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優(yōu)質(zhì)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12:57:01 頁碼:8
最新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優(yōu)質(zhì)16篇)
2023-11-13 12:57:01    小編:ZTFB

總結是一個反思的過程,通過總結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進而做出改進。總結要言簡意賅,言之有物。以下是一些總結的范文,歡迎大家一起分享和討論。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一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傳頌至今。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除了這些,我還充分利用了聯(lián)想和想象的作用。

盡情享受聯(lián)想的美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很多拓展想象的環(huán)節(jié),比如:他們是如何相見的?他們又是如何分別的?分別以后,他們又是過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思?想念對方嗎?伯牙怎么找到鐘子期的?來到他的墓前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景?請你充分運用想象的力量,用你自己流暢、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課前我就出示了一些詞語,比如: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我先讓學生說說看到這些詞語,你會想象到什么樣的畫面,這為我后面想象的環(huán)節(jié)埋下了伏筆。教學中,不忘結合課文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學生既各自感受著,又互相感染著,美好的情愫在課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覺進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結尾時吟誦俞伯牙在鐘子期墓前留下的詩文,激發(fā)學生課后進一步拓展閱讀的積極性。

與學生真誠對話是我在這堂課中的另一個收獲。因為課前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活動,使我能真正走進學生當中,課上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中,這也給了我極大的信心。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二

1、能利用雙氣泡圖整理對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透過語言文字展開合理想象,感受藝術之美。

重點:能利用雙氣泡圖整理對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透過語言文字展開合理想象,感受藝術之美。

一、導入課題。

1、同學們,琴棋書畫是古代文人修身的必備技能。古琴是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在古代只叫作琴,近代區(qū)別于其他樂器,才習慣叫作古琴或七弦琴??鬃铀淌诘恼n程“六藝”中的“樂”就有彈琴詠唱詩歌的項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琴”有關的文章——《伯牙鼓琴》。

二、自讀課文,理解文意。

1、指名檢測重點字詞的讀音、解釋。

2、分組讀、合作讀檢測課文朗讀。

3、說說兩篇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三、調(diào)動五覺,想象畫面。

1、《伯牙鼓琴》這篇課文中,伯牙彈的琴曲是什么樣的?課文中是如何描寫伯牙彈琴的?

2、鍾子期的語言讓你想象到了什么?

4、同桌討論,全班交流,用上“我仿佛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嘗到了……觸到了……”將自己的想象描述出來。

四、人物對比,感受“知音”

1、快速閱讀資料袋,說說什么是知音?

2、思考,為什么伯牙和鍾子期二人會成為知音呢?他們之間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1)找出課文中進行對比的兩個人物。

(2)逐句分析,將提取到的信息分別填入相應人物的氣泡上。

(3)將相同點填在中間的氣泡,不同點填在兩邊的氣泡中。

師總結:伯牙彈琴,鍾子期聽琴;伯牙用將高山流水的情志寄托在琴聲之中,鍾子期能用語言描述出;鍾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他們二人不愧是彼此的“知音”!這種圖表叫做雙氣泡圖,它可以幫助我們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點。關于伯牙和子期,你肯定還想了解更多,下面讓我們閱讀補充資料,完善雙氣泡圖。

3、小組合作,練習鞏固。

(1)四人一組,快速閱讀補充資料。

(2)提取人物相關信息,完善雙氣泡圖。

提示:提煉主要信息,看哪組找的準確、快速、全面。

4、小匯報交流,說說“知音”的故事哪里讓你感動。

五、回顧總結。

1、利用雙氣泡圖回顧課文內(nèi)容。

2、閱讀詩句,品味“知音”。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三

1、會寫“哉,巍,弦”等三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伯牙鼓琴》。

3、能根據(jù)注釋的內(nèi)容理解最后一句話,結合資料袋說出自己的感受,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憑借注釋理解詞句,背誦課文。

難點: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

課前游戲。

白雪皚皚,流水潺潺,其樂融融,書聲瑯瑯……。

師出示:清風徐徐、明月皎皎、芳草萋萋、炊煙裊裊、云霧蒙蒙。

有沒有注意到,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美麗的景物)。

(一)導入。

1、有一個故事,流傳千古,令人吟誦至今,他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伯牙鼓琴》,這是一篇文言文,有事我們也把他簡單的成為古文。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至少讀三遍,爭取讀通課文。有個別字不流利的多讀幾遍。

2、請一個同學讀。(真是不簡單那,不同于白話文那么順溜卻讀的如此嫻熟,我最欣賞他的是把這些詞都讀對了?。?。

(跟我們白話文還是有些區(qū)別,不難順利,那我們先來看看這些難讀的詞語)。

需要注意的字音:

少選,湯湯乎若流水,巍巍乎若泰山,絕弦,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3、誰再來讀讀。不僅讀正確,還能讀流利。(不錯,一字不差)。

4、請你讀給同桌聽,有錯誤的馬上請你幫他糾正。

5、文言文啊,不僅要讀正確,更要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你先試著用上鉛筆劃一劃節(jié)奏讀一讀。

6、想不想聽聽老師怎么讀,看看你的節(jié)奏跟上了沒有。

你來瞧一瞧,你的停頓對了么?趕緊跟著劃一劃。

7、請你根據(jù)斜線試試讀?,F(xiàn)在齊讀課文,感受一下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

