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范文(精選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3:29:32 頁碼:13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范文(精選11篇)
2023-11-13 03:29:32    小編:ZTFB

新聞是一種通過報道事實和觀點來傳遞信息和引起公眾關(guān)注的媒體形式。怎樣處理與他人的沖突和矛盾?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的語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一

1、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各部分名稱。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和歸納的過程,發(fā)現(xià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每桌準備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盒子,四面體、六面體形狀的盒子,白紙,吸管,剪刀等。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一組實物圖片。(教學樓、卷柜、長方體形狀的盒子、裝墨水瓶的盒子等)。

師: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它們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師:板書“長方體”

2.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師:老師在每張課桌上都放了長方體形狀的物品,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生: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3、說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師:你能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可以近似的看作長方體呢?

生:說一說。

4.抽象長方體形狀。

師:如果我們只考慮墨水瓶或盒子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呢?

課件演示:墨水瓶上的圖案和顏色飛走,只剩下長方體的透視圖。

師:為什么這么多物體的形狀都可以叫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點呢?接下來我們就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的認識”

二、探索發(fā)現(xiàn),歸納特點。

師:相信同學們對長方體已經(jīng)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請同學們以小盒子為例,說一說關(guān)于長方體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可以一邊比畫一邊說。

生:(可能說出:長方體有6個面,有12條邊,8個角。長方體的面都是長方形。長方體對面相等。等等。)。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內(nèi)容依次寫在黑板上。此時不做任何評價。

2.了解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你們說的面,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板書“面”

師:你們說的邊指的是盒子的哪一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你們說的邊在數(shù)學里叫做棱。板書:“棱”

師:你們說的角,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你們說的角在數(shù)學里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師:課件演示長方體透視圖上的面、棱、頂點。然后指出,我們認識長方體的特點,就可以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來研究。

3.進一步探究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點。

(1)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的角度來認識長方體的特點。

師:這位同學說“長方體有六個面”,這是不是長方體的特點呢?那就要看一看我們的盒子上是不是都有六個面。

生:先獨立數(shù),再由一名學生數(shù)給大家看。

師:(學生數(shù)前強調(diào))大家看看他是怎樣數(shù)的,一會我們來點評他的數(shù)法。

生:點評那名學生的數(shù)法。

師:評價學生的點評。注意數(shù)法的有序性,特別是按面的相對關(guān)系數(shù)的方法。板書“6個”

(用如上方法引領(lǐng)學生認識“長方體有8個頂點、12條棱”的特點)。

文檔為doc格式。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二

《位置》是學生在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學習用兩個數(shù)(從兩個維度)來描述一個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初步滲透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思想,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用兩個數(shù)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數(shù)學的作用,同時通過多種練習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1、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zhàn)的。因此,本課一開始抓住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讓學生先做自我介紹,再比一比誰能把自己介紹得更清楚,讓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還能知道你坐在哪里的現(xiàn)實活動中,初步感受位置,激發(fā)學習興趣。

2、聯(lián)系實際,學習新知。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物體的位置,已有較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學生在明確我們習慣上怎樣來分小組的方法后,先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再找一找自己前、后、左、右同學的位置,最后再開展“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誰”的游戲,這樣的設(shè)計調(diào)動了全班的參與意識,變一問一答式教學為全員參與的玩中學,樂中知,同時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此后,通過填寫座位卡并與前后左右的同學的座位卡進行比較。進一步明確:從兩個方面(維度)描述出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此環(huán)節(jié)層層相扣,逐步滲透,深化了知識的內(nèi)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3、創(chuàng)設(shè)活動情境,感受位置。

荷蘭數(shù)學家和教育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數(shù)學是人的一種活動,如同游泳一樣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我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發(fā)現(xiàn)電影院座位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創(chuàng)設(shè)實際活動情境,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放手讓學生自己進場找座位,通過實踐使學生真正掌握了本領(lǐng),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公民的思想教育。

4、練習應用。

通過小組講座如何合理的給小動物分房子,小組合作幫助小螞蟻設(shè)計尋找食物的路線等開放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學生體驗到了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體現(xiàn)了新課標“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培養(yǎng)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情感。

小朋友,今天和你們一起上課的除了劉老師,還有許多領(lǐng)導和老師,他們很想認識咱班的小朋友,你們愿意把自己介紹給大家嗎?怎樣介紹能讓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還能知道你坐在哪里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示并板書課題)。

1、聯(lián)系班組實際分組情況,明確習慣上的分組方法。

2、生生交流,說一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坐在第幾組的第幾個位置。

3、游戲: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誰?”請學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小朋友根據(jù)描述的位置猜測出他的好朋友是誰。

4、填寫、比較座位卡。學生在座位卡上填寫好自己的位置后,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的座位卡進行比較、探討,并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自己與前后的小朋友在同一組,與左右的小朋友在同一個(同一排),進一步明確:用兩個數(shù),表示一個物體的位置非常簡明。

2、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讓學生在進場找座位的情境中真正掌握找位置的本領(lǐng)。

3、反饋:通過驗票檢查學生是否在電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1、給小動物分房間。(課件出示動物園一角)。

小組討論:把什么位置的房間分給大象比較合適?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學生各抒己見,只要理由充分就應給予給定。)。

