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大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21:06:02 頁碼:7
最新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大全8篇)
2023-11-21 21:06:02    小編:zdfb

任務是指分配給某人或某組織的特定工作或職責。增加閱讀的時間和量,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大家對總結的寫作可以參考下面的一些范文,看看如何把握重點。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一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有著許多精辟的教育思想,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于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在陶行知看來,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他說:“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所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敝饕齻€基本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對于先生的教育理念,我有幾點啟示:。

一、教育要來源于生活,更要回歸于生活。要與生活緊密結合。

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他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吧鐣唇逃?,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我們也更應該明白我們所要教育出來的學生不是只會背書只會知識的學生,而應該是會學習,會思考,會生活的學生。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質。

二、教育方式多樣化,要有新穎性和創(chuàng)新性,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求知欲。

陶行知先生作為一名大教育家,他的教學方法論十分明白。首先,教育教學方法是靈活的,根據“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做”的內容特點及教的規(guī)律、學的規(guī)律來決定。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二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本書中談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fā)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后進入玩具鱷魚嘴里.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鉛筆.他發(fā)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chuàng)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的規(guī)定的方式辦事,他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于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這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她發(fā)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復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后,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yè)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荚噹缀蹰T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yè)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心得體會)世界上不愿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yè)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yè)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yè)殘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并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謶职Y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fā)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圣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秘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正是認真探析了學習這一重要的教育現象,它揭示了許多十分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卻被送進學業(yè)殘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劇根源,尤其是介紹了家長如何去發(fā)現你的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及介紹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七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的匠心獨到的指導,無論是對孩子正在接受厭學煎熬的孩子的家長,還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小孩的家長,都有開闊思路,糾正偏差的效果.這本書值得一看。

古廟學校楊云敬。

315。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三

在無意間發(fā)現了一本書——朱老師的《新教育》。一直以來,我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沒有看書的習慣了。又一次偶然間,我拿起了這本書。

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書中朱先生提到“新教育的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弊鳛橐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激情。讀朱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愛心。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fā)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識。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yè)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書中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边@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四

閱讀專著前,我們應該先進行預習。首先,閱讀專著前,我們可以先通過查閱書評、書摘或者簡要了解專著的主題、內容、作者、出版時間等。這樣有助于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其次,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目錄、引言和結語等部分,了解全書的框架和主要思想。這樣有助于我們在閱讀時掌握重點,不迷失在大量的信息之中。最后,預習時還可以查閱相關的背景知識,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專著中的概念和理論。這樣,我們在閱讀時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第二段:精讀是深入理解的基礎。

精讀是閱讀專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精讀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理解和消化,而不僅僅是讀懂文字。第一,我們應該注意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觀點,把握作者的論證過程和結論以及其中的關鍵細節(jié)??梢酝ㄟ^用自己的話總結每一章節(jié)或者主要段落的思想內容,來檢驗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第二,我們應該注意挖掘專著中的思想亮點和觀點,可以加上自己的思考和評論??梢栽陂喿x過程中批注、做筆記,記錄下自己的想法,以便后續(xù)回顧和參考。只有通過精讀,我們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專著的內容和精神。

第三段:交流是思考的延伸。

讀完專著后,我們應該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思考延伸。第一,我們可以與同學或者老師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可以改正自己的觀點錯誤或者不足之處,并且還可以借鑒別人的思考。第二,我們可以將專著在讀書會或者研討班上進行分享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拓寬自己的思維和視野。交流不僅能夠鞏固和加深我們的理解,還能夠促進思考。

第四段:運用是理論實踐結合的體現。

閱讀專著的最終目標是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在閱讀專著時,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將專著的理論應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梢酝ㄟ^對專著內容和自己工作的對比,找到相關的交叉點和應用思路。然后,我們可以嘗試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實際中,通過實踐來驗證和檢驗專著的觀點和理論。通過這種實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著的內容,并且在實際工作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第五段:持續(xù)學習是成長的動力。

閱讀一本專著只是學術研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持續(xù)學習,不斷閱讀更多的專著,擴展我們的知識面。在學術研究中,專著的發(fā)展、變化和補充是常態(tài),我們應該保持對新專著和研究的關注,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選擇。持續(xù)學習和閱讀,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學術視野,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學術能力和認知水平,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激勵和動力。

總結:閱讀專著需要先進行預習,然后進行精讀,通過交流和思考延伸,運用理論在實踐中,最后持續(xù)學習。通過這五個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我們能夠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專著,提升自己的學術素養(yǎng)。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五

作為一名學術研究者,閱讀專著是我們日常必須的工作之一。通過閱讀專著,我們可以了解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熱點問題,深入理解研究思路和方法。最近,我完成了一本關于XX領域的專著的閱讀,以下是我對這次閱讀的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選擇專著。

在閱讀專著之前,我們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專著。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并選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專著。其次,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研究進展和問題,選擇一些和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專著。最后,我們可以通過檢索索引和引用等方法,篩選出一些被學術界公認為具有重要性和影響力的專著。

