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范文(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13:07:16 頁碼:7
最新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范文(模板10篇)
2023-11-19 13:07:16    小編:ZTFB

美食能夠帶給我們無限的享受和滿足感,讓人生更加美好??偨Y要簡潔明了,并突出重點,以便讀者能夠快速了解主要觀點。以下是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一

小發(fā)明是要求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規(guī)律,各位同學,看看下面的科技創(chuàng)新小發(fā)明小論文吧!

摘要:是對日常生活中、學習中或勞動時遇到的不方便、不順手和不稱心的事物,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制造的新產品。這類活動使學生手腦并用,而且容易激發(fā)學生的科學實踐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

關鍵詞:提出問題;自主創(chuàng)造;制作。

一、提出科技創(chuàng)新問題。

在科技教育活動過程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他們用課本上和通過其他途徑學到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像科學家那樣去探索和實驗,獲得創(chuàng)造知識。在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中,在教師的輔導下,發(fā)現問題,查找資料,制訂計劃和親身實踐,在實驗中積累數據,在研究中分析數據,直至撰寫科技小論文或創(chuàng)造出有價值的科技作品。

每當學生完成一個研究課題,他們就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過程,從而學會了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在解決實際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他們的思考能力。

學校圖書室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生借書后,借書證放在圖書室內。當學生到圖書室還書時,圖書管理員要在一個班的借書證中,找到還書學生的借書證,不是件容易事。來還書借書的人多時,學生要排著長隊等候。

為此,一對同胞姐妹郭嬰、郭嬰霞動起了腦筋,想了很多辦法,經過反復嘗試,動手實踐,不斷改進,每一次的改進,都向前跨了一步,終于設計制作出“尋找方便的借書證”。這個小發(fā)明獲浙江省第二十三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

二、探究科技自主創(chuàng)造。

自主創(chuàng)造是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探究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在科技教育實踐中,要使學生發(fā)展個性,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就必須讓學生自己主動大膽地去設計,突破原有的知識圈,打破常規(guī),而產生新的設想。特別是對那些有新意、有創(chuàng)見的方面,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進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如,朱懿超同學發(fā)現:不少人愛用一次性杯子,尤其是用一次性杯子招待客人,而客人也喜歡用一次性杯子喝水喝茶,認為這樣干凈衛(wèi)生。但是,目前的一次性杯子都存在著一個共同問題,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的杯子是一模一樣的。在人多的場合,杯子放手后,往往由于認不準自己喝過茶水的那個杯子,而再用新杯,造成嚴重浪費,污染環(huán)境。

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減少一次性杯子的浪費呢?朱懿超同學進行了研究,想到了多種方法,最后設計了:“有編號的一次性杯子”。有編號的一次性杯子,是把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給每個杯上分別印上不同的編號:1、2、3……,再在杯上寫上“用杯記號,再喝找它,減少用杯,環(huán)保第一”的字樣。

用簡單的編號來區(qū)分一次性杯子,避免人們在一個場合用兩個以上的杯子,減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減少“白色污染”,增強環(huán)保意識,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個“有編號的一次性杯子”小發(fā)明,獲得嘉興市第二十三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

三、實踐科技制作活動。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觀點,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思想,努力營造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氛圍,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做科技創(chuàng)新的主人。

如,在船模活動中,船模制作完畢,要進行試航。船模試航是調整船模的穩(wěn)性、航向、航速和航程的重要措施。但是,絕大多數學校沒有船模試航活動的水域,校園內沒有供學生船模活動的水域,妨礙學生船模活動正常展開。以前,我校船?;顒又荒芙M織學生跑到校外的池塘邊去試航,要花很多的時間,又不安全,特別危險。

在船?;顒又校顐ネ瑢W想到,學生中午洗飯碗的地方,有個長方形的水槽,只要堵住出水洞,在水槽中可做船模試航,這樣既方便又安全。

李偉同學的船模在水池內試驗中發(fā)現:船模的航行方向,當船艏前面頂住池壁,船艉向左擺動,船艏是向右偏航,船艉向右擺動,船艏是向左偏航,只要調整到船艉不擺動,船模的方向就準了。

船模的航行方向解決了,航行速度怎樣測試?李偉同學想到了科學課上做實驗時的測力器,把測力器鉤船模的尾部,拉力大,就是航行速度快。通過用測力器,試驗船模的航行速度果然很好。

實踐證明,船模試航用儀器在水池中可以進行水密性、穩(wěn)性、航向、航速和航程測量得到正確的數據。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又十分方便,更安全,可以邊做邊試驗,大大提高了研制船模的工作效率。我校船模選手在我的指導下,參加桐鄉(xiāng)市、嘉興市、浙江省比賽取得了好成績。我們研制船?;顒硬粌H是為了獲獎,更重要的是在研制船?;顒又信囵B(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了創(chuàng)新觀念!

這個小發(fā)明為廣大船?;顒訍酆谜呓鉀Q了沒地方試航的問題。這篇《船模在普通家用水池中試航的研究報告》科技小論文獲得桐鄉(xiāng)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

我們的船?;顒?,不但與課本知識、科技創(chuàng)新、技能技巧相結合,而且把這個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收獲經驗上升為理論。通過學生自己設計活動內容,他們將不斷地開拓思路,不斷有新的嘗試,新的創(chuàng)造,不斷進入自身理想馳騁的新境界。

總之,在新理念指導下,開展培養(yǎng)小學生科技小發(fā)明活動的研究,促進小學生在家庭里、校園內、生活中、社會上,學習運用科學知識,發(fā)揮每一位小學生各自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性,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目的。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二

今天,一年一度的校園科技節(jié)如約而至,這是我期望已久的節(jié)日。

早晨,我早早地來到學校,看見操場上彩旗飄揚,主席臺的藍色幕布上醒目地寫著“科技放飛夢想,創(chuàng)新智造未來?!奔t色的拱門屹立在操場中央,特別的喜慶。

伴隨著五星紅旗冉冉升空,邢校長宣布:第四屆科技節(jié)正式開幕。

話音剛落,只見一支支火箭直沖云霄,猶如一顆顆出膛的子彈,讓人驚乎不斷,忽然,火箭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小傘兵,在空中旋轉著、舞蹈著,最終緩緩地飄落下來。

