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象山運輸倉庫租賃協(xié)議書通用 象山廠房和倉庫出租信息(二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0 02:45:39 頁碼:10
象山運輸倉庫租賃協(xié)議書通用 象山廠房和倉庫出租信息(二篇)
2023-01-10 02:45:39    小編:ZT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象山運輸倉庫租賃協(xié)議書通用一

從濱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覽象山全景,“象汲長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園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萬年左右,地殼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寬度不斷縮小,江水在山體東麓沖刷溶蝕出一個長17米,寬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與象之間通透圓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陽洞。江水穿洞而過,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詩贊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與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樹蔥蔥,竹籬茅舍掩映其間。若是雨季,云蒸霧騰,村舍與綠樹皆似披上一襲輕紗,古人稱之為“訾洲煙雨”。將其列為桂林八大勝景之一。此時的巨象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在煙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視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為神往的風景點。

象鼻山看點: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 地殼抬升,漓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fā)育, 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圓而長,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時高時下,故其穴亦時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陽,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學士屬文賦句,莫不嘆為觀止。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之句,細致刻畫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輝映的奇跡。象山的水月與南望的穿山月巖相對, 一懸于天, 一浮于水,形成“漓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清代改稱得月樓,已廢。洞內(nèi)有張孝祥《朝陽亭詩并序》、范成大《復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陽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內(nèi),始建于宋,亭已早廢,但遠在800多年前,圍繞水月洞的命名,兩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一直成為到此游覽的人們永恒的話題。原來,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張孝祥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興題詩作序,因洞口東向,把亭名、洞名、巖名統(tǒng)統(tǒng)已為“朝陽”,并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該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見,恢復了原名,寫下《復水月洞銘》,并鐫在洞的南壁。

象眼巖

象眼巖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兩側(cè), 互相貫通,高約2米,寬5~10米,長52.8米,呈扁長形,面積約274平方米。象眼巖原是一段不長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從象山南麓南極洞口,沿石級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巖,盤山道可達山頂。北眼懸崖峭壁,無磴可通。象眼巖南北兩洞,是一對眺望風景的絕妙窗口。從左眼張望,高聳的漓江飯店近在咫尺,城區(qū)樓宇街市鱗次櫛比,半城山芭歷歷在目;從右眼遠眺,江波帆影, 閃爍隱現(xiàn)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間。 云崖軒 宋代園林建筑。明張鳴鳳《桂故》載: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軒。軒廢已久?!备鶕?jù)方信孺《題云崖軒》和邵以仁在方所鐫詩之前便建“古云崖軒”的記述。云崖軒確建何時無可考。方信孺詩有“不用窮探費杖藜, 隱然林壑挾城陴。曾尊月洞千巖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說云崖軒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賢塔

普賢塔遠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劍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寶瓶,因此稱“劍柄塔”,或“寶瓶塔”。 該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為雙層八角須彌座,在第二層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淺刻的南天普賢菩薩像。普賢塔位于象山之顛,不僅與桂林山水的傳說相吻合,又印證了普賢菩薩乘大象之說,而大象馱寶瓶,在亞洲各國的許多傳說中,也象征著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巖與水月洞相鄰,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處而得名。巖高1.9米,,寬3.3米,長約13.5米, 面積44.5平方米。巖口面江, 東向,呈條形封閉狀態(tài), 是內(nèi)涼、眺望江景佳處。明代學者毛賓泉曾在此讀《周易》后人在巖口刻“讀書巖”3字,并稱此巖為“點易山窗”。萬歷丁丑(1577)春正月中進行修整, 有“賓泉山人開深此洞”題名石刻。明詩人張襄《訪毛賓泉點易山窗》詩, 有“千頃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靜觀周易”句,詳見水月洞摩崖石刻。

有關象山運輸倉庫租賃協(xié)議書通用二

新會會城西北邊緊靠一座小山,以其形而稱“象山”,面積6公頃,是會城市民每年中秋望月的勝地,“象山秋月”成為著名的“新會八景”。象山有不少古跡,記載著新會僑鄉(xiāng)的歷史文化。

明代初期,象山之麓建有一間書院,是當時的新會知縣謝景旸專為方便張撝講學而建造的。張撝,會城濠橋街人,自幼聰明,師從新會古岡書院教師、詩人羅蒙正,很受羅蒙正器重。后因患腳病,在家專心鉆研學問,知識淵博。知縣謝景旸仰其學問,向他征詢政事,請他出來做官。張撝以腳有病行走不便為理由推辭。謝知縣無奈,便在象山麓建造一間園林式的書堂,請張撝在那里講學,專心培育人才。謝知縣為書堂題“象山書院”四字,書軒題“養(yǎng)拙”二字,又在書院旁建一個石池,名曰“洗硯池”。張撝深受感動,便專心在象山書院講學,自號“象山拙叟”。前來求學的學生遍布四方,數(shù)以千計,尊稱張撝為“象山先生”。那時的象山就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有碑文“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見證了當時的盛況。

1919年,岡州中學校長李淡愚倡議建“象山公園”,既為緬懷象山先生,又可供市民游覽。這一倡議得到港商及邑人的響應,捐資在象山修筑了秋月臺、海月奇觀亭、榕臺、仰湲臺、養(yǎng)拙亭、仰山亭、延月亭、半山亭、亦臺等,山腳還建有“象山公園”石牌坊。這是會城第一個公園。公園里的亭臺設施,記載了會城數(shù)百年歷史文化,可供后輩仔細閱讀,意義重大。

