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 名句及其感悟(八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9 02:18:58 頁碼:10
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 名句及其感悟(八篇)
2023-01-09 02:18:58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應(yīng)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jié)方法。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yīng)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一

《靈隱寺》是唐代宋之問創(chuàng)作的五言古詩。全詩描寫了靈隱寺及其附近一帶的奇麗風(fēng)光,整體上看清新雄壯,還帶有一些出世的灑脫。

靈隱寺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fā),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注釋】

鷲(jiù)嶺:本是印度靈鷲山,這兒借指靈隱寺前的飛來峰。

岧(tiáo)峣(yáo):山高而陡峻的樣子。

龍宮:泛指靈隱寺中的殿宇。

浙江潮:杭州的錢塘江又稱浙江,故而浙江潮就是指錢塘江潮。

桂子:即桂花。

捫(mén)蘿:攀援藤蘿。捫,持、執(zhí)。

登塔遠:攀登遠處的古塔。

刳(kū):剖開。

取泉遙:到遠處去取水。

更發(fā):(開得)更加旺盛。

凋:凋落。

夙(sù)齡:年輕的時候。

尚:喜歡。

遐:遠。

異:奇異的美景、勝地。

搜:尋求。

滌:洗滌。

煩囂:塵世間的煩惱和喧囂。

石橋:指天臺著名的風(fēng)景石梁飛瀑。

【白話譯文】

飛來峰高聳而草木蔥蘢,佛殿肅穆而且寂寞寥落。

層樓上可遠眺壯美日出,寺門正對著錢塘江大潮。

中秋常有桂花飄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飄到九重天。

攀援藤蘿登上遠處古塔,挖空樹木到遠處取泉水。

霜凍下山花開得更旺盛,葉子沒有因為寒冷凋落。

早年愛好遠處奇異美景,用來洗滌塵世中的煩惱。

等到我走入天臺山的路,看我過其中的梄溪石橋。

【創(chuàng)作背景】

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宋之問貶為越州長史,離京赴越?!缎绿茣分杏涊d他“頗自力為政,窮歷剡溪山,置酒賦詩,流布京師,人人傳諷?!薄短圃娂o(jì)事》說:“之問貶黜放還,至江南,游靈隱寺,夜月極明,長廊行吟曰‘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可見,這首《靈隱寺》是他途中經(jīng)過杭州,游靈隱寺時所作。此時,宋之問宮廷文人的身份早已結(jié)束,較之首次貶逐時所作的詩歌,更為清新雄壯,甚至還帶有一些出世的灑脫。

【賞析】

“鷲嶺郁岧峣”,“鷲嶺”本為印度靈鷲山的簡稱,印度高僧慧理說杭州的武林山就好像是靈鷲飛到杭州,后此處的山峰就稱為“飛來峰”,詩中的“鷲嶺”也就借指靈隱寺了。這一句從大處著筆,形容了飛來峰的高峻蔥郁。“龍宮鎖寂寥”,“龍宮”化用了龍王請佛入龍宮說法的佛教故事,此處借指靈隱寺?!版i寂寥”用一個“鎖”字形象地突出了靈隱寺中的清靜。這兩句詩,先從大處起筆描寫了飛來峰,即靈隱寺的周邊環(huán)境,再慢慢地聚焦到一點上來描寫了靈隱寺。

下面的兩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從靈隱寺的樓閣上可以眺望大海日出時的壯景,靈隱寺的寺門又正對著錢塘江洶涌的潮水,對仗工整,氣勢雄壯,在描繪實景的同時又增加了景物的層次,給人帶來雄壯的感受。這兩句詩傳唱極廣,前人評價為“氣韻生動,境界幽遠”。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是吟詠桂花的名句,當(dāng)為詩人根據(jù)靈隱寺每到金秋時節(jié)便有桂子從月宮中落下的傳說加以想象而成的,構(gòu)思也相當(dāng)絕妙。月宮中的桂子從天外飄下,寺廟中的香火從人間飄到了天外,天上人間仿佛都是相通的,顯出了佛教圣地的神秘色彩。

