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18 06:57:12 頁碼:8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9篇)
2023-09-18 06:57:12    小編:筆塵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說課的課題是《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p69的內容。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等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真分數和假分數既是分數意義的延生,又是對原來分數理解的一次補充。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比較全面的理解分數概念,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關于分數的數感,也為下節(jié)課學習帶分數打下基礎。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分數的經驗基礎,但那時主要是從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角度來學習的,認識的分數都是真分數,而現(xiàn)在,引入了假分數,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認知結構。但又因真分數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而假分數表示什么?在單位“1”不夠取得情況下怎么理解?在生活中假分數又有怎樣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并不明白。因此構建對假分數意義的理解是個關鍵,同時也是難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經歷”“感受”和“體驗”概念的建立,結論的探索過程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并能辨別真分數和假分數。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進行有條理的思考,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透徹理解概念,互動學習,人人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3)情感與態(tài)度:能夠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1、教學重點: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

從知識與能力角度分析,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學生認識真分數、假分數,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是重點。從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培養(yǎng)角度分析,重點是學生體會分類思想的應用;去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并掌握它們的特征。通過分類認識真分數是分子比分母的分數,而假分數就是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數。

2、教學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定位在結合圖形理解假分數的意義和在數軸上表示數。因為在這個教學內容之前學生認識的都是真分數,可以說真分數已經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要想讓孩子認識假分數,就要打破原有的認識結構,所以比較難。另外在數軸上表示數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向是難點,將真分數和假分數標在數軸上是學生經常出錯的地方,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雖然已滲透了一些,但是接觸的都是真分數,在數軸上表示假分數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比較困難。

(一)、自主探索,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考慮到學生對分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本節(jié)課在教學思路上突出學生學的過程,力求讓學生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概括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動手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線

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觀察分數、動手對分數進行分類、合作交流等活動,熟悉理解了新知,是學生能夠直觀、清楚的認識、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

本課教學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思維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闖關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目的是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第一關:幸運問答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設置了兩個題,第一題主要是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一方面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也為后面的教學奠定基礎。第二題讓學生說出分母是4的分數,主要是為學習假分數奠定基礎。

第二關:幸運探究

1、教學例1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所以比較簡單,但是也為后面教學例2做了一個鋪墊。

2、教學例2

出示第一個圖:

(1)說一說怎么表示?

(2)為什么這樣表示?

出示第二幅圖:

這幅圖對于學生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很富有挑戰(zhàn)性,針對這樣的問題,我采取了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的方式。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時間。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會出現(xiàn)用表示的,這是在備課時預設到的情況。然后我接著問,還有不同的意見嗎?從而引出,然后讓學生想一想,究竟用哪個分數表示恰當。根據分數的意義從而得出是正確的。然后讓學生再說一說為什么用表示,從而突出重點,攻破難點。

出示第三幅圖:

(1)說一說怎么表示?

(2)為什么這樣表示?

根據上面的圖再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用類推的方式不難解決這個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學使學生對原有知識的一個補充與提升,使學生對分數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3、指導分類,揭示概念

(1)觀察比較這些分數中分子與分母的大小你們能給它們分類嗎?

小組討論分類方法

(2)匯報分類結果,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引出真分數和假分數

(4)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

(5)看書理解概念。

(6)舉例說明真分數和假分數

(7)問:看書過程中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引出: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

討論:為什么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學生觀察、比較、分類等學習活動,是學生能夠清楚的認識、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通過看書,進一步了解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最后通過舉例說明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三關:幸運考場

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達到兩個教學目的,一方面是檢測學生是否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另外一個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數軸上表示數,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教學難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讓學生同座位交流,然后匯報,找到分數所對應的點,并說明理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不僅真正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更能清楚的顯示出真分數與假分數的特性,有助于對分數特性的理解。

第四關:幸運判官

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對真分數和假分數是意義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第五關:幸運沖刺

通過這組練習題,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拓展與延伸。

研究性學習作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設計“真分數和假分數”這節(jié)課時我力圖把研究帶入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到知識、發(fā)展能力。反思本節(jié)課教學: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闖關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三、本節(jié)課上學生提出是不是真分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假分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學生思維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xiàn)。所謂思維的批判性,就是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問,辨別是非,評價優(yōu)劣的一種思維品質。批判性的思維是一種事實求是,周到、縝密的思維。在教學中利用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引導孩子分析辨認;或者適當的給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斷,啟發(fā)孩子辨別真假;或是故意給出某些問題的錯誤解答,組織討論,讓孩子找出錯誤之所在和原因都可以使孩子思維批判性得到發(fā)展。思維批判性的發(fā)展會促使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都得到提高。這種良好的思維習慣可以使學生在中學數學“分類討論”題中如魚得水。

