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一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自主探索乘法估算方法的過程,體驗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2、能結合具體問題進行簡單的乘法計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體驗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估算意識。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難點:能較準確的進行估算。
我國人口十五億,我國土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我校有0多人,劉老師大約40歲等等,這些值都是估算值。
現(xiàn)在丫丫就遇到了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幫忙估算一下,一起看看好嗎?
學生讀題并觀察情景圖,說一說事情中的數學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
買門票大約要多少錢?請同學們試著幫忙估算一下吧!
你還有其它方法嗎?(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約需900元。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10×92=920(元)……。
1.小組交流。
把你估算的方法向你小組的同學介紹介紹好嗎?一定要說清楚你估算的過程呦!
2.全班交流。
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方法向全班同學說一說?
3.計算一下,看實際需要多少元?
想一想為什么有的估算結果與計算結果相差比較多,怎樣做到合理地進行估算.
1.小組內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共同算法。
2.小組內選派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準備作補充。
3.9×92=828(元)。
把92看成90只不過少看了兩個9,而把9看成10卻多看了1個92,所以把。
92看成90更接近計算結果。
1.估算一下:在大橋上觀察,1分鐘過去了38輛車,大橋上1小時有多少輛車通過?
2.估算一下這文章大約有多少字?
3.小組合作,估計1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4.作業(yè):書上45頁第2題。
板書設計。
估算。
(1)把9看作10,把92看作90,約需900元。
10×90=900(元)。
(2)把92看作90,需810元。
9×90=810(元)。
(3)把9看成10,需920元。
10×92=920(元)……。
實際計算:
9×92=828(元)。
教學隨筆: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二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經歷用平均數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過程,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初步感知“移多補少”“對應”等數學思想。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驗學習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實際意義和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靈活運用平均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師: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數,那什么是平均數呢?怎樣求平均數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平均數的奧秘。(板書:平均數)。
二、探索新知。
1、平均數的意義和求法。
師:讀情境圖,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生1:從情景圖中可以讀出小紅、小蘭、小亮、小明分別收集了14、12、11和15個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問題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
師:你能解釋“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的意思嗎?(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意思是把收集到的這些塑料瓶按照人數進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數量較多的轉移給數量較少的,最后達成每人收集的個數同樣多。
師:你能理解“同樣多”是什么意思嗎?
生:每人收集的個數一樣。
師: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個數一樣呢?
生:像這樣,通過把多的礦泉水瓶移出來,補給少的,使得每個人的礦泉水瓶數量同樣多。師:這種方法叫“移多補少”,得到的這個相等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師:還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數嗎?
生:觀察上圖發(fā)現(xiàn),還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總數量,然后進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個數。
師:請用算式表示出來。
生:(14+12+11+15)÷4。
=52÷4。
=13(個)。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個。
引導學生體會13不是每個人真正收集的礦泉水瓶數量,而是4個人的總體水平。
小結:平均收集13個礦泉水瓶,不是每個人真正收集的數量,是一個“虛擬”的數,反映了這組收集礦泉水瓶數的情況。
剛剛我們初步學會了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接下來老師碰到了一個問題,你能幫我解決嗎?
2、進一步強調平均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頁情境圖和統(tǒng)計表)。
師:讀圖表,你能找出哪些數學信息?(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生1:已知第4小組男生隊和女生隊踢毽比賽成績表。
生2:所求的問題是男、女兩隊,哪個隊成績好?(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師:怎樣列式解答呢?(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匯報)。
生:男生隊平均每人踢毽個數女生隊平均每人踢毽個數。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76÷4。
=17(個)=19(個)。
1719。
答:女生隊的成績好些。
生:如果比較兩隊的總成績,有失公平,因為兩隊的人數不同,所以比較兩隊的平均成績比較公平些。
師:對!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平均數表示各隊的成績更公平更好一些。
師:那么問題來了,你覺得這個平均數會比原來的數的最大數大嗎?會比最小的數小嗎?
