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優(yōu)秀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13:40:25 頁碼:11
2023年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優(yōu)秀18篇)
2023-11-25 13:40:25    小編:zdfb

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教案的活動設計要具有啟發(fā)性和互動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下是一些編寫教案時需要注意的要點,希望能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一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垂直。

2、會用三角尺畫垂線。

3、能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1、用三角尺畫垂線。

2、能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掛圖、小棒、三角尺。

一、量一量。

兩條直線相交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在學習時,先讓學生用小棒或鉛筆擺出各種相交的圖形,從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觀察、討論這些相交的圖形線與線之間形成什么角,從而引出其中的一個特殊角——直角。學生在確認兩條線之間的直角關系時,要讓學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來驗證。

二、折一折。

讓學生用手中的紙折出量條相互垂直的折痕??沙浞肿寣W生自己來折一折,學生在折紙后,教師要引導他們學會用自己驗證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兩條折痕的關系,從而確定這兩條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說一說。

1、說一說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段。

2、說一說正方體的哪幾條邊是互相垂直的。

四、練一練。

1、我說你擺。

同桌互相練習:一個同學先放一個小棒在桌上,讓另一個同學,按要求擺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兩條線之間的垂直關系。問:如何確定門框相鄰的兩條邊是否垂直,讓學生自己來探索測量的方法。

安排讓學生用三角尺量一量,來判斷是否垂直,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五、畫一畫。

1、明確所畫的線與哪一條垂直。

2、明確所畫垂線是否有要求:一種是僅與某條直線垂直;另一種不僅要垂直,還要通過某個點。

六、小試驗。

讓學生應用垂直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明確直線外一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二

教學目標:

1.鞏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o。

2.,知道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夠辨認和區(qū)別它們。

教學過程:

活動一:簡單基礎的題目。

1、作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談談注意什么問題?(強調鈍角三角形高的畫法)。

2、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說說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給出三根小棒說說可不可以組成三角形?

3.4.53.3.32.2.63.3.5。

為什么?

三角形的分類: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間的聯(lián)系及個三角形的特點。

活動二:解決問題。

1、求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shù)。

1)三邊相等。

2)等腰三角形,頂角是50度。

3)有一個銳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據(jù)題目所給條件——分析——解決——匯報解題思路。

2、爸爸給小紅買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一個底角是75度,頂角是多少?

觀察找信息——分析——解決。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動三:提高題。

1、能畫出有兩個直角或者兩個鈍角的三角形嗎?為什么?

交流——匯報。

2、根據(jù)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邊形和正六邊形的內角和嗎?

交流討論——匯報。

總復習——三角形的練習卷。

復習目標:1、通過講評練習使學生對三角形的相關概念更清楚。

2、熟練畫出三角形的高和底。

3、三角形按角分和按邊分的分類,以及通過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來求三角形的各角,特殊三角形的求角度。

復習過程:

1、復習概念:

概念: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

4、三角形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條邊。

2、練習講評:

(一)在釘子板上畫指定的三角形。

注意:畫的時候為了準確,需要畫在釘子之間。

(二)填空:

1、一個三角形有()條邊、()個角和()個頂點。

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來分,可分為()、()(|三類。

3、三角形按邊的長短來分,可分為()、()。

注意:基礎概念題,主要是給學生對知識做個梳理。

4、5、6、題主要是根據(jù)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來計算角度,除了方法外,還要強調細心計算。

(三)判斷:

1、2、3、4、5都為概念的延伸題,要求學生要記憶。

6、7、8為多項選擇,主要是讓學生利用公式、概念靈活做題。

(四)畫高:

注:重點也是難點,放慢速度,讓學生用幻燈展示作業(yè),大家來評一評做對了沒有。

學生說一說畫高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1、用三角板畫垂線,用虛線。

2、要標上垂直符號。

(五)計算。

1、在三角形中角1=136度;角2=29度;角3=?

2、媽媽買了個等腰三角形的風鈴。它的一個底角是25度,它的頂角是多少度?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是35度,另一個銳角是多少度?

注意:強調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三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直。

3、能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畫垂線,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問題。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會用三角尺畫垂線。

一、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知。

1、擺小棒活動。

請大家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

2、思考。

兩條直線除了平行,還可以怎樣?相交。

3、板書。

平行和相交。

二、學習新知。

1、擺一擺,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擺出各種相交的圖形。

觀察,這么多相交的圖形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比較垂直與相交。

同桌討論:垂直與相交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擺出垂直的圖形。

并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它們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長方形的紙,讓學生思考,通過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線嗎?

讓學生嘗試折一折,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動要求:拿出一張正方形折一折,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彩筆把每組折線畫出來,便于區(qū)分。

展示學生的作品,并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驗證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線,你能說說我們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嗎?

5、我說你擺。

完成書本第22頁第1題。

生活中的應用: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學習畫垂線。

提問:你能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嗎?

學習自己嘗試畫垂直線。

展示匯報交流:為什么這樣畫?說說這樣畫的原因?

小結:用直尺畫一條直線,標出一點,畫過這一點的垂線。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

教師邊說邊演示。

同桌操作:直線外一點畫互相垂直的線。反饋交流。

三、鞏固練習。

書本上第23頁小實驗。

提問:去河邊,怎么走最近呢?

小組合作討論。

全班匯報交流。

師提問:從o點到直線ab有多少種可能。

比較:在這么多線段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認為哪一條是最近的?為什么?