古羅馬教育家普魯塔克說過:“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蔽覀儽仨毰κ棺约旱恼n堂充滿著人性的展示和發(fā)展,充滿著感情的交融與碰撞,課堂應是我們共同的精神成長的樂園。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二

1. 在具體的活動與情況中,初步體會減法的數學含義,認識減法。

2. 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能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初步感知減法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運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步體會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能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并運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教師在黑板上列兩個式子3+2,4+1,準備5個蘋果,然后叫兩名同學來做題,做對的可以吃到蘋果以資獎勵。

(1)讓班內的其他同學看5個蘋果,然后拿走兩個,讓同學們回答還剩下幾個,教師在黑板上列式子。

(2)講出減號的意義。

(3)讓學生說說是如何想的。

(1)教師引導學生讀題、思考。

(2)讓學生獨立試做。

(3)教師給班級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4)全班匯總。

(5)教師總結并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三

行為動詞是“探索”, 指的是獨立或他人合作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理解或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發(fā)現(xiàn)對象的特征及其與相關對象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獲得一定的理性認識。核心詞是“規(guī)律”,本節(jié)課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來課標對這部分知識的要求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雜亂無章的去解決問題。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過三個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四個人小合唱固定一個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這樣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簡單的排列,通過列舉等直觀方法幫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讓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其中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1、探索、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簡單的排列規(guī)律,培養(yǎng)觀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過觀察、研讀、交流、驗證等活動,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的過程,體驗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和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對身邊事物進行數學思考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難點: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簡單事物的排列規(guī)律。

(1)情境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本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2)“探究——研討”法: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提高思維能力。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提出了

“如果于老師帶領我們班a、b、c三個同學到文登學公園游玩,最后我們四個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師安排在左起第二個位置上,其他的3個同學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三個人排隊和四個人排隊且確定一個人的位置的排法總數是相等的,讓學生意識到排法總數是不受確定的那個人的位置影響的。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有序思維方法,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統(tǒng)一認識。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四

我講的'這課是北師版三年級上冊《購物》,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基礎上學習的新知識.導入新課是舊中引新。講授新課時,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輕松地獲得了新知識.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并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一)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根據教材內容及本班學生特點,堅持新課程改革的以“學生為主題、教師為輔”這一基本原則,以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為主,小組探討學習的方法解決本課內容。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新課

1.情境導入教學例1:引導學生看圖.

提問:從圖上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說明圖意.

2、老師提出問題:

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式?

請學生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再說一說怎樣列算式,為什么,教師板書

3、得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討論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4、學生提出問題,其余學生練習

5、小結學習內容,板書課題

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反饋做試一試:

第1、2題由學生板演完成,其余同學寫在練習本上

第4題先找學生說一說,再板演完成,其余同學寫在練習本上,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

(四)小結 學生說收獲,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下課。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五

本課出自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一)》的第18~19頁,主要內容是讓學生根據地毯上所給圖案探求不規(guī)則圖案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這是為下一步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及組合圖形的面積打基礎。

根據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3點:

1、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重點:利用分割的方法,把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再計算。

難點:會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五年級學生已經在有效教學模式下歷練一年,已經比較熟悉先學后導、組內合作、匯報交流等方式。再加上本節(jié)內容很具有觀察探究與合作的價值,故選用觀察法、先學后導、小組合作、交流匯報,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匯報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這幅圖有什么特點?它像什么?進而發(fā)現(xiàn)它是對稱的,像地毯。接著揭示課題并板書: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二)組內交流。先說明每個小方格的面積表示1m2,接著提出“地毯上藍色部分的面積是多少?”的問題,請同學們把預習的情況在小組內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平臺,體驗成功的樂趣。集思廣益,對學困生是一個有益的補充,要求每一個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多少不限,有自己的方法即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視其情況,可適時參與小組交流,體現(xiàn)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系。

