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一
提起蘇東坡先生,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但提起他與常州的淵源,知道的朋友并不多。蘇東坡曾經(jīng)11次來到常州,并終老于此,下面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這位大文豪。
東坡公園始建于1954年,由艤舟亭擴建而成,現(xiàn)在由一個三面環(huán)水的半島和一個古運河中的半月島組成,兩島中有古橋相連。
前面就是東坡公園的大門了,大門上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磚雕工藝,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
進門我們看見一組湖石小品,名曰三蘇苑,三蘇指的就是東坡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他們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中。
我們繼續(xù)往前,前面這個亭榭結(jié)合的建筑物就是龍亭。它臨池而建,造型奇特,建于1954年,之所以稱為龍亭,一是乾隆皇帝曾在亭內(nèi)召試地方文人,二是亭頂上有2條龍。
前面是一座假山,俗話說庭院中可以無山但不可以無石。而且中國人欣賞的石不僅要怪而且要丑。
假山前面是一塊以白石雕成的水池。這就是東坡洗硯池。它長1米,寬0.5米,深0.5米。也只有東坡這樣的大文豪才需要這么大的.洗硯池。它原來在東坡的終老地孫氏館,1757年地方文員為了討好乾隆皇帝才移到這里。
在洗硯池的旁邊有一座小橋,過了小橋我們來到了御碑亭,亭內(nèi)現(xiàn)存乾隆皇。
帝巡視常州時所寫的六首詩的碑刻,我們來看看最右邊這塊,毗鄰驛口駐飛顱,城郭周巡六轡紆。老幼歡欣稱舊日,江山風物已勾吳。勖哉爾牧無胥怠,弱矣斯民未盡愚。戶口實繁蓋藏少,隱憂水旱豈能無。講的就是乾隆皇帝來到常州,看到這里風光秀麗,人民安居樂業(yè),稱頌當朝成就,心里非常高興。于是勉勵官員不要懶惰,同時要防止水旱災害。
在看看左邊這塊,髯翁遷八州,浮蹤不系艇。其不遷者存,至今遺佳境。當年艤棹時,水流人自靜。倜儻緬高風,徘徊發(fā)清醒。講的就是乾隆經(jīng)過艤舟亭感慨蘇東坡的悲慘遭遇。表達了對蘇東坡高尚品德的敬重。
現(xiàn)在我們看看最重要的古跡艤舟亭,當年蘇東坡在此停過船,后人為了紀念他在此建亭。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來到常州題寫了玉局風流的匾額。眼前這座亭,四角雙檐飛甍九脊,屬于重檐歇山頂,建于此園最高處,飾有精美木雕和磚雕。亭頂有二龍戲珠,還有蒼松仙鶴,神龍游魚等圖案。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石柱上有2副對聯(lián)。二月江南好風景,故人次日共清明。還有一副是艤舟亭畔喜迎東坡居士,洗硯池邊笑駐西蜀故人。這兩副對聯(lián)分別由常州現(xiàn)代書法家錢小山和胡一飛書寫。
游客們,我們來到御碼頭,是當年乾隆皇帝停泊的地方。在御馬頭的左邊我們看到一座鏈接兩島的古橋,叫做廣濟橋,建于明正德,1447年,原在城西,跨古運河,為常州最古老的三孔石拱橋,造型古樸優(yōu)美。
過了廣濟橋,映入眼簾的是情緣常州的雕塑。由中央美院的專家制作,是改造后新設(shè)的景點,取材于東坡與好友的典故。
目前,半月島除了有陳列東坡資料書法等作品的東坡書院,九十歲的藝術(shù)大師劉海栗題寫的江南園林廳堂建筑抱月堂,楚頌亭,蘇子墻,還有香泉井等等、前面就是仰蘇閣。蘇東坡的一生可謂歷盡艱辛,大起大落的一生,但他始終抱著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后人為了紀念他,1994年建仰蘇閣供大家緬懷。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二
虎丘,位于蘇州古城區(qū)西北約5公里處。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為30多米,占地面積約300畝。相傳,遠古時期,這里曾經(jīng)是東部海岸線上的一個海灣,而虎丘是由火山爆發(fā)而產(chǎn)生的灼熱巖漿堆積而成的小島,漲潮時被水淹沒,退潮時又涌出海面,當時被稱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陸變遷,海涌峰就演變成了陸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為何被稱為虎丘?這還要從春秋時期的吳越之爭說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讓王位,離開陜西岐山,來到太湖之濱,建立了勾吳部落,經(jīng)過十幾代人的開拓和積聚,建立了吳國。泰伯的二十一世孫吳王闔閭為了爭霸事業(yè),重用孫武和伍子胥,“設(shè)守備,實倉廩,治兵庫”,于公元前5始建闔閭大城,成為東南的一大都會,使吳國達到了鼎盛時期。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機會,親自率兵攻打越國。由于闔閭驕傲輕敵,中了越王勾踐的埋伏,在槜李地區(qū)受傷,回師途中在嘉興去世,歸葬海涌山。這段歷史,在唐代陸廣微先生撰寫的《吳地記》上是這樣記載的:“海涌山在吳縣西北九里二百步,闔閭葬此山中。發(fā)五郡之人作墳,銅槨三重,水銀灌體,金銀為坑。
《史記》云:’闔閭墳在吳縣閶門外,以十萬人治墳,取土臨湖葬。經(jīng)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吳越春秋》云:’闔閭葬虎丘。十萬人治葬,經(jīng)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山?!薄源艘院螅⑶鹁统闪颂K州的一大名勝。千百年來,無數(shù)英雄豪杰、文人雅士憑借著虎丘這個舞臺,演出了許多威武壯麗的史劇,從而留下了無數(shù)的寶貴遺跡,增添了濃厚的傳奇色彩??梢哉f,虎丘是蘇州2500百年歷史的一部百科全書。
吳王夫差為報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國,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敗越軍,拘捕越王勾踐夫婦到虎丘,令其在闔閭墓前守墳養(yǎng)馬。
秦始皇東巡至虎丘,曾登山游覽,并派人挖掘闔閭墓,尋求吳王寶劍,而終無所得。秦未,項羽組織江東八千子弟兵,在虎丘揭竿起義,轉(zhuǎn)戰(zhàn)南北,在巨鹿之戰(zhàn)中擊敗秦軍主力,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統(tǒng)治基礎(chǔ),成為風云一時的西楚霸王。
東漢末年,孫權(quán)以蘇州作為根據(jù)地發(fā)展爭雄事業(yè),為鞏固和發(fā)展孫吳政權(quán),曾派人挖掘闔閭墓,尋找地下寶藏,也一無所獲。
唐代寶歷年間,白居易任蘇州刺史一年多時間(825年5月至826年9月)里,開通了自閶門至虎丘的山塘河,沿河邊筑了一條七里長堤,堤上夾種桃李,水中栽植蓮荷,使蘇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蘇東坡多次游覽虎丘,寫下了許多詩詞,他認為:“游蘇州者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明代唐伯虎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劍池干涸后暴露出來的闔閭墓的甬道口,幾乎差一點揭開了這個千古之謎。
明代末年,以張溥為首的復社曾經(jīng)在虎丘千人石聚會,有來自全國的復社成員共上千人參加了這次盛會。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蘇州,在虎丘留下了許多墨寶,在蘇州民間傳為佳話。
清代末年,柳亞子、陳去病等人在蘇州發(fā)起組織了近代第一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1911月13日,南社在虎丘舉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這個團體宣傳資產(chǎn)階級革命,反對清王朝專制統(tǒng)治,影響很大。陳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虎丘山南麓。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講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歷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代。東晉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兄弟,在虎丘營造館舍作為別墅。咸和二年(327年)舍宅為東西兩寺,以劍池為界,后兩寺合二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諱,改虎丘為武丘,寺廟稱為武丘寺。北宋時改稱云巖禪寺。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巖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廟幾經(jīng)興廢,于清康熙年間重建,改名為“虎阜禪寺”。雖然現(xiàn)在這里的寺廟建筑遺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動場所,但從其規(guī)模上還能依稀辨認出當年佛寺的盛況。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是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廟。說起夫子廟,我們還得先來談?wù)勀暇┑哪赣H河--------秦淮河。秦淮河又名淮水、小江、龍藏浦,它全長110公里,從東水關(guān)入城,西水關(guān)出城,流經(jīng)夫子廟前的這一段長約十華里,因此被稱為“十里秦淮”。唐人杜牧詩云: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一首詩說盡了秦淮河的繁華。解放以后,經(jīng)過南京政府的大力建設(shè),今天的十里秦淮已成為展現(xiàn)江南特有風貌的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qū)。
夫子廟共包括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筑群。東晉年間,始建學宮;宋代在東晉學宮的舊址上擴建了夫子廟;南宋又開設(shè)了科舉考場——貢院。然而,夫子廟在歷史上曾經(jīng)五毀五建,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毀于侵華日軍的戰(zhàn)火,今天的夫子廟是1984年以后重建的。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孔廟前的廣場,廟市合一是夫子廟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廣場縱向為廟,橫向為市,廟市合一,獨具氛圍。
大家看到的這堵紅墻稱為照壁,具有罩氣、遮擋、裝飾的作用,是我國照壁之最。它長110米,高10米,代表著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全長110公里,流經(jīng)夫子廟前的內(nèi)秦淮段全長十里。
照壁前方這個半圓形的池子為泮池,根據(jù)周禮當中的記載“天子之學為雍,諸侯之學為泮”,古時候孔廟也叫泮宮,為了沿襲傳統(tǒng),廟前半圓形的水池就這樣被稱為泮池了。南京夫子廟是利用秦淮河的天然河道作為泮池的,這也是一大特色。西側(cè)的這座橋叫文德橋,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相傳,每年的農(nóng)歷11月15日晚,每當月到中天的時候,以此橋為界,月亮的影子被平分為兩半,這一奇景就是著名的文德分月。
文德橋畔,廣場西側(cè)還有一座聚星亭,取“群星聚集、人才匯粹”之意。迎面這個大牌坊,是“天下文樞”坊,造型為仿古三門四柱,斗拱托頂,它的意思就是說這里是天下文化的中心(因為這里是孔廟的所在)。牌坊南側(cè)有魁星閣,里面原來供奉奎星的畫像,魁星是天上主宰文運之星,古代參加科舉的文人士子喜歡在考試之前來此,沾一沾文氣,求一個好運氣,期盼科舉奪魁。
沿著廣場的中軸線向北走,我們來到了欞星門,這座六柱三門的建筑頂部有云紋圖案,造型精美。據(jù)說進出此門者,都是孔子的門生,當然,中間的門為禁地,在古時,惟有皇帝和新科狀元才能通行。
穿過欞星門,就是大成門。因為孔子對中國文化做了集大成的貢獻所稱大成門。橫額“南京夫子廟”是趙樸初先生手書,直額“大成門”是我國前外交部部長姬鵬飛所提寫的。門內(nèi)有南京夫子廟臥碑一塊,背面有《重修夫子廟記》碑文。門內(nèi)甬道兩邊有孔子八位弟子的漢白玉塑像,兩側(cè)碑廊內(nèi)有趙樸初、林散之等書法名家的墨寶。
甬道的盡頭是露臺,是舉行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圍以石欄,設(shè)有二龍戲珠丹陛石,兩側(cè)立有石燈。正中是孔子銅像,前方設(shè)有鐵香爐,上面刻的“至圣先師”是對孔子的尊稱。銅像高4.18米,重2.37噸,是全國孔廟中最大的一尊孔子銅像。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夫子廟的主體建筑大成殿。大成殿為重檐歇山頂仿古建筑,海藍色豎匾上有“大成殿”三個大字。大殿是按照清同治年間的形式復建的。在屋頂正脊上有二龍戲珠的立體磚雕,雕刻十分精美。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殿。步入大成殿,迎面看到孔子巨幅畫像,大家請看,這幅孔子巨幅畫像高6.5米,寬3.15米,是現(xiàn)代畫家王宏喜先生按照唐代吳道子的畫本繪制完成的,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副孔子畫像。畫像下方有孔子牌位,兩側(cè)立有四尊漢白玉雕像,他們是孔子弟子以及再傳弟子——曾參、顏回、孔子的孫子孔汲,再傳弟子孟子,這四位被尊稱為四亞圣,所謂亞圣,就是僅次于孔子的圣人,又稱四配。在這里還擺放著一些樂器,祭器,是祭祀孔子的時候所用的。兩邊的楹聯(lián)是由乾隆皇帝題寫的。
