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00:53:53 頁碼:11
2023年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大全13篇)
2023-11-12 00:53:53    小編:ZTFB

良好的總結(jié)可以使事半功倍,讓我們更加高效地工作與學習??偨Y(jié)是評估自己的機會,該如何抓住它呢?下面這些總結(jié)范文旨在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總結(jié)寫作的要領。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一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探究磁鐵的有關性質(zhì)。2.認識不同形狀的磁鐵。3.知道磁鐵的一些基本性質(zhì)。

4.知道磁鐵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二、教學重點:

磁鐵的一些特征。

學生獨立探究,發(fā)現(xiàn)磁鐵的性質(zhì)。

四、教學準備:

各種形狀的磁鐵、回形針、針、線、水彩筆、卡紙。

研究磁鐵。

一、各種形狀的磁鐵。

二、磁鐵的性質(zhì):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教學反思。

一開始,我就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于參與科學學習活動。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指導者、參與者。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我直接教給學生實驗步驟,讓他們主動去實驗,引導他們自主開展探究活動。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主動作用,調(diào)動他們的思維,保持他們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課堂呈現(xiàn)出這樣幾點問題:

1、學生探究的意識不濃烈,在“玩”磁鐵的時候很不關注現(xiàn)象,沒有從現(xiàn)象有意識的去思考磁鐵有可能存在的性質(zhì)。2、學生探究的方法不多,只有部分科學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會想著用多種方法去探究性質(zhì),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應用了一種方法后就不去思考別的方法。有的學生方法應用也不妥當,拿著磁鐵在做拼圖游戲,一點也沒考慮到這種方法是否能探究出磁鐵的性質(zhì)。3、以小組的形式在探究,但小組成員間真正的交流很少。

身為科學課程的教師,應該悉心地鉆研教材,靈活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掌握好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心理動態(tài)。爭取讓每節(jié)課成為成功課,不留有遺憾。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二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的策略,不在于有沒有講清、講透,而是看教師有沒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主動獲取知識,樂于探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把課堂活動權交給學生,把發(fā)言權留給學生。基于此,教學中,一方面注意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究,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教學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在知識方面,懂得少許淺顯的物理道理,知道一些較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規(guī)律;在能力方面,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一定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情感方面,他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在物理方法上,知道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本節(jié)探究課學生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實驗探究涉及到的物理名詞多,物距(u)、像距(v)、焦距(f)、實像、虛像;還有,要找到各種像應調(diào)整什么,如何調(diào)整,學生感到盲目;再有,從數(shù)據(jù)中要得出結(jié)論也不易,因此老師必須重視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同時,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索的全過程和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及探究創(chuàng)造的心理品質(zhì)。

(3)樂于參加觀察、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

【教學重點】。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從實驗中得出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小組討論、多媒體演示。

【教學準備】。

學生:蠟燭、火柴、凸透鏡、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組;教師:多媒體課件。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牛頓第一定律。

2.認識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能用物體的慣性解釋生活和自然中的有關現(xiàn)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并確認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經(jīng)歷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科學推理過程。

2.能通過生活經(jīng)驗和大量事實認識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科學推理過程學習科學思維方法。

2.通過慣性現(xiàn)象的認識,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3.體會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內(nèi)容由“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三部分內(nèi)容組成?!白枇ξ矬w運動的影響”是研究力與運動關系的重要實驗,做好這個實驗并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關鍵。

運動和力是人們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物理現(xiàn)象。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頓時代,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運動和力的關系問題不僅深化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而且體現(xiàn)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對人類思維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牛頓第一定律是經(jīng)典力學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它指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即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它是整個初、高中物理課程的基礎。要讓學生完成對它的認識,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物體有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慣性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人們有時可以利用慣性,有時應注意防止慣性給人們帶來危害。

重點: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難點:建立牛頓第一定律的科學推理過程。

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漸停下來的日常生活實際為基礎引出兩種對立的觀點,進一步用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兩個偉人來強化這種矛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為核心,在基本的實驗事實的基礎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結(jié)論。

