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優(yōu)秀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05:39:46 頁碼:13
最新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優(yōu)秀9篇)
2023-11-12 05:39:46    小編:ZTFB

總結是一個反思和總結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到進步的方向。在總結中可以適度運用修辭手法,提升文章的藝術性和吸引力。提供寫作指導的典型范文。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一

音樂欣賞并不是說單單聽懂音樂的旋律與歌詞的大意就可以了,而是應當對音樂背后蘊藏的深層含義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在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教師向學生傳達音樂作品的背景知識,那么這就需要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一定的聯(lián)想與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在深層次上對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進行挖掘,而后體驗音樂帶來的真正美感。所以大學生在一系列的音樂欣賞活動中,能夠得到想象能力與聯(lián)想能力的提升。

(二)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

想要理解音樂帶來的真正美感,就必須要能夠聽懂音樂,而高校音樂欣賞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聽懂音樂,使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擁有感受音樂的能力。在一些音樂欣賞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得到音樂感受能力的提升。所以說,在大學階段開展音樂欣賞課,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進而感受到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美感。

(三)提升學生的記憶力。

可以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正是如此,音樂審美活動的開展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記憶力。只有將一些相關的音樂信息在腦海中儲存起來,才能對音樂作品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的記憶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將自身捕捉音樂藝術的能力提升,同時使自身審美的體驗得以增強。

(四)提升學生在音樂鑒賞上的能力。

不管是何種審美活動將,都要求具有相應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相關的文化知識,在對音樂進行審美時亦是如此。學生能夠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獲取到很多同音樂相關的知識,將自己對音樂的認識程度提升,在不斷積累這些知識的同時,學生審美鑒賞的能力亦能隨之得到相應的提升。所以,高校音樂欣賞課能夠幫助大學生提升其在音樂方面的鑒賞能力。

(一)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

在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時,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音樂作品內(nèi)容以及類型的多樣化,不僅要有民族音樂作品,還要有古典音樂作品,同時也不能少了流行音樂作品。只有將學生在音樂欣賞課涉及的范圍進行擴大,才能使學生不被音樂欣賞的教材局限住,進而在音樂欣賞過程對情感進行不斷地積累,逐漸將自身音樂審美的能力與素養(yǎng)提升。

(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

審美主體對美的一個總體看法就是審美觀。處于不同文化、時代以及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審美觀都會表現(xiàn)得各不相同。從大學生的角度思考,將真、善以及純樸視為美就是正確的審美觀。所以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正確的審美觀傳達給學生,進而使心靈、生活與社會都能夠得到美化。尤其是針對不同音樂作品的不同音樂藝術水平,教師更應當對學生的正確審美觀加強引導,避免學生錯誤的追隨一些價值庸俗的“音樂作品”。

(三)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

音樂主體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記憶能力,所以在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時,應當對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培訓。可以將著手點放在一些結構簡單的、內(nèi)容短小的作品上,逐漸的由小變大、由簡入難,使學生反復聆聽一些音樂作品,在此循環(huán)往復的實踐活動中,令學生對各種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旋律以及和聲等進行了解與熟悉,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將音樂的表達形式同音樂的主題進行有機結合,進而對音樂作品產(chǎn)生進一步的理解,同時對審美體驗進行不斷獲取。

(四)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人們在對某些事物或者是活動進行認識時表現(xiàn)出的傾向性意識就是興趣。學生只有擁有了欣賞音樂的興趣,才能自發(fā)地參與到音樂審美的活動中,進而形成一種音樂審美情趣。教師不僅在要音樂欣賞中為學生構建出一個良好的音樂氣氛,還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語言來體現(xiàn)自己對音樂審美的不斷追求,影響并加強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欣賞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能夠不由自主的欣賞音樂,將欣賞音樂的興趣提升,最終使自身在音樂方面獲得良好的審美情趣。

綜上所述,音樂欣賞指的是將一些音樂作為審美的對象,將參與欣賞活動的人作為審美的主體,進而形成一種特殊形式的審美對照。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是高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想要提升高校音樂欣賞教育與審美素質教育,就必須要把握好音樂欣賞在審美素質教育中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最終使高校音樂欣賞教育與審美素質教育得以實現(xiàn)。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二

案例一:“他是全班最不聽話的”