第二聯(lián)和第三聯(lián)描寫的是詩人在靈隱寺中見到的景色,第二聯(lián)是實景,第三聯(lián)是想象之景,是虛景。這兩聯(lián)虛實結(jié)合,更能顯出靈隱寺之神秘。下面兩聯(lián)則是詩人離開靈隱寺的途中見到的景色。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形容詩人跋山涉水之艱辛。這一聯(lián)采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詩人不分遠近地時而登塔,時而尋找名泉的游覽過程?!八』ǜl(fā),冰輕葉未凋”這一聯(lián)是詩人在登塔取泉的過程中見到的深秋美景,山花迎著薄霜開放,樹葉雖逢細冰而未凋。此處借景抒情,抒發(fā)了詩人雖遭受貶黜卻仍然堅強。“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這一聯(lián)是詩人自述一直以來就愛好奇山異水,因其可以洗滌塵世中的煩惱和喧囂。在靈隱寺的游覽也滌盡了詩人心中的煩惱。最后一聯(lián)“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是寫詩人還打算去浙江的天臺山游覽石橋。天臺山是佛教天臺宗的發(fā)源地。天臺山的梄溪上有石橋,下為陡峭山澗。全詩在詩人想象的游覽情景中結(jié)束,構(gòu)思新穎,且以詩人對另一佛教勝景的向往, 反襯出在靈隱寺游覽時的意猶未盡,還帶有一些出世歸隱的向往。

整首詩按照詩人游覽的路線展開描寫,第一聯(lián),從外部環(huán)境飛來峰入手,接著寫到靈隱寺,第二、三兩聯(lián)寫的是靈隱寺中的景色,四、五兩聯(lián)是從靈隱寺出來見到的景色,最后兩聯(lián)是詩人離開時的感想和打算。思路清晰順暢,語言凝練自然,描寫了靈隱寺及其附近一帶的奇麗風(fēng)光,并在詩歌的結(jié)尾稍稍表示出了他出世歸隱的意向。全詩意境開闊,構(gòu)思奇妙,景色描寫清麗淡遠,開啟了唐代山水詩的道路。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二

詩歌賞析---《觀刈麥》《使至塞上》

貴陽五中 王玲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選用了白居易的《觀刈麥》和王維的《使至塞上》兩首非常有名的古詩,下面就和中學(xué)生朋友們談?wù)勗趯W(xué)習(xí)這兩首詩歌時應(yīng)該把握的一些要點。

《觀刈麥》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其中以諷諭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zāi)芙狻薄?/p>

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成諷諭、閑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諷諭詩是白詩中的精華。代表作有《新樂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們廣泛反映了中唐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了現(xiàn)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這些詩措辭激烈,毫無顧忌,突破了“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在古代批評時政的詩歌中十分突出。他的諷諭詩多直賦其事,敘事完整,情節(jié)生動,概括深廣,主題集中,形象鮮明,語言明白。

我們在這冊中所要學(xué)習(xí)的《觀刈麥》便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的諷諭詩。這首詩敘述明白曉暢,結(jié)構(gòu)層次也非常清晰自然。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痹姼枰婚_頭便交代了寫作背景,表明是五月麥?zhǔn)盏霓r(nóng)忙季節(jié)。接著“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眱删涿鑼懥藡D女帶著小孩趕往田間地頭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水送飯的情景。隨后,寫到了青壯年們的勞累和辛苦,他們“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辈活櫫胰盏暮婵?,腳踩發(fā)燙的土地,不辭辛勞地在南岡麥田低頭收麥?!傲ΡM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北M管他們已經(jīng)筋疲力盡,但為珍惜這晝長的.夏天也顧不得炎熱太陽的炙人了。詩到此處,一家人辛苦忙碌的景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為此讀者也給予了深深的憐憫之情。接著,作者又描繪了令人心酸的圖景?!皬?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手懸敝筐?!币粋€貧窮的婦女懷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個破籃子在一旁揀拾收麥時遺落的麥穗?!奥犉湎囝櫻?,聞?wù)邽楸瘋?。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痹瓉頌榱死U納官稅,她家買光了田地,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著別人收割時散落的碎麥來過活,真是令人同情與傷心。

以上描寫的兩種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賦稅壓迫下的農(nóng)民們的艱難生活,他們辛苦忙碌的種田,但仍然沒有保障,今天的割麥人很有可能成為明天的拾麥者,這強烈的諷諭盡在其中。

最后“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痹娙擞|景生情,由農(nóng)民們痛苦的生活聯(lián)想到自己的舒適與安逸,因此感到無比的愧疚與傷懷。詩歌也從上面的敘事轉(zhuǎn)為抒寫內(nèi)心同情的情緒,是全詩的精華所在。

《觀刈麥》敘事詳盡生動,雖著墨不多,卻把割麥與拾麥者的可憐與苦澀描寫得栩栩如生,歷歷如畫。詩人以切身的體驗,拿農(nóng)民的悲苦與官員們的舒逸作鮮明的對比,希望“天子”有所悟,手法委婉巧妙,可謂用心良苦。

