步;中國社會先進生產力不斷發(fā)展;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拓寬了中國的發(fā)展道路。改革開發(fā)是中國的時代精神,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通過對相關資料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和社會義義現代化建設符合黨心民意,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正確的,成效和功績是顯著的。在改革開放越發(fā)關鍵的時刻,就象總書記指出的,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fā)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而我們,就要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緊緊跟隨黨的指引,看準方向,堅定不移的為國家富強民主,人民幸福樂業(yè)而努力奮斗。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是人類進步的社會歷史產物。它們的性質根本對立,社會主義的興起就是旨在建立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消除資本主義的種種矛盾和弊病。

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并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的長期實踐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成功地解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過渡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這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是全黨智慧的結晶,這是對馬克列寧主義的繼承和發(fā)展。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集體領導,總結建國以來正反方面經驗,重新恢復和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在不斷探索中,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本質作了總結性的理論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新時代,我們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在文化上,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紅色革命文化為基因,同時吸收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中積極內容的文化制度。

經過實踐的證明以及時間的見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已經成熟,有力促進了國內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經受住了國際復雜形勢的考驗。因此,我們充滿了新時代的自信心與自豪感。

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系列論壇分三次,通過中央部委負責人的宣講,向全國展示了改革以來我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優(yōu)秀成果,并且利用網友答疑環(huán)節(jié),以接地氣的方式解答了最貼近人民群眾生活的種種疑慮,實用性與理論性兼?zhèn)洹?1月13日上午播出的第三場論壇解讀了我國在反腐倡廉、黨組織建設、宣傳思想工作、政法領域以及人民軍隊這五個方面的改革推進,我在觀看之后,思緒萬千。

改革不僅改變了中國人民家家戶戶的生活質量,更改變了中國這一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與政治生態(tài)。是改革,使得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的貪官們被“下馬”查辦,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觀念深入人心;是改革,使得黨組織體系日趨緊密,黨員積極性與思想高度日益提升;是改革,使得宣傳思想工作形式更加多樣,群眾接受度、認可度持續(xù)攀升,統(tǒng)一全黨思想、凝聚全民力量,打好了改造客觀世界的意識形態(tài)基礎;是改革,使得法律法規(guī)越來越趨于完善、對人民生命財產的保護更加全面完備;是改革,使得人民子弟兵的軍備力量愈發(fā)強大,“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愈發(fā)擲地有聲。

“將改革進行到底”不僅意味著在時間上的延續(xù),還意味著將改革舉措從宏觀落實到微觀。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通過總結各部委工作推行部署的成功經驗,我對基層改革措施的落地有了幾點新的思考。

發(fā)現問題需要群眾參與。挖掘現存問題是推行改革的第一步,而群眾參與則是客觀提出問題的必要條件。作為人民公仆,公務員的服務對象就是廣大人民群眾,而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就更需要與村民深入接觸和溝通。只有建立符合實際的村民監(jiān)督體系,鄉(xiāng)鎮(zhèn)工作才能做到村民的心坎里。相較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的城市居民,鄉(xiāng)鎮(zhèn)居民的參與形式應該更為簡單和直接。在各村施行流動“鎮(zhèn)長信箱”,以手寫紙條的方式反映群眾面臨的問題可能比起復雜的網上信箱更加簡便;在微信普遍使用的今天,微信群眾監(jiān)督平臺可以不僅僅接受文字投稿,還可以采用語音投稿的方式,讓更多村民參與到執(zhí)政中來。

解決問題需要組織力量。借用論壇中張建春同志的話,“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基層作為國家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者,做好基層黨組織體系建設就成為推行工作的重要一步。只有做好基層黨建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透明化,讓人人皆懂黨員發(fā)展流程,讓人人皆明黨員管理條例,才能實現基層黨組織以外力促內化的轉變,才能擴大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量。與此同時,做好鄉(xiāng)鎮(zhèn)黨的理論宣傳普及工作也尤為關鍵。不僅要干部學理論,更要通過接地氣的方式方法帶動村民走進_、理解黨章;不僅可以采取傳統(tǒng)學習讀本和宣講理論的方法,更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引入通俗讀物、音頻在線聽書、小視頻等新穎形式,帶動村民學習熱情。只要把宣傳做到每一天每一處,只要把宣傳做得豐富通俗,就一定能讓黨的路線深入村民心中,指導村民生活。

根除問題需要對癥施策。工作推行困難在基層工作中很是常見。思想不統(tǒng)一、對問題認識不到位,往往會導致村內落實的走樣和變形,此時需要鄉(xiāng)鎮(zhèn)對政策的深入宣傳解讀,拉近干群思想上的距離,使得雙方互相理解和支持。畏難情緒會使基層工作人員固步自封,過分的自保往往加劇干群矛盾、加大推行困難,這時可以通過樹立典型的方式,鼓勵干部做事熱情、提供干部借鑒方法。而落實力度以及落實效果的衡量,還需要上級部門的評估檢查、督促問責,完善的監(jiān)督體制是為政策保駕護航的有力手段。行政村“兩委”班子的干事熱情和辦事方式,完全可以通過制度化的考評體現,進而督促村干部落實工作、保證成果。