這是在一年級的一個班上上音樂課發(fā)生的事情。那天唱完問好歌后,孩子們剛坐下,我還沒來得及離開琴凳,就聽到有講話的聲音。一轉身,剛好逮到一個講話特起勁的小男孩,我很嚴肅地讓那個小男孩站起來,批評的話語還沒有出口,班上一個女生的聲音就響起“他是我們班最喜歡講話、最不聽話的一個……”隨著,全班大部分的同學都開始附和,甚至帶著控訴,那個小男孩卻不以為意。不管是控訴方還是被控訴方的表現(xiàn)都讓我很詫異,一年級的孩子怎么會說這樣的話?怎么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通過了解,原來他確實喜歡講話,基本上每節(jié)課都會講話,每節(jié)課都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有些老師也會說些“你最喜歡講話、最不乖、老師最不喜歡你……”之類的話,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就是老師、同學眼中“最不乖”的學生了,而他自己更是變本加厲,有種不負你們“所望”的感覺。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好孩子”的潛質,我告訴他,老師并不覺得你是你們班最喜歡講話、最不乖的孩子,其實你能管好你的嘴巴……在后面的課上我特別留意了這個小男孩,一節(jié)課下來都表現(xiàn)非常好,還積極舉手回答了問題。孩子在跟著老師的引導專注地學習,哪兒還有時間去講小話。下課時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告訴同學們他在這節(jié)課中種種好的表現(xiàn),他不是最不乖的孩子,而是一個好孩子……教室里不約而同地響起了掌聲。

因此,作為老師的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批評學生時千萬不要使用諸如“你太笨了”“你就是個死腦子”“你哪節(jié)課不搗亂呀”“你就是我們班最煩的”“你要是按時寫作業(yè)太陽都從西邊出來了”等帶有打擊式的批評語言,特別是當著其他孩子的面。這樣的話語不僅從語言上傷害了孩子,還以老師的身份無意識地當眾給該孩子下了定義,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簽。其他孩子自然就會下意識地產(chǎn)生一種認同感,并不自覺地按照老師所批評的話語去塑造自己的言行舉止,不愿意和“壞孩子”做朋友,甚至刻意孤立“壞孩子”。畢竟學生正處于成長期,其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沒有獨立的判斷力,老師作為他們最尊敬和最信任的人,自然就成了他們判斷的標準。所以,我們老師在教育學生時,一定要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特別是在批評學生時,應當“就事論事”,不能“上綱上線”,只批評學生的具體不良行為,切記不要借機貶低學生的品質和能力。

案例二:“老師,我們也想發(fā)書”

這是四年級一對雙胞胎的聲音。這對雙胞胎讓我“頭痛”了很久,我使出了很多“招數(shù)”對付他們,y果都宣布失敗了。他們依然會在進教室的時候在地上爬,上課的時候下位、講話,甚至打架……簡直就像兩個問題學生。“我們也想發(fā)書”這是一個多么簡單的要求呀,我該答應他們嗎?他們會做好嗎?經(jīng)過一番交談和約定,他們倆取代了科代表,做了我的小助手。其實,也就是收書、發(fā)書、組織學生進音樂教室等瑣碎的事情。我以為收書、發(fā)書,這么簡單的事情,想必對兩個四年級的孩子來說,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我錯了,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根本收不好,也發(fā)不好。他們不能將書整齊地收回書柜,每次發(fā)書的時候不是這組多了幾本,就是那組少了幾本??粗麄兎旁跁窭锪鑱y的一疊書,我有些生氣,有些無奈,但不能就此止步。我給他們示范怎么一組一組地收書,指導他們一遍一遍地練習。幾周過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不僅會收好書了,而且還能有序地組織同學進入音樂教室、下課后不忘整理板凳等。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們在課上坐得住了,講話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少,最后他們還會提醒周圍講話的同學認真聽講。我甚是欣慰,其實他們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只是多了老師的關注和鼓勵,在班上有了存在感而已。

其實每個孩子在班上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只是由于老師太過關注學習好、表現(xiàn)好的孩子,從而造成了不受關注、不復存在的'錯覺。為了引起老師、同學的注意,尋找所謂的存在感,他們不惜劍走偏鋒:上課講話、隨意走動,甚至拌嘴打架等。所以我們老師不但要關注學習好、表現(xiàn)好的孩子,還要關注學習一般、表現(xiàn)平平的孩子,更要關注學習差、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要讓孩子們知道,在老師眼中都是一視同仁的,都有他們存在的價值,整個班級缺一不可。只有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里有了這種意識,他們才會更積極主動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會更快地成長。

所謂教書育人,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單單要教會孩子讀書寫字,還要鼓舞學生的心靈、體察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更有信心、更順暢地走向目的地。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和要求,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也許跑步前進,也許緩慢而行,也許邊走邊?!夹枰覀兊年P注和幫助,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給出這樣的建議:“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彼裕覀兝蠋煻紤摾斡洠航逃菨M足孩子的需要,我們要關注、觀察每個孩子。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更有效地發(fā)揮指導者的作用,給予孩子最大的幫助,而不是使之流于空話。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三

摘要:

學校德育是一個長期、連續(xù)和漸進的系統(tǒng)工程,由此決定了德育的滲透特性。要全面提高德育滲透的整體水平及效率,必須切實解決好德育中的滲透意識問題,建立科學的受眾、比照、漸進、反復和差別化滲透意識。