《使至塞上》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他的詩現(xiàn)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一類成就最大。王維的大多數(shù)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寫景佳句廣為歷代傳誦不衰,如極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敘事直白平實,語言簡單樸素,內(nèi)容明晰易懂。寫了他在出使察訪的一路上所觸的景,所生的情,如“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一句,以隨風(fēng)的蓬草和北歸的飛雁自比,暗喻詩人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整首詩把萬里的行程,用幾句話簡單歸納,筆墨卻著在他最擅勝場的寫景方面?!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就是傳誦至今寫景的名句,值得我們反復(fù)品味、琢磨,那我們學(xué)習(xí)的重點就要放在這句的分析上。

這句詩寫的是詩人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的宏偉奇特的風(fēng)景,畫面開闊,意境壯美。一個“大”字,形象描繪出邊疆沙漠的荒涼與浩瀚,那里寬闊無邊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下面一個“直”字則表現(xiàn)出了他的勁拔和堅毅之美。那荒漠上沒有任何山巒林木,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得用“長”來形容才算準(zhǔn)確。另外,落日本來給人是一種凄楚蒼涼的印象,而在此處詩人卻把它寫“圓”了,便給人以親切溫暖之感。詩人不僅實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還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入到廣闊的自然環(huán)境中去,正如王國維所評價的那樣,這是“千古壯觀”的名句。

以上就是對這兩首詩歌的內(nèi)容的簡單分析,而對于詩歌的意境、語言、結(jié)構(gòu)、主題等知識的探究,還得靠同學(xué)們在不斷的學(xué)習(xí)和思索中來解決,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三

王維《使至塞上》 詩歌賞析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翻譯: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guān),路經(jīng)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guān)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中心思想:

此詩描繪了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表達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

字詞解釋: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⑵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里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看望,指慰問守衛(wèi)邊疆的官兵。

⑶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shù)民族附屬于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后即授典屬國官職。屬國,即典屬國的簡稱,漢代稱負責(zé)外交事物的官員為典屬國,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這里詩人用來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見《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額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jīng)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的《中國歷代詩歌選》認(rèn)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的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隨風(fēng)遠飛的枯蓬,此處為詩人自喻。

⑸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里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的領(lǐng)地。這里是指唐軍占領(lǐng)的北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的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fēng)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風(fēng),“裊煙沙而直上”。據(jù)后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fēng)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鎮(zhèn)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p>

⑺長河:即黃河;一說指流經(jīng)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條內(nèi)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蕭關(guān):古關(guān)名,又名隴山關(guān),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zé)偵察、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并不經(jīng)過蕭關(guān),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guān),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候騎:一作“候吏”。

⑼都護:唐朝在西北邊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其長官稱都護,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zé)轄區(qū)一切事務(wù)。這里指前敵統(tǒng)帥。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里代指前線?!逗鬂h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紀(jì)漢威德,令班固作銘?!贝藘删湟庵^在途中遇到候騎,得知主帥破敵后尚在前線未歸。

寫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發(fā)兵攻打唐屬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命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并任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使至塞上賞析: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所往之處是:“屬國過居延?!本友釉诮窀拭C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痹娙艘浴芭睢薄把恪弊员?,說自己像隨風(fēng)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yīng)。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p>

最后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钡搅诉吶?,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的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shù)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shè)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lián),寫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fēng)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么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diào),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xiàn)了它的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的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的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里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zhǔn)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紅樓夢》第48回香菱學(xué)詩里說的那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的藝術(shù)境界。

后世評價:

1,屈復(fù)《唐詩成法》評此詩:“前四寫其蕪遠,故有“過”字、‘出’‘入’字。五六寫其無人,故用‘孤煙’‘落日’、‘直’字、‘圓’字,又加一倍驚恐,方轉(zhuǎn)出七八,乃為有力?!?/p>

2,徐增《而庵說唐詩》評此詩:“‘大漠’‘長河’一聯(lián),獨絕千古。”

3,王士禎《唐賢三昧集箋江》評此詩:“‘直’‘圓’二字極錘煉,亦極自然。后人全講煉字之法,非也;不講煉字之法,亦非也?!?/p>

4,曹雪芹《紅樓夢》中借書中人物香菱之口評價此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薄霸姷暮锰?,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p>

趙殿成在《王右丞集箋注》中評此詩頸聯(lián)兩句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p>

5,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高度評價此詩頸聯(lián)兩句:“‘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懸明月’‘黃河落日圓’,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求之于詞,唯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如夢令》之‘萬帳穹廬人醉,形影搖搖欲墜’差近之?!?/p>

作者簡介:

王維(7-761年,一說6—761年),漢族,唐朝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會打擊徹底禪化。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參禪悟理,學(xué)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p>

閱讀練習(xí)及參考答案:

1、《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內(nèi)容?