三、知識運用。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數的地方。接下來老師來考考你們學習的如何。
1.下面是5位同學為災區(qū)小朋友捐書的情況。
2.下表是某小組6名同學的身高和體重情況。
3.選擇正確算式的字母填在括號里。
課后習題。
第93頁練習二十二,第1題、第2題。
板書。
平均數。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三
1、經歷市場調查、消費、家庭消費情況、與同學交流的全過程。
2、會搜集、記錄信息,并進性,能應用掌握得計算技能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3、在“今天我當家”的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紙、筆、小黑板。
一、市場調查:
1、老師出示小黑板,提出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要求,并幫助學生看懂統(tǒng)計表和要完成的事情:(1)、讓學生到菜市場調查,記錄各種蔬菜的價錢。(2)、讓學生記下自己買東西花了多少錢,然后填在表中。
2、老師與家長聯(lián)系,請他們協(xié)助搞好這項活動。
二、消費:先讓學生完成下面幾個問題。
1、把自己親手花的錢記錄下來。
2、了解家中其他人花的錢,并記錄下來。
3、完成“算一算”的要求。如果自己計算問題(2)有困難,可請家長幫助一起算。
4、寫己的實踐。
三、課內交流: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當家庭小主人的生活經歷、解決的問題、獲得的感受。
二、議一議:
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增強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識。
三、:交流教法和學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四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億以上數的認識,學會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億以上數的讀寫過程,體驗類推、遷移的思想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大數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使學生掌握改寫、省略的方法。
2教學難點:
掌握中間有0的大數的讀寫方法。能夠把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改寫方法遷移到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數字魔法,有一個數非常難讀,你們想試一試嗎?
出示:0。
生回答后,師說:這么難的數也會讀,真不簡單!接下來它要變了,請仔細看:3004,誰會讀?真了不起!請繼續(xù)看,變變變,507000,這個數好大,你們會嗎?(生回答)。
這么難的數還難不倒大家,看好了,80409000,這下不會了吧?
也會呀,你讀吧!你們真聰明!讀得又對又快,一定知道它們的讀法,誰來說一說億以內的數如何讀。
看來同學們對億以內數的讀法掌握得很好,在我們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比一億更大的數,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們,認識它們。
(板書課題:億以上數的認識)。
2新知探究。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讀一讀下面畫橫線的數。
2、試讀出下面各數。
3、怎樣讀億以內的數?
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讀出下面各數。
90000026705000000508040003000300700400。
1、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2、試寫出下面各數。
3、億以上數的寫法。
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個數為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4、試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五億寫作:2500000000。
四百九十億六十萬寫作:49000600000。
五千零四億零七百萬寫作:500407000000。
5、讀寫比較。
讀法與寫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相同點:從高級起,按級讀數,寫數。
不同點: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鞏固提升。
剛才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有一只機靈的小猴知道了,它有些不服氣,想考考大家,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闖關練習。
第一關:學以致用。
1.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3700500000雙。讀作:(三十七億零五十萬)。
2.四億零五百九十萬四千二百。這個數寫作:(405904200)。
第二關:火眼金睛。
1.6008007200中的每一個0都不讀。(錯誤)。
2.由三十、三十萬、三十億組成的數300030030。(錯誤)。
第三關:精挑細選。
1.用7個十億、8個千萬、5個萬和4個十組成的數寫作(d)。
a、780050040b、708050040。
c、708005040d、7080050040。
2.下面各數中,所有的0都不讀的是(c)。
a、906307000b、1080060000。
c、5207500d、5883000600。
課后小結。
(一)學生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小組說--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這么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很多數學知識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的。我們在學習時要做到舉一反三,運用舊知識來學到更多的新知識。
板書。
億以上數的認識。
1、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
2、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閏年的判斷方法。
過程與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3、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發(fā)現(xiàn)并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具準備:1997—2008年的年歷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那幾個月是小月?
2、請大月出生的同學舉左手,請小月出生的同學舉右手。
3、提問:為什么有的同學不舉手?你的生日在哪月哪日?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平年、閏年。
講述: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每年中大月、小月的月份和天數都是固定不變的,只有二月的天數,有時是8天,有時是29天。當二月是28天時,這一年就是平年,當二月是29天時,這一年就是閏年。
2、計算全年天數。
(1)出示2011年和2012年的年歷。
(2)計算2011年全年有多少天?看誰的算法簡便。
方法一:根據原有知識,直接說出2011年有365天。
方法二:31×7+30×4+28=365(天)。
方法三:30×12+7-2=365(天)。
(3)提問:想一想,2012年一年有多少天,為什么?