關鍵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四

教育政策與教育問題密不可分,筆者嘗試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論述素質教育的提出及目前呈現(xiàn)的種種問題,并理性地分析其背后的各種根源,提出自己的建議。

教育政策過程素質教育。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人的全面發(fā)展”戰(zhàn)略被提上了議題,傳統(tǒng)教育中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的繼承、教師的單向施予已經(jīng)不能滿足知識經(jīng)濟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觀呼喚的是主動的、預期的和參與式的教和學??萍嫉耐伙w猛進,文化潛在的沖突使得原來的制度化教育無法適應,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政策也就在這種呼喚聲中應然而生。教育政策因為教育問題而產(chǎn)生,也是為了解決教育問題而制定的,其過程涉及政策的形成階段、執(zhí)行階段和評估階段。

政策的形成階段首先要“澄清其目的、價值或目標”。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應該賦有時代的意義,知識經(jīng)濟社會中的素質教育,其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即會做事、會做人、有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不同階段的教育對素質教育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理解。基礎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本是針對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片面性而提出的,提倡學校和家長要用“多元智能理論”的人才觀和“多把尺子”的評價觀來為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賦予更多的內(nèi)容。大學素質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思想,它強調(diào)的是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目標是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貫通的掌握從而達到其智慧的提升,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應該是具有較強的知識、工作遷移融通能力。

然而從該政策的具體操作層面上來講,由于政策制定的組織機構或人員并沒有真正列出所有可能達到該目的的重要政策手段;不同的執(zhí)行部門或單位都程度不一地曲解或片面地理解和認識素質教育的涵義,進而在執(zhí)行階段,不管是手段還是力度都是紛呈差異,以致于在基礎教育方面出現(xiàn)了“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而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出現(xiàn)了大學素質教育高不可攀的尷尬境地。

在政策的評估階段,制定機構和人員應該“審查每項可供選擇的政策會產(chǎn)生的所有重要后果,并將每項政策的后果與目的進行比較,選出其結果與目的為最佳目標的政策”。面對素質教育所呈現(xiàn)出的“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的局面,當務之急,我們各方面的人員都應該要好好地冷靜反思。

1、現(xiàn)象背后的問題根源的政策理論分析。

首先,該政策的相應配套措施的缺乏,進而導致在實施過程中,人們對相應的考試制度、課程改革等關鍵性因素的真正把握感到茫然?;A教育中,主要表現(xiàn)在面對高考和素質教育兩根指揮棒,學校和家長到底該何去何從?而大學素質教育的真正落實首先需要呼喚的是各方面人士擺脫庸俗,超越功利,形成勇于創(chuàng)造、樂于奉獻的現(xiàn)代新人的氣質和品格。

其次,該政策的系統(tǒng)理論陳述薄弱,以及執(zhí)行人員對它的斷章取義。這尤其表現(xiàn)在基礎教育方面,家長甚至學校教師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是拋卻文化等方面的素質而僅僅局限于思想素質教育方面,而不是超越應試教育的、為了學生全面的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就只流于形式抑或是附加了許多不恰當?shù)膬?nèi)容,從而使這種所謂的素質教育偏移了原來的方向。再次,從政策評估的方面來看,筆者認為該素質教育長久的大力推行但效果不佳也有“事后評估”的力度不強的原因。事后評估是對政策效益和社會反映等方面的一種評估方式,“旨在鑒定人們執(zhí)行的政策對所確認問題確定達到的解決程度和影響程度,辨識政策效果成因,以求通過優(yōu)化政策運行機制的方式,強化和擴大政策效果的一種行為”。

2、相應的建議或對策。

第一,政策的有效執(zhí)行呼喚的是“合作文化”,它需要各方面人士對政策內(nèi)容的正確的理解和深層次的解讀。因而,要保證素質教育實施過程的順利開展,首先需要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其中包含正確的教育功能觀、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多樣化人才觀,甚至是“全社會支持教育的系統(tǒng)工程觀”等新的觀念。

第二,政策的實施要合理處理其與各方面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素質教育的落實貫徹必須合理協(xié)調(diào)好其與考試的關系,并呼喚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擁護。家庭教育是父母為了激勵子女從活動中產(chǎn)生意識進而培養(yǎng)子女的意識導向的行為活動,從而使子女從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社會責任感。所以,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思想素質方面的教育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注重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個方面,它不是孤立進行的,需要評價機制、教學改革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配套改革的支持。

總之,“決策過程乃一政治活動,在所有階段都會有個人的知覺與利益涉入”,所以,我們要保持理性的思維,要有脫離庸俗、超越功利的價值觀。同時,教育政策的執(zhí)行也有賴于法制、制度保障,需要教育法規(guī)的進一步完善。所以,有關素質教育的制度、法規(guī)建設還有待加強。實施素質教育,是本著學生的發(fā)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但作為一項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素質教育要成為政府行為,社會各界要通力配合,共同營造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制定推動素質教育和政策措施,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有望真正發(fā)揮其本來功能。

[1]程方平。中國教育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1.