答:奇特壯美的邊塞風(fēng)光。

2、你能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人胡天”一句的含義及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過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樣隨風(fēng)飄轉(zhuǎn),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

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

3、這里最能體現(xiàn)詩中有畫的是哪一聯(lián)詩句,說說它的意境嗎?

答:(頸聯(lián)“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充分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藝術(shù)特色。)

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nèi)灰簧?、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肮聼煛眱勺帜軤钇渖耥?,“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伴L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

4、《使至塞上》這首詩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傳達出詩人被排擠受命赴邊的幽微難言的內(nèi)心情感。詩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入廣闊的自然景象的描繪中。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四

1.指名朗讀《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開頭為什么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要點提示:這一把折戟與古代戰(zhàn)爭有聯(lián)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

這兩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為詩的引導(dǎo),它本身也蘊含著強烈的意念活動。沙里沉埋著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fēng)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銷蝕,又發(fā)歲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歷史上留下過蹤跡的人物、事件,常會被無情的時光銷蝕掉,也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機會被人記起。正由于發(fā)現(xiàn)了這把鐵戟,使詩人無法平靜,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認(rèn)一番,發(fā)現(xiàn)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zhàn)時的遺物。從而為下文鋪墊。

(2)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感慨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7 .

要點提示: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3.齊讀背誦這首詩。

《過零丁洋》

1.指名朗讀《過零丁洋》。

2.四人一小組,思考探究:

(1)這首七言律詩首聯(lián)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

(2)頷聯(lián)上下兩句有何聯(lián)系?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頸聯(lián)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wù)動心膬蓪雍x。

(4)尾聯(lián)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請同學(xué)們談?wù)勚袊鴼v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點提示:

(1)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人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guān)頭,起兵勤王抗元。

(2)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3)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意思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唷?/p>

(4)表明詩人舍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

(5)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等等。(學(xué)生能談多少談多少,不宜作統(tǒng)一要求。)

3.齊讀這首詩。

4、布置作業(yè)

1.背誦今天所學(xué)的三首古詩。

2.品析下面的詩句。

(1)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五

這詩作于1839年(農(nóng)歷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后又北取眷屬,就在往返途中創(chuàng)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抒發(fā)感慨,藝術(shù)地再現(xiàn)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歷,標(biāo)志著詩人認(rèn)識社會和批判現(xiàn)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時值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夜,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這首詩則表現(xiàn)詩人辭官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形象生動,極富藝術(shù)魅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dāng)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詩人們常常喜歡用落日作為自然現(xiàn)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雙重手法來顯示相思之烈或別離之苦?!耙鞅迻|指即天涯”?!耙鞅蕖笔侵冈娙说鸟R鞭,“東指”點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鄉(xiāng)(浙江)?!凹刺煅摹笔钦f距離故鄉(xiāng)還很遠。馬鞭舉處,前面便是離京師越來越遠的海角天涯。元人馬致遠的《天凈沙》寫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龔自珍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烘托離愁,以“天涯”映襯離愁,這種多層次的描寫方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龔自珍的“吟鞭東指即天涯”沒有直接說自己是“斷腸人”而已。

按理說,龔自珍不滿于死氣沉沉的禮部衙門生活,毅然辭去禮部主事之職,準(zhǔn)備回家鄉(xiāng)杭州干一番事業(yè),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對舊勢力的決裂之感和憎惡之情,不應(yīng)產(chǎn)生浩蕩的離愁。唐詩人劉皂《旅次朔方》云:“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說由于遷謫到更遠的地方,因此連客舍地也成為故鄉(xiāng)了。不同之處在于,龔自珍雖說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小時候在北京住過,又在禮部和其他機構(gòu)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雖然龔自珍是主動要求辭職,但辭職的原因卻是因為沉淪下僚,生活拮據(jù),事出無奈,客觀上是被迫離京出都。因此,“浩蕩離愁”中,含有些許仕途蹭蹬,不為世用的感嘆和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孤獨感。兼之龔自珍當(dāng)時與妓女靈簫關(guān)系十分密切,《己亥雜詩》十分之一的主題都與靈簫有關(guān),其中一首說自己正墮入“紅似相思綠似愁”的情場里,雖說靈簫并不在京師,但在這種情況下,與過去的生活告別,纏綿悱惻、依依不舍的“離愁”也就難排難遣??梢?,龔自珍的“離愁”內(nèi)涵是豐富、復(fù)雜和多方面的。