二、

1、讀的越來越有味道了,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雖然我們沒有讀了百遍,但七八遍是有了。我得考考大家:這篇古文寫了誰?(俞伯牙和鐘子期)他們是什么關系?(知音)。

2、思考:伯牙為何視鐘子期為知音?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課件出示: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3、善哉又是何意???(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真棒啊,真行啊,不錯啊,了不起啊,真厲害?。?。

4、妙極了,伯牙在彈琴的時候心理想到了高山,子期就說:好啊,就像泰山一樣高大,像泰山一樣巍峨。(你理解的非常棒,老師也忍不住對你說一聲“善哉”)同樣,伯牙志在流水,你們應該也能讀懂。

(心理想到流水,子期說:好啊,就好像流水一樣浩蕩。)。

5、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鐘子期,志在高山,透過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于是乎你怎樣贊嘆——(用文中的話來)。

你呢?請你也來贊美一次。

志在流水,你有看到了什么?請不要吝嗇你的贊美——(文中的話)。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四

我們常說“千金易得,知音難求”?!爸簟边@個詞是什么意思呢?是從何而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知音”有關的故事。

二、走進故事,體會感情。

1、解題:《伯牙鼓琴》,鼓為“彈”的意思。

2、自學(讀準、讀通、讀懂)。

3、互助學習:朗讀檢查、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意思。

4、分享與釋疑:重點強調(diào)“湯”的讀音,最后一句的斷句及意思“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補充資料:伯牙是著名的琴師,并且在朝為官;而鍾子期是一位樵夫。兩人地位相差很大。

三、深度思考,理解“知音”

預設:因為伯牙認為鐘子期是他的知音。(這是比較淺層的理解,學生可能會關注到這一因果,但不能體會其中深厚的情感由來。)。

2、從哪里可以看出鐘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呢?請在文中找到依據(jù)。

預設:因為在伯牙“志在太山”時,子期能夠評論出“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志在流水”時,子期可以感受到“湯湯乎若流水”。

請你發(fā)揮想象,鍾子期聽到琴聲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引導學生細致描述)。

預設:當鍾子期聽到伯牙在彈高山時,他可能看到了巍峨的大山,山勢連綿起伏,山峰高聳入云。當鍾子期聽到伯牙在彈流水時,他可能看到了河水浩浩蕩蕩,奔流向前。

3、伯牙將子期視為知音,是否只是因為他能聽懂自己的琴聲?

引導學生回到文本,關注到“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琴聲包含著伯牙的情操與志向。子期聽懂的不僅僅是外在琴聲,更重要的是琴聲中包含的志向。由此,伯牙才將其視為知音,與那些表面上贊揚他琴聲的人相比,子期才是真正明白自己的人。

因此,只有“知志”才是真正的“知音”。

4、此時此刻,伯牙的內(nèi)心是這樣的呢?

預設:激動的、欣喜的、不在感到孤單的。

5、當鍾子期死后,伯牙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他為什么一定要破琴絕弦?

預設:傷心的,悲痛的,甚至是絕望的。這個世上再無明白自己的人,那么所彈奏的樂曲也就沒有了意義,因此,伯牙絕的不僅僅是琴弦,絕的更是心弦與希望,重回無邊的孤寂。

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建議配上吳文光的《流水》,在旋律的跌宕起伏中體會伯牙子期相逢之樂與分別之痛。

四、結合拓展資料,了解“知音”的文化意義。

讀一讀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交流自己的感受。

預設: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流暢非常光,很多書上都有記載。后世的人們也會用高山流水和知音來比擬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感情。許多有志之士也會用高山流水來比喻自己心志高潔。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五

1、自我介紹——讓學生看動作猜老師的姓:張弓射箭(姓張)。

2、出示象鼻山圖片,讓學生介紹桂林的山水。(生介紹)”

3、師介紹北京的龍慶峽小漓江,邀請同學到北京游覽。

一、復習鞏固。

1、學生讀課文,指導讀出節(jié)奏。

2、出示難讀的句子,檢查朗讀情況。

3、出示帶四個“善”字的`句子,(“善”標成紅色)問學生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同一個表達的意思不同,這就叫一字多義。這在以后的學生中還會遇到。

4、讓學生質(zhì)疑。引入課文的學習。

生質(zhì)疑:為什么世界上再無知音?伯牙為什么絕弦?

二、體會知音情深。

1、板書“知音”,閱讀課文,了解什么叫“知音”?(生默讀,請三名學生。

2、全班交流:為什么有這種感受,師點撥。

3、師生合作讀句子,再現(xiàn)當時的畫面。

4、知己在這里啊,(一一出示高山圖、流水圖)子期會怎么說?

生接著朗誦:“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師:這真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5、伯牙還會想到什么呢?

6、板書甲骨文“志”字,解釋字義,問:伯牙和子期的心去哪呢?

(引出杜甫、李白的詩句)。

7、“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說出了伯牙怎么胸懷?