[2]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6.

[3]袁振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8.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五

論文摘要:高師鋼琴教學這一課題是一個發(fā)展性課題,還有很大空間去挖掘。隨著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對此關注的視點將更加廣泛,深入。筆者期望通過中國高師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鋼琴課的教學能夠“會當凌絕頂”,“更上一層樓”!

在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科目中,鋼琴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高師音樂教育的迅猛發(fā)展,社會對音樂教師的需求加大,鋼琴課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在教學內(nèi)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以適應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未來的職業(yè)需要。對于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師生,如何從事鋼琴課的教學,,如何采取科學理性的方式,將這門復雜的功課做好,這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學會分級教學。

隨著國腳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入學率大幅提高,學生們的鋼琴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入學前已經(jīng)學過多年鋼琴,基本功扎實,音樂表現(xiàn)力豐富,他們大多數(shù)會選擇鋼琴主修專業(yè)。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們教學難度不是太大,除了采用《高師鋼琴基礎教程.》第三,四冊之外,常常輔以肖邦部分練習曲,夜曲,圓舞曲,貝多芬早期奏鳴曲,以及巴赫平均律等技術與音樂艱深的曲目,其目的是豐富學生的技術面,提高其音樂表現(xiàn)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與耐力。

還有的學生入學之前只學過一年左右的鋼琴,他們只是學習一到兩首曲目來應付高考,其本身鋼琴演奏的技能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實,彈奏動作僵硬,識譜很慢,用數(shù)字來標示五線譜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對于這類學生,鋼琴教師應在教學中給予更多的關注,他們需要老師更多的細心,耐心與愛心。對于他們,老師在教學上進行嚴密的安排與部署,需要最大限度的去開發(fā)其潛能,加強他們的基本功訓練,在有限的兩年中,使他們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還能夠掌握鋼琴即興伴奏的知識,以適應其畢業(yè)以后得工作實際需要。

二、教學中應貫徹融合性原則。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目的是突出“一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的培養(yǎng)目標,走的是一條培養(yǎng)綜合素質高的音樂人才的道路。它要求學生不僅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同時對其他相關的學科的`理論知識也應熟悉和了解,并且有獨立的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高師音樂教育的學生,除了會演奏鋼琴以外,還有會教鋼琴,用鋼琴為個唱,合唱伴奏,在音樂欣賞課堂會用鋼琴教學等等。

因此,要求鋼琴教師在教學中應提倡綜合式,融合式的教學,講究課程的整合,按照音樂教育規(guī)律實現(xiàn)教學的協(xié)同效果,最終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作為音樂科目的基礎課,鋼琴課與其他終點科目,比如視唱練耳,和聲及作品分析,西方音樂史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音樂科目中與鋼琴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少之又少。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鋼琴課與其他姊妹學科的聯(lián)系,能夠滲透其他學科的部分內(nèi)容,拓寬教學視野。當然,我們的老師在教學中也應保持鋼琴本學科的側重點以及自身個性,絕對不能將鋼琴課上成音樂欣賞課,這就要求老師們有一種駕馭全局的教學功底,在此基礎上以點帶面。

三、教學目標要明確,要細致分析教材。

鋼琴教學的內(nèi)容制定與教學目標,對象密切相關。老師在教授演奏技術的同時,應重視理論的教學,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對于具有獨立思考習慣的“90后”學生,演奏與教學理論的研究可以使他們對鋼琴技術的了解更加深入。學生通過老師的理論指導,會拓寬演奏與聯(lián)系的思路,學會邏輯的分析自己的技術訓練,最終突破技術的瓶頸。教師應明確的向學生闡述自己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學習的方向更加清晰,從而能夠活學活用,學有所思,學有所用,為自己將來從事教學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一名負責任的鋼琴教師應隨時根據(jù)教學大綱制定并修整自己的教學綱要,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加系統(tǒng)化。

作為工具,高師鋼琴教材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指導性的方向作用。教師應該明確教材的的作用是:通過它系統(tǒng)的傳授給學生演奏技能;通過它研究中外音樂大師的經(jīng)典曲目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通過學習它使得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心智得到發(fā)展等等。教師在明確其作用后,更應該研究教材的訓練目的,明了教材所選曲目的藝術價值,能夠準確分析所選曲目的曲式,和聲特點。為了能夠使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能夠勝任畢業(yè)后從事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工作,部分高師音樂教材還增添了中外樂曲的鋼琴伴奏曲,同時為了促進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又編選了一部分四手連彈曲目,教師應對這兩類曲目同樣重視,這樣才能使教材的應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四、拓寬教學視野,提倡創(chuàng)新意識。