不忘來時路,方知何處去。改革需要回頭看,落實基層工作也需要回頭看。每一次整點行囊,都能給予自己向前奮進的信心,也能積累向前邁步的動力,更能找到快速抵岸的技巧。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從國家改革到基層推行,我們勢在必行。

今天和同志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簡史》第五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從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同志的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宣告了經歷28年抗戰(zhàn),中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偉大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進步從此進入了新紀元。

但與此同時,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還有很多丞待解決的困難。軍事上,人民解放戰(zhàn)爭還未完全結束,國民黨殘余勢力仍然在許多地區(qū)負隅頑抗;經濟上,生產萎縮,民生困苦。國民黨統(tǒng)治時長期存在的通貨膨脹,以及導致的物價飛漲、投機猖獗;國際上,妄圖稱霸全球的美國,在其“扶蔣反共”政策失敗后,仍然不肯放棄與中國人民為敵的立場,拒絕承認新中國,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面對復雜形勢和種種考驗,黨采取一系列積極穩(wěn)健的政策措施,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滿懷信心地迎接挑戰(zhàn)。軍事方面,人民解放軍以雷霆萬鈞之勢進軍華南,西南,西北各地,相繼解放各地,并于1951年解放大陸最后一個地區(qū)——西藏,在各地建立起人民政權;經濟方面,沒收官僚資本,在經歷“銀元”和“米棉”之戰(zhàn)后,穩(wěn)定了市場和物價;國際上,與人民民主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通過學習發(fā)現,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黨和人民共同攻堅克難,使得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定祥和,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yè),身處21世紀新時代,作為當代青年,更作為學生黨員,必須有能力,有毅力,有信心接下老一輩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繼續(xù)奮進,為新時代的中國譜寫更加壯麗的華章。

按照支部統(tǒng)一安排,我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簡史》,重點學習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歷史,受益匪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建國初期鞏固政權到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一時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教育引導,使全黨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全民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大寨精神”“西溝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紅色精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新生的共和國大地,蛻變?yōu)橥七M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強大力量。在生產資料匱乏、自然災害頻發(fā)和國際環(huán)境復雜的歷史背景下,紅色精神指引著中國人民,用生命和鮮血描繪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偉大畫卷,成為中華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精神力量,也成為我們能夠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前進的要義所在。

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實現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非凡的膽識和魄力進行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心及時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我們要勝利實現既定目標,就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學習黨的歷史,能夠弄清我們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來龍去脈,汲取歷史經驗,傳承紅色基因,更好開創(chuàng)未來。從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歷史中,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多么不容易,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多么不容易,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道路多么不容易,進一步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放飛青春夢想。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做紅色精神的傳承者,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自覺把個人夢想同祖國的前途、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緊密聯系在一起。做孜孜不倦的求學者,從革命先輩身上感悟成長成才之道。做道德風尚的引領者,學習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傳遞青春正能量。為推動市場監(jiān)管局工作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人類社會總是在曲折中發(fā)展和進步。千百年來,這是鐵的事實。中國共產黨至1921年成立以來,就在艱難曲折中探索前行,走過了極不平凡的五十多年歷程后,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程。1978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一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學習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chuàng)與發(fā)展階段歷史,深刻體會到:近代以來的中國在面臨亡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歷史緊要關頭,成功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實際的發(fā)展道路,之后在無數仁人志士和有識之士、愛國將士等付出艱辛努力乃至生命的代價下,推動中國共產黨不斷邁步前行、重新屹立在世界東方,實屬來之不易,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員深刻學習、深入踐行,在新時代前進道路上賡續(xù)好、傳承好這一階段的歷史,對于建工新時代、共筑中國夢意義深遠。

學懂中國改革開放史,需要詳細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至改革開放時期共產黨走過的這段艱辛探索史。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人民在經歷近代以來飽受戰(zhàn)亂、災難重重的痛苦之后,堅持痛定思痛,堅決捍衛(wèi)祖國尊嚴,始終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1921年7月,一個中國人民不能忘記的夜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秘密開幕,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完全新式的無產階級政黨誕生了。從此,中國人民有了主心骨,救亡圖存有了新方向。