近百年來,古老的象山公園經(jīng)過戰(zhàn)亂,過去的亭臺設施也被破壞了,現(xiàn)在只留下一些殘跡。但是這些殘跡卻引發(fā)人們許多回憶和聯(lián)想。象山既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tài)公園,又記載著會城的歷史文化,它的古跡是不容忽視的。近十多年來,有關部門對象山公園作了大規(guī)模的修建擴建,修山路,種樹木,設石凳,裝路燈,增建涼亭、登山亭和觀月臺,擴寬登山路,還修建了小廣場、鵝卵石健身徑等,為市民晨運健身提供了很好的場地。象山公園恢復了青春。

從象山南面沿著新鋪設的山路上山,可見路旁一塊小石碑,記載了民國廿年新會縣長吳鳳謦應市民要求,集資修筑象山路的經(jīng)過。環(huán)山而上,迎面是一座飛檐六角涼亭,名曰“松心亭”,六條圓柱支撐傘頂,其中兩石柱刻著一副對聯(lián):“蒼蓋擎天,三分秋色二分月;綠蔭如畫,一角斜陽六角亭?!彼尚耐ず竺?,接近山頂?shù)穆愤呌醒錾酵ぃは掠斜?,其書法文章令人駐足。

再拾級而上,可見綠蔭叢中有榕臺、黎壁湲先生紀念華表、靈巖磨崖石刻、養(yǎng)拙亭遺址等。黎壁湲先生紀念華表是他的學生趙公漠所設。黎壁湲(1855—1920)晚清廩生,科舉廢后改教中學,當時的文化名人何琴礁、李香介、李卓生等均是他的學生,發(fā)動養(yǎng)拙亭遺址(現(xiàn)養(yǎng)拙臺)后邊有塊石碑,刻著《養(yǎng)拙亭記》,碑文清晰可見:“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謝邑侯景旸筑養(yǎng)拙軒以居之,圮毀久矣。今秋與馮君錫蕃訪洗硯池,予謂宣特建一亭以資景仰。錫蕃函告乃兄平山君。許之,逐建此亭,仍楬曰養(yǎng)拙。既成,得沒字碑于山下,移置亭后記其事如此。

民國八年后學李春華并書”(碑文標點是編者所加,下同)養(yǎng)拙亭遺址右邊數(shù)步有“亦臺”,臺后也有石碑沒入山邊,得以保存。其碑文是:“民國戊辰孟夏之初,仰張象山之高風,共游覽于此。見夫沒硯池上,養(yǎng)拙有亭,望池有臺,余如可軒榕臺于諸亭臺羅列左右,誠樂地也。同人亦筑此臺,以供游人憩息,故名之曰亦臺,并列敘時永留紀念?!北恼暮罅谐?6人名參與修筑亦臺。從上面兩篇碑文可見,張象山先生確實是當時會城人所景仰之先賢。這些殘留下來的勝跡,也銘刻著當年的華僑、港澳同胞深深的愛鄉(xiāng)情懷,更使人想起僑鄉(xiāng)新會的會城確實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再往上登上山脊,就是新建在西端的一座半圓形的觀月臺。觀月臺曲徑回廊,林木深深,中間一塊綠蔭小廣場,總面積600平方米,可容納數(shù)百人觀景。臺旁有一塊“秋月臺”殘碑,記述建筑“秋月臺”的經(jīng)過和過去賞月的勝跡。

站在觀月臺上,憑欄觀景,涼風陣陣,鳥語花香。這情景令人想起明代詩人許炯的《象山秋月》詩:“碧落云飛宿霧收,夜深攜酒上丹丘。誰磨天上無塵鏡,照破人間萬頃秋?!睆挠^月臺往北走,是一個建在樹蔭下的長方形小廣場,地面鋪設紅色廣場磚,鄰近是鵝卵石健身徑。小廣場中豎有“吳鐵梅夫子紀念”華表,是李淡愚為紀念他的老師而設。這里是市民晨運的好地方,每天早晨或傍晚,廣場上音樂四起,練劍的婦女,練拳的男士,做各種健身操的退休老人,吸著新鮮的空氣翩翩起舞,全情投入,一片熱鬧景象。廣場北邊并排放著兩門黑沉沉的古炮,山邊隱隱約約露出明代古城墻的磚石。這使人想起這里原是防衛(wèi)會城的要塞。

再往北行,走下山坡,越過一段寬闊的水泥路,就到矗立在象山北角的仲儀樓。這座樓是香港同胞楊仲儀捐資興建的,占地數(shù)百平方,高兩層。登上仲儀樓可眺望會城新貌,綠樹瓊樓,田園秀色盡收眼底。樓兩側(cè)有寬闊平坦的水泥場地,可供晨運健身。這里空氣極之清新,居高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每天早晚,有不少市民到此健身或游覽。

近年,有關部門又在象山西南麓新建一座三層高的登山亭,一道銀色瀑布從二層亭邊飛瀉而下,頗具氣勢。下面是半月池,裝有射燈和噴水管。亭邊的石壁上,刻著明代詩人許炯的《象山秋月》詩。登山亭后新辟了登山路,可到達觀月臺。

會城人登象山望秋月有悠久的歷史,南宋寧宗年間(1195—1200年)署新會知事方信儒已于象山建海月奇觀亭,以觀云山海月之勝景。每逢中秋節(jié),登象山望秋月的市民成群結(jié)隊,熙熙攘攘,熱鬧非常。這已成為一種風俗習慣,年年如此,從未間斷。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