2、小組合作設(shè)計出幫助小螞蟻尋找食物的路線。

這是一個開放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設(shè)計的路線可以有多種,只要各小級能根據(jù)小螞蟻及食物的位置,設(shè)計出合理的路線就應給予肯定。最后各小組展示設(shè)計方案,評選出能讓小螞蟻很快吃到食物的最佳路線,并說明理由。

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的這些活動都和什么有關(guān)系?(位置)而且我們還能夠應用有關(guān)位置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說明數(shù)學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用處很大,你們有決心學好它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

1、聯(lián)系學生實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

首先,通過師生談話,聯(lián)系學生實際做自我介紹的方式,自然引出課題。其次,聯(lián)系班級實際,告訴大家自己所在的位置或好朋友所在的位置,進一步感受位置,并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確:要確定自己的位置,既要說出自己在第幾組,又要說出自己在第幾個。

2、精心設(shè)計活動,使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感受位置。

首先介紹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創(chuàng)設(shè)電影院的情境,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為解決到電影院“找座位的方法”這一難點,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發(fā)現(xiàn)電影院座位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放手讓學生自己進場找座位,通過實踐使學生真正掌握本領(lǐng)。最后,通過課件演示給小動物分房子,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3、采取適當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是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的理念之一。本節(jié)課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多次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研究探討,尤其是在動物分房時大象到底要分到哪間房,初步體會研究性學習形式。

1、電影院座位排列規(guī)律是一個難點,能否多結(jié)合本節(jié)課內(nèi)容,讓學生感悟到其規(guī)律。

2、能否結(jié)合本節(jié)課內(nèi)容把位置的相對性滲透給學生。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三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11—13頁。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理解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2、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經(jīng)歷探究的全過程,通過合作學習進一步積累探究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力。

3、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其價值,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guān)系。

難點: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概括出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四、課型:新授課(幾何圖形教學)。

五、教學課時數(shù):1課時。

六、教學準備:課件、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紙盒。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我們先來學習第一課時長方體的認識。在開始上課之前,你可以在身邊找一找有沒有這樣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物品,當然,如果有能拿在手上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紙盒兒就更好了。

說到長方體和正方體啊,相信同學們都不陌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到處都可以看到長方體或者正方體形狀的物品。我們在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就已經(jīng)能夠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啦。在四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我們也曾與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數(shù)學書中相遇,,那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從哪兒入手呢?有個成語啊,叫名正言順,我們就先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各要素的名稱開始吧。

(二)新授。

師:請你拿出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或者正方體,跟隨老師一起來認一認吧。

師:這是面,這是棱,這是頂點?你都找到嗎?

師:那關(guān)于長方體和正方體,你已經(jīng)了解了哪些知識呢?讓我們用上面、棱、頂點,這樣的詞語來說一說吧。

師:我們先來聽聽同學們是怎么說的。

生:(a.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b.長方體有12條棱,有八個頂點)。

師:這兩位同學呀,數(shù)出了長方體、正方體面、頂點、棱的數(shù)量,他們數(shù)的對嗎?我們一起跟隨視頻中的同學數(shù)一數(shù)吧。

生1: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有三組相對的面,一共是六個面。

師:這位同學呀,他數(shù)出長方體有三組相對的面,那正方體呢?我們也可以這樣來數(shù),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前面和后面。

生2:我把棱分成三組。首先,我們來數(shù)最長的一組。1、2、3、4。一共有四條。然后我們來數(shù)與我垂直的一組。1、2、3、4。也有四條。最后我們來數(shù)豎著的一組。一、二、三、四。還是四條,那么一共有12條棱。

師:這位同學是把長方體的棱分成了三組來數(shù)的。我們在數(shù)的時候還可以像這樣分成四組來數(shù),看出老師是怎么分的了嗎?把從同一頂點出發(fā)的三條棱看作一組,三加三,數(shù)棱的時候還可以像這樣分成四組來數(shù),看出老師是怎么分的嗎?把從同一頂點出發(fā)的三條棱看作一組,三加三,再加三,再加三。四個三一共是12條棱。

師:那頂點的數(shù)量呢?

生:一共有八個頂點,上面有四個頂點。下面有四個頂點。

師:這位同學呀,他把頂點看做了上面四個,下面四個,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它看作左面四個,右面四個,或者前面四個,后面四個。我們再來看看正方體的頂點。前面有四個,后面也有四個,也是八個頂點。

師:剛才呀,同學們數(shù)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那我們現(xiàn)在把這些數(shù)量記錄在表格里吧。表格兒是幫助我們記錄和整理數(shù)據(jù)的好幫手。

師:關(guān)于長方體和正方體,你還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我們聽聽同學們怎么講。

生1: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有什么用呢?

生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區(qū)別呢?

生3:正方體好像也是一種長方體,但是它比較特殊,那他都特殊在哪里呢?

生4:為什么有的長方體上面有正方形呢?