第二段:閱讀態(tài)度。

在閱讀專著時,我們需要保持一種專注的態(tài)度,認真分析專著的內容、思路和結論。首先,我們應該克服慣性思維和工具化思維,保持開放、批判的心態(tài)。其次,我們應該注意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停下來思考解決方案。最后,我們可以和同行討論閱讀中的疑問和問題,共同思考,達成共識。

第三段:閱讀方法。

在閱讀專著時,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首先,我們可以采取內容摘要和筆記的方式,總結和提煉專著的核心內容。其次,我們可以參考專著的附錄和引用文獻,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閱讀廣度。最后,我們可以適當地結合自己的研究情況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閱讀和思考。

第四段:閱讀收獲。

通過閱讀專著,我們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思考和啟示。首先,我們可以了解到本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熱點問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其次,我們可以從專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最后,我們可以通過專著的案例和實踐,觸發(fā)自己的靈感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自己的研究工作帶來新的思路和思考。

第五段:總結。

閱讀專著是一項基礎而重要的學術工作。通過選擇合適的專著、保持專注的態(tài)度、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從中獲取收獲,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學術素養(yǎng)和研究水平。閱讀專著不僅是一項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更是一個獲得知識和成長的過程。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六

教師教育是每一位教師必經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習,教師可以獲得更多的教學知識和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閱讀是教師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不僅可以擴大教師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思辨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我深感教師教育的重要性,并獲得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閱讀豐富了我的教育知識。在教師教育過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教育領域的前沿理論和實踐經驗。比如,在閱讀中我學習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了解到了情感教育和智力開發(fā)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閱讀,我不僅能夠獲取最新的教育理論,還能夠了解到各種適用于不同學生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這些知識不僅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教育理論,還可以讓我在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

其次,閱讀提高了我的思辨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理解和解讀不同的教育觀點,挑選和篩選有用的信息,并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這種思辨能力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評估不同的教育理論,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應用這些理論于實際教學中。此外,閱讀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的閱讀,我們可以發(fā)現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這些思辨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我們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非常重要。

第三,閱讀拓寬了我的視野。教師教育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通過閱讀我可以了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教育狀況和經驗。我可以從中學習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成功的教育經驗和方法,并借鑒到自己的教學中。此外,通過閱讀,我還可以了解到其他行業(yè)的最新發(fā)展和趨勢,這些知識對于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升級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四,閱讀提醒了我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接觸到一些令人感動的教育故事和人物。這些故事和人物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意義。他們的故事告訴我,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責任是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盡自己所能的努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并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和環(huán)境。

最后,閱讀讓我不斷反思和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在教育閱讀中,我接觸到了非常多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思考自己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通過與他人的經驗和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對比,我可以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反思和改進的過程,使我成為了一名更好的教師。

總之,教師教育閱讀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豐富自己的教育知識,提高自己的思辨和創(chuàng)新能力,拓寬自己的視野,堅定自己的教育使命,并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只有通過持續(xù)的閱讀,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七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教師教育專著讀書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翻轉人生的教育》。

也許在《翻轉人生的教育》一書的作者,也就是文中的主人公、高中教師喬治?古斯里奇決定提筆寫下這個故事的時候,他才會對二十年前懵懂無知的自己感到慶幸。當時深受抑郁癥所苦的他債臺高筑,不得不接受一份到阿拉斯加教書的工作,五年的工作能獲得比外間其他同類工作高出三倍的薪水--側面也說明了這份工作的棘手程度,他對自己能否做好這份工作并無自信,但是他已經別無選擇。

他不是以一個認為自己足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導師的形象出現的,他的腦海中無論是對孩子們還是教育本身,都沒有固化的認識和偏見,這對他和孩子們,其實都是一件幸運的事。這意味著,他們之間,也許會有無數的可能發(fā)生。

古斯里奇就職的尤皮克學校位于遠離美國本土的白令海峽上的圣勞倫斯島,這是一個愛斯基摩人生活的地方,相對于常年零下五十度、冬季可達零下七十度嚴寒的居住條件來說,更大的難關是島上愛斯基摩人對他們的態(tài)度,到島上的第一天古斯里奇的兩個女兒就被愛斯基摩小孩用石頭攻擊,“白人垃圾!白人垃圾!滾回你們的地方!”,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們臉上介于憎恨和厭惡的神情。

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對學習這件事的看法和那些小孩也沒什么不同,在他們看來,祖祖輩輩以捕獵為生的孩子們的人生軌跡已經注定了,對英語都還說不流利的他們來說,學習“白人們的知識”既困難又無必要,因為他們不擅于閱讀,所以他們對小島外的世界知之甚少也無甚向往,沒人想要走出去,更沒人想過要去白人開設的高校繼續(xù)深造。在這種消極的態(tài)度之下,學校的老師也把上課當做是義務在應付,認為這些愛斯基摩人是不可雕的朽木。在雙方共同的消極作用之下,古斯里奇看到的就是這樣一所無組織無紀律、死氣沉沉的學校。