科技實驗開始了。最震憾人心的要數航模表演了。瞧!一架架紅色飛機飛向天空,在天空中劃出一條條美麗的弧線,五彩繽紛的尾氣,把天空裝扮的如同仙境一般,同學們不禁尖叫起來。

最令我難忘的實驗莫過于旋轉的飛輪。只見大熊老師從臺下跑上來,把一個帶桿兒的底座放在臺上,又拿出一個轉輪,高速旋轉著,然后把它放在桿兒中間,我本以為轉輪會掉下來,誰知,轉輪竟然沒掉,還像電風扇一樣轉了起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大熊老師還給我們表演了好多好多有趣的實驗:氣球沖沖沖、變大與變小、神奇的午餐……。

看完大熊老師的精彩實驗,我們還參加了一個團體比賽“氣圈轉轉轉”。

來到寬敞的舞蹈室,我們都拿好氣球,做好了準備。在李老師一聲令下,大家都鼓足勁快速地吹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們就吹好了。同學們齊心協力把氣球粘成一個圈,我拿起鼓風機,朝著氣圈吹,可是好幾次都失敗了,后來我發(fā)現了一個小妙招,把氣球圈堵在一個拐角里,用鼓風機吹,果然氣球飄在了空中,我們班第一個挑戰(zhàn)成功,大家開心地歡呼雀躍。

科技節(jié)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圓滿結束了,可我依然沉浸在那些有趣的實驗中。我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科技事業(yè)添磚加瓦,為人類再創(chuàng)輝煌。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三

科技興則民族興,功勛者照亮追夢路。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國防科工局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他們的創(chuàng)新成果將助力高質量發(fā)展,強大的科學家精神更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銳意進取,肩負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歷史重任。

仰望浩瀚的科技銀河,璀璨群星照耀我們前行。拉開歷史的長鏡頭,科研成果也許會成為過去,在日新月異中“后浪推前浪”,但偉大的科學家精神永遠長留歷史的大河,在奔騰不息中載舟前行,激勵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搶占先機、迎難而上。從“兩彈一星”、人工智能到雜交水稻、青蒿素,科學正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開創(chuàng)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千千萬為人類幸福殫精竭慮,為祖國強大鞠躬盡瘁的身影前赴后繼、負重前行。“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10個來自科研生產一線閃亮的名字,將綻放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的科學星光,開創(chuàng)新時代更加美好的未來。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致敬“胸懷祖國”星,照亮“科技強國”夢。中國要強盛、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科技從來都是國家民族發(fā)展的內在,愛國情懷永遠是支撐科技工作者前進的力量源泉,遠離祖國大地的科技夢只能是泡影。回顧歷史,愛國奉獻、不畏艱難一直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老一輩科學家錢學森、華羅庚、鄧稼先,舍棄名利、毅然回國,用忠誠踐行“一片赤心惟報國”;袁隆平、屠呦呦等科技先鋒,敢于創(chuàng)新、耕耘奉獻,用行動實現滿腔報國壯志;“最美科技工作者”邢繼,主持研發(fā)的“華龍一號”,鑄造了國之重器,用自主核電技術護航美麗中國建設。正是在一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努力下,我國科學事業(y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實現了“科技救國”“科技大國”到如今“科技強國”的跨越式發(fā)展。站在科技發(fā)展的關鍵期,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將個人小夢融入家國復興大夢中,點燃愛國志、奮進科技夢。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致敬“造福人民”星,照亮“科技惠民”夢。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動科技進步最持久的力量。無數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始終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從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與責任出發(fā),以無我之功耕耘人民幸福的“科學田”。他們用科技富民。姬秋梅,用科技減輕牧民勞作的艱辛,致力牦牛生產系統(tǒng)的研究三十多年,為西藏的“三農”發(fā)展獻計獻策。他們用科技愛民。祁興磊,讓中國人吃上健康安全、物美價廉的夏南牛肉,開創(chuàng)中國肉牛育種先河,填補中國肉牛品種空白。他們用科技育民。黃才發(fā),為大山的孩子播下科技種子,長年扎根教育和農村科普工作一線,讓科技夢想的花朵在尋烏縣盛放。造福中國人民,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子孫后代,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chuàng)新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的根本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國家民族和人民謀取幸福,要努力投身人民事業(yè)之中,奮力肩負起人民幸福的科技事業(yè)。

“開放創(chuàng)新,共享未來”,致敬“共同發(fā)展”星,照亮“科技共榮”夢??茖W無國界、探索無止境??茖W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博采眾長的精華,是屬于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墻內開花”如何只能“墻內香”,“百花齊放春滿園”是科技進步的本質,更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崇高追求?!?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楊海燕,扎根“一帶一路”的“水電玫瑰”,在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征程中綻放著鏗鏘之美。梁建英,由她及其團隊親手設計制造的動車組,讓全世界領略到中國“智”造的力量??萍及l(fā)展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時代大流。當前,世界各國聯系緊密,全人類面臨著氣候變化、能源環(huán)境、糧食安全、公共衛(wèi)生等復雜嚴峻挑戰(zhàn),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是必然之路。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大愛胸懷,堅決抵制阻擋國際科技合作,固步自封的錯誤思想和做法,積極構建人類科技命運共同體,為世界發(fā)展傳播中國智慧、注入中國力量。

幸福源自奮斗,成功在于奉獻。從“最美奮斗者”到“最美科技工作者”,我們致敬最美的榜樣,更要汲取最強的精神力量。新時代,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在“科技強國”路上奮力奔跑,繼續(xù)書寫更加光輝的科研新篇,照亮更加燦爛的光明未來。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四

[提要]現階段縣域經濟傳統(tǒng)發(fā)展動力不斷減弱,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于人才的渴求也更加強烈。本文總結常熟市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引進和培育中的政策建設及現狀,通過調研發(fā)現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在資金、人才、信息、場地等方面的需求,提出常熟市在科技金融、人才智力服務體系、全流程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思路及對策。