日暮的片片飛花,撩起詩人的離愁。事業(yè)未竟,歲月蹉跎,青春已逝,紅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許不再回還,作為描摹落花的能手,詩人愛“探春”,更愛“送春”,愛花開,也許更愛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說紛飛的海棠花是到人間飄泊逗留的奇龍怪鳳,把大風(fēng)中海棠紛謝的奇景比作“如錢塘潮夜澎湃;如昆陽戰(zhàn)晨披靡;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坝致剝敉谅浠ㄉ钏拇?,冥目觀想尤神馳”,想像“安得樹有不盡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長是落花時”。他對落花作過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而如今,詩人突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飄飛的落花。辭別京都,詩人乘馬車出都,一路情不能已,對著無邊的落花,展開豐富的想像。官場的傾軋,沉重的氛圍,窒息的人性,拮據(jù)的生活,詩人把自己的身世與落花完全融為一體。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zhuǎn),由抒發(fā)離別之情轉(zhuǎn)入抒發(fā)報國之志。并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xiàn)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guān)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落花決不是無情的廢物,詩人辭去禮部主事之職,正是為了到家鄉(xiāng)主掌書院,聚徒講學(xué),把自己的學(xué)業(yè)和思想傳給生徒,以變革的熱情和未來的憧憬啟迪他們,為國為民盡自己的最后一點力量。花落歸根,化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正可以獻給后之來者。詩人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中得到啟發(fā)。大自然里花開花落,本來風(fēng)雨由之,無感情可言,落紅說不上是“有情物”還是“無情物”,只是詩人把自己的身世與落花完全結(jié)合起來,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從而變成有情物。落花有情,表現(xiàn)在去釀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護花”。至此,詩人終于把飛花般紛亂的思緒捉住,從愁思中擺脫出來,帶著時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種莊嚴(yán)神圣的境界?!盎鞔耗喔o花”,這是飛花的獨白,也是詩人與腐敗的官場決裂,向黑暗的勢力抗?fàn)幍那f嚴(yán)而神圣的宣誓。為了國家和黎民百姓,為了似錦繁花,不惜獻身化為春泥。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jié)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fù)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后》),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六

首先說明,許多人認(rèn)為這句是屈原對勞苦大眾的同情,不過要說明的是,整個離騷是屈原表明自己人格、志向、以及發(fā)牢騷的文章,沒有勞苦大眾什么事,這里的“民生”是“人生”的意思,這句是屈原慨嘆自己抑郁心情的名句。屈原表述自己郁悶心情的句子有很多,《惜誦》《哀郢》《抽思》《懷沙》《惜往日》《悲回風(fēng)》以及這篇《離騷》當(dāng)中有很多這樣的句子,都表現(xiàn)了屈原高潔的人格,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志向,我們可以不同意屈原這些高潔的品質(zhì),但是不能不尊敬。

這句已經(jīng)引用很多了,不贅言。

《九歌》是屈原最美的篇章,許多問題體現(xiàn)了人們細膩的感情,《湘君》《湘夫人》兩篇尤其體現(xiàn)這一點,湘君是湘水的男神,湘夫人是女神,神話傳說中舜死在蒼梧之后,他的兩個夫人,娥皇,女英二人十分悲痛,投湘水而死,成了湘水女神,而舜自然就成了湘水的男神。《九歌》是屈原根據(jù)民間祭祀的歌曲改編的,可見當(dāng)時楚國祭祀時的`盛況,而且從許多篇章來看,都與愛情有關(guān),可能祭祀之時也是男女發(fā)展愛情之時?!断婢贰断娣蛉恕肥浅思漓胂嫠竦募栏瑁恰断婢分饕v湘夫人如何盼情郎而不致,《湘夫人》主要講湘君為湘夫人建了一個溫暖的家,一點都不像一般人想象的有祭祀的隆重,完全就是兩首情歌,而其中細膩的感情,總會有觸動你的一點。

這句是說,一味憂傷又能怎樣,只能希望你健康,人的壽命有長短,悲歡離合奕屬正常。司命是掌管生死的神,可以看出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并沒有閻王的概念,而無常,奈何橋,彼岸花,三生石,孟婆湯,輪回,地獄等概念均來自佛教,那時人們認(rèn)為“死”由大司命掌管,“生”由少司命掌管,所以楚人也祭祀這兩個神,而《大司命》《少司命》就是屈原根據(jù)民間改編的祭歌。這句詩雖然有強自寬慰的味道,但是也屬達觀。

千古情語之祖。

東君就是太陽神。長矢是天上的星名,由九顆星組成一個弓箭的形狀,天狼星在西北(秦就在楚國西北),詩人想象東君用長矢去射擊天狼,不覺流露出對秦國的憎恨。

河伯是黃河之神,此篇講的是河伯的愛情故事,這是首句。其實《河伯》描寫的也許不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主人公最后流露出一絲哀傷。神話傳說中后羿成了第三者,最后還把河伯的眼睛射瞎,天帝還不為其主持公道。

