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儒林外史是中國清代作家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以儒林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儒者的生活和命運。作為一部經(jīng)典之作,儒林外史不僅深入地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面,更展示了儒者們的聰明才智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fēng)貌。通過閱讀這部小說,我受益匪淺,不僅對歷史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更對儒學(xué)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將從不同角度闡述我對《儒林外史》的讀書心得體會。
首先,儒林外史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從主角孔云霄、夏竦、諸生方大寶到魏良卿、顧景桐等,這些形象豐滿鮮活,各有特色。他們或聰明機智,或刻苦好學(xué),或機智過人,或忍辱負重。他們在政治斗爭中表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既有風(fēng)采,又有局限。通過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儒學(xué)所提倡的“君子之修其身而天下自定”的理念。
其次,小說中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丑惡現(xiàn)象。小說中展現(xiàn)了官場的腐敗、貪婪、懶散等現(xiàn)象,以及各種舊式的田主、地主對農(nóng)民的剝削。這些描寫讓我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黑暗面,也讓我更加明白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改革的必要性。儒林外史逼真地展示了封建統(tǒng)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對此我們應(yīng)該有清醒的認識,并向這些黑暗勢力發(fā)出挑戰(zhàn)。
第三,小說中的情節(jié)豐富多樣,各種喜劇元素和諷刺元素妙趣橫生。許多故事情節(jié)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意味深長。例如,小說中描寫孔云霄為了尋求進步,不擇手段地殫精竭慮,與人周旋勢力。這種諷刺現(xiàn)實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信,更具有說服力。通過這些情節(jié),我體會到了創(chuàng)作的智慧和幽默感。
第四,儒林外史的寫作語言優(yōu)美流暢,文筆雄渾豪放。作者吳敬梓以飽滿的情感、生動的畫面和精細的心理描寫,創(chuàng)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儒者世界。儒林外史盡展文人的才學(xué)和智慧,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功力。同時,這部小說也為我提供了一種閱讀體驗,它以其獨特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對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后,儒林外史引發(fā)了我對儒學(xué)思想的思考和探索。通過閱讀這部小說,我深入了解了儒學(xué)的核心理念,尊崇天理,尊重道義,注重修身養(yǎng)德。同時,儒林外史也讓我了解到儒學(xué)思想的現(xiàn)實局限性,它過于理想化,距離實際生活還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儒學(xu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它是我們特殊的文化認同,需要我們用正確的態(tài)度去對待和繼承。
總之,儒林外史是一部充滿教育意義的小說,它以儒林為背景,通過鮮明的人物形象、豐富多樣的情節(jié)、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等方面對讀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閱讀《儒林外史》不僅幫助我更加了解了封建社會的黑暗面,也使我對儒學(xué)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通過對這部小說的研讀,我對儒學(xué)傳統(tǒng)文化有了深刻的體會,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儒林外史》是我國知名的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用詼諧幽默而又尖銳的筆觸為讀者再現(xiàn)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場官場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為民間士林人士。通過對許多民間正直儒士的傾贊和對腐朽政客的鞭棘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改變?nèi)绱嘶野凳澜绲钠谕?。小說開篇描寫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xué),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祿??h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wù),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本書還揭露科舉制度培養(yǎng)了一批庸才及貪官污吏。如像進士王惠那樣,他被任命為南昌知府后,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詢問當?shù)氐闹伟踩绾危膊皇侨ピ儐柊傩盏纳?,更不是去詢問案件的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當?shù)赜惺裁刺禺a(chǎn),各種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tǒng)統(tǒng)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余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nèi)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本書不僅揭露科舉制度使人墮落,更批判了科舉制度是封建禮教幫兇。如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王玉輝,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刻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卻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jié)。