在大成殿的四周墻壁有《孔子圣跡圖》,這是秦淮區(qū)政府在1997年耗資580萬元人民幣制作的,共有38幅。由浙江樂清的200多工匠花了三年多的時間,用雞血石,瑪瑙、黃金、珠寶等名貴的材料雕刻而成的,生動描繪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一生。
殿內(nèi)最高處還有《萬世師表》、《與天地參》、《斯文在茲》三塊匾額,分別是康熙、乾隆、光緒三位皇帝題寫的。其它的匾額也是由清代的皇帝和民國時的政要人物如黎元洪,蔣等人題寫的。
穿過了大成殿,殿外有復原的宋代開鑿的玉兔泉古井,井畔立有一塊《籌措朝考盤費碑》,記錄了兩江總督李鴻章,左宗棠捐助考生進京會試費用的一段歷史。另一側(cè)還有四塊古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刻于南朝時期的《孔子問禮圖碑》,記載了春秋末期奴隸制度即將瓦解之際,孔子為維護奴隸制度從魯國到周天子所生活的洛陽尋訪典章制度,向老子請教問禮的故事。這塊碑的確切歷史年代為公元484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華民國時,由戴季陶命人運到南京。旁邊三塊碑刻都是刻于元朝的,分別是《集慶孔子廟碑》、《封四氏碑》和《封至圣夫人碑》。
明德堂是學宮的主體建筑。當年只有參加院試后的童生(也就是民間俗稱的秀才)才有資格進入學宮學習。明德堂是學子們在新入學的第一天行拜師禮的地方,在全國其他孔廟的學宮都叫明倫堂,為什么這里卻叫明德堂呢?南宋時期這學宮的建筑在重修時,剛剛建成的大殿還差一塊匾額。剛好文天祥北上抗元經(jīng)過這里,大伙就請他題匾。文天祥就題下了明德堂三個字,代表的是忠信,也就是忠于國家,取信與民。為了紀念抗元英雄文天祥,我們就將明德堂的名字沿用至今?,F(xiàn)在的明德堂已辟為為“雅樂宮”,是演奏雅樂的地方。
在學宮的院內(nèi)有兩座亭,東側(cè)為習禮亭,西側(cè)為仰圣亭。習禮亭里面擺放的是禮運鐘,鐘高2.55米,是為了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時鑄造的,上面還鑄有儒家經(jīng)典《禮運,大同篇》;仰圣亭中擺放的是圣音鼓,上刻《論語》中有關(guān)教育語錄16條,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在明德堂的后面還有新復建的尊經(jīng)閣,閣為三層,歇山頂,上面懸掛的檐匾是江蘇著名女書法家蕭嫻題寫的“尊經(jīng)閣”三字,原先這里樓上是擺放儒家的經(jīng)典書籍,樓下是教諭講授功課的地方,現(xiàn)在開辟為“夫子廟民間藝術(shù)大觀園”,里面展出了南京云錦、金箔、秦淮燈彩等南京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尊經(jīng)閣東原先有供奉孔子父母牌位的建筑崇圣祠,還有一座青云樓,是供奉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和學宮秀才閱覽經(jīng)書的地方。閣后有一座小山,名叫衛(wèi)山,山上的亭子叫敬一亭,是原先文人舉子們登高覽勝的地方,現(xiàn)在成為了供游客駐足、休憩的場所。
金陵燈會、徽派建筑特色、夫子廟特色小吃、秦淮八艷、秦淮畫舫、名人舊居等。
各位游客,白天的夫子廟繁華熱鬧,而晚上的夫子廟更是流光溢彩!早在南北朝時,秦淮河上就有金陵燈會,明朝時更是達到了頂峰,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可謂天下一絕。今天的夫子廟沿襲了“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隔窗”的徽派建筑風格,游客來到這里,不僅能夠領(lǐng)略傳統(tǒng)文化;欣賞迷人的兩岸風光和精美仿古建筑;還能品嘗到獨具風味秦淮風味小吃;探尋秦淮八艷的傳奇故事;或者乘上秦淮畫舫飽覽兩岸風光;更可一一探尋烏衣巷、王謝古居、等名人舊居,追尋歷史遺跡。夫子廟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接下來,給大家2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我會在停車場恭候各位,謝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四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古典園林留園。留園屬于私家園林,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已經(jīng)有四百多年歷史。最初是萬歷年間太仆寺少卿徐泰時所建地東園。徐泰時曾任工部營繕郎中,參與營造萬歷滴地壽宮,即十三陵中地定陵。范仲淹地后代范允臨是他地女婿。他為人耿直,終因得罪權(quán)貴,被彈劾回鄉(xiāng)。由于長期在朝為官,他深感身心疲憊,因此回到蘇州后,便不問正事,每天在自己地園中賞花弄草,吟風誦月,在自然地空間中盡情地復蘇著早已受到扼制地心靈。到了明清之際,東圓已逐漸荒廢。到清乾隆年間,該園歸吳縣人劉蓉峰所有。他非常喜愛此園,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擴建,同時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將園名該為寒碧莊。但由于園主姓劉,所以民間俗稱為“劉園”。咸豐年間,蘇州閶門外遭兵燹,園子周圍街巷宅屋幾乎毀盡,惟獨該園幸存下來。
自抗日戰(zhàn)爭到一九四九年蘇州解放,留園遭受了很大地破壞,園內(nèi)建筑幾成廢墟。一九五三年蘇州市人民政府對留園進行了整修,使一代名園重現(xiàn)豐采。一就六一年留園與蘇州拙政園,北京地頤和園以及承德地避暑山莊一起,作為中國古典園林被首批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這四個古典園林也被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一九九七年,蘇州古典園林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留園就是首批四個典型例證之一。留園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典型例證自然有其原由。下面讓我們從這門廳開始,到園中去細細品位一番吧。
首先請大家回頭看一下剛剛進來地這扇黑漆大門,很不起眼。大家是否會想留園地主人為什么有錢造如此精美園林,卻不把大門裝修得豪華、氣派一點呢?難道是買得起馬,置不起馬鞍嗎?答案當然是否定地。剛才已經(jīng)講過,我們蘇州地園林,很多都是辭官引退后回鄉(xiāng)地官僚所建地私家花園。他們本著“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他們不愛人來客往地世俗應(yīng)酬,而喜歡閉門謝客,獨自在自己地園中玩石賞月,經(jīng)營花草,以重歸自然、寄情山水地隱士理念來追求一種隱居地生活。基于這種生活理念,蘇州地私家園林均無氣派顯眼地高大門樓,其正門都力求淡化、簡單,以求接近普通民居。
再請大家看這門廳正中屏門上嵌地一幅綴玉留園全景圖。這是一九八六年時,為紀念蘇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揚州工匠用2500枚各類玉石薄片相綴而成地。在全景圖地上方高懸著一方扁額,上面寫著“吳下名園”四個大字,點出了留園在蘇州園林中地地位。這是由當代著名版本目錄學家,前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延龍先生所題寫地。在全景圖屏門背面刻有清代樸學大師俞樾先生所擇,吳進賢所書地《留園記》。
【門廳與橋廳間地東側(cè)長廊】。
各位現(xiàn)在看到院子里有一塊長方形花崗巖,上面刻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頒布地“世界遺產(chǎn)”標識。他是留園于1997年12月被批準作為蘇州古典園林這一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典型例證后,于1998年立地。
【長廊中部蟹眼天井處】。
這兩方小小地露天空間,蘇州人稱之為天井。由于他們面積太小,所以人們稱之為“蟹眼天井”。這兩方蟹眼天井在這里主要是為了采光而設(shè)計地。為了避免造景上地單調(diào),在其下方各置一棕竹盆栽,以次豐富了此處地景觀內(nèi)容。
【“長留天地間”南院】。
來到這里,請大家看這個長方形地小院。由于庭院面積有限,不能大范圍地造景,所以造園者就充分利用南面這堵高高地粉墻,來為游人設(shè)計了一幅立體地“國畫”。這里布置了湖石,種上了金桂和玉蘭。除了寓意“金玉滿堂”外,正是一幅以粉墻為紙,花石為繪地立體國畫地畫境。
【“長留天地間”東側(cè)大空窗旁】。
各位請看這扇窗。這是一扇沒有任何圖案設(shè)計地單純地長方形漏窗,這種特殊地漏窗也叫空窗。此處如果沒有這扇空窗地話,那么這里地采光就不足,就會顯得昏暗。所以說,這扇空窗設(shè)計地主要目地是為了采光。和前面講過地蟹眼天井同樣道理。園林建筑哪怕是一扇門一扇窗在建筑設(shè)計時,一定得考慮其造景功能。所以為了避免空窗地單調(diào),就利用了植物盆栽來映襯它,使他在具有采光地同時,形成了一幅生動地立體地畫面,此可謂一舉兩得。
再請大家看這門楣上地磚刻門額“長留天地間”這幾個字。這是篆刻書法,是元代周伯琦(字伯溫)所寫地,寓意留園這一精美典雅地古典園林能永久地保留下去,但愿我們大家都能不辜負先人地期望,保護好我們地文化遺產(chǎn)。
來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一條長長地走廊,這條長廊雖有數(shù)十米長,然而造園者巧妙地使廊、屋相接,并且在比較封閉地暗處設(shè)計了“蟹眼天井”來采光,用富于變化地建筑技巧使廊在空間上產(chǎn)生出了明與暗大與小地對比,另游人在不斷變化地空間中,欣賞著各種布置獨到地園林小品,在不知不覺中走完了這段長廊。另外,從園林審美方面來看,這段長廊相對于秀美地中部遠景來說,大有一種“欲揚先抑”地審美效果。因此,這段長廊不僅被園林專家評定定為“留園三大名廊”之首,而且在整個蘇州古典園林地廊形建筑中也有一處佳例。
【六扇花窗處】。
穿過了“長留天地間”門洞,我們看到前面地粉墻上有六扇窗圖案,因此漏窗也俗稱“花窗”。在便于通風和采光地同時,可使窗外地景色,若隱若現(xiàn)地透過來,因此,花窗在園林建設(shè)中長作為透景,或者叫漏景之用。此處六扇花窗將中部景色半遮半掩地透了出來,使人隱約可見,從而激發(fā)起游人地游興,催人急于進園去領(lǐng)略窗外那片勝景。同時,從花窗中透出地園景,隨著游人腳步地移動而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這就是古典園林欣賞中地所謂“移步換景”之妙。
當然,在通風采光和透鏡地同時,花窗本身地花格圖案在園林造景中,也起到了很好地豐富墻面審美內(nèi)容地效果。另外,在不同地光影照射下,花窗地花格會呈現(xiàn)出各種多姿多彩地落影,為古樸地園林平添了幾份活潑地生氣。
我們現(xiàn)在請大家看南面地這堵白墻。墻根處有一明式青石花壇。上面有山茶,旁邊植有翠柳,花開之時,紅點綴綴,生機勃勃?;▔戏桨讐ι锨队小肮拍窘豢隆贝u額一方?;▔显泄虐?、女貞兩棵古樹,枝接交錯,蒼勁虬曲,給人以高潔堅毅之感?!肮拍窘豢隆本褪侵腹虐?、女貞交柯連理之意。
【綠蔭軒】。
這里是以賞留園春景為佳地綠蔭軒。這是一個小巧雅致地臨水敞軒。它地西面原有一棵三百多年地青楓樹,而東面又有櫸樹遮日,因此以“綠蔭”為軒名,軒內(nèi)扁額上“綠蔭”兩字,是著名書畫篆刻大師吳昌碩先生地弟子,當代書畫家王個移所書。軒南墻壁上嵌有“華步小筑”石額一方?!叭A”,即“花”;“步”通“埠”。留園北面有山塘河通向“吳中第一名勝”虎丘?;⑶鹱悦髑逡詠砭鸵猿霎a(chǎn)茉莉花,玳玳花等名貴花木而聞名。以前,留園附近有裝卸花木地河埠,所以這一帶舊名花步里。而留園主人將自己地園子稱為“華步小筑”,無疑是一種自謙。它也反映出中國傳統(tǒng)文人尚隱逸,求中庸地處世哲學。這里地“花步小筑”四個字是清代學者錢大昕所書。其下方倚墻根所筑地湖石花壇中置石筍、種天竺,巧妙地構(gòu)成了一幅立體國畫地構(gòu)圖,而這“花步小筑”四字恰好是其點晴題跛。
【一梯云旁】。
出綠蔭軒向北,各位地左前方可以看到一座體量高大地兩層樓建筑,這就是取《水經(jīng)注》中“目對魚鳥,水目明瑟”之意來命名地明瑟樓。這里面臨清澈明凈地池水,樓邊又有青楓庇蔭,環(huán)境清雅明凈。明瑟樓底層因建筑外形象古代畫舫前艙,所以取唐代杜甫《南鄰》詩中“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之意,命名為“怡杭”。這里地“杭”通“航”。在明瑟樓南有一湖石假山,登臨二樓地石階就隱在其中。這里地一峰湖石上刻有“一梯云”三個字,取“上樓僧踏一梯云”之意?!疤菰啤保纫栽茷樘?。古人以為云是觸石而生,因此稱石為云根。游人若在這云根盤旋之間拾級登臨,一定會有步云成仙之感吧。
【寒碧山房北露臺】。
繞過明瑟樓,我們來到了留園中部寬敞地露臺上。這里瀕臨水池,每當盛夏時節(jié),池內(nèi)荷花盛開,這里便是賞荷地絕佳之處。因此,這里也被稱為荷花臺。荷花臺南面是緊靠明瑟樓而建地涵碧山房。這是中部花園地主廳,是取宋代理學家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地詩意來命名地。該廳幾無裝修,南北兩面都不設(shè)墻,顯得樸素大方,通暢明潔。廳內(nèi)“涵碧山房”扁額上地篆書是舊時園主盛康請香禪居士潘中瑞所書。
廳南院中有一湖石牡丹花壇,旁邊還種有玉蘭、石榴、繡球等花木,春秋時節(jié),繁華吐妍,美不勝收。我們站在荷花臺上還可以欣賞到布置獨到地留園中部山水。湖石與黃石參差而筑地中部假山上,山石嶙峋、古樹參天,靈秀中透著一股陽剛。尤其是幾棵蔭可蔽日地古銀杏、古樟樹,與假山渾然一體,登臨其間,會另人產(chǎn)生一種猶如進入了深山幽谷地感覺。在蘇州各古典園林中,也稱得上是一處“城市山林”地佳例。由于山體直逼水池,古樹、假山與水面之間所呈現(xiàn)地高與低地視覺差得到了充分地體現(xiàn).這就是古典園林造景中“以低襯高”地造景手法.另外,從山水布局來函,這里水雖居中,山水其側(cè),但在審美上,山地氣勢卻遠在水地生機之上.水在這里只是襯托山體氣勢地一個“配角”。此相反。而同為蘇州園林代表作地拙政園中部地山與水在審美上地位置則正好與拙政園中部地主體假山雖以“一池三島”地規(guī)制筑于水池地中央,但奪人眼目地仍然是那片富于變化地水面。在那里,山是造成水面破、掩、隔審美效果地一種道具。山成了水地陪襯,水地靈秀往往超過了山地敦厚。
【爬山廊】。