與中原人不同,楚國祭祀的山鬼是一個嫵媚的女子,并非魑魅魍魎的妖魔鬼怪形象。這是此篇的最后一句。山鬼全篇都是彌漫著凄婉哀傷的情緒,山鬼盼情郎而不來,強自寬慰,最終失望而歸,而這最后一句,情與景德交融已達不可分割的化境。

殤,之未成年而死或者戰(zhàn)死。這篇是祭祀為國捐軀的壯士的,一掃九歌一直擁有的或隆重或凄婉的氣氛,完全變成慘烈。全篇剛勇有力,蕩氣回腸,詩人用一種極為亢奮的筆觸,來描寫一種陽剛之美。

屈原的一篇奇作,以問難的方式提出一百七十多個問題,開天辟地,神話傳說,天文地理,歷史故事無所不問,顯示出作者的博學(xué)。由于年代久遠,失去了韻律性,不過我們可以根據(jù)天問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包括失傳的神話傳說,古人的宇宙觀,世界觀等等。

九章是屈原的九篇作品由后人整合到一起的,大多講述詩人抑郁的心情與高潔的志向,與離騷很相似,但是較離騷的感情每篇都有一些變化。這句詩人用食用玉英比喻自己修養(yǎng)行為高潔。

飛走的鳥不忘老巢,狐貍死的時候頭向著所居住的山岡。詩人用這種比喻說明了自己懷念故鄉(xiāng)的心情。郢,楚國都城,屈,楚國的貴族之姓,屈原的故鄉(xiāng)應(yīng)該就是郢,而郢已經(jīng)被秦國攻下,詩人已經(jīng)無法返回故鄉(xiāng),而回去輔政的愿望也更加渺茫。

憂思難忘,抑郁難眠,很多人都有過的經(jīng)歷吧。

《卜居》可能不是屈原所作,但是表現(xiàn)了屈原的精神。這句體現(xiàn)了黑暗的現(xiàn)實。不過,屈原依舊堅持自己的高潔,其實,我們也應(yīng)該相信天道有常。

同樣,這篇漁父也不一定是屈原所作,因為卜居、漁父兩篇已經(jīng)帶有一些漢賦的色彩了。這句體現(xiàn)了屈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但是此篇中的漁父明顯更有魅力,最后那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注釋:頭發(fā)),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體現(xiàn)了道家的保身之道,與屈原形成鮮明對比。高中老師講到《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時曾經(jīng)探討過屈原與漁父誰是誰非的問題,當(dāng)時并沒有得出結(jié)論。個人認(rèn)為其實二人的態(tài)度都不好,屈原被流放是因為小人的讒言,而屈原自己又太過高潔,大丈夫能屈能伸,光明正大并不能解決一切,《明朝那些事兒》里當(dāng)年明月借徐階的心理告訴我們,對付小人就要用小人的辦法,所以徐階干掉了嚴(yán)嵩父子。而張居正明顯也不正,背后一槍解決了高拱。其實“委蛇”是一種極其高深的處世哲學(xué),管仲,王翦,蕭何,叔孫通,楊一清都是明白人。但是,我們可以不同意屈原的做法,但是不可以不敬佩,堅持原則的人是可敬的,為原則而死的人更為可敬,我們可以不同意,但是不可以嘲笑。屈原,文天祥這種人才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魂。

屈原的另一神作。有人說這是宋玉所作,其實不然,《招魂》結(jié)尾描寫了作者與君王去打獵的情景,并且作者擔(dān)心君王會傷到“青兕”(兕,雌犀牛,傳說射殺者,三月內(nèi)必死),是一種真實感情的流露,宋玉并不具備此條件,只有屈原,這位楚懷王曾經(jīng)的近臣,才有資格說這些話。招魂其實是一種儀式,作者利用其豐富的知識以及浪漫的想象為我們描繪了一篇美麗的畫卷。這篇與《天問》一樣,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傳說。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七

長歌行賞析 古詩

樂府是秦漢時期官方設(shè)立的音樂機構(gòu)。漢武帝時曾經(jīng)大規(guī)模地擴建樂府,并從全國各地收集民間詩歌,配樂演唱。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長歌行!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誦讀:

前四句要讀出萬物在春天競相生長的勃勃生機,語調(diào)較為輕快愉悅。后四句要與前面形成對比,讀出憂心、疑慮的感覺。最后兩句是全詩的中心,激勵人們應(yīng)該趁年輕發(fā)憤努力,做出成績,因此要重讀,表達出勸誡的意味。