通過慣性實驗展示運動物體由于慣性而表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以突出慣性維持其原有運動狀態(tài)的實質(zhì)。最后應用所學習的慣性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四、教學資源準備。

斜面、小車、毛巾、棉布、木板、慣性演示儀、多媒體、實物投影等。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三

1課時。

知道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是力學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運動學和力學知識基礎上,首次將力和運動聯(lián)系起來,研究力和運動的關系和規(guī)律的知識,本課內(nèi)容在初中物理知識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后面平衡力等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較注意科學地編排內(nèi)容,它把理論聯(lián)系實際,還把物理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讓學生覺得物理就在身邊,從而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物理的興趣。本節(jié)需要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安排學生實驗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第二課時要理解慣性的內(nèi)容。

通過實驗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它是總結(jié)事實,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這方面要注意強調(diào)。

1、通過分析具體事例,知道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3、通過教師整合說明,知道牛頓第一定律內(nèi)容;

4、通過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科學想象能力。

1、通過問題1、2、3、4、5、6檢測目標1的.達成。

2、通過問題7、8、9、10、11檢測目標2的達成。

3、通過教師整合說明和問題12檢測目標3的達成。

4、通過問題8、9、10、11檢測目標4的達成。

一、導入新課:(教師根據(jù)學生看到的演示實驗,在設置問題,引發(fā)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車演示:

(1)、用力拉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前進。

(2)、停止用力,小車停止。

問題1:什么原因使小車前進?

問題2:能否說物體運動必須受力?

問題3: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嗎?

(3)、將小車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讓小車滑下。

問題4:到水平面上后會立即停止嗎?

問題5:小車能一直運動下去嗎?

(4)教師總結(jié):學生形成兩種不同結(jié)論分別代表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運動需要力來維持;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運動不需要歷來維持。(板書他們的觀點)。

(5)教師總結(jié):阻力會影響物體的運動。

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轉(zhuǎn)化成可操作性強的具體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同時,進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時知道了自己應支持誰的觀點)。

問題8:小車在水平面上前進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讓學生充分猜想后,總結(jié):斜面坡度,小車質(zhì)量,小車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問題9:研究小車在水前進的距離和水平面對它阻力的關系,你應該如何設計實驗?

(學生猜想,小組討論,分享猜想設計的依據(jù)和研究方案。)。

教師總結(jié):運用控制變量法必須讓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車在同一位置開始運動,分別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進行多次試驗。

選擇合理方案,讓學生分組進行試驗。

教師根據(jù)實驗引導學生分析:

問題10:三個表面相比,哪個阻力最小,哪個阻力最大?

問題11:小車在木板上運動得最遠,在毛巾表面上運動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阻力越小,前進的距離越遠,若表面更光滑,則小車所受阻力更小,前進的距離更遠;若表面非常光滑,則小車所受阻力將非常小,速度減小得也將非常慢。

進一步推理問題12: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一個恒定的速度永遠地運動下去。

通過比較推理的結(jié)果,讓學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話說出實驗結(jié)論,得到運動和力的關系,并指出自己支持兩位誰的觀點。

三、教師整合說明(根據(jù)推論引出牛頓第一定律,讓學生明確它不是實驗結(jié)論)。

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牛頓第一定律(板書課題)-----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板書內(nèi)容)。

四、教師強調(diào)說明:(讓學生加深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這條規(guī)律的普遍適用性,不符合這條規(guī)律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條件,這是一種理想情況,它也包含物體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況,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總保持”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只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兩種可能,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物體必須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5)它雖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來的,但經(jīng)受了實踐的檢驗,是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結(jié)。

亞里士多德(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伽利略(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四

摘要:從初中物理新課程的實施情況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關鍵在于教師,老師的觀念不更新,很難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所以廣大初中物理教師從自我做起,更新觀念,深入推進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物理教學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新課程的提出和實施極大地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伴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思想的進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與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本質(zhì)不同,可以說體現(xiàn)在教學的各個方面,比如在傳統(tǒng)觀念下的課堂教學設計中過多強調(diào)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結(jié)果使學生養(yǎng)成被動的接受性學習習慣,久而久之教學就成為教師自己的事情,忽視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樣的結(jié)果與新課程理念中的教學設計理念相悖。新課程教學理念強調(diào)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新課程明確提出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是新課程對于教學設計提出的新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初中物理教師要不斷學習,擺脫舊的教學理念的束縛,主動更新觀念,用新課程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傳統(tǒng)教學設計中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因素。