改革開放40年的發(fā)展,讓中國人民的生活從貧窮到溫飽并即將買進全面小康的新時代;改革開放40年的進步,讓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后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巨變。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綜合國力大大提升躍成為世界第大經濟體;民生得到顯著改善,物質文明同精神文明雙規(guī)并行,得到了極大豐富;科技成果屢見新突破,無數領域的科研成績,從“跟跑”到“領跑”;國際地位重回高峰,外交成績斐然,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世界矚目的成績來之不易,源于黨和國家領導人縱觀歷史的治國智慧。改革目標和方向明確,立意深遠,符合中國實際,能夠解決中國發(fā)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史是一部當代史,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新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是由于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戰(zhàn)勝了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不斷與時俱進,永葆生機活力;也正是由于改革開放,我們在世界上把社會主義的旗幟舉住了、舉穩(wěn)了。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偉大實踐,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使國家走向了富強,人民實現了富裕。從1978年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24億元提高到超過100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均gdp從226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基本為零,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8歲。所以,4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使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了,踏入中等發(fā)達國家的門檻,使我們的人民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如果說,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辟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歷史新紀元,那么,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則開辟了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立足國情,在逐步擺脫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這期間改革開放每前進和深入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明確和清晰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逐漸形成,這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理論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起來,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當然,改革開放也是有成本和代價的,沒有不付出成本的改革。改革是一個利益調整的過程,從長期看改革會讓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會讓一部分人承擔代價。改革是一場試驗,凡試驗都可能有對有錯,有成功有失敗。每一階段改革都是為了解決當時突出的矛盾,但同時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中國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糾正失誤、與時俱進的過程。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把改革開放貫穿于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就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作為,作為一名光榮的紀檢監(jiān)察干部,我要把“改革開放史”學習教育作為提升黨性修養(yǎng)、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契機。通過學習改革開放史,融會貫通,學思踐悟,切實把“四史”學習教育融入到紀檢監(jiān)察工作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厚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建設,時刻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敢于迎難而上,突破攻堅,認真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以改革開放精神,為推動新時代紀檢監(jiān)察工作高質量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們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標準是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此,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啟了歷史性的的篇章,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我們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改革開放彌足珍貴的實踐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如春風吹拂神州大地,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無數的中國奇跡、中國精神、中國故事、中國答卷,都歸結到一點,就是始終不渝推進改革開放。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成就,也要看到成就背后的成因,更要看到改革背后的道理,切實把自豪上升為自信,把自信轉化為自覺。作為公安系統(tǒng)的黨員干部,身處這個偉大時代,既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更要做改革開放的支持者。

我認為,最核心的就是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強化大局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改革實踐,用具體行動來擁護改革、推進改革。我們要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確保改革開放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行。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我們改革開放積累的首要根本經驗。必須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必須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更好地發(fā)揮黨委統(tǒng)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下面,結合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改革開放新時期,不僅僅帶來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并且培育和塑造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我們要順應歷史潮流、抓住用好機遇,牢牢把握發(fā)展的主動權。發(fā)展是硬道理,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始終要牢牢把握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fā)展是硬道理、發(fā)展是科學發(fā)展和高質量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想。我們要堅決貫徹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踐行“兩山”理論,努力趟出一條生態(tài)優(yōu)先、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高水平發(fā)展新路。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基層首創(chuàng)精神,激發(fā)出蘊藏在群眾中的無窮潛力、創(chuàng)造偉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進發(fā)展的主力軍。必須始終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我們要更直觀、更深刻地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確性、科學性。時間的車輪滄桑巨變,改變的是貧窮的面貌,不變的是對夢想的追求,改變的是落后的生產力,不變的是對完美生活的向往。

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能切實感受到,中國每一座城市、每一處鄉(xiāng)村、每一個家庭都發(fā)生著巨變,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發(fā)展新時期的最鮮明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的展開了;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進取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到今日,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所以,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名公安系統(tǒng)中共黨員,就應當努力,不斷地去努力。

強軍興軍動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高度重視,親自決策部署、親自指導推動,學習《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讀本》,深刻感受到習近平主席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了一系列精辟的、帶根本性方向性的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定不移把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向前進。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沒有改革,國防和軍隊建設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好的形勢。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國防和軍隊改革單列一部分,主要考慮是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后,可以更好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fā),凝聚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意志力量,堅定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決心意志。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面臨的階段性特征和現實緊迫性。習近平主席以寬廣敏銳的視野,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強調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新的轉折點上,各種戰(zhàn)略力量加快分化組合,國際體系進入了加速演變和深刻調整的時期。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快推進軍隊改革,謀求軍事優(yōu)勢地位的國際競爭加劇。這些年,我軍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解決。百舸爭流、千帆競渡,必須到中流擊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畏首畏尾,猶豫彷徨只會錯失良機。這些重要論述,科學分析了當前國防和軍隊改革所處的階段性特征和所面臨的緊迫形勢,對于我們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縮小同世界強國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在“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和中國日益走向世界,中華民族的和平發(fā)展進入關鍵時期,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習近平主席站在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適應戰(zhàn)爭形態(tài)加速演變新趨勢、適應國家由大向強發(fā)展新形勢、適應軍隊使命任務拓展新要求,強調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主要是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沒有軍隊組織形態(tài)現代化,就沒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些重要論述,既是對長期以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又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向和目標。