(生:伯牙博大胸懷)。

8、此時,你對知音有什么新的認識?(生板書:)。

同學們對知音的認識有了新的變化,從知心到知志。

(生上臺板書:志同道合,志向相同。)。

9、伯牙在子期死后,為什么會破琴絕弦?(生借助閱讀資料自學,再全班交流,師點撥)。

10、哪個詞寫出了“再無二人”?生:知音難求(板書)。

11、創(chuàng)設情境引渡,感受生命之交。

(師生合作讀)。

師讀:當伯牙“志在高山”時,唯有子期會對他說——(生讀“峨峨兮若泰山”)師讀: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唯有子期會對他說——(生讀“洋洋兮若江河”)。

12、緊扣“絕”字,感受文言文的語言。

師讀:當伯牙“志在高山”,卻再也聽不到子期說——(生讀“峨峨兮若泰山”)師讀:當伯牙“志在流水”,卻再也聽不到子期說——(生讀“洋洋兮若江河”)師:可面對子期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絕。(配樂出示句子的播放錄音)。

憶昔去年春,三尺瑤臺為君死!

伯牙絕弦的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可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出示歷代詩人名人提到伯牙子期的詩句)。

師:從這些詩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談理解。

13、出示詩句:此時高山與流水,應有鐘期知妙旨。

師: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讀句子: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出示: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

師: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讀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三、組合閱讀,觸摸知音文化。

1、一幕又一幕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師生合作讀。

2、嘗試背誦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伯牙絕弦》。

2、《推薦閱讀《列子湯問》。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六

《伯牙鼓琴》是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課文。短短幾句話講述了伯牙和鐘子期之間深厚的情誼。他們是知音文化的代表,他們是中國人在漫漫人生中相互慰藉的代表。

本冊教材,兼顧語文素養(yǎng)和核心能力,每個知識節(jié)點都是螺旋上升,前后都有關聯(lián)。但學生是在五年級才接觸這個教材,知識出現(xiàn)斷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知識、能力上的銜接和總結。因此上課伊始,借助“鼓”,總結學習古文的方法,并且遷移這些方法到本文學習之中。通過對古文內(nèi)容理解,學生加深了對古文斷句的理解。不局限一種斷句方式,只要不影響意思,合理斷句即可。這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朗讀古文的興趣,在討論中加深了對文意的理解,鞏固了斷句知識的運用。

知音文化是這篇文章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以“情境說話”為支架,想象伯牙鼓琴還會演奏哪些自然界的美麗風景。通過對比,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伯牙志在太山,又志在流水呢?由此引出中國“山”“水”文化,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學生對伯牙的心志有了了解。因為伯牙的心志不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所以當鐘子期聽出伯牙琴聲表達的志向時,伯牙會更驚喜,更珍惜二人之間的情感。當鐘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絕弦”就順理成章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的語言還不夠精煉,評價語言還不夠到位,啟發(fā)語言還不智慧,因此影響了教學過程。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錘煉。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七

(播放古箏曲)同學們,我們聽到的這支優(yōu)美動人的曲子,名字叫作《高山流水》。這支曲子的背后,還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了解這個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師范讀,配樂。

3、自由讀課文,根據(jù)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課件出示朗讀節(jié)奏劃分)。

4、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jié)奏。

5、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1、師:課文讀得很有古文的韻味了,我們現(xiàn)在就來讀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們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合作討論,弄懂課文意思,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課文意思。(課件出示譯文)。

(一)何為“知音”?

1、什么叫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從哪里看出鍾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

2、指名讀。

3、師: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這說明了什么?(學生自由說一說)。

4、伯牙鼓琴。思考:他的琴藝怎么樣呢?在文中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指名答)伯牙能通過琴聲把自己心里想的東西表達出來。

5、鍾子期聽之。他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到了什么呢?用“——”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

課件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明確:“善哉”是表贊嘆之意。(教師指導讀好贊嘆的句子)這句話表明,伯牙隱藏在琴聲中的想法,鍾子期能心領神會。

6、如果你是鍾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想象回答:徐徐清風、皎皎明月、依依楊柳……)。

7、師:大家一起想象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聽琴的畫面。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志在明月,鍾子期會怎樣贊嘆?教師引導學生說句子。

示例:“善哉,徐徐兮若清風!”“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8、師小結:只有鍾子期能聽懂伯牙的琴聲,只有他最能明白伯牙內(nèi)心深處的表白,這就是——知音。知音相聚,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呢?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快樂、激動、興奮……)。

9、指導朗讀。(自由讀、分組讀)。

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體會到了真正的知音歡聚時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歡樂!的確,多么歡樂的相聚,多么難忘的時光!無奈世事難料,鍾子期不幸去世。

(二)知音之死。

課件出示:(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1、鍾子期死了,伯牙為什么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3、齊讀。(教師指導,要求讀出伯牙此時的心情。)。

4、為何鍾子期死了,伯牙要絕弦呢?好不容易苦練學會的琴技就這樣放棄了?

1、師:鍾子期死后,伯牙到他的墓前悼念。面對鍾子期的墳墓,伯牙寫下了一首短歌。(出示短歌:伴低沉悲涼的古典音樂,師范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2、你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伯牙此時的心情?

