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 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圖片(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5 22:33:25 頁碼:14
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 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圖片(六篇)
2023-01-15 22:33:25    小編:ZT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推薦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一

庚先生親自主持興建的。如果團友您是福建人,那您一定對陳嘉庚先生的事跡有所耳聞吧。如果不是,那也沒有關(guān)系,在到達景點時,小林想先簡單介紹下陳嘉庚先生的生平,這樣游覽起來會更有意義。 陳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21日誕生在福建省同安縣集美漁村一個僑商家庭。十七歲時,奉父命去新加坡,在其父自營的“順安”米店學商。先生經(jīng)商四十余年,是東南亞大規(guī)模種植橡膠最早之一人,被譽為樹膠王國四功臣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經(jīng)營實業(yè),不謀私利,而是以振興祖國,服務社會為職志。庚先生身羈異邦,心懷鄉(xiāng)國。1920xx年(民國元年)先生回國,翌年2月即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集美小學校。此后陸續(xù)增辦師范、中學、水產(chǎn)、航海、商業(yè)、農(nóng)林等校,設(shè)有圖書館、體育館、醫(yī)院等公用機構(gòu),統(tǒng)稱集美學校。 1920xx年11月30日在籌辦廈門大學的會上,他慷慨陳辭:愿盡出所有家財,以辦教育,并親自回國經(jīng)營,以冀將來事或成功,使海外富僑有所感動。 1961年3月陳老在北京彌留之際遺囑:“集美學校要繼續(xù)辦下去”、“中國臺灣必須回歸中國”。8月12日病逝,享年88歲。15日舉行公祭,廖承志致悼詞。公祭后起靈,由周恩來、朱德領(lǐng)先執(zhí)紼,護送靈樞上靈車,用專列火車運載回集美。20日安葬在鰲園。

位于我們面前的鰲園,于1951年動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歷時十年之長,占地面積約為9000平方米,耗資65萬元,主要由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墓和四周圍墻石雕群組成,鰲園原是一小島,三面臨海,西接陸地,因形狀似大鰲,鰲在閩南是吉祥長壽的象征,所以稱此園為鰲園。那現(xiàn)在我們就去游覽一下陳嘉庚先生耗盡十年時間完成的鰲園是什么樣子的吧!

在進入大門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大門上有一幅楹聯(lián),寫著“鰲載定教山盡

峙,園居寧世與相忘”, 上下聯(lián)首兩字相結(jié)合便正是“鰲園”, 步入園門 便是50米的長廊,左右兩邊鑲著青石鏤雕,分別刻有中國古代史和現(xiàn)代史,這是整個鰲園石雕群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可謂是上乘之作。各 位團友請看,左邊的這24幅諸葛亮馬前課,據(jù)陳嘉庚先生解釋,這是諸葛亮早就對清代政府、民國成立、抗日戰(zhàn)爭以及毛澤東領(lǐng)導人民革命取得勝利的預卜,他相信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達了他對共產(chǎn)黨、毛主席的信賴和熱愛。

團友們請隨我前行,走到長廊的盡頭,可以看到頗具特色的―影雕。這些―影雕是福建省惠安縣近年來新開發(fā)的石雕新工藝,由于造型細膩、逼真,有如攝影圖片,故名影雕。請各位來賓往上看,矗立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紀念碑,這是鰲園的主體建筑,陳嘉庚先生獨具匠心,將碑高設(shè)計為28米,象征中國共產(chǎn)黨從1920xx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所走過的20xx年歷程,展現(xiàn)了陳嘉庚先生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赤子情懷。

各位團友請看這“集美解放紀念碑”這幾個蒼勁有力、飄逸豪放的文字,誰能猜出這是哪位領(lǐng)袖所題嗎?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澤東主席所書的,再看這碑文,由284個文字組成,它是陳嘉庚先生于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書。 轉(zhuǎn)過屏壁右側(cè)向前走,前面就是陳嘉庚墓,整個墓呈龜形,龜在中國民間是吉祥、長壽的象征。當年在陳嘉庚設(shè)計鰲園時并沒有設(shè)計自己的墓,到1955年時,一位參加建設(shè)鰲園的雕刻家認真地向陳嘉庚建議,這塊大石頭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臵,后來陳嘉庚先生經(jīng)過多次勘察,認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視野開闊,是一塊風水寶地,他覺得,在他百年之后,能夠安息在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集美解放紀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還認為,他逝世后骨肉融入故鄉(xiāng)的大地,與父老鄉(xiāng)親朝夕相伴,實現(xiàn)了他“葉落歸根,終老故鄉(xiāng)”的夙愿。墓周圍的石雕,描繪了陳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傳奇色彩的經(jīng)歷。