板書:365+1=366(天)。
(4)小結: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3、判斷平年、閏年。
(2)學生考教師。
請學生在手中的年歷卡考考老師,學生只要告訴老師是哪一年,老師很快就能說出它是平年還是閏年。
在學生覺得神奇而又意猶未盡時,教師向學生說明:這里,面有竅門兒,你們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下。
(3)出示1997—2008年各年份2月的月歷。
(4)觀察。
(5)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4年中有一個閏年)閏年年份與4有什么關系呢?
(6)分組計算。
(7)交流結果。
提問:一、二、三組的計算結果有余數嗎?(沒有)。
這也就是說閏年的年份正好是4的倍數。所以,要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就看這一年的年份數是不是4的倍數。一般情況下,如果是4的倍數這一年就是閏年,不是4的倍數這一年就是平年。
(8)閱讀教材第79頁下邊的內容。
(9)明確什么是公歷年份。
(10)理解“一般”和“必須”。
提問:四、五組,1900÷4有余數嗎?(沒有)但它不是閏年,這是一種特殊情況,所以書上用了“一般”和“必須”這兩個詞,通常當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時候,年分數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講述補充資料。
(12)出示華羅庚、陳景潤、毛澤東、鄧小平等名人、偉人圖片及出生年月,請同學們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
三、鞏固練習:
1、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多少個星期零幾天?
(1)先指名學生回答:平年1年有多少天?1星期有幾天?
(2)算一算,平年1年有多少個星期零幾天。
(3)交流結果。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
2、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
(1)提問:小強是哪一月哪一日出生的?
(2)回答。
(3)說明理由。
3、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
(1)提問。
(2)口答。
(3)質疑: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4、張華今年5月份滿10歲,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小組內一個同學的生日比國慶節(jié)晚一天,另一個同學是前天過得生日,猜一猜,每個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1)分組學習。
(2)先完成第一問。
(3)猜一猜,第二問中兩個同學的生日是哪一天。
(4)再根據小組中每個人提供的線索,猜一猜,他們的生日各是哪一天。
5、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六
1、在議論、探討、推測的活動中,經歷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過程。
2、知道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知道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具準備:邊長為一米的正方形紙。
一、情境導入:
師生談話。對“議一議”中的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不同想法,為下面的探索活動鋪墊。
二、小組合作探索:
1、在“議一議”的基礎上,提出問題(1),讓學生開始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注意巡視和個別指導。
2、讓學生交流各組合作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如,用什么方法,我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是多少,以及是怎樣算出的等。
3、師生共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間的進率和字母表達式。
4、呈現(xiàn)平均分成100份、面積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并提出教材中的問題(2),請各組研究。
5、在交流各組推算方法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和字母表達式。
三、議一議:
全班討論,可利用學生已有的認數、數數經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推算的。
四:練一練:
第一題,學生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第二題,是本節(jié)課內容的變式練習,也是下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
第三題,讓學生不擺,只算。若有的學生直接推算有困難,可先擺、畫,再算。
五、:說說本節(jié)的收獲及教法、學法。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七
每個三年級數學教師要做到教師引導與學生思考相結合,靜與動相結合,知識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三年級數學教案能夠提升三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對三年級數學教師的工作大有脾益。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一、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二、學情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要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三、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
(三)情感目標。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發(fā)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五、教學策略和手段: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用圓片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chuàng)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各兩張,剪刀。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學生對分數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和布置:黑板上準備好一些小磁鐵。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張,剪刀一把。兩個月餅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西游記里的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唐僧師徒一路向西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集鎮(zhèn)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著月餅,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節(jié)了。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月餅店,“哇,好多的月餅呀!”八戒很快就看見店里各種各樣的月餅,饞得直流口水,一個勁地說:“師傅我想吃月餅?!笨墒翘粕f:“想吃月兒餅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碧粕f:“有4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說:“有2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必i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么快就說:“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該怎么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認識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2)教師說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動手實踐。
a、折一折:讓學生用各種的紙片動手折出1/2,(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學生的幾種典型折法。
c、從操作過程中凸現(xiàn)思考過程。
(4)在辨別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幾種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再次強調平均分)。
認識四分之一。
(1)觀察推想。
師: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塊是它的幾分之一?
(2)開展折1/4的活動。
a、師:要得到一個圖形的1/4應該怎么辦?用圓形紙片折一折,并用陰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匯報:你是怎么得到1/4的?說一說1/4表示什么?
d、匯報怎樣折的。問:這些1/4的部分一樣大嗎?為什么?