在涵碧山房西側(cè),可見一條長廊曲折逶迤于中部假山上。我們一般把這種依山高下起伏地長廊稱為爬山廊。這條爬山廊不僅有上山廊和下山廊之分,而且還有依墻地實廊與離墻地空廊之相應(yīng),整個廊始終處于高、下,明、暗等不同地光線和地勢地變化過程中,令人感到妙趣盎然。同時,這條爬山廊在實用功能上還有以下幾方面地作用:一、夏天遮陽,雨日擋雨;二:聯(lián)系景點之間地紐帶,是一條天然地游覽路線;三:平緩而巧妙地將游人在不知不覺中引到中部假山之上地“聞木樨香軒”。在爬山廊中部地西墻上,嵌有明代吳江松陵勒石名家董漢策所刻地“二手法帖”?!岸酢笔侵附髸彝豸酥?,王獻之父子。其中王羲之擅寫寫草、隸、正、行諸體,且分格自成一家,素有“書圣”之譽。這里地“二王法帖”中,主要有《奉橘帖》、《快雪時晴帖》、《送梨帖》等著名法帖。留園地“二王法帖”只集“二王”書法,歷代名家所寫地題跋均被省略?!岸醴ㄌ笔伎逃诿骷尉改觊g,刻成于萬歷年間,歷時兩朝二十五年。據(jù)說以前留園地主人劉蓉峰愛石如癡,并且喜歡將古人地美詩篆刻在青石上嵌入墻壁。從此,這種長約一米,寬約四十厘米,石面上刻著文章詩詞或名家書法地書條石就成了留園地一大文化特色。它極大地豐富了留園作為古典園林地文化內(nèi)涵。至今,留園共保存有三百七十多方書條石,堪稱留園一絕。
【聞木樨香軒】。
循著爬山廊,我們來到中部花園中最高建筑聞木樨香軒。從建筑形式上看,這實際上是一個依廊而建地半亭。因四周遍植桂花而得名。軒前是一幅對聯(lián):“奇石盡含千古秀,桂花香動萬山秋”。這是一幅狀景聯(lián)。此處千姿百態(tài)地湖石在桂花樹地掩映下,顯地玲瓏而古樸,而每到秋分送爽時,則滿山蕩漾著桂花地香氣。這里地“動”字用地極妙,將“香味”這一園林中地虛景寫活了。不僅如此,“聞木樨香”還頗富禪儀意,它似乎在暗示別人們,佛理就像這桂花香氣一樣,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他卻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只要用心參禪,人人都可以頓悟得道地。
【中部假山上】。
出聞木樨香軒東行,跨過山澗上地小石橋言石徑曲折前行,可看到幾棵有著一、兩百年齡地古銀杏滄然挺拔于奇峰異石之間。銀杏又稱白果,是我國特有地珍稀物種之一。因從種植到結(jié)果地時間很長,所以又被稱為“公孫樹”。銀杏樹是雌雄異株地落葉喬木,果仁,即白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藥,木材致密,可供雕刻之用。
在古銀杏之間,可見一六角飛檐攢尖頂?shù)匦⊥?,這就是可亭。其意是可以供游人停留小憩之亭。亭中有一小石桌,是用出產(chǎn)于安徽靈璧縣地靈璧石制成地。靈璧石歷來被視為石中上品。
從可亭往南看,可與南面地明瑟樓、涵碧山房隔水相望。每當清風徐來,吹皺一池清水之時,對面地明瑟樓和涵碧山房便宛如一艘徐徐出航地畫舫,隨波動了起來。這里造園者用了寫意地手法,使靜止地建筑在審美上平添了一份動感??胺Q蘇州園林造景之一絕。
同時,可亭與涵碧山房,居水池南北相對而立,無論從建筑體量地大小,地理位置地高低,還是從建筑形態(tài)地輕巧與敦實等諸多方面來看,都堪稱一種絕佳地對景??赏に闹苤灿忻坊ǎ乙擞^賞雪景,因此,可亭也被稱為留園中部欣賞冬景之佳處。
在可亭北面地假山后有一段長五十余米地花街鋪地,用鵝卵石和碎瓷、石片、瓦片等各種材料筑成海棠花紋,猶如織錦鋪地一般給人以美感。在這段花街鋪地地北面有一條沿粉墻曲折而建地長廊,是中部假山上爬山廊地延續(xù)。它除了有前面將過地連結(jié)景點、遮雨避日等廊地功能外,還巧妙地遮擋了作為留園中部和北部分界地粉墻,從而淡化了北部與中部地分隔之感。
【小蓬萊】。
通過平欄曲橋,我們來到了中部水池地小島“小蓬萊”。傳說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秦始皇曾經(jīng)派徐福前往求長生不死之仙丹,同時又在自己地宮院中仿造了三座仙山。這以后在水池中構(gòu)筑三座“仙山”,即所謂“一池三島”就成了古典園林造園地常用造景手法。留園中部地水池略成方行,比較規(guī)整。橋島在劃分水面地同時,使水面造成了曠、幽不同地兩種水面效果。另外,在構(gòu)筑中部假山時,特意在水池西部造成一條狹窄地山澗,令人產(chǎn)生池水淵源不盡之感,使池水活了起來。
【濠濮亭】。
過小蓬萊東側(cè)小橋,我們來到了一個小方亭,這就是濠濮亭,濠、濮都是古代河流地名字。據(jù)說,莊子曾在濮水上垂釣,也曾與惠子在濠梁上觀魚,這里以古人地觀魚和垂釣來喚起一種超然世間煩惱地自由感,表現(xiàn)出歸隱江湖、歸情自然地超然情趣。這也作為蘇州古典園林造園地一個主題思想,表現(xiàn)在造園地方方面面。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五
夫子廟導游詞位于南京市健康路以南,主要指的是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筑群,但習慣上將圍繞這三大建筑群一帶的街道都稱做夫子廟。在東自平江府路,西至瞻園路的約0.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有商場商店300多家、影劇院2家及諸多賓館及游樂場等,地下還有一個約10000平方米的地下商業(yè)街??梢哉f夫子廟是一個集旅游、文化、商業(yè)、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的服務(wù)中心。節(jié)假日的人流量達15萬人次以上,逢金陵燈會期間更是盛況空前。東晉咸康三年,(337年)丞相王導在秦淮河北岸建學宮,這是夫子廟的最早建筑。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在學宮前建孔廟,彌夫子廟。后因戰(zhàn)亂幾次被毀,幾次重建。現(xiàn)在的建筑為1984年重新規(guī)劃修建起來的。它重現(xiàn)了明清時代江南街市的風貌景觀,一派古色古香。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占地2.63萬平方米。照壁在秦淮河南岸,高10米、長110米,壁頂覆小圓筒青瓦,四角略翹,其長度為我國照壁之最。河北岸有彎月形泮池,岸上還有一排明代建成的雕鏤石欄。石欄東邊是三層六面飛角的奎墾閣;北面是四柱三門的文樞坊,中間上刻“天下文樞”四個金字;西面是重檐雕脊飛角的聚星亭,大成門前是六柱三門石砌的欞星門。此處建筑皆帶“星”字,意指天下文曲星集于此地。大成門為古代抬梁穿斗式建筑,翹角龍脊,三門并立,每扇門上有45枚門釘及龍頭銜環(huán)。門內(nèi)左右兩側(cè)立南齊、元、宋時期的石碑四塊,內(nèi)院兩側(cè)有廊連接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筑,高16.2米、寬27.3米、深20.9米,七楹重檐,四坡五脊,主脊上的雙龍戲珠立雕為國內(nèi)首創(chuàng),加上全殿的56根巨型石往,巍峨壯觀。殿前丹墀正中立孔子銅像,高4.18米,為全國之冠。
東西兩側(cè)圍墻外是按明清風格精心規(guī)劃設(shè)計的東西市場,以經(jīng)營古玩玉器、文房四寶、名家字畫及旅游紀念品為主。學宮位于大成殿后,由明德堂、尊經(jīng)閣、崇圣祠、青云樓等一組建筑組成,是古代州府的最高學府,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現(xiàn)辟為游樂場。由文樞坊向東左拐即可見到一座斗拱飛檐的正方型三層木結(jié)構(gòu)建筑——明遠樓。它是原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筑,是考試期間監(jiān)視考生和發(fā)布命令的地方。樓后院落兩側(cè)是仿明清時科舉考試的號舍,號舍長寬約1.5米,僅有上、下兩塊木板,上為桌、下為凳??荚噹滋炜忌院人谶@狹小的空間內(nèi),帶進去的食物全要檢查,連饅頭也要切開看,以防夾帶作弊。最盛時期,江南貢院占地7萬多平方米,號舍20644間,規(guī)模為全國貢院之首。明遠樓現(xiàn)稱“江南貢院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夫子廟曾經(jīng)是一個畸型的繁華鬧市,特別是明清時期,每逢開科秋闈,上萬名(最多達2萬多人)考生云集于此,于是書肆、茶館、客棧應(yīng)運而生,酒樓妓院也就滋生蔓延。當年秦淮河南岸的一些街巷即為富家子弟的“溫柔鄉(xiāng)”、“銷金窟”。還出過不少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被稱為“秦淮八艷”。今在鈔庫街38號重建了媚香樓,做為李香君故居對游人開放。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曾居住于秦淮河畔,歷經(jīng),在此寫出了抨擊科舉制度的名著《儒林外史》。在他的故居——秦淮水亭的遺址上如今建起了明清河廳河房式樣的建筑,為“秦淮人家”賓館。內(nèi)設(shè)拾風堂,舉行仿古婚禮等民俗活動。游覽夫子廟還可以順便品嘗秦淮風味小吃,目前已挖掘出傳統(tǒng)小吃品種100多個,加上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足可讓游人大快朵頤。金陵燈會更是遠近聞名,名為農(nóng)歷正月十二上燈,十八落燈,其實從年初一開始,買燈、賣燈和觀燈者即人如潮涌,各色彩燈達數(shù)十種,使人眼花綴亂,目不暇接。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園林之妙在于借”,這是中國園林常用的造園手法之一,可是當我們踏上位于揚州市古運河畔的徐凝門街77號時,卻發(fā)現(xiàn)這里民宅林立,遠處無山,近處無水,周圍光景可惜,可見在這里造園是多么的艱難啊!整個何園占地面積為l.4萬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園林中獨樹一幟,只有充分顯示自己的特色。那么何園到底有哪些造園手法呢?請游客們跟我前去游覽。
【何園概況—何園的布局】。
各位游客:何園,原名“寄嘯山莊”,是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道臺何芒艦離任后歸隱揚州,購得“片石山房”舊址進行擴建,歷時20xx年而建成的一座大型住宅園林。建成后,取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倚南窗以寄傲,登東皋以舒嘯”的意境,題名為“寄嘯山莊”,又因為園主人姓何,故俗稱何家花園,簡稱“何園”?,F(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何園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造園藝術(shù)的精華,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調(diào),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園空間有東西花園、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組成,建筑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廳堂98間,主體建筑前后三進,全部用水磨磚砌成?!稉P州攬勝錄》一書,稱其為“咸(豐)同(治)后城內(nèi)第一名園”,是清代后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
【東園:牡丹廳—船廳】。
穿過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磚門樓,這就是何園大門,進入大門,就來到何園的后花園,整個后花園可分為東、西兩部分?,F(xiàn)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就是東花園的過院,穿過“寄嘯山莊”圓洞門就來到東園部分。東部以廳堂為中心構(gòu)成一組院落,前面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有兩座廳,南面嵌有“鳳穿牡丹”磚雕的廳,我們稱其為“牡丹廳”。這幅磚雕是揚州晚清時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磚雕工藝品,正中還刻有牡丹、鳳凰等圖案,四周牡丹枝葉的形狀有正有反,花紋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線條流暢,整幅畫面造型豐滿,主題突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
在東部所有建筑群中,最精致的要數(shù)北面的船廳了,廳似船形,臺階前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北面鋪設(shè)丹鳳朝陽,象征著吉祥、長壽。在船廳正廳兩旁柱上有對濫聯(lián):“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庇慰蛡儯斈戳诉@幅祖聯(lián)后,你或許已忘卻這是一個陸上園林,仿佛漫步在湖濱,坐在腦內(nèi)蕩槳。我們不得不贊嘆構(gòu)園者在東園的山水樓閣中居然能使“無水而有水意,無山卻有山情”。在船廳后側(cè)風火墻上是一座秀麗的假山,長約60余米,上有盤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繞山行,遍植梅樹,山上有座小亭,過小亭可登串樓。遠遠望去,假山就像一幅祖國的大好河山圖。如果把風火墻比作畫家筆下的宣紙,那么眼前的貼壁假山就是剛畫好的山水畫,拐彎處給人以悠遠的感覺,令人無限通思。
【兩園:水心亭—蝴蝶廳—桂花廳—太湖石假山—復道回廊—漏窗】。
游客們:如果說東園是何園的序幕,那么西園就是何國的主體。樓臺的豪華,層次的深密,復廊的透迄曲折,山石的深幽空靈,在中國園林中也的確是獨樹一幟。西園以水地居中,空間開闊,四面設(shè)景,都以申樓為主體,并有石板曲橋延伸至水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什么意思呢?“亭”者停也,是停留休息的地方,水心亭,顧名思義,是在“水中央”休息的地方。此亭是為了巧用水面和環(huán)園走廊的回聲,增強其音響的共鳴效果而建,供園主人觀賞戲曲、歌舞和“夏日招涼”之用。這種水心方亭,在揚州園林中稱作“小方壺”,“方壺”即海中仙山。電影《紅樓夢》、《畢昇》,電視連續(xù)劇《青青河邊草》等影視劇都把它作為拍攝的場景。