又對女兒說:“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難道反而阻攔你?你就這樣做罷?!卑颂煲院?,女兒穿著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絕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說:“死得好!死得好!”但事過之后,當他女兒的靈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時候,他突然感到了傷心?;丶铱匆娎掀薇?,他也心上不忍,離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兒,凄凄惶惶,到了蘇州虎丘,見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竟一下想起了穿著孝服殉夫的女兒,心里哽咽,那熱淚直滾下來。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fēng)云雨雪,辛酸苦嘆。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說——《儒林外史》,這是一位清朝時名叫吳敬梓的寫的一本諷刺當時官場的小說。我過去看得多的是國外名著,對中國的古典名著我總覺得難于看懂,所以興趣缺乏。拿起這本書是因為媽媽給我講的里面的一個故事,吝嗇鬼嚴監(jiān)生兩根燈芯的故事,這可比寫歐洲著名的吝嗇鬼葛朗臺還精辟,于是我就來了興趣,看起這本書來,雖說里面的語言還是有一些搞不太清楚的是我也從中國的古典文學(xué)中找到了樂趣。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它把鋒芒射向社會,客觀地、寫實地寫秀才舉人、翰林院名士、市井細民。由于吳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學(xué)修養(yǎng),又有豐富的社會閱歷,所以才能把那個時代寫深寫透。他把民間口語加以提煉,以樸素、幽默、本色的語言,寫科舉的腐朽黑暗,腐儒以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無不恰到好處,謔而不苛。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它沒有貫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階段地展開,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p>
這部小說最讓我不能釋手的是作者對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畫,媽媽曾用很簡單的語言和我分析中國人和歐洲人的不同,如同中國的水墨山水和西洋人體油畫一樣,中國人講究的是意境、神韻,非常含蓄;而歐洲人追求的是人體結(jié)構(gòu)、色彩的豐富與層次,很直白。中國人的小說中對人物的描繪也是如此。
《儒林外史》我已看完大部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人。第一位是小說開篇描寫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xué),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祿??h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最后他逃往山中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第二位是一個考到五十多歲才中舉的秀才范進,范進中舉后的瘋癲模樣以及他岳父及鄉(xiāng)鄰在他中舉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這是大家所熟悉的,我這里要說的是范進中舉后去拜訪一位知縣,范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偽善:“范進方才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瘻h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后堂,擺上酒來?!h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后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動。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S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浜罂匆娝谘喔C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圓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弊髡邔Ψ哆M和知縣,一個描寫其動作,一個描寫其心理,將范進虛偽的人格嘲諷得淋漓盡致。
范進與王冕對比,一個淡泊名利,早已看透了當官的險惡;一個為了能出人頭地,考到五十多歲才中舉。彰顯了不與官場同流合污的王冕人性的美好。
第三位就是我當初聽媽媽講的嚴監(jiān)生,他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早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整篇都在講嚴監(jiān)生的文章中,雖然一個關(guān)于“吝嗇”的詞都沒寫,但是文章中卻處處隱藏著嚴監(jiān)生的吝嗇。他病得飲食不進,臥床不起,奄奄一息,還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他家中米爛糧倉,牛馬成行,可在平時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最令人拍手叫絕得是嚴監(jiān)生死后的場景,他臨死時還因為燈盞里多點了一根燈草,而遲遲不肯斷氣。雖然《歐也妮葛朗臺》中也寫了葛朗臺臨死時死死盯著金子,直到手中攥著金子后才斷氣。但是《儒林外史》似乎更勝一籌,一根燈草就令一個人遲遲不肯斷氣,此種情況真令人驚嘆。這讓我不得不感嘆《儒林外史》真是一部諷刺世間為功名利祿而奮不顧生的人的經(jīng)典絕作。
《儒林外史》雖然寫的是明朝的科舉、官場,但是它對于當今社會仍有其價值。社會在前進,但仍有不少人信奉“拜金主義”,物欲橫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歷史就是明鏡,而古典小說則是歷史的縮影。讀了《儒林外史》,我不僅為其寫實的風(fēng)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畫所折服,從小說中體現(xiàn)出來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深深吸引了我。
我讀《儒林外史》如同在觀一幅中國水墨山水長軸,讀得越深入越了解它的文字所表達內(nèi)容的精辟,回味那一段動作描寫或一段對話,仍是無窮的韻味,這正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妙處啊!