強調:整體一樣大,它的1/4就一樣大。
認識幾分之一。
(1)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我們把1/2,1/4,這樣的數叫分數。你還想到了哪些幾分之一的分數?板書學生的回答。(有意識寫幾個分母大一點的分數)抽幾個說說分數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游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發(fā)現(xiàn)哪里有幾分之一?為什么?
(三)練習:做一做第1題。
再現(xiàn)情境,比較大小。
(1)故事引出問題。
師:接下來老師繼續(xù)來講西游記的故事,唐僧師徒在月餅店買了些月餅后繼續(xù)趕路,走著走著轉眼已到了中午,豬八戒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這時唐僧拿出了一個的餅,給八戒和孫悟空分一分,說給孫悟空1/4,豬八戒1/2,豬八戒一聽急壞了,大聲說,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學們,豬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塊了嗎?(板書1/21/4)。
(2)解決問題:
讓學生思考后說一說。
師: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圓片代替餅來驗證一下。
反饋,請2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進行驗證的。
(3)拓展延伸:
(4)練習:做一做第2題。
(四)說說想想,課堂小結。
說說你對分數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數中的兩個數字分別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嗎?
一、教材。
倍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和理解乘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將通過對已學習的有關乘法的知識進行遷移獲得“倍”的概念?!氨丁笔且粋€新的概念,是一種數量之間的關系。通過對本內容的學習,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簡單的數學模型,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義,拓寬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與能力,培養(yǎng)數感,為今后學習分數、小數和百分數等相關知識奠定基礎。教材為倍的認識提供了“小兔吃蘿卜”的童話情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首先通過比較胡蘿卜(2根)和紅蘿卜(6根)的數量,根據3個2根的關系,引出“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再次通過“圈一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比較白蘿卜與胡蘿卜數量之間的關系,由舊知識“幾個幾”轉化為新知識“倍”的含義。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目標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yǎng)幾何直觀。
3、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過圈一圈、畫一畫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體驗和探索中親身感受,從而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將知識進一步深化,使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時,我主要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啟發(fā)談話、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與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圈一圈、說一說等活動,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進而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學法:
1、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運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具體來說說教學過程。本課時教學安排了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拍手游戲,幫助學生溫習乘法中“幾個幾”相關的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做好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民主導學、自主探究。通過媒體展示情境圖,首先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數學信息,引導學生探究這些信息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從而引出倍的概念,如胡蘿卜有2根,水蘿卜有3個2根,我們說水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根數的3倍。通過圈一圈、畫一畫結合課本上的圖片進一步深化對倍的理解。同時通過引導使學生發(fā)現(xiàn)“1倍”的關系,即小白兔的只數與小灰兔的只數相同,所以說小白兔的只數是小灰兔只數的1倍。其次,通過新知應用的五道習題進一步強化和拓展了學生對倍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拓展思維涂一涂,由圖轉化到數,實現(xiàn)了對新知識的升華,滲透了數形思想。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檢測導結:通過對學生學情的檢測,及時了解課堂的效率,發(fā)現(xiàn)不足及亮點。認真反思和總結,為今后的教學總結經驗。同時通過激勵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小組協(xié)作能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課本第76頁例2、例3,課本第76頁“做一做”及練習十七第1題,數學教案-倍的認識。
教材分析:
“倍的認識”是第六單元“表內乘法(二)”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完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掌握了“倍”知識,為今后利用乘法口訣解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等數學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經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2、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3、會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并能用這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投影儀、學具盒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課件)。
2、學生活動。
師:上課前,老師請一些學生上來。
師叫3個女同學站在第一排,再叫6個男同學站在第二排(3個3個地站在一起)。
師:第一排有幾個女同學?(3個)。
第二排有幾個3?(2個3)。
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出課題:象這種情況,我們就說男同學是女同學的2倍。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道,學習“倍”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學3倍。
帶著學生擺圓片。
第一行擺2個圓片。
學生邊擺邊說:第一行有()個圓片。
再在第二行擺6個圓片,(2個2個地擺)。
邊擺邊說:第二行有()個2。
師:我們就說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3個2也可以說成2的3倍。
(2)用同樣的方法教學2倍、5倍、1倍。
學生討論后,每組請一個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第二行的數量是第一行的幾倍?應分兩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幾個?二是看第二行有幾個第一行的數量,就是第二行的數量是第一行的幾倍,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倍的認識》。
2、鞏固“倍”的概念。
判斷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幾倍?學生解答時,教師要求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1)。
(2)。
3、教學例3。
(1)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第一行有2個圓片,第二行有3個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師:如果只告訴我們第一行有2個圓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幾個2?同學們會擺嗎?下面,同學們自己動手擺擺看。
(3)小組討論:要求第二行有幾個圓片,應怎樣列式計算?為什么?