西園樓臺極富層次,在水池北面,有上下兩層的七楹樓房,中間三間稍突,兩側(cè)兩間稍斂,歇山頂式建筑四角昂翹,就像振翅起舞的蝴蝶,我們稱之為“蝴蝶廳”。這里原為園主人接待宴請賓客之處,所以也稱“宴廳”。這些廳堂一個個都裝扮得極為富麗,廳內(nèi)術(shù)壁上雕刻有歷代名碑字畫。如蘇東坡的竹,鄭板橋的蘭,唐寅的花鳥,曹操的詩等,雕刻面積達140平方米,從這些書畫作品美術(shù)工藝中,可以看出畫家飛逸的翰墨,雕刻家明快的刀刃,流暢的線條,都得到了極為細致的體現(xiàn)。
在水池的西面古木相映,綠意盈野,花叢中矗立三門廳房,這就是桂花廳。廳前種有大量的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每當中秋佳節(jié),桂子月中落,花香云外飄,此廳是賞桂的最佳處,因此稱之為“桂花廳”。
在水池的南面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峰高約14米,是全園的最高處,有險壁,懸崖,奇峰,幽巖,或如一人,或似一物,或像群猴戲鬧,或如雄鷹高踞,底部還有梅花三洞,互相串聯(lián),碧水貫注其中,遠遠望去,顯得幽深清冷。此處構(gòu)山極為適宜,為什么呢?因為這里是何園的邊緣,僅一墻之隔就是園外,而游客們看著眼前高聳的假山邊緣,定會產(chǎn)生“正人萬山圈子里,一山過后一山攔”的感覺,這就增加了景深,開拓了意境。而整座假山既有盤山曲道,直達山頂,又與山腳空谷相連通。園主人在工作之余,來此散步之際,既可沿山道玩味山石奇趣,又可登山頂俯視全園美景,還可來到山谷品味納涼,敘談話舊。
另外,在水池西墻壁上刻有王羲之的《十七帖石碑》,顏真卿的《三表真跡》,蘇武的《海市并敘》等石刻文物,由于時間關(guān)系,今天我就不—一展開講解了。
各位游客:西花園的樓臺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富層次,雖為單體建筑,卻也渾然一體。其中起紐帶作用的就是復廊了。廊是中國園林中最富有可塑性與靈活性的建筑,在園林中不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觀賞的作用,對于我們旅游者來說、廊是一條生動活潑的旅游線路。復道回廊是何園建筑的一大特色,全長430米,并把整個后花園的主要景點和玉繡樓貫穿起來。它分上下兩層,形成立體面,起到分離客流的作用??梢?,3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建造立體交通的思維。漫步復廊里欣賞全國美景,還可以觀賞到水心亭上的戲曲表演。即使在下雨天,也能免遭淋雨之苦,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構(gòu)園者用心良苦,獨具匠心。
游客們:請看廊的東南兩面都開有漏窗,有的用水磨花花窗作為分隔,有的直接開成空心窗洞,置兩排平行12個什錦花盆,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這樣我們在廊上走,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加深了園林的層次,使花園與住宅相互關(guān)照,增加了園林內(nèi)部環(huán)境氣氛的曲折變化,各景之間相互呼應(yīng)。從復廊曲折南行,我們看到的這幢重檐歇山頂建筑便是“賞月樓”,這里是主人母親居住的地方,廊旁鐵欄花案刻有“延年益壽”的字樣。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七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
你們早上好,很開心認識你們。中國有句老話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吸引著千百萬游客來蘇州觀光。現(xiàn)在由我陪同你們?nèi)ノ覈闹麣v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勝地――蘇州觀賞園林,到人間天堂去享受一天。
我先為你們介紹蘇州園林的基本情況。蘇州為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城市,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當然,也請你們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做一個文明游客。
我們到了今日黃金游的第一站――留園。留園位于蘇州市園林路。它應(yīng)用了分合,明暗等對比手法。請你們好好觀賞!
……。
留園不留我們,那我們就去獅子林吧!獅子林到了,你們跟我來,獅子林變幻莫測,值得一覽。
……。
穿過獅子林,出去約5千米,可以見到寒山寺。說到寒山寺,你們自然會想起“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吧!現(xiàn)在寺廟內(nèi)有一方碑,上面刻著張繼寫的《楓橋夜泊》。
希望寒山寺能給你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各位朋友,今日我們在人間天堂――蘇州度過了美好的一天。謝謝各位!愿你們旅途平安開心,再見!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八
有道是:“蘇州好,城里半園亭?!爆F(xiàn)在,我們就來游覽蘇州著名的園林--留園。田園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園林的建筑風格,結(jié)構(gòu)緊湊,富麗堂皇。其余的三處分別是宋代的滄浪亭,元代的獅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園。同時,留國也是全國四大名園之一。所謂全國的四大名園,是1961年3月4日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四處園林,其中北京的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是北方皇家園林的代表作品,而蘇州的拙政園、留園則是南方私家園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園的門很小,高不過2米許,寬不過1.5米,很不起眼,小中見大,這正是私家園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87年12月4日,留園又與拙政園、網(wǎng)師園、環(huán)秀山莊一起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門廳正中上方懸掛著“吳下名園”匾額,似乎要告訴我們留園曾經(jīng)擁有的輝煌,大型漆雕屏風上繪有留園的全景圖,它是用2500塊玉石鑲嵌而成的。那么,為什么要用2500塊玉石呢?因為這幅圖是在蘇州2500歲生日的時候,由揚州藝人所雕,每塊玉石代表了蘇州一年的歷史。通過這幅全景圖,我們可以看到留園分為四個部分:中部是精華所在,以山水見長;東部以庭院建筑取勝;北部具有農(nóng)村田園風光;西部林木高聳,盡得山林野趣,整個園林占地30多畝。
那么,這座園林為什么叫“留園”呢?其實,留園一開始并不叫這個名字,她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相當于哥白尼、布魯諾生活的年代。第一個主人叫徐泰時,曾經(jīng)當過工部營繕郎中,所以他對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這對他后來修建東園很有幫助。因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為太仆寺卿,相當于從建設(shè)部的高級官員升到交通部的部長。徐泰時為人耿直,因而得罪了權(quán)貴,在遭人彈劾罷官回家以后,修建了東、西兩園,東園就是今天的田園,西園后來被他的兒子捐做寺廟,也就是今天的西園寺。徐泰時去世以后,這個留園也就逐漸荒廢了。到了清代的嘉慶年間,曾任廣西右江兵備道的吳縣東山人劉蓉峰辭官回家后買下了東園的舊址,改建為“寒碧山莊”,因為園內(nèi)多植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所以取了這個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為前面有一條路叫花步里;又因為主人姓劉,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劉家花園”。光緒年間,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買下寒碧山莊廢園,盛旭人精通醫(yī)道,原在常州開國藥店,經(jīng)李鴻章介紹,獻丹藥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興之下,就把中國臺灣海峽的釣島等三座小島賞給盛家種藥草,因而盛家很有錢。
盛旭人買下寒碧山莊后就將它改名為“留園”,一個原因是“劉家花園”的“劉”與“留園”的“留”諧音,這是花園易主常用的一種改名方法,比如袁枚將“隋園”改為“隨園”;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園時曾發(fā)現(xiàn)一塊“長留天地問”的石碑,據(jù)說是劉伯溫寫的,他想這個花園歷經(jīng)戰(zhàn)火仍然保留下來,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爺?shù)谋S?,也希望留園能永遠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風月伴煙夢”,這個“留”字又有讓客人留連忘返之意。清末樸學大師俞樾在《留園記》中講,“泉石之勝,留以待君之登臨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石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憩也?!?/p>
從留園的得名,我們可以看到園主修建花園時花費了不少心血,田園中的每一處建筑,每一個小品.每一副對聯(lián),每一處題額,都別有一番用意。因此,我們在游覽園林時,必須把握住園主的用意,這樣,您才能真正領(lǐng)會到園林的魅力所在。蘇州園林大多數(shù)以“隱逸”為主題,那么,留園是怎樣體現(xiàn)這一主題的呢?接下來,我將結(jié)合具體的景觀跟游客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從留園的門廳到中部花園入口處的腰門,是一條50多米長的“s”形過道,這條過道是園林建筑中空間處理極為成功的例子,至于為什么要這樣設(shè)計,請游客跟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體會。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留園的中部,園中有大型假山和寬闊的水池,極具文人寫意山水園的典型特征。前面的粉墻上有六扇漏窗,通過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隱隱可見、我們說漏窗好,好就好在“隱隱可見”上。用《紅樓夢》中賈政的話說:“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則有何趣?”這六扇花窗,圖案各異,游客一邊慢慢地走,一邊透過花窗往里邊看,你會感到隨著步子的移動,所看到的景色也在變化,這就叫“移步換景”或“一步一景”。并且,這幾個花窗還有通風、透光的功能。墻上有磚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壇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樹,“交柯”指兩樹枝干交錯纏繞,象征夫妻連理,百年好合。此處以粉墻為底,翠柏山茶,上有磚額點綴,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機的山水畫。
(到綠蔭軒)。
這座“綠蔭軒”,軒名取自明代詩人高啟的“艷發(fā)朱光里,叢依綠蔭邊”詩句。原來,在綠蔭軒旁曾種有一棵老櫸樹,一棵老楓樹,樹枝像兩把大傘遮在屋頂上,所以叫“綠蔭軒”。在留園的中部,可以觀賞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這兒便是我們觀賞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橋上紫藤開花,樹木發(fā)芽,似乎凸顯出一幅立體的春色圖。來到后邊,墻上有“花步小筑”四個字,為什么要寫上這幾個字呢?留園一帶舊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裝卸花木的碼頭;“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們常說的“里弄”、“鄰里”,古代五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所以,二十五戶人家稱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網(wǎng)師小筑”,主人很謙虛地說,我這個花園只是花步里邊上的一處小建筑而已。此處園主以墻為紙,墻角散置湖石,花壇中堆石筍,植天竺、爬山虎沖霄而上,又垂下幾縷綠葉,整幅圖畫給人以運筆凝煉灑脫之感。
(繼續(xù)向前)。
前面就是“明瑟樓”,《水經(jīng)注》中有“目對魚鳥,水木明瑟”的說法,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鳥蟲魚,讓人感到山青水秀,環(huán)境幽雅;樓下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為“恰航”;樓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將登樓的踏道藏于其中,邊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樓僧踏一梯云”,將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騰的云朵,使人有一種飄浮于仙境之中的感覺,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游客再看看地面上的鋪地,用卵石、缸片、瓷片拼成各式各樣的圖案,俗稱“花街”,這一片鋪地上的圖案有“金魚”、“蓮藕”、“仙鶴”……,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長壽”……,既起到了裝飾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請游客隨我到露臺前,這兒是園主人觀賞夏景的地方。池子里種植了很多荷花,夏天荷花競相綻放,美景盡收眼底,因為露臺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臺。此處,還可以觀賞到前面的假山。園林建筑中的假山接材料可分為湖石假山、黃石假山和上丘假山。留國這兒的假山比較特殊,下面黃石填底,給人一種穩(wěn)健的感覺,上面湖石為頂,非常秀麗,因而兼有陽剛、陰柔之美,真可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走進曲廊)。