《儒林外史》在小學(xué)和初中都有選讀文章,它雖然不是四大名著,但由于這本書抨擊古代封建專制制度,揭露了腐敗的官場,因此在古代的書中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也許是為了突出當時社會的黑暗改變著人,書中一些人物的性格極為極端,如嚴監(jiān)生的吝嗇,范進的懦弱。范進中舉前后的對比,也可以看出當時官場的風(fēng)氣。不過歷朝歷代的官場,要說上上下下都是一派正氣的,很難說會存在。畢竟明君也沒幾個。
這本書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的貪官污吏有很多,但也不乏充滿正義,有高尚品格的人,如開篇的王冕。王冕出現(xiàn)在這本書里還真是怪異,他是個真實存在的人物,書中的他和古文里的他都是勤勉好學(xué)的。不過我最有感觸的還是沈瓊枝。她的機敏過人,沉著冷靜從一開始乘上轎子就顯露了出來。到之后的一系列事跡讓我看出了她就是本書中具有抗爭意識的人。
杜少卿也是這本書的一個正面人物,聽說是有作者的影子在,他的存在體現(xiàn)了作者的社會理想,有著作者心目中的高尚人格,沈瓊枝在被迫害后也像他求救,杜少卿頗為欣賞她的斗爭精神,稱贊不絕。所以文人雖然相輕,但互相欣賞的也不少。
大多數(shù)人對功名利祿都存在著向往。古代人自然是有原因的??婆e制的盛行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八股文的禁錮了文人墨客的出入,要么考取功名,要么隱居,或者平平淡淡,當個教書先生。
通過科舉制度出來的人,有很大一批是貪官污吏,而且都有許多可笑又令人寒心的事跡。高要縣知縣湯奉活活枷死了一位老師夫,他的目的竟然是為了表示自己的“清廉”,可是,縱使他這樣不擇手段,民心肯定是失去了,再說,他一年搜刮了幾千兩銀子,真是大大的諷刺。
如果我生活在那個時代,會怎么樣呢?我會不會被八股文思想洗腦?不過如果我真的生活在那個時候,應(yīng)該不會去接觸八股文的吧。為什么統(tǒng)治者們都沒意識到八股文的危害呢?可能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是利大于弊的,朝廷百官上下串通,搜刮民脂。優(yōu)秀的人才易被埋沒,而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
所以說揭露社會黑暗的書,很得民心。
自明朝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頒布了科舉錄取的規(guī)則: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用《四書》、《五經(jīng)》、八股文作為考試內(nèi)容。當晚,天上就出現(xiàn)了“貫索犯文昌”的奇觀。隨后,一百多個小星星向東南方向墜去。
貫索象征牢獄,文昌象征文運,古人以天比人,“貫索犯文昌”,預(yù)示文人有災(zāi),而后則是老天降下一伙星君維持文運。王冕不愧為奇才,縱觀《儒林外史》,的確與之相符。
科舉在明代的確危機四伏。文人為了參加科舉、中進士及第,不擇手段;而且文人只有寫八股文這一條做官的途徑,把其他的處世準則看輕了。于是,有些人不滿于此規(guī)章制度,走出了這個名叫“科舉”的怪圈,涌現(xiàn)出了一批可能當時被眾人所誤解的名士——虞博士,淡泊名利,進士及第卻絲毫不留戀官場;杜少卿,樂善好施,看重道義,對官人們嗤之以鼻;鳳四老爹,為人行俠仗義……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雖然如此,但有些人對他們并不理解,尤其是杜少卿,他曾被高大人批判為“杜家第一敗家子”、“專和和尚、道士、工匠、叫花子這些下等人來往,沒有一個正經(jīng)朋友”甚至連杜少卿的父親這樣愛民如子的太守,也在他嘴里變了味兒:“呆子”、“不知道尊重上司,一心只想討好百姓,‘敦孝悌,勸桑農(nóng)’之類古文里假大空的客套話經(jīng)常掛在嘴邊上,惹得上司不高興,官也丟了?!睘槭裁炊派偾渥尭叽笕巳绱丝床黄?原因也是他親口說的:“杜少卿若有真才實學(xué),就應(yīng)該中舉當官,征辟算什么正道?”對,原因還是科舉!中舉,甚至進士及第,才能光宗耀祖,才能出人頭地,這才是當時民眾的普遍看法,書中就有證據(jù):馬先生告誡匡超人“要以舉業(yè)為主”“人生在世,只有舉業(yè)可以出頭,沒了舉業(yè),就一事無成”;魯編修教育女兒“要是八股文不好,沒有講究,不管你做什么東西,再好也都是野狐禪、邪門歪道!”所以,隨后該才女評價蘧公孫“誤了我的終生”也不足為奇了??婆e對當時的人真的很重要,“周進倒龍門”、“范進中舉”就是很好的證明。
既然科舉對當時的人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只要剖析一下科舉,就能知道該時間段的歷史潮流??婆e對外在的危害開篇就提到了,那么科舉自身有沒有毛病呢?答案是肯定的。批范進試卷的周進在書中的一段話:“原來他的文字得看好幾遍才能知道其中的妙處,可見世上的糊涂考官,不知屈了多少英才!”評價一針見血,充分地揭露了科舉自身的黑暗面。中舉可以出人頭地,那么還有別的方法嗎?書上有一段有趣的對話:景江蘭說:“你們所說的考科舉中進士,是為名,還是為利呢?”大家都說:“是為名?!本敖m說:“趙爺雖然沒有中進士,但外面的詩選上刻著他的名字,行遍天下,只怕比進士的名聲大得多呢!”眾人都笑了。讀到這兒,我也笑了。
不管從隨到清活了兩千多年的老壽星——科舉,對古人有多么深重的危害,那也都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但是,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希望現(xiàn)在的素質(zhì)教育能早些完成,這既能幫助學(xué)子們脫離學(xué)習(xí)的苦海,也能幫助國家培養(yǎng)時代的棟梁!