(4)教師引導學生小結:要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課本第76頁:“做一做”練習。
先讓讓學生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地操作學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后列式計算。
2、課本第78頁第1題。
學生練習時,多舉一些實例,結合操作學具,讓學生明白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道理。
3、小組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識?
四、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93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蘋果、圓片、正方形紙、紙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蘋果。
1、把這4個蘋果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個?
學生說出想法后,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1。
3、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個?板書:一半。
提問:一半蘋果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引出并板書課題: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認識。
1)、教師演示分蘋果。指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導學生讀寫。
3)、學生活動:用紙片折出它的,并寫上。
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
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的?哪些不是?說出理由。
(1)(2)(3)(4)。
1、認識1/4。
1)要得到一個蘋果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么表示出來?怎么寫?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感知1/4。
(2)教師演示把一個蘋果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三)認識其他分數。
1、你們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幾分之一)嗎?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紙片通過折、涂、看、說等活動認識其他的分數。
(2)全班集中匯報。學生自愿將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說一說各自的分數。
2、完成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四)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出示第一組圖1/2和1/4。
(1)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2)引導學生討論并交流討論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較重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
3、讓學生小組討論。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頁“做一做”等2題。
(五)作業(yè)。
完成第96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文檔為doc格式。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九
1.結合具體情境和問題,經歷自主嘗試計算經過時間的過程。
2.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完成某件事情經過的時間。
3.通過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的事情,受到熱愛科學、
熱愛祖國的教育,切身體會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教學準備:課件、28頁列車時間表每生一份。
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課件出示例題。
指名學生讀題。
讓我們來試一試吧。
某某同學的算法和書中紅紅的算法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樣算的。
你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同學們完成的真棒,看來同學們數學學得真不錯,真心希望學生們在數學的海洋里能夠如魚得水。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神五”的一些精彩畫面。
引導學生感受我們的祖國太偉大了!
結合“兔博士網站”的內容,介紹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激發(fā)學生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同學們,剛才我們經歷了計算經過時間的一個全過程,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更難一點的挑戰(zhàn)呢。
學生拿出師給準備好的列車時刻表。
師: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答。
師:同學們了解到這么多信息,想必不會被老師的問題給難住了,請看大屏幕。
生嘗試解決。
師: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不僅能夠解決問題,還能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了
四、練一練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
生:喜歡。
師:每個電視臺呢都有自己的一個節(jié)目單,我們來看一看中央七臺的節(jié)目單吧。
學生討論回答。
師:你真聰明,那我們先來計算一下,大風車大約播放多長時間。
生自己完成
師:同學們完成的不錯。接下來同學們自己給自己提一個問題并且完成。可以嗎?
生自己完成。
交流自己的結果。
使學生受到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教育。
讓學生交流各自的算法,鼓勵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并解答。
引導學生讀懂列車時刻表。
問題提出后,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動手進行計算,很快列出具體作息時刻,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1、數手指計算。2、畫時間軸,在軸上數出經過時間。3、畫出模擬鐘面,標上睡起時刻再數出經過時間。4、少部分學生筆算。
1.t1次列車是從北京西開往長沙的,開車時刻是下午5點。
2.t2次列車是從長和開回北京西的,開車時刻是下午4點36分。
3.向上箭頭表示進京,下向箭頭表示離京。
4.t1次列車到達鄭州的時刻是23點29分。
5.t1次列車到達武昌的時刻是5點01分。
6.t1次列車到達岳陽的時刻是7點12分。
7.t2次列車到達岳陽的時刻是17點56分。
8.t2次列車到達武昌的時刻是20點04分。
9.t2次列車到達鄭州的時刻是1點39分
1. 每個節(jié)目的結束時間其實就是它后邊的節(jié)目開始的時間。
2. 可是這里邊還有廣告時間,因此如果我們把每個節(jié)目看結束時間看成后邊的節(jié)目開始時間的話,里邊是加了廣告的時間。所以算出來的節(jié)目時間只是大約的時間。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六冊第9、11頁。
教學目標:
1、在辨認8個方向基礎上,學會看簡單平面的線路圖。并能用恰當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在雙休日都喜歡和家長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車。
師:每路公交車都有一定的行車路線,我們在乘車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車是不是經過我們要去的地方。
生:看車開的方向是不是和我們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們要坐幾站才下車……。
師:大家提的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泛洋嘉年華游玩,可以乘坐幾路車?首先要學習如何認識路線。(出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引入:師出示路線圖。
北會展中心(嘉年華)。
椰風寨。
廈大。
廈大西村。
黃厝。
廈大醫(yī)院胡里山曾厝安小學白石炮臺。
認識29路車的行車路線。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學校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生:胡里山站在學校的西面……。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29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廈大出發(fā)向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fā)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行車路線。
3、出示泛洋嘉年華的導游圖。
5、你最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在游樂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問:奇遇木馬在奇趣謎宮的什么方向?
