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實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07:24:06 頁碼:13
2023年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實用16篇)
2023-11-18 07:24:06    小編:ZTFB

時間如流水般飛逝,讓我們懂得珍惜當下,把握未來。總結必須客觀、準確地描述我們的工作和成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靈感和參考。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一

家鄉(xiāng)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做香角子。絲線纏成小粽子,里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鉤上。貼五毒。紅紙剪成五毒,貼在門坎上。貼符。這符是城隍廟送來的。城隍廟的老道士還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節(jié)前就派小道士送符來,還有兩把小紙扇。符送來了,就貼在堂屋的門楣上。一尺來長的黃色、藍色的紙條,上面用朱筆畫些莫名其妙的道道,這就能辟邪么?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個風俗不知別處有不:放黃煙子。黃煙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藥,而是雄黃。點著后不響,只是冒出一股黃煙,能冒好一會。把點著的黃煙子丟在櫥柜下面,說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點了黃煙子,常把它的一頭抵在板壁上寫虎字。寫黃煙虎字筆畫不能斷,所以我們那里的孩子都會寫草書的“一筆虎?!边€有一個風俗,是端午節(jié)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十二紅里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咸鴨蛋,其余的都記不清,數(shù)不出了。也許十二紅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這一點是我沒有記錯的,而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這三樣,在我的家鄉(xiāng),都不貴,多數(shù)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鄉(xiāng)是水鄉(xiāng)。出鴨。高郵大*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上海的賣腌臘的店鋪里也賣咸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咸蛋”。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有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后,里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我對異鄉(xiāng)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他鄉(xiāng)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袁枚的《隨園食單·小菜單》有“腌蛋”一條。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他的《食單》好些菜的做法是聽來的,他自己并不會做菜。但是《腌蛋》這一條我看后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文不長,錄如下:

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傄饲虚_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端午節(jié),我們那里的孩子興掛“鴨蛋絡子”。頭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了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挑好了,裝在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端午的鴨蛋,新腌不久,只有一點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不把蛋殼碰破。蛋黃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鴨蛋里面洗凈,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里,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里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

小時讀囊螢映雪故事,覺得東晉的車胤用練囊盛了幾十只螢火蟲,照了讀書,還不如用鴨蛋殼來裝螢火蟲。不過用螢火蟲照亮來讀書,而且一夜讀到天亮,這能行么?車胤讀的是手寫的卷子,字大,若是讀現(xiàn)在的新五號字,大概是不行的。

咸菜茨菇湯。

一到下雪天,我們家就喝咸菜湯,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為雪天買不到青菜?那也不見得。除非大雪三日,賣菜的出不了門,否則他們總還會上市賣菜的。這大概只是一種習慣。一早起來,看見飄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湯!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們那里過去不種白菜,偶有賣的,叫做“黃芽菜”,是外地運去的,很名貴。一般黃芽菜炒肉絲,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這時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擔的買來,洗凈,晾去水氣,下缸。一層菜,一層鹽,碼實,即成。隨吃隨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細、嫩、脆、甜,難可比擬。

咸菜湯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氣,咸菜已經(jīng)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經(jīng)發(fā)酸,咸菜湯的顏色是暗綠的。沒有吃慣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湯里有時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湯。或者叫茨菇咸菜湯,都可以。

我小時候對茨菇實在沒有好感。這東西有一種苦味。民國二十年,我們家鄉(xiāng)鬧大水,各種作物減產(chǎn),只有茨菇卻豐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難吃。

我十九歲離鄉(xiāng),輾轉漂流,三四十年沒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幾年,春節(jié)后數(shù)日,我到沈從文老師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飯,師母張兆和炒了一盤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兩片茨菇,說:“這個好!格比土豆高?!蔽页姓J他這話。吃菜講究“格”的高低,這種語言正是沈老師的語言。他是對什么事物都講“格”的,包括對于茨菇、土豆。

因為久違,我對茨菇有了感情。前幾年,北京的菜市場在春節(jié)前后有賣茨菇的。我見到,必要買一點回來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愛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個人“包圓兒”了。

北方人不識茨菇。我買茨菇,總要有人問我:“這是什么?”——“茨菇?!薄按墓绞鞘裁矗俊边@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賣得很貴,價錢和“洞子貨”(溫室所產(chǎn))的西紅柿、野雞脖韭菜差不多。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二

故鄉(xiāng)是一縷炊煙。小時候,屋頂裊裊升起的炊煙幻化成一頓豐盛的美餐,填充了那段饑苦的歲月;長大了,如詩如夢的炊煙定格在記憶的河床,宛若一條長長的飄帶,一頭系著游子,一頭系著故鄉(xiāng)。

我的故鄉(xiāng)在平利縣洛河鎮(zhèn)三官殿村一個叫廟坡的小山溝,因民國年間寺廟多、香火旺而得名。那時候,貧窮如影隨形,堅強的父母用勤勞的雙手和不屈的脊梁為我們撐起一片晴空,使童年生活變得絢麗多彩。每當母親生火做飯時,嘴饞的我變得格外勤快,時而為灶膛添把柴火,時而到菜園采摘蔬菜,時而用木桶去提水,眼中盛滿了貪戀與憧憬。狹小的灶屋炊煙繚繞,常常嗆得人兩眼通紅、咳嗽不已,我卻堅守在灶臺邊,等候母親的“賞賜”。我的“執(zhí)著”常常會換來一碟菜湯、一個煎餅或一片臘肉,那種幸福時刻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歷歷在目,余味悠長。炊煙,升騰著希望,散發(fā)著溫暖,飽含著幸福,伴我度過了那段缺衣少食的歲月。

長大后,懷揣豪情壯志,將親情裝進行囊,第一次離開大山的懷抱,回望身后縷縷升起炊煙,禁不住熱淚盈眶。背井離鄉(xiāng)的日子很漫長,在遙遠的南國進過武館,當過保安,猶如落群的孤雁,四處飄泊,不知棲身何處。書信成為我與家鄉(xiāng)連接的紐帶,充滿炊煙氣息的家書蘊藏著一種溫馨和力量。在親人的鼓勵下,我放棄了都市的繁華,走進位于青海高原的綠色軍營,在“枕戈待旦”的生活中體驗軍人的苦與樂,感悟軍人的崇高與奉獻。

入伍第二年,母親積勞成疾,病情危急,好似晴天霹靂,使我陷入痛苦的深淵,難以自拔。彼時,家里蓋起了新房,大哥參加了工作,生活剛剛露出了笑臉,可苦命的母親卻重病纏身。作為一名警衛(wèi)班長,我沒有理由請假回家伺候母親,只有把無盡的思念和愧疚埋藏在心底。次年,母親身體每況愈下,部隊領導給我特批了七天假期,終于登上了回家的列車。歸心似箭,一路奔波,我重新投入故鄉(xiāng)的懷抱,老遠便看到一縷縷炊煙在山間飄繞,仿佛在守候游子的歸來。

在屋前的路口,母親端坐在椅子上,目光中盛滿了慈愛與牽掛。母親步履艱難,弱不禁風,滿頭白發(fā),我禁不住潸然淚下。母親為操持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為了扶養(yǎng)我們長大成人,在苦水中浸泡得傷痕累累。出于不甘與僥幸,我和大哥將母親送到安康中心醫(yī)院進行治療,經(jīng)過全面檢查,醫(yī)生告訴我們回天乏術。抱著失望與痛苦,我們只好將母親接回家中,告訴她只是小病而已,吃點藥就好了。把母親送回家的當天晚上,由于假期臨近,我必須啟程返回部隊。

故鄉(xiāng),這片養(yǎng)育生命、承載情感的熱土,成為我精神的家園和力量的源泉。在遙遠的青海高原,我用山里人特有的勤勞與執(zhí)著在風霜雪雨中艱難跋涉,多少次在我身心疲憊時,總有一種聲音讓我熱血沸騰,總有一種力量讓我突破重圍,那就是父老鄉(xiāng)親的叮嚀和企盼。八年奮戰(zhàn),在我身后留下一串堅實的足跡: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軍區(qū)表彰為優(yōu)秀通訊員。2003年冬,我放棄了繼續(xù)留隊的機會,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生我養(yǎng)我的故土。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表達了萬千游子的故鄉(xiāng)情結。是啊,故鄉(xiāng)是人生路上的第一個驛站,是生命的開始,是江河的源頭。一個人如果沒有故鄉(xiāng),那精神世界肯定是缺失的。回歸故鄉(xiāng),我依然喜歡欣賞廣袤田野上那一縷縷裊裊升起的炊煙,喜歡審閱萬家燈火的絢麗,喜歡用筆謳歌山鄉(xiāng)的巨變,喜歡用鏡頭攝取和美的畫卷。故鄉(xiāng),愿你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三

我的家鄉(xiāng)松陵村,村前有一條長長的名為“市河”的小河。河水從西向東繞村流過。童年的記憶中“市河”的河水清澈見底,水中三五成群的小魚兒來回游弋,小蝦從河墈的石頭縫里爬出來捉食,小蟹從岸邊的石洞口露出半個身子透氣。河岸四周石壁上經(jīng)常爬滿螺螄。

“市河”是村民的母親河,村民們祖祖輩輩沿河而居,取水而飲。村子以水為街,以岸為市,兩岸住房依河而建。市河二邊幾乎家家門前建有河埠頭,上街要沿著河走,走幾步就要過橋,晨曦中橋下閃出一只烏篷船來,劃烏篷的人捕了魚,劃著烏篷,趕到松陵市下,劃進石橋,泊在河埠頭旁,于是主婦們手上提著竹籃站在河埠頭的臺階上雙手指指點點挑起魚來,膽大的直接跳入船上抓魚。魚極鮮靈,一條條靜浮在船艙中,手稍一觸,滿艙游竄起來。一條條魚在船主和主婦們的討價還價后紛紛稱了出去,一張張的票子扔進放在船上的氈帽里,滿了,船主隨手抓起一把往懷里揣,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