生5:長方形和長方體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的發(fā)言中啊,關(guān)注了形與體之間的關(guān)系,還關(guān)注了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關(guān)系。那,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從面的形狀、大小關(guān)系以及棱的長度關(guān)系,這些方面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作進一步的研究吧。你有什么想法嗎?讓我們看看視頻中的同學們是怎么樣去探索和研究的。

生1:我用尺子量啦,這個長方體中12條棱的長度,其中這四條棱,長度是22厘米。這四條棱,長度是14.5厘米。而這四條棱,長度是7.5厘米。我發(fā)現(xiàn)在長方體中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是相同的。

師:這位同學呀,他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長方體中相對的四條棱長度一樣。我們再看看下面一位同學是怎么想的。

生2:我把這個正方體魔方的一個面躺在那張紙上,是個正方形。我再把其他面也放在上面。我發(fā)現(xiàn)正方體每一個面都是完全一樣的。

師:這位同學把正方體的魔方的面畫在紙上,她發(fā)現(xiàn)每一個面的大小都是一樣的,那同樣也就說明了每個面每條棱都是一樣長的。

生:現(xiàn)在我把這個長方體的上面剪下來,放在它的相對面上,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這就說明上下相對的兩個面是一樣大的。我又剪下了左面和后面,分別與右面和前面進行比較,也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大小完全一樣。

師:這位同學呀,他通過拆、剪、重合的方法,說明了長方體相對的面大小和形狀完全一樣,那不拆不剪,能得到這樣的結(jié)論嗎?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同學。

生:我分別記錄了長方體六個面的長和寬的長度,而且相對的面都是一樣的。

師:這位同學呀,他通過測量六個面的長和寬,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那要是不拆、不剪、不測量,你有什么辦法嗎?我們聽聽下面這位同學的想法。

生:我是推導出來的,在我的長方體中,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因為長方形的兩個長是相等的,所以這兩條棱是相同的,這兩條棱是相同的。這兩條棱是相同的,這兩條是相同的,所以這四條棱是一組相同的棱。我們用這個方法還可以推出第二組、第三組相同的棱。我們現(xiàn)在要證明這個長方體的兩個相對的面是一樣的,那么我們就要知道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是不是一樣的,根據(jù)我們剛才的發(fā)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他的長正好是同一種相同的棱寬,也正好是同一組相同的棱,所以這兩個相對的長方形是一模一樣的。

師:剛才這位同學呀,他利用長方形邊的特點推導出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大小和形狀是完全一樣的。剛才同學們呀,利用測量、謄畫、拆剪、重合以及推理的方法,得出了這樣的一些結(jié)論,我們把它寫在表格中吧。

(板書)長方體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正方體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六個面都相同,12條棱長度都相等。

師:對同學們得出來的這些結(jié)論,你還有什么問題嗎?聽聽這位同學怎么說的。

生:長方體中會不會有正方形呢?可能有幾個面是正方形呢?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有的長方體上面有正方形嗎?會有幾個呢?請你想一想。我們來聽聽同學們是怎么討論的。

生a:一定不可能有1、3、5個正方形,因為相對的面是相同的,正方形的個數(shù)一定是偶數(shù)。

生b:可以是兩個,像這個牙膏盒或者這個海綿坐墊兒。

生c:那四個呢?

生d:如果四個面是正方形,那剩下的兩個面也一定是正方形,那就是六個正方形,也就是一個正方體啦。

師: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你是不是和劉老師一樣更加清楚了長方體上可以有正方形的面,可能有兩個正方形的面,那有的同學呀,還對這樣的長方體做了進一步的觀察,我們來看看他說了什么。

生e:老師,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它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它有八條棱,都是相等的。而且,除了上下兩個正方形的底面,其他四個長方形的側(cè)面也是完全一樣的。

師:嗯,嗯。那根據(jù)剛才同學們的討論和觀察,我們再次把表格完善一下,在長方體中也有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在長方體中最多有八條棱,長度相等。那現(xiàn)在同學們我們發(fā)現(xiàn)。長方體當中所有的特點,正方體都是具有的,所以我們可以說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了解了這么多,那關(guān)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小,我們該如何來描述呢?請你想一想。

生:我可以說一說這個長方體有多長,有多寬,有多高。

師:嗯,多長、多寬、多高都與長度相關(guān)。在點、頂點、面和棱這三個要素當中,棱是可以用長度來測量的。那如果有一條棱缺席啦,你還知道這個長方體的大小嗎?還能知道嗎?那要是再少一條棱呢?還知道嗎?再少一條,還能知道嗎?那少到什么程度?不能再少啦。

生:一般長方體有三組不同長度的棱,每組有四條,只要三組中能各剩下一條棱,我就能描述出這個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

師:三組中各剩一條。那要剩下這樣的三條棱,你能知道這個長方體的大小嗎?

生:能,

師:那剩下這樣的三條棱,

生:也可以。

師:也可以這樣的嗎?

生:還行,

師:那這樣的也是可以嗎?