留園曲廊是蘇州園林三大名廊之一,全長有300多米,另外兩廊是拙政園的水廊和滄浪亭的'復廊,各有特色。廊按位置可分為沿墻走廊、爬山廊、水廊、回廊、樓廊等;按形式又可分為曲廊、波形廊、復廊、廊是園林建筑中獨立的有頂?shù)耐ǖ溃拖裎恼轮械摹疤摗弊?,有連貫的作用。留園的這一段爬山廊(曲廊)高低逶迤,墻直廊曲,明暗相間,有的地方貼近墻面,有的地方又有間隙,還種了一些花草,巧妙地運用對比的方法,使廊顯得更加活潑。廊在這里有這么幾個功能:一是夏天可遮陽,冬天可擋雨;二是景點之間的聯(lián)系紐帶,天然的游覽線路;三是作為平緩地過渡,巧妙地將客人引到山上的“聞木樨香軒”,觀賞秋景。爬山廊的旁邊墻壁上有明代鐫刻的“二王”法帖。與眾不同的是,此處的法帖只收“二王”書法,點評全放在釋文的后面,可以讓游人,特別是書法愛好者自己欣賞評點。至今,留園保存了359方法帖,堪稱園林一絕。
現(xiàn)在游客所在的地方是“聞木樨香軒”,“木樨”就是桂花,這兒四周遍種桂花,每年仲秋,丹桂飄香,晚上可以看到明月高懸,倒映水中,隨波蕩漾。因此,這兒是觀賞秋景的地方。我們說,蘇州園林建筑的命名很講究,此處的“聞木樨香軒”也包含有深刻的禪理,佛教的禪宗講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樣無處不在,無處不有,但卻看不見,摸不著,無影無蹤。
(進入可亭)。
現(xiàn)在,請游客回過頭來看一看,對面的涵碧山房、明瑟樓與可亭形成了一個對景。所謂對景,就是從甲觀賞點可以觀賞到乙,從乙觀賞點可以觀賞到甲。從這兒望去,明瑟樓就像畫舫的前艙,涵碧山房猶如船艙,兩座建筑組成了一艘形神兼?zhèn)涞摹皩懸獬橄笫健碑嬼?,微風吹拂,波光蕩漾,這艘船就像在水中緩緩航行一般。那么,為什么蘇州園林中有很多的船形建筑呢?比如,拙政園有香洲,獅子林有石舫等等。主要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這與蘇州的地理環(huán)境、交通狀況有關(guān),蘇州地處江南水鄉(xiāng),舊時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園中修建船舫,可以增加園林的生活氣息;二是船舫集中了多種建筑形式,有廳、有臺、有樓、有閣……,是蘇州建筑藝術(shù)的集萃,并可增加園林建筑的層次感,使其更具有觀賞性;三是船形建筑介于似像非像之間,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和審美要求;四是體現(xiàn)了園主的隱逸思想,《莊子.列御寇》中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安幌抵邸本统闪斯糯娜穗[逸江湖的象征,成為他們來去自由、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的標志;五是包含了一些政治含義,盡管他們希望隱逸,但文人士大夫骨于里的那種“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思想拋棄不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希望君主對老百姓好,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寬松政策。
這條花街盡頭就是遠翠閣,往下走,池中有一小島名“小蓬萊”。《史記》中講,瀛洲、方丈和蓬萊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據(jù)說山上有仙人和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曾經(jīng)派徐福去尋藥,并在宮苑中疊造三神山,此后三神山也就成為造園中常見的題材。前面這個方亭叫“濠濮亭”。為什么叫“濠濮亭”呢?濠、濮均為水名,《莊子.秋水》里面有這么兩個故事:莊子與惠子在濠梁之上觀魚,莊子說:“魚自由自在的多么快樂啊!”惠子答道:“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之快樂呢?”莊子問:“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理解魚的快樂呢?”另一個故事講,楚王派人去請莊子出來做丞相幫他治理國家。莊子說:“我聽說有一只大龜,已經(jīng)死了3000年了,楚王用盒子把它裝起來,用手巾蓋在上面,珍藏在廟堂之中。那么這只龜是死了被人供奉著好呢?還是活著在污泥中搖頭擺尾的好?”那兩個人講,“好死不如賴活,當然是活著的好?!鼻f子說:“那么你們回去吧;我呢。寧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活龜。”莊子的這種思想與文人士大夫們所追求的隱逸淡泊的愿望相符合。所以,一進園時,我就跟游客講,我們觀賞園林必須把握一個主題,后面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游客抬頭看,這便是曲溪樓,書圣王羲之曲水流觴,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從這個名稱也可以看出園主對書圣的景仰。曲溪樓向右就可以進入了西樓,它位于五峰仙館之西,所以叫“西樓”。它處于五峰仙館和曲溪樓之間,為取得統(tǒng)一,東邊采用木菱花裝飾,在尺度和比例上與五峰仙館相呼應(yīng),而西邊做成粉墻漏窗和飛檐翼角與曲溪樓相呼應(yīng),起到了一個承接的作用。一過西樓,地平臨水,清風吹來,這里便是清風池館,它以水榭的形式向西敞開,與濠濮亭、小蓬萊構(gòu)成一個景區(qū),不種荷花,池水明凈,樓臺倒影,環(huán)境十分幽雅。后面有“汲古得梗處”,意思是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長繩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學問,就必須使用正確的方法和下極大的功夫,含義深刻,令人深思。
留園的東部是高低錯落、曲折深邃的建筑群,這里是舊時園主生活起居和宴飲活動的場所,通過粉墻、走廊等劃分出不同的空間,形成了重院疊戶、庭院幽深的景致。
(進入五峰仙館)。
出清風池館,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便是有江南“第一廳堂”之譽的五峰仙館,為什么叫“五峰仙館”呢?請游客回過頭來看一看前面的假山,這座假山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廳山。留園的主人非常喜歡石頭,他搜羅了大量的石頭在館南堆疊了五座小山峰,取李白的“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之意而命名。五峰仙館是留園三代主人不斷修建改造而成的,它的臺基為青石,似為明代遺物。據(jù)歷史記載,我們可以推測,五峰仙館是在東園的后樂堂、寒碧山莊的傳經(jīng)堂基礎(chǔ)上翻建的。五峰仙館建成后,盛氏將其作為主廳,是生日、結(jié)婚、小孩滿月等重要活動場所,通過一排紗隔、掛落、飛罩將室內(nèi)分為前后兩部分,南部為宴飲會客之處,布置十分講究,以中間圓桌上的花為分界線,供桌左邊為主人,右邊為主賓,接下來由中間向兩邊,由近及遠,按長幼尊卑,-一對應(yīng)就坐。古時候,女眷不能在外客面前拋頭露面,里邊的廳相對于外邊的廳叫內(nèi)廳,人們還將其夫人稱為內(nèi)子、內(nèi)人、賢內(nèi)助等,內(nèi)廳也可以作為退步,供下人在此聽候使喚。這個廳也被稱作楠木廳,因為室內(nèi)主要構(gòu)件均用楠木做成。楠木質(zhì)地好,紋路漂亮,不用油漆,但是為什么這兒的柱子要漆成黑色的呢?原來日本兵曾將這里作為馬廄,這些楠木柱下邊被馬啃壞了,建國后重修時只得用水泥補上,為了美觀才用漆將其掩蓋起來。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叫嚷釣島是日本國土,這是沒有根據(jù)的。當年慈禧太后的懿旨至今仍在美國盛氏后人手中,這些楠木柱子正是當年日本侵華有力罪證。因此,我們必須牢記歷史教訓,不要讓其重演。五峰仙館兩面墻壁上有四幅大理石掛屏,紅木板上有上圓下方兩塊大理石,不僅在形狀上有變化,而且包含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之說,暗含“天人合一”的追求。民間流傳留園有三件寶,即大理石座屏、冠云峰和魚化石。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寶大理石座屏,這座大理石畫屏非常珍貴,石質(zhì)好、石紋妙、尺寸大,仔細一看,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畫,明月、清風、野山、飛瀑集中于一塊石面。這塊大理石采于云南點蒼山,有“雨后靜觀山”、“風前閑看月”的境界,全國罕見。
(石林小院旁)。
這座院子叫石林小院。我們說大院要“動中觀”,小院要“靜中觀”。游客看這邊有幾個字“靜中觀”。這個院子南北長29米。東西寬15米。園主別有用心地將院子隔出六個小院子,互相溝通,給人的感覺不是越隔越小,而是越隔越大,層次非常豐富.院外有院,景外有景。現(xiàn)在,游客站在這個角度看一看,上面的這塊石頭像不像俯沖下來的老鷹,下面的石頭像不像昂頭向上的獵犬?所以叫做“鷹犬斗”或“鷹斗獵狗峰”。前面的墻上好像有一面鏡子,鏡子里邊有這只老鷹的背影。其實,它是石林小院南面小亭的漏窗,里面的背影是另一塊石頭,這種用隱蔽的手法構(gòu)成對景、漏景、框景,匠心別具,恰到好處,讓人感到院子很大,層次很深。
院中的這座建筑叫“揖峰軒”,朱熹說:“前揖廬山,一峰獨秀”。軒名是來自古人文章,但是園主對石頭的恭敬之情卻不難發(fā)現(xiàn),劉蓉峰愛石成癖,有“石癡”米芾遺風,他曾經(jīng)搜羅了很多湖石名峰,在此地“筑書館寵異之”,認為湖石不僅能給人以美感,還能得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德修養(yǎng)。揖峰軒環(huán)境幽雅,不妨作為三四個好友論詩作畫,操琴對弈的好地方,游客看里邊有琴、有棋。尤其是兩桌,一邊是圍棋棋盤,一邊是象棋棋盤,拿掉棋盤,桌子形同七巧盤,可以拆開來隨意放置,小方桌可以拿到院內(nèi)用來拜月,也可取一墻角放花盆、茶具等。紅木菱花門窗上的蝙蝠、雙錢、萬字圖案等都是吉祥的符號。古人讀書總要找一個幽靜的地方,陶淵明講,“既耕亦已種,時還我讀書”,“還我讀書處”便是主人的書房,不過,它在揖峰軒的后邊。
(站在鴛鴦廳前)。
而這“鴛鴦廳”也是一種重要的園林建筑形式。鴛鴦本是水鳥名,因為它們雌雄偶居總不分離,所以中國民俗中常把配對的事物用“鴛鴦”稱之。游客請隨我一起來看看鴛鴦廳有哪些特點。第一,我們從外邊看只有一個屋頂,但里面卻是兩個屋面;第二,外邊看是一間房,里邊是兩個廳;第三,兩邊的功能也不一樣,有男廳、女廳之分,和冬廳、夏廳之別。游客現(xiàn)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女廳,北邊是男廳。那么,有人就會問了,男廳、女廳怎么區(qū)分呢?過去,中國社會很講究男尊女卑。游客不妨來比較一下,男廳一般建筑華麗,梁架扁方,且精雕細刻;而女廳則比較簡樸,梁架用圓木,沒有什么雕飾,就連地面上的方磚男廳的都比女廳的大。如果還分不清的話,游客不妨看一看,哪邊的風景漂亮那邊就是男廳,這兒當然是朝冠云峰這邊風景好了。除了“鴛鴦廳”名字外,它還有一個很雅的名字叫“林泉耆碩之館”,“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隱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碩”指有名望的人;“館”是四通八達的地方。連起來講就是:這里是德高望重的社會名流聚會的地方。銀杏屏門上的這篇《冠云峰贊》是清末著名的樸學大師俞樾寫的,還有全景圖后的《留園記》也是俞樾寫的,俞樾與盛康交情非常好,俞樾非常喜歡留園的山水景色,這些文章使得留園更加迷人。
(站在林泉耆碩之館門前)。
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塊石頭就是舉世聞名的“冠云峰”,“冠云峰”與蘇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杭州西湖的“皺云峰”,有江南四大奇石之稱。冠云峰是留園“三寶”之一,重5噸,高6.5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的獨峰觀賞假山湖石名峰。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有“燕王仙臺有三峰,甚為崇峻,騰云冠峰,高霞云嶺”之句,冠云峰之名即由此而來。
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喜歡造型奇特的石頭,孫悟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賈寶玉則是女媧補天所剩的頑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宋代書畫家米芾被人稱為“石癡”,他曾讓人給石頭穿上衣眼,擺上香案,與石頭稱兄道弟,他將太湖石特點歸納為瘦、皺、漏、透。游客不妨看一看冠云峰,瘦是說這塊石頭苗條修長;皺指石頭的表面有花紋;漏指雨水不會積存在石頭上,順著孔隙很快就會流出來;透是說石頭上有很多孔洞,玲瓏剔透,這只不過是這些石頭的一些外部特征。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歡石頭,更是把人的情感賦予石頭,對石頭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對人自身修養(yǎng)的要求。有人從瘦、皺、漏、透引申出來的頑、清、拙、丑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我們眼前的這塊石頭可有一番來歷了,據(jù)說是宋代花石綱的遺物。宋徽宗在東京修建“壽山艮岳”時,讓朱勔?guī)退蚜_奇花異草、珍木怪石。朱勔利用手中的職權(quán),巧取豪奪,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浙江的方臘起義,蘇州也發(fā)生了石生起義。宋朝的花石綱導致了國庫空虛,政治腐敗,很快就被金滅掉了。當時有兩塊有名的太湖石被稱為“大小謝姑”,“小謝姑”沒有來得及運走,后來被一位姓董的買了下來,他的女兒嫁給了徐家,將這塊“小謝姑”作為嫁妝,改名為瑞云峰放在當時的東園里,留園也因為這塊石頭而更加出名。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地方官為了討好皇帝,將這塊石頭運到蘇州織造署,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十中,讓皇帝玩賞,一直未搬回來。盛康買下留國后,總覺得留園沒有瑞云峰就少了幾分靈氣。因此他花了很長時間和很多銀兩,終于尋到了另一塊石頭,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冠云峰,當時搬運它時,真可謂過河架橋,見山開路,房擋拆屋,據(jù)說這塊石頭也是花石綱的遺物。