(三)匯報展示。讓小組代表說出自己的方法,力求準確完整,教材體現(xiàn)了三種方法:數方格,分割法、大面積-小面積。數方格是直觀、基本的方法,第2、3種方法是重點。教師的提問,講解要詳細,并作必要的板書,通過比較,加深對三種方法的理解掌握,重點是后兩種方法,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體現(xiàn)解法多樣化的同時,說明后兩種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有陴益。最后通過練習強化方法,注意讓學生多想、多說出思維過程及方法。

(四)鞏固練習。運用所學方法解決問題,及時鞏固,促進理解。

(五)課堂小結。先讓學生說出本節(jié)課學會了什么內容,對知識做一總結,教師做有益的補充和概括,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讓學生課后嘗試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實際問題。

(七)板書設計。簡明扼要概括本節(jié)課所學的3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六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內容是有關小數的教學內容,在整個教材中,是學生在熟練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學習了分數的基礎上,系統(tǒng)學習小數的開始。這部分內容也是學生第一次開始接觸小數。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習了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后,對小數的讀寫法進行教學。這是認識小數中比較重要的一環(huán),這也是為以后進行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及小數的四則運算做知識積累準備。它是整個有關小數學習中的基礎,可以說是一相當重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根據對這部分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數位,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類比、遷移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中的重點是對計數單位的理解,正確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整個教學內容較為簡單,相對于對計數單位間的進率和小數的讀寫方法可能會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結合本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擬在課堂中主要采取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比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引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這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中必須首先考慮到的問題。根據本節(jié)的內容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五一”期間模擬登山的情境,整個教學活動貫穿在這一個大背景下。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樂趣,我將登山活動變成了一種比賽,學生初分成兩隊進行登山比賽。在登山的過程還設置了許多的“驚喜”,進行情感教育與表揚激勵。

2、自學輔導法。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養(yǎng)成一些自學的習慣。因此,本節(jié)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以教師的檢查幫助學習為輔。

本班學生一直都在課堂上嘗試進行自學與教師輔助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加上本內容在一定層次上的相對簡單。所以我大膽采用了學生自學與學生互教的方式。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然后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學習。這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好的自學習慣,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五一有什么旅游計劃?想不想登山?今天我們就在課堂上進行一場登山比賽??纯茨男┩瑢W能順利登上山頂,拿到一份“寶藏”。創(chuàng)設一個比賽登山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前就有一種新鮮感,在課堂上能保持一種較為旺盛的學習力。

(二)復習引入

本節(jié)課是有關小數的讀寫法,這與整數的讀數法有不少相似之處,可以通過以前有關整數的讀寫法及相關知識進行遷移和類比。所以,在新授之前安排了讀整數,復習整數的數位順序表等內容。

1、我們今天上的是什么課?(數學課)所以一開始我們就來一輪非常簡單的讀數游戲。

用小卡片出示下面的數,兩組分別抽一組的同學快速讀。

7093100000.7286000.632500

2、要讀出這些數就必須非常準確、熟練地知道整數的數位順序表(齊聲說)

比賽:每隊各派兩人,從教師手中抽三個計數單位,三個數位,貼在相對應的數位位置上。

個、十、百、千、萬、…(一級)

3、引入新授

小數,它們以小數點為界,分為兩個部分,左邊為整數部分,右邊為小數部分。剛才我們分析了整數部分的計數單位和數位,其實小數也有計數單位與數位。這就是我們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三)、學習小數的數位順序

1、學生先在小助手“樂樂”的幫助下進行獨立自學,(樂樂是在本班數學教學中的一個虛擬卡通人物,主要是在教學中提示幫助學生進行自學)

2、在自學的基礎上,結合以上的幾個小數指名說說小數的數位和計數單位。然后通過一個比賽活動強化對小數數位和計數單位的記憶。兩隊各派三名同學上前,依次抽一個數位貼在相應位置上。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萬分位、…(二級)

3、為了鞏固數位順序的相關內容,緊接著設計了以下這部分練習:

(1)、小數點右邊第二位、第三位、第一位、第四位各是什么數位?計數單位是什么?

(2)、省略號表示什么?

(3)、各計數單位間的進率為多少?

(4)、寫出24.375每個小數位上的數各是幾分之幾?(三級)

(四)、自學小數的讀法與寫法

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仍然是在小助手“樂樂”的提示進行自學,教師進行課堂巡查,并對部分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

(五)、檢查自學效果

在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自學后,教師通過設計練習,對學生的自學效果進行檢查,在教學中適時對學生在自學中沒有掌握的內容進行強調幫助掌握學習內容。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采取了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設計,讓學生找到自學的成就感的同時,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自學時的漏洞。同時在檢查過程中還設計了兩個比賽活動,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動學習的樂趣,激發(fā)探索欲。

1、你會怎樣讀小數?