關鍵詞:雙創(chuàng)人才;培育需求;常熟。

一、基本現狀。

區(qū)域發(fā)展的競爭,核心是人才的競爭,特別是常熟作為縣級市,當前縣域經濟傳統(tǒng)發(fā)展動力不斷減弱,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于人才的渴求也就更加強烈。近年來,常熟市十分重視吸引和用好海內外人才的政策環(huán)境建設,先后出臺了《常熟市促進支持重點人才培養(yǎng)實施辦法》、《常熟市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關于強化人才支撐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fā)展若干政策的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為了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能扎根”,在項目啟動階段,視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質量、規(guī)模和投資力度,提供最高400萬元創(chuàng)業(yè)啟動資金;提供200m2以內的工作場所、100m2住房公寓,三年免租金;如在常購房的,最高給予100萬元安家補貼。截至,已累計引進常熟市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332人。其中,引進和培育國家千人、萬人計劃人才22人,江蘇省雙創(chuàng)計劃人才57人,蘇州姑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81人,蘇州姑蘇創(chuàng)業(yè)天使計劃39人。

二、常熟市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的主要需求。

通過對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調查,發(fā)現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主要在資金、人才、信息、場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需求:

(一)資金需求。

根據調查,目前企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政府扶持資金、創(chuàng)業(yè)投資引導基金、天使及風創(chuàng)投資金。受產品研發(fā)、市場營銷、人力資本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企業(yè)對資金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創(chuàng)業(yè)人才企業(yè)普遍存在“輕資產、缺少實物抵押”的現實,銀行對一些輕資產的企業(yè)提供的金融支持較少,造成一批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現象。因此,創(chuàng)業(yè)人才企業(yè)希望引進風險投資或產業(yè)資本、獲得專項資金支持、享受財稅優(yōu)惠政策的意愿非常強烈。

(二)人才需求。

根據調查,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人才招聘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本地專業(yè)化人才缺乏,外地人才流動性大,專業(yè)人才招聘較難,留住更難。因此,目前創(chuàng)業(yè)人才企業(yè)對各類人才的需要較為迫切。從招聘原因上看,滿足研發(fā)產品周期需要、項目新建、產能擴張是企業(yè)人才招聘的主要原因。初創(chuàng)企業(yè)人才招聘各類專業(yè)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級技術人才、市場營銷人才、高級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與此同時,初創(chuàng)企業(yè)與地方高校的.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信息需求。

根據調查,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中有國外留學、工作經歷的比重較高,受工作環(huán)境、地理位置、自身意識等因素的影響,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靠單獨研發(fā)為主,與外界接觸不多,與國內同行、專家交流甚少,尤其對市場的現實情況并不了解,面對國內外市場急劇變化缺少有效應對措施。因此,他們希望與行業(yè)資深人員、政府人員以及金融投資機構進行交流,尤其是接近產業(yè)化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對金融專家、市場推廣專家、產品設計專家的需求較高。

(四)場地需求。

根據調查,目前大部分企業(yè)處于產品小試階段、產品中試階段,但部分企業(yè)已進入產業(yè)化階段,原有辦公研發(fā)面積不能規(guī)模化生產的需求,急需在原有載體基礎上拓展新的生產場地。

三、加快常熟市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引進和培育的建議。

(一)建立多維度資金扶持機制,解決資金需求難題。

1、強化金融扶持。用好常熟市雙創(chuàng)人才創(chuàng)業(yè)投資專項基金,優(yōu)先支持發(fā)展前景好的企業(yè)。推動“智本+資本”融合,促進科技金融合作與創(chuàng)新,擴大知識產權權利質押業(yè)務試點工作,為科技企業(yè)科技成果產業(yè)化提供資金支持。做深做實集合信貸,以科技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提供信用保障、保險公司貸款保證保險為增信條件、合作銀行提供貸款資金支持的信貸業(yè)務,為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提供便捷快速的融資渠道,解決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2、加大立項扶持。積極推薦申報上級各類人才科技項目(平臺),給予適度傾斜。優(yōu)化全市重點產業(yè)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編制,適度擴大人才及其團隊核心成員享受薪酬補貼名額的推薦比例。3、借助全省科技創(chuàng)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機遇,加大創(chuàng)新產品推廣力度。推進創(chuàng)新產品政府首購和訂購實施辦法的落地,編制《全市創(chuàng)新產品推薦目錄》,鼓勵本地企事業(yè)單位購買雙創(chuàng)人才、載體平臺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并對非政府采購中本市企業(yè)首次采購領產品給予首購補貼。4、引導和支持本地骨干企業(yè)家與高端潛質人才開展項目、技術、資金以及配套加工等方面的經常性合作溝通對接。通過專業(yè)性小型化的對接活動,加強人才企業(yè)和行業(yè)內本土骨干企業(yè)的相互了解,促進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合作。

(二)健全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智力服務體系。

1、圍繞重點產業(yè)發(fā)展方向及企業(yè)需求,編制全國創(chuàng)新資源與行業(yè)領軍人才分布圖。緊盯“高精尖缺”人才,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項目、國際學術交流合作項目、重點學科和高層次科研院所,加快雙創(chuàng)、雙高等高層次人才及團隊集聚,構建常熟人才“金字塔”體系。2、充分發(fā)揮海外合作組織資源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海外人才中介組織,加強與國外知名高校、海外人才協會、海外江蘇籍同鄉(xiāng)會的緊密聯系,進一步加強海內外人才聯絡站點、人才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在海外人才集聚地區(qū)建立引才基地,定期組織赴國外開展招才引智活動。對符合領軍人才引進條件的,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利用好蘇州國際精英創(chuàng)業(yè)周、廣州留交會等品牌活動,邀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常熟參觀考察、洽談合作,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招才引智。3、發(fā)揮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專家咨詢機構功能。圍繞“汽車及零部件、紡織服裝、裝備制造”三個千億級產業(yè)和“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輕工、冶金”五個500億級產業(yè),聯合省內外知名高校、各級科協組織、行業(yè)協會,成立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專家咨詢委員會,定期組織有關專家咨詢活動,建立高層次、常態(tài)化的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對話、咨詢制度,對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創(chuàng)領辦企業(yè)提供咨詢建議。完善創(chuàng)業(yè)人才導師制度,抽調機關、高校學者專家到創(chuàng)業(yè)人才企業(yè)掛職服務,切實解決企業(yè)發(fā)展難題。

(三)強化全流程優(yōu)質服務,為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提供全面保障。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五

初中美術課程是學生在未成年階段,對形象表達的多維方式,而美術課程的開展是豐富學生想象力和實踐能力的基礎課堂。美術教學中應用科技繪畫的方式,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未來科技發(fā)展的思維模式并應用到創(chuàng)新實踐中。