注釋:

①長歌行:漢樂府曲調(diào)名。②葵:菜名,即冬葵。又名冬寒菜。③朝露:早晨的露水。④晞:曬干。⑤陽春:溫暖的春天。⑥布:散布。⑦德澤:恩惠。⑧生:煥發(fā)。⑨恐:擔(dān)憂。⑩秋節(jié):秋季。[11]焜:明亮。形容落葉枯黃的顏色。[12] 華:同“花”。 [13]衰:衰敗,凋零。[14]百川:眾多的河流。百,形容多。[15]徒:白白地。

譯文:

園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葉上的露水被朝陽曬干。春天的陽光把溫暖布滿大地,萬物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常常擔(dān)心秋天一到,美麗的花葉就會枯黃、衰敗。無數(shù)條江河奔騰著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夠重新返回西方?年少時如果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與悲傷。

賞析一: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diào),這種寫法被稱為“托物起興”。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的變化規(guī)律:清晨的露珠等太陽出來就會被曬干,春天的美景到了秋天就會衰敗、凋零,千萬條江河?xùn)|流到海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努力奮斗,到年老力衰的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了。全詩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奮進?!吧賶巡慌?,老大徒傷悲”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賞析二: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diào),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詩人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zhuǎn)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jīng)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fā)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jīng)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詩人用“常恐秋節(jié)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一個“恐”字,表現(xiàn)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lián)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fù)返。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復(fù)生。在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豈不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干了嗎?豈不就像青青葵葉,一語秋風(fēng)就枯黃凋謝了嗎?詩歌由對宇宙的探尋轉(zhuǎn)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于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fā)聾振聵的結(jié)論,結(jié)束全詩。這個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沒有寫出來,但讀者可循著詩人思維的軌跡,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補足: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jié)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jīng)秋變衰,但卻實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豈不等于空走世間一趟。調(diào)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后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鐘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于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qū)⒂谑聼o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diào)必須及時努力。

讀這首詩,我們很自然會聯(lián)想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段關(guān)于人的生命應(yīng)該如何度過的名言?!叭俗顚氋F的東西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應(yīng)該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顧已逝的年華時,不因虛度時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無成而羞愧;這樣,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就可以坦然地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人世間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引導(dǎo)讀者少壯及時努力,不要虛度光陰,這種人生態(tài)度無疑是積極的。

這首《長歌行》不同于漢代其他的文人詩哀嘆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時行樂,它是一首唱反調(diào)的詩,是一首難能可貴的佳作。

推薦名句賞析心得體會和感想八

長歌行 古詩賞析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朝廷音樂機關(guān),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長歌行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今譯

早晨,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等待在陽光下曬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生機。

常常擔(dān)心瑟瑟的秋天來到,花和葉都變黃衰敗。

千萬條大河奔騰著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回來?

少壯年華時不發(fā)奮努力,到老來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注詞釋義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diào)名。

晞:曬干。

陽春:生長茂盛。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焜黃:枯黃。顏色衰老的樣子。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cuī。

徒:白白地。

解題

《長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編纂的《樂府詩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詩,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名篇。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朝廷音樂機關(guān),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 歌行體的簡稱,詩歌的字?jǐn)?shù),和句子的長度不受限制。

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diào)的自由式歌行體。

衰:,讀cuī.古時候人們讀的沒有shuaī這個音。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diào)曲。《樂府解題》說這首古辭“言芳華不久,當(dāng)努力為樂,無至老大乃傷悲也?!卑选芭Α崩斫鉃椤芭闃贰?,顯然是一種曲解。漢代的五言古詩,許多是慨嘆年命短促、鼓吹及時行樂的。這首詩從整體構(gòu)思看,主要意思是說時節(jié)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fā)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為。其情感基調(diào)是積極向上的。

《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的一部樂府詩總集,全書一百卷,分十二類。上起漢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謠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樂章外,還保存了大量民間入樂的歌詞和文人創(chuàng)造的新樂府詩。全書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對各種歌辭、曲詞的起源和發(fā)展,均有考訂。

注評

『青青園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園:園圃,種蔬菜、花果、樹木的場所??何覈糯匾卟酥?。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朝露:清晨的露水.待:動詞,等待。日:太陽。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的照耀。○描繪葵的形象。托物起興。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的太陽散布恩惠。 陽春:溫暖的春天。布:動詞,這里是散布的意思。德澤:恩惠。春天把陽光、雨露帶給萬物,因而說是一種恩惠。萬物:大地上的各種生物。生光輝:形容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樣子。○對春天的禮贊。