記憶中小河邊一年四季歡聲笑語不斷,春天岸邊柳絲飄飄,河水碧波蕩漾,青脆的鳥鳴不時在耳邊回蕩。晴朗的下午,放學后來到河邊空地上放風箏。藍天白云下風箏越飛越高,童年的心仿佛隨著翱翔的風箏一起飛了起來,總在想我要是能變成一只風箏多好,飛起來遨游太空。想著想著一走神,不知不覺中手中線盤中的線已經(jīng)放完,風箏拖著長長的引線飛走了,在同伴的歡叫聲中回過神來,目視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直到看不見,才戀戀不舍地回家。夏天的.小河是孩子們的游樂場,跳進河里游泳、洗澡。有些調皮的小孩在水中互相潑水嬉鬧打水仗,不時發(fā)出銀鈴般的歡笑聲。秋天波光粼粼的河邊總少不了孩子們垂釣的身影。放學回家后,書包一扔,拿著釣蝦竿,提著小水桶,來到河邊,釣鉤上串好曲鱔,拋線后將釣竿的尾端插在岸邊河墈的石頭縫里。人或坐或蹲雙眼緊緊地盯牢釣竿上頭的尼龍線,慢慢地等待蝦上鉤,邊釣邊口中念念有詞:老太子蝦來,小蝦都走開。只要看見尼龍線稍稍一抖動,便急忙去提釣蝦竿,每當釣起一蚤,喜悅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冬天,河水結冰了,經(jīng)常跟玩伴一起在結冰的河面上玩溜冰、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雖然小臉、小手凍得通紅,但心里別提多開心。

自從村里通了自來水,村民們就不再象以前一樣愛護“市河”了,許多村民為貪圖方便,什么東西都往河里扔,垃圾也隨手倒在河岸邊。河水變得黑乎乎的,河面上漂浮著各色各樣的垃圾、塑料袋、可樂瓶……河邊堆滿了垃圾。蒼蠅嗡嗡地飛來飛去,遠遠就能聞道一陣陣刺鼻的臭味。河里小魚小蝦不見了,孩子們也不到河里洗澡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美麗的“市河”漸漸變成了一條臭水河。村民們怨聲載道,年輕人都到外面買了房子,紛紛逃離村子,村子變得越來越荒涼,只留下老年人留守老屋。

近年來“五水共治的行動在紹興城鄉(xiāng)轟轟烈烈地開展。人人動手,個個參與,條條河流設河長,村村河面有保潔員。松陵“市河”也進行了改造,河岸二邊的石墈重新砌過,河道清理了淤泥。岸邊路旁也放置了垃圾投放桶,村里請來了專職清掃員,家家戶戶倒在垃圾桶內(nèi)的垃圾每天都有專人出運到垃圾填埋場。村民們不再往河里倒垃圾了,白天河面上有專職打撈員在打撈垃圾,漂浮的可樂瓶、塑料袋不見了,河水也重新變得清澈起來了。

看到這些變化,我從心底里高興,希望不久的將來,家鄉(xiāng)的“市河”能重新變回到童年時河水清清、魚蝦成群、充滿生機的模樣。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四

家鄉(xiāng)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

家鄉(xiāng)的小河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烈日炎炎,河面上偶爾會泛起一陣陣的漣漪。我和小伙伴們?nèi)褰Y群的來到小河里。有的手里拿著個菜籃,有的手里握著一些飯粒或是菜葉。要問我們這架勢是去哪兒?對!就是去河里抓小魚。

由于年齡還小,知道的不多,就講我們認為是魚的動物稱為小魚。當然像蝦這類活潑亂跳的動物我們還是認得的。大大的鉗子,長長的胡須,再配上優(yōu)美的動作,可愛極了。雖然大多數(shù)是被它的鉗子夾的直痛,但也是值得的。

抓魚的行動開始了!大家已經(jīng)興奮道了極點。從離開家門口就一直高談闊論著自己的抓魚技術是多好多好,講著自己抓過的魚都長什么樣,眉飛色舞的向同伴發(fā)射他的泡沫。

也許你不禁要問,抓魚干嘛要帶飯粒?飯粒是會沉下去的,小魚也不笨的,肯定是在飯粒沉下去了再去搶食。這一個小問題可攔不倒我們這些愛魚的小孩兒。

就讓那么瞧瞧我們的抓魚技術吧!

首先,我們將帶來的菜籃子(最好是選擇塑料的,越大越好,籃子的縫隙間隔不要太大)沉入水底。用繩子綁住籃子的`四角,繩子的另一端用手捉住。靜觀小魚的動靜。起初,小魚對于新來的龐然大物很驚慌失措,但漸漸的魚兒發(fā)現(xiàn)籃子不動了,一些大膽的魚兒就游進了籃子里。哈哈!這次的“放籃行動”很成功。當然,我們是不會滿足于這幾只小魚的。

接著,就該放誘餌---飯粒下水了。飯粒剛碰到水面,警覺高的小魚立馬飛了過來,用嘴“親”了下飯粒,又以驚人的速度離開了飯粒,躲在另一個角落了靜觀其變。周圍的魚兒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異常,便爭相來搶食??吹竭@一場景,我們的臉上露出“奸詐”的笑容。于是,手使勁的往上提,一只只肥美的魚兒就收入籃中。

在將滑溜溜的魚兒放進瓶子里的時候,不免得會損失幾條魚兒。一些運氣好的小魚,一使勁的跳,就又回到了河中。一些運氣差的就跳上了岸。這時,同伴總會將這些有“節(jié)氣”的魚兒放回河里,嘴里總說:“可憐的魚兒,快回家吧!下次可別讓我們再抓到咯。”說完,又看向瓶子里的“戰(zhàn)利品”,露出勝利的笑容。

而抓蝦是一件專業(yè)水準很高的事情。蝦本身是透明的,和河里水的顏色幾乎一樣,而且比小魚游的快,再加上它的兩只大鉗子。所以,能抓到蝦的是高手,而能抓到大蝦的則是高手中的高手。

我喜歡蝦。喜歡它那透明的身體,也懾于它那鋒利的鉗子,對于蝦便也有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就不抓它了。

家鄉(xiāng)的小河是我們是我們童年抓魚的游樂點,但也差點成為我生命的終結點。

是的,在一次無意的過時中,我掉進了河里,周圍沒有任何的同伴。在水里拼命地掙扎,總感覺有一只手在水底抓住我的腳。記得媽媽說過,水里面有“水鬼”的,告誡我們不要到河里玩水。心想,自己完蛋了,水鬼來找我玩了!越想越恐怖!掙扎的就更厲害了。當自己慢慢沉下去的時候,聽到了撲通的聲音,一雙溫暖的手把我從“水鬼”的手里搶了回來?;叵肫饋磉€真是驚心動魄。想想,以后一定要聽媽媽的話!

心想,以后一定要學會游泳,不讓自己再次見到“水鬼”。

總之,永遠也忘不了家鄉(xiāng)的那條小河,它連接著我們快樂又憂愁的童年。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五

母親68歲了,漸漸老去的她,對自己的兒女更加思念。

前些時間,在一個周六的上午,大約九點許,我還躺在床上睡懶覺,母親打來電話說:“兒子,今天周末了,不上班吧,我地里的菜正合吃,你來拔些去吧?!?/p>

我模糊地回答她:“那我下午去拔吧?!?/p>

可是,那天下午,我被一些事情耽誤了,竟然把要到母親地里拔菜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又打電話來:“兒呀,你有空嗎?我的手機時間不對了,你來幫我核對一下吧。”

我突然想起她昨天叫我去拔菜的事。我趕緊說:“媽,好的,我一會兒就到了。”

我趕緊騎上摩托趕過去。母親正在院子里喂雞,看見我來到,她忙放下手中的事,帶我到里屋坐下,問我早點吃了沒有。我說吃過了。她又問濤子帶來的東西收到?jīng)]有,問我的工作情況,問我女兒的學習情況……我一一回答了她。然后她拿出手機給我看:“喏,時間不對了啦,昨晚我自己對著電視上的時間對了一下,但還是不準。”說完把手機遞給我,然后又說:“你幫我對一下,我去院子那邊的菜地里拿菜?!?/p>

我接過手機,看看時間,又拿出我的手機對了一下,母親手機的時間快了1分多鐘。我找到手機的時間設置,將鐘表調慢1分多鐘。

這時,母親抱了一大捆菜進來放在沙發(fā)前的地板上,嘴里說著:你看,你總沒時間來拿,菜都長老了,薄荷、茴香還可以,青菜、白菜、芹菜,邊葉總得修了一些了。我說,這么多,哪能吃得完呀。她說多拿點去,冰著慢慢吃。

沒過幾天,端午節(jié)到了,母親依然像往年一樣,提前忙活著,親手包制了很多粽子,均分成若干份,老早就往我們姊妹幾家,一家挨一家地送。

每年中秋節(jié),距過節(jié)還有兩三天,母親就要張羅著給我們打電話:“八月十五就要到了,今年中秋節(jié)么,你們姊妹幾家,都來我這里過吧?!?/p>

打完電話,她就開始忙碌了。她先在自己的菜地里轉一圈,打量好拔哪些菜,吃哪些菜。然后忙著賣花生、賣扳栗、賣水果、賣月餅、賣雞、賣鵝……樂不可支,不厭其煩,一趟一趟往街上跑。中秋節(jié)那天,忙得屁股也不落地,楞是親手備辦滿滿的'兩大桌菜飯,讓她每一個兒孫都美美地吃上色味俱香幸福滿滿的團圓飯。當中秋的月亮微笑著升上天空,母親將圓桌搬到院子中央,擺上她親手蒸制的圓糕、煮花生、炒扳栗、各種各樣的月餅、各種各樣的水果,點亮蠟燭,帶領全家老小祭拜月亮。我們密密匝匝地圍坐在圓桌旁,母親面對又圓又大又明亮的月亮,虔誠地祈禱了:一拜二拜月亮星,全家老小免災星。二拜三拜月亮星,幸福生活年年新。末了,全家開始切餅、分餅、吃餅,吃各種糕點,吃各種水果。敘過去,談未來,說說笑笑,一直到深夜。