明確:悲慟欲絕、痛不欲生……。

3、鍾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教師播放《高山流水》樂曲,指導學生齊讀課文。

自古以來,“良朋易求,知音難覓”。一曲“高山流水”成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知音佳話,至今,仍為世人津津樂道。這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八

《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剛開始選擇這篇文章是源于我想挑戰(zhàn)文言文類文體教學,以此證實和突破自己的教學范圍?;仡檭赡臧氲墓_課教學《夏天里的成長》《梅花魂》《刷子李》《七律長征》,你會發(fā)現(xiàn)我一直在不同文體中去嘗試、在改變,追求新的自我。但是我的這種自我,目前還是低層次的,要不斷學習,更要不斷在日常的教學中去有意識的反思。

那么,把話題留給《伯牙鼓琴》這節(jié)公開課?!恫拦那佟返慕虒W重點是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解文章的大意,并嘗試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借鑒部編版教材解析,我覺得這個重點的設置是非常巧妙的,因為它結合了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教學,學生如果再上完課后,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那么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得到了鍛煉和發(fā)展,這種培養(yǎng)的巧妙之處在于源于興趣和潤物無聲。教學難點是展開想象,感悟友情,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教學難點從單元主題“一首歌,一幅畫……開啟藝術之旅”出發(fā),緊扣住語文訓練的要素,培養(yǎng)想象思維,領悟知音情感,并感悟音樂藝術的魅力。其中,想象的目標能借助創(chuàng)設情境比較容易達到,但是如何讓學生對知音的感受更具體、更形象、更立體,而不是概念化的解讀,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另外,最終能讓學生頓悟音樂藝術之美,又要有巧奪天工之力,因為你要從字里行間不斷滲透美,還要在教學準備的音頻環(huán)節(jié)去搜集、篩選和加工,精益求精。每一場合格的公開課,都是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的;而每一場精彩的公開課,一定是對重難點的.深刻突破。所以,我每次在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都會問自己:你的目標是什么?重難點是什么?……新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當然,有自己的判斷力不是不去借鑒,閉門造車。司馬遷能寫出《史記》,離不開史學家的史冊;李時珍能寫出《本草綱目》,也離不開醫(yī)學家的醫(yī)學典籍……而教師要上一堂精彩的公開課,更要學會在教育武林中尋得一本適合自己的武功秘籍——教學設計。執(zhí)教《伯牙鼓琴》,我進行了參考。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進行深層次的過濾和篩選,而是拿來就用,幸而無傷大雅,因為當我第一眼見到前人的教學設計時,我就覺得自己太幸運了,撿到了武林絕學中的《九陽真經(jīng)》這一篇:導入已經(jīng)為后文的語言實踐進行了充分鋪墊,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了創(chuàng)設情境、尋找語文味的層次,真正的把語文味和工具性潛移默化地統(tǒng)一起來。

最后,我要從這節(jié)公開課中想開去的是:在課堂中怎么呈現(xiàn)發(fā)展性?因為全面是一個終身的概念,也是一個終身的概念。我想只有把握了課堂的發(fā)展性,課堂的效果才能用上一個詞——畫龍點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九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七年級下《伯牙鼓琴》這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與鐘子期的真摯情誼讓人感動。本文行文簡潔流暢,只有百余字。

我選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借助注釋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的純真友情。本文教學的重點放在全文的重點字詞理解和全文的翻譯,并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教學難點在于讓學生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到現(xiàn)在為止,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不少文言文,他們已初步掌握了通過多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言文的學習方法。雖然有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還是很強的,教師教會他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后讓他們自學,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至于課文所包含的人文內(nèi)涵學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只要讓他們有所體會就可以了。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根據(jù)注釋和輔助資料理解詞句意思,分小組合作翻譯全文。

3、感受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1、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2、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新課標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是“讓學生吸收祖國語言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另外,新課標提出的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以指導為主的教學理念,因此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的效果是比較好的。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組織者,而不是主導者,因此我把全班同學分為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6個同學。

在講述第七單元文言文的時候,我嘗試著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上課。然后為每個小組預設好具體的任務,并把每個任務的要求寫在一張紙上,讓各個小組抽簽。而這些任務就是文言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而重點就放在了字詞意義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任務當中有簡單的,有的是課本注解找不到的,這樣適當?shù)亟o他們一些有難度的題目,會讓學生覺得有挑戰(zhàn)性。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合作完成任務,并讓他們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忙;第二課時主要是匯報他們學習的成果。

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播放《高山流水》水墨動畫,這個動畫只有三分多鐘,大致講述的是伯牙和鐘子期兩人相遇到相知的過程??梢宰鳛閷W生學習本文的一個輔助資料,又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二)朗讀課文。

1、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讀準課文節(jié)奏,讀出感情。

2、師范讀,學生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重點指導難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三)、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我為每個小組設定好了他們要完成的任務,有了明確的題目和要求,學生自學起來就有了目的性。從題解、文章出處的簡介,到重點字義的解釋,每一句話得翻譯,再到涉及本文的相關問題,文章寓意等,都由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學習。

而在他們匯報學習成果的過程中,有的字義理解或句子翻譯會出現(xiàn)錯誤,這時讓學生自己去判斷、討論、解決,而老師就作為一個助手幫他們做出一些補充說明。

此外,我會適當穿插一些問題讓他們思考和解決。而在本課,由于課文中有一些文言虛詞是他們沒有接觸過的,例如“哉”“兮”“夫”這些詞語,尤其是語氣詞,對文章的感情抒發(f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借此可以指導他們的朗讀;此外,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例如形容山高的“峨峨兮”形容水勢盛大的“洋洋兮”可以換成其他詞,再為他們創(chuàng)設伯牙鼓琴的情境,讓學生仿造句式完成句子。

最后,把每個小組提出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展示出來,讓學生共同解決。

(四)學生質(zhì)疑,共同探討。

在學習的過程中,由各小組提出問題;并讓全班共同解決問題,老師作點撥。

1、伯牙和子期是怎么相遇認識的?