坐在書桌旁,打開清秀的《儒林外史》,任憑書香溢滿整個院落。書香伴著我的思緒,,輕輕地、自由地飛翔,擷一朵知識的彩云,牢牢地貼在心間?!度辶滞馐贰?,真的給了我很多,很多。
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情緒,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能夠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xué)而優(yōu)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能夠廢寢忘食地讀書,能夠從黑發(fā)垂髫考到白發(fā)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胡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為吃人的禮教,那么稱封建科舉制度為害人的制度也不為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diào)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guān)鍵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轉(zhuǎn)化為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yǎng),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xué)子們只注重食,即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到達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zhuǎn)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yǎng)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正因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群書,更自學(xué)成為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一樣,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后的這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后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我頗為喜歡?!度辶滞馐贰肥且槐竞脮?,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我不得不驚嘆作者的巧奪天工,作者的寫作手法,那些生動的人物,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有很多!我來跟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吧!
《儒林外史》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還是緣于它給了人一種真實的感覺,在《儒林外史》的眾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是作者卻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開了統(tǒng)制者殘酷的文字獄,這是很有勇氣的。并且對于這本書的主題閑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講的非常清楚:“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鬧人者;有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乃終以辭卻功名富貴,品第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全書正是以反對科舉與功名富貴為中心抨擊當時的官僚制度,人倫關(guān)系以及整個社會風(fēng)尚的,這是它獨特的亮點。
還有這本書中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贊揚什么反對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語言一一道了出來,一點也不做作。因為作者不喜歡做官所以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寫了王冕母親臨死時勸說兒子的話:“做官怕不是榮宗耀祖的!我看見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麼好收場;況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禍來反為不美,我兒可聽我遺言,將來要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墳?zāi)?,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閉?!倍锍说母赣H臨死時也有類似的遺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緊的。”這些都體現(xiàn)出作者的坦蕩。