動感電影在驚天動地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
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入口出發(fā)去玩驚天動地、奇趣謎宮、海盜船、奇遇木馬,再從出口回家,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
b)指名介紹路線圖。
c)集體評價。
三、鞏固練習:
1、自己閱讀課本第9頁,對書上提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內同學評一評。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新的知識,說一說今天最感興趣的什么?為什么?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一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通過比較閱讀了解本詩特點(“詩中有畫”、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等)。
3、通過文本細讀,想象畫面,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二、預習作業(yè):
2、熟讀,爭取上課前能夠做到接近背誦的程度;。
3、對不理解意思的字與詞,查一查工具書;。
4、制作一張簡單的表格,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異同,可從時間、地點、顏色、景物、詩人當時心情等你認為值得比較的方面來進行。
三、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利用比較閱讀簡析本詩,兼鞏固前詩,初讀本詩。
用表格對前面一課所學的詩歌《望湖樓醉書》進行簡單分析。
朗讀詩歌《曉出》。(抽加齊讀)。
解決重點字詞,相互解釋詩句,全班交流。
交流預習表,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第二板塊——分析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
明示“詩中有畫”,告知這是中國相當部分古詩的典型特點。
欣賞詩——出示畫《江雪》;。
欣賞畫——出示本詩。
討論:這是一幅怎樣的畫?你看到了什么?
在討論中,將對詩句的理解融為一個整體。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第三板塊——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
通過和《飲湖上初晴后雨》比較,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這也是本詩流傳千古的原因之一;通過和《望湖樓醉書》比較了解本詩夸張手法的運用。
第四板塊——精細化朗讀詩歌。
教師出示一些提示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對本詩的朗讀;。
個人揣摩朗讀;。
小組交流朗讀;。
全班交流朗讀——要說出如此朗讀的理由。
第五板塊——作業(yè)。
可以搜集描寫西湖和荷花的詩歌,嘗試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進行賞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過程與方法。
4、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5、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感受時間。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6、讓學生通過對事件與時間關系的體驗,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7、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探索外圈和內圈的關系等。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
合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興趣。
教學措施:
1、關注學生的對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感受時間。
2、教學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事件與時間關系的體驗,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3、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構建知識的活動和思考空間。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是在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4、在設計上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構建知識的平臺。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和組織探索性的學校活動。
5、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探索外圈和內圈的關系等。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來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和24時計時法。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fā)揮鐘表模型等教具、學具的作用。教學時,應使用鐘表模型等教具或學具,加強對鐘面的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一整天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表外圈與內圈的數的關系。
7、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在教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從出發(fā)時刻開始,到到達時刻,把直觀觀察和路線圖對應起來。
教學重點: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知道大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的知識。
教學難點:
判斷平年、閏年,記住各月的天數。
教學時間:10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年、月、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過程與方法。
3、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4、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探究發(fā)現(xiàn)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教具準備:
各年份的年歷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填空。
1時=()分1分=()秒。
1時=()秒240分=()時。
1分25秒=()秒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jié)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比大月、小月的天數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三、鞏固練習:
1、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兒童節(jié)是星期()。
(3)四月份有()個星期零()天。
3、記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
(3)根據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冊同內容習題。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教學的靈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c、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三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豎式的簡便寫法。
2、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計算細心,書寫整潔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連加、連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問題。
出示26頁“摘西瓜”的情境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畫面,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學例1。
(1)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28+34+23=。
(3)學生討論:你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同桌互相說說計算方法,然后在練習本上算出來。
(4)引導學生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
(5)指名學生板書:
2862。
+34+23。
--------------。
6285。
(6)師:為了寫起來方便,可以把兩個豎式連寫,邊說邊板書:
28。
+34。
------。
62。
+23。
------。
85。
(7)引導學生寫明答案和單位,讓學生分析一下這種寫法和原來的寫法有什么不同,簡便在什么地方。
(8)課件出示:練習:讓學生完成26頁做一做,
46+25+17=。
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訂正。
2、教學例2。
(1)測試課本27頁“運西瓜”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3)師:為什么這樣列式?