各位團友,我們今天的游覽到此結(jié)束了,鰲園就像一部百科全書,集政治、經(jīng)濟、歷史、社會、文化、教育、藝術(shù)為一體,也是我們陳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強烈愛國情懷的豐碑,這一切不知給您們留下些什么印象呢?不知小林今天的講解是否讓您們滿意呢?如果有機會,小林希望您們下次再帶上親朋好友,讓我們再次相聚廈門、相聚明天美好的未來!最后謝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與信任!

推薦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二

九鯉湖風景區(qū)位于仙游縣鐘山鎮(zhèn),距縣城31公里,海拔590米。九鯉湖是仙游“四大景”(九鯉湖、麥斜巖、菜溪巖、天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稱,尤以飛瀑為最,素有“鯉湖飛瀑天下奇”之美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與武夷山、玉華洞并稱福建“三絕”。與武夷山、玉華洞并稱“福建三絕”。

據(jù)傳漢武帝時,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濟世,丹成跨鯉升仙,九鯉湖因此得名。

千百年流傳的何氏九仙傳說,吸引了無數(shù)達官顯貴、文人墨客前來觀光、祈夢,留下許多珍貴的詩文佳作和摩崖題刻。

九鯉湖蕩青漾翠,碧澄一泓,是個秀麗的天然湖。湖的四周,林木蔥蘢,千巖競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融林、瀑、水、石之勝景于一處。

湖的上游,坦蕩的水底巖石上,遍布如臼如樽、似甕似井等奇形怪狀的洞穴,有的深不可測,相傳為九仙煉丹的遺址。

在山間林野有著無數(shù)奇巖怪石,諸如蓬萊石、瀛州石、羽化石、玄珠石、龍擦石、枕流石、天然坐等。

這些奇石留下不少歷代名人的題刻,如宋代兵部侍郎陳讜的“天子萬年”、明代林有恒的“第一蓬萊”和李翔書的“觀瀑”等,字體古樸大方,瀟灑自如。

九鯉湖九級瀑布群馳譽海內(nèi)外,是九鯉湖自然景觀的主體。

上游溪水奔騰而來,自雷轟祭入湖,溢瀑布、懸珠簾、掛玉柱、叩石門、回五星、跨飛鳳、過棋盤、謁將軍,峭壁千仞,古木參天,奇勝不可名狀。

徐霞客曾到此游歷,贊曰:“即匡廬三疊,雁蕩龍湫,各以一長擅勝,未若此山微體皆具也?!敝木艥T飛瀑從高聳的崖頭猛瀉入湖,水石相激,轟鳴如雷。

鯉湖飛瀑按每次落差分為九漈,名曰:雷轟 漈、瀑布漈、珠簾漈、玉柱漈、石門漈、五星漈、飛鳳漈、棋盤漈、將軍漈。

各漈獨具特色,瀑布大至一百多米,小到三、四米。尤為壯觀的是瀑布、珠簾、玉柱三漈。

瀑布漈高達百米,氣勢磅礴,珠簾漈從刀削斧劈般的千仞巨石上齊刷刷地滑下,形成萬斛水珠,宛若垂簾,頗為壯觀;珠簾漈之東側(cè),水從盤龍山頂貼著石壁滑下,形成兩股晶瑩的細流,妙似玉琢的雙柱。

這就是玉柱漈。

珠簾、玉柱同注一泓深潭,它雖小于九鯉湖,卻是九漈最佳處,徐霞客盛贊“峻壁環(huán)鎖,瀑流交映,集奇撮勝,唯此為最”。

九漈飛瀑全長十余公里,沿途懸崖夾峙,蜿蜒曲折,奇勝不可名狀。

九鯉湖現(xiàn)列為福建省重點旅游開發(fā)區(qū),全面啟動了東崐鳳古寨、云居探幽、石門索橋、迎賓山門、九鯉山莊、霞崐客廣場、觀光果林、通訊基站、生態(tài)綜合服務區(qū)等十大重崐點建設(shè)項目,將發(fā)展成為集觀光、度假、娛樂、購物、朝圣和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她將以豐富的和宏偉的氣魄展示給中外游人。