關(guān)于這本書的主旨是通過一個個的小故事講述出來的:比如王冕棄官隱居,匡超人的背棄遺訓(xùn)混官場,周進對于仕途的情有獨鐘,范進中舉等等。我比較佩服王冕的身處誘惑時表現(xiàn)出來的堅定。唾棄匡超人、周進、范進等人的不知廉恥。
王冕是個農(nóng)民出身的放牛娃,他憑借聰明好學(xué),不僅精通經(jīng)史子集,還自學(xué)得到了畫荷花的絕招,但是從來沒有邁進科舉的軌道,從不被功名富貴所連累,憑借著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孝敬母親自食其力,當他得知朝廷要他出來做官時,他卻連夜逃到了會稽山隱居。因為他知道任何一個人,無論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與活動,只能做一名沒有靈魂的奴才了。他最終成了一個磊落瀟灑的人。
匡超人是一個敦厚樸實的貧苦孩子出身,由于對于仕途的追求背棄了父親的遺訓(xùn),一心貪圖功名不顧德行變成一個毒辣涼薄趨炎附勢的統(tǒng)制者的打手,終生痛苦沒了人樣。六十多歲的周進,因為未曾進學(xué)不得不卑躬屈節(jié),忍著新進學(xué)的梅三相公的嘲笑,還替前朝新中的王舉人掃了一早晨的垃圾,到后來連教館的職位也給丟了,只得給商人記賬,還哭的死去活來最后商人給他捐了個監(jiān)生,他竟沒了尊嚴爬到地上給他們磕頭說他們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馬也要報答。要知道那時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進不顧一切卻恭維他們是多么可笑。還有范進,他是連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后來終于上榜了,發(fā)榜的那天家里連米都沒了就抱著正下蛋的母雞到集上去賣了,當他的知中舉后拍手大笑歡喜的瘋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戶的耳光才清醒過來,后來平步登天,還有許多人來奉承他,轉(zhuǎn)眼間房屋田產(chǎn)、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這里的許多故事講述了清朝科舉制度腐敗、八股文考試弊端百出,可以請人代替考試,可以行賄,可以冒名頂替,書中也有這樣的描寫。當安東向升為安慶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時,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筆的,有傳考卷的,有丟紙團、扔磚頭的,擠眉弄眼的,無所不為,甚至還有一個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機會,走到土墻根前,竟把土墻挖了個洞,伸手要到外頭去接文章。這樣的環(huán)境能出什么樣的人才官吏,又怎么能使清政府千秋萬代呢,這里體現(xiàn)出了清滅亡的實質(zhì)漏洞。
在這本書中作者筆下的人物無論是孝子還是逆子,無論是升官者還是罷官者,無論是翰林學(xué)士還是侍讀,都寫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見。這本書的語言也是很有藝術(shù)的,經(jīng)常三言兩語就使人物“窮形盡相”。沒有藝術(shù)的語言便不是文學(xué),文學(xué)應(yīng)該是語言藝術(shù)的寶塔。它的任何部位都應(yīng)閃爍著語言藝術(shù)的光澤,《儒林外傳》全然達到了這一標準。這本書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很獨創(chuàng),沒有貫穿始終的事件,沒有貫穿始終的人物,但是卻有貫穿始終的思想。用功名富貴引出不同的各類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時的科舉社會制度,并且批判了朝廷。
《儒林外史》不僅有豐富的深刻的思想,還有卓越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通篇貫穿了“諷刺”藝術(shù)的技巧,它的諷刺藝術(shù)幾乎達到了超及古人,后無來者的地步。所以我更加喜歡這本書,它的語言藝術(shù)、文學(xué)藝術(shù)都是堪稱一流的。相信這本文學(xué)經(jīng)典會一直傳承下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清朝著名作家吳敬梓寫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我一拿到手就愛不釋手。這本書運用了大量的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描寫的人物栩栩如生、靈力飛揚。