教師在鋼琴教學中,應大膽實踐,不斷拓寬自己的新的教學思路,不能拘泥保守,一成不變。鋼琴課作為高師音樂教育的重要技能課,核心課,基礎課,本身應該具備開放,多元,發(fā)展的特色。教師不應將視野只局限在狹窄的琴房內(nèi),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應該更加關注我國高師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大方向,關注國內(nèi)外新的教育理念,通過學習再學習,使自己的教學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

高師培養(yǎng)出來的大部分學生,面臨著社會整體鋼琴教育的重任,他們身后是幾千萬的琴童,這就要求音樂教育專業(yè)的鋼琴主科教師們迫切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通過自身的努力,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教師。一方面,他們要立足本土,通過觀摩,學習周先生等老一代教育家的教學法,另一方面,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媒體了解國外鋼琴專家的演奏與教學,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視野更加廣闊,更加多元化。

以上是筆者在觀摩部分高師音樂教育鋼琴教學之后產(chǎn)生的一些思索。高師鋼琴教學這一課題是一個發(fā)展性課題,還有很大空間去挖掘。隨著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對此關注的視點將更加廣泛,深入。筆者期望通過中國高師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鋼琴課的教學能夠“會當凌絕頂”,“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吳鐵英孫明珠《簡明鋼琴教學法》。

[2]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答鋼琴學習者388問》。

[3]司徒壁春陳郎秋《鋼琴演奏法》。

[4]謝嘉幸郁文武《音樂學習與教學法》。

[5]吳躍躍《學生音樂學習心理研究》。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六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具體實施采用項目化的運行辦法,運行過程類似于科研項目完成的全過程。學校每學年初發(fā)布項目活動指南,針對重點項目活動和一般項目活動提出總體要求,體現(xiàn)指導思想和學年重點安排。全校廣大同學及各年級學生組織,根據(jù)指南設計項目活動,通過網(wǎng)絡填報項目活動申請表提交學校審批。學校成立專家小組采取答辯會等方式進行評審,決定是否批準,獲批準的項目活動得到相應經(jīng)費支持。項目實施期間要接受學校組織的必要檢查,結束時需要提交總結報告和經(jīng)費決算。

(1)自主性原則;計劃的主體是各位同學,學校以各位同學的自主設計確定素質拓展的內(nèi)容和方式。自主性原則不但保證了同學們在素質拓展計劃中的主體地位,而且能夠保證各位同學的個性特征在素質拓展過程中得到尊重和張揚。

(2)開放性原則:素質拓展是在各級組織的總體安排下的群眾性的學習教育活動。不受專業(yè)、年級和學校的局限,鼓勵同學們大范圍交流,鼓勵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相互借鑒。

(3)普遍性原則:本計劃適合本、??粕脱芯可?。它將教會同學們一個科學的方法,以降低成功的成本,使自己的學習和事業(yè)踏入快車道。

(4)多樣性原則:鼓勵同學們進行科學合理的、風格迥異的設計和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是同學們張揚個性的基本保證,多樣化的選擇體現(xiàn)了社會的進步,社會的創(chuàng)新。

(5)柔性原則:在計劃實施的過程中,不用硬指標評價各位同學素質拓展成果的優(yōu)劣,不樹典型,不作排名,不評優(yōu)秀,重在過程和參與,追求真正的學習,鼓勵同學們量力而行,倡導用柔性指標引導先進,鼓勵相互借鑒。

要建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的作用,客觀公正地記錄每一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素質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要經(jīng)歷和主要成績。要通過證書記錄和認證兩個環(huán)節(jié),合理量化,科學評價,引導和激勵廣大學生全面進行素質拓展。要真實記錄素質拓展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客觀性和真實性;要由學生自己填寫具體內(nèi)容,發(fā)揮自主性。在認證過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嚴謹性和程序的規(guī)范性,保證認證的權威性。要依托基層團建創(chuàng)新成果,探索在社團組織中開展認證;要鼓勵素質訓練項目的組織者積極參與和實施認證;要依托學校的信息化平臺,大力推進素質拓展計劃的電子化認證,研發(fā)素質拓展證書的電子版。

(一)開啟了學校素質教育的新階段。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以推行《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為依托,通過職業(yè)導航設計、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體系和強化社會認同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使利用第二課堂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工作有形化、具體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較之于過去的第二課堂活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具有涵蓋面廣、規(guī)范性強、可操作和便與評估的特點,從而使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與課堂教學互為補充,并駕齊驅,成為高校素質教育兩翼中不可缺少的一翼。