(師適當補充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資料)。

2、為什么題目是《伯牙善鼓琴》,而寫得更多的是鐘子期?

3、何是知音?何是知己?兩者是否一樣?

有一個小組提到,為什么題目是《伯牙善鼓琴》,而文中多次寫鐘子期。通過這個題目的解答,可以讓學生拓展一些文言知識,通過舉例子讓學生知道有一些篇目是沒有題目的,而后人在整理編輯的時候常常用文章的首句作為題目,例如《論語》中的《學而篇》,還有《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等。而還有一個小組提出知音和知己有何不同,雖然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咬文嚼字和鉆牛角尖,但是通過補充一些資料對他們進行點撥,會讓課文起到升華主題的作用。

(五)教師總結。

總結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過程,引導學生體會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六)課外拓展。

讓學生收集有關知音知己的詩歌。

(七)布置作業(yè),背誦全文。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十

2、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的真摯友情,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

體會伯牙為紀念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課件,學生收集資料。

一、揭題導入。

1、人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爸簟边@個詞,源于一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那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的《伯牙絕弦》。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進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歡文言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解題:“伯牙絕弦”是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

過渡:伯牙為什么要斷弦?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1、自由讀文,大聲讀,有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

2、指名讀文,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指導讀好語氣詞“哉、兮”。

3、生齊讀課文。

三、再讀釋義。

過渡:這是一篇文言文,古文離我們的生活較遠,所以要學習有法,一般是——讀古文,釋字義,連詞句,說大意。

1、默讀課文,借助注釋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大意。

2、同位之間互相說給對方聽。

3、指名說。教師隨機指導個別字的含義,如“善”的含義等。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5、反復讀文,讀出感情。

四、初解“知音”,

1、“知音”是什么意思?課文中誰是誰的知音?知音。

2、學生說自己對知音的理解,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伯牙—子期。

3、哪些句子能說明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學生匯報,師板書:善鼓善聽。

4、師生共同讀文,體會知音的含義所念必得之。

6、配樂朗讀課文。

五、相遇相知。

1、師介紹伯牙與子期相遇的經(jīng)過。

2、在遇到鐘子期前,他會缺少贊美嗎?為什么偏偏視鐘子期為知音?

學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解疑:

當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當伯牙志在流水。沒有人會像子期說——。

3、伯牙聽到那些不著邊際的贊美時,什么心情?在他的內(nèi)心一定有一種渴望,渴望什么?

4、知我者,子期也!這時的伯牙與子期,你覺得他們僅僅是一對音樂方面的知音嗎?

六、深悟絕弦。

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學生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p>

1、面對著子期冰冷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絕,相傳他寫了一首短歌《祭知音》,師配樂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3、當你理解了伯牙此時的心情,請再讀這句話。

4、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夠理解的生活中去,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學生再次配樂讀文。

5、面對伯牙的痛苦與絕望,該怎樣安慰他?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將你的想法下下來。

七、回味絕弦。

伴著那一曲動人的《高山流水》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八、作業(yè)布置。

搜集有關知己、朋友之間情誼的名言名句。

九、板書設計:

得之喜。

失之悲。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十一

這篇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故事。課文以高山流水為線索,對朋友間的深情厚誼進行了描寫,很感人。因此在教學時我首先從讀上下功夫,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是抓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如課文用“按捺不住”、“猛地站了起來”、“拉著子期的手”等等的描寫表現(xiàn)伯牙遇到知音后那種興奮和激動的心情;用“失聲痛哭”、“噙著眼淚”、“長嘆”等描寫則表現(xiàn)伯牙痛失知己后無比悲痛的心情,使孩子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懂得應該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十二

1.初步了解文言文特點,理解背誦《伯牙鼓琴》。

2.通過誦讀了解伯牙、鍾子期因為音樂而成為知音的故事,感受藝術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1.預習提綱。

(1)通過查字典、結合注釋等方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搜集伯牙和鍾子期之間的故事。

(3)查閱蘇軾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1課時。

一、音樂導入巧激趣。

1.談話導入: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震撼人心、發(fā)人深省的文言文。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齊讀課題。

2.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大家現(xiàn)在聽到的這首曲子,名曰《高山流水》,已經(jīng)流傳了幾千年。它能受到人們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它旋律優(yōu)美,還因為它蘊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故事——《伯牙鼓琴》,師板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自讀,師巡視。

3.檢查初讀情況。

課件出示:

1.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1)指名讀,讀正確,讀流利。

(2)猜想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花樣朗讀曉停頓。

1.這是一則文言文,讀起來比較拗口,但只要注意停頓,就能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來。仔細聽老師讀,注意老師是如何停頓的,邊聽邊畫出停頓記號。

2.教師范讀。

3.課件出示畫了停頓記號的課文。

課件出示: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斜線是停頓符號,“乎”字是語氣詞,在朗讀語氣詞時適當延長后再停頓,一詠三嘆,頗有韻律美。)。

4.生讀課文。

(1)你也能像老師一樣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來嗎?趕快讀讀吧!一定要注意停頓哦!