1.教材第一的思想左右著教師的教學。

負擔。最重要的是在教師的教學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忽視的地位,無法實現(xiàn)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

2.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學習過程。

傳統(tǒng)教學理念關注的是教學的結(jié)論,以及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記住這些結(jié)論,而不在乎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學生有沒有經(jīng)歷應有的學習過程。而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學生應該體驗的學習過程恰恰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讓學生真正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師所教知識的內(nèi)涵,否則即使讓學習記住教學的結(jié)論,學生也不明白和理解其中的原因。只能似懂非懂,其實是不懂。傳統(tǒng)教學設計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企圖通過讓學生記住教學結(jié)論達到提高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目的。很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不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這種教學設計剝奪學生思考的權利,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而缺少質(zhì)疑的能力、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程理念下帶來的變化。

新課程針對教學提出新的觀念,其中明確指出: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開發(fā)者。所以教師要更新觀念迎接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

1.教學設計應是有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四個因素。教師與學生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并且是相互作用的主體。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要求教師與學生加強溝通。溝通以平等為基礎,以真誠為紐帶。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題因素,學生才是課程的主體。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都是從教師和課程的設置出發(fā),忽視學生的因素,導致課程本末倒置,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因素。而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學設計應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師要相應地對教材呈現(xiàn)方式、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進行改革,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因素,學生應成為老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

3.學生的發(fā)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課程打破傳統(tǒng)教學只注重知識傳授,不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弊端,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進行強調(diào)。強調(diào)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總之,從初中物理新課程的實施情況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關鍵在于教師,老師的觀念不更新,很難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所以廣大初中物理教師從自我做起,更新觀念,深入推進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五

一,這堂課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幾個演示實驗:

(1)用兩個通草球分別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兩個通草球互相排斥。

(2)用兩個通草球分別接觸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兩個通草球也互相排斥。

(3)用一個通草球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用一個通草球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兩個通草球卻互相吸引。

(4)使起電機的大金屬球帶上電,用一個不帶電的絕緣金屬球與之接觸,結(jié)果絕緣金屬球上的箔片張開。

(5)把帶正電荷的大金屬球c移近(不接觸)彼此接觸的金屬球a,b.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屬箔都張開了,表示a,b都帶上了電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屬箔就會閉合。如果先把a和b分開,然后移開c,可以看到a和b仍帶有電荷;如果再讓a和b接觸,他們就不再帶電。這說明a和b分開后所帶的是異種等量的電荷,重新接觸后等量異種電荷發(fā)生中和。

三、電荷、元電荷、質(zhì)子電量、電子電量下節(jié)課還要加強復習。

第二節(jié),《探究靜電力》教學反思。

二、我們不可能重復庫侖的實驗,不可能做的精準,演示實驗只是定性分析,無法定量。所以重心在對定律的理解。

三、考慮到庫侖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庫侖扭秤的實驗對檢驗庫侖定律具有重要意義,介紹給學生,很有必要。

四,此課很難有什么特色,教學思路與別人大同小異。

第三節(jié),《電場強度》教學反思。

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類比的方法解決了場強與試探電荷無關的問題。

某點的場強只能與場源電荷以及該點到場源的距離有關。這好比火爐旁邊各處的溫度,這一點的溫度是火爐本身有關,也與這點到火爐的距離有關。

試探電荷就好比是溫度表,這點的溫度是40度,用溫度表測量,溫度為40度,不用溫度表測量,它還是40度。用這個表量得是40度,那個表量也是40度。場源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也是這樣,這點的場強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不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用小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用大點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與試探電荷完全無關。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六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更深入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本學期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有。

本章是學習電學知識、掌握歐姆定律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電學知識后才能再進行以后的學習。

2、會使用電壓表;