作者筆下的人物都各有各的特點,如:王冕,他只讀三年書,自學(xué)成才,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他不求官爵,只想奉養(yǎng)老母親并為她送終,過后自己隱居一方。虞育德,他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了仕途;他平淡中庸,不利欲熏心,而是淳樸誠實,是個平凡的真儒。還有范進,一生貧苦,五十多歲的時候才中舉,考中后因喜不自勝而發(fā)狂,以前看不起他的人也紛紛開始巴結(jié)。
反而自吹自擂、大言不慚、計較名利、貪圖金錢、自作聰明的人越來越多。我為那些自命清高的名流人士而嘆息;為那些自作聰明的貪官污吏而悲嘆科舉制使眾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愚昧無知、卑鄙無恥的市儈小人,讓社會有了黑暗腐朽的政治風(fēng)氣。
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nèi)涵,并不苛求你讀的書多么多么珍貴,而在于你有沒有吸收到書中的養(yǎng)分精華,有沒有大量閱讀、博覽群書。我們不在乎這個世界優(yōu)秀的人有多少,但自己至少要努力變成優(yōu)秀的人。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眾所周知,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兩千五百年由封建王朝統(tǒng)治的時期,其中的最后一個朝代——清代,最終將差點江山社稷斷送他人。以前,我一直認為清朝的整體末落是從它的后期開始的,可當我讀完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之后,我的觀點發(fā)生了變化:清朝就像一個瀕臨死亡的人,各種各樣的壞社會風(fēng)氣烏煙瘴氣地籠罩著它,其中之一就有使無數(shù)士人喪失淡泊名利意志的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是能讓非官宦家庭出身的人升官發(fā)財?shù)囊环N便捷路徑?!度辶滞馐贰芬粫褪菄@一些士人與百姓、官宦寫的許多故事,通過故事深刻地諷刺了社會上那些惟利是圖的人與腐化的科舉考試。
整本書以“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fù)暮,江風(fēng)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币辉~為開頭,點出了高官厚祿是蕓蕓眾生的追求,世上沒有幾個人能看得透。
全書分別介紹了很多不同的人物:有淡泊名利的蘧公孫,有憤世嫉俗的兩位婁公子;有自吹自擂的匡超人,有愛財勝命的嚴監(jiān)生等等。在這些人物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也最令我佩服的人就是王冕了。王冕作為全書第一章的主人公,也是全書的楔子,堪稱得上是所有士人的楷模:他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不被金錢與地位所迷惑。他格守仕途,學(xué)識淵博,而又不迂腐。比后文婁三公子、四公子來說更明辨是非,不輕信他人的只言片語;比文中那些卑鄙齷齪、惟利是圖的偽君子來說,能看的破世事,始終都很正直。
當明朝開國皇朱元璋來拜訪他時,他沒有顯得獻媚討好,而是和吳王(朱元璋)促膝談國事;當假名士危素想請他會面時,王冕裝病不出,不因買辦對他使弄權(quán)勢進行恐嚇而膽怯。在這一章的最后,王冕指出“貫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又見“忽起一陣怪風(fēng),刮得樹木都颼颼的響,水面上的禽鳥格格驚起了許多”“只見天上紛紛有百十個小星,都墜向東南角上去了”,可見此言不虛。后來朱元璋讓人去請王冕當參軍,王冕卻早已料到,已隱居會稽山去了。最終他在會稽山患病逝世,王冕這一生,真可謂問心無愧、兩袖清風(fēng)地離開了人世。
《儒林外史》就如一把鋒利的解剖刀,真實的解剖了清朝這個垂危的“病人”,以諷刺的手法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給予了有力的打擊,也對當時的偽君子、假名士嘲諷一番。在全文最后,一首《沁園春》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世風(fēng)澆漓的無奈和傷感。
詩曰:從今后,伴藥爐經(jīng)卷,自禮空王。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儒林外史》描寫的是明代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事實上是反映了清朝康乾時期讀書人的生活百態(tài),包括對科舉制度的抨擊和官場腐敗等各種人情世故社會現(xiàn)象的諷刺。使小說成為中國古代諷刺文學(xué)的典范,也使作者吳敬梓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杰出作家之一。