(2)自讀練習,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5.師生合作讀。

師:我們來合作讀課文,老師讀每句的前半部分,學生讀后半部分,一遍讀完后,交換朗讀內(nèi)容。

6.指名配樂讀。

【設計意圖】。

讀文是初解文意的基礎。教師通過示范指導、自由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層層推進,扎實訓練,不僅讓學生學會流暢地讀文言文,還能讓學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話中前后一一對應的特點,也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鋪墊。

四、合作探究懂文意。

1.回顧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思考一下,要讀懂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1)查工具書,如《古漢語詞典》。

(2)借助注釋來理解。

(3)可以多讀,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4)結合插圖理解。

(5)小組討論,問同學。

2.學生先進行自學,而后開展小組討論。

3.反饋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指導。

4.預設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方”的意思。

師:“方”是剛才的意思。

預設2:“善”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師:“善”字是“好、妙”的意思。通過這個字的意思,悟出理解文言文要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

預設3:“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中的“足”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師:“足”在文中的意思是值得。

預設4:文中的“巍巍”“湯湯”這些疊詞有什么好處?

師:疊詞的運用使詩文既呈現(xiàn)出一種音韻之美、富有節(jié)奏感,又使人物的感情得以酣暢淋漓的表達。這些詞不僅讓我們有了形象感,而且還讓我們對鍾子期的內(nèi)心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5.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語言。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_,鍾子期曰:_________。

6.小組內(nèi)合作,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

高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有一定的知識及方法的積累,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便于學生釋放已知,解決疑難,獲得更多的新知?!胺答伣M內(nèi)不能理解的問題”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交流,教師點撥,詞句的意思便迎刃而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剛才探究的成果解釋全文的內(nèi)容,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五、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1.結合資料,談談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并和同學交流感受。

2.帶著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熟讀課文。

3.同桌互背。

【設計意圖】。

講故事是學生對文本言語再現(xiàn)的過程,是語言文字的積累運用。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粗知文言文大意”的目標落到實處。

六、補充拓展悟情感。

1.教師深情描述雨夜的相見。

據(jù)記載,伯牙子期在一個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聲偶遇,因音樂而相知,他們徹夜長談,不覺東方發(fā)白。伯牙子期灑淚而別,他們相約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見。春去秋來,當伯牙滿懷期待的趕來與子期相見時,萬萬沒有想到,面對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課件出示最后一句,齊讀:

課件出示: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2.以伯牙的地位與“破琴絕弦”的行動感受伯牙內(nèi)心之痛。

預設:

(1)興許你還會遇到像子期這樣的知音呢?

(2)精美絕倫的瑤琴,你砸掉不可惜嗎?

(3)如此高的技藝不再彈,不感到遺憾嗎?

師:伯牙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伯牙“盤膝坐于墳前,揮淚兩行,撫琴一操。那些看者,聞琴韻鏗鏘,鼓掌大笑而散”。面對此情此景,仰天長嘆:“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一起讀。

3.從有關知音的詩詞感受知音難覓的痛苦。

課件出示: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獨W陽修。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苎┣?。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虾迫?。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对鰪V賢文》。

這些詩句表達了同一個主題:知音難覓。

4.小結:。

這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與鍾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感動。表達了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以及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設計意圖】。

通過補充資料、教師渲染等手段,讓學生走進伯牙內(nèi)心,體會痛失知音之情。

通過歷朝歷代關于知音的名句積累,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影響力,體會知音難覓。在此基礎上,領悟課文的主題思想就很容易了。

七、對比關注編者意。

1.課件出示伯牙子期相遇時的圖片(教材第96頁插圖)。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學生提出疑問。)。

是古琴的魅力,是音樂的魅力,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板書:藝術的魅力)。

2.配樂誦讀全文,感受藝術的魅力。

【設計意圖】。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對話的過程?!恫拦那佟分胁?、子期超越了地位、國籍而成為知音,就是因為音樂、藝術的魅力。本環(huán)節(jié)從人物的介紹中,從學生的質(zhì)疑中,來感悟藝術的魅力。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設計意圖】。

“評價學生閱讀淺易的文言文,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弊詈髮W生能夠熟讀成誦,很好的達成了閱讀文言文的一個基本目標——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十三

我們常說“千金易得,知音難求”。“知音”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是從何而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知音”有關的故事。

1、解題:《伯牙鼓琴》,鼓為“彈”的意思。

2、自學(讀準、讀通、讀懂)。

3、互助學習:朗讀檢查、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意思。

4、分享與釋疑:重點強調(diào)“湯”的讀音,最后一句的斷句及意思“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補充資料:伯牙是著名的琴師,并且在朝為官;而鍾子期是一位樵夫。兩人地位相差很大。

預設:因為伯牙認為鐘子期是他的知音。(這是比較淺層的理解,學生可能會關注到這一因果,但不能體會其中深厚的情感由來。)。

2、從哪里可以看出鐘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呢?請在文中找到依據(jù)。

預設:因為在伯牙“志在太山”時,子期能夠評論出“巍巍乎若太山”;伯牙“志在流水”時,子期可以感受到“湯湯乎若流水”。

請你發(fā)揮想象,鍾子期聽到琴聲后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引導學生細致描述)。

預設:當鍾子期聽到伯牙在彈高山時,他可能看到了巍峨的大山,山勢連綿起伏,山峰高聳入云。當鍾子期聽到伯牙在彈流水時,他可能看到了河水浩浩蕩蕩,奔流向前。

3、伯牙將子期視為知音,是否只是因為他能聽懂自己的琴聲?