生:當然可以,

師;我們就稱這樣的三條棱為長方體的長、寬、高。一般情況下呀,我們選擇從同一頂點出發(fā)的三條棱作為長方體的長、寬、高來進行標記。那對于正方體呢?它的12條棱都是一樣長的,所以我們只要知道其中一條棱的長度就知道這個正方體的大小了。

(三)小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呀,我們一起了解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小了,一起了解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各要素的名稱,知道了他們的特點,也知道了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課后你可以繼續(xù)做一做長方體、正方體的框架,做一做長方體、正方體的紙盒兒,相信會對你進一步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很好的幫助喲。

八、板書設(shè)計。

面66。

棱1212。

頂點88。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四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頂點個數(shù),面的個數(shù)、形狀和大小關(guān)系以及棱的條數(shù)和長度關(guān)系。

【過程與方法】

在認識長方體的過程中,提升動手能力與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自己動手研究長方體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難點】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一)引入新課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

請個別同學回答,總結(jié)后板書明確面、棱和頂點。

活動二

組織學生小組活動:利用課前準備好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讓學生小組合作,填表完成長方體和正方體頂點個數(shù),面的個數(shù)、形狀和大小關(guān)系以及棱的條數(shù)和長度關(guān)系,再請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并板書。

活動三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課堂練習

課本中的試一試的內(nèi)容。

(四)小結(jié)作業(yè)

提問:今天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長方體的認識。

課后作業(yè):

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長方體,找一找它們的頂點、面和棱。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五

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地認識了長方體,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的基本特點。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知識中,無論是內(nèi)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會有所形成。本節(jié)課學習長方體的特征,為后面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等知識做準備,并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對立體圖形的認識,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目的。

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已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等立體圖形,在前面幾冊又逐步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周長和面積計算方法,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chǔ)。同時,通過前幾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由于學生是初次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圖形,空間觀念比較差,本節(jié)課重點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逐步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內(nèi)容:教材第18、19頁的內(nèi)容及相關(guān)練習

1.認識立體圖形,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含義。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重點: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難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準備:課件長方體模型?直尺

一、創(chuàng)設(shè)想象,導入新知

師:前面我們學習哪些平面圖形?舉例說說。

師:出示長方形紙,?這張長方形的紙的這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把100張這樣的白紙整齊的摞起來,那將會是什么形狀呢?(板書:長方體)

師:它是一個平面圖形嗎??生;它是立體圖形。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長方體。(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shè)計意圖]通過列舉已經(jīng)學過的平面圖形,再由一張紙變成一摞紙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zhuǎn)變,并自然地導入課題。

二、自主實踐,探究新知

(一)、游戲中掌握特征

(1)出示“魔袋”,你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體物體嗎?

說一說:把你的感覺或是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shè):學生能說出棱、頂點、面即可。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chǔ)上,依托生活中的長方體,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物到圖形的認識的第一次抽象過程,在對比中認識長方體,初步感知長方體特征,并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學課本18頁內(nèi)容,并借助你手中的學具完成學案中的第1題

2.四人一小組討論,討論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組內(nèi)進行互幫活動。(不能解答的有小組長記錄下來)

(1)長方體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長方體這些棱可以分成幾組?每組棱有什么特點?

3、展示交流

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追問、點撥并用課件驗證(學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shù))

(1)面:板書??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棱:板書??12條????相對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板書(8個)

(4)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形的長、寬、高。一般來說,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一條棱叫做“長”,較短的一條棱叫做“寬”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小練習:

說一說:下面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辨一辯:一張a4紙是長方形還是長方體?為什么?

認一認:課件出示:學生指出旋轉(zhuǎn)之前與旋轉(zhuǎn)之后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小結(jié):實際上長方體的長、寬、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

想一想: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發(fā)生了變化,這個長方體的形狀有沒有變化?(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師小結(jié):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了長方體的大小。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觀察、討論、記錄等不同方式,讓學生更系統(tǒng)深刻地體會長方體特征,突出了重點。

三、鞏固提升

1、填一填

(1)長方體有(??)個面,有(??)條棱,;有(?)個頂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相對的棱長度(??)。

(3)一個長方體最多可能有(??)個面是正方形。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填空,讓學生鞏固長方體特征。

2、說一說(紙巾盒長24厘米,寬12厘米,高9厘米)

(1)這個紙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3)哪幾個面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說一說,讓學生從觀察物體的角度出發(fā),更夠清晰地辨認長方體哪些面是相對的,進一步鞏固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這一特征。

2、辨一辯.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3)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共四六二十四條棱。(?)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辨一辨,再次鞏固強化長方體特征。

四、思維拓展.

[設(shè)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總結(jié)出長方體的棱長和公式,即:長方體的棱長和=(長+寬+高)×4,是對長方體特性的應用。

五、總結(jié)評價

同學們,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說一說長方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小結(jié):處處留心皆學問,其實只要你平常留心觀察,努力學好知識,打好基礎(chǔ),不久的明天,同學們也能利用你所學的知識,發(fā)揮自己聰明的才智,讓數(shù)學真正為我們服務。

六、教學設(shè)計:

長方體的認識

面:?6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對

棱:?12個??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六

1、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各部分名稱。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和歸納的過程,發(fā)現(xià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每桌準備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盒子,四面體、六面體形狀的盒子,白紙,吸管,剪刀等。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一組實物圖片。(教學樓、卷柜、長方體形狀的盒子、裝墨水瓶的盒子等)

師: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它們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師:板書“長方體”

2.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師:老師在每張課桌上都放了長方體形狀的物品,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生: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品。

3、說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師:你能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可以近似的看作長方體呢?

生:說一說。

4.抽象長方體形狀。

師:如果我們只考慮墨水瓶或盒子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呢?