四、小結。

直線外一點向這條直線引出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板書設計: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四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分數(shù)的認識(一)、小數(shù)、三步運算和應用、統(tǒng)計表和條形圖。

(一)數(shù)和運算的教學。

1、分數(shù)的認識;2、小數(shù);3、混合運算;。

(二)統(tǒng)計圖表的教學。

(三)數(shù)學思維專項訓練的教學。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初步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和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乘法。

2、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小數(shù)乘整數(shù)、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四則計算和簡單的口算。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運算定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3、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會計算三步計算式題,會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和比較簡單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4、會制作簡單的統(tǒng)計表,利用作圖紙繪制簡單的統(tǒng)計圖。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會對統(tǒng)計圖表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四、教學措施。

(一)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二)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fā)展。

五、教學進度。

略。。。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教材分析: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是在整數(shù)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教材通過購物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元?展開討論。由于是求4個0.2是多少?,這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學生列出算式是沒有問題的。再讓學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教材中呈現(xiàn)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義,分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了結果。教師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不要局限于某種方法。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由于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整數(shù)乘法,對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基本上掌握了,而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只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原有的知識結構應該是對學習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具備的。對于0.2×4等于多少的計算方法,利用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寫成0.2+0.2+0.2+0.2的連加算式,小數(shù)加法學生已經學過,計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也可以元、角、分來計算,即0.2元=2角、再寫成2×4=8角=0.8元。這也沒有多大問題。利用幾何模型來計算,由于學生已經學過了小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涂出4個0.2,然后再看一看涂了多少。也比較好理解。由于學生原有的知識對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比較多,再加上教材中情境圖,學生學習興趣一定會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題。

教師出示課件教材中商店購物的情境圖,學生進行觀察,然后提問:”從圖.......看到了什么?”學生以小組或全班進行交流圖上的信息。接著教師再提問:“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多讓學生提一些,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的提問,對于有助于本課的問題教師要板書。

二、建立數(shù)學模型。

1、列出算式。

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咱們一個一個來解決。先解決第一個問題,怎樣列式。

先讓學生獨立列式。學生列出算式,

2、討論計算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究計算方法。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全班反饋。

3、試一試。

同學們的想法很好,已知每千克蘋果的單價,求1.5千克多少元也要用乘法計算。那么怎樣計算?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然后交流計算方法。在讓學生獨立解決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在全班交流。

三、解釋應用。

1、在前面的情境中學生獨立解決“練一練”第一題。

3、“練一練”第三題。交流后教師引導學生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策略的選擇。

1、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

2、資源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小黑板等。

3、評價方式:激勵性語言、自評、對照學習目標評價、教師評價等。

教學反思。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的結果,書上的方法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有一位學生提出了第四種方法,他的方法是:老師我先把小數(shù)中的數(shù)當成整數(shù)和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等到一個整數(shù)積,由于算式兩個因數(shù)中有一個因數(shù)有一位小數(shù),所以積也應該有一位小數(shù)。我感到算法多樣化,對學生的思維非常有益。同時也促進了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六

《相交于垂直》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形象直觀的線,自然引出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再從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感受相交和垂直,便于學生的理解,是學生在學習了直線、射線、線段以及角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這部分知識是學生今后學習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幾何形體的基礎,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2.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針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確定的教學難點為:能用三角尺畫直線的垂線。

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基礎上由于受圖形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的影響,學生對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畫垂線時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操作不規(guī)范,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強操作的具體指導。以形象促抽象,讓學生進行理性思考,從而突破難點,掌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本節(jié)課我將通過實物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垂直現(xiàn)象,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索,理解互相垂直的含義。通過操作實踐,讓學生在“做”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探索中總結規(guī)律,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索活動中,獲得發(fā)展。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北竟?jié)課我會讓學生在觀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通過討論與交流,進行積極的思考,讓學生嘗試自己獨立解答,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理解新知,掌握和應用新知。

根據(jù)新課標的理念,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引入新知;自主學習,探究新知;強化訓練,鞏固新知;小結歸納,拓展新知;布置作業(yè),內化新知。

環(huán)節(jié)一、情境導入,引入新知。

上課伊始,教師用一根紅色的線引出學生學過的知識點:線段、射線、直線,接著出示圖片剪刀和紅十字并提問學生:如果在這兩幅圖中抽出兩條直線,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學生觀察后回答看到的兩條線是相交的,老師接著提問:兩條直線相交有什么特點呢?從而引出課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現(xiàn)實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內容,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環(huán)節(jié)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活動一:認識相交。

首先,教師通過大屏幕展示剛才看到的兩組圖片,兩條直線相交于一點,那么這兩條直線就是相交的。相交的這個點就是它們的交點。接著課件出示沒有交點的一組直線,教師提問:下面這兩條直線相交嗎?并提示將直線延長看看是否相交?學生獨立思考動手畫一畫后匯報,預測學生發(fā)現(xiàn)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延長后相交了。教師給于肯定性評價后講:其實兩條直線看似不相交,但是延長后會相交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常見。接著大屏幕展示情景圖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預測學生回答發(fā)現(xiàn)高樓是梯形的形狀,還發(fā)現(xiàn)高樓的兩腰的直線延長后是相交的,最后教師總結: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是相交的一部分,直線可以向兩端無線延伸,延伸后就相交了。

活動二:認識垂直。

然后老師提示學生:直線相交后所形成的角有很多情況,讓學生四人一組互相畫相交線并量一量夾角,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預測學生小組活動后,小組一發(fā)現(xiàn):相交成的夾角有兩個鈍角和兩個銳角,小組二發(fā)現(xiàn):他們相對的角的大小還相等。老師給予肯定行的表揚后提醒學生: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種特殊情況呢?預測三組學生發(fā)現(xiàn):相交所成的角都是直角,四個角都相等。教師總結:這是相交里的一種特殊情況,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它們的交點叫垂足。

接著教師提問:你能得到一組垂線呢?提醒可以折一折也可以用直角尺畫一畫,組織學生同桌之間動手操作并展示,預測學生一利用折一折的方法,最后量一下折痕發(fā)現(xiàn)是互相垂直的,學生二用直角三角尺的兩條直角邊畫出的,教師表揚方法很好:用直角三角尺的兩條直角邊可以很方便的畫出垂線。教師指導畫一組垂線的方法:先畫一條直線;然后用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對齊所畫直線,沿另一條直角邊畫出另一條直線;延長兩條直線,就是互相垂直。

環(huán)節(jié)三、強化訓練,鞏固新知。

在練習環(huán)節(jié)我將安排大屏幕呈現(xiàn)兩道不同的題。完成后注重反饋中的交流,學生在反饋中品味成功的快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更好地促進對本節(jié)課難點的理解和應用。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歸納,拓展新知。