每到春節(jié),母親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本來我們老家有規(guī)矩,過年都興男的做飯,況且我們都放假在家,所以都爭著幫母親洗洗菜,做做飯,母親卻總說:你們一年到頭忙工作,挺辛苦的,就讓我做吧。

每一次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母親親手做的滿桌可口的飯菜。母親就會無比地欣慰和自豪。

去年冬天,很少落雪的新平下了一場大雪,我穿上鴨絨服也感覺到很冷了。我想起了遠在外地學習的女兒,便給她打了電話,讓她多加衣服,注意保,然后掛了電話。那一瞬間,心臟突然猛地一跳,腦海里閃現(xiàn)出母親的身影,想起要給母親打個電話。剛要撥打,電話響了。是母親。我趕緊接通電話,喊了聲媽,便聽見電話那面?zhèn)鱽砟赣H焦急的聲音:“林兒,雪好大,天氣也著實冷了,你們要注意身體,多穿點兒啊,千萬不要凍著。”我像個小孩子一樣答應著母親,同時也讓她多加衣服,注意保暖。她說她會注意的,不用擔心她。她還告訴我,紅、瓊、濤、蘇、慧,她也都一一打了電話了,叫我不用擔心他們。掛了電話,我的眼睛模糊了。

隨著我的長大,母親漸漸老去,但她的心里卻永遠裝著她的兒女,就像我們兒女的心也永遠裝著自己的父母一樣。她總是念叨著她的兒女,思念著她的兒女,惟愿她的兒女們幸福、平安、快樂,這就是母親的心。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六

三十多年前,一個小男孩在無邊的田野里奔跑,穿過一片又一片高高的玉米地,眼前都是陌生的一切。不知跑了多久,當太陽低到遠處的草尖,再次沖出一片玉米地,一條小河靜靜地流淌。河對面,熟悉的村莊正籠罩在斜陽炊煙里。那一刻,他坐在河邊,放聲痛哭。

十多年前,當我再次坐在熟悉的河邊,對岸依然是生長過我許多夢的地方。淚落進腳下的泥土里,驚起許多深埋的過往。那個目光撫摸著的村莊,有一種熟悉,也有一種陌生。竟是不敢走近,我怕人物皆非的故土,會讓我從此找不到思念的地方。我寧肯隔河而望,就像很近很近地凝眸那么眷戀的一個夢。

記得大學時假期回家,并不遙遠的城市,只隔著一個省,同在東北??墒?,當那片土地越來越近,當火車慢慢駛近自己的城市,依然有著一種巨大的親切感撲面而來。一樣的陽光土地,卻是有著不一樣的心境。離家鄉(xiāng)近了,心便欣然中透著渴望,和微微地憂懼,那種心情說不清來處,仿佛就潛伏在生命里,只在久別重逢的時刻才破土而出。

有一年從更遠的地方歸來,幾乎橫跨整個中國,當經(jīng)過不同的土地,當聽過不同的鄉(xiāng)音,心如在陌生的海中浮沉??墒?,當一出山海關,當熟悉的方言將我圍繞,便仿佛隔著車窗聞到了黑土地的味道。其實,我并沒有離開多久,可是心里卻是那么濃重的鄉(xiāng)情。原來走得越遠,便會把家鄉(xiāng)的范圍擴得越大。就像這一次,我一到山海關,就有了當初在田野里迷路后隔河看到那個小村莊時的心情。

后來認識一個在國外旅居多年的老人,歸來時已經(jīng)時光流轉,故鄉(xiāng)早已消散在大地上??墒撬廊粚ち巳ィ瑧{著幾十年前的記憶,他越走越近。每走近一步,便踏進一段歲月的沉迷。他說那是真正的近鄉(xiāng)情怯,后來就慢慢地釋然,他說,只要故土還在,他的思念,他的夢,就都會有歸宿。

有個同學曾給我講,她第一次從極遙遠處歸來,越是接近成長的地方,心里越是惶恐,那不是人人都有的那種些微的怯意,而是從生命深處漫上來的無依。她找不到自己的家,在這個城市里。她生長生活過的地方,不是家,那個有著圍墻的大院里,都是無家可歸的孤兒。她最初的腳步,沒有踏過那種柔軟的牽念,仿佛只有冷冷的墻,和別人異樣的目光。在遠方也有思念,思念這個城市,可是一接近這個城市,所有的思念都變成了無根的云,孕著不期然的雨。

后來,她再度歸來,心里卻是有了暖意,也有了那種怕且盼的渴望。她說,總有一個地方是開始,總有一些人可以稱為親人,雖然不一定是出生之地,雖然不一定有血緣關系。既如此,就是家鄉(xiāng),就是歸處,就是心的依托。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回來,在接近家鄉(xiāng)的時候,她的心兒都溫柔得像要滴出水來。

不想離開,可是卻喜歡離開后的歸來,喜歡家鄉(xiāng)在望時,心中柔軟地開滿了花朵。

二、空庭。

一陣長長的風走過去,草與樹便又沉默下來,我的腳步也沉默下來,隔著一堵矮墻,目光迷失在那個不知是繁盛還是荒蕪的院子。

那個院子在山腳下不遠處,每次經(jīng)過,我都會停留一會兒,如那些無痕跡的風。有時候我會覺得,所說的空庭,其實一點也不空。反而草木更盛,蜂蝶更多,也許只因沒有了人的存在,才說它空,說它荒蕪。

所以說夏天的庭院是充滿了歡樂和生機,就像記憶里的家園。那時的院子滿是歡快,禽畜怡然,草木欣然,連那些簾風檐月都透著靈動。笑聲就像隱藏在空氣里,隨著呼吸便顯露出來。

可是那個童年的院子,在我的回望中卻空了,雖然其中擠滿了回憶。那兩棵楊樹間的簡易秋千,空空地蕩著歲月的流逝。或是清晨的鳥鳴樹影,或是黃昏的斜陽涂抹,或是夜里的一地月光,都深蘊著寂寥與無依。在那個眷戀的院子里,散去了一些無形的,那些有形的便失去了靈魂。

就像山腳下的那個院子,我隔墻而望??梢钥吹交ò晟夏痰暮?,彩翅隨風輕顫;看到那些蟲兒在葉子的掩護下,匆匆爬向墻角的洞穴;聽得見每一處細微的響動,聞得到泥土氣息的背景中,百般的草氣花香。柴門深掩,荒涼了人煙,卻繁華了自然。雖然睹此總會傷情,卻依然愿意用目光撫過滿院的落落。

便知道,沒有人居住的院子,并不空,空的只是我這般凝望的目光。而空庭與冷清的相連,常常是在獨居的時候。院子里有人,只是自己。那么,身前身后都是寂寞的陷阱。一個大大的院子,花草葳蕤,卻只有自己的足音與心事,那么就是空的了。就像我回憶童年的院子,真實存在的只有我的思緒,所以空得無法填補,就算在回憶中植入太多的笑臉,也只是無盡的滄桑與蒼涼。

一所院子加上一個人,才是空庭。

于是繼續(xù)用心去看眼前的院子,卻依然有空的感覺。可是,我并不屬于院子里,我只是路過。走出很遠回頭看,矮墻圍不住的.綠意,心里便忽然明白。

忽然明白,如果有一聲犬吠,一縷炊煙,一串笑語,那么,院子就不空了。

三、坐擁。

許多東西非我安坐而能擁有,也非我心中所思所想,游走于煙火塵世間,那些尋常事物平凡點滴,都能入心入懷,讓我坐擁而笑,笑而眠,眠而夢,夢醒而怡然。仿佛那些生動的片段,如雪花翔集于眼前心上,總能給我一份長久的感動。

會在晴好的春日,于無風處,或高墻下,或薄薄的樹蔭里,或淡淡的草色中,席地而坐,滿懷暖陽。那樣的時刻,時光都散發(fā)著芬芳,流風流云走過眼睛,留下暖暖的印痕。有時候會想,我們對于陽光已經(jīng)淡然漠然,即使黑夜籠罩,也不會懷念陽光。反而是在盛夏里,對驕陽有著一份厭煩。如果能在心兒靜靜的時候,坐擁一懷陽光,便不會再對陽光熟視無睹,會給你永遠的亮與暖。

總會記起兒時的鄉(xiāng)下,當朝陽驅趕著黑夜走進夏天深處,躺在土炕上的我也被鳥鳴從夢里拉出來。張開眼睛,除了撲落在窗上的陽光,就是那些鳥兒在庭樹間的啼鳴。便坐在炕上,對著敞開的窗,盈懷的,便是那些精靈的歌唱,它們把我從迷夢里帶到一個明媚的世界中。而如今的每個清晨,叫醒我的,卻是手機的鬧鈴,那聲音即使模擬得再優(yōu)美,也會給我一種猝然的驚慌。

也總是想起,在烈日下農(nóng)田里曾揮汗如雨的鄉(xiāng)親,當縱橫的田壟在我的目光里交錯成眷戀的圖案,人們便來到地頭的樹蔭下,他們坐在那里,他們用目光撫過一輩輩勞作過的土地。長風徐來,他們敞開衣襟,把那些風兒擁在懷里。樹葉間漏下的點點斑斑的陽光,如歲月的腳步在輕輕移動。于是,那一輩人就這樣老了,于是,我們這一輩人離開了那片土地。

后來,我常常在閑時坐在一把很舊的椅子上,也會捧著一本很舊的書,細細地看。時光就在書頁的翻開間停駐,也停留在心上,于是日已夕暮,仍渾然不覺。行走在別人的故事里,感動著自己的心緒,擁書而坐,流年的匆匆都小憩于一朵淺淺的漣漪里。有時候會不知覺地睡著了,書就落在懷間,仿佛夢里也氤氳著書香。喜歡那樣的時刻,無爭無惱,心兒純凈得像童年的天空。