本章是電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在初中電學中處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學習“電功率”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電學知識的基礎。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3.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本章在學習了歐姆定律的基礎上,把對電學的研究拓展到電能和電功率。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1.從能量轉(zhuǎn)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3.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本章主要講述磁現(xiàn)象、電流的磁場、電磁鐵及其應用、電動機、電磁感應及其應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1.能用實驗證實電磁相互作用。

2.通過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4.通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本章主要講述了電磁波及信息的傳遞。

1.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2.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社會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3.能舉例說明電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八年級學生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多,兩極分化突出,上課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的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認真做好演示實驗,讓學生自己做好隨堂探究實驗,盡量進行直觀教學。

2、加強概念規(guī)律教學,訓練學生對知識概括整理能力。

3、注重“輔優(yōu)轉(zhuǎn)差”工作。

4、滲透目的教育,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興趣。

5、結(jié)合教學實際狠抓“雙基”,全面提高,重點輔優(yōu),全面發(fā)展。

周數(shù)日期內(nèi)容

第1周2.28----3.3電壓(1)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1)。

第2周3.4----3.10電阻(1)變阻器(1。

第3周3.11----3.17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1)歐姆定律及應用(1)。

第4周3.18----3.24測量小燈炮的電阻(1)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1)。

第5周3.25----3.31電能(1)電功率(1)。

第6周4.1----4.7電功率(1)測量小燈炮的電功率(1)。

第7周4.8----4.11電與熱(1)電功率與安全用電(1)。

第8周4.15----4.21生活用電常識(2)。

第9周4.22----4.28磁現(xiàn)象(1)磁場(1)。

第10周4.29----5.4電生磁(1)電磁鐵(1)。

第11周5.6----5.12電磁繼電器揚聲器(1)電動機(1)。

第12周5.13----5.19磁生電(2)。

第13周5.20----5.26現(xiàn)代順風耳—電話(1)電滋波的海洋(1)。

第14周5.27----6.2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1)。

第15周6.3----6.9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1)。

第16周6.10----6.16復習和總結(jié)(2)。

第17周6.17----6.23復習和總結(jié)(2)。

第18周6.24----6.26復習和總結(jié)(2)。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七

根據(jù)新教材對物理概念敘述通俗、簡潔、淺顯的特點,在教學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自學。為了使學生的自學目標明確,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設計問題要力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問題要具有啟發(fā)性、針對性、趣味性,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根據(jù)學生的自學的情況進行點撥,引導學生自學,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物理概念、規(guī)律比較抽象,要求物理教師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要求趣、求新、求活。

所謂求趣,即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趣味性,把學生的直接興趣轉(zhuǎn)化為對物理學科持久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刻苦學習,物理論文《依據(jù)教材特點設計課堂教學》。

所謂求新,就是深入挖掘教材,使學習方法及教學手段都賦予新意。并不失時機地介紹新科技,運用幻燈錄像等現(xiàn)代化手段使課堂活動不斷變換形式、力求出新。

所謂求活,就是在教學中滿足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給學生說話和動手操作的機會,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活潑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

新教材與原教材相比,實驗項目和數(shù)量都有所增加。教師要精心設計小實驗、小制作及課外小實驗,直觀、形象、有趣的小實驗能收到比任何語言描述都好的效果。

教師設計小實驗要考慮到課外小實驗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些難度稍大的實驗制作,在布置學生時要提示學生怎樣做,以及注意事項,杜絕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制作過程中,應有目的地讓學生獨立設計操作,分析實驗結(jié)果和成敗的原因。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判斷、推理的習慣,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驗設計操作的能力。

求異思維又稱發(fā)散思維,教學中充分運用每節(jié)教材后面的“想想議議”提出的信息、精心設計“想想議議”活動。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樹立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意識。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八

【試講或講課高分原則】。

1.作為老師,信心和責任心是第一位的。記住一點,你擔心的別人也擔心,所以不需要有壓力。相信自己,別人才能相信你。

2.打動那些對你有好動感的評委!沒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訴所有人,我來了,我能教好學生。