練習結束后我會引導學生知識梳理,師生總結。讓學生同桌交流匯報的形式完成小結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小結中對整堂課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概括,有利于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去,有效提高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和整體思維能力。

環(huán)節(jié)五:布置作業(yè),內化新知。

基于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理解,在下課之后呢,我會布置兩個小作業(yè),第一個是課后練習題的第1、2、3題,第二是一個開放性的題,回到家跟爸爸媽媽交流今天的所學內容。

總之本節(jié)課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不斷的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探究等方法參與本節(jié)課的學習,以促進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七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垂直。

2、會用三角尺畫垂線。

3、能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并能這一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有待下節(jié)課延伸探討)。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2根小棒、1條繩子、1幅三角尺、一張正方形的紙(供“折一折”、“小實驗”操作用)。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

導入新課:畫一張公路的紅燈區(qū)交通圖讓學生觀察線路問題:(斑馬線:平行線)(交插線:相交)引出相交再進行垂直教學。

二、擺一擺。

兩條直線相交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在學習時,先讓學生用小棒或鉛筆擺出各種相交的圖形,從而引出垂直的概念。(學生在確認兩條線之間的直角關系時,要讓學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來驗證。)。

(板書:與垂直)。

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三、折一折。

(讓學生用手中的紙折出量條相互垂直的折痕??沙浞肿寣W生自己來折一折,學生在折紙后,教師要引導他們學會用自己驗證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兩條折痕的關系,從而確定這兩條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四、說一說。

1、說一說長方體的哪幾條邊是互相垂直的。

2、說一說教室里互相垂直的線段。

五、畫一畫。

1、一種是僅與某條直線垂直。(教師演示,學生跟畫)。

2、;另一種不僅要垂直,還要通過某個點。(教師演示,學生跟畫,強調要過某點)。

六、小活動。

同桌互相練習:一個同學先拿一個小棒在桌手上,讓另一個同學,按要求擺出另一根小棒。

七、聯(lián)系生活。

1、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略,放到最后的布置作業(yè)上p22練一練第2題安排讓學生用三角尺量一量,來判斷是否垂直,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兩條線之間的垂直關系。

2、小實驗(有待下節(jié)課延伸探討)。

讓學生應用垂直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明確直線外一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

八.教師總結。

反思:

在開展《相交與垂直》的課堂教學之前,我認真查閱了許多有關此課的資料,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立足農村,依據(jù)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在不改變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教材的編排做適當?shù)募庸?,使其更加適合于小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接受能力,然后確定以直觀演示與探究操作相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具體做法如下:

一、在動手實踐探究活動中認識圖形掌握知識。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和目標,運用了操作。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觀察“交通圖”引出相交、再通過手上小棒來“擺一擺”擺出很多相交的圖形,從中引導學生用三角形的直角邊來量一量,找出特例得出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的含義、然后通過“折一折、說一說”讓學生用紙張動手折出兩條互相垂直的折痕,加強學生對“垂直”的理解?!爱嬕划嫛⑿』顒印弊畲笙薅鹊卣{動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以動促思,領悟到知識的情趣。為學生提高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手腦并用,在操作活動中掌握知識,引導學生樂學、善學,使學生切實地掌握知識的特性,有了鮮明的認識。

二、“導放“相結合。

本課設計了一種比較輕松的民主的氛圍,學生主動探索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相與交流。在學生需要時,能夠給予引導,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在教學中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位置。把學生真正當作學習的主人,循循善誘,適時點拔,充分發(fā)揮教師“導”的作用。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活學活用知識。

本課例出現(xiàn)許多《相交與垂直》的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如:“門框、矩尺、木工工具鐵錐和小實驗?!逼淠康木褪且獙W生活學活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稊?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要求揭示了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要為實際生活服務,所以本案例老師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從生活中的“交通圖”引入相交與垂直,掌握知識后,再請同學說一說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八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一小節(jié)?!胺謹?shù)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整數(shù)到分數(shù)是數(shù)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又是學生認識數(shù)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shù)概念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去年以前的老教材這部分內容是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112——113頁,從去年秋天的教材才安排在四年級第七冊75-76頁,這也是因為認識到分數(shù)的理解較抽象的緣故而做的新調整。分數(shù)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認識幾分之一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學例1——例5借助實物演示(如可能我也準備課件)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學生的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shù)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shù)和小數(shù)等知識打下的基礎。教學大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shù),會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老師們常容易忽視這部分內容,認為它太簡單,簡單是我們對它膚淺的理解,實際上它較難理解。例如有一次在學了這部分內容有一個考試題是這樣的,15的三分之二是多少,許多老師認為這是分數(shù)乘法,要到六年級才學,實際上這題沒有超標,也是考驗我們學生對分數(shù)的意義是不是真正的理解了。如果真理解了分數(shù)的意義,做出這題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我們要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能停留在一個表面現(xiàn)象上,而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分數(shù)。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的如下:

(1)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了解具體分數(shù)所表達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充分發(fā)揮直觀教具的優(yōu)勢,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教學中要使學生在認識幾分之一時,形成感知的概念,充分發(fā)揮表象在認識分數(shù)概念中的橋梁作用。

教學難點:分數(shù)的實質是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因此分母、分子的含義是分數(shù)教學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部分。

二、說說這節(jié)課的教法:。

分層遞進,由扶到放。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主導思想,讓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根據(jù)直觀性原則,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fā),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練習內容自制教具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通過實物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來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認識幾分之一。積極貫徹啟發(fā)性原則,運用講授法,在課堂上,既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完成5個例題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五個例題運用不同的方式處理,達到的教學效果。

三、說說對學法的指導。

認識幾分之一這部分內容,共有5道例題。根據(jù)學生指導的自主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教師在講解例1時,首先引導學生觀看演示,從日常生活實例入手,初步認識二分之一,接著扶著學生認識三分之一,再獨立認識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實現(xiàn)其學生的“學”,體現(xiàn)在教師寓學法于教法之中,學習中多次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營造出互動教學的氣氛。