科技繪畫,即為科學幻想畫。多數初中教師在這一觀點上存在模糊的理解。之所以為科技,旨在以繪畫形式表達學生對未來科技的暢想。科技繪畫也并非胡思亂想,而是在一定的科學性之上進行想象。評價科技繪畫的基礎,也是從其暢想創(chuàng)意以及新穎程度上進行分析評價的。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也是科技繪畫的重要特征??萍祭L畫對于初中美術教學,具有很多實際教學價值。

首先,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適當開展科技繪畫的意義,在于引導學生接觸科技前沿,從而對未來世界產生聯想。其次,通過對未來科技的想象,以其繪畫形式進行表達,培養(yǎng)學生對科技的想象力,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本文重點在于明確科技繪畫的教學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運用繪畫表達科學幻想,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鼓勵學生大膽設計,構思描繪出對未來科學發(fā)展的畫卷,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1.科技繪畫引入初中美術教學的理論基礎。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出:“人的智力層面包括九種方式,其中包含了視覺與空間關系智力?!币曈X與空間關系智力的闡述中,明確了人對色彩、空間位置、形狀等元素具備表達和感受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形狀、線條、結構、空間和色彩關系的敏感,并且通過繪畫將其表現在書面上的能力。將多元智能理論引申到現代初中美術教學中,就是通過視覺空間的繪畫形式,引發(fā)學生對科技的表現形式。而對于科技繪畫而言,本身就是對實踐的探索,對創(chuàng)新的想象。那么基于這一理論基礎,通過靈活、開放、不受約束的美術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想象空間的發(fā)展,便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通過繪畫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科技繪畫引入初中美術教學的實踐方法。

我國對科技繪畫的教學方式引入實際教學中,尚未樹立明確的教學方法以及經驗總結。筆者通過多年初中美術教學的經驗,總結出以下教學方式僅供參考。其在教學實踐的嘗試工作中應當明確,以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前提,通過進行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對比,從而找出繪畫科技教學的方法與規(guī)律。

1.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提升教學內容與科技發(fā)展、社會進步以及學生學習的內在聯系?!边@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中首要突破的目標??萍祭L畫的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那么在教學課程中,美術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標的重要制度思想,通過相應的教學經驗規(guī)劃出新的教學模式,應用于科技繪畫的教學內容中。那么重點就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科技繪畫的最大優(yōu)勢就在于,學生是通過自身的想象完成其繪畫內容的。美術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從而讓學生在自由想象的環(huán)境中發(fā)揮其內在潛能。而這樣沒有約束的空間就是對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最好方式。

2.正面評價,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在科技繪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正面評價的作用,它是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發(fā)展的根本。要善于發(fā)現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也要勤于展示閃光點的內容,從而對學生進行正面評價和鼓勵。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表揚性的評價,就是在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勤于實踐。不能因為對學生作品無法理解而導致負面的評價內容,也不能過于主觀地評價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想象是個人自由意志的體現,不能因為學生想象的內容而約束其發(fā)展。并非所有學生都能成為想象力的發(fā)揮者,而教師應當在這樣的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學生能根據教師的思路完成想象的拓展,以便于最終落實于繪畫中,通過色彩、構圖、形狀等方式,將新穎的思維模式表達出來。進一步形成學生能自己掌握與發(fā)揮的繪畫思維,以便于學生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中完善自身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多方面引導,提升學生想象空間。

在科技繪畫的教學內容上,可以適當應用多方面的引導,為學創(chuàng)造更多的想象空間,從而通過科技繪畫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可以適當開展科技實踐活動,進行關于科技繪畫的教學,例如科技繪畫比賽、科技繪畫聯想工藝品展示、小玩具科技創(chuàng)新設計等。通過相關活動的組織與操作,必然能引發(fā)學生的聯想,從而提升學生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未來幻想的同時,也要注重聯想生活科技的需求,為學生規(guī)劃出合理的科學范圍,從而在繪畫中進行貼近實際生活的未來暢想。例如,組織學生在廚房中展開對未來的想象,如何加快廚房工作速度,如何清理廚房垃圾,如何提升廚房空間使用率,都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模式的拓展。而在實際應用科技繪畫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關于現有教學內容的聯想,包括對非美術教學的其他課程的聯想,如化學、物理、數學、生物、體育、歷史等。以物理為例,讓學生想象未來實驗室的模型,通過想象能實現諸如眾多物理現象的實驗過程。而這些教學內容本身就是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方式,必然能有效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提升相關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六

摘要:情感教育是歷史新課改“三維目標”之一,其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不容忽視,尤其在當今物欲橫流、情感缺失較嚴重的社會大背景下,更要積極運用歷史學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培養(yǎng)更多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本文從歷史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出發(fā),重點探討了如何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實施情感教育,實現歷史教學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就是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要求。

從教十年來,我作為一線教師,親眼目睹了當今中學生情感缺失之嚴重:路遇自己的老師,面無表情,昂首而過的;煩于父母管教過嚴與父母大吵大叫甚至殺害父母的;對于老師的教育不屑一顧甚至大打出手的;讀書無用,及時行樂的;一句話接受不了自殺的……可見隨著物質文明程度的飛速提高,年輕一代的精神文明教育蒼白了許多??粗粡垙堩n流裝扮下的稚嫩的臉,聽著課間教室里傳出的一聲聲不堪入耳的時髦詞,我驚嘆這是不是十五六歲的朝氣蓬勃的年輕的心。很多時候學生表現出的脆弱、敏感、自私、自理能力差、不善于處理各種矛盾,對事物的冷漠,都讓我心痛,痛心之余更深刻領悟了進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歷史教學的情感教育。

一、充分利用歷史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豁達個性。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經常會對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評價,而評價的主旨就是客觀、一分為二。我就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展開了情感教育。

比如講到雅典的民主政治時,讓學生根據雅典民主各種機構的產生和體現的特點對其進行評價,深刻認識到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在學習、生活中,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有它存在的另一方面的意義。順境中暗藏危機,更應保持清醒頭腦,而不是享樂其中;逆境中存在機遇,更應該奮起直追,而不是消極沉淪。無論表揚還是批評都要坦然面對,尤其對于批評的聲音更要有寬廣的胸懷,而不是一味地排斥。