課件演示:墨水瓶上的圖案和顏色飛走,只剩下長方體的透視圖。

師:為什么這么多物體的形狀都可以叫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點呢?接下來我們就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的認識”

二、探索發(fā)現(xiàn),歸納特點。

1.引導學生說出對長方體的認識。

師:相信同學們對長方體已經(jīng)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請同學們以小盒子為例,說一說關(guān)于長方體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可以一邊比畫一邊說。

生:(可能說出:長方體有6個面,有12條邊,8個角。長方體的面都是長方形。長方體對面相等。等等。)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內(nèi)容依次寫在黑板上。此時不做任何評價。

2.了解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你們說的面,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板書“面”

師:你們說的邊指的是盒子的哪一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你們說的邊在數(shù)學里叫做棱。板書:“棱”

師:你們說的角,指的是盒子的哪部分?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學生摸,其他學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樣。

師:你們說的角在數(shù)學里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師:課件演示長方體透視圖上的面、棱、頂點。然后指出,我們認識長方體的特點,就可以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來研究。

3.進一步探究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點。

(1)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的角度來認識長方體的特點。

師:這位同學說“長方體有六個面”,這是不是長方體的特點呢?那就要看一看我們的盒子上是不是都有六個面。

生:先獨立數(shù),再由一名學生數(shù)給大家看。

師:(學生數(shù)前強調(diào))大家看看他是怎樣數(shù)的,一會我們來點評他的數(shù)法。

生:點評那名學生的數(shù)法。

師:評價學生的點評。注意數(shù)法的有序性,特別是按面的相對關(guān)系數(shù)的方法。板書“6個”

(用如上方法引領(lǐng)學生認識“長方體有8個頂點、12條棱”的特點)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七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十冊第3~4頁。

1.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2、通過觀察、想像、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zhì)。

一、認識立體圖形和長方體。

小結(jié):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圖形。

談話:請同學們看老師辦公桌上的一些物體,注意觀察它們的形狀。它們的形狀和平面圖形一樣嗎?(媒體顯示)。

3、引導:下面這兩個圖形是長方體嗎?什么物體大致是這種形狀?從桌面上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提問: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說明:長方體是由6個面圍成的,這是長方體區(qū)別于其他立體圖形的最明顯的特征。我們可以根據(jù)這個特征很快從立體圖形中分辨出長方體。

說明:在長方體中,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用手摸一摸長方體的棱和頂點。

3、研究面、棱、頂點的特征。

提問:大家己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一個長方體,它的面、棱、頂點還有哪些特點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繼續(xù)展開研究,并把發(fā)現(xiàn)的特點整理成一份材料,準備交流。

組織學生交流。重點交流研究的成果和研究的方法。

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觀察、比較、測量)。

棱:12條,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數(shù)、觀察、比較、測量、推理)。

頂點:8個。(數(shù))。

5、再次抽象長方體。

說明:我們畫長方體通常畫出三個面,把看不見的幾條棱用虛線表示出來。(媒體顯示)。

6、應用特征判斷哪幾個圖形是長方體。

三、認識長、寬、高。

提問:(媒體出示一個長方體)你能說一說這個長方體長、寬、高各是多少嗎?

2、揭示長、寬、高的概念。(媒體顯示)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提問:(媒體顯示)你能依據(jù)長、寬、高分辨這兩幢大樓嗎?

4、引導:動手量一量你手中的長方體紙盒,說一說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5、拓展:知道了長方體的長、寬、高,你還能知道長方體的什么?(媒體顯示)。

四、全課總結(jié)。

1、總結(jié):回憶一下我們通過研究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樣研究的?

2、談話:談一談你的學習體會。

1、現(xiàn)實生活是數(shù)學學習的源泉。

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的組織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本課中,我設(shè)計了蘊含學習內(nèi)容的生活場景,使學生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學的普遍存在,初步體會了數(shù)學學習的意義;通過引導學生列舉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組織學生利用實物展開研究,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研究的價值。學習內(nèi)容的現(xiàn)實性有助于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也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2、觀察、操作、想像是形成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

學生的空間觀念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而不是靠接受獲得。在空間觀念的形成過程中,視覺、觸覺為大腦思維提供了直接的、豐富的素材,因此要讓學生的手、眼、腦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在本課中,我讓學生通過看、摸、比較、描述等活動,引導學生對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的位置關(guān)系有正確把握,對相對的面和相對的棱的關(guān)系有正確的理解,從而對長方體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有效改善。

3、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要有根基。

教學內(nèi)容一般來說具有生成性,不過有的可以預測,有的是在學習過程中隨機生成。教學內(nèi)容一旦失去生成的基礎(chǔ),學生的學習則有可能變?yōu)楸粍咏邮苁降膶W習。在本課中,我仔細分析“立體圖形”和“長方體的長、寬、高”這幾個概念的生成基礎(chǔ)?!傲Ⅲw圖形”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不同之處是“立體圖形”這一概念生成的基礎(chǔ),讓學生體會不同正是幫助學生找準了新知構(gòu)建的基點。長方體長、寬、高的概念教學如果沒有“為什么要有長、寬、高?”或“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對我們有什么用?”這些問題作為生成基礎(chǔ)的話,學生則只能被動接受這一概念。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的基礎(chǔ)上,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2、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討論等自主探究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過程:

(一)觀察比較,初步認識長方體。

師:(出示一張紙)看,這是一張紙。如果不考慮它的厚度,它是一個什么圖形?(長方形)。

師:對,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將大小一樣的紙重疊在一起,變成一本書,現(xiàn)在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師: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出示情境圖。你能從中找出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嗎?(粉筆盒,茶葉盒,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還有一個物體是什么形狀?(正方體)。今天我們先來學習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我們先來認識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學第21頁上面的內(nèi)容。

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誰來指給大家看一看?