提出“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聚焦點和著力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習近平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的核心思想,拎起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主席指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是黨中央從全局上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的戰(zhàn)略籌劃和頂層設計,指明了軍事創(chuàng)新的方向、任務、重點,明確了軍事創(chuàng)新的實現路徑和檢驗標準。關于軍隊建設和改革,至關重要的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要著眼實現強軍目標,準確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指導原則。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聚焦點。這些重要論述,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是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和根本著力點。

提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牽住牛鼻子”“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點。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千頭萬緒,必須牽住牛鼻子。要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步伐,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戰(zhàn)斗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下決心在重難點問題上進行突破。要把領導指揮體制作為重點,聯合作戰(zhàn)指揮體制是重中之重。要優(yōu)化結構、完善功能,把軍隊搞得更加精干、編成更加科學。要重點加強新型作戰(zhàn)力量建設,限期把老舊裝備數量壓下來,為新型作戰(zhàn)力量騰籠換鳥。要深化軍隊政策制度改革,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是重頭戲,還要把錢和物管好用好,提高軍事經濟效益。要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在國家層面加強統(tǒng)籌協調,發(fā)揮軍事需求主導作用,更好地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體系。這些重要論述,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為我們在解決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求突破提出了明確具體要求。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面臨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使命擔當。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改革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都不亞于30多年前。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我們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于擔當,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堅決推進軍隊各項改革。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要敢于啃骨頭,敢于涉險灘,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擁護改革,積極支持改革,自覺投身改革。這些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應具備的歷史自覺和使命擔當。

提出“要堅持用戰(zhàn)斗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的標準。習近平主席強調,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軍隊建設必須把提高戰(zhàn)斗力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牢固確立戰(zhàn)斗力這個的根本的標準。強調戰(zhàn)斗力標準,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也是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堅持把戰(zhàn)斗力標準貫徹到全軍各項建設和工作之中,這是我們在工作指導上需要把握的一個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要堅持用戰(zhàn)斗力標準衡量和檢驗改革成效,使各項改革同軍事戰(zhàn)略方針的指向和要求一致起來,提高改革籌劃和實施的科學性。這些重要論述,鮮明體現了我軍的根本職能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本質要求,對于用戰(zhàn)斗力標準統(tǒng)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識,衡量改革得失、檢驗改革成效,保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效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提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原則和方法。習近平主席指出,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系統(tǒng)工程,必須加強統(tǒng)籌謀劃,協調推進,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同性,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要牢牢把握堅持改革正確方向這個根本,處理好借鑒地方和外軍改革經驗與保持我軍特色優(yōu)勢的關系,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根本制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要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軍事斗爭準備的重點難點問題上,放在戰(zhàn)斗力建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上。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特點和規(guī)律,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和科學方法。

提出“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一張藍圖干到底”,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習近平主席指出,現在的關鍵,是要狠抓落實,把改革的藍圖變?yōu)楝F實。要注重做到五個到位:實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問題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找出體制機制癥結,拿出解決辦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確保質量;實施行動要抓到位,掌握節(jié)奏和步驟,搞好統(tǒng)籌協調,使相關改革協同配套、整體推進。督促檢查要抓到位,強化督促考核機制,實行項目責任制,分兵把守,守土有責,主動出擊,貼身緊逼;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建立健全改革舉措實施效果評價體系;宣傳引導要抓到位,繼續(xù)加大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宣傳引導,積極宣傳改革新進展新成效。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我們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抓住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鍵。

提出“對改革工作實施堅強領導”“強化集中統(tǒng)一領導”,指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根本保證。習近平主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十分艱巨,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確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改革工作實施統(tǒng)一堅強領導。各級黨委要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把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改革能力。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引導廣大黨員積極投身改革事業(yè)。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加強改革工作領導的具體職責要求,從組織領導上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證。

習近平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重要論述,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軍隊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新特點新規(guī)律,體現了黨中央、習近平主席改革強軍的深謀遠慮,蘊含著居安思危的戰(zhàn)略清醒、治國安邦的遠見卓識、銳意改革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干強軍的務實作風,譜寫了黨的軍隊改革理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嶄新篇章。我們必須緊貼實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論述,堅持知行統(tǒng)一、篤信踐行,在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上見成效,在強化擔當提高能力上見成效,在攻堅克難、解決問題上見成效,切實掌握用好這個強大思想武器,通過深化改革奮力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八

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次關于學習研討會材料的培訓,收獲頗豐。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和學習,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次研討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于學習研討會材料的心得與體會。

學習研討會材料對個人的學習和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通過參加學習研討會,我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其次,研討會時的互動和交流能夠幫助我們拓寬思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研討會還是一次與同行交流的機會,能夠結識各行各業(yè)的人才,從而促進自身的個人發(fā)展和事業(yè)的進步。