四、說說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引入:。

運用教具,以舊引新。一節(jié)新課,往往是從舊知識引入,關鍵是要牢牢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切入點,“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必須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口頭回答把4個餅和2個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把4個餅、兩個餅“平均分”成兩份后,每一份的個數(shù)可以用整數(shù)表示。把1個餅分成兩份,觀察1個餅切成2份后,重疊比較大小一樣。這每一份生活中叫“半個”,“半個”餅是多少能用整數(shù)表示嗎?由此引入新課。

(二)授課。

(1)運用演示,初步認識概念。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課,幾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比較抽象,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講解例1時,再次演示平均分一個餅。學生初步認識“平均分”,理解圖中幾份數(shù)和一份數(shù)的含義。這時教師指出這半個餅是一個餅的二分之一,引導學生在不同形狀低上對折一次,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的操作練習。接著演示,把它平均分割成三份比較大小后還原,認識三分之一。學生通過對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后,很快明白了幾分之一的含義。接著再教學分數(shù)的讀、寫法。

(2)實際操作,促進內化。

又請學生觀察教師的另一種折法,并提問:所表示的部分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嗎?

這時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為什么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不同,但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學生按老師設計的目的說出:因為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四分之一。如果分成四分的大小不相等呢?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數(shù)表示,這樣就突出了分數(shù)概念中相當重要的前提“平均分”的概念,為以后學習分數(shù)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3)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主動探索。

教學例四、例五時,學生觀察,自學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念義,隨機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分層遞進,隨例題發(fā)展,突出重點。

(二)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手段。為了使課內練習起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鍛煉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活動時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練習的形式要有變化,使學生在練習中保持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提高,讓學生做題時都要動腦想一想。三是面向全體學生,練習要有“彈性”,保證全班每個同學都有較多的參與機會。

(2)又設計了一道小猴分瓜的小故事,這是一道趣味思考題。三個同樣大的西瓜,逐個平均分成2份、3份、4份,讓學生比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大小,設問誰吃的多?為什么?這道題的練習目的,促進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融合貫通,激發(fā)學生興趣,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為建立分數(shù)單位“1”和分數(shù)單位的概念埋下了伏筆,最后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了全課小結。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難、重點,為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板書時注意兩點。

(1)圖文并茂,條理清楚,層次明確。

(2)突出重點.與課堂教學的小結相呼應。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九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網(wǎng)絡學習,使學生認識各種時間單位,探索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關系,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協(xié)同合作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3、運用網(wǎng)絡的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進行數(shù)學研究的持久興趣。

4、通過網(wǎng)絡的在線交流和協(xié)作研究,使學生初步適應網(wǎng)絡中的情感交流,積極合作,培養(yǎng)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個時間單位的關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

教學難點:掌握判斷平、閏年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調查,收集資料。

二、導入,匯報交流。

1、說說你對時間有哪些認識。

2、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世紀、年、月、日、季度、周等。

3、說說你對哪些知識還有疑問?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三、自主探究。

1、你想知道的更多嗎?你想學的更開心嗎?就讓我們駕駛太空飛船到時間的宇宙中去探索和遨游吧!(進入網(wǎng)上學習)。

2、教師預測需要集體層面討論的知識。

(1)每月的天數(shù)。

問:通過你的觀察,你知道一年中的12個月,每月各是多少天嗎?

(2)認識大、小月。

每月的天數(shù)一樣多嗎?有幾種情況?哪幾個月是31天?(板書: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哪幾個月是30天?(板書)其中還少了哪一個月份?那二月是多少天?(28天)有和他不一樣的嗎?(板書:二月28天29天)(蘇亞星全屏廣播一起觀看二月份的天數(shù))。

說明:二月,有的年份是28天,有的年份是29天。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是閏年。(板書:平年閏年)。

板書小結: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個月都有31天,我們把這些月份叫做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每個月都有30天,我們把這些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3)記憶大月、小月。

問:你是怎樣集注這些月份的天數(shù)的,能向同學們介紹你的方法嗎?

學生介紹方法。

問:你是從哪里知道這個方法的?

這位同學觀察的真仔細,大家都要做學習的“有心人”,不放過每一次學習的機會。

教師介紹拳頭法、歌訣法等。

游戲:老師說月份,學生舉手判斷:左手大月,右手小月。

過渡:剛才我們提到二月是28天的是什么年?二月是29天的是什么年?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張表格。

(2)平年、閏年判斷的方法。

大屏幕觀察1989―的二月份的天數(shù)。

這些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你是怎么判斷的?

質疑:奧運會在我國舉行,你知道這一年是什么年嗎?

組織學生討論:觀察―的平年、閏年出現(xiàn)的情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猜想:平年、閏年的年份數(shù)可能與幾有關系呢?

學生假設――驗證假設。

練習:判斷下列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978年。

引導學生質疑:1900年的年份數(shù)除以4,也沒有余數(shù),為什么不是閏年?

打開資料庫學生閱讀,學生閱讀:公歷年份數(shù)是整百數(shù)時,要除以400。

四、歸納小結,交流心得。

問: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交流。

問:你還有什么問題?你有什么辦法弄明白嗎?

五、開闊視野。

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綜合實踐或再線測試等版塊。

教學要求:。

1.在平均數(shù)意義的基礎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這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對應思想,并結合有關題目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教學用具:媒體課件,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設疑引欲,導入新課。

1.煤體出示口算題目20道,學生口算,統(tǒng)計兩組的口算成績。

2.小黑板出示兩組口算成績。

第一組。

姓名白雨晴孫源耿潤田徐凱文。

做對題數(shù)20121420。

第二組。

姓名張文潔公維金王玉平許文卓王乙健。

做對題數(shù)2010182020。

小組討論比較:哪一組的口算成績好一些?