他在和學生們一點點走向成功的時候發(fā)現,被翻轉的何止是這些愛斯基摩孩子們的人生,他的人生和教育觀念,也因為這些經歷逐漸改變。他意識到,身教比言傳重要,人格比學問重要,智慧比知識重要,相比起古板的知識,孩子們若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才是教育最大的勝利,因為這樣不僅他們會過的充足快樂,同時也將成為這個社會的正面因素,進而推動教育環(huán)境的良性循環(huán)。

《素質教育在美國》。

最近我拜讀了美籍華人留美博士黃全愈先生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此書敘述行云流水一般,讓讀者輕松、悠閑、隨性,這里沒有繁瑣的、干澀的教育觀念,也沒有長篇累牘的論述,我厭倦那種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測的論理書。作者以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的學習中的“小故事”為素材,通過一個又一個立體生動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地闡明了美國素質教育的特點,在對比中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窘,發(fā)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黃先生書中的許多問題很有價值,很有見地,值得我們探討。如“創(chuàng)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懲罰孩子?”等等。第一章《創(chuàng)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國內,作者就開始讓三歲的兒子接受中國畫的啟蒙教育,兒子的國畫有板有眼、像模像樣。來到美國后,作者把有著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可是在這個班里,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為老師什么也不教,只讓學生涂鴉似的亂畫,甚為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珊髞?,作者通過觀察,發(fā)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著充分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我想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中國的孩子就根本無法下筆。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師,參加課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質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們的素質教育和美國的素質教育究竟有何區(qū)別呢?帶著這些問題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赐赀@本書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國的孩子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科選擇不同的學段進行學習,而我國的孩子只能按年級學習各門功課,可見美國教育重視個性發(fā)展;美國的孩子在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寫。

調查報告。

而中國的學生在上大學時才開始學習寫調查報告可見美國認識到社會對孩子成長作用很大;美國的孩子每到一個地方社區(qū)里都有球隊可以參加而中國的學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隊看來美國比較清楚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培養(yǎng)團隊意識;美國的孩子從小學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搞一個“職業(yè)日”請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學校來給孩子們介紹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師啦、拍賣行的拍賣師啦、汽車推銷員啦、消防隊員啦、警察啦、運動員啦、作家啦等等等等。從“職業(yè)日”里孩子們學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賺多少錢他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社會上的人到底是怎樣存活的?因而孩子們對職業(yè)的選擇從小就是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也能了解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幾千年的陳舊思想觀念影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對社會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護下把社會想象的過于美好長大后社會競爭力低下。從這些對比中不難看出美國在教育真正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他們把人看成教育的主體那么教育面對的“人”就是學生也就是現在我國討論的“誰是教育的主體”的問題。當我們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人。

我們正在進行課改,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榱藢W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參與組織者,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開放式、啟發(fā)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己動手動腦動手,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極度輕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tài),例如我們現在開設的活動課或綜合實踐課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活動,還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會、接觸社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體驗的職位,學會承擔、學會接受。但是,我們對學生所進行的素質教育還僅僅只限于各個學校,學校不可能包容整個社會,它不可能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環(huán)境讓他們去感受,去體驗,而社會又沒有積極有效地配合學校,建設相應的設施,開展各種相應的活動,所以,中國的素質教育只浮于表面,還沒有深入。

素質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開放的視野,有創(chuàng)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創(chuàng)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創(chuàng)造是教育的核心、靈魂,愿中國教育創(chuàng)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得更美更艷!

《守望教育》。

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tǒng)、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薄皟?yōu)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guī)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敝蒙碛诙嘣獣r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guī)范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yǎng)生命的事業(yè),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讓我們把對孩子發(fā)自肺腑的愛寄托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

教師教育專著閱讀心得篇八

記得還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們便要每個同學都能養(yǎng)成一個“好讀書”的好習慣。她說,讀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是的,圣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黃金雖然貴重,但只要我們讀好書,就會得到比黃金更貴重的東西——文化知識。

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于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后于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后于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zhàn),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給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又不可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里學習,因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讀書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地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閱讀的一些教育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曾經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己,時時反思自己,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教師是否愿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標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海無涯,藝無止境。教師的專業(yè)追求、專業(yè)探索、專業(yè)提升,要靠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學會在言說和行動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長。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種學術行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不斷反思。這也許將成為自己需要時時溫習的功課。

近段時間我認真地閱讀了一些教育著作,感受頗多。

熱愛學生?!皭蹪M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名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干人有益,牛馬也做”。愛的教育是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

我們知道教育學生是個艱巨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也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yǎng)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蓖ㄟ^我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不論什么孩子,他們身上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要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它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斷走上成功之路。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無暇照顧他,他便自我放縱,學習不認真,作業(yè)不做,和同學關系不融洽。當了解到這情況后,我立即向他伸出關愛之手,找機會與他談心,時常撫摸著他的小腦袋問寒問暖,鼓勵他學習。慢慢的,他對學習不再馬馬虎虎了,一天天進步起來。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