拿著你手中的長方體同桌之間指一指它的面、棱和頂點。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探究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特征來認識長方體。一起讀一讀探究要求?小組合作,把小組探究的結(jié)論寫在這張紙上。

小組合作,老師巡視。

(1)面的特征。

哪個小組先來說一說面的特征。

讓一個小組匯報,另外的小組補充。有序的數(shù)出長方體的六個面,可以先數(shù)右面一個面,中間四個和左面一個。也可以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和后面這樣去數(shù)。重點讓學生按照第二種方法有序的數(shù)一遍。

長方體的六個面一般情況下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面是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課件演示)。

(2)棱的特征。

長方體有12條棱。(教給學生有序的數(shù)出12條棱)。在數(shù)棱的條數(shù)的時候有的學生將長方體不停的轉(zhuǎn)動要及時糾正。

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層來數(shù),也可以按照相等的棱為一組去數(shù)。

長方體有12條棱,可以分成3組,相對的4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的特征。

長方體有8個頂點,

師:我們把長方體的特征用表格的形式將它梳理出來。對照一下,哪個特征是你們小組自己探究出來的,哪個是同學們共同探究出來的。

上課的教室,找出它的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嗎。一定要有序的觀察。

(4)從一個方向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把這個長方體放在你桌子上,從一個方向觀察一個長方體,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另外的三個面哪里去了?(被相對的面擋住了)相對的面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所以我們畫長方體直觀圖的時候,通常把能看到的三個面用實線表示,看不到的三個面我們用虛線表示。一定要記住,還有三個面我們看不到。

(5)認識長、寬和高。

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

師:如果擦去長方體的.一條棱,你還能想象出這個長方體的樣子嗎?

師:如果再擦去幾條棱(三條虛線),你還能想象出原來的形狀和大小嗎?

師:我們至少要剩下幾條棱你還能想象出來原來的樣子?這幾條棱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嗎?(學生自己說一說)。

像這樣從一個頂點出發(fā)的三條棱,它們的長度在數(shù)學上還有專有的名稱。

我們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通常情況下,水平方向的叫做長和寬,豎直方向的叫做高。這樣放,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的長寬高。換一種放法,再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放置的方法不同,它的長、寬、高是可以互換的。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長方體,指一指它的長寬高。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一課本23頁第一題。

(1)墨汁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狀?與它相對的是哪個面?

(2)前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哪個面與他相同?

(3)哪個面的長是12厘米,寬是3厘米?

2、自主練習課本23頁第二題。

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根據(jù)下圖想象出一個長方體,運用所給的數(shù)據(jù)回答。

四、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知識是在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能夠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通過學習長方體可以使學生對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chǔ)。

成功之處:

關(guān)注學生的探究過程,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發(fā)展過程。在教學中,學生首先通過課前準備的長方體物品進行觀察并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得出長方體的特征: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在例2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觀察思考得出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為3組,每組4條棱,相交于一點的長方體的三條棱就是長方體的長、寬和高,并由此延伸拓展到長方體的長、寬和高的長度決定了長方體的大小。當長方體的長發(fā)生變化時,會引起哪些面的變化呢?哪些變了,哪些不變?同樣寬的變化會引起哪些面的變化,哪些面不變?同樣高呢?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長方體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不足之處:

1、由于在探索長方體的特征時,時間用時比較多,導致后面的練習量不足,出現(xiàn)了前松后緊的現(xiàn)象。

2、在例2的教學中,為了節(jié)省時間只是讓學生觀察我手中的長方體的框架,沒有讓學生實際動手來操作,導致學生對于長方體的棱的特征認識不深刻。

再教設(shè)計:

壓縮例1的教學時間,讓學生用膠管和橡皮泥在課堂上動手來制作一個長方體的框架,這樣學生不僅能夠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棱的特征,還能加深對長方體的長、寬和高概念的理解。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九

新世紀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46—47頁"長方體的體積"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基本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內(nèi)容重點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主要包括"比一比"、"做一做"、"說一說"三個欄目。"比一比"的目的是讓學生感知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關(guān),為進一步自主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做一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用小正方體擺長方體這個活動,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說一說"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正方體的體積。

學習體積的計算,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知識來源于實踐、用于實踐的道理,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并且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為學習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打下基礎(chǔ)。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數(shù)學基礎(chǔ)知識和學習數(shù)學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些基本的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和技巧。大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發(fā)展的意識,對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很感興趣。這使得我們在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xiàn),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上除了關(guān)注數(shù)學的用處之外,也應當設(shè)法給學生經(jīng)歷做數(shù)學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在這些活動中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從而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是很重要的活動,初步形成并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此外,學生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等基本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有了認識與了解,因此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理解起來并不是難事,關(guān)鍵是如何利用他們對實踐及探究活動的熱情,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數(shù)學模型的數(shù)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

1、結(jié)合具體情景和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體會到合作交流的價值。

一、復習舊知,呈現(xiàn)課題

1、體積是指什么?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教師出示體積單位的模型)

2、體積是4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里含有多少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那么,體積是8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呢?這說明了什么?(生:體積是多少就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

(設(shè)計意圖:以原有知識系為依托,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空間觀念,為這一節(jié)課做好鋪墊。)

(師出示一長方體教具)

師:你能猜出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嗎?