3.講課要有激情,如果抑揚不足,起碼聲音要大。普通話標準一點。講話語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練。這是關鍵!講話要擲地有聲,不要半推半就,在講臺上要有臺風。語文教師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語音悅耳,抑揚頓挫。

4.一定要著裝合體,不要穿著太前衛(wèi),畢竟教師這個職位還是要講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潔得體端莊大方,給人感覺氣質(zhì)非凡。

5.在見到面試官時要表現(xiàn)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囂張,給人留下穩(wěn)重的印象。注意肢體語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講臺上,運用好肢體語言。

6.要在試講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把要講的內(nèi)容的相關背景等知識了解到位,并把課的內(nèi)容和這些背景結(jié)合起來,讓背景知識在吸引人的同時把人引導到課本的內(nèi)容上來。

7.不用花費時間講得過于仔細,只要在你講的時候提到就可以了,讓聽課的評委知道你有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了。

8.要注意跟臺下評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視線不要一直停留在講稿上,要使臺下的每一個評委都以為你在看他們,注視著他們。要面帶微笑,不要太嚴肅。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的。

(一)知識和技能。

1.了解人耳感知聲音傳播的基本過程。

2.了解骨傳導。

3.知道什么是“雙耳效應”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和社會生活,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

2.通過動手動腦中的兩個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會關心他人,特別是關心殘疾人。

2.通過貝多芬耳聾后繼續(xù)進行創(chuàng)作等例子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意志。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耳聽到聲音的道理;骨傳聲。

難點:骨傳聲。

(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靠哪種形式?

聲波進入人耳后,經(jīng)過哪條途徑,最后感覺到聲音?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人耳的構造。

聲波鼓膜振動聽小骨及其他組織聽覺神經(jīng)大腦在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如果僅只是傳導障礙,但能通過其他途徑傳給聽覺神經(jīng),人仍能聽到聲音。

2.骨傳聲。

“想想做做”:

(1)將振動的音叉放在耳旁,聽音叉的聲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聽音叉的聲音。

(3)請同學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將振動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額、耳后的骨頭和牙齒上,聽音叉的聲音。

分析得出:骨頭能傳聲。

失去聽覺的人能靠骨傳導來聽到聲音。

介紹貝多芬的故事。

3.雙耳效應。

由學生自習完成。

利用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間、強弱及其他特征不同來確定聲音的位置。

四、作業(yè)布置。

五、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教師要作充分的準備,多做實驗,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全探究過程。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yǎng)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

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教學器材:多媒體電腦、鬧鐘、紙盒。

四、教法與學法:分組討論法、閱讀法。

五、教學過程。

(一)噪聲的來源。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分別從物理角度和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找出噪聲的含義。

(2)分組討論:在你的周圍,有哪些是噪聲?

總結(jié)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

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角度)。

(二)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找出噪聲的等級是按什么劃分的。

(2)不同的噪聲的等級對人們所產(chǎn)生的危害又是怎樣的?

(3)認真閱讀p26的噪聲分類表。

總結(jié)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

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三)控制噪聲。

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chǎn)生聲音——空氣等介質(zhì)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

(聲源發(fā)生處)(聲音的傳播過程)(人耳)。

演示實驗:讓鬧鐘發(fā)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學生活動。

(1)觀察書本p26圖1.4-4,指出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在哪里實施的;

(2)分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治理噪聲的實際例子。

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nèi)容,總結(jié)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3)觀看錄像。加深對噪聲的了解。

(四)課堂小結(jié)。

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樣防治噪聲?

(五)布置作業(yè)。

調(diào)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不多,在強調(diào)一兩個主要內(nèi)容的同時,可以安排一定的課外練習讓學生在課堂完成。

光的傳播。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3.能簡單解釋常見的光沿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經(jīng)歷探究過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4.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

5.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的傳播特點。

(四)教學難點。

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五)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學法。

(六)教學媒體。

激光手電、玻璃磚、白紙板、盛水的小燒杯、空燒杯、激光演示器。

二、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展示光現(xiàn)象(收集一些光現(xiàn)象圖片)。

教師: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麗動人,同學們對光感興趣嗎?