(二)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內(nèi)涵的發(fā)展。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以開發(fā)大學生人力資源為著力點,進一步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素質、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科學技術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文體藝術與身心發(fā)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六個方面引導和幫助學生完善智能結構,促進學生全面成才。

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對于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非常明顯和現(xiàn)實的作用。它包含了先天性客觀的經(jīng)濟效益、時間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它與正規(guī)課堂教學相比,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本較小。其次,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還可以大力發(fā)掘和利用社會資源。所以,在目前高校素質教育受到資源限制的狀況下,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非常明顯的成本價值優(yōu)勢。

素質教育始終圍繞提高人的素質這個中心,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服務于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講,素質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大學生逐步社會化的過程。推動大學生社會化,一方面,要求通過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特別是課程體系改革,使教育內(nèi)容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另一方面,必須通過一定途徑讓學生獲取切身的社會體驗。

(三)大力推進了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

目前,有效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需要切實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其一,通過制度化建設,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順利實施提供政策保障。其二,通過規(guī)范化建設,將以往比較零散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教育工作進行整合、規(guī)范,形成體系,這樣便于用系統(tǒng)的觀點考察其合理性,保證這項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三,推進社會化,在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積極吸納社會參與。其四,推進信息化。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中素質拓展認證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在進行認證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繁重、冗雜的數(shù)據(jù)處理、信息錄入等工作,因此,必須推動認證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的計算機網(wǎng)絡平臺。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其真實性和可靠性獲得了全校師生和社會輿論最大限度的監(jiān)督和保障。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七

語感就是對語言的一種直覺。一個人講話像不像英語或一篇文章寫得像不像英文,我們能直接覺察到,這就是語感。語感不是天生的,是在學習中逐步培養(yǎng)并加強的,材料上如果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就難以建立起語感,而沒有語感,讀起文章來就很費勁,盡管每個語法都明白,每個單詞都認識,但仍然不能從整體上欣賞、把握一篇文章。

缺乏文化背景。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極深的文化底蘊。沒有語言文化背景,者就不能真正完全讀懂外國文獻、順暢地與外國朋友交流,就是因為不了解英語的習俗文化、思維文化及歷史文化,存在著詞匯、修飾、習用語等方面的阻礙。而文化背景的獲取,最理想、最地道的方法還是通過大量閱讀各種文章,通過天長日久的積累,從而消除文化上的隔膜。

不適應語言風格。

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風格,例如英語中大量地運用被動句,而漢語則習慣用主動形式來表達,如果一個學習者只從理論層面上認識到這一點而沒有大量的閱讀實踐,那么他在閱讀過程中就不適應于這種風格,總試圖首先用母語思維方式對內(nèi)容進行轉換,這樣的讀書效率顯然是不高的,講出來的英語也是母語式的。

1、精泛并舉,范圍要廣。對于比較精彩的文章,要仔細咀嚼,不但要借助于詞典等工具,對其中的主要詞語、句型、語法進行透徹地分析,還要細細揣摸文章的組織結構及它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這也就要求精讀選擇的分量不要大,重在精。所謂泛,就是大面積地閱讀,在能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前提下,進行廣泛涉獵,不必求甚解,只求擴大眼界:社會科學、歷史、地理、藝術、風土人情、科學技術等都可作為閱讀范圍。這樣,既培養(yǎng)了語感,又增加了文化背景知識,達到扎扎實實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

2、盡可能地讀原著文章。開始直接讀原著,會有較大難度,可以首先閱讀幾本簡寫的小說或故事、英美文學名著,這類簡讀本因保持原作的風格,文字也多出處在原文,可以增加感性認識,培養(yǎng)并增強語感,再逐漸過渡到讀原著,因為原著才是真正的英語,通過閱讀它,才進入了地道的英語世界,對語匯、語法、句型及文化背景等的理解和掌握才有了生機。反觀目前國內(nèi)市面上的一些閱讀訓練材料,更多是漢譯英的文字,一則內(nèi)容熟悉,二則譯文受漢語影響,不利于真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要持之以恒。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從掌握到熟練運用需要一個過程,就像一個人不可能通過三五天的好吃猛吃,就長得膀大腰圓一樣,對英語的學習也貴在堅持。有人算過,閱讀水平中等的人,讀一般的書,每天讀15分鐘,一年就可以讀到20本書。每個人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來閱讀。只有通過細水長流,才能在英語的學習中取得質的飛躍。當有一天你讀國外名著就像讀《西游記》一樣輕松時,那不是你用某個技巧取得的,而是你滴水穿石的結果,此時,制約英語水平提高的瓶頸才算真正打破。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八