3、老師根據(jù)學生討論結果小結引入:。

因為兩組人數(shù)不一樣多,不能比兩個小組的總題數(shù),用每組平均每人做對的題數(shù)比,比較合理。那么,怎樣求每組平均每人做對的題數(shù)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怎樣“求平均數(shù)”。

二、實際操作,學習新知。

(一)分組操作感知。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分小棒的游戲:。

1.小組長把準備的12根小棒按要求擺在桌面上:第一排擺2根,第二排擺3根,第三排擺7根。

2.小組觀察:每排擺的小棒根數(shù)一樣多嗎?

3.討論操作:請你們商量一下,怎樣移動小棒,使每排的根數(shù)一樣多?

(二)匯報交流求平鈞數(shù)的幾種方法。

1.說明:現(xiàn)在每排都有4根小棒,這個4就是原來2、3、7這三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

2.設疑:老師很想知道,這個平均數(shù)4,你們小組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選幾個小組匯報演示分小棒的方法,師板書相應的式子。

(1)移多補少。

從第三排小棒中拿出2根放在第一排,再拿出1根放在第二排,也就是“移多補少”,使每排小棒的根數(shù)一樣多。

(2)匯總均分。

先把3排小棒合?起來,求出總根數(shù),然后再平均分成三份,平均每排擺4根。

(2+3+7)÷3=4。

分析各部分名稱:2+3+7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4呢?

(3)假設調整。

假設每排都有2根,也就是以最少的第一排的2根為準,先從多的第二排中取出1根,從第三排中取出5根。然后把取出的6根小棒再平均分成3份,每排又可以分2根,再與原來的2根合在一起是4根。

3-2=17-2=5。

(1+5)÷3+2=4。

分析各部分的意義。

三、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凑n本主題圖、統(tǒng)計圖。

2.分析討論:怎樣回答老師的問題,求出平均沒個人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呢?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3、學生匯報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14+12+11+15)÷4=52÷4=13(個)。

啟發(fā)引導:還有別的方法嗎?

(1+4+3)÷4+11=13(個)。

師生共同分析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義,寫出答案。

三、練習鞏固,靈活運用。

(一)基本練習,嘗試運用。

1.說明:請同學們用學習的幾種方法求幾組數(shù)的平均數(shù)。

2.逐一出示練習題,學生練習解答,師生共同訂正。

(1)6、10、5這三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

小結:通過剛才的練習,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求幾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時,都是先求出幾種數(shù)量的和,再看看把總數(shù)量平均分成多少份,最后用總數(shù)量除以總份數(shù)求出平均每份的數(shù)量,也就是平均數(shù)。當然,我們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時,也要學會根據(jù)題目中數(shù)據(jù)的特點靈活選擇算法,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二)應用練習,解決問題。

小組討論解決課前問題:哪一組的口算成績好一些?

媒體出示答案驗證小組討論結果。

(三)對比練習,加深理解。

選擇正確的算式。

(1)(180t200+220)÷3。

(2)(180+200+220)÷4。

如果要選第一個算式,問題應該怎么提?,。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在理解了平均數(shù)意義的基礎上,學習了怎樣“求平均數(shù)”。通過學習,同學們不僅理解和掌握了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而且還能夠根據(jù)題目特點靈活選擇算法。另外,還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平均數(sh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不能用學到的新方法算一算你們組這次單元考試的平均分?比一比哪一組成績最好!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

一是課題的引入。這里我讓學生自己畫喜歡的角,然后同位之間進行比較大小,選擇有代表性的幾組。一種是直接用眼睛就能看出來的,另外的是僅靠眼睛是看不出來的,尤其是兩個角比較接近的時候,究竟是一樣大還是不一樣大。有的學生說用直角三角板去量一量,但通過操作也很難下結論。還有的說把他們剪下來比一比就好了,這是一種方法,但不能知道究竟是大了多少或是小了多少。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二是讓學生認識量角器,重點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在教學認識量角器時,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看看你在它臉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發(fā)言是那么的踴躍。說明學生是具備自主探索能力的。在教學認識1°角時,我先讓學生猜一猜,你認為1°的角有多大(用手勢表示);再閱讀書本看看1°的角到底有多大;最后在量角器上找1°的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深化理解1°角。在教學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時,首先在量角器上讀出一個角的度數(shù),并說出為什么?其次在量角器上讀出同一線兩個角的度數(shù)。因為讀角時學生容易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讓學生明白讀角時要注意把內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最后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它的兩條邊。

三是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課堂上學生不僅會量,而且講量的方法時也講得很好。大部分學生都能說這個角是從0度開始向哪邊展開的,這就分清了究竟看的是哪個刻度上的數(shù)。在組織學生量角練習時,讓學生量剛才自己的角,激發(fā)學生量角的熱情,增添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四是探究角的大小與兩邊長短的關系以及與角的兩邊張開程度的關系。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觀察、去操作,從而得出結論。

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在教學過程中,唯恐學生不明白有些內容講重復的太多,導致下面練習的時間不夠。

2.當一個學生第一次嘗試量角量錯后,卻忽略了他的再次量角。

3.在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簡煉。尤其是對一些數(shù)學術語把握得不夠。

4.教學評價方式上略顯單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間的評價。

5.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不緊湊,過度的地方處理的不夠理想當然,課無完課,人就是在錯誤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不斷成長起來的。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一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特征.

教學難點能利用三角尺畫直線的垂線及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學具準備一副三角尺,小棒,正方形紙,長方體盒子。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師:老師拍了一些漂亮的照片,大家想看一看嗎(電腦放映:運動場)這是哪里在跑道上有沒有互相平行的線呢再看這里的兩條線,它們互相平行嗎(不平行,他們是相交的)。

導入課題:兩條直線除了平行,還可以是相交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相交與垂直.

組織活動,獲取新知。

1,看一看(出示剪刀和衛(wèi)生標志)。

(1)讓學生用直線來表示這兩個圖案.

(2)讓學生說一說:這兩個圖案有什么不同。

(3)教師明確告訴學生: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就互相垂直.

2,折一折。

(1)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折一折,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請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把兩條折線畫出來,便于區(qū)分.