生: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以前問過我爸爸。

師:你真是一個勤學上進的孩子!

師:你們對他的回答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生:為什么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設(shè)計意圖:引出為什么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激勵學生上進好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產(chǎn)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

二、觀察操作,實驗探究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1、探索活動:

小組合作(每四人一組做實驗并記錄):用24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不同的長方體。

活動前師友情提示:(1)每個小組用24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2)注意觀察你所擺的長方體有幾層?每層有幾行?每行有幾塊小正方體?你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3)我的發(fā)現(xiàn)是___。

(設(shè)計意圖:利用學具,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思考,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增強學生合作交流、克服困難、勇于探索的意識。)

2、成果展示:

(請小組代表到臺前利用實物投影展示拼擺的過程并匯報方法及結(jié)果。)

(1)體積與每排個數(shù)、排數(shù)、層數(shù)的關(guān)系。

(板書:長方體體積=每排個數(shù)排數(shù)層數(shù))

每排個數(shù)、排數(shù)、層數(shù)與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關(guān)系。(每排個數(shù)相當于長;排數(shù)相當于寬;層數(shù)相當于高)

(板書:長寬高)

(2)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與它的長、寬、高的關(guān)系。

(長方體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長方體體積公式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3)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出示標有a、b、h的長方體積木)體積的字母公式怎樣寫?v=abhv=abh(板書)

(設(shè)計意圖:將具體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然后逐步脫離操作直觀,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

(4)說一說:長方體的體積與什么有關(guān)?(長、寬、高)

(設(shè)計意圖: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的關(guān)系。)

3、運用長方體體積公式解決問題(獨立完成)

(1)(幻燈出示)1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設(shè)計意圖:鞏固基礎(chǔ)知識,提高口算能力。)

(2)(幻燈出示)2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設(shè)計意圖:鞏固新知的同時引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的探究。)

4、探究正方體體積公式:

問:通過計算2號長方體的體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設(shè)計意圖:鞏固新知的同時引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的探究。)

引導學生明確:

(1)這個長方體長、寬、高都相等,實際上它是一個正方體。

(2)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

教師提示:aaa也可以寫作"a3"讀作"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v=a3(板書)

(設(shè)計意圖: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使學生感覺新知識"不新",新知識不難,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使學生樹立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信心。)

5、運用正方體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出示問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說體積公式)

6、小結(jié):剛才我們通過實驗推導出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板書課題)。

(設(shè)計意圖:總結(jié)重點,揭示課題。)

三、鞏固發(fā)展

計算出數(shù)學課本的體積。(學生兩人一組完成該項任務)

(設(shè)計意圖:學生要計算數(shù)學課本的體積,就必須先量出它的長、寬、高,學生通過動手測量和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但計算出了數(shù)學課本的體積,同時體會到可以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四、小結(jié)

(設(shè)計意圖: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nèi)化的過程,同時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概括能力。)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十

教材分析:

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地認識了長方體,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的基本特點。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知識中,無論是內(nèi)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會有所形成。本節(jié)課學習長方體的特征,為后面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等知識做準備,并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對立體圖形的認識,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目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已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等立體圖形,在前面幾冊又逐步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周長和面積計算方法,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chǔ)。同時,通過前幾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由于學生是初次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圖形,空間觀念比較差,本節(jié)課重點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逐步抽象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內(nèi)容:教材第18、19頁的內(nèi)容及相關(guān)練習。

學習目標:

1.認識立體圖形,掌握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含義。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重點: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難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學習準備:課件長方體模型直尺。

導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想象,導入新知。

師:前面我們學習哪些平面圖形?舉例說說。

師:出示長方形紙,這張長方形的紙的這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把100張這樣的白紙整齊的摞起來,那將會是什么形狀呢?(板書:長方體)。

師:它是一個平面圖形嗎?生;它是立體圖形。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長方體。(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shè)計意圖]通過列舉已經(jīng)學過的平面圖形,再由一張紙變成一摞紙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zhuǎn)變,并自然地導入課題。

二、自主實踐,探究新知。

(一)、游戲中掌握特征。

(1)出示“魔袋”,你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體物體嗎?

說一說:把你的感覺或是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shè):學生能說出棱、頂點、面即可。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chǔ)上,依托生活中的長方體,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物到圖形的認識的第一次抽象過程,在對比中認識長方體,初步感知長方體特征,并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學課本18頁內(nèi)容,并借助你手中的學具完成學案中的第1題。

2.四人一小組討論,討論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組內(nèi)進行互幫活動。(不能解答的有小組長記錄下來)。

(1)長方體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長方體這些棱可以分成幾組?每組棱有什么特點?