在參加這次學習研討會的過程中,我有幸和一些優(yōu)秀的同學交流,得到了很多啟發(fā)。在研討會中,我意識到自己在知識儲備和溝通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于是,我決定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應用能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更加注重研討會時的互動和交流,充分利用這個平臺,與更多的人進行思想碰撞,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研討會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一種實踐和應用的機會。通過參與研討會,我學會了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通過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種實際應用的能力對于我們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至關重要。在日后的工作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zhàn),而學習研討會材料所培養(yǎng)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成為我們應對挑戰(zhàn)的有力工具。

第五段:總結與展望。

通過這次學習研討會,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學習研討會材料對于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更加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并積極參與研討會和交流活動,通過與他人的交流互動來不斷提高自己。同時,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為自己的發(fā)展和事業(yè)的進步做出貢獻。

通過這次學習研討會,我意識到只有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發(fā)展。學習研討會材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平臺,讓我們能夠結識更多的同行并從中獲得啟發(fā)和幫助。我相信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積極參與研討會和交流活動,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并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yè)開辟更廣闊的道路。

學習研討會材料心得體會實用篇九

在《新民主主義論》這篇光輝著作中,毛澤東總結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特別是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論述了中國民主革命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義理論,是馬列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列主義有關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論。著作分別從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來論證新民主主義的先進性。

《新民主主義論》是借《中國文化》出版之際寫出的,可見應該對于文化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tài)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

在“五四”以后,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

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任何別的階級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領導了的。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一句話,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別的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相聯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發(fā)展的關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聯合,因為我們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

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這種工作過去還做得很不夠。這不但是當前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還有外國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資本主義國家啟蒙時代的文化,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但是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于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所謂“全盤西化”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在中國過去是吃過大虧的。中國共產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也是這樣,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tǒng)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義文化可以分為一下幾點來說:

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先進的思想家、革命家為了解決救亡和發(fā)展問題,先后進行了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但最終都失敗了。毛澤東高瞻遠矚地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縱觀中國的國體問題,認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在抗戰(zhàn)期間,毛澤東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個科學概念,以此為基點,構筑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框架。并明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反帝反封建,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掃清道路。但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資本主義共和國,而是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它是達成社會主義的一個特殊過渡時期。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一套適合正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就國就亡的革命理論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它科學地回答了近代中國革命向何處去的問題,正取得的解決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理論問題,揭示了近代中國革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極大了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在這套先進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地主階級剝削統(tǒng)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中國建立這樣的共和國,它在政治上必須是新民主主義的,在經濟上也必須是新民主主義的。如果沒有新經濟,新政治、新文化就成了空中樓閣。因為特定的社會形態(tài)首先表現為經濟形態(tài)。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經濟作出分析,認為被破壞的自然經濟、軟弱的民族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強占的不平衡經濟,是導致中國貧窮落后的罪魁禍首。從而得出了引導中國成為新民主主義共和國所應實施的經濟綱領——徹底摧毀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實行“大銀行、大工業(yè)、大商業(yè),歸這個共和國的國家所有”,“但這個共和國并不沒收其他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和“一定要走‘節(jié)制資本’和‘平均地權’的路”的經濟政策。先進的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成分包括國營經濟、私營經濟和合作經濟。毛澤東的遠見為中國的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為中國的現代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中,篇幅最長的是建設先進的新民主主義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tài)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在“五四”以后,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這種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也正是因為這種新文化的指導,中國從一個被舊文化統(tǒng)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成了一個被新文化統(tǒng)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

它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在這點上,中國無產階級的科學思想能夠和中國還有進步性的資產階級的唯物論者和自然科學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反動的唯心論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產黨員可以和某些唯心論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動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但是決不能贊同他們的唯心論或宗教教義。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yōu)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qū)別開來。中國現時的新政治新經濟是從古代的舊政治舊經濟發(fā)展而來的,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fā)展而來,因此,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fā)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對于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導他們向后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

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種文化,只能由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思想去領導,任何別的階級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領導了的。所謂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一句話,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新民主主義論》集中體現了中國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革命勝利后構想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它指導了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使中國人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新希望。把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相結合,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這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這是我們要造成的新中國。

按照區(qū)委統(tǒng)一安排,我認真進行了黨史學習,該階段重點學習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讓我深受教育、深受啟發(fā)。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始于五四運動,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發(fā)展和壯大,見證了國共兩黨的合作、對峙、斗爭,誕生了馬列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即毛澤東思想。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梢哉f,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中熠熠生輝的一頁。習近平總書記說“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通過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的學習與總結,讓我對領悟黨的方針、堅定黨的信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我們黨一路走來,指引我們前行、上下求索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即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從嘉興南湖起航的小紅船,到領航中國行穩(wěn)致遠的巍巍巨輪,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無論處于逆境還是順境,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從未動搖,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我們黨建黨思想的核心內容,成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和不斷取得新勝利的精神指引,揭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歷史必然。