推薦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三

各位嘉賓:上午好!(致歡迎辭)

首先,讓我代表------旅行社,歡迎諸位前來福建永定客家土樓觀光旅游。

我叫------,很榮幸為各位嘉賓導游,由于本人才疏學淺,水平不高,有不到之處請大家原諒,祝各位身體健康,旅途愉快,謝謝!(發(fā)宣傳冊)。

永定土樓

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福建土樓(永定下洋)旅游風景區(qū),途經(jīng)紅坊鎮(zhèn)、高陂鎮(zhèn)、坎市鎮(zhèn)、撫市鎮(zhèn)、陳東鄉(xiāng)、岐嶺鄉(xiāng)、下洋鎮(zhèn)等七個鄉(xiāng)鎮(zhèn),全程約80公里?,F(xiàn)在我用客家方言說一名、句“歡迎各位嘉賓光臨永定客家土樓”。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永定縣境內(nèi)共有23018座土樓,其中圓土樓有362座。永定土樓最先建軍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說起土樓旅游,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某超級大國的衛(wèi)星發(fā)現(xiàn)中國福建的西部布滿了無數(shù)個大小不一、或圓或方的不明建筑物,他們懷疑可能是核反應堆,也可能是導彈發(fā)射井,而且規(guī)模龐大,數(shù)量驚人,引起該國當局的高度重視,于是派遣特工人員以記者的身份前來探個究竟,結(jié)果探明是一座座土樓民居建筑。雖然虛驚了一場,但是卻為土樓旅游的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到目前為止,永定土樓已接待了四十三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百萬中外游客。

應該說永定的圓土樓最為神奇和最有魅力,因為中國的遠古時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圓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認為“圓”具有無窮的神力,給人帶來萬事和合、子孫團圓。永定最大的圓土樓共四層,有400多個房間,可住六七十戶人家約五、六百人。圓土樓內(nèi)有水井、浴室、廁所、磨房、豬舍、花園、學校等設(shè)施,建筑面積達5000平方米以上,說她象個小城市一點都不夸張。傳說有兩個同樓的新媳婦某日娘家相遇,為“自己住的樓是最大的土樓”這一話題爭得面紅耳赤,結(jié)果結(jié)伴回家才知道,她們住的是同一座土圓樓。有人統(tǒng)計,倘若你到土樓借宿做客,在每一家用膳一天,要兩個多月的時間;每個房間住一個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時間;每天認識樓里的一個人,要用近兩年的時間。其間新的媳婦女娶進來了,新的小生命又誕生了,因此你永遠也無法認識全樓的人。

如果遇到外來勢力的侵襲和攻擊,只要關(guān)上大門,守住要口,全樓安然無恙。因為土樓的大門是用二、三十厘米厚的不易著火的雜木制成的,有些門還釘了鐵板,樓門上裝了防火水槽。圓樓外圈的一、二層不開窗,所以敵人攻到樓下也無可奈何,甚至圍困一年半載,樓內(nèi)柴米仍不斷絕,生活依舊正常。有專家總結(jié),圓土樓具有六種功能:1、聚族而居;2、教化娛樂;3、防風抗震;4、防火防潮;5、安全防衛(wèi);6、冬暖夏涼。

現(xiàn)在,我榮幸的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福建土樓,已被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心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也說是福建土樓將成為全世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chǎn)。

福建作家許懷中先生說:“永定土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shù)的問號和感嘆號”。日本東京藝術(shù)大學教授茂木計一朗說:“永定土樓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美國哈佛大學建筑設(shè)計師克勞得說:“永定土樓是客家人大膽、別具一格的力作,它閃爍著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動不已”。

推薦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四

說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東晉時期,福州民間就流傳“右旗左鼓,八閩二絕”的風水之說,這左鼓即指鼓山,聳立于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云洞五大景區(qū)。自宋朝至今皆為游覽勝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qū)之一。它與福州旗山遙遙相峙,重巒疊嶂、終年蒼翠,山上處處有奇巖,峰峰有洞府,風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對福州風水中占有相當重要的的地位。