而讓我心生感慨、卻又覺得靜美的時刻,就是看著一個老人坐在夕陽下,白發(fā)閃著細密的光彩,他望向遙遠,就像望穿了一生的時光。身畔的墻上有著歲月剝落的痕跡,幾只鳥停在樹上沉默。他的懷里擁抱著往事,擁抱著歲月濾過的記憶。那或許是一份沉甸甸的厚重,也可能是一份柔軟的輕盈,一生的時光擁進懷里,便把一切都還原成幸福的本真。若我垂暮,有往事盈懷,當是大幸。

便發(fā)現(xiàn),在我們靜坐的時刻,懷里從不曾空空,那些都是我們于瑣碎勞碌中遺忘的種種。當我們靜了,它們就生動起來。一如眼前的日月流年,一如我們的生活生命,我們常于飽滿中追尋虛幻,卻在那樣的恬然的時刻,身心俱在夢想之中。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七

今天,女兒出嫁第七天,按照我們這里的風俗,女兒攜女婿要回娘家,中飯在新居聚集,晚餐準備到我母親住的老居里。傍晚時分,妻子和女兒們及女婿先行,我關了電腦,隨后下了樓,反剪著雙手,慢慢地沿河邊碎步而行。繞過繁華喧鬧的街區(qū),進入一望無際的田野,沿途對著現(xiàn)在只有農(nóng)村里才呈現(xiàn)出炊煙裊裊一片片,突然很懷念起來。那遍地的小草,那清澈透明的小河,那綠意盎然的樹木,遠眺的山梁,腳下的水田與旱地,還有那一縷縷那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炊煙,總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從小在農(nóng)村里長大的我,卻對炊煙總有一種無法淡去的釋懷。

山村的早晨里,薄涼的晨曦,清淺的遠山,溶溶的村莊,纖巧的鳥鳴,都氤氳在輕如薄云的炊煙里,很美啊。黃昏的炊煙更富有詩意的情調,“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當落日淡淡的殘照染紅了屋頂和煙囪,倦鳥開始投林,村落里也就開始升起縷縷裊裊的炊煙,在房屋的梁脊上盤旋,在樹梢的鳥巢上飄蕩,輕輕淡淡地籠住天空的幾聲鳥鳴,最后凝聚成片片朦朧的煙霞,不逝蹤影,直上青天,似一幅美麗的水彩畫,亦來自一份大自然給予的那份舒淡怡然。

我一邊走一邊看,心中自然發(fā)出無限感慨。發(fā)展的社會,讓我多少年不曾見到纏纏綿綿,輕輕柔柔的炊煙,早已無法享受炊煙裊升給我們帶來的這般美好回憶和那一份溫馨與寧靜。炊煙,只屬于遠離城市的栝靜村莊,只屬于那最原始的山野柴禾。抬頭放眼,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觀炊煙裊繞纏云,詩酒茶樂風滿天?!贝朔N意境,此時心境,敢做九天一人仙!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八

隨著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汪曾祺取材于生活,質樸靈動又不乏理趣的散文作品深受現(xiàn)代人青睞。汪曾祺的飲食散文不僅厚重淳樸,同時也潛在較深的文化意蘊和較高的文化價值。

汪曾祺美食散文中的食俗之思。

初中上語文課的時候學了那么多篇課文,現(xiàn)在能留在腦子里的已經(jīng)少之又少了。那天洗澡,和室友說起我要寫篇關于汪曾祺的論文,他突然很興奮地說:“我知道!那篇寫鴨蛋的文章,那個鴨蛋一戳,‘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我突然也想起了那篇文章,讓我在語文課上跟著全班同學一齊咽了好大一口口水。

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fā)干、發(fā)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曜宇^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端午的鴨蛋》。

寫“吃”的作家中,汪老絕對稱得上翹楚。之前也讀過臺灣作家舒國治的《臺北小吃札記》,兩位都是頂厲害的作家。“作家寫食”,與“寫食作家”之間的差別在于,前者寫“吃”,大多言在此而意在彼,食物背后蘊含著更深層次的東西。這個東西,是“情”。

如果說舒國治的寫食文章更多地是在傳達了他的個人生活情趣的話,那么汪老先生寫吃,則更多地是在書寫食物背后的“共情”。他寫我們以前怎么吃,現(xiàn)在怎么吃;北方的怎么吃,南方的怎么吃;漢族的怎么吃,蒙古族的怎么吃,寫那些我們吃著卻不知道從哪兒來、因什么而發(fā)展至此,甚至叫什么的食物,寫味道,寫做法,寫吃的感覺,寫吃的環(huán)境,寫吃的感情。他在晚年為我們繪制了一幅已經(jīng)逐漸被遺棄、淡忘的“美食地圖”。

凡不厭精細的作家,盍興乎來;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鮮、新摘園蔬,暨酸豆汁、臭千張,皆可一談?!灿歇毜弥卣?,倘能公諸于世,傳之久遠,是所望也。

——《知味集征稿小啟》。

——《汽鍋雞》。

讀汪曾祺的寫食散文,可以窺見天南地北的中國人的飲食、食俗,甚至各地風俗。汪老先生曾說:“風俗是一個民族集體創(chuàng)作的生活的抒情詩。風俗反映了一個民族對生活的摯愛,對‘活著’所感到的歡悅。風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文與畫》)”。那么飲食,無疑是承載一個民族風俗與情感的.最好載體。我們種植食物、烹飪食物、品嘗食物,其過程貫穿我們一生,記憶著每一個時刻、每個人、每個民族。食物將我們與他人、與自然和遠古的歷史相連,又將延續(xù)至未來;食物飽含著我們的情感,或哭或笑,或哀傷或歡欣,但都是那么得深厚樸質。

看汪老先生寫吃,淺言片語間,總是能讀出各種各樣的情感。這情感,真摯,自然,因為它來自對生活的熱愛,對一片土地的眷念:

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陣一陣地亮著,覺得有點緊張,也覺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沖炒米、泡焦屑度過的。沒有床鋪,我把幾個道士誦經(jīng)用的蒲團拼起來,在上面睡了一夜。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

——《炒米和焦屑》。

昆明人管白斬雞叫“涼雞”。我們常常去吃,喝一點酒,因為是坐在一張長板凳上吃的,有一個同學為這種做法起了一個名目,叫“坐失(食)良(涼)機(雞)”。

——《汽鍋雞》。

坐在街邊攤頭的矮腳長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餅,夾一個薄脆,是一頓好飯。

——《豆腐》。

四川無菜不辣,有人實在受不了。有一個演員帶了幾個年輕的女演員去吃湯圓,一個唱老旦的演員進門就嚷嚷:“不要辣椒!”賣湯圓的白了她一眼:“湯圓沒有放辣椒的!”

——《口味》。

硨螯殼的鉸合部有兩個突出的尖嘴子,把尖嘴子在糙石上磨磨,不一會就磨出兩個小圓洞,含在嘴里吹,嗚嗚地響,且有細細顫音,如風吹窗紙。

——《虎頭鯊、昂嗤魚、硨螯、螺螄、蜆子》。

我小時候對慈姑實在沒有好感。這東西有一種苦味。......因為久違,我對慈姑有了感情。.....北京的慈姑賣得很貴,價錢和“洞子貨”(溫室所產(chǎn))的西紅柿、野雞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湯。

我想念家鄉(xiāng)的雪。

——《咸菜慈姑湯》。

如果一個人僅僅是把飲食權當作滿足“口腹之欲”,那也未免太無聊了點。而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已經(jīng)開始對自己的食物漫不盡心、茍且敷衍,那么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也許已離自己的“根”愈來愈遠了。我們應對自己的食物充滿敬意,不僅因為它們供給我們營養(yǎng),給予我們生命,還因為食物中凝結了一個民族最本質的文化,蘊含了人與自然最深刻雋永的共生關系。我想汪老先生寫吃,一是出于個人閑情雅致,二是出于一個真正學者的社會責任擔當。他寫吃,寫得細致入微、海納百川,寫得妙趣橫生、情深意切,為的是讓我們這些早已不識五谷的“現(xiàn)代人”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怎么吃的,該怎樣吃;為的是讓我們記住,我們是中國人,過中國節(jié),吃中華料理。

而早在1990年,他就喟嘆,中國的烹飪,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危機:

中國烹飪的現(xiàn)狀到底如何?有人說中國的烹飪藝術出現(xiàn)危機。我看這不無道理。時常聽到:什么什么東西現(xiàn)在沒有了,什么什么菜不是從前那個味兒了。原因何在?很多。一是沒有以前的材料。前幾年,我到昆明,吃了汽鍋雞,索然無味;吃過橋米線,也一樣。一問,才知道以前的汽鍋雞用的是武定壯雞(武定特產(chǎn),閹了的母雞),現(xiàn)在買不到。......北京現(xiàn)在的“光雞”只有人工飼養(yǎng)的“西裝雞”和“華都肉雞”,怎么做也是不好吃的。......二是賠不起那功夫。過去北京的譚家菜要幾天前預定,因為譚家菜是火候菜,不能嗟咄立辦。張大千做一碗清燉呂宋黃翅,要用十四天。吃安徽菜,要能等?,F(xiàn)在大家都等不及。......再有,我看是經(jīng)營管理和烹制的思想有問題。過去的飯館都有些老主顧,他們甚至常坐的座位都是固定的。菜品稍有遜色,便會挑剔。現(xiàn)在大中城市活動人口多,采購員、倒爺,吃了就走。館子里不指望做回頭生意,于是蘿卜快了不洗泥,偷工減料,馬馬虎虎。......近年來大餐館的名廚都致力于“創(chuàng)新菜”。......但是創(chuàng)新要在色香味上下功夫,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新菜卻多在形上做文章?,F(xiàn)在常見的工藝菜,是用雞片、腰片、黃瓜、山楂糕、小櫻桃、罐頭豌豆……擺弄出來的龍、鳳、鶴,華而不實。用雞茸捏出一個一個橢圓的球球,安上尾巴,是金魚,實在叫人惡心。有的工藝菜在大盤子里裝成一座架空的橋,真是匪夷所思。還有在工藝菜上裝上彩色小燈泡的,閃閃爍爍,這簡直是:胡鬧!