回顧黨的歷史,總是在推動社會革命的同時勇于推動自我革命。始終堅持真理、敢于正視問題、勇于刮骨療毒,正因如此,我們黨才能夠屢屢在危難之際絕處逢生、失誤之后撥亂反正,成為永遠打不到、壓不垮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又先后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源源不斷地為推進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現在我們依然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依然要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認識國情,更好地認識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大勢,更好地認識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更好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睘榱藠Z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后繼、流血犧牲,靠的是什么?我想,除了向著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奮進的決心,還有一代代的共產黨員堅定地政治品格,是每一位黨員入黨宣誓時的政治承諾。正是因為千千萬萬黨員干部對黨絕對忠誠,黨才有凝聚力、戰(zhàn)斗力,才能經受住各種考驗、戰(zhàn)勝各種困難,才能不斷發(fā)展壯大。

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通過沉淀下來,以淡泊的心態(tài)進行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領會了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內涵。月初,我剛剛調任?主持人大工作,作為人大主席,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在我”的歷史擔當做好新時期鄉(xiāng)鎮(zhèn)人大工作。

為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抓好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學習,元江監(jiān)獄黨委積極組織開展集中學習和交流研討,各支部通過集中學習對黨史進行專題學習,提高學習成效,認真開展個人自學,現將學習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1940年,中國人民的偉大革命領袖與導師毛澤東同志在在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做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講演,這就是深刻影響中國革命進程的《新民主主義論》。最近,在學習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的有關課程以后,我仔細閱讀了這一名篇。我認真的學習了文中的觀點和精神,因為這篇文章是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的重要代表作。在文章里,我深刻的領會到,毛主席他以一個無產階級偉大革命家的氣概,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結合對中國民族革命實際的分析,提出了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這一全新的構想,并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論證,極大的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在我看來,《新民主主義論》就像是一盞金光閃閃、永不熄滅的明燈,高懸在中國的夜空,指引著飽受壓迫的中國人民駕駛著革命的航船,乘風破浪,爭取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讀完這篇文章,我對中國革命的幾個根本性問題做了深入的思考與分析,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結論。

首先是關于中國革命的歷史特點及其性質。舊中國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就已經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必須經歷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分兩步走。第一步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才是進行社會主義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個革命。我們不能幻想著一步登天,跑步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這種思想是極其幼稚的,是有害革命的。我還清醒的認識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十月革命勝利以前,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是屬于舊的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之內的,是屬于舊的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十月革命勝利后,中國革命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種認為中國革命已經成為世界革命一部分的判斷,是十分正確的,因為因為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zhàn)和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方向,劃分了整個世界歷史的時代。在這種全新的時代潮流面前,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所發(fā)生的革命都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毛主席既從中國社會性質方面來認識中國革命的性質,又站在世界大背景的歷史高度來分析中國革命與世界的緊密聯系,他這樣高瞻遠矚,胸懷世界,真是令我無比佩服?。?/p>

其次是關于中國革命的基本勢力是哪些階級的問題。我記得毛主席說過一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我認為這句話是相當正確的。遵義會議以前我們黨內的領導人為什么老犯“左”傾或者右傾的錯誤,使我們蒙受了“四一二政變”、反圍剿失敗這樣的重大損失?我認為一個重要的根源就是沒有認清我們的朋友和敵人,也即是沒認清我們革命必須依靠哪些階級。像這樣的話不失敗才怪!毛主席就不一樣了,他教導我們:中國無產階級、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小資產階級,乃是決定國家命運的基本勢力。為什么他這么說呢?因為中國的社會現狀決定了,中國的資產階級具有軟弱性、妥協性。他們不愿和不能徹底推翻帝國主義,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徹底推翻封建勢力。這樣,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兩個基本問題,兩大基本任務,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都不能解決。只有我們無產階級,特別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才能領導人民驅逐帝國主義,實施民主政治,完成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我們的目標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建立一個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或者稱為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小資產階級,都是我們可以團結的對象。

然后我就深入了解了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的許多特點。道理很簡單,新民主主義共和國嘛,經濟當然也是要“新民主主義”的了!具體做法就是下面幾點:第一,沒收操縱國計民生的大銀行、大工業(yè)、大商業(yè)(官僚資本主義的財產),建立國營經濟,就是所謂“節(jié)制資本”,但是不沒收其他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第二、收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實現國父孫中山“平均地權”的遺愿,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礎上引導農民發(fā)展合作經濟;第三、保護民族工商業(yè),允許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富農經濟的存在,因為中國生產力水平不高,還需要這些經濟的發(fā)展來改善民生。我個人覺得,這三大政策對于我們今天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有很大借鑒意義的,例如“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

我還解決了心頭的一個疑問,就是中國搞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不能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國家嗎。毛主席教導我們,當時我們面臨國際國內的環(huán)境,都不容許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社會。國際環(huán)境來說,是“東風壓倒西風”,資本主義一天不如一天,社會主義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要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社會,首先是國際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不容許,因為他們快要滅亡了,企圖在中國維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現狀;其次社會主義勢力也不允許,因為如果我們拒絕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援助我們革命就不成功。從國內來說,國內的大資產階級以蔣介石、汪精衛(wèi)為主,他們獨占革命的果實,和帝國主義及封建勢力結成了反革命聯盟,要實行獨裁,依靠他們資產階級專政那真是自尋死路。所以我們必須建立新民主主義政治和新民主主義經濟的共和國,別的道路都不走,走也走不了!