(二)進行新課。

1.光源。

思考、討論列舉例子。

除了太陽、電燈之外,日常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fā)光?

(板書):太陽、螢火蟲、恒星、水母。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九

一、導入新課:(教師根據(jù)學生看到的演示實驗,在設置問題,引發(fā)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車演示:

(1)、用力拉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前進。

(2)、停止用力,小車停止。

問題1:什么原因使小車前進?

問題2:能否說物體運動必須受力?

問題3: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嗎?

(3)、將小車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讓小車滑下。

問題4:到水平面上后會立即停止嗎?

問題5:小車能一直運動下去嗎?

(4)教師總結(jié):學生形成兩種不同結(jié)論分別代表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運動需要力來維持;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運動不需要歷來維持。(板書他們的觀點)。

(5)教師總結(jié):阻力會影響物體的運動。

二、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轉(zhuǎn)化成可操作性強的具體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同時,進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時知道了自己應支持誰的觀點)。

問題8:小車在水平面上前進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讓學生充分猜想后,總結(jié):斜面坡度,小車質(zhì)量,小車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問題9:研究小車在水前進的距離和水平面對它阻力的關系,你應該如何設計實驗?

(學生猜想,小組討論,分享猜想設計的依據(jù)和研究方案。)。

教師總結(jié):運用控制變量法必須讓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車在同一位置開始運動,分別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進行多次試驗。

選擇合理方案,讓學生分組進行試驗。

教師根據(jù)實驗引導學生分析:

問題10:三個表面相比,哪個阻力最小,哪個阻力最大?

問題11:小車在木板上運動得最遠,在毛巾表面上運動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阻力越小,前進的距離越遠,若表面更光滑,則小車所受阻力更小,前進的距離更遠;若表面非常光滑,則小車所受阻力將非常小,速度減小得也將非常慢。

進一步推理問題12: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一個恒定的速度永遠地運動下去。

通過比較推理的結(jié)果,讓學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話說出實驗結(jié)論,得到運動和力的關系,并指出自己支持兩位誰的觀點。

三、教師整合說明(根據(jù)推論引出牛頓第一定律,讓學生明確它不是實驗結(jié)論)。

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牛頓第一定律(板書課題)-----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板書內(nèi)容)。

四、教師強調(diào)說明:(讓學生加深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這條規(guī)律的普遍適用性,不符合這條規(guī)律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條件,這是一種理想情況,它也包含物體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況,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總保持”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只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兩種可能,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物體必須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5)它雖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來的,但經(jīng)受了實踐的檢驗,是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結(jié)。

【板書設計】:

牛頓第一定律。

亞里士多德(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伽利略(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1)(2)(3)(4)(5)。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十

1、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義、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3、知道功的原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學難點】。

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計算。

教學工具。

木塊、木板、細繩、彈簧測力計、小車,杠桿和支架、鉤碼、滑輪、細線、刻度尺(兩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問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義。思考力學里所說的“功”含義。

演示實驗:在水平長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別拉一木塊和小車。

觀察木塊、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思考并評價這兩個力的作用成效。

在實驗基礎上引入本課內(nèi)容。

二、進行新課。

1、由課前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力學中關于“功”的確切含義: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且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里面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請學生觀察教材圖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實例,分析、總結(jié)一下力學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點?分組討論總結(jié)。

板書: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3、實例分析(突破難點)。

(1)舉重運動員在把杠鈴舉高過程中是否對杠鈴功。舉在高處停留5秒過程中是否做功?

(3)起重機使貨物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移動一段距離,拉力對貨物做功了嗎?