(站在冠云樓北墻處)。
冠云樓下面北墻上的這塊石頭叫魚化石,也是留園“三寶”之一。這塊魚化石呈薄片狀,像云母一樣層層剝開,上面有二十多條小魚栩栩如生,頭骨、脊椎骨、肋骨清晰可見,令人嘆為觀止。有關(guān)魚化石最早的記載,要算《山海經(jīng)》了。當時人們對石頭中的魚形圖案無法解釋,只好發(fā)揮想象力,把它想成是龍魚、鱉魚,想成神仙的坐騎。那么,魚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據(jù)專家考證,是在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由于火山噴發(fā),火山灰落在河湖中,將魚蝦掩埋凝結(jié)而成的。
在我們的游覽結(jié)束之前,游客不妨回過頭來想一想,留園是不是到處都給我們一種古樸凝重的石文化感覺,那些用湖石、黃石堆疊的假山,營造了留園的山林氣氛;那些湖石名峰,增添了留園傳統(tǒng)藝術(shù)氛圍;那些大理石座屏、魚化石等,充滿了清新而樸素的自然氣息;那些墻壁上的書條石記錄了留園的昔日風采,這些作品林林總總從具體到抽象,無不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人們把園林比作“立體山水畫”、“無聲山水詩”、“綜合藝術(shù)博物館”。我想,通過對留園的游覽觀賞,游客一定會覺得這種評價是很貼切的吧。
風風雨雨四百多年,留園歷經(jīng)滄桑,幾度興廢,當時園主所期望的“名園長留天地間”,只有在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繁榮富強的今天,方才變成了現(xiàn)實。今天,我們可以自豪地說,留園是蘇州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我的講解完了,謝謝游客!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九
留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原是明嘉靖年間太仆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中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與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現(xiàn)全園占地約50畝,大致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qū)。其間以曲廊相連。迂回連綿,達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來寒碧山莊的基址.中辟廣池,西、北為山。東、南為建筑。假山以土為主,疊以黃石,氣勢渾厚。山上古木參天,顯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氣氛。山曲之間水澗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留園以園內(nèi)建筑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名園。一九六一年,留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園在內(nèi)的蘇州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并有長廊與各處相通。建筑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筑物設(shè)有多種門窗,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nèi)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gòu)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余,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lǐng)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廳、林泉耆碩之館、還我讀書處、冠云臺、冠云樓等十數(shù)處齋、軒,院內(nèi)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云峰,兩旁為瑞云,岫云兩峰;北部具農(nóng)村風光,并有新辟盆景園;西區(qū)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筑。留園內(nèi)的建筑景觀還有表現(xiàn)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最新的江蘇留園導游詞范文(五)。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古典園林留園。留園屬于私家園林,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已經(jīng)有四百多年歷史。最初是萬歷年間太仆寺少卿徐泰時所建的東園。徐泰時曾任工部營繕郎中,參與營造萬歷滴的壽宮,即十三陵中的定陵。范仲淹的后代范允臨是他的女婿。他為人耿直,終因得罪權(quán)貴,被彈劾回鄉(xiāng)。由于長期在朝為官,他深感身心疲憊,因此回到蘇州后,便不問正事,每天在自己的園中賞花弄草,吟風誦月,在自然的空間中盡情地復蘇著早已受到扼制的心靈。到了明清之際,東圓已逐漸荒廢。到清乾隆年間,該園歸吳縣人劉蓉峰所有。他非常喜愛此園,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擴建,同時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將園名該為寒碧莊。但由于園主姓劉,所以民間俗稱為“劉園”。咸豐年間,蘇州閶門外遭兵燹,園子周圍街巷宅屋幾乎毀盡,惟獨該園幸存下來。
自抗日戰(zhàn)爭到一九四九年蘇州解放,留園遭受了很大的破壞,園內(nèi)建筑幾成廢墟。一九五三年蘇州市人民政府對留園進行了整修,使一代名園重現(xiàn)豐采。一就六一年留園與蘇州拙政園,北京的頤和園以及承德的避暑山莊一起,作為中國古典園林被首批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這四個古典園林也被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一九九七年,蘇州古典園林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留園就是首批四個典型例證之一。留園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典型例證自然有其原由。下面讓我們從這門廳開始,到園中去細細品位一番吧。
首先請大家回頭看一下剛剛進來的這扇黑漆大門,很不起眼。大家是否會想留園的主人為什么有錢造如此精美園林,卻不把大門裝修得豪華、氣派一點呢?難道是買得起馬,置不起馬鞍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剛才已經(jīng)講過,我們蘇州的園林,很多都是辭官引退后回鄉(xiāng)的官僚所建的私家花園。他們本著“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他們不愛人來客往的世俗應(yīng)酬,而喜歡閉門謝客,獨自在自己的園中玩石賞月,經(jīng)營花草,以重歸自然、寄情山水的隱士理念來追求一種隱居的生活?;谶@種生活理念,蘇州的私家園林均無氣派顯眼的高大門樓,其正門都力求淡化、簡單,以求接近普通民居。
再請大家看這門廳正中屏門上嵌的一幅綴玉留園全景圖。這是一九八六年時,為紀念蘇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揚州工匠用2500枚各類玉石薄片相綴而成的。在全景圖的上方高懸著一方扁額,上面寫著“吳下名園”四個大字,點出了留園在蘇州園林中的地位。這是由當代著名版本目錄學家,前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延龍先生所題寫的。在全景圖屏門背面刻有清代樸學大師俞樾先生所擇,吳進賢所書的《留園記》。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十
夫子廟景區(qū)的古建筑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為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夫子廟街市是中國著名的傳統(tǒng)古街市。每年的春節(jié)至元宵節(jié)期間在夫子廟舉行的金陵燈會是南京春節(jié)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夫子廟始建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稱文宣王廟。南宋建炎時為兵火所毀,紹興年間重建,為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元朝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子監(jiān),后為應(yīng)天府學;清朝成為江寧、上元兩縣縣學,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之后,于1937年遭侵華日軍焚燒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qū)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產(chǎn),經(jīng)有關(guān)專家科學論證和規(guī)劃,幾度撥???,歷數(shù)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qū),也是蜚聲中外的旅游勝地。1991年被國家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
夫子廟前以秦淮河為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欄建于明正德九年(1520__年),是南京夫子廟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筑;南岸石磚墻為照壁,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jīng)閣;廟東有魁星閣。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十一
黿頭渚位于無錫西南郊的太湖之濱,距離市區(qū)約18公里。渚是指三面臨水的小陸地,因為它狀如黿頭而叫黿頭渚。它可以說是獨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著青島海濱的氣概;向北望太湖又有著杭州西湖的明媚風光。在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輔之以別具匠心的人工點綴,使之成為觀賞太湖最為理想的游覽勝地。難怪詩人郭沫若暢游太湖之后,作出了“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評價。黿頭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遼闊”的無邊風月,以及早中晚、晴陰雨景致各異的神奇變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時之景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和無數(shù)中外游人。
民國初年,無錫人楊翰西在此購得60畝山地,并于1920xx年開始對黿頭渚進行最初的開發(fā),開始建構(gòu)“橫云山莊”;1920xx年他又撥地1畝多給量如和尚,由量如募款將后山的廣福庵遷于此,更名為廣福寺。1920xx年,楊翰西利用無錫商團會長的身份,在工商界集款建造了“陶朱閣”??谷諔?zhàn)爭時期,改名為“橫云公園”。
黿頭渚地區(qū)還有王心如在1920xx年建的“太湖別墅”;1920xx年陳仲言建的“若圃”;1931年鄭明山建的“鄭園”;以及何緝伍和蔡緘三的退廬。當時這些風景都因為蠡湖的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游人不多。1934年榮德生老先生60大壽,他利用壽禮在蠡湖上架起了一座長達375米的長橋,因南端架在寶界山上而取名“寶界橋”,從此溝通了蠡湖南北兩岸的陸路交通,把梅園、蠡園和黿頭渚等景色連成一片,便于游人游覽觀光,同時長橋臥波,恰給蠡湖攔腰一束,平添幾分秀色,橋下的60個橋孔又正好象征著榮德生老先生的60大壽,提醒人們過橋不忘修橋人。
解放后政府將這里原有的園林、別墅合并為“黿頭渚公園”。1982年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面積從原來的480畝,擴大到1950畝,統(tǒng)稱“具區(qū)勝境”。園內(nèi)有十大景區(qū)(黿渚春濤、萬浪卷雪、蘆灣消夏、湖山真意、鹿頂迎暉、充山隱秀、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中犢晨霧、三山映碧),我們所要游覽的是黿渚春濤景區(qū),它是整個園林的精華所在。