二、充分利用中外思想家的思想火花點燃學生的情感世界,培養(yǎng)學生心懷天下、為國之強大奮起讀書的遠大理想。

比如講到宋明理學意義時要取其精華,讓學生充分感受理學的現實意義,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理學對于中學生來說深究無用,但理學家的文章對于學生來說是有指導意義的。比如朱熹的詩《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讓學生知道致知讀書學習是獲得知識的源頭,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比如,學生熟悉的東林書院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為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則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志。要讓學生從小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勇于擔負起治國、強國的歷史重任,認識到現在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了天下人謀幸福。放眼世界,自然心胸開闊、志向高遠。

三、以身作則,帶著一顆真摯的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帶著一顆愛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學”、“助之以成”、“鼓之以氣”,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樹立決心、信心和恒心,戰(zhàn)勝學習上的困難和挫折。要讓學生堅信: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評價要以鼓勵學生為主,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當然該批評時要批評,該教育時要教育,不能一味地報喜不報憂,更不能姑息養(yǎng)奸,要讓學生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能夠承受未知的一切。

在歷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可用的素材還需要很好地挖掘,我也將繼續(xù)探索、實踐,充分利用好歷史教學這個平臺,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石中英.王衛(wèi)東.主編.《基礎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

2、劉云波.《談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xx年02期。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七

一、農村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現狀。

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是整個中等教育階段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在校生的科學素質,著力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主要類型為科技活動、科普宣傳、科技競賽、科技教育在課程中的整合等四大方面;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要素包括教學資源、教師、學生等三個因素;體現在學生科學素質、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的提升上。

(一)農村中學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要形式。

目前農村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形式包括科普宣傳、科技小論文、興趣小組、講座、課外科技實踐、科技節(jié)、科技比賽和游園等,形式多樣,科協等部門組織的科技活動豐富,但其中科技興趣小組活動、科技實踐活動等這種具有較強全員性的實踐性活動在農村中學近年來有減少的趨勢,在所調查的學校中只有少數開展了課外科技興趣小組活動、科技實踐活動,且學校老師反映成效一般,科技小論文、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學科比賽則大多數屬于為了參加上級比賽而開展的選拔性活動,上級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學科比賽主要是由教師從拔尖學生中直接選拔參加上級的相關比賽。1996年_八屆四次會議提出“科教興國”以來,農村中學掀起了一股開展全員性課外科技興趣小組、科技實踐活動的熱潮,但近年來農村中學課外科技興趣小組、科技實踐活動逐步減少,教師、領導積極性也普遍不高,真正面向全體學生的科技活動則較少。

(二)學生參與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現狀。

學生對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興趣度極高,但在農村中學參與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的機會很少,一方面學生對科技活動探索欲望強烈,另一方面參與科技活動的機會很少,這兩方面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農村中學科技活動的載體和資源分析。

通過調查發(fā)現,青少年宮、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僅存在于市區(qū),農村中學難于得到有效輻射,而鄉(xiāng)鎮(zhèn)基本沒有設立公共科技活動中心、活動室;同時由于教育經費投入的不均衡,農村中學特別是初中校的財政投入不足,特別是農村初中校由于實行義務教育,沒有收取學費,經費更加緊張,難于投入資金來添置科技活動設備和資源,科技活動載體和資源普遍缺乏,科技活動室只有少量的設備和工具。

二、農村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學校管理層對待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認識誤區(qū)。

不少農村中學領導對待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qū):首先學校管理層尤其是校領導對科技活動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不少校領導認為這只是課外活動的一種,沒有上升到科技素質教育的高度來給予重視。

(二)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經費和師資投入不足。

當前,雖然政府已經逐步加大教育投入,但大多數農村中學的辦學條件仍然遠低于城市中學。由于歷史欠賬較多,農村中學即使有資金剩余,用于改造校舍和補充升學科目的教學設備已經不夠,更難于把資金用于科技活動設備購買上。而在師資方面還沒有形成一支穩(wěn)定的科技教師隊伍。

(三)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機制不健全。

從管理層面看,對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管部門應該是科協和教育局,但由于科協對中學沒有直接領導職能,而對中學的考核則主要由教育局負責,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作機制,因此客觀上造成中學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積極性不高。

(四)社會及家長對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視不夠。

農村中學家長對學校的關注則大多局限于“中考上線率、高考錄取率”上,雖然目前教育部門已經取消中考上線率、高考錄取率的排名,但事實上各校依然在進行上線率、錄取率的競爭并成為社會及家長對學校辦學質量的主要評判依據。

三、解決農村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困境的策略。

(一)加強財政投入,從經費入手解決投入不足的問題。

政府加強財政投入,對農村中學給以適當傾斜,幫助學校采購科技活動需要的設備、儀器、圖書。為了防止挪用或擠占,必須實行“??顚S谩保⒃谪攧丈辖z查制度。從資金上給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提供保障。

(二)改革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是主要抓手。

不少農村中學校領導不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因此有必要從校領導特別是校長重視上抓起,必須在學校的各項評比和領導考核上創(chuàng)新思路,實行“聯合考察制”,建立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過程與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并由科協進行考核,考核分數由科協做出,最后由教育部門對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不合格單位進行問責。

(三)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要求各科教師特別是理科、技術學科應結合學科特點充分挖掘學科教學中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元素,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質,鼓勵學校結合周邊農業(yè)資源、企業(yè)資源開設科技校本課程,改變局限于課本的教育模式。

(四)加大對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力度。

加大對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是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加大對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宣傳力度,發(fā)揮大眾媒體對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導作用,糾正社會、家長對學生成才觀的錯誤認識、糾正對學校辦學質量評價以“升學率、錄取率”為單一標準的觀念,才能為農村中學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

四、結束語。

農村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相對落后有其深層次的主客觀原因,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社會和家長等方面對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及其活動的態(tài)度對農村中學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困境都有一定的責任,因此,必須對制約農村中學開展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的內外因進行梳理,并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改革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并從源頭上、認識上、根本性問題等入手解決農村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存在的困難。