引導學生根據(jù)以上事例分析、總結(jié)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

通過以上的學習,知道了做功不能離開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種情況下不做功,那么我們猜想一下,力學中的功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

三、功的計算。

力學里規(guī)定,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板書:功的計算公式:

功=力×距離w=fs。

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j。

1焦=1牛o米(1j=1nom)。

出示例題,啟發(fā)學生分析計算。

四、功的原理。

1、啟發(fā)學生提出探究的話題:使用機械是否省功。

2、指導學生探究實驗。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啟發(fā)學生討論歸納出功的原理。

提出問題,猜想。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分析、論證。

請學生談自己知道本節(jié)哪些知識,還想知道哪些內(nèi)容及對本課的感受,教師進行情感激勵。

五、布置作業(yè)。

估算一下你上樓到教室時,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各小組進行本節(jié)課的評估與交流。

課后小結(jié)。

不論是否考慮機械本身重,使用機械要省力就要多費距離,要省距離就必須費力,要想既省力又省距離是不可能的。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這就是功的原理。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十一

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興趣。

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生初步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物理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1、浮力的應用:古希臘的教學家阿基米德首先提出比重概念并發(fā)現(xiàn)了物體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規(guī)律,并寫了浮體論正因如此,才發(fā)明了潛水艇和母艦。此外,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杠桿、滑輪等機械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他說一句名言世”給我一個支點,我將能移動地球。

2、電磁波: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電”和“磁”的性質(zhì)和變化規(guī)律。于是各種各樣的電器才應運而生。電磁波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跑得跟光一樣快的物質(zhì)。

3、牛頓從蘋果落地現(xiàn)象,總結(jié)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有了這一發(fā)現(xiàn),人類才開始認識到了宇宙、天體的運動和變化,并制造出各種航天器。

二、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

(教師演示,學生觀察描述)。

1、筷子提沙子實驗。

現(xiàn)象:沙子被提起。

2、紙托水。

現(xiàn)象:水不流。

3、瓶吞雞蛋實驗。

現(xiàn)象:雞蛋會掉入瓶中。

4、試管上升實驗。

現(xiàn)象:水流出小試管上升。

三、小結(jié)本課。

四、作業(yè):課后完成學習活動卡第三頁a、b、c、d、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十二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對物理學這一門自然科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學知識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通過“動手動腦學物理”,學生們已對進一步學習物理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我本著“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想學物理到熱愛物理?,F(xiàn)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更深入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有。

第六章電壓電阻。

本章是學習電學知識、掌握歐姆定律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電學知識后才能再進行以后的學習。

2、會使用電壓表;

第七章歐姆定律。

本章是電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在初中電學中處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學習“電功率”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電學知識的基礎。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3.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八章電功率。

本章在學習了歐姆定律的基礎上,把對電學的研究拓展到電能和電功率。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1.從能量轉(zhuǎn)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3.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九章電與磁。

本章主要講述磁現(xiàn)象、電流的磁場、電磁鐵及其應用、電動機、電磁感應及其應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1.能用實驗證實電磁相互作用。

2.通過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4.通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第十章信息的傳遞。

本章主要講述了電磁波及信息的傳遞。

1.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2.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社會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3.能舉例說明電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學生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多,兩極分化突出,上課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的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做好演示實驗,讓學生自己做好隨堂探究實驗,盡量進行直觀教學。

2、加強概念規(guī)律教學,訓練學生對知識概括整理能力。

3、注重“輔優(yōu)轉(zhuǎn)差”工作。

4、滲透目的教育,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興趣。

5、結(jié)合教學實際狠抓“雙基”,全面提高,重點輔優(yōu),全面發(fā)展。

五、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周數(shù)日期內(nèi)容

第1周2.28----3.3電壓(1)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1)。

第2周3.4----3.10電阻(1)變阻器(1。

第3周3.11----3.17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1)歐姆定律及應用(1)。

第4周3.18----3.24測量小燈炮的電阻(1)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1)。

第5周3.25----3.31電能(1)電功率(1)。

第6周4.1----4.7電功率(1)測量小燈炮的電功率(1)。

第7周4.8----4.11電與熱(1)電功率與安全用電(1)。

第8周4.15----4.21生活用電常識(2)。

第9周4.22----4.28磁現(xiàn)象(1)磁場(1)。

第10周4.29----5.4電生磁(1)電磁鐵(1)。

第11周5.6----5.12電磁繼電器揚聲器(1)電動機(1)。

第12周5.13----5.19磁生電(2)。

第13周5.20----5.26現(xiàn)代順風耳—電話(1)電滋波的海洋(1)。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通用篇十三