中國烹飪確是有些問題。如何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使中國的烹飪藝術走上一條健康的正路,需要造一點輿論。此亦弘揚民族文化之一端。而作家在這方面是可以盡一點力的:多寫一點文章??磥怼吨都酚谐隼m(xù)集、三集的必要。

——《知味集后記》。

汪老在文中的大聲疾呼,既讓我感動,又帶給我一絲的涼意:我竟有些不能體會汪老的那種急迫之情!吃慣了洋快餐、地溝油還有那些不三不四的“高檔餐廳”的我們,似乎對一切都開始習以為常。我們幾乎從未對所吃的食物有過思考,有哪些是具有摧毀性的?是否有一條更正確的飲食道路?是否有一種更健康的飲食方式?有哪些屬于我們的食物正在被我們不自覺地遺棄?而大部分時候,我們對食物的要求,只是它能滿足我們早已變得畸形的口味,只是能為懶惰的我們節(jié)省一點時間,填飽我們的肚子。

也許下一次,當我們又一次窩在寢室看著視頻點外賣的時候,應該先問問自己:

“你認真對待過自己吃下的食物嗎?”

“你認真對待過自己的生活嗎?”

活著多好呀。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覺得:活著多好呀!

——《旅食與文化題記》。

一九九七年二月,汪先生寫下這行文字。三個月后的五月十六日,汪老仙逝,享年七十七歲。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九

各位老師好,我是綠城小學五年級四班的學生,我在爸爸的鼓勵下,抱著凡事都要試試看的心態(tài),來參加這次征文比賽,由于我知識淺薄,剛學寫作,這是我第一次投稿,有些地方寫得不好,請老師們見諒,也請大家多多關照。

我這篇【春秋?有你】征文中的主人公,是我的老奶奶。

老奶奶因為小時候家里窮,沒上過學,但她年輕的時候開過雜貨店,算過賬,而且每筆賬都要算三遍,很細心。但現(xiàn)在由于年齡越來越大,在她身上,發(fā)生了很多好笑的事,經(jīng)常讓我們家人背地里偷著發(fā)笑。

下面我給大家說說這些讓人忍俊不禁一樂的趣事。

趣事一:理解錯誤。

有一次,我和爸爸都在安安靜靜地看新聞,她老說話。爸爸就伸出食指貼在鼻子前,朝她做了一個“請安靜”的手勢??衫夏棠炭匆姾鬀]反應,還是說話。我很奇怪,于是我也沖著老奶奶,伸出食指豎在鼻子前,嘴里還使勁發(fā)出“噓――噓”的聲音,老奶奶對我說:“看把你嚇的!怎么那個怪樣?”我急了,再次比劃手勢,她說:“鼻子?你鼻子怎么了?”我又使勁比劃了一下,問她:“你看這是什么意思?”她說:“這不是個1嗎?”我說:“哎呀,你再好好看看,我這個動作什么意思?”老奶奶終于答道:“噢,這不是手指頭嘛!”爸爸崩潰,全家大笑。

趣事二:吵醒妮子。

我有個妹妹小名妮子,她睡覺很輕,有一點動靜就會被驚醒。

有一次,好不容易把妮子哄睡了,我就和爺爺看電視。這時,出去的老奶奶回來了,拿著個拐杖,她看見我們在看電視,就說:“誰在看電視呢?哦,是小仔子和他爺在看呀。小聲點,不要吵醒了妮子呀?!币贿呎f一邊拿著拐棍咚咚咚去廚房看,再咚咚咚去小屋,放拐棍的時候,“啪”的.一聲,拐棍又倒了。然后她上床休息,又是一陣“咳咳咳咳――阿嚏――哎呀媽呀”,結果妹妹被吵醒了,哇哇大哭。

趣事三:天氣預報。

我老奶奶非常愛看天氣預報。電視播放的時候,她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清,但還不讓別人擋住她的視線。誰要擋她,她就說:“誰誰誰,你往旁邊擰擰?!笨吹臅r候,她不讓別人說話,可自己還老說話,特別是播報鄭州天氣的時候,她就大聲說:“這是鄭州???是???鄭州啥天?。俊苯Y果別人都沒聽清,她還怪別人沒仔細聽。她自己還編了一個氣象歌,一變天她就念叨:“天上黃澄澄啊,眼看要刮風啊,刮風就下雨啊,下雨就歇工啊!”

趣事四:接電話。

老奶奶屋子有個固定電話,她耳背聽不清。電話鈴聲響半天她才接,結果接的時候,人家掛了。她就說:“電話壞了,一直滴滴響,可接了還沒人?!庇袝r候來電話,鈴聲一響我就提醒她,她卻說:“我不稀得接,沒啥事,不稀得接!”有一次,她真接了一個電話,她說:“喂,誰呀?啥事呀?家里沒人啊,我一個老婆子也不懂得呀,掛了吧!”結果對方還沒說話,老奶奶就掛電話了。

趣事五:吃餃子。

老奶奶愛吃肉,但老了味覺退化,做什么飯都說不好吃。有一次喊她吃飯,她說:“啊,吃飯了?咋這么快呢?”我說:“這都中午12點了!”她說:“哦,我中午當早上過了。”中午吃的是餃子,肉和茴香餡兒,吃的時候我問她:“老奶奶,餃子好吃嗎?”她說:“好吃!”

飯后不一會兒,我二姑奶來了,老奶奶把二姑奶叫到屋子說:“哎呀,中午的餃子,難吃得要命,我強兒八乎才吃了幾個,餃子里面的肉,瘦的嚼不動,肥的到嘴就化!這可咋整?”

這就是我的老奶奶。她好笑,長壽,有時候還有點氣人,但我依然喜歡她,我衷心祝她健康長壽。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十

那一年,高原的冬天,寒風刺骨。我在母親家溫暖的屋內(nèi),坐在松軟的沙發(fā)上看著電視,磕著香噴噴的葵花籽。葵花籽,粒粒個大、皮薄、肉香。母親一會兒抱著一盆花進來了,一會兒又抱著另外一盆花出去了。開花的,沒有開花的,都被母親移來移去。

“媽!你這是在折騰什么?抱著花進來了,出去了。”我看見母親不停一刻地在忙乎。

“君子蘭開花了,需要點陽光曬一下?!蹦赣H把四季海棠挪了挪,把紅里帶黃,黃中有紅的開的正濃的君子蘭擠了進來。

“你搬來搬去的累不累?”母親又把沒開花的一大盆令箭花從陽臺處抱了進來。

“不累。就當鍛煉身體?!蹦赣H笑著說。

“你不累,我頭暈。你走來走去?!蔽沂疽饽赣H坐下來安靜會。

“你們年輕人,現(xiàn)在就是懶,懶得什么都不想動。特別是你!平時要多加強運動?!蹦赣H擔心我會發(fā)展成個大胖子。

母親一直都是這樣,是個閑不住的人。她把那些種在盆花里的花,隨著屋內(nèi)陽光照耀的地方,不停地移動著。城市中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使得母親家,前排是高樓,后排也是高樓,中間依然是高樓。只是,母親住的樓層卻不高。所以,光線較差,陽光遮擋。母親不得不把自己心愛的那些花兒,搬來搬去。天長日久,自然而然好像形成了習慣。

“玲玲,上街去不去?”母親把她的那些花兒照顧好之后,想出去走走。

“上街買什么?”

“出去活動活動,走走看看?!?/p>

“那去就去唄!”

母親把用我們八十年代不穿的衣服,改做成的布提兜拿了出來。當時正流行,方便又結實。兩個像手鐲一樣的塑料環(huán),當做提手。我穿上大衣,戴著口罩,全部武裝了起來。只露出一雙小眼,觀察戶外的一切。

母親的家,是在城市街道旁,一條東西大道從門前通過。位于丁字路口的另一條路,向南而上。母親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母親的腳步快而有力,我的步伐慢而無力。

由南而上的這條路,兩旁是像沒穿衣服的白楊樹。寒風冷冽中,光禿禿的枝干,向上高昂著頭。白楊樹的兩旁,是一排排退了色的樓房。樓房像很聽話的`大班學生,排列的很整齊,誰也不敢向前多邁一步,也沒有誰敢像后多退半步。高的高,低的低。遠遠望去,像是經(jīng)過了軍訓一般,整整齊齊地排成了一條線,遺憾的是個頭參差不齊。

坐在家里的時候,感覺外面還有點陽光。走出來不大一會兒,好像西北風把太陽趕進了云層,太陽也害怕的躲了起來。此刻,寒風蕭蕭,北風嗚嗚。我把穿在身上的大衣,往緊里裹了裹。兩只手,揣在衣兜里。母親走路很有力,一只拿著布兜的手,還一前一后地甩著。

“媽!你要買什么?”我感到很冷。

“那就去集市上看看吧,買點水果給你們吃?!?/p>

“家里不是還有嗎?”

“不多了?!?/p>

我跟著母親拐了一個彎,就來到了小區(qū)的自由市場。自由市場,冷冷清清。寒冷的天氣,寥寥無幾的攤販,顯得更加冷清。

“大媽!買點蘋果吧!”一個中年女子叫住了我的母親。

“多少錢一斤?”母親問。

“2元一斤?!?/p>

“要吃哪一種?”母親問我。

“這種吧。黃香蕉,有香氣。”我說。

“買5斤!”