3、展示交流。

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追問、點撥并用課件驗證(學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shù))。

(1)面:板書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棱:板書12條相對棱的長度相等。

(3)頂點:板書(8個)。

(4)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形的長、寬、高。一般來說,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一條棱叫做“長”,較短的`一條棱叫做“寬”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小練習:

說一說:下面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辨一辯:一張a4紙是長方形還是長方體?為什么?

認一認:課件出示:學生指出旋轉(zhuǎn)之前與旋轉(zhuǎn)之后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小結(jié):實際上長方體的長、寬、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

想一想: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發(fā)生了變化,這個長方體的形狀有沒有變化?(導入電子白板演示)。

師小結(jié):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了長方體的大小。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觀察、討論、記錄等不同方式,讓學生更系統(tǒng)深刻地體會長方體特征,突出了重點。

三、鞏固提升。

1、填一填。

(1)長方體有()個面,有()條棱,;有()個頂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相對的棱長度()。

(3)一個長方體最多可能有()個面是正方形。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填空,讓學生鞏固長方體特征。

2、說一說(紙巾盒長24厘米,寬12厘米,高9厘米)。

(1)這個紙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狀?長和寬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個?

(3)哪幾個面的長是24厘米,寬是12厘米?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說一說,讓學生從觀察物體的角度出發(fā),更夠清晰地辨認長方體哪些面是相對的,進一步鞏固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這一特征。

2、辨一辯.。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長方體中,不是相對的棱長度都不相等.()。

(3)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共四六二十四條棱。()。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設(shè)計意圖]這里通過辨一辨,再次鞏固強化長方體特征。

四、思維拓展.。

[設(shè)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總結(jié)出長方體的棱長和公式,即:長方體的棱長和=(長+寬+高)×4,是對長方體特性的應用。

五、總結(jié)評價。

同學們,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說一說長方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小結(jié):處處留心皆學問,其實只要你平常留心觀察,努力學好知識,打好基礎(chǔ),不久的明天,同學們也能利用你所學的知識,發(fā)揮自己聰明的才智,讓數(shù)學真正為我們服務。

面:6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對。

棱:12個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教科書第72頁的內(nèi)容,練習十五的第1~4題。

使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能夠辨認這些圖形。

能辨認出不同狀態(tài)下的長方體、正方體。

一、新課

1、初步認識長方體。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物體有多種不同的形狀(邊說邊拿出一個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的實物,如裝墨水瓶的紙盒、火柴盒等)。大家看,這是一個紙盒,誰知道它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能回答可由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以告訴大家,再板書:長方體。教師讓學生拿出帶來的長方體形狀的紙盒(教師可將自己預先多帶來的紙盒分發(fā)給沒有帶來的學生),并提問:“大家仔細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幾個面?”(大部分學生隨意地一個面一個面地數(shù),個別學生會有順序地數(shù)。教師行間巡視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會有順序地數(shù)的學生。)

教師:“長方體有幾個面?”如果有學生回答錯了,讓他再數(shù)一數(shù)。教師再叫會有順序地數(shù)長方體多個面的學生來數(shù)一次。

教師:“我教你們一種不容易數(shù)錯的方法,(邊指著長方體的模型,邊說)長方體有上、下兩個面,前后兩個面,左、右兩個面,一共有六個面?!?/p>

教師再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其中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教師問:“這也是一個長方體,它有幾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嗎?”教師讓學生拿出帶來的長方體實物(教師注意調(diào)配一下學生的長方體,使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不同形狀的長方體)。要求學生看一看長方體實物的各個面和相對的面有什么特點,并按照上面的問題提問學生。

這樣使學生明確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著的兩個面的形狀相同。

2、初步認識正方體。

教師出示一些正方體的實物,如魔方、正方體的積木塊(或小木塊)和藥盒等。提問:

“誰知道它們是什么形狀的?”邊說邊在黑板上板書:正方體。要求學生拿出帶來的正方體實物,讓學生看著實物,教師提問:“正方體有幾個面?”進行觀察、分析,并要求學生分別回答上面的問題。使學生明確正方體也有6個面。

3、出示長方體圖和正方體圖。

教師先出示長方體圖,并且將長方體圖跟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模型加以對比。使學生知道這樣的長方體模型畫出的圖應該是教師出示的圖形的樣子。

學生認識正方體圖的過程同上。

4、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出示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和一個棱柱體、一個圓柱體的實物。提問:

“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并讓學生從中挑出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平時你還看到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哪些是正方體的?”

課間活動。

5、做教科書第72頁上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說一說中間一行的每一個圖形的名稱,再讓學生把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跟它們所對應的幾何圖形用線連起來。

二、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中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然后集體核對。

2、做練習十五中的第2題,讓學生列舉自己熟悉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品。

3、做第3、4題。做第4題時,教師先提問學生,正方體的6個面中每個面的大小怎樣?(每個面都一樣大小。)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擺。

三、小結(jié)

教師要學生回憶長方體有幾個面?相對的面一樣嗎?

接著回憶正方體有幾個面?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

長方體:6面,相對的面一樣

正方體:6面,6個面都一樣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