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不僅是素質教育充分體現(xiàn)的一種方式,也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更是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情感教學的涵義進行簡要的闡述,對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進行論述,最后指出情感教學運用的相關策略,希望能為同行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情感教學;小學教育管理;重要性;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教學作為一種注重學生思想情感體驗與培養(yǎng)的新教育模式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越來越凸顯,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良好的情感教育會使小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愉快,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充分調(diào)動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個性和智能順利地得到培養(yǎng)與提高,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合理地運用情感教學,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活動過程中,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調(diào)動和滿足學生的思想情感的需要,以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情感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也是學生學好各門功課的有效催化劑,因此不能被忽視。

情感教學是一種為了順應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趨勢而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它強調(diào)在教育管理中,思想情感是人獲得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師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通過施加教育的力量,促進學生的情感的豐富,與知識的掌握情況相比,情感教學更多地關注教育中學生情感的變化,情感在教育過程中會不斷地發(fā)生質變、升華,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智力、生理、個性獲得全面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1、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天下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每個家長對孩子的發(fā)展都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在努力滿足了孩子物質生活后,更多的是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心智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思想比較幼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因此,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過情感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校園真實地感受到老師們對他們的關愛,得到尊重和理解,通過情感教育管理,使他們學會理解家長和老師,學會感恩、學會獨立,等等,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喜歡上上課,尊敬和熱愛授課教師,同時對于小學生其他認知方面的學習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情感教學更是一種對學生的關懷和尊重,使學生更愿意主動和教師接近,對知識的學習渴望更加強烈。

2、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小學階段是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時期,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的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往往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去親自觸碰一下,但往往對事情的本身并沒有過多的想法,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天真爛漫的性格特點,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注意對小學生加以指引,讓孩子能夠全面正確地看待問題。教師要充分運用情感教學,發(fā)揮其正確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擁有交流自己情感體驗的機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積極正面的情感,時刻留意對學生發(fā)出的每一個指令,錯誤地引導將會對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和發(fā)展造成誤導。在小學教育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合理地運用情感教學可以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熱愛生活,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對未來生活的遠大的抱負,并為之而奮斗。

1、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

小學生除了父母,接觸最多、最深的成年人就是他們的教師,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影響可能會是一輩子。正所謂言傳身教,教師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有自身素質較高的教師,才能真正起到積極的言傳身教作用。如有的教師由于自身心理品質不健全,教育能力較差,不善于正面積極引導,教育手段與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背,甚至對學生做出懲罰或變相懲罰的行為等。例如,做出一些與小學生能力不符合的任務要求,導致學生可能產(chǎn)生嚴重的對抗心理和厭學情緒,從而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因此說,教師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斷地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使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能力和個人修養(yǎng)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升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人施教,急學生之所急,感學生之所感,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好、信任的關系,增進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2、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教育管理實踐中,要實施情感教學,就要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出發(fā)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教學模式,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情感教學實際上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交流的過程,建立良好的思想情感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通過良好的情感教學模式和科學的教學手段激起學生思想情感的共鳴,充分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其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并通過教師自身的感知和情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3、營造良好的情感教學氛圍。

實施情感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教學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和關鍵的,處在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僅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習知識的熱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的效率,還有益于學生更好地放松自己,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自我情感的溝通交流,為情感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和環(huán)境,教師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對學生的情感滲透與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引起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4、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班集體活動。

情感教學更重要的是要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才能更好將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與呵護體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積極地參加各種班集體活動,不僅可以逐漸豐富自身的情感,而且還能表達出自身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對于一些性格內(nèi)向且學習成績中下等的小學生效果尤為顯著,這類學生通過參加各種班集體活動,如辦黑板報、運動會、演講比賽等活動,不僅獲得了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還使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在整個班級中會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積極學習氛圍。組織學生多參加班集體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并將這種積極的情感與行動相結合,而且教師還能通過對學生仔細的觀察,實行因材施教,更好地幫助每一位學生,在學生的優(yōu)勢方面進行激勵教育,在劣勢方面進行指正并給予正確的指導。

綜上所述,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的重要性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情感教學對小學教育管理實際工作有著極大的影響,它不僅會影響學生思想情感的充分體驗,還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與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教育管理中,教師要注意科學合理地運用情感教學,給予學生思想情感的培養(yǎng)與熏陶,以順利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與智能,最終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的提升。

[2]李彥臣。淺談情感教學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運用[j]。現(xiàn)代交際,2016,(07):172.