【參考文獻】。

[3]科技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_辦公廳,中科協辦公廳,_辦公廳.關于推進《2001-2005年中國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指導綱要》實施工作的意見[z].2001-11.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八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是多方面的,除了在課堂上,還可以在生活和實踐中學習。應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增長見識,以進一步了解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探究其中的奧秘,使自然科學從生活走向課本,從課本走向社會。我認為適時地讓學生動手寫科學小論文是對課堂教育很好的補充和延伸,既能豐富學生的感性、理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等能力,又能與新課程標準接軌,完整地體現知識獲取的過程性、自主性、實踐性、綜合性,體現學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促進學生多樣化學習方式的形成。下面就談談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的意義和途徑。

一、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些學生特別是女生和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對科學課不感興趣,原因是他們往往弄不懂其中的來龍去脈,或是怕動手操作,畏手畏腳。如果指導他們在課外多觀察、多動手操作,自己弄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會逐漸樹起他們學習的信心,從而激活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情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迸發(fā)出學習欲望甚至是創(chuàng)造的火化。如學了大氣壓強后,叫學生做嘴叼空瓶或紙片托水的實驗,親身體驗大氣壓強,并寫出一點感受,體驗成功的喜悅。

2.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多數學生往往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熟視無睹。如夏天吃棒冰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很少有學生會去關注棒冰拿出冰箱后外包裝上會出現很多水珠甚至是白色的霜,也不會注意吃棒冰時周圍還會有“白氣”飄動。當上課老師講到這些現象時,他們只是覺得好象有,但不甚清楚。這時可叫學生課外買支棒冰好好地去研究一番,他們會饒有興趣地去觀察老師講過的這些現象,同時觀察到吃棒冰時對著風就化得快,還會思索:如果在冬天是否會有相同的現象呢?有同學就通過他們的所見所想整理成《吃棒冰的科學》。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有目的地注意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把生活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培養(yǎng)他們敏銳的觀察力,養(yǎng)成積極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們談學《科學》的感受時說:“老師,您講給我們聽,我們都忘了;您做給我們看,我們都知道了;您讓我們自己去做,我們都掌握了?!睂懣茖W小論文同樣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實驗獲得第一手資料,雖然課外實驗沒有像課內實驗那么完備,但更具靈活性和自主性,學生很樂意利用家中的瓶瓶罐罐、油鹽醬醋等簡便材料,自己動手設計一個個小實驗。如用廢塑料瓶研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告訴學生所需的材料,讓他們自己設計方法和步驟,自己動手做,并把看到的現象記錄下來,然后寫一篇自己命題的小作文。有同學寫出題為《廢塑料瓶的妙用》的小論文,為了說明“妙”,他還把普里斯特利實驗改裝了一下,設計一組對照實驗,用水草和魚在光下研究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當然實驗有時不可能一次成功,也不一定十分精確,所以要鼓勵學生多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探討,要經得起挫折和失敗,讓他們在克服困難中體驗學習的歡樂,訓練操作的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在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實踐活動中,通過寫調查報告、觀察日記等小論文既增加了他們的社會閱歷,又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使學生從課本走向社會,也使他們獲得許多在課本上、老師那里學不到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實踐的習慣。如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氣象站和消防隊的救火演習等。而且這樣的實踐給學生很大的空間,自主性強,學生可自由發(fā)揮,提出不同的問題,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容易形成新舊知識的聯系,實現知識的遷移,既訓練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又使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發(fā)展。

(4)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雖然寫小論文不一定要有很精巧的構思、很華麗的詞藻,但也要求學生語言表達的通順、準確,思維要有條理性和邏輯性,注意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經常練筆學生會形成一定的寫作技巧,寫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5)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綜合能力。初中科學本身是一門綜合學科,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寫小論文還需聯系語文、數學、社會等學科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學科間的知識滲透,使他們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對自然現象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層面的描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提升學生的品德。

“實踐出真知”。自然科學知識大多是前人經長期觀察、多次實驗再經分析、推理而得的真理,所以在學生獲得素材的活動過程中能使學生養(yǎng)成實事求是、堅持不懈的科學態(tài)度。而學生在寫小論文的過程中,又能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逐步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能源”教學后,可布置題為《你在做飯時想到的》、《省柴灶的思考》的小作文,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能源意識。又如“人類與環(huán)境”教學后,可作《談談一次性筷的利弊》、《地球的眼淚――酸雨》的命題小作文,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二、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的途徑。

1.實驗途徑。實驗是學習自然科學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教學中,幾乎每節(jié)課內容要運用實驗方法進行探究,在課后又有許多的小實驗和興趣實驗,學生對實驗活動也很感興趣,而運用實驗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與方法結合日常生活的各種事物與現象,學生就能寫出較好的科學小論文。如學了“植物”后學生學會了制作臘葉標本,他們采集了不同的葉子制作標本,同時嘗到了制作過程的成功與失敗,寫成了《我怎樣制作臘葉標本》小論文。學生很喜歡利用家中的物件、廢棄物做課外小實驗。如學了“光”后學生利用玩具激光發(fā)射器和蠟燭作光源,老花鏡的鏡片和裝水的圓形酒瓶作凸透鏡,近視眼鏡的鏡片作凹透鏡,做了光的反射、折射等實驗,完成了《光學實驗在家中》的小論文。

2.觀察途徑。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通過觀察活動可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觀察也是學習科學課的最主要方法之一。教師可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和自然現象,如動植物特點和生長活動等現象,天文、氣象、地質等現象,衣食住行所需物品的結構特點等等。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特點以及觀察過程和觀察方法詳細地記錄下來,便成為科學小論文。如學了“植物”后,知道馬鈴薯是莖,胡蘿卜是根,但它們都有一個個的“小凹陷”,學生不明白胡蘿卜為什么是根而不是莖;馬鈴薯可發(fā)芽,黃豆種子也可發(fā)芽,莖和種子發(fā)芽所需的條件有何不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把這三者都放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逐天觀察,然后叫學生記下過程和觀察到的現象,便可寫成《根、莖、種子的區(qū)別》的小論文。又如學了摩擦后,可指導學生觀察自行車及生活中哪些是利用摩擦,哪些要減小摩擦,如何增大和減小摩擦等,記錄下來就可寫成《摩擦就在我們身邊》的觀察報告。