『??智锕?jié)至,焜(kūn)黃華(huā)葉衰』 常:副詞,表示情況或時間的持續(xù)和一貫性。時常??郑簞釉~,擔(dān)心。秋節(jié):秋季。至:動詞,到。秋氣肅殺,萬物多因長成而趨于衰敗、死亡,故爾擔(dān)心。焜黃:顏色衰敗的樣子。華:同“花”。衰:衰老,衰敗?!鹩纱憾?,植物完成一次生命過程。不由得生出種種感觸。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東: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表示朝東、向東的意思。海:大海。何:疑問代詞,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起修飾作用。常用來表示對時間、處所、事物的詢問。時:名詞,時候。復(fù):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示‘某種情況的再現(xiàn)??勺g作“重新”“又”。西:方位名詞用作動詞,向西、朝西。歸:動詞,回。這句意思是光陰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fù)返。由季節(jié)轉(zhuǎn)換聯(lián)想到日月不居??鬃诱f;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少年時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傷嘆氣了。少:少年時期。壯:成年時期。合起來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努力:把力量盡量使出來。意即勤奮。老大:指人生命力衰敗的時期。徒:副詞,表示動作的施行沒有取得成效一??勺g為“空”。傷悲:悲傷。歸結(jié)為關(guān)于生命價值的感悟,情景動人。

其中最有名的詩句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本詩借物言理,以園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fēng)的厲害。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少年時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努力學(xué)習(xí)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之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努力向上,牢記“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警訓(xùn),催人奮進。

簡析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diào),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詩人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zhuǎn)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jīng)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fā)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jīng)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詩人用“常恐秋節(jié)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一個“恐”字,表現(xiàn)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lián)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fù)返。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復(fù)生。在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豈不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干了嗎?豈不就像青青葵葉,一語秋風(fēng)就枯黃凋謝了嗎?詩歌由對宇宙的探尋轉(zhuǎn)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于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fā)聾振聵的結(jié)論,結(jié)束全詩。這個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沒有寫出來,但讀者可循著詩人思維的軌跡,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補足: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jié)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jīng)秋變衰,但卻實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豈不等于空走世間一趟。調(diào)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后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鐘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于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qū)⒂谑聼o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diào)必須及時努力。

讀這首詩,我們很自然會聯(lián)想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段關(guān)于人的生命應(yīng)該如何度過的名言?!叭俗顚氋F的東西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應(yīng)該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顧已逝的年華時,不因虛度時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無成而羞愧;這樣,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就可以坦然地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人世間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引導(dǎo)讀者少壯及時努力,不要虛度光陰,這種人生態(tài)度無疑是積極的。

這首《長歌行》不同于漢代其他的文人詩哀嘆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時行樂,它是一首唱反調(diào)的詩,是一首難能可貴的佳作。

字詞句基礎(chǔ)知識舉要

“葵”作為蔬菜名,指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崩顣r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nèi)子輕虛如榆莢仁?!北驹姟扒嗲鄨@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種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簡稱.“葵”,用蒲葵葉做成的扇子稱“葵扇”

衰:

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cui,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shè)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guī)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后,將漢代樂府機關(guān)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tǒng)統(tǒng)稱為樂府詩。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

漢樂府創(chuàng)作的基本原則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xiàn)實。漢樂府在藝術(shù)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xiàn)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選取典型細節(jié),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chǎn)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shù)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全詩賞析

本詩的前六句,揭示出春榮秋枯這個自然規(guī)律。這六句詩,主要寫自然界植物花草的榮枯變化,以托物起興的方法,為過度到珍惜時光作鋪墊。

七、八句用生動巧妙的比喻,來揭示時光就像流水一樣不會倒轉(zhuǎn),人老了就不會再年輕這一客觀規(guī)律,從而突出人應(yīng)珍惜寶貴時光這一中心意思。比喻貼切,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使詩句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最后兩句則進一步指出,一個人要有所作為,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應(yīng)該從青年起努力學(xué)習(xí),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否則便會虛度歲月,一事無成而空自悲嘆!這兩句詩是古代詩人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人生格言,對于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仍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全詩看起來平淡,都是些當(dāng)時年間的口頭用語,但仔細體味,就會覺得意味深長,乃是在平淺的語句中寄寓著不平凡的內(nèi)容,詞淺意深,淡而多味。讀過之后,很受啟發(fā)。

名句賞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本詩借物言理,以園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fēng)的厲害。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少年時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努力學(xué)習(xí)奮斗,反而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之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努力向上,牢記“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警訓(xùn),催人奮進。

中心

前四句通過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歸海說明美好時光短暫而易逝,且一去不復(fù)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勸誡人們珍惜時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嘆息。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