青龍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來,福州百姓在選擇及組織居住環(huán)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閉空間的傳統(tǒng)。為了加強封閉性,還往往采取多重封閉的辦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個圍合的封閉空間;多進庭院住宅又加強了封閉的層次,而里坊又用圍墻把許多庭院住宅封閉起來(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構(gòu)造)。 作為城市也是一樣,從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宮城)到內(nèi)城再到廓城,也是環(huán)環(huán)相套的多重封閉空間。在城市的外圍,按照風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為屏障,山勢向左右延伸到青龍、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環(huán)抱之勢。山的左右為青龍白虎(比如說福州的以金雞山為青龍,大夢山為白虎,于山、烏山把住南門成左右肩臂環(huán)抱之勢),遂將后方及左右方圍合?;非胺接邪干秸趽酰B同左右余脈,亦將前方封閉,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閉圈。如果在這道圈外還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龍、白虎山之側(cè)的護山(比如說福州青龍之側(cè)的護山的鼓山;白虎山之側(cè)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閉圈??梢哉f風水格局是在封閉的人為建筑環(huán)境外的一層天然的封閉環(huán)境。

由此我們可知,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守護著福州這塊難得的寶地,保佑著有福之州風調(diào)雨順,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義非常

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zhèn)住惡龍?zhí)氐亓粝碌摹C慨旓L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蕩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準備戰(zhàn)斗。

鼓,在易經(jīng)中為震、為東方。易經(jīng)云: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fā)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

易經(jīng)《震卦》象征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頂峰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云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機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為名揚天下,其位列閩剎之冠,是福州的驕傲,素有“既來福州,必游鼓山”之說。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鑲嵌其中,寺廟前后左右環(huán)抱著蒼郁的古老大樹林,可謂“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宛如這寺院是盤古開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處。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級宮殿群,順山勢而上。邁過高高的門檻,一陣佛門清靜的淡雅清香就會撲面而來。很多人走進殿內(nèi),燒上一炷香,虔誠地祈禱、祝福,讓人徒升心安平靜之感。

建造這所寺院的開山祖師神晏更具有傳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窩穴上,燕窩發(fā)燕仔燕孫,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眾,蒸蒸口上。相傳當時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來愈旺。為了讓香客們上山方便,寺院僧眾決定修條上山道路。歷經(jīng)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山道,從鼓山腳下一直鋪到涌泉寺的大門。

開山祖師神晏看見這條石砌大道,心里很高興。可過了幾天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條石砌大道寺院的僧眾,病的病,死的死,香客們也聞知涌泉寺發(fā)生瘟疫,也不敢上山來了。一時間,鼓山涌泉寺僧侶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頂朝看石道。遠遠望去,隱隱約約中,他發(fā)現(xiàn)整條石道一股兇氣繚繞不散。他連忙再仔細一一辨認,這才驚駭?shù)盟麕缀跏タ刂坪敖谐鰜怼_@條從山腳鋪到涌泉寺大門口的石道,彎彎曲曲就如一條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嶺道上的一塊塊石頭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鱗甲一片片。那蛇的頭對著涌泉寺大門正張著血盆大口對著燕窩吞吃出門的燕子,這石道分明是“蛇竄燕窩”!這明擺著涌泉寺的風水被這石條道破壞了。

好在神晏不愧為一代大師。他返回涌泉寺,召集眾僧在新修的這條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從山腳到山門。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頭道路中間的九座山亭,依次為閩山第一亭、東際亭、仰止亭(今已廢)、觀瀑亭(又名石門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關(guān)亭、更衣亭。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鐵釘,牢牢地釘在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道上,把這“蟒蛇”斬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從喝水巖修建一條石道,用條石鋪設(shè),直達山門。該道為蜈蚣嶺道,意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這樣這條毒蛇就不能復活了。蜈蚣嶺道鋪設(shè)完,上山道路變得四通八達了。

這一來,蟒蛇不能動彈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條石道,永遠僵死在那兒,被千人萬人踩。此后,涌泉寺漸漸香火旺盛了,僧眾越來越多,涌泉寺越來越聞名于世終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聞名。

推薦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五

各位團友,大家好:

現(xiàn)在由我為大家服務。我們現(xiàn)在到達的九鯉湖景區(qū)位于仙游縣東北隅約25公里的萬山之巔,面積2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90米。(因在萬山之顛,道路崎嶇、陡峭大家要注意安全,互相幫助。)這里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稱,尤以飛瀑為最,自古以來有“鯉湖飛瀑天下奇”之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與武夷山、玉華洞并稱福建“三絕”。

九鯉湖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相傳漢武帝時,安徽蘆江有一個叫何任俠的人生了九個兒子,但除了老大額中間有一只眼睛外,其余八人雙目失明。他們不肯參加淮南王劉安的叛亂,而被劉安派人追殺,歷盡千辛萬難,來到今天九鯉湖所在的山巒之顛,并在此隱居下來修道煉丹、普濟眾生。有一天風雨大作、雷電交加,突然從湖中躍出九條鯉魚,身的兩側(cè)長出翅膀,九兄弟知道鯉魚吃了他們的仙丹要升天了于是各乘一條鯉魚沖天而去,成了神仙。九鯉湖因此而得名。

各位團友,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這座頗具中華民族特色的橋,被稱為“通仙橋”,意為通往人間仙境之橋。也是為風景區(qū)的路口。

請大家往下瞧,溪床上那些奇形怪狀的溶洞,大家看這些溶洞像什么形狀?是不是像仙人煉丹時用的物品形狀呢?傳說這是仙人煉丹是留下的遺跡。有人曾經(jīng)把染上顏色的稗谷倒進溶洞里,后來在莆田三江口林蘭溪入海處發(fā)現(xiàn)了這些稗谷,你們說奇特不奇特?那這些溶洞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實這些溶洞乃是大自然的杰作,距今大約7000萬年的燕山晚期,由于地殼深部的巖漿侵入,形成了花崗巖體,而花崗巖所含的礦物,經(jīng)過發(fā)育后形成各種形態(tài),在漫長的地殼變遷過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才形成如今這些溶洞。

團友們,眼前就是“九鯉湖”。整個湖呈圓形,直徑67米。面積不到杭州西湖的十分之一,卻可用“小巧出雅”四個字來形容。清晨、旁晚、入夜都有它的特色美景。

為了紀念何氏兄弟而修建的這座祠宇,稱為“九仙祠”。重建于宋淳熙年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九仙祠又名“顯靈廟”。據(jù)說,九鯉仙人十分靈驗,會給虔誠的人托夢指點迷津。因而歷代以來,香客絡(luò)繹不絕,連自稱”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在考場失意后,千里迢迢來到九鯉湖祈夢。據(jù)說,他在此夢得九鯉仙人贈給他一個裝有一萬條墨錠的囊袋。自此以后,他寫的詩更加清新明麗,畫的畫更為傳神。

各位團友,九鯉湖的湖水雖迷人,何氏兄弟的故事雖然動人,但我們的九鯉飛瀑卻更為吸引人。你們瞧,那石湖上方的進水處,就是第一祭—-“雷轟祭”。此祭落差最小,但由于河床奇特,又不滿溶洞,以致水流沖下的時候,發(fā)出深沉的轟鳴,聲如洪鐘,故稱雷轟祭。

現(xiàn)在請看,這就是石湖的盡頭,由于巨石橫臥,擋住了湖水的去路。湖水就怒氣沖沖向前撞。因而這祭人們稱之為“瀑布祭”。

各位團友,這便是“珠簾祭”和“玉柱祭”。大家知不知道黃山有個“人”字瀑?水在下落時被石脊分為兩股,極像一個人字,古人稱“人字瀑”。而玉柱祭的水向下流時,被一塊突出的巨石截斷。水下落時被濺起來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像萬穿斷了線的珍珠飛落下來,珠簾也就因此而得名。

玉柱祭以下,尚有五祭瀑布, “石門祭”怪石嶙峋,一水斜回,有二石亭亭如門,欲合不合,欲開不開,下涌奔泉上凝云影?!拔逍羌馈庇形鍓K巨石相擁如星,惟妙惟肖,因此得名?!帮w鳳祭”因泉水聲如鳥語且有飛鳳峰而得名。“棋盤祭”中有一巨石如棋盤,盤有一石如童子在觀棋而名之。“將軍祭”中有二石酷似兩位勇士當關(guān),故名之。