(2)作品展示。

(3)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三角尺中的直角)。

(4)為什么用三角尺中的直角來驗證兩條直線是否垂直。

(5)同桌互相驗證對方的折痕是否垂直.

3,說一說。

(1)讓學生說一說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線,并讓學生出來指一指.

(2)如果要驗證兩條線是否互相垂直,可以用什么工具。

(3)(出示課本p22的圖)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指出正方體或長方體紙盒上的哪些邊是互相垂直的.

4,畫一畫。

(1)用三角尺畫垂線。

a,教師演示畫線的過程,并講解方法。

(先畫一條直線,再用三腳尺的一條直角邊和直線對齊,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另一條直線)。

b,電腦再演示一次畫線的過程。

c,學生練習畫垂線,教師巡視指導.

(2)過a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a,學生自主探索垂線的畫法。

b,展示學生的成果。

c,讓個別學生上臺演示并解說垂線的畫法.

5,玩一玩:"我說你擺"的游戲。

(1)出示游戲規(guī)則。

(2)同桌兩人一起玩游戲。

6,做練習。

三,小結。

同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直。

3.能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畫圖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畫垂線,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建立相交與垂直的概念,會用三角尺畫垂線。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知。

1.擺小棒活動。

請大家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

2.思考。

兩條直線除了平行,還可以怎樣?相交。

3.板書。

平行和相交。

二、學習新知。

1.擺一擺,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擺出各種相交的圖形。

觀察,這么多相交的圖形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比較垂直與相交。

同桌討論:垂直與相交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擺出垂直的圖形。

并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它們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長方形的紙,讓學生思考,通過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線嗎?

讓學生嘗試折一折,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動要求:拿出一張正方形折一折,使兩條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彩筆把每組折線畫出來,便于區(qū)分。

展示學生的作品,并讓學生說一說你是如何驗證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線,你能說說我們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嗎?

5.我說你擺。

完成書本第22頁第1題。

生活中的應用: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學習畫垂線。

提問:你能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嗎?

學習自己嘗試畫垂直線。

展示匯報交流:為什么這樣畫?說說這樣畫的原因?

小結:用直尺畫一條直線,標出一點,畫過這一點的垂線。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

教師邊說邊演示。

同桌操作:直線外一點畫互相垂直的線。反饋交流。

三、鞏固練習。

書本上第23頁小實驗。

提問:去河邊,怎么走最近呢?

小組合作討論。

全班匯報交流。

師提問:從o點到直線ab有多少種可能。

比較:在這么多線段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認為哪一條是最近的?為什么?

四、小結。

直線外一點向這條直線引出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板書設計:

具體步驟: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

這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2、能運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七個方向,經歷知識的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資助探索確定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說一說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哪些方向?

學生回答。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的兩個辨認方向的方法你們還記得嗎?找兩名同學到前面來用這兩種方法辨別一下方向。

(指名活動)。

二、新課。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方向與位置的其他知識,辨認方向。

(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圖,分別看一看體育館在學校的__面,商場在學校的__面,醫(yī)院在學校的__面,郵局在學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師:圖書館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呢?

學生:北面。

師:剛才說了體育館在學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時候該怎么區(qū)分一下呢?其實只用東南西北來描述方向是不夠的,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來描述方向。

(板書: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課件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個方向點,將北方向給出,讓學生寫出剩下的七個方向。

課件再次給出第一幅情境圖,讓學生分別說出剩余的四個建筑物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通過例題講解確定觀測點,讓學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對性,確定方向時,首先要找準以誰為觀測點,再根據(jù)觀測點判斷方向。

師:現(xiàn)在以自己為觀測點,找一找自己的東西南北都是誰,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三、鞏固提高。

練一練第一題指名回答。

第二題,第三題學生做,指名匯報。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下課后自己制作一個方向板到操場上看一看,記錄校園各個方向有什么,下課找同學匯報。

一、復習引入課題:

1、上學期我們一起認識了四個描述方向的方位詞語,誰來說說是哪幾個詞?

學生說一說。

2、在生活中我們又是怎樣來辨認這些方向的呢?

學生做一做。

3、在地圖上我們又是怎樣確定位置的呢?

教師課件展示四個方向,學生看一看。

4、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辨認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引語:同學們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準備帶大家到笑笑的學校去參觀。

教師課件展示學校及周圍建筑物圖。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從畫面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一下,然后與同桌交流一下,最后老師要請同學們向全班匯報。

3、學生匯報觀察到的信息。教師將匯報到的建筑物貼片貼在黑板上。

4、怎樣描述更清楚一些呢?

教師將另外的四個方向統(tǒng)一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5、請同學們用描述方向的八個詞來說一說笑笑學校四周的建筑物。

教師課件展示題,讓學生說一說。

三、制作方向板:

1、教師展示方向板,學生觀看。

2、教師指導方向板的制作方法:拿出一張正方形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最后把紙攤開后再對角對折。在出現(xiàn)的八條折痕上標出八個方向。

3、同學交流誰的方向板做得好,誰的需要改進。

四、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里辨認八個方向。

2、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別是哪位同學。

五、實踐綜合應用:

1、教師課件展示中國地圖,學生觀察。

2、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北京、吉林、上海、四川和自己的家鄉(xiāng)。

3、完成書上第23頁的第1題。

4、學生看書第23頁第2題,說一說圖中建筑物的方向。

5、教師課件展示圖片,學生做游戲:說一說小烏龜?shù)闹車臄?shù)字各在小烏龜?shù)氖裁捶较颉?/p>

6、把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說一說校園內各方向分別有些什么。

六、全課小結:

2、說說你在今天的課堂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認為自己哪些地方表現(xiàn)最棒?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

七、作業(yè):

請同學們根據(jù)今天學習的知識和自己每天放學回家所走的路線,設計出自己的回家路線圖。

教學反思:

1、我以“參觀笑笑的學?!睘橐樱越鉀Q“笑笑學校的四周有哪些建筑”為導線,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能力。

2、教學設計時我積極關注學生的認知背景和生活經驗,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引起學生高度的興趣和注意力。

3、為了對生活中的數(shù)學進行提升、建模,抽象出數(shù)學的規(guī)律、方法,我在體驗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一個制作方向板的練習。

4、在“說說你的周圍什么方向上有哪些同學”的過程中,我請相鄰的的同學說方向,從而讓學生感知方向的相對性,知道以不同的事物為中心,同一事物會處在不同的方向上。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四

style="color:#125b86">

教。

學目標:

1.能夠根據(jù)數(shù)級正確地讀、寫億以上的數(shù)。

2.在探究億以上數(shù)的讀寫方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類比遷移能力。

3.在現(xiàn)實情境中,感受大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億以上數(shù)的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

有0的數(shù)的讀寫。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復習舊知。

1.讀出下面的畫橫線的數(shù)。

師:怎么讀億以內的數(shù)?