那女子拿起桿秤,只見她凍得紅通通的手,長滿了大大小小的凍瘡。我從口袋伸出手,一股寒意向我襲來。冰涼的黃蘋果,在寒冷的天氣里,凍得完全失去了靈氣。我挑揀了一下,那女子道:

“尕妹子,蘋果不用挑來挑去,個個甜?!?/p>

我抬頭看了眼女子:紅絲絲的臉,已凍的發(fā)紫。身上裹著大棉襖,外套一件藍大褂,前面兩邊都變了色,油光發(fā)亮。脖子中間,一條棉圍巾嚴嚴實實地把脖子圍了兩圈,只是早已分辨不出圍巾到底是什么顏色。

“夠了!夠了!”母親看裝滿了一秤盤的黃蘋果,秤盤像簸箕。

“我只要5斤!”我說。

那女子一只手提著秤桿上的一根細麻繩,另一只手把蘋果往像簸箕一樣的秤盤里一會放個大的進去,一下子又拿個小的出來。來回幾次道“算了,給你們吧!”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夠數(shù)還是不夠數(shù),于是就從兜里把錢拿了出來。一看,零錢不夠,就給她一張20元的吧。2元一斤,5斤10元。我給了她一張20元的,她找了我兩張10元的。我提著蘋果走了。

“玲玲!我看她剛才好像給你了兩張10元的是不是?”母親有點疑惑地問。

“是的。我給她一張20元的,她給我2張10元的?!?/p>

“那不對啊?!蹦赣H停住了腳步。

“怎么不對?沒少找我錢呀?!?/p>

“多給你了10元錢。把錢還給人家去!”母親用堅定的目光盯著我。

我被母親的話驚愣了。

母親話音剛落下,轉身就走去。我提著蘋果跟在了后面。

“這么冷的天,做點生意多不容易。”母親的腳步似乎走得更快了。

我默默不做聲,心里開始后悔,真不該多拿這10元錢。此刻,我戴著口罩的臉,開始發(fā)燙。目光穿過母親的背影,看見那位女子,站在蘋果攤前,雙手來回地相互摸搓著,雙腳不停地來回移動著。西北風,一陣一陣地亂刮著。地上角落里藏著的枯葉,這時一片一片地飛了起來,然后又轉著圈地落了下去。拌著沙塵和小石子粒,打在她的臉上一定是生疼生疼的。冷啊,真的很冷!

我看見母親走到她的跟前還給她了10元錢,我立刻追上去說:

“媽!我們再買一些蘋果吧!”

“多買點,能拿多少買多少。不要再把錢找錯嘍!”母親笑了,那女子的臉,笑的好像紅蘋果。

“姐,我現(xiàn)在買20元的,麻煩你再找我20元行不?”我笑著問大姐。

“還是好人多吶!還是好人多!”大姐高興地說。

從那以后,我被母親的這一舉動深深的啟發(fā)了。沒有過多的語言,沒有過多的責備。只是我自己一直在從中慢慢體會,慢慢領悟。無論做什么事,先做人。做好了人,才有可能做好事。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也是我的母親留給我的榜樣。感謝母親!教會我了那么多!那么深!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十一

時間像沙漏里傾瀉的沙子,不曾覺察就已經(jīng)流走了很多。陰冷和輕寒被秋風裹夾微微深入毛孔,馬路上小巧鵝黃的銀杏葉,東一堆厚厚的,西一撮薄薄的,像一群無家可歸的棄兒;碩大枯黃的法國梧桐葉,這一葉蔫蔫的,那一葉抽抽的,像一片片陳舊的干魚片。碧云天,黃葉地,正是天氣晚來秋。

還是鄉(xiāng)村的秋天明麗,豐富。遠山一圈常青的松樹圍著一團褐色的橡樹,一片倉翠的松樹雜著幾棵深褐的橡樹,像秋姑娘用繡球隨意在山坡上蘸上綠與褐色,就讓一座平淡無奇的山富有而厚重,背景襯著一壁千里湛藍湛藍的高空,是那么澄澈,那么蓬勃,又是那么沁人心脾的清爽。

家家戶戶都有引以為傲的資本。要么院子里橘紅的柿子像一個個圓圓的小燈,高高地掛在光禿禿的樹枝上,高傲的落寞的,真可謂秋色老橘柚。要么院子里筑起了糧倉,黃燦燦的`玉米像一個個可愛的小棒棰整齊有序得堆成了尖,遠看象一個個黃黃的小蒙古包。

我鄉(xiāng)下的家是農(nóng)村千家萬戶中最不起眼的一戶,我家最讓我難忘也最具特色的景致是黑鐵皮房頂?shù)男∠挛?,這個小下屋,已有上百年歷史了,黑鐵皮房頂石頭黃泥壘成,木制的門窗都開始歪斜脫落,呈現(xiàn)出一幅老態(tài)龍鐘,所以它坐落在鄉(xiāng)村里格外的低矮破舊,格外的蹩腳。它最初承載著出租貼補家用的功能,從我記事起,它就負責堆放舊木板,爸爸的兩個蜂箱、電刨等雜物。

小時侯兩個妹妹在午后總是順著石圍墻爬上小下屋的鐵皮房頂上或睡午覺或瘋鬧,這時膽小的我嚇得腿肚子直哆嗦,總是在下面叫著小心小心,有時她們倆也幫著奶奶摘牛腿瓜。今秋一如舊日年年,鐵皮房頂上不僅躺著牛腿瓜倭瓜還有冬瓜,它們的毛刺刺大圓葉,褪去夏天濃濃的鼎盛的綠,變得萎蔫枯黃卷曲著,而此時的冬瓜倭瓜牛腿瓜就顯出它們各自碩大的身子來。有的似美人彈奏的琵琶,嬌俏俏的;有的似爵士吹奏的薩克斯,雄赳赳的;有的似墨綠色的清朝時期的大枕頭,懶洋洋的;有的似仕女頭上高高挽起的發(fā)髻,直挺挺的。它們各逞風姿為今秋裝點,它們也各顯回報,占據(jù)我家冬天的餐桌,成為主打菜。全家人看著它們,雙手捧著它們,心理涌動著豐收的喜悅,別提多么過癮!

炊煙在這無風的秋天的暮色里依舊升起,緩緩地扭捏地消散于天際。暮秋人煙暖,鄉(xiāng)村在嘈嘈的人聲里,在脈脈的斜陽里沉沉睡去。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十二

水,自古以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依靠。如果你稍一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村莊大都沿河坐落,那河中潺潺不息的水便是大地母親奉獻的乳,養(yǎng)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繁衍至今。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沂蒙山區(qū),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多是東西貫穿。河的兩岸,村莊對稱排列,這便有了南趙莊、北趙莊、南王村、北王村之稱。我們南樓村和北樓村之間的河床相對上下游來說,開闊了許多,約有一百二三十米,地勢也低洼了許多,常年有或深或淺的清澈河水明鏡般的鋪漫開來,家鄉(xiāng)人稱它涑河。

聽老人們講,很早以前這里也曾鬧過水荒:有一年從開春到立秋一直不見一滴雨,大地干得到處咧著縱橫交錯的大口子,河流干涸,水井見底,眼看人們連水都吃不上了。我村的一位老者經(jīng)常來到村后的河里,想為子孫尋找救命的希望。有一天,他望了望滿河床的干沙和巖石,再一次失望地搖了搖頭正要離開,忽然發(fā)現(xiàn)身邊有一片橢圓形的沙子顯得有些潮濕,用手扒了扒,感覺越往下越潮濕,他興奮起來,顛顛地跑回村,喊來幾位青壯年用工具掘了下去,不一會功夫一個并不大的橢圓形石窟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驚喜的是底部洇出清清的水來,不一會就能蓄到兩深,再也不能向上升,用水瓢舀凈后剛好裝滿一個水桶,水接著又慢慢洇出來。用手指沾一點那水放到嘴里嘗一嘗,甘甜爽口,勝過瓊漿。

找到水的消息不脛而走,全村人歡呼跳躍,紛紛拎著水桶來排隊舀水,據(jù)說來得晚的要等上半天才輪到一桶。

就是這少得可憐的水救了我們?nèi)迦?,也救了周圍許多村莊的鄉(xiāng)親。只是后來其他村里的人來的太多,有時天不亮就蹲在石窟邊沿等,以至于我村的人有時等上一整天也輪不上。幾個小伙子氣不過,干脆日夜守著不讓他們靠近,還是發(fā)現(xiàn)水源的那位老者和村里幾位年紀大的共同出面制止了這種“不仁義”的行為,感動得外村人紛紛落淚呢!

就這樣,人們在“扁囤”里水的解救下等來了雨,后來河水上漲漫過河床,沉淀上泥沙,又把它藏了起來。前些年上游的“三岔河”(三條河的交匯處)修建攔河壩,為了便于施工,暫時阻斷了河水,人們又找到了那個石囤所在的位置,燒了紙,焚了香,行過三叩九拜之禮,重新挖掘,里面依然有水溢出。

你說神奇不神奇?

朋友,如果有一天干旱缺水吃,就到我們這兒來吧,熱情好客的家鄉(xiāng)人一定會歡迎您的!