2、讀出下面的小數:

6.50.004160.0730.0085340.09

3、想一想每個小數分別表示什么呀?(四級)

5、你會怎樣寫小數?

6、寫出下面的小數:

四點零三九零點四零八三十點零一五

7、想一想:每個小數表示什么?(六級)

8、比賽:以紙條的形式出現(xiàn):三點七三零點三零七五十點二零八四萬零七十三點六九

隨機從每組中各挑兩名同學上臺板演。其余同學先完成自己組的兩道題,再檢查另一組的是否正確。(七級)

9、讀p8788頁的讀寫規(guī)則。

(六)、鞏固練習

這個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中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對于新知的一個消化吸引,再利用的一個過程。在這里安排了兩種類型的題目:一是基礎知識題,主要是書上的相關練習,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練習再次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難點;一是知識拓展題,是一個書上的思考題,主要是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學會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

1、p88做一做(s)

2、p894、5、6、7(s)檢查方式:抽查與統(tǒng)一講解相結合(八級)

3、知識拓展:

用5、0、7、6這幾個數字,寫出下面各數,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

(1)、小于1而小數部分是三位小數

(2)、大于7而小數部分是三位小數

(3)、0不讀出來而小數部分是兩位的小數(九級)

(七)、小結:

提示課題,哪些同學成功的獲得了這些寶藏了?出示“我會讀寫小數”。你們都獲得了這份非常重要的知識寶藏,相信會為你今后的學習帶了許多幫助。其實學習數學就我們的隊名也可以這樣的快樂輕松而且簡單呢。

(八)、布置課堂作業(yè):

根據教學的重點有針對性的設計以下兩道作業(yè)題,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1、讀出下面各數:

0.07讀作:1.405讀作:

20.03讀作:70.009讀作:

2、寫出下面各數:

零點二二寫作:二十點零零七寫作:

三十點八寫作:一百點零九三寫作: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七

各位評委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第7冊134頁—136頁《面積和面積單位》,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為以后學習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教材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的含義,在認識面積的意義后,接著學習面積的單位,使平面圖形的大小有了度量的標準,這樣就減少了認識上、理解上的難度。基于對教材的以上認識,按照大綱的要求,確定如下:

1、 知識目標: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他們實際的大小。

2、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用面積單位測量圖形的面積。

3、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

面積概念及常用的面積單位形成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讓學生說說多功能教室有哪些物體,和你家的房子比較一下誰大一些?并問學生想不想知道多功能教室到底有多大?比你家房子大多少?從而順其自然的導入新課。教師板書:“面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xiàn)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課的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來完成 第一步認識面積首先讓學生通過用手摸數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面和課桌的桌面,看電腦中的兩個鏡框的畫面,來感受物體表面有大有小。接著讓學生畫平面圖形,讓學生知道平面圖形也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議、說,給他們的大小起個名字,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面積定義,教師板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識入手,通過眼看、手摸、口述、用腦思考等多種感觀參與到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教師及時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引導學生抽象出面積的概念。第二步,比較面積的大小,引出面積的單位首先讓學生知道正確比較面積的大小,必須有統(tǒng)一的標準,教師先出示一個正方形,一個長方形,學生用觀察法比較,會有三種答案,用疊起來的方法比較(試一試),還是不能確定大小,教師根據學生的兩次信息反饋,鼓勵同學們大膽創(chuàng)新,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再演示,在兩個圖形上分別畫上同樣大的小方格,通過數小方格的數量,學生明白方格多的面積就大。在學生已經知道用數格法來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前提下,運用游戲的方法來比較同樣一個圖形,可以是6格也可以是12格,從而產生了矛盾,達到了學而思,思又惑,惑求解的目的,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確地比較兩個面積的大小,必須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接著教師巧妙引出面積單位這一概念。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什么單位?告訴學生今天先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板書: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指出面積單位還有別的,如“平方千米”也是一個面積單位。以上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在師生共同提出問題、產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一直處在積極探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這個環(huán)節(jié)分三步來完成: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課本并出示相應的自學提示。第二步是分層次來學習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的教學以“教”為主;具體環(huán)節(jié)如下:找,從自己備的學具中找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想:看著1平方厘米并把它印到腦子里。比, 比一比你手上的哪個指甲大約是1平方厘米。畫, 畫一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 量一量你的橡皮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教學以“扶”為主;“1平方米”的教學以“放”為主。以上利用多種方法的教學,促使學生鞏固了面積單位,發(fā)展其空間觀念。第三步用單位面積測量物體表面的面積 .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為此,在教學中都進行了操作練習讓學生去量一量橡皮、書本封面、課桌,并讓學生學會估量黑板和教室地面的面積。