3.調查途徑。調查是通過查閱資料文獻、觀察、訪問座談等手段來取得研究所需材料,從而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稍诮處煹闹笇拢戎贫ㄖ苊艿恼{查計劃,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方式,再具體實施調查。盡可能取得所需資料,作好調查記錄,然后再整理分析資料,寫出調查報告。如學了“人類與環(huán)境”后,可指導學生實地考察本地區(qū)的公廁與垃圾桶的衛(wèi)生情況。要調查各個公廁和各居民區(qū)垃圾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可向當地環(huán)保部門和居民了解各種情況,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整理即可完成《我市公廁和垃圾桶的衛(wèi)生狀況》的調查報告。

4.寫讀后感途徑。教材中有許多介紹偉人的故事和科技動態(tài)的閱讀材料,還有些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觀念意識相聯系,這些都是讓學生寫讀后感的好材料。如學了“桿枰”后,結合生活中短斤缺兩的現象,布置《桿枰能稱人心》、《桿枰的學問》等命題小作文。當學了“焦耳定律”后,完成《四百次和四十年的思考》的讀后感。

當然,這幾種途徑并不是孤立的,有時要通過幾種途徑的綜合運用才能寫出較高質量的小論文。

通過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既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還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認為在新課程標準下指導學生寫科學小論文是以“主動、探究、合作”為主要特征的新的學習方式在初中科學課中的完整體現,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因此,指導學生撰寫科學小論文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九

摘要: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新穎生動,感染力強,是一種頗具模擬性與啟發(fā)性的教學手段。

它不但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還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讓學生清楚地看見事物發(fā)展的全過程,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

將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

本文對交互式電子白板強大的交互性起到助推教學作用,為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所提供的技術可能和便利,為建立以學生主動學習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奠定技術基礎進行了闡述。

心理學家指出:“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想象力只有平時的二分之一,而當情緒亢奮時則能迸發(fā)出少有的智慧火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就會從精神上亢奮起來,在課堂上就能夠全神貫注,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就能積極思考,勇于回答。

基于以上原因,老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抓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心理特征,利用多媒體“聲、色、形、動”為一體的特點,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巧妙地、科學地、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有趣的情景,從文字、聲音、動畫等方面去展現教學內容,使學生有一種賞心悅目之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情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關鍵詞:電子白板;課堂教學;助推。

一、強大的助推作用如下:

1.傳統(tǒng)的黑板只有書寫,多媒體設備中的幕布只具有投影顯示的功能,而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是計算機的顯示器和投影器的幕布,還可以使用感應筆書寫。

使用電子感應筆,可以在白板上實現多種硬筆、熒光筆、毛筆等書寫效果。

在不用借助任何教學用具的情況下就可以寫出各種形狀的字,教師就可以將多余的時間用到別的環(huán)節(jié)中去,無形之中就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書寫的內容和電腦上同步顯示,就構造成一個大屏幕,用手指操作電子白板就相當于直接操作電腦,所以它就有了粉筆和鼠標的功能,并且再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使用,教師可以直接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自由地板書,真正站起來和學生面對面地交流與對話,共同演繹精彩的課堂。

實際教學中,通過課件還可以有效地獲得圖、文、聲、像并茂的信息,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是基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而這正是新課程大力推行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學習方式。

科技與歷史結合論文篇十

摘要:由于與心智史學、心態(tài)史學、歷史心理學存在著概念界定不清的問題,并且在已有的相關著作中,暴露出理論基礎不牢固,對史料地運用不夠科學,分析問題過于簡單化、片面化等缺陷,心理史學一度處于較為混亂的發(fā)展狀態(tài),但不可否認的是,心理史學在增強歷史生動性,擴大歷史研究領域,加深對歷史地理解及豐富史學理論和方法等方面,對歷史學做出了杰出貢獻。對心理史學地完善,需要做到:加強研究者的心理學理論學習;注意搜集充分的有關歷史人物個體心理的材料,并要保證這些材料的客觀真實性;處理好個性心理的穩(wěn)定性和變化性之間的關系;堅持唯物史觀指導;研究者還要注意自身心理對研究行為的影響。

關鍵詞:心理史學;精神分析;歷史學。

191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列昂納多·達·芬奇及其對童年的一個記憶》,這是現代心理史學的開山之作,此后,經過幾代學人的努力,現如今心理史學已經發(fā)展成為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在這一過程中,以美國學者埃里克森()為首的新一代心理史學家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心理史學對歷史學的貢獻。

心理史學作為歷史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在近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對歷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增強了歷史研究的生動性,融合了史學的學術性和通俗性,擴大了史學的傳播范圍,使史學的社會功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揮。歷史是由成千上萬的事件構成的,每件事情又是由氣質性格各異的人物懷著不同的愿望和心態(tài)來進行的,歷史本來是一幅絢麗多姿的美好畫卷,這些歷史的原本面貌在傳統(tǒng)的歷史研究中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一定程度上甚至受到了壓抑。心理史學深入人物內心深處,注重對其心理動機和愿望心態(tài)的探究,栩栩如生地展現了歷史人物的精神風貌和個性特征。此外,通過對剖析、比較、描述不同群體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取向,便于人們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它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第二,在廣度上擴大了歷史研究領域,有助于深化豐富歷史研究。傳統(tǒng)的歷史研究集中于政治、經濟、文化這三大方面,而心理史學從心理學的角度關注人的情緒、性格、意志及其對歷史行為產生的影響。開創(chuàng)了史學研究的新領域,有助于建立一種全面的歷史,也加強了歷史研究中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間的整合性,彌補了傳統(tǒng)史學的不足。

第三,在深度上加深了對歷史的理解。心理史學方法為歷史學提供了一種新的視野和新的解釋,它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心理分析,能夠進入到歷史主體深層結構中去,挖掘歷史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對心理動因的把握,在某種意義上,不僅可以更深刻地說明“是什么”,而且能夠回答“為什么”。心理史學對歷史個體心理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從而避免了研究的簡單化和臉譜化。此外,心理史對史學中的宗教史、文化史、政治史、經濟史、思想史等專門史的深入研究亦不乏益處。

第四,心理史學對史學理論和史學方法也做出了突出貢獻,有助于史學理論的豐富和史學方法的充實完善。歷史心理學以它獨特的理論和方法把視角轉向歷史主體心理深層,這不僅使我們對歷史主體心理變化規(guī)律、結構特征、功能作用等有了更進一步了解,而且以其特殊的研究方法(其中的一些具體方法如作品分析法、投射法、社會測量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傳統(tǒng)史學那種注重抽象概括、邏輯論證方法所帶來的主觀性色彩)對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突發(fā)事件、偶然因素、個人作用等等的研究,為我們認識歷史上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個人與群體各自在社會變革中的地位與作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等問題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認識法則。