有人說孫中山已經提出來三民主義啊,毛主席不是老調重彈嗎?我認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孫中山發(fā)表《國民黨一大宣言》以前,三民主義是舊范疇的三民主義,是舊的半殖民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三民主義,是舊民主主義的三民主義,是舊三民主義。在孫中山發(fā)表《國民黨一大宣言》以后,三民主義是新范疇的三民主義,是新的半殖民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三民主義,是新民主主義的三民主義,是新三民主義。只有這種三民主義,才是新時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簡單地說,舊三民主義是舊時期的,是過時了的。新三民主義與舊的區(qū)別在于新三民主義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義。三大政策缺一不可。那有人又認為,毛主席是共產黨啊,信奉的是共產主義,跟三民主義有什么聯系呢?其實共產主義跟新三民主義聯系是非常緊密的。中國共產黨明確告知世人,“三民主義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治基礎”,“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愿為其徹底實現而奮斗”,共產主義的最低綱領和新三民主義的政治原則基本上相同。所以新三民主義跟共產主義還是有著相當大的緊密聯系的,共產黨人始終和一切真誠的三民主義者實行長期合作。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所以說了政治經濟就得說一說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了。說實話以前我對這了解不深,以為就是唱個歌跳個舞什么的。讀了《新民主主義論》我才明白,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內涵是很豐富的。毛主席教導我們,中國文化革命經歷過四個時期。所謂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特別是,我們把共產主義思想放在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指導地位上。總之,從它的性質來看,現階段上中國新的國民文化的內容,既不是資產階級的文化專制主義,又不是單純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而是以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為領導的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另外我認為,《新民主主義論》對于新民主主義文化的討論,對于我們今天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和諧社會,也是有借鑒意義的。在當下“快餐文化”等文化垃圾遍地都是的浮躁社會,我們更加要認清形勢,牢記毛主席遺訓,大力弘揚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培養(yǎng)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健康向上的文化觀,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侵蝕,防止西化分化、和平演變。

毛主席在這篇演講的末尾充滿激情地說:“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相結合,這就是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這就是我們要造成的新中國!”,“舉起你的雙手吧,新中國是我們的!”今天,他老人家的設想已經變?yōu)楝F實,經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浴血奮戰(zhàn),新中國已經建立起來了,人民大眾獲得了解放,過上了幸福的新生活。然而,毛主席的光輝論著,是永遠不過時的。喝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我們要憶苦思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毛澤東思想,用它指導我們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這次主題教育,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重要內容,我理解,其核心要義就是通過重溫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fā)展史,在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tǒng)、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中,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本色,不斷強化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不斷增強堅守初心、履行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下面,結合學習思考,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各級黨組織都正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和重溫黨的歷史。***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敝袊伯a黨是一個偉大的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歷史是黨的根、黨的魂,學好黨的歷史,我們才能知史愛黨、知史興國,永遠跟黨走,堅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當前,學習黨的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好這樣幾個重大問題。

一、正確認識和把握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必要性。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風雨如晦、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它一誕生就肩負起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兩大歷史任務。在這兩大歷史任務中,前一個歷史任務是實現后一個歷史任務的前提和基礎,后一個歷史任務是前一個歷史任務的發(fā)展趨勢和必然結果。

對辛亥革命怎么看?對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怎么看?在一個時期里,有人鼓吹所謂“告別革命”論,他們反對一切革命,認為革命在歷史上只起破壞作用,阻礙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fā)展和現代化的進程。他們的所謂論據是,中國近代以來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在中國實現現代化,而搞現代化就不應該搞革命,革命要流血犧牲,就會影響發(fā)展和建設,就會耽誤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偏離“以英美為師”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歷史軌跡。

這里,實際上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怎樣看待革命與現代化的關系?在中國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搞改良,改良的道路能不能走得通?革命為什么會發(fā)生?革命對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起什么作用?歷史是已經發(fā)生了的事情,歷史不可以假設,也不能任意選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歷史之所以漸次出現和發(fā)生洋務運動、太平天國起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使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失敗,告訴我們改良的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那么,革命為什么會發(fā)生,它是不是人們主觀意志的產物呢?歷史的回答是否定的。列寧指出:“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毫無疑問,沒有革命形勢,就不可能發(fā)生革命,而且并不是任何革命形勢都會引起革命?!薄皼]有這些不僅不以各個集團和政黨的意志、而且也不以各個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變化,革命通常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革命的發(fā)生要有一定的主客觀條件,不是隨意發(fā)生的。辛亥革命的發(fā)生、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生都有其客觀的形勢和歷史的必然性。改良失敗了,人們就選擇了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了,人們就選擇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這就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邏輯。孫中山投身革命前,想嘗試推動清政府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上書李鴻章,希望破滅后才組織了興中會。毛澤東早年曾呼吁用溫和的方法進行社會變革,后來他改變了想法,提出“我看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棄而不采,單要采這個恐怖的方法。