(4)師:你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請寫在練習本上。
(引導學生根據連加的豎式寫法類推出連減的豎式寫法)。
(5)展示學生的連減豎式。
師:除了這個豎式寫法,還有不同的寫法嗎?
如果學生想不出來,引導學生看書本27頁小男孩的算法和寫法:
(7)學生回答(師引導學生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先算一共運走多少個?再算還剩多少個?)。
(9)把例1例2進行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算式的特點(連加連減),并板書課題。
(10)練習:27頁做一做第1題。
54+20+16=。
三、實踐運用、拓展思維。
練習五第1題,車上原來有67人,現(xiàn)在有多少人?
試一試。
填一填,跳繩比賽,
(1)前兩次比賽結束時,小聰共跳下,小明共跳。
下,小亮共跳下。
(2)第三次比賽,小聰跳下,小明跳下。
(3)小亮獲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總數可能是多少?
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暢談,師小結。
知識應用: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和每一斜行的三個數加起來。
附:板書設計。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讓學生觀察實踐初步體會有關時間單位“年、月、日”在生活中的應用,
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合作交流、觀察討論、游戲活動等發(fā)揮學生嘗試自主探究的能力,培。
養(yǎng)他們觀察、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實踐與活動,體會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滲透思品教育,培。
養(yǎng)學生愛科學,珍惜時間,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有關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意義。
教學難點:
平年、閏年及特殊二月的區(qū)分。
教學準備:
1、日歷一本。
2、每人備好年歷卡,——,月天數填寫表一份。
3、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幻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交流。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
生:“日歷”。
師:為什么呢?誰來解釋一下?
生:“因為日歷每天都要撕去一張紙到了年底只剩下日歷皮了”。
生:“日歷有三百多頁紙,每過一天就要脫衣服一件?!?/p>
師出示“一本日歷”觀察。
師:“日歷上都記載著什么?”
生:“年、月、日”
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
2、觀察歷,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識?
生: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個月?
生: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
(2)師:應該先研究哪個問題?
生:一個月有多少天。
師:為什么?
生:知道了一個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個月的天數乘上12就會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師:觀察我們已備好的年歷卡,然后把每個月的天數填寫在已備好的表里。(課件出示表格,學生填寫自己的表格)。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人一組交流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指名發(fā)言。
生:我要發(fā)現(xiàn)了我們組的二月份填的天數不同有28和29天。
生:我發(fā)現(xiàn)了我們組除了二月份日期不同,其它的月份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是30天。
生:我們組發(fā)現(xiàn)20、、20這三年的月份所對應的天數相同,也就是表格填的一模一樣,的二月天數與上三個年份的二月天數多了一天。
生:我們組把1月到12月的天數加起來得到了年、20、年的一年有365天,20的一年有366天。
師:同學們,大家這么愛動腦,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這么多,老師就依照順序看誰能又對又快的回答這個問題。
師:有幾個月是大月?有幾個月是小月?
4、觀察年歷的各年份。
師:二月份的天數是否相同?(不相同)(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和歸納)。
5、數學游戲。
男生表示大月,女生表示小月,老師隨意報一個月份是大月,男生就站起來是小月,女生要站起來。
師報二月時間:為什么男、女生都沒站起來?