小時候的記憶里,兩岸人們的相互往來,是依靠了一種叫做“搭石”的簡易橋得以實行的。

這搭石,是大人們就地取材,撿了河床上的較大的卵石,選河水最淺處,從河的這岸依據(jù)過河人的步子大小,間隔放在水中而成,雨水天,河水漫漲,要不斷地在一個個的石垛上添加石塊才能通行,等添加到不能再添加時,就說明河水的深度已是達到足以危害過河人的生命安全了,這橋便要暫時的廢棄,交通從此中斷,有事要辦的人們也只有遙望對岸而莫策了。一直要到洪水消退,搭石重現(xiàn)時,又可見過河人在上面跳躍而行。由于剛露出水面的搭石沾滿淤泥,一個不留神就會把上面的人滑入水中,變成落湯雞,虧的水淺,并無大礙,水中的人抖身而起,既然衣服濕了,干脆來個趟水而行,引得過往的人發(fā)出陣陣揶揄的大笑。上得岸來那人尋個無人的僻靜處,將身上正淌著水的衣服脫下,隨便地擰幾把,穿在身上,繼續(xù)前行,這在炎熱的夏天倒也有幾分愜意。但這遭遇如果趕在寒冷的冬天,那滋味可就沒有夏天這么享受了,盡管那時的河水會很淺,可是一屁股坐下去,濕到的地方透著刺骨的冰涼,只得哆嗦著跑回家,烤上一把火再換上新衣服。

值得一提的是,跌落搭石這樣的事在慎而又慎的大人身上是很少發(fā)生的,倒是我們那幫毛手毛腳的孩子碰上的多。

那搭石只能過單行人,許多的東西是需要人們脫了鞋襪,高挽褲腳肩扛擔挑,趟水運往對岸,再笨重些的物件需要好幾個人合作用手推車推過去。是怎樣的合作呢?推的人要叉開雙腿、抓穩(wěn)車把,靠著車兩邊幫忙人向前的拉勁在水中前行,倒霉時車轱轆碾上水中的大石頭,來一個人仰車翻也是常有的事。

在我九歲那年的.冬天,從公社那邊傳來消息,上級要組織附近村莊的人力在河上建一座石橋,地址就選在了我們村后的河段,每個村的大人都興高采烈,要知道他們飽受過河之苦久矣,現(xiàn)在要建一座像模像樣的橋了,都躍躍欲試,就連識字班的姑娘們也不示弱,紛紛表示只要用得著,干啥活都行。

修建石橋,要用到許多打制成型的石塊,各村的姑娘自告奮勇成立了自己的“女子石匠連”,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穿針引線的女娃要拿起鐵錘和y頭打石頭,豈不是開天劈地以來聞所未聞的事?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們紛紛前來一看究竟。你還別說,紛飛的石屑中,女子石匠連的勇士們,一個個英姿颯爽,一點不比男士遜色。即便是鐵錘砸到手上、石屑濺入眼睛也都是輕傷不下火線。

女子石匠連的事跡很快引來了市廣播站、縣廣播站的同志,趕制出一期又一期的新聞節(jié)目,市委宣傳部還制作了電影拷貝在全市范圍內(nèi)放映,當然我們幾個村的男女老少先睹為快,誰家的姑娘在鏡頭里出現(xiàn)過,那可是令眾鄉(xiāng)親羨慕不已的事,后來那些姑娘都嫁得如意郎君,也是很在情理之中。

在上級有關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在人們熱火朝天的干勁中,第二年開春一座五孔石橋竣工了,只是受當時的條件限制,為了省時省料,橋身明顯過于低矮,橋的兩頭到岸上都有一個較大的斜坡,那時的人畜爬行倒也無所謂,但后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機動車輛多起來。如果載重過多,或者機器的馬力不夠大,經(jīng)常導致車輛爬到半坡而退回橋面,更有甚者直接墜入河底,慶幸的是從沒出過人命,以至于人們都說這橋是一座善橋。在此虛驚一場過的人,每逢重大節(jié)日紛紛前來燒香焚紙進行膜拜。

說到這,不得不提起一件事:一九七三年夏天,一連下了幾天的大雨,河水上漲淹沒了這座石橋,有一位鄉(xiāng)郵政所叫郭詩語的工作人員,冒險從北岸過橋到南岸送郵件,被困在橋體上的一個石墩上,差點以身殉職,是我村的人想方設法救了出來。

那石墩,本來是為了減輕夏季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力而修建的,用石塊和水泥混合而成,高約三米。在橋身靠上游的一邊,相隔不遠便有一個。每年夏天風平浪靜時,我們一幫調皮蛋脫了衣服,從各自選好的石墩上一個猛子扎到深水里,要好半天才露出頭來,現(xiàn)在想想那時還真是玩命呢!幸虧沒有出過事。

自從郭同志的事件發(fā)生后,上級有關部門也曾發(fā)狠拆了舊的換新的,修建一座更大一點的橋,但一直沒能兌現(xiàn)。

這幾年隨著我們這一帶板材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涑河兩岸的板廠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前來運送原料、拉走成品的拖掛車,老板們的轎子車都要從河上的那座古老的石橋經(jīng)過,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就在有了錢的老板們籌劃要自費修橋的時候,正趕上國家的“村村通工程”,歷時八個月,一座用鋼筋混凝土澆筑的雄偉大橋橫跨涑河南北,與兩岸持平,這才“天塹變通途”了。

日新月異的時代還在前進,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還會看到更“現(xiàn)代”的橋出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河上。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十三

春去秋來,寒暑相連,日月輪回,時間流逝,沒變的,是家鄉(xiāng)的那條小河,變了的,卻是人心。

家鄉(xiāng)的小河似乎永遠是那么清澈,能映照出人們純潔的心靈,一塵不染。

春天的時候,小河美得別致。清綠的水面透射著陽光,印照在渾圓、無暇的鵝卵石上,閃閃發(fā)光。水面微波粼粼,金色的漣漪微微折射陽光,像一位即將上場演出的姑娘化了淡淡的妝。河兩岸的垂柳亭亭玉立,婀娜地舞弄著自己的秀發(fā),隨風飄揚,是怎樣優(yōu)美的曲線,是怎樣精致的紋理,是怎樣充滿芳香、充滿生機的綠呀!“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柳絮兒還帶著睡意,做著好夢,便被一陣熏風送出去一人冒險。你看,她飄啊飄,帶著滿懷的希望,踏上了一片更為遼闊的大地,去尋找自己的歸屬。這是春天的河,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夏天,這小河才煥發(fā)出真正的光芒。孩子們撲通撲通下水,摸魚摸蝦,抓螃蟹,挖泥鰍,任意地將河水踩得渾濁一片,又靜靜地看著她由濁轉清。清涼的河水輕柔地洗刷著我們的小腳丫,在炎炎夏日中給我們?nèi)コ餆?,帶來清爽。摸上來的魚蝦水靈鮮嫩,魚兒撲打著尾巴,水花清涼地四濺到身上,小伙伴樂呵呵地抹了一把臉,卻忘了手上的淤泥,一張三花臉又引來我們一陣陣的哄笑。

這一切的一切,如今,卻都成了回憶。如今的小河,臟亂不堪,惡臭無比。死魚爛蝦順著河水漂流而下,垃圾堆滿了兩岸。曾經(jīng)風華絕代的柳樹如今已枝殘葉敗,昔日綠茵茵的草皮也已枯死,河水一黑到底,完全不見往日的清澈。

人心轉變?nèi)缢?!為了個人私利,居然如此毫無顧忌地大肆破壞環(huán)境,這可是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一方故土啊!大地、森林、江河、海洋……他們哺育出了我們,而如今我們卻要掉轉頭去傷害、破壞他們。這是何等罪大惡極,令人深惡痛絕的事??!

“保護青山綠水”,一句早已被說爛的話,又有幾人真正放在心上了呢?我多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喚醒自己的良知,共同來保衛(wèi)我們的家園。多希望,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們的子孫又能在重煥生機的小河邊,一如當年的我們,無憂無慮地嬉戲,玩耍。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十四

那篇文章是我有史以來得分唯一一次的不及格。我很久悶悶不樂。我描繪了很多色彩濃滟的花兒,與不起眼的無花果形成了劇烈的反差,更加凸顯了無花果的自行殘穢和自憐自哀。老師的評語很長:以物喻人,你筆下的花嫵媚迷人,你賦予它們無限的美好,而樸實無華的無花果卻被你描繪的一無是處,然而,那些貌不出眾默默耕耘的人們,是不是也是不值得你崇敬呢?!

老師姓陳,鄉(xiāng)里人都尊稱她陳老師,陳老師的愛人是守衛(wèi)邊疆的軍人,我們那時十來歲,學的課文還是《誰是最可愛的人》,唱的流行歌曲是《十五的月亮》,陳老師有三個子女,還侍候一個常年臥床的婆婆,家里侍弄著好幾畝農(nóng)田。中秋節(jié),正是田里的玉米收割的時候,學校會放三天秋收假。

不知道哪個學生組織的,全班四十多個學生自發(fā)的來到陳老師家的田里,說幫助陳老師收秋。孩子們手腳利落,用了半前晌的功夫,就把一大片玉米全都掰了下來,堆成一座座小山,班里成績最差,長得最不起眼的狗剩從自家拉來平車,笨重的平車壓得他漲紅了小臉,金秋的陽光曬著他黝黑的膀子,大伙七手八腳的把玉米拉回了陳老師的院子里,把田里的玉米桿也都割倒堆放到地棱邊。

女生們圍坐在玉米堆旁,開始扯玉米皮,把玉米系在一起,男生就把它搭在竿子上,都是農(nóng)家的女孩,干這點農(nóng)活不在話下,我父親是國家工作人員,那時候,我雖住在農(nóng)村,卻早已農(nóng)轉非,八十年代,這是很令人羨慕的事情,家里經(jīng)濟條件也不錯,也比一般的女孩子穿的漂亮,我干這農(nóng)活就顯得笨拙,一天下來,我累得實在不行了。同學們嘰嘰喳喳的煞是熱鬧,天空中一輪皎潔的明月,灑在一群少年的身上,這讓院子里頓時充滿無限的柔情。

“大家快聞,怎么這么香???”,班長紅停下手中的活,大聲的喊道。

“大家快嘗嘗,老師親手打的月餅”陳老師用一個竹籃端出滿滿一籃月餅。同學們早餓的饑腸轆轆了,大家涌作一團,哄擁而上。紅和我關系甚好,也給我搶了一個。

“老師,這是什么餡的月餅???我從來沒吃過這么香的月餅?!奔t一邊吃一邊迫不及待地說道,我把月餅掰成兩瓣,輕輕地咬了一口,怎么形容這縷清香呢?我吃過的月餅總是甜的發(fā)膩。咬在嘴里,還粘牙,所以,我一直不太喜歡吃月餅。但眼前這月餅,卻一下把我迷住了:我重新把月餅拼好,看著這圓圓的'月餅,竟然有些后悔把它掰開了,我只覺得它軟糯可口,香甜美味。它飽滿色澤金黃,圖案花紋玲瓏浮凸,造型美觀,皮薄餡靚,口感豐厚,皮薄柔軟,尤其是唇齒間的那份馥郁的清香,一點點甜潤,一點點咸香,一點點回甘,讓我欲罷不能,幾乎狼吞虎咽起來。