不可否認,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人們和社會的沖擊和震動比較大。但是,正像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敝挥羞M行革命才能掃除中國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障礙,為實現現代化開辟前進的道路,為現代化的實現提供前提和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所不懈追求的夢想,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獲得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二、正確認識和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中經歷的曲折和失誤。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98年的光輝歷程。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又造就了新的歷史輝煌。98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完善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境地,不可逆轉地開啟了當代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現代化、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在98年的歷史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成就與進步偉大輝煌,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也世所罕見。我們黨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曾經歷過多次曲折,也出現過多次失誤。如何認識和看待黨的歷史上的這些曲折和失誤?由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先后是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的統(tǒng)治下,我們黨比較弱小,黨在失敗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取得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和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所以,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兩次大的曲折和失誤爭議問題不大也不多。而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兩次大的曲折和失誤,由于我們黨成為執(zhí)政黨,是黨在全國執(zhí)政的條件下發(fā)生的,所以,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和看法。有的人借口這個時期黨在探索中所出現的曲折和失誤,把新中國成立后的這一段歷史說得一團漆黑、一無是處,這是不對的,因為這不符合歷史事實。但另一方面,對曲折和失誤也要敢于面對,如果不正視這些錯誤,不認真地研究這些錯誤,不從錯誤中得到經驗教訓,也是完全錯誤的。正確認識和把握歷史,應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放到其所處的時代和社會歷史條件下去分析、去評價,實事求是,既不愛揚,也不苛求。要歷史地看,全面地看,發(fā)展地看,辯證地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馬克思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才能學會走路?!焙K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一書中曾這樣說:“沒有一個黨是不犯錯誤的,重要的問題是能否從錯誤中學習,取得教訓。既要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習,也要從別人所犯的錯誤中學習。自己所犯的錯誤往往是更好的教科書。犯大錯誤當然是很壞的事情,但是由于在大錯誤中反映的問題往往特別深刻,這個教科書也就特別值得認真學習。錯誤能夠成為正確的先導,但不是無條件地成為正確的先導。關鍵在于要善于總結經驗?!彼恼撌鍪鞘志俸陀幸姷氐?。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順利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轉折,之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黨全面深刻地總結和汲取了歷史上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是從這段歷史中得出了重要的歷史結論: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經濟、社會政策不行,從而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從黨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黨多次犯過錯誤,但它絕不忽略和掩蓋錯誤,而是敢于正視和糾正錯誤,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

三、正確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

中國共產黨的98年,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28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29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至今已有40年。黨的三個時期的歷史,雖然具體內容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主流和本質是一致的,主題和主線是一脈相承的。黨的歷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一個時期以來,在社會上出現了兩種做法,流行著兩種傾向性的觀點,它們把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與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各執(zhí)一端,或者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或者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這種做法和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

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問題?***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深刻闡述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qū)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chuàng)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边@就為我們正確認識黨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相互關系,特別是把握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的關系提供了正確指導和基本遵循。

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我以為要把握好這樣幾個問題:一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相互聯系”的,這里所說的聯系并不只是時間上的延續(xù)和順延,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務、奮斗目標基礎上的聯系,不能將這兩個歷史時期對立起來、割裂開來。二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有“重大區(qū)別”的,它們的重大區(qū)別在改革開放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chuàng)上、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也包括在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內外條件和實踐基礎上。前一個歷史時期沒有進行改革開放,后一個歷史時期進行了改革開放;前一個歷史時期為后一個歷史時期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后一個歷史時期是對前一個歷史時期實踐探索的堅持、完善和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歷史時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和實際工作有很大差別。三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相互不能“否定”,對在前一個歷史時期中發(fā)生的“文化大革命”運動要徹底否定,但是,要把“文化大革命”運動與“文化大革命”歷史時期區(qū)分開來,這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前一個范疇指的是一場政治運動,后一個范疇指的是一段內涵更豐富、范圍更廣大的歷史。

歷史不能割斷,也是割不斷的。強調兩個不能否定,就是要把這兩個歷史時期放到歷史長河中,特別是要放到黨的98年歷史中去觀察和把握。既要注重分析前一個歷史時期為后一個歷史時期提供了什么,又要注重分析后一個歷史時期從前一個歷史時期揚棄或者撥正了什么。這樣我們才能正確認識各個歷史時期在探索、開創(chuàng)、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程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尊重歷史,敬畏歷史,珍愛歷史,捍衛(wèi)歷史,從黨的歷史的學習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而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