在初中的物理教學設計當中,教師需要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然后逐漸融入物理教學當中去,然后再從課堂走向?qū)嶋H問問題。在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也要看重學生對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知識核心體系的建立。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和創(chuàng)新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護他們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望,在強調(diào)知識學習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能得到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體現(xiàn)時代性。

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物理的教學應當更加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觀念的融入,強調(diào)知識的前沿性。同時要適當融入一些國家的科技發(fā)展內(nèi)容,重視物理知識教學與現(xiàn)代物理之間的發(fā)展結(jié)合,從而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和能力素質(zhì)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三)反映選擇性。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不同認知特點和生活環(huán)境等影響因素,要精心為他們設計教學方案,促使方案更加豐富,能凸顯出教學特點,盡量讓學生接觸到更多他們沒有接觸過的內(nèi)容,從而促使學生能得到更加充足的發(fā)展空間。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當中,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首先,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應當明確教學的任務和知識體系,不能完全按照課本要求來進行教學設計,而是要更多突出教學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目標。全面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促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運用及其產(chǎn)生的社會價值。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能力。教師對此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層次和認知水平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讓每一個學生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體現(xiàn)出辯證唯物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內(nèi)容,從而為學生價值觀念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應當體現(xiàn)出因地制宜的原則。要分析學生主體的區(qū)域特點,積極利用好當?shù)氐馁Y源來進行知識補充和教學開展,從而實現(xiàn)教育目標。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的教學來說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學生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了足夠的興趣,他們才能在學習中更加主動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達到知識和能力上的全面提升。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研究。尤其是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設置出適當?shù)奶骄啃灶}目內(nèi)容,并在課堂中留有一定的空白時間,讓學生能進行知識交流和學習,同時也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建議和想法,并給予適當評價。要將當中具有代表性的內(nèi)容全面記錄下來,以便于為學生制定接下來的教學計劃。作為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尊重學生,要了解學生的看法和思想,盡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促使教學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師要利用物理實驗現(xiàn)象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

學習活動的設計是多方面的,當中既要體現(xiàn)出教師對教學主體活動的指導,同時也要體現(xiàn)出教學活動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其中。教師針對教學主體的活動開展,當前應當強調(diào)當中的針對性,并且要保證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其中。在教學設計中則應當以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生活經(jīng)驗作為基礎,以實踐案例的方法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說教手段,要求教師掌握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學課堂的多樣化發(fā)展。同時,作為教師應當根據(jù)不同班級的不同情況來設計出可見性比較強的教學計劃,要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適當?shù)母倪M,彌補教學當中的錯誤問題,促使教學設計能夠得到適當?shù)难诱?。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態(tài)度調(diào)動,只有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學實施。對此,教師可以使用現(xiàn)代多媒體進行教學,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總之要保證教學設計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更多的學生愿意投入中。

(四)引導學生探究和感受。

現(xiàn)代社會中市場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要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作為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同之處,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然學習當中的基礎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對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只有通過探究和實驗的方式才能讓學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到知識本質(zhì)所在,從而提升自身經(jīng)驗。創(chuàng)新不是實驗結(jié)果相同的不同實驗方法應用,而是要求在理念上是全新的,在方法上也是全新的,只有真正認識到了這一點才能給創(chuàng)新一個更高的期望。只有學生有了對知識學習的新認識,他們才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其中。初中物理的教學設計中,探究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激發(fā)他們物理學習動力的關鍵所在,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物理學習的意義,從而找到學習的樂趣。

(五)積極展開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學生成績的評價,而且是對學生的潛能進行開發(fā)的一個過程。學習評價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當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檢查學習成績和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方法。為了改變當前的評價現(xiàn)狀,作為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學生主體地位,要在評價中重視人性化,從而促使學生的價值觀念能得到進一步的培養(yǎng)。此外,教師還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和意志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采取自評、互評等方式來讓學生對自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全人格發(fā)展。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同時也要從環(huán)境、氛圍和教學內(nèi)容等方面來進行綜合的考慮,從而找到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提升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