小學教育論文如何寫篇九

打開中學語文課本,不難發(fā)現(xiàn)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它幾乎包羅一切美的表現(xiàn),語文課本收錄了眾多的文學作品,這是審美教育的得天獨厚的材料。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詩教”、“樂教”的美育理念,認為藝術美不僅可以使受教育者獲得精神愉悅,而且可以快樂的學習知識,提高道德修養(yǎng)。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筆者在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

圖畫再現(xiàn)情境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學家也分析:“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離開了具體的感性對象,就難以進行抽象的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恰到好處地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

透過安靜和諧的畫面,學生逐漸明白秋天落日帶來了什么,“一葉落而知秋”,此時我順水推舟,叫學生歸納中心,隨即板書“思鄉(xiāng)、思親”四字,用圖畫形式再現(xiàn)此曲內(nèi)容的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受到和諧美的熏陶,從而深入淺出的理解題意,同時使學生產(chǎn)生新的情感體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感充分調(diào)動起來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音樂繪畫渲染情境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當學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時,就會在內(nèi)心深處萌發(fā)表達美好事物的愿望,就會調(diào)動起全部的智慧,選取最美的語言來描述情境。

如:在教學《石壕吏》一文時,伴著預先準備的背景音樂,我啟發(fā)學生很好地想象一下差役進村時的情景。一個學生說:“差役進村時一定是一幅氣急敗壞、惱羞成怒的腔調(diào),瘋狗般地咬人”。另一學生說:“差役一進村,準是拼命地敲著一面破鑼,聲嘶力竭地叫嚷,張牙舞爪地搜索;老婦人面對著差役,一邊訴說,一邊哭泣?!睂W生都講得活靈活現(xiàn)。這樣啟發(fā)學生想象,比教師講差役如何兇狠,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在教學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八年級(下冊)]一課時,我大敢地作了一個嘗試——集文學、音樂、繪畫等一體的嘗試,效果極佳,感受頗深。

我先用一段“交響樂”作為背景音樂記,讓學生在這樣的音樂氛圍中一遍遍地朗讀課文,再讓學生拿出水彩筆和紙,憑借形象思維再造想象的廣闊空間為課文畫一幅詩意畫,然后由學生相互講解交流自己作畫的構思和對原文的理解。教師作時代背景介紹之后,海燕及暴風雨的象征意義就不言而喻了。最后,又以暴風雨中的海燕形象的投影作結。

這種圖樂并茂的情境使學生反映強烈,頗具吸引力。有的學生在小結時說:“我隨著這種課堂氣氛逐漸感到身臨其境,我便是那海燕,是我在閃電中翱翔,是我在怒吼的大海上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在音樂美的熏陶下,學生在構畫的簡單的創(chuàng)作中,陶冶了情操,獲得了美的享受,同時豐富了想象力,開拓了思路,激起了強烈的表達欲望,提高了審美情趣。這種方法避免了課堂的呆板、沉悶氣氛的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它是一種美的`藝術,產(chǎn)生了美的效果,學生由被動變?yōu)榱酥鲃訉W習。

生活展現(xiàn)情境美——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鑒賞力。

大自然本身是一幅燦爛多姿的圖畫,美不勝收,中學語文中有些課文描寫的是一些自然景象,如:《登鸛鵲樓》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雄偉的落日余輝下的黃河萬里入海圖;《沁園春·雪》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晴日映照時的分外妖嬈的北國茫茫雪景。但,由于學生不善于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七年級(上冊)]一文時,我放棄課內(nèi)的上課時間,特意帶領學生在雨天綿綿中觀察雨景,面受微風吹拂的感覺,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誘人的地方。學生通過耳聞目睹,印象十分深刻,同時引起學生對事物的觀察的重視。

授課時,學生的情緒非?;钴S,在課堂內(nèi)經(jīng)過一遍遍地讀,勾起了學生的回憶、想象,并使學生理解到作者描繪的大自然美景所包含的意義,特別是對春雨春風的感受,學生滔滔不絕,有有聲有色,言之有理,氣氛十分熱烈,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得到交流,學生學起課文來特別帶勁,這和傳統(tǒng)的教授法相比,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提高了學習興趣,又能學得生動、輕松、實在。

習作拓展情境美——鍛煉學生的表達力。

教師在學生獲得美的感受時,及時地進行口頭或書面作文訓練,一方面結合欣賞課文的感受,一方面調(diào)動有關的生活經(jīng)驗,有感而發(fā),有法可效。在《背影》一文教學結束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文章所寫的至深的父愛,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閱歷,寫一篇題為《的背影》的記敘文??梢詫懽约旱母改浮⒆娓改福部梢詫懽约旱耐瑢W、鄰居等熟悉的人,學生此時一定不會感到無話可說,因為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的審美感受已經(jīng)被調(diào)動起來,并激發(fā)起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愿望。

語文教學和美育不可分離,我們應在教學中適當滲透: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讓語文教學像春雨、像清風、像楓葉、像瑞雪,去開墾荒陌的心田,去滌蕩污濁的心靈;讓以靜態(tài)的文字沉睡在課本中的美質語文,還其本色,依教者的才德,使語文教學更具美學風范,使學生真正地喜愛語文,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