引導學生回到文本,關注到“志在太山”“志在流水”,琴聲包含著伯牙的情操與志向。子期聽懂的不僅僅是外在琴聲,更重要的是琴聲中包含的志向。由此,伯牙才將其視為知音,與那些表面上贊揚他琴聲的人相比,子期才是真正明白自己的人。

因此,只有“知志”才是真正的“知音”。

4、此時此刻,伯牙的內(nèi)心是這樣的呢?

預設:激動的、欣喜的、不在感到孤單的。

5、當鍾子期死后,伯牙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他為什么一定要破琴絕弦?

預設:傷心的,悲痛的,甚至是絕望的。這個世上再無明白自己的人,那么所彈奏的樂曲也就沒有了意義,因此,伯牙絕的不僅僅是琴弦,絕的更是心弦與希望,重回無邊的孤寂。

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建議配上吳文光的《流水》,在旋律的跌宕起伏中體會伯牙子期相逢之樂與分別之痛。

讀一讀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交流自己的感受。

預設: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流暢非常光,很多書上都有記載。后世的人們也會用高山流水和知音來比擬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感情。許多有志之士也會用高山流水來比喻自己心志高潔。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十四

1、能利用雙氣泡圖整理對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合理想象,感受藝術之美。

重點:能利用雙氣泡圖整理對比收集到的信息,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合理想象,感受藝術之美。

一、導入課題。

1、同學們,琴棋書畫是古代文人修身的必備技能。古琴是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在古代只叫作琴,近代區(qū)別于其他樂器,才習慣叫作古琴或七弦琴??鬃铀淌诘恼n程“六藝”中的“樂”就有彈琴詠唱詩歌的項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琴”有關的文章——《伯牙鼓琴》。

二、自讀課文,理解文意。

1、指名檢測重點字詞的讀音、解釋。

2、分組讀、合作讀檢測課文朗讀。

3、說說兩篇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三、調(diào)動五覺,想象畫面。

1、《伯牙鼓琴》這篇課文中,伯牙彈的琴曲是什么樣的?課文中是如何描寫伯牙彈琴的?

2、鍾子期的語言讓你想象到了什么?

4、同桌討論,全班交流,用上“我仿佛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嘗到了……觸到了……”將自己的想象描述出來。

四、人物對比,感受“知音”

1、快速閱讀資料袋,說說什么是知音?

2、思考,為什么伯牙和鍾子期二人會成為知音呢?他們之間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1)找出課文中進行對比的兩個人物。

(2)逐句分析,將提取到的信息分別填入相應人物的氣泡上。

(3)將相同點填在中間的氣泡,不同點填在兩邊的氣泡中。

師總結:伯牙彈琴,鍾子期聽琴;伯牙用將高山流水的情志寄托在琴聲之中,鍾子期能用語言描述出;鍾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他們二人不愧是彼此的“知音”!這種圖表叫做雙氣泡圖,它可以幫助我們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點。關于伯牙和子期,你肯定還想了解更多,下面讓我們閱讀補充資料,完善雙氣泡圖。

3、小組合作,練習鞏固。

(1)四人一組,快速閱讀補充資料。

(2)提取人物相關信息,完善雙氣泡圖。

提示:提煉主要信息,看哪組找的準確、快速、全面。

4、小匯報交流,說說“知音”的故事哪里讓你感動。

五、回顧總結。

1、利用雙氣泡圖回顧課文內(nèi)容。

2、閱讀詩句,品味“知音”。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十五

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寡由欤骸凹热徊郎乒那?,那么他的琴聲中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聲里還會有哪些場景?能照樣子說上幾個動人的場景嗎?”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鐘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感悟朗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一堂課下來,首先一點,覺得在對古文的朗讀指導中,還欠缺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是把古文給讀正確了,讀順了,但古文的韻味還沒讀到位,應該在教學中慢慢滲透;其二,在理解課文時,對課堂中生成的關注度還不到位,或有回避情況,例如:學生說“郁郁蔥蔥的森林”時,我沒有進行引導為“蔥蔥森林”,因為一時間想不到怎么說就回避了,很不應該。有時,忙于趕時間,就匆匆過場,例如在朗讀感悟上擔心時間不夠,沒有引導讀中感悟到位。這可能跟自身的素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總之,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后,要在自己的課堂中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同時也希望同行們能多提寶貴意見。

伯牙鼓琴教學設計怎么寫篇十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變通地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出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理解“知音”的真意。