2.寫出下面畫橫線的數(shù)。

師:怎么寫億以內數(shù)的數(shù)?

(二)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億以內數(shù)的讀寫法,但我們的生活中不是只有億以內的數(shù),還有億以上的數(shù)(課件出示),這么大的數(shù)該怎么讀怎么寫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

二、探究新知。

(一)億以上數(shù)的讀法。

1.課件出示例圖。

2.師:試著讀一讀這些數(shù)。(七十億、一百億四千萬二千萬、四千零三億零五百萬)。

3.小結。

(1)師:再讀這些數(shù),邊讀邊想,你是怎么讀出每一級上的數(shù)的。(萬級和億級上的數(shù)都按照個級的讀法讀,末尾加一個“萬”字或“億”字)。

(2)讀出下面的數(shù)。

(3)師:這三個數(shù)中每個數(shù)都有很多的0,哪些0讀了哪些0沒讀?

(4)師:綜合大家所說,想一想億以上的數(shù)怎么讀?

4.練習:做一做。

師:在數(shù)位順序表中的數(shù)你會讀,沒有數(shù)位順序表,怎么辦?(分級)。

師:讀出這些數(shù)。

(二)億以上數(shù)的寫法。

1.課件出示。

三億三十億九千萬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

2.師:試著寫出這些數(shù)。(300000000、3090000000、700300200000)。

3.師:說說是怎么寫的。

三億,先找億字,三億在億級上寫3,其他位上都是0。

三十億九千萬,先找億字和萬字,三十億在億級上寫30,九千萬在萬級上寫9000,個級上全是0。

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先找億字和萬字,七千零三億在億級上寫7003,二十萬在萬級上寫20,其他位上都是0。

4.師:怎樣寫億以上的數(shù)?

5.練習:做一做第1、2題。

(三)讀寫法比較。

1.師:比較讀數(shù)和寫數(shù)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從高級起,按級讀數(shù)、寫數(shù)。

不同:讀數(shù)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寫數(shù)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2.師:無論讀數(shù)還是寫數(shù)都離不開數(shù)級,讀數(shù)時要先分級按級讀,寫數(shù)時要抓重點字來按級寫。寫數(shù)與讀數(shù)相反,讀數(shù)時,每級末尾的0不讀和其他位上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可在寫數(shù)時,要把這些隱藏起來的0全部還原回去。有時題目里沒有看到“零”字,寫數(shù)時卻寫了一串,比如三億,有時,明明只看到一個“零”字,寫數(shù)時卻寫了幾個,如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所以,讀數(shù)時要注意0讀還是不讀,讀幾個的問題,寫數(shù)時要注意在哪兒寫0,寫幾個0。

三、知識運用。

1.教材第22頁第4、5、6題。

2.讀數(shù)游戲。

(1)你寫出一個數(shù)我們讀。

(2)根據(jù)學生寫的,要求他們適當調整0的位置,使0不讀出來,或讀出一個、兩個……。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五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3、能根據(jù)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活動一:擺一擺。

1、用兩個小棒相交,可以擺出哪些圖形?

2、相交的圖形的線與線之間形成的是什么角?

3、用三角尺驗證直角時引出: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4、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并標出垂足“0”

活動二:折一折。

自己折一折,是兩條著折痕垂直。

相互看一看,你折的是互相垂直么。

介紹你是怎么折的?

用三角尺量一量兩條折痕的關系,從而確定兩條折痕的關系。

活動三:說一說。完成p21的說一說的要求。

活動四:練一練。按要求完成。

活動五:畫一畫。

教師演示畫垂線的方法,并講解。

分步,讓學生一步一步的學畫法。

完成p22“畫一畫”的第二題。

小實驗。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六

1.口算乘法。

2.筆算乘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j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類推并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3.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三、編排特點。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學計算。

本單元選取不同交通工具的運動為素材,引導學生學習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為后面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提供豐富的資源。

2.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索,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個因數(shù)的位數(shù)由兩位變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將舊知遷移到新知。讓學生在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整數(shù)乘法的算理,達到自主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用它解決簡單問題的目的。

3.加強估算,重視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時候往往只需要估算就行了,不一定都要精確計算。所以教材專門安排了一個例題來學習估算,讓學生理解估算的合理性,也就是理解什么時候應將因數(shù)估大一些,什么時候應將因數(shù)估小一些,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辨證觀點。

四、具體編排。

1.主題圖。

提供了六種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駛速度,為后面的例題提供素材。在這兒第一次出現(xiàn)“千米/時”的表示法。

2.口算乘法。

例1: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100以內)――整百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

(1)16×3可以用口算法,也可以想豎式。

(2)以16×3為基礎來學習它的變形160×3,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對比16和160的關系,總結幾百幾十乘1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2.筆算乘法。

(1)例1。

教學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一般筆算。教材這里給出了估算、筆算、計算器計算三種算法,其中筆算的算理讓學生自己自主探索,教材在這里只呈現(xiàn)了豎式結果。

(2)例2。

教學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計算時,要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算法,能口算的就用口算,不能口算在筆算。

(3)例3。

首先用直觀描述的方法教學“速度”的概念。這里注意突出速度的內涵是單位時間內走過的路程,如每分鐘、每小時等。接下來教學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讓學生來體會這種符號表示的簡明、快捷的特點,并學會速度單位的寫法。例3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探索速度、時間與所行的路程之間的關系,構建數(shù)學模型:速度×時間=路程。再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