主要設有填空題判斷題和操作題。目的讓學生明白(1)正確運用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滲透長度和面積的區(qū)別,為下節(jié)課做好鋪墊。并且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欲,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空間。

課堂小結后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思考題,讓學生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測量我們的操場,這個方法可行嗎?為后續(xù)學習埋下伏筆。總之,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從實際生活引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注重學生的信息反饋,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發(fā)展。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八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編寫乘法口訣的開端,也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其地位尤為重要。在小學階段,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經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熟記5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

知識與技能

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及意義。熟記5的乘法口訣,并會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通過擺小棒、編口訣、找規(guī)律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遷移類推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引導學生找到編寫口訣的方法,發(fā)現(xiàn)口訣的規(guī)律,尋找最佳的記憶方法。體會一句口訣解決兩道乘法算式,感受學習乘法口訣的好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學會利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這個目標既符合兒童認知發(fā)展的特點,又符合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以及學好數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連加的計算方法,他們已能根據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結合情境用數數或連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這些知識儲備都為學生在本課進行自主編制口訣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大多數學生雖然沒有接觸過乘法口訣,但因為暑假提前預習過相關知識,所以對口訣也的記憶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訣。針對這一情況,課上我注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5的乘法口訣,運用具體情境理解5的乘法口訣所表示的意義。依據新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課前利用動態(tài)的視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很自然的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

2.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動。

3.通過趣味性的變式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根據教材及學生年齡特點,在推導5的乘法口訣時,我讓學生從編兒歌開始,找到編口訣的竅門,然后順理成章的列出算式歸納出乘法口訣,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活動中學習到新知識。

另外,《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在具體的教學中我注意用贊許、激勵、表揚,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采取了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思考、交流、操作中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合理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直觀的畫面、形象的圖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孩子學習,興趣為先。課前,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雜技視頻,吸引學生眼球,接著引導學生觀看雜技圖片,再以雜技圖片為情境圖呈現(xiàn)數學信息,進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自然順暢,較好的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思維調節(jié)到最佳狀態(tài),自主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體現(xiàn)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精心設計了一些能讓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發(fā)展思維的活動,玩中學,樂中悟,在自主探索中親身經歷知識形成過程,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交流,進而有序地推進學生對新知的體驗、感悟、建構。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特點,課堂上我主要遵循了直觀性、知識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更多的關注情境與知識的連接點,促進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的遷移,主動進行新知的建構。由于《5的乘法口訣》是學習編寫口訣的開端,其地位極為重要。因此我采用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教學策略,逐步讓學生經歷并掌握口訣的形成過程,體現(xiàn)了知識的序列。先是利用編兒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二是利用51與 15的乘法口訣,由老師編給學生看。三是編52與 25的乘法口訣,老師指導學生來編。四是放手學生自己編口訣。五是讓學生觀察口訣,發(fā)現(xiàn)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在這樣由扶到放的過程中,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此環(huán)節(jié)我還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在關注結果的同時,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中的理念,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思考,利用已知探究未知, 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fā),點撥,留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探究的全過程。這樣學生在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不但較好的理解了口訣的來源和意義,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在記口訣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利用喜歡的方法來記憶。通過交流與提問,豐富記憶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口訣的含義,弄清楚乘法意義、算式、口訣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適時有效的提問、比賽又使課堂錦上添花,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體現(xiàn)了新課標新理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 趣味練習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既掌握知識和技能又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本節(jié)課將枯燥的練習都賦予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注重了練習形式的多樣性、練習內容的趣味性。 用猴子兄弟的煩惱,小豬的難題,身邊的數學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練習熱情,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理解口訣、記憶口訣。雖然都是5句口訣不斷地重復,卻讓學生學而不厭,熟而不倦,讓原本枯燥機械的練習變得鮮活靈動起來。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能強化已學的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應用的技能,更給了學生一個思維拓展的空間。