【黿頭渚牌樓】黿頭渚牌樓建于1973年,是過去黿頭渚公園的大門,現(xiàn)在是“黿渚春濤”序列空間的序幕。門樓背后刻有“山輝川媚”4個大字,點出了這里風景的特色。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棵柏樹,它是1978年從梅園水廠移來的,樹高7米,樹冠進徑6米,重達10噸。順著大道向前,是300米的杜鵑坡,清明時節(jié)樹叢、林下、溪邊的杜鵑花開遍山野,映的滿山都是紅色。另外杜鵑花和梅花也是我們無錫的市花,兩邊郁郁蔥蔥的大樹是香樟樹,它是無錫的市樹。
【太湖佳絕處牌坊】我們面前的這座牌坊結(jié)構(gòu)古雅、斗拱相連,建於1931年,原是黿頭渚的老大門,1“太湖佳絕處”是郭沫若老先生的手跡。(大家轉(zhuǎn)過頭來看,湖水被周圍的山林、島嶼所環(huán)抱。北面有中犢山島,現(xiàn)在是太湖療養(yǎng)院所在地;對面就是大、小箕山,山上樹木蒼翠,景色優(yōu)美。1920xx年,無錫民族工商業(yè)者榮宗敬,在那里建造了“錦園”。)。
牌坊后面有一照壁,壁間飾以“鳳穿牡丹”的圖案,它擋住了院中景色,起到了欲揚先抑的效果。
【長春花漪】長春橋是園主在1936年仿照北京頤和園昆明湖上的玉帶橋所建的。橋名長春,取其長葆青春之意。湖堤兩邊所種的是日本的“染井吉野”,在日本的櫻花品種中,“染井吉野”是公認最美的一種。每年4月這里櫻花夾道,繽紛艷麗。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在日本每當櫻花盛開,舉國若狂,各學校還要放櫻花假。我國有櫻桃花,但不出櫻花,我國的櫻花都是從日本移植來的。(電影《革命軍中馬前卒》里有一個日本上野公園的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
長春橋是一座拱石橋,高聳湖面,堤岸遍植櫻花,擋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間,從平面上開,增加了變化,是浩大的湖面產(chǎn)生了大小、虛實、動靜的對比;從立面上看,豐富了景色層次,它與涵萬軒、絳雪軒和東面山坡自成一個空間,構(gòu)成長春花漪的景色。
【藕花深處】藕花深處是黿頭渚最幽靜的地方。據(jù)說:1931年“藕花深處”這組景建成時,楊翰西的親朋好友都來祝賀,酒宴之后,園主便請來賓為這建筑題名。當時這亭立于小島之上,四周都是荷花。而且沒有東面的這座小橋,只有西邊的曲橋相通,有人題名“湖心亭”,楊翰西覺得太俗。這時有一個工匠說:“我是否也能題個名字?”楊翰西想,你能題什么好名字呢?但轉(zhuǎn)念一想,你說說也無妨,就說:“你說吧?!蹦枪そ痴f:“我讀書時讀過李清照的《如夢令》,我記得里面有一句是這樣念的: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這里亭子四周都是荷花,而且這亭子又最深,題‘藕花深處’怎么樣?”楊翰西覺得這名字題的非常確切,便將此亭題名為“藕花深處”?,F(xiàn)在我們看見的“藕花深處”額是1981年由田原書寫的。亭子東面的小橋是文革時建造的,雖然避免了走回頭路,但“深處”的意境卻沒有了,本來“深處”就是到極限了,沒法再往前了,現(xiàn)在通了,也就不深了,完全破壞了原來的意境。為什么還留著這座橋呢?主要是考慮到黿頭渚的客流量太大了。
【無錫旅情】這塊碑是1990年初設(shè)的一個景點,正面刻有“無錫充滿溫情和水”幾個字,這是無錫對外宣傳的旅游口號。溫情是指無錫人溫文爾雅,待人熱情。至于“水”,那是指無錫的旅游資源以水為主,以水出名,有太湖、京杭大運河,還有長江,旅游活動又突出水鄉(xiāng)風情。因此,說無錫充滿溫情和水當之無愧。背面刻的是《無錫旅情》的中文歌詞。無錫市為了提高知名度,除了運用各種宣傳方式,還特別注重將文化藝術(shù)與旅游活動結(jié)合起來。1986年5月,通過日本阪急旅行社邀請了日本著名詩人、作曲家中山大三郎和東京abc音樂出版社長山田廣作來無錫旅游,他們回國后很快創(chuàng)作并出版發(fā)行了《無錫旅情》和《清明橋》兩首歌,由日本紅歌星尾形大作演唱。特別是《無錫旅情》這首歌,在日本六家電視臺播放半年之久,唱片發(fā)行量突破100萬張,風靡日本全境,許多日本友人正是從這首歌中了解了無錫,紛紛慕名前來無錫旅游。
【黿頭渚】現(xiàn)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就是黿頭渚了,郭沫若老先生所說的“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就是這個地方。我們向南望,這時煙波浩渺的太湖有著青島海濱的氣概;向北我們可以看到碧波的蠡湖,那是太湖的一個內(nèi)湖,它又有杭州西湖的明媚風光。我們既可以看到太湖的雄偉、遼闊、無邊無際,又可以遙望湖中山巒起伏、山1復,所以說黿頭渚占據(jù)了太湖最美麗的一角。
【黿渚燈塔】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座燈塔,它是作導航之用。1920xx年,無錫紳士華題蓉壁居南鄉(xiāng),一次舟行夜歸,迷失了方向,誤入了湖心,險遭覆舟葬身魚腹之禍。于是在此立竿懸燈導航。1920xx年,錫湖輪船公司首航太湖,地方人士集資建一座燈塔以示祝賀。1982年,進行了徹底翻新,底部和中心進行加固,四周覆以金山石,高度從原來的12.6米加高為13.1米,飾以粉紅色、紫醬色,顯得更為雅致。
【黿渚春濤】這塊“黿頭渚”的刻石高2米,正面的“黿頭渚”三字是光緒年間由無錫舉人秦敦世書寫的。另一面刻“黿渚春濤”4字,是我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寫的。劉春霖與園主楊翰西是同科進士,他在光緒三十年(公元1920xx年)殿試中獨占鰲頭,但沒有想到1920xx年廢除了科舉制度,他竟成了末科狀元。“黿渚春濤”四個字是在1920xx年題書的,這里的“春”字用的最妙,一是劉春霖來錫時正是仲春時節(jié);二是這里面對著太湖的一個內(nèi)湖,叫梅梁湖。根據(jù)《具區(qū)志》記載:“梅梁湖在夫椒山(今馬山)東,吳時進梅梁至此,舟沉失梁,后每至春首則水面生花?!?梅梁指的是楠木,楠木是上等的好材料,那么它是不是就是現(xiàn)在的梅樹呢?當然不是,楠木的“楠”在古代寫作“”,“”是“楠”的古體字,是“梅”的異體字,所以“梅”在古代不是指現(xiàn)在的梅樹,而是指“楠木”。)后人據(jù)此典故把黿頭渚、馬山、拖山之間的水面稱為“梅梁湖”。每逢春天,這里會出現(xiàn)神話般的奇景:春濤好似古梅在水上開花一般,顯得美麗極了;三是無錫正處在太湖北岸,春天時多東南風,太湖無日不起浪,尤以黿頭渚一帶水勢浩大,波濤洶涌,聲勢雄壯。黿渚濤聲是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風和日暖,微波漣漪,濤聲則清緩而流暢,和諧而有節(jié)奏;若遇狂風怒號,濁浪滔天,則轟然巨鳴,猶如萬馬奔騰,真有“濤聲吼黿渚,地勝十洲三島”的感覺。所以黿渚春濤是黿渚濤聲中最神奇的。
【摩崖石刻】橫云石壁是黿頭渚著名的風景點,這里奇峰怪石半環(huán)著一個天然的大水灣。在絕壁懸崖上刻有“橫云”和“包孕吳越”6個字,這是清末無錫縣令廖綸書寫的。廖綸在光緒辛卯年(公元1891年)正月初八,同友人乘船至此,覺得這里氣勢雄偉,就欣然揮筆,題書“包孕吳越”和“橫云”,鐫于石壁上,使湖山增色。
“包孕吳越”形容太湖氣勢宏大,跨越江浙兩省,江浙兩省在2420xx年前主要是吳越兩國的疆域,太湖在其間,湖水澆灌了兩國的土地,使兩國百姓受益非淺。太湖像偉大的母親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吳越兒女。
“橫云”是說在湖中遠處回望黿頭渚,只見上下蒼蒼茫茫,水天一色,這一帶湖岸好似橫在半空中的一抹彩云,在輕輕漂移。原來的橫云山莊也是因為這橫云石刻題名的。(大家再看下面的這塊石壁,上有“明高忠憲公濯足處”8個大字。明高忠憲公指的是明朝東林黨重要領(lǐng)導人之一的高攀龍。高攀龍曾是無錫東林書院主講,后因東林黨得罪了宦官魏忠賢,受到魏忠賢閹黨的無情打擊,造成了恐怖的“黨禍”。高攀龍回到無錫后,常常隱蔽在現(xiàn)在蠡湖東面臨湖而筑的“水居”讀書,那時書院被毀,0黨橫行,他自號:“湖水老人”,不接賓客,不談時事,只以花鳥為伴。他常到黿頭渚湖灘濯足,取“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表示避世隱身,知足常樂。雖然如此,魏黨還是不放過他,1一天甚于一天。高攀龍自知不免,就于1620xx年3月17日清晨,在住宅后園池中從容入水而死,后人在池畔立石,上刻“高子止水”??谷諔?zhàn)爭勝利后,無錫人朱松黯書寫“明高忠憲公濯足處”鐫于石壁上,以示對高攀龍的紀念。)。
【震澤神黿】剛剛我們已經(jīng)講過黿頭渚的名稱的由來,那么什么是黿呢?現(xiàn)在大家就隨我去看一下黿到底是什么樣的。
關(guān)于“黿”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自然界中的黿,一種是神話傳說中的黿。在自然界中黿是一種和鱉相似的動物,有的地方就把它叫做“大鱉”。其實黿和鱉是有區(qū)別的:鱉的重量最大只有三四公斤,而黿的重量可超過100公斤;鱉吻長而尖,黿無尖吻嘴圓;黿又叫癩頭黿,緣由是黿頭頭部散生疣狀突起,鱉的頭部卻是光滑的;鱉的外形呈扁圓,黿的外形卻是正圓。因此南方人俗稱“團魚”,又是團圓,又是“余”,十分吉利。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多數(shù)生長在廣西。
在神話傳說中,黿是龍和鱉所生的長子,呈龍頭龜身鳳爪鷹尾,正如我們面前所看到的這只神黿。它是用青銅制作的,長1.7米,高1.3米,寬1.1米,重達700公斤,這是“中華青銅文化復興公司”在1985年5月無錫首屆“太湖之春藝術(shù)節(jié)”時贈送給黿頭渚公園的。這“震澤神黿”由著名雕塑家慶寶持創(chuàng)作,上鐫有朱復戟教授篆刻題名。
【澄瀾堂】澄瀾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宋、明宮殿式樣營建的,面闊5間,四周游廊,氣宇不凡,是“黿渚春濤”的主建筑?!俺巍笔侵杆届o清澈,“瀾”則是波浪起伏之意。取名“澄瀾堂”是說在這里可以飽賞太湖多變的天然景色。黿頭渚本身變化萬千,陣雨過后又有霧氣,而且這里居高臨下,遠眺近覽,春夏秋冬,早中晚,雨陰晴,景色各異,真是“浪濤與松濤齊名,碧水共長天一色”!風景能與唐朝文學家王勃寫的《滕王閣序》所描寫的洪都(今南昌)風景相媲美。所以陳夔龍在堂兩邊抱柱聯(lián)上寫道:
山橫馬跡,渚峙黿頭,盡納湖光開綠野;。
雨卷珠簾,云飛畫棟,此間風景勝洪都。
“洪都”指的就是“滕王閣”了。
好了,黿渚春濤景區(qū)就講解到這里,下面給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去看看黿頭渚公園其他幾個景區(qū)或者坐船去游覽一下太湖仙島。
太湖仙島。
仙島牌坊――會仙橋――月老祠――天都仙府――摘星亭――天街――靈霄宮――大覺灣。
【仙島碼頭】: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踏上了太湖仙島的樂土。請大家回頭看,在碼頭泵船立柱上共有18尊鑄鐵辟邪,每尊有一噸重,這是古代傳說中一種能夠驅(qū)鬼避邪的神獸?,F(xiàn)在它在這里,一方面保護游客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太湖仙島的保護神。
【仙島牌坊】:前面這座三門五樓式,以云頭承托朱紅色琉璃頂?shù)慕ㄖ褪窍蓫u牌坊。該牌坊寬6米,高9米,其下有八尊麒麟拱衛(wèi),象征著吉祥如意,中間的寶珠和脊頂?shù)幕鹧?,金光燦爛,象征著智慧的光芒普照著大地。牌坊正面這“太湖仙島”四個金字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所書,當然文征明是不可能專門為我們題寫這幾個字的,這是從他的碑帖中拓下來的,背面鐫刻篆書“蓬萊幻境”,點出了太湖仙島的文化特色。
【巡天影壁】:在牌坊后面我們看到的是寬9米,高5米的白墻紅頂影壁,上面是一幅漢白玉浮雕“玉帝巡天回鑾圖”,描繪的是玉皇大帝巡訪各地歸來,路過太湖仙島,游覽后對太湖風光贊不絕口的情景。大家可以看到他的眼神中似乎有一絲遺憾,原來他正在惋惜王母娘娘沒有一同來呢。
【會仙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橋就叫做會仙橋,它是仿造少數(shù)民族侗族的風雨橋造的。它的前身是無錫頗有名氣的惠山“大德橋”,五十年代末,因開挖京杭大運河無錫段的新運河,拆遷于此的。之所以取名為會仙橋,是因為游客們到仙島游玩后都變成仙人了,我們看到的從對面過來的都是仙人,所以叫會仙橋。橋上有兩副對聯(lián)“過此橋是玉虛境,到彼岸非本來我”;“道是非天非地路,果真亦仙1橋”,也是這個意思。好,讓我們大家也去做一回神仙吧。(下了會仙橋往左手看)大家請看,前面那艘就是太湖里現(xiàn)存的唯一一艘七桅古帆船,它已經(jīng)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了,是仿照當年岳飛在太湖抗金用的戰(zhàn)船而造,現(xiàn)在也可以說是文物了。
【月老祠】:各位游客,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心鎖,這上面的鎖可不同于黃山上面的,它必須是夫妻或戀人們才能掛,在鎖的兩邊分別刻上兩個人的名字,然后將鑰匙拋入湖中,表示永不打開,永結(jié)同心。這座鴛鴦亭的造型可謂獨特:一半是方柱硬山筒瓦頂,一半是圓柱卷棚小青瓦頂,但又鴛鴦對合緊緊相連融為和諧的一體,以此來寓意男女結(jié)合。(走進月老祠)大家請看,正面懸掛的這幅像就是“月下老人”,相傳唐朝時有個人叫韋固,從小失去父母,一直想著早點成家,一天他碰到一個在月下翻書的老人,老人身旁有一個口袋,韋固就問老人口袋里裝的是什么,老人說是紅繩子,還說天下男女都由我配對,用紅繩子系在兩個人的腳上,來定下兩個人的姻緣,即使兩個人相隔很遠,也可以千里姻緣一線牽。
【天都仙府】:各位游客,天都仙府到了,在仙府的大門外,有兩尊石雕的吉祥神獸――兩角的“天祿”和獨角的“麒麟”;在墻壁上有兩副浮雕是漢代的門神“神荼(音伸舒)”和“郁壘(音律)”他們是兄弟倆;而大門內(nèi),則是秦瓊、尉遲恭這兩位唐代的門神。