《儒林外史》寫的雖然是史,但是它是外史,所以就帶了一點嘲諷的味道,這與魯迅的《阿q正傳》是一個道理的,魯迅為阿貴作傳,但卻加了個“正”字,事實上是對阿貴以及當時整個社會的諷刺。我們讀《儒林外史》,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完全是采用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來寫的。我們知道,吳敬梓年少時家境富裕,算得上是一個貴族,后來數(shù)年把錢財揮霍一空,當他在作《儒林外史》是也是以一個精神貴族的身份來寫,有一種居高臨下的韻味,他冷眼旁觀,盡得其偽,然而也只有這樣才能夠?qū)懗鋈绱司哂兄S刺意味的小說,在書中,作者基本上是不動聲色的描寫,采用白描手法把官場的各種描寫的淋漓盡致。
其中有一回在講范進時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范進驟富之后,應(yīng)邀去赴宴,那山珍海味是擺滿了桌子,然而到之后才發(fā)現(xiàn)范進正戴著孝不宜吃葷,這時主人家自然是非常擔(dān)心,后來范進在燕窩里夾了個蝦元子送到嘴里,這時大伙才放心下來。這個故事看似不重要,卻是作者不動聲色的諷刺范進守喪的道德虛偽性的重要一筆,這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一筆。吳敬梓的諷刺手段還有自相對比:周進被請到私塾當教書先生時,讓梅玖來作陪,他進了學(xué),是秀才,而周進不是。來了之后,周進不敢上坐,大家勸這說今天不一樣,我們請你來,你年紀又大,應(yīng)該上坐。就在此時梅玖立刻說了,你們不知道我們學(xué)里的規(guī)矩,我們學(xué)里不管你多大年紀中了秀才被稱為為老友,像周進這樣什么都不是的被稱為小友,小友是不敢和老友同坐的。周進此時也是連連稱是,他自己不敢有半點僭越。后來周進當了關(guān)之后,梅玖卻又在世人面前稱,以前我和周進那可是老交情,他對我是非常只好。在這個故事中作者是不加絲毫的點評,然而就是這樣,卻把梅玖前后這種反差本身產(chǎn)生諷刺意味。前后反差的還有“名士詩酒會”,一群妄人自比李太白然后出丑的故事。吳敬梓的諷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制造鬧劇,比如書中的“俠客人頭會”,一個俠客要去報生死之仇,把仇人的頭割了下來裝起來,后來拿了錢離去了,后來人們才發(fā)現(xiàn)裝的是一個豬頭。等等諸如此類的故事舉不勝舉。著名的還有范進努力考科舉卻不知蘇軾是何人也;杜慎卿的同性戀傾向等。
講了這么多故事,但是我們因該清楚地認識到《儒林外史》的重點不是故事,而是觀念?!度辶滞馐贰肥亲髡甙炎约旱慕?jīng)歷觀念藝術(shù)化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在作者的觀念里,這是一個“貫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生活著一個個可笑的人,個人的可笑,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悲劇,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然而這時一個時代造成的困惑,也是《儒林外史》出現(xiàn)的原因。在書中最前面的一部分作者講了官場險惡,反襯王冕的不仕,也突出了八股取士將會士人階層帶來的厄運,使人淪喪自我,以精神世界換取官場的榮華富貴,書中有一個秀才金圣嘆就是處在仕與不仕,出世與入世,是出賣靈魂得富貴還是保持獨立的精神世界窮苦一生的選擇中選擇了一生,可惜了他一輩子游戲科舉,到死了卻還是個秀才,他最終還是保持了秀才這個身份。
八股取士其實就是代圣人立言。然而它有它固有的弊端:束縛思想。這是思想在一條軌跡上運行的必然結(jié)果。八股取士當然也有它的好處,比如:這是平民入仕的途徑,考試也是較前代更為標準化,有相對公平的程序,也凸顯了對文化的重視。但是八股取士誘導(dǎo)了讀書人,成了讀書人追名逐利的道路,從而把做人的根本看輕了。對于八股取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與作者一樣,認為“貫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而李贄卻這樣認為:“一代還其一代所勝”肯定八股,認為唐有詩宋有詞元有曲而明有八股。八股利弊且不多說,如今的高考等考試制度仍舊是沒有超脫考試這一范圍,這是因為沒有比考試更好的選拔制度,或者說人類還沒有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來選拔人才。現(xiàn)在高考有了中學(xué)校長實名制推薦制,其實不過也就是察舉制。所以說考試制度實行了一千多年仍然沒過時。
吳敬梓正如書中寫的那般,一生不仕。然而《儒林外史》卻是他的精神寄托,在書中有一段寫的是祭泰伯祠,泰伯是士人當中品行高潔之人,祭泰伯自然是書中幾個還有士人氣節(jié)的士人為了改變社會風(fēng)氣所做的努力,前面作者寫的隆重,而最后卻是草草了事。這反映了這些文人的努力,但是在大的社會背景之前這些都是無用功,還顯得那般可笑。作者也是深諳此道,一生不仕,沒有入朝為官挽救社會那樣的大仁大義之舉。
《儒林外史》是吳敬梓的精神寄托,然而事實上他又不得不向現(xiàn)實低頭,他雖然終生不仕,但他不反對他兒子當官,他六個兒子當中有兩個考上了進士?!度辶滞馐贰分型趺崾莻€厭惡官場、愛好自然的世外之人,然而事實上正史中之所以有王冕的傳,是因為他在朱元璋手下做過官。而罵了官場險惡一生的蒲松齡在七十多歲時做了貢生。黃宗羲不仕清而作《明夷待訪錄》,但他的兒子仕清,做了大官。他們不為官,但他們的兒子為官,想來這種對比比《儒林外史》中的梅玖前后對的諷刺比來得更辛辣些吧。
《