(四)回顧整理暢談收獲

結合課堂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整體回顧整理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用自己的語言清晰的表達出來,理順知識脈絡。

(五)課堂檢測檢驗效果

課堂檢測是對學生過程性學習的一種綜合評價。主要考察落實學生是否真正做到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并熟練運用其解決問題。

總之,本節(jié)課的教學策略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主,尊重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通過競賽、操作、游戲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經歷由未知到已知的學習過程,經歷編口訣記口訣用口訣的學習過程,在反復實踐中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同時滲透了數形結合、有序等數學思想方法。這樣的教學設想目的是讓不同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fā)展。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說學情篇九

面積單位間進率是《人教社》九義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位的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有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這部分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單元的內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建立了面積的概念并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探究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同時它也是學生在以后四年級學習的小數與復名數和與面積有關的應用題及在生活中解決與面積有關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設計本課時我們力圖展現(xiàn)概念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多種活動中獲得多種感觀認識,抽象出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我們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明了活動目的,親身經歷比較完整的探究過程,獲得探究的體驗。

1、知識目標: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能力及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生生合作的學習精神,樂于助人的集體精神。

重點: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

難點: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

對于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我們組的教師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先后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教學設計,下面僅結合課堂教學中的三大環(huán)節(jié)(開課、活動操作、練習設計)來簡述一下我們的研究過程及我們對每種設計的感受。

1、第一環(huán)節(jié)開課的研究

關于開課的研究,第一次試教,學生回憶長度單位復習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引導到面積單位的研究。這里教師讓學生通過畫1cm、1dm的線段,1cm2、1dm2的面積來引入。第二次教師拿出一個長方形(面積是1dm210cm2)讓學生猜它的面積是多少,學生會選擇以平方分米為單位來描述大小,當老師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進行覆蓋發(fā)現(xiàn)多了一點,給學生制造研究的動力,學生用低級面積單位去描述,并引導學生對結論進行思考展開對面積單位的進率的研究,第三次試教葉靚老師出示三個不同大小圖形,分別是正方形、長方形讓學生選擇手中的學具研究得出三種圖形的面積。由于3號圖形是1dm2也就是100cm2,從而揭示cm2與dm2之間的進率。第四次試教我們回歸課本,從回顧長度單位的進率遷移到對面積單位的進率的學習。

這四次開課研究每次的側重點不同。第二、三次的導入設計突出了面積單位的應用價值試教發(fā)現(xiàn)分散了教學重點,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認知障礙,重點不夠突出。

而第一、四次開課研究目的性更強,直接引導學生對重點問題進行探索。尤其是第四次的教學設計借用多媒體使學生對相鄰面積單位之間的關系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有效的排除了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這一知識點產生的負遷移效應。

2、第二大塊:探研活動的教學設計

這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設計了很多種不同的活動形式

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這樣,通過猜想、研究、驗證等一系列的過程,充分放手讓學生研究、發(fā)現(xiàn)、歸納、總結,學生不僅學會研究問題的方式方法,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習的意識。

對于書本的使用,葉老師也沒有忽略,教學完這一環(huán)節(jié)后葉老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幫助學生學會用教材來學習,必竟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文本。

3、第三大塊,練習

數學本身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課堂上,把數學經驗生活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因此,葉老師結合日常生活情形豐富特點,設計開放的實踐活動,放手讓學生應用,促進自身主動發(fā)展。學生探索出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后,有一種應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結果究竟能解決什么問題呢?”馬上引入實踐應用。

本節(jié)課,我們對練習的設計有這樣一個思考

“本課我們到底練什么?”

雖然這節(jié)課我們認為:是教學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如果練習僅僅停留在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是不夠的。

我們的看法:

1、繼續(xù)夯實對面積單位進率的認識,所以在葉老師的練習中出現(xiàn)了針對實際物體填寫合適的面積單位,再對面積單位進行換算的練習形式。

2、本節(jié)課的練習形式多樣有填空、連一連、實際應用。

能有效幫助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3、如何使練習具有延伸課堂的效果

對于一節(jié)課的學習是不是就是40分鐘?答案是否。

教師在課常上教給學生的知識與方法如何換變成學生的能力,怎樣讓學生的學習延續(xù)到40分鐘以外?在本節(jié)課中,葉老師引導學生用各種不同方法,引導學生得到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進率,葉老師在課的最終提出的思考題給予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繼續(xù)研究的目標,鼓勵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方法、數學思想去繼續(xù)研究。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