板書:二月二十八天。
6、回顧與總結。
總結諺語出示:一三五七八十臘(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天。
唯有二月不相同。
三、鞏固練習。
1、學生自己完成77頁做一做。
2、課件出示幾個難忘日子(調動學數學的積極性)。
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發(fā)射成功。
每年3月12日植樹節(jié)。
每年6月1日兒童節(jié)。
每年9月10日教師節(jié)。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教學以后要教育學生珍惜時間,日行不怕千萬里,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童,“年、月、日”里有很多奧秘,需要我們不停的去學習、去探究,只要大家有一雙數學眼睛就一定會收獲數學學習的甜蜜果實。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五
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
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
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指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右邊是南,左邊是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方都有什么?(練習一的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四.課堂總結。
滬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案篇十六
本學期圓滿完成了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學生掌握情況如下:
1、學會了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學會了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夠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了簡單的分數,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了平行四邊形,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知道了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了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了1千米=1000米;認識了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了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了1噸=1000千克;認識了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了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了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有關時間的計算。
6、初步體驗了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夠長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了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yǎng)成了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形成了綜合運用數學知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主要成績和經驗。
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始終按照數學學科管理制度嚴格管理學生,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始終以一個新教師的身份要求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切實做好一切教學常規(guī)工作,尤其是在備、講、批、輔、結方面,兢兢業(yè)業(yè),從不敷衍了事,并堅持做好培優(yōu)扶差工作,每期常規(guī)檢查都得到肯定。
1、針對學生的差異和年齡特點,對學生進行了各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2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充分利用直觀、電化教學,把難點分到各個層次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本學期我對學生注重加強了思想教育,培養(yǎng)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自我檢查的能力。
4、加強了對學困生的輔導,使本學期大部分學生掌握了知識、技能,他們的學習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
6、通過練習課的精心設計,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所以我認真上好練習課,講究練習方式,提高練習效率。
7、注重專題研究,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教研活動,認真組織好練習和復習,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8、重視了與家庭教育相配合,通過家訪、家長會等不同方式,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對個別學生的教育著重放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上,使他們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
9、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生習慣,針對這一方面,本學期重點抓了學生,每做一件事情,每做一道題,要求學生要有耐心,培養(yǎng)了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好習慣。
10、通過一些活動,統(tǒng)計、數據等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是學生有了為祖國為中華民族努力學習的精神。
三、存在的不足之處。
1、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yè)經常完不成。
2、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學習差。
3、還有一部分是,反映問題慢,基礎太差,是造成了不及格現(xiàn)象。
4、班級發(fā)展不平衡,學法指導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教學成績仍然欠突出,還需提高。
5、教學以傳統(tǒng)方法為主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yōu)扶差工作做得不夠扎實,培優(yōu)目標不明確。
6、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本班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著的問題——計算不認真,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yè),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yè)不能按時上交?;蛴龅诫y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7、計算能力差異太大。班中多數學生喜歡計算,可是卻有大部分學生計算時不認真,粗心大意,導致全班學生的計算能力發(fā)展不夠均衡。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加以克服。
四、改進的具體措施。
針對本學期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1、結合教材的內容,老師要精心備課,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抓牢基礎知識,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沒一節(jié)課,虛心向老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知識應用的靈活性。特別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自己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
2、及時輔導學困生,抓住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注重學生各種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
3、充分利用直觀、電化教學,把難點分到各個層次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爭取教出更好的成績。
4、充分利用數學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5、數學課的開展應面向全體的情況下,實施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及時家訪,家長配合抓好學生的學習。
7、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培養(yǎng)學生為祖國為中華民族努力學習的精神。
總之一學期來,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爭取做到更好。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
- 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后感個字 賣火柴小女孩讀后感(匯總18篇)
- 三八婦女節(jié)日記(實用19篇)
- 2023年創(chuàng)業(yè)實踐心得體會(模板16篇)
- 2023年森林探險介紹 森林探險心得體會(精選19篇)
- 2023年小學學校德育工作總結(大全17篇)
- 三年級蝸牛和玫瑰樹讀后感(實用12篇)
- 積極向上的廣播稿(精選10篇)
- 上甘嶺讀后感至 讀后感隨寫讀后感(大全20篇)
- 2023年運輸合同協(xié)議書 運輸協(xié)議合同(實用8篇)
- 最新運輸合同協(xié)議書樣本 運輸協(xié)議合同(匯總15篇)
- 學生會秘書處的職責和工作總結(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生在大學學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優(yōu)質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生軍訓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21篇)
- 植物生物學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秘書的工作總結(匯總17篇)
- 學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