正中間是進行編鐘表演的場地,編鐘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一種樂器,出土于湖北隨州。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仿制品,但音質(zhì)絲毫不差,好,表演開始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兩千年前的樂器給我們帶來的美妙音樂吧。在左側(cè)的財神殿內(nèi)有兩位財神:文財神是范蠡,武財神是趙公元帥。范蠡是春秋時越王勾踐的大臣,勾踐滅了吳王夫差后,他和西施隱居在太湖畔,后又去山東定陶,經(jīng)商致富,被尊為“陶朱公”,由于他生財有道又不惟利是圖,善于理財又扶貧濟弱,成為人們心目中理想的“財神”。武財神趙朗,有一手買賣求財?shù)谋绢I(lǐng),可以使人公平交易、稱心如意,被民間視為招財進寶的增福財神。這位笑容可拘的神仙是“老壽星”,這三位神仙的含意是富足長壽方為有福之人。
【摘星亭】:出天都仙府,便來到摘星亭。因為這里已然是天宮仙界,伸手便可摘到星星,故取名為摘星亭。亭子的旁邊是天門,也就是進入仙界的大門,過此門也就是到了天上了。
【天街】: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天街的入口處,這條街以展示傳統(tǒng)商業(yè)文化為主,全長96米,有40多間鋪面。里面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手工藝品,例如內(nèi)畫、宮扇、仙糕、藍印花布、七彩玉雕刻等,大家可以自己轉(zhuǎn)轉(zhuǎn),我在出口處等大家。
【靈霄宮】:大家請看,我們眼前這座高達42米的標志性塔型建筑就是靈霄宮,里面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左邊那座建筑就是王母殿。里面供奉的是王母娘娘。大家知不知道為什么靈霄宮要造得這么高大雄偉,而王母殿卻顯得這么矮小?這是因為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直是男尊女卑,而道教由于是在封建社會下不斷發(fā)展演化的,所以自然而然也受到了這方面的影響。(在靈霄宮前)大家請看,這里水池中有一個重800多公斤的花崗巖石球在徐徐轉(zhuǎn)動,其實這里并沒有什么奧秘,完全是僅僅依靠4公斤的水流的作用,有一種“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意境。(進入靈霄宮)大家第一眼就看到了這座高達18米的玉皇大帝塑像,這也是中國最大的一尊玉皇大帝塑像。你看他身著就章法服,兩耳垂肩,儀容威重,手持象征權(quán)柄的江山星辰玉圭,頭頂著天,腳踏著地,是那么的威武高大。他兩邊的這兩個與真人一樣高的童子,低著頭,似乎在向游客傾訴“高處不勝寒”的苦衷。大家請看,靈霄宮內(nèi)壁四周全是道教的各路神仙,大家可以慢慢觀賞。在兩邊的配殿的四周墻壁上,是臨摹被譽為“東方藝術(shù)之冠”的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而繪制的壁畫,講的都是一些道教故事,雖說是模仿,但也是真材實料,是真正的壁畫,有興趣的游客可以看一看。
我們再來看一看王母殿,正中就是王母娘娘的金身塑像,她的神名為“瑤池金母元君”,又稱九靈太妙龜山西華金母。她的形象在民間傳說和不同的書中有不同的記載和評價,有好有壞,所以殿中的她,有一種“任你世人評說”的雍容氣度。她兩側(cè)這五位神態(tài)各儀的美麗女性可不是七仙女,分別是她的侍女和得道的女仙。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十二
各位朋友,到蘇州旅游,寒山寺是人們向往的地方,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楓橋鎮(zhèn),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當時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時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時,寒山、拾得兩位高僧到此,后人為紀念寒山,改寺名為寒山寺。寒山確有其人,是唐朝詩僧,著有《寒山子詩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來一直名揚中外,魅力無窮,尋本探源,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使它家喻戶曉?!霸侣澍B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边@些傳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傳,景因文名,鐘聲詩韻,名揚百世的效果。該詩不但在我國流傳極廣,而且很早就傳到了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學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記》一文中說過:“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者?!钡浇裉焖员痪幦巳毡緦W校教科書中。在東南亞、歐美,這些詩句也很受青睞。
第二,佛門弟子一直認為,曾住持過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轉(zhuǎn)世的高僧,并把他們神化為我國的和合二仙,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神仙。民間傳說,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鐘,飄洋過海到過日本一個名叫薩堤的地方,傳播佛學和中國文化。這個故事曾以連環(huán)畫的藝術(shù)形式在日本的19xx年第4期《中國醫(yī)報》雜志上登載,題為《寒山寺鐘聲》,更使寒山寺多了個娓娓動聽的中日友好話題。
第三,民間相傳,張繼詩中涉及的鐘,歷經(jīng)滄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處探尋,欲將此鐘歸還原主,但終無下落,便募捐集資,鑄一對青銅鐘,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館山寺。在中日民間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史冊中,寫下了美好的一頁。
第四,寒山寺的鐘聲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內(nèi)涵,還有奇妙的功能,這功能用12個字可以概括二“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逼刑幔阼笪?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為“覺悟”“大徹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親自聆聽寒山寺的鐘聲。
唐代詩人張繼當年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歸途中夜泊楓橋,正是聽了夜半寒山寺鐘聲的啟迪,靈感頓開,寫下了楓橋夜泊這首千古絕唱,在中國文學史上占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也正是寒山寺鐘聲使他消了煩惱,繼續(xù)寒窗苦讀,后來再次赴京城應(yīng)試,結(jié)果中了進士??傊?,蘇州寒山寺的鐘聲能安撫心神,啟迪思維,寄托美好期望?,F(xiàn)在我們就要進入寒山寺景區(qū)了。
寒山寺景區(qū)擁有“古寺、古橋、古關(guān)、古鎮(zhèn)、古運河”供游人游覽。古寺,指寒山寺。古關(guān),指大運河和上塘河交匯處的鐵鈴關(guān),建于公元1557年,為明代抗擊倭寇的關(guān)隘,城樓雄偉。古橋,指寒山寺西側(cè)大運河上的江村橋和楓橋,詩人張繼名句“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江楓,就指這兩座橋。古鎮(zhèn),就是寒山寺所在的楓橋鎮(zhèn),粉墻黛瓦的民居,鱗次櫛比的商店、茶館、書場,一派姑蘇水鄉(xiāng)風光。古運河,指寒山寺旁的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全長1794公里,是公元605至610年間隋煬帝時開鑿的。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物資和文化交流,也給蘇州的經(jīng)濟帶來了繁榮。
文檔為doc格式。
準備一段介紹江蘇的導游詞篇十三
寒山寺是蘇州著名的古剎之一,始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大監(jiān)年間(502~520xx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唐代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拾得由天臺山來此住持,塔院遂改名寒山等。當時寺中有一口大鐘,以鐘聲悠揚宏亮聞名。唐代詩人張繼一次途經(jīng)寒山寺,夜泊楓橋,半夜聞鐘聲,使孤舟之中含愁不眠的旅人觸發(fā)詩情,寫下了千古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自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問世后,詩韻鐘聲,膾炙人口,寒山寺便更為人們所熟知,隨著詩的廣泛流傳,寒山寺名播海外。此刻,每年除夕之夜常有日本朋友專程趕來寒山寺聆聽古剎鐘聲。
古老的寒山寺,在歷經(jīng)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中,曾五次毀于兵火、屢毀屢建。據(jù)志書記載,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0年)左右,節(jié)度使孫承佑建有七層寶塔。元末時寺與塔俱毀,于明洪武中又重建,正統(tǒng)年間知府況鐘再修。清咸豐十年(1860年)全寺毀于戰(zhàn)火,殿堂、樓閣均蕩為塵?!,F(xiàn)存的殿宇,則是在清光緒二十二年至宣統(tǒng)三年(1866~1920xx年)重建的。
位于古運河畔,楓橋與江村橋之間的這座古寺,氣勢雄偉,山門前黃墻照壁矗立,寺門橫書古寒山寺匾額。透過林蔭小院,正中為大雄寶殿,殿內(nèi)有釋迦牟尼像,佛座兩邊和后壁嵌有寒山子詩三十六首,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以及鄭文焯所繪的寒山、抬得和豐干的寫意畫像石刻。那著名的寒山抬得塑像在大殿右側(cè)的偏殿內(nèi),一座巨大的蓮花座盤上,兩個袒胸露乳、蓬頭赤足的年輕胖和尚,一個手捧凈瓶,一個手執(zhí)蓮花,純樸渾厚,嬉笑顏開。寒山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僧,有詩三百余首,后人輯為《寒山子集》三卷。在大殿東西兩側(cè)偏殿內(nèi),還有小型香樟木雕刻的金身五百羅漢像,造型古樸,生動自然。殿后為藏經(jīng)樓,環(huán)壁嵌著宋代張樗所書《金剛經(jīng)》石刻,筆力剛勁秀逸,是傳世少見的珍品。藏經(jīng)樓左右連以長廊,左邊折上方亭,亭內(nèi)嵌有明、清詩人題詠寒山寺的詩文石刻;右邊通向鐘樓。
此刻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寒山寺的主庭園,左側(cè)的花壇兩面嵌長條石刻兩塊,一為明代崇幀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刻清末江蘇巡撫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
此刻我們來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兩側(cè)沿墻分列十八羅漢坐像,都是明代的鐵鑄金羅漢,是從山西五臺山擎來的。寒山寺大雄寶殿的特色在于殿的后面。一般寺院中右側(cè)木架上掛一口鐘,左側(cè)木架上放鼓,體現(xiàn)出家人晨鐘暮鼓的修煉生活,但那里右側(cè)懸掛著的鐘,與眾不同,這就是我在車上提到的日本銅鐘。
個性值得一看的是背后正中墻上的寒山、拾得石刻像,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所畫。他倆“狀如貧子,又似瘋狂”,寒山手指指地,笑口微開,似在講:“吾倆菩薩轉(zhuǎn)世,天機不可泄漏,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笔暗脛t袒胸笑顏,更逗人喜愛。
出大雄寶殿,左通普明寶塔和方丈室,右達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正前方的兩層屋宇是藏經(jīng)樓。遠望屋頂,可見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jīng)塑像群。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
- 2023年市政府領(lǐng)導講話稿(通用16篇)
- 2023年教師感言一句話經(jīng)典用語(模板8篇)
- 最新家長學校學期工作計劃(大全10篇)
- 競業(yè)保密協(xié)議(實用12篇)
- 籃球比賽策劃書活動內(nèi)容(優(yōu)秀10篇)
- 安全運輸承諾書 運輸安全承諾書(大全20篇)
- 2023年單片機實驗心得體會(優(yōu)質(zhì)12篇)
- 2023年環(huán)境污染的心得體會(大全15篇)
- 最新學校自主創(chuàng)業(yè)申請書 自主創(chuàng)業(yè)申請書(優(yōu)秀10篇)
- 青春奉獻的演講稿 奉獻與奉獻演講稿(精選12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wù)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
相關(guān)文檔
-
最新紀委借調(diào)心得體會(實用12篇)
24下載數(shù) 657閱讀數(shù)
-
使用手機的利與弊心得體會報告(精選16篇)
37下載數(shù) 516閱讀數(shù)
-
中國航天英雄個人事跡(模板12篇)
32下載數(shù) 307閱讀數(shù)
-
政治忠誠心得體會(實用17篇)
15下載數(shù) 813閱讀數(shù)
-
打掃敬老院心得體會范文(優(yōu)秀12篇)
37下載數(shù) 946閱讀數(shù)
-
最新給外賣好評的句子(通用9篇)
50下載數(shù) 870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