九鯉湖講解到此結(jié)束,大家自由活動,30分鐘后在此集合

推薦福建小學減負申請書范本六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福建省內(nèi)最大的寺廟——泉州開元寺。開元寺占地面積78000 平方米。它規(guī)模宏大,構(gòu)筑壯觀,景色優(yōu)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開元寺初名“蓮花寺“,后改為“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現(xiàn)名。

人們常說“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實是冤枉了出家人。與世無爭的僧人隱身在高山峻嶺之上,本意是修心養(yǎng)性,卻常成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聞名遐邇。而泉州開元寺就座落在平平無奇的鯉城區(qū)西街,與凡世的隔絕只靠山門前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這無形中縮短了塵世與佛門的距離。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襯,卻多了善男信女的親近,這就是泉州開元寺的獨特之處。

泉州開元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qū),或許大家想知道,開元寺何以能夠聞名海內(nèi)外呢?那就讓我們一起慢慢領(lǐng)略、細細品味吧。

眼前這座別致的建筑就是開元寺的山門,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經(jīng)過幾次火災燒毀與重建,現(xiàn)存建筑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請看這石柱:上下端略細,中部較粗,呈梭子狀,學名梭柱,據(jù)考證為唐朝的石柱風格,年代已十分久遠了。石柱上還懸掛有一木制對聯(lián)“此地方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這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所寫的。它是泉州這個具有濃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風貌的真實寫照。分坐在天王殿兩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規(guī)制所配置的密跡金剛與梵王。它們怒目挺胸,狀極威嚴,與一般寺廟所雕塑的四大金剛有較大差別,有人謔稱它們?yōu)椤昂吖ⅰ薄?/p>

跨過山門就到了拜亭。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東西塔和寬敞明亮的東西兩廊對稱地排列在兩旁,而我們所在的位置就在開元寺的中軸線上。佛教傳入我國巳有一千多年歷史,并在中國落地開花,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開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國古建筑的南面為尊和中軸線為主的特點。

拜亭前的這個大石庭,是個“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動。每逢農(nóng)歷二十六日,這里人山人海,梵唄聲聲,一派泉南佛國景象。石庭兩邊分列著八棵200至800歲的大榕樹,陰翳蔽日,盤根錯節(jié),增添了開元寺靜寂、莊嚴的氣氛。樹下排列著11座唐、宋、明時期不同形式的古經(jīng)幢、小舍利塔,以及兩只贔屃。庭中還置立著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爐,蓋鈕雕蹲狻猊,爐身周雕幡龍、祥云、蓮瓣、蔓草等紋飾,形制優(yōu)美,雕工精妙。焚帛爐稍后兩側(cè),還有兩座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廂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薩錘太子舍身飼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跡。

在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就是眼前這座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云蓋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這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chǎn)絲綢。這片地原是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后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關(guān)于這件事,有一個很動人的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后就獻地結(jié)緣。幾天后,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為樂善好施之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為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大雄寶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經(jīng)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xiàn)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面積達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遠,外觀雄渾,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壯觀的建筑風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賜佛像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兩旁是五代王審邽修大殿時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為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是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合稱五方佛,也叫五智如來。這五尊大佛金光閃爍,衣紋清晰,神容慈祥,法相莊嚴,雙手分別作說法、施與、接引、禪定等相,工藝精巧,令人嘆絕。五方佛的脅侍有文殊、普賢、阿難、迦葉以及觀音、勢至、韋馱、關(guān)羽、梵王、帝釋等諸天菩薩、護法神將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著密宗六觀音的首座圣觀音以及善才、龍女和兩翼神態(tài)各異的十八羅漢。開元寺歷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凈土宗、密宗、禪宗等宗派,而大殿卻能保持這種罕見的規(guī)制,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寶殿還有一個“百柱殿”的雅稱。全殿原計劃設(shè)立柱子一百根,后來因為需要放置佛像和騰出給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長了珩梁,減少了立柱,成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右參政、按察使曾櫻與總兵鄭芝龍重修開元寺紫云大殿時,將其中木柱全部換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豐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時期的海棠花式柱、圓柱、方柱。楞梭柱、蟠龍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間那對16角形輝綠巖石柱,雕刻著古代印度和錫蘭流傳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24幅,引起中外學者的極大興趣。它與殿前月臺須彌座束腰處的72幅輝綠巖獅身人面像和獅子浮雕,同為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主印教寺移來的。它們是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繁榮發(fā)達,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