一、揭題導入。

1、人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爸簟边@個詞,源于一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那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的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相信你們讀了這篇課文,對“知音”會有更深的理解。

2、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初讀。

1、播放樂曲《高山流水》,讓學生在音樂中朗讀。

2、檢查預習情況。

(1)寫兩個主人公的姓名。

(2)聽寫詞語“善鼓琴”“善聽”,解釋“善”字。

(3)檢查朗讀情況,注意節(jié)奏和語速。

3、師范讀,全班齊讀。

三、初識文意。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誰能說一說古文大意。

請幾個學生說說解意,并詢問他們是讀了幾遍后才了解其意。

三、感悟知音。

用故事串起文章,體會伯牙子期相遇相知的經(jīng)過。

1、教學“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必得之”。

(1)指導朗讀“善哉”,男女分讀。

(2)伯牙的琴聲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之外,還會表現(xiàn)哪些動人的場景?請模仿課文第2名,練習表達。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鐘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

(在表達前,師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第2、3兩句中所描述的都是美好的景物,表達時都是以aabc的形式出現(xiàn)。而類似的詞語還有:悠悠白云、裊裊炊煙、綿綿春雨、皎皎明月、依依楊柳、皚皚白雪等)。

(3)這就是文中所言“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這就是知音——知音的含義就是和自己心心相通,情投意合的人。

偶遇知音,伯牙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子期卻能心領神會。于是,他們整整暢談了一宿。

次日清晨,二人面對青山結拜為忘年之交,因伯牙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在漢口灑淚而別。

(6)此時,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人約定來年今日在此相聚。

(7)指導朗讀。

2、教學“子期死……終身不復鼓”。

一年后,伯牙如約來到漢江口,誰知迎接他的卻只有一塊冰冷的墓碑,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指導朗讀。

(2)再解課題。

(3)為什么世上謂可無伯牙,卻不能沒有鐘子期,子期死,伯牙此時的心情如何?

(4)議議:子期死,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6)體會伯牙的悲痛欲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5句。

(7)面對痛苦與絕望的俞伯牙,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四、深悟“絕弦”

1、出示“伯牙在子期墓前的悼詞”,深悟絕弦。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得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2、情境朗讀。

五、課堂小結。

1、背誦。

2、師總結:子期死,俞伯牙又回到了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無人能分享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讓人們?nèi)フ媲械馗惺苤嬷旱木辰纭?/p>

3、學生用心欣賞《高山流水》。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所以上課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復誦讀。然后,我又上網(wǎng)搜索了有關伯牙和鐘子期的資料,高山流水的故事、相關音樂等。

由于小學生接觸古文甚少,因此文言文的教學內(nèi)容自然應該在具體的語境中詮釋。我首先由音樂導入新課,初識大意,初步感悟知音深情,然后通過層層深入的朗讀活動,穿插相關故事,引領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所具有的特定意象和內(nèi)涵。因此,我把預設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悟情感,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上。

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特點和理解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這篇文章,我提出了兩個學習方向:

二是引導學生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舉及其此舉背后隱喻的涵義——子期一死,伯牙為何摔琴?因為知音難覓,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無知音,因此也不必再來鼓琴。

這堂課上,我把重點放在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個故事,抓住“讀”為突破口,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學生初識文言文,朗讀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讀起到了引領的作用。教學中,把理解與朗讀相結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我也注重了朗讀的結合體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

教學中,我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那作為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依依楊柳,綿綿春雨,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拓展說話,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加強積累、培養(yǎng)語感,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我和學生既各自感受著,又互相感染著,美好的情愫在課堂悄然流淌。

學生對伯牙、子期的相關閱讀鏈接無法通過自主預習做到,我在教學設計中增加了延伸閱讀方面內(nèi)容,我補充了伯牙和鐘子期相遇相知的背景資料。我給學生講述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并決然摔琴的一段故事,同時讓學生深情朗讀伯牙所做短歌,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知音”情深,理解“伯牙絕弦”。

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在講求師生合作的同時,是否也該重視生生間的合作,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生生互動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讓他們在教學中從單純的旁觀者,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使學生從與他不同的觀點中得到啟迪,有利于學習的廣泛遷移。

第二,學生初識文言文,朗讀不是很到位。盡管我給學生范讀了,學生也盡量模仿了,但這篇課文中有兩處停頓難點:“哉”“兮”是表示感嘆的文言虛詞,讀這樣的語氣詞,延長、停頓一下,頗有音樂美。學生還是未能更好地體會這種美,表現(xiàn)這種音樂美。

第三,在教學中,我覺得我的教學語言的精練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有些時候,我的語言還有些碎,沒有達到最凝練的效果。有的導語的設計還不夠細致、到位,影響了課的精彩。

老師評價:

韋老師的課,不僅讓學生對故事有了深入的認識,也讓學生對人性、對社會的交往、對群體的生活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考。把語文與生活嫁接一處,語文課堂便有了廣度。此時在加上課后拓展環(huán)節(jié),課堂就有了張力。全課設計以““三品知音””為線索貫穿前后,一氣呵成,既讓孩子扎扎實實地接受了一次語言文字訓練,又在過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滋養(yǎng),課堂的語文味濃重,學生學習效果凸現(xiàn)。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