(4)例4。

教材以兩組乘法算式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索當一個因數(shù)不變時,另一個因數(shù)和積的變化規(guī)律。并嘗試用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這里還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地理解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同時滲透函數(shù)思想。

(5)例5。

教學兩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的估算。估算也是解決問題常用的方法,但是估算沒有固定的法則,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采取適當?shù)牟呗?。教材在解決買票要準備多少錢的問題時,提供了兩種估算方法。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哪一種估算好一些,也就是說要選取怎樣的估算策略,這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點。讓學生結合實際來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估大,什么情況下要估小,才能符合要求。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五、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舊知,讓學生遷移類推,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方法。

2.允許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不同計算方式。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七

這節(jié)課主要是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感悟學習知識。使學生在自己的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1、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動手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使學生獲得知識途徑的多元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和學習數(shù)學。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

讓學生解決生活中如何確定車站的位置,就是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強化與理解,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整個教學過程在活動中完成,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垂直線段距離最短的問題,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采用通過實踐“悟”的教學,讓學生從實踐的過程中自覺領悟互相垂直的概念。先讓學生用兩支鉛筆擺,再畫出自己擺的圖形,從生活中抽象出互相垂直的圖形。從上課看來,互相垂直的直觀圖形在學生的頭腦中已經有了很清晰的印象,這是一種為學生提供的憑直覺感悟的過程。悟后讓學生實踐,把長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看書觀察,學生得出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先沿邊對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對折,也可沿對角線對折,就可以得到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在折的時候,出現(xiàn)了有的同學折得很復雜,出現(xiàn)了很多折痕,由學生自己展示哪些折痕是互相垂直的。學生悟出結論: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備條件是:在同一平面內相交、交角成直角。總之,這節(jié)課采取選擇貼近學生思維的素材,通過學生實踐操作,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盡管要解決的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探究的過程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由于將解決互相垂直的知識置于實踐操作之中,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被“激活”,能夠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動完成認知的建構,把直角、相交等知識結合起來。

這節(jié)課是通過學生的操作活動,探索有關垂直的知識,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在自己的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現(xiàn)做如下反思:

1、重視實踐感悟。本節(jié)課,我先出示兩條直線再移動它們的位置,引出兩條直線相交,然后用小棒擺相交,引出兩條直線相交的兩種不同情況,接著引導觀察、討論這些相交的圖形中線與線形成什么角,從而引出其中的一個特殊角——直角,抽象出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圖形,這就為學生提供的憑直覺感悟的過程。

2、重視動手操作。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動手,把長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學生得出用一張紙先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對折,就可以得到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在折的時候,出現(xiàn)了有的同學折得很復雜,找出了很多組互相垂直的線,從中悟出結論: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備條件是:在同一平面內相交、交角成直角。

3、重視聯(lián)系生活。通過讓學生尋找教室或生活中的垂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判斷練習。在判斷練習中學生出現(xiàn)爭執(zhí),尤其是長方形中,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這一練習題中,另外的三個角哪去了是學生爭議的焦點。這個尋找垂線的練習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這節(jié)課成功地采取選擇貼近學生思維的素材,通過學生實踐感悟學習的教學方法,成功地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著手,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整個教學活動充滿了生成性、不預期性。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或取新知識,充分發(fā)揮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盡管要解決的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探究的過程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由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被“激活”,因此就能夠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動完成認知的建構,把直角、相交等知識結合起來。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相交與垂直教案5篇篇十八

教學目標。

(一)復習目標。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tǒng)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并能根據(jù)給定的數(shù)據(jù)整理制作統(tǒng)計圖,分析結果。

5.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6.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進一步培養(yǎng)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二)復習的具體措施。

1.大數(shù)的認識。

知識點:

(1)數(shù)位順序表,數(shù)級、數(shù)位和計數(shù)單位的關系、多位數(shù)的讀法、寫法。

(2)數(shù)的組成。

(3)比較大小4、數(shù)的改寫;數(shù)的省略;數(shù)的改寫與省略的異同。5、數(shù)的產生(自然數(shù)、十進制計數(shù)法)。6、計算工具的認識與使用。

易錯點:

(1)寫數(shù)時中間連續(xù)的0容易遺漏。

(2)數(shù)位和計數(shù)單位間的區(qū)別。

2.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知識點:

(1)知道什么是直線,什么是射線,什么是線段;進一步理解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聯(lián)系;知道什么是角,什么是平行和垂直,什么是距離,知道點到直線的距離最短;知道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四邊形的集合圖。

(2)會用量角器量角、畫角;會用三角板畫角,拼角,能區(qū)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掌握各種特殊角之間的關系。

(3)會畫垂線、平行線、長方形、正方形,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會畫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

易錯點:

(1)用三角板拼角求度數(shù)易錯。

(2)垂線段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欠靈活。

(3)梯形的高畫法。

3.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

知識點:

(1)口算乘法: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的口算方法。

(2)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注意因數(shù)末尾有0的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3)掌握估算的方法,具體問題中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4)能利用三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5)掌握積的變化規(guī)律。

(6)口算整十數(shù)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shù)。

(7)正確計算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

(8)理解商的變化規(guī)律,并能運用其進行簡便計算。

易錯點:

(1)利用因數(shù)和積的關系進行計算。

(2)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豎式簡算時,橫式余數(shù)忘補0。

4.統(tǒng)計、數(shù)學廣角。

知識點:

(1)再一次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

(2)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進行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

(3)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能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出的方案。

易錯點:

(1)條形圖上不標數(shù)據(jù)。

(2)不認真看圖例答題時把內容填反了。

5.解決問題。

知識點:

(1)熟練解決歸一應用題、歸總應用題、連乘應用題、連除應用題、乘除混合應用題。

(2)解決綜合性問題。

易錯點:

(1)不答題,或答題不完整。

(2)數(shù)量關系錯,導致解決問題的方法錯。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