“大家跟我來!”陳老師把我們領到了她家后院,院子里種著一顆茂密的大樹,一輪月圓映照著,樹影婆娑?!斑@是無花果,是那一年,我們結婚的時候,我們夫婦一起種下的。”陳老師三十多歲的年紀,月光下,她扶著棕色的樹干,看著掌形的樹葉,忽然發(fā)現(xiàn),平時格外嚴厲的老師瞬間多了無限的溫柔。

“老師,無花果真的不開花嗎?它不開花怎么會結果呢?”紅脆生生的問道。

我看著茂盛的無花果樹,在片片碩大無比的蔥綠的葉子的掩映下,不時會有如乒乓球大小的無花果,露出那圓圓的腦袋。“它是開花的,只是大家看不見而已,因此,大家叫它無花果”。

時光荏苒,又到中秋了,我們師生也有近三十年沒見到了,陳老師也是花甲年紀了,我們決定中秋節(jié)一起相約去拜望恩師,那一年中考,我們班是歷年來成績最好的一次,有幾個考上中專的,直接就“農(nóng)轉非”而且還包分配。有兩個考上了師范院校,成了農(nóng)村教育的骨干教師。我也考上了大學,分配了工作,成了小有名氣的通訊員。我們從內(nèi)心感激那些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他們盡管在農(nóng)村艱苦的教育崗位,但正如那貌不驚人的無花果,默默耕耘,碩果累累。這一次,我張羅了很久,通知了幾乎所有的同學,我們一起去陳老師家邀約,我們給老師帶了醇香的月餅,但大家依然懷念少年那特有的無花果月餅。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十五

一年一度的干部測評表又發(fā)到了手中,填表不過是個程序,可是每年填表時,只要填到學歷一欄,我的心都會繃緊。我只是個中專畢業(yè)生,雖說可以堂皇的填上大學學歷,心里卻有做賊般的感覺。因為我的大學學歷是工作后通過函授得來的,除了花了幾千元學費外,我沒有花什么精力,好像也沒有學到什么東西。大學在我心里是高貴的,我怕褻瀆了它。

說起上大學,同齡的人都知道,在我們那時候鄉(xiāng)下學生能夠考取大學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用百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記得1988年姐姐參加高考,錄取比例大約是一百多個高中生才取一位(國家正規(guī)招收的本科生),而這些高中生當年考高中時的錄取比例大約是4%,哪家孩子若考取大學,不僅是舉家歡慶,甚至是舉鄉(xiāng)歡慶。大學生當時在我們眼里就是深山里飛出的金鳳凰,大學的殿堂就是知識的海洋。

從小我就是個愛學習的人,上一所好大學是我至高無上的理想。我初中時就讀于一所離家二十多公里外的老縣城中學,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那幾年我清貧的家境陷入了最窘迫的狀態(tài),父親是個集體企業(yè)的職工,每月工資不到五十元,沒有一分田和山場卻是農(nóng)村戶口的母親靠縫紉的手藝和到處開荒種菜貼補家用,當時我和姐姐在同一所學校讀書,她讀高中,我們每年的學費加上借讀費大約一百五十元,每月的生活費是四十元。父親的工資剛好夠我們姐倆讀書,而家中共有七口人要吃飯、穿衣。我有兩個哥哥,當時剛退伍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大哥與從小青梅竹馬的戀人正籌備結婚,二哥早年棄學,特別勤勞,是個頂壯的勞力,十六歲就學會了駕駛,他一直努力掙錢,幫著父母支撐著這個家,可是1986年他應征入伍去了洛陽。家中還有個老外婆,我們兄妹四人都是她一手帶大,可是她身體不太好,吃藥打針都是常事。二哥當兵后,窮困象惡魔般糾纏著我們,有時覺得自己都喘不過氣來。

走在大街上,看如今的孩子們穿著漂亮的衣服,騎著跑車,三五成群,嬉笑著去上學,我常常會想起過去的那些日子,也會把其中的一些片段講給兒子聽。記得上初二時,我個頭猛串,從150厘米一下子長到了162厘米,以前的衣褲都小了很多,我比姐姐個子高不少,又不能揀她的舊衣了,可是家里哪有錢給我添置多少新衣。母親就把二哥當兵前沒帶去的衣褲改改給我穿,這一穿就是五、六年,直到我中專畢業(yè),穿的大多數(shù)衣褲都是二哥的。參加工作前我沒有穿過一件羊毛衫,即使在最冷的冬季,我也只有一件空洞的綿襖和兩條單褲。腳上倒是穿有一雙完好的皮鞋,是媽媽以前從上海知青那折價買的舊皮鞋,只有35碼,而我應該穿36碼的鞋。為了讓自己稍微體面些,也只有每天去品償裹腳的滋味,畢竟那時候15歲的我已經(jīng)是個大姑娘了。二哥當兵前,很舍不得讀書的兩個妹妹,臨走時,給了我五元錢,那對我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了,可是我偏偏把它弄丟了。貧窮不是罪惡,卻容易滋生罪惡。那時候,我們的宿舍住的大多是窮孩子,經(jīng)常會丟東西。那五元錢我原本準備用來買筆記本和早就想要的幾本輔導書的,要知道五元錢在當時我就是積蓄一年也存不起來的!我明知找不到,還是一遍遍地在找,找遍了每一個角落,一無所獲,為此,我痛哭了很久。

貧困的日子總是過得很慢,好在醉心于讀書的我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雖然衣食不周,生活清苦,可是心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終于中考來臨了,可能是太希望有好成績的我在考場上發(fā)揮的并不理想,總分剛超過了中專分數(shù)線,但是比高中分數(shù)線還是要高出很多,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報考高中??墒腔氐郊依?,母親懾噓的請求我放棄讀高中,說家里再也沒有能力供我讀下去了,將來能不能考上大學畢竟是個未知數(shù),就算我將來考上大學,也不可能去上學。讀中專,就不同了,一方面可以把農(nóng)村戶口轉為居民戶口,三年一畢業(yè)就分配工作,另一方面,學習周期短,就是出去借學費,也好借的多。母親的眼淚和現(xiàn)實的殘酷沒有給我選擇的余地,沒有人知道那段時間我有多痛苦,沒有人知道,我偷偷得哭了多少回??傊?,我被本市一個很普通的中專錄取了,學的是我根本沒有興趣的財經(jīng)專業(yè)。三年中專,學習非常輕松,而我則把大多數(shù)時間泡在了圖書館。雖說讀了不少書,卻總覺得自己生命的歷程少了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大學校園始終在我夢中纏繞,做過許多關于大學的夢,但都是悲劇,最終都免不了從夢中哭醒。

我們這代人見證了中國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的艱難歷程,也見證了國家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輝煌成就.從九年義務教育的提出到今天初中以前學費的全免,從鳳毛麟角的高校招生到如今大學校門的不斷敞開.我們當年流過的眼淚如今已不再泛濫,多少莘莘學子們踏上了求學的道路,步入了大學的殿堂,而我的大學夢依然舊情未了,在某一個深夜還會悄然來臨,夢醒時分,陽光和煦,柳暗花明。

513。

難忘家鄉(xiāng)那條河散文怎么寫篇十六

本人素來對腐乳之類的食物有所偏愛,以致對時下市面上售賣的各種腐乳食物情有獨鐘,包括不少人躲之唯恐不及的臭豆腐乳一概來者不拒。

前幾天在小吃店偶然吃到一款色澤白嫩、咸味可口、鮮而不膩的豆腐乳,遂不由自主地大呼好吃、過癮,頗有以前老家自做的豆腐乳之風味,就不由懷念起家鄉(xiāng)的腐乳香來。

八十年代初,農(nóng)村的生活還很貧困,春節(jié)過年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一盤豆腐。做豆腐的原料豆子富含蛋白,營養(yǎng)較高。豆腐是“都?!钡闹C音,農(nóng)村人過年講究吉利,有祈求全家人“都有福”之意。首先使用石磨將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汁,使用網(wǎng)布過濾出豆渣。將豆汁放進鍋里燒開,待豆腐漿煮開后,用“鹵水”把豆汁點成豆腐腦,然后再經(jīng)過揉壓去漿,放在墊上豆腐包袱的竹篩里用石頭壓住,等水壓得差不多了一竹篩白中泛黃、軟硬適中的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做成后,就可以根據(jù)需要制作豆腐乳了。豆腐乳是一種滋味鮮美,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主要以做好的豆腐為原料,經(jīng)過培菌、腌胚、配料、裝壇發(fā)酵精制而成。根據(jù)腐乳發(fā)酵生產(chǎn)工藝,豆腐乳分為腌制腐乳、毛霉腐乳、根霉腐乳和細菌腐乳四種類型。在我的老家,一般是腌制腐乳,就是把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鹽腌制,裝壇發(fā)酵成腐乳。這種加工法的特點是,豆腐坯不經(jīng)前期發(fā)酵,直接裝壇,進行后期發(fā)酵,依靠輔料中帶入的微生物而成熟。這樣做出來的豆腐乳滋味鮮美,咸淡適口,無異味,塊形整齊、均勻、質地細膩、無雜質,具有白腐乳特有的香氣,一般需15天左右就可食用了。

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家的豆腐乳是用一個大壇子封存的。每次吃飯時,母親總是要打開裝豆腐乳的`壇子,小心翼翼地盛出半碗帶湯汁的豆腐乳,由于味道鮮美,全家人都愛吃,雖然好吃,但不能放開吃,一般每頓就那么上半碗而已。

現(xiàn)在想來,老家做的豆腐乳之所以好吃,應該是與制作豆腐乳的原料豆腐好有很大關系?,F(xiàn)在市面上售賣的豆腐水分太多,軟而不硬,且添加了其他添加劑什么的,因此吃起來很難有老家自做的豆腐那種特有的香味。自己做的豆腐點鹵要比較老一些,擠壓的時間長一些,含水量低一些,因此做出來的豆腐乳自然要好吃。

多年沒有吃過家鄉(xiāng)做的豆腐乳了,真的好懷念家鄉(xiāng)濃濃的腐乳香。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