除此之外,還有論者提出“心理史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實踐者的想象力和開創(chuàng)精神,是歷史研究,也是一切科學研究不可缺少的,值得我們學習”[2]。

二、心理史學的缺陷及其應對措施。

弗洛伊德發(fā)表《列昂納多·達·芬奇及其對童年的一個記憶》后,震驚了學界,由最初的廣受贊揚到后來的飽受詬病歷史,心理史學的命運也同它的逐步開山之作一樣,歷經坎坷,一直以來學界對它的質疑之聲都未曾間斷。大衛(wèi)·斯坦納德在集中批判心理史學的《退縮的歷史》一書中將困擾心理史學的問題歸納為四種:理論的難以檢驗、論據不足、邏輯倒錯和忽視文化背景[3]。學者們,特別是歷史學家們對心理史學的懷疑主要是認為多數心理史學家和心理史學著作都片面地抬高精神心理因素的歷史作用,而往往忽視歷史發(fā)展中的經濟關系這個決定性的因素,這一點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直接矛盾的。事實上,在美國學者埃里克森()出版《青年路德》一書后,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決。當然,心理史學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確實暴露了一些不足和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其理論基礎不牢固,這一點造成了心理史學在運用心理學相關知識時缺少融合,有生搬硬套之嫌。心理學領域自身的混亂局面是形成這一問題的直接原因,雖然精神分析理論在心理歷史學中比較成熟,各派心理史學家也用其各自的理論對某一特定時期的歷史進行了研究,在眾多的理論中沒有一種理論能得到公認,這樣他們對歷史的研究在理論上是各取所需。另一方面,許多研究者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心理學專業(yè)訓練,對心理學不夠了解也是形成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第二,史料不足,說服力不強,缺乏對歷史人物的全方位立體研究。心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歷史研究卻不能實驗,而且往往一個人十歲以前的資料是極少的,史料的不完全往往導致理論分析的缺陷,也導致循環(huán)論證。許多史學家對人物的研究是從成年的政治活動推測他童年的經歷和個性,然后又以此來證明這個人成年的活動。

第三,許多人在研究之前抱有很強的目的性,對史料只取其所需,根據預先設定好的理論和觀點,選取符合相關條件的史料,這就必然會造成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的后果。

第四,對民族史、文明史的解釋往往趨于簡單化,忽視了階級的、文化的、政治的、經濟的綜合分析。如把童年的經歷簡單地看成一個人以后成功和失敗的直接原因,這點在精神分析心理史學學派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弗洛伊德在《達·芬奇》一書中論述可謂是罪惡之源。

第五,導致了“歷史碎化”現象的出現。部分心理史學的作品一味迎合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對奇聞軼事、服飾禮節(jié)、歷史人物的野史傳聞等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之處津津樂道,使得歷史研究的結果成了一個個忽隱忽現的碎片,缺乏歷史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科學性。

上述問題主要是針對以歷史學專業(yè)為基礎的研究者而言的,以心理學專業(yè)為基礎的研究者人數較少,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對史料的運用違背了歷史研究的基本原則,如忽視對史料的真實性的考證,以論代史等。

這些問題早就引起了從事心理史學研究者的關注,并提出相應地解決措施,如林澤榮探究了心理史學在歷史人物研究當中應注意的幾點,包括注意心理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注重人物個性對歷史產生的影響、了解個體心理的穩(wěn)定性和可變性和注重群體心理的分析等四個方面[4]。黃夏玉認為,進行心理史學的研究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綜合性;第二,在資料的使用上要具有心理史學的特點;第三,在研究對象上側重點要注意變化;第四,在研究上要有持之以恒的鉆研精神。

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應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加強研究者的心理學理論學習,及時借鑒學習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耙环N真正的歷史心理學,只有通過心理學家和歷史學家明確地協商,才有可能獲得一致。”[5]在美國,心理史學的研究者大多具有歷史學和心理學的雙重學術背景,目前國內在這方面與西方還存在較大差距。作為歷史學和心理學的跨學科研究,如果沒有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其研究成果自然很容易遭到學界同仁的懷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對心理學理論的吸收要有所選擇,有所重點,其選取標準以實際研究過程的需要為準。

第二,注意搜集充分的有關歷史人物個體心理的材料,并要保證這些材料的客觀真實性,從中追蹤和探索歷史人物的心理軌跡。包括能運用反映當時人心態(tài)的第一手資料如論著、筆記、回憶、日記、書信、詩文等等,從中找出有用之物。經過分析、鑒別和取舍,對該歷史人物進行科學的心理分析。在這方面,法國著名史學家勒華拉杜里的名著《蒙塔尤,1294—1324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是極好的研究典范。

第三,注意那些變動的心理、生理因素對人物行為的影響,即處理好個性心理的穩(wěn)定性和變化性之間的關系。由于人在不同生理體質發(fā)育階段或病變階段,人物心理都會有所變化,而這些變化可能影響人物的行為。由于這些歷史人物通常處于位高權重的領導階層,因此完全可能進而影響到歷史的進程。

第四,要堅持唯物史觀指導下的歷史主義。要分析過去人們的心理,就必須結合當時的歷史實際。要分析其心理形成的基礎,分析他所處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歷史文化背景、經濟狀況、家庭狀況、個人閱歷、以及生理健康狀況等,從而弄清人們的心理形成、發(fā)生的基礎及原因,進而正確地認識歷史上人們的心理。

第五,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還要注意自身心理對研究行為的影響。史學家在揭示過去人們心理時還要對自己的心理有所把握,自我應盡量把對客體即歷史心理的心理因素置于對客體的正確認識之上,主體史學家的心理應自覺接受理性認識的自我調控。

參考文獻:

[1]胡波.試論歷史心理學及其瓦坪究對象[c]//學習與探索,1988,(2).

[2]張文生.認識人類活動的新視角——心理史學評估[j].內蒙古師范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5,(4).

[4]林澤榮.心理史學與歷史人物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0,(4).

[5]費弗爾.歷史與心理學——一個總的看法[c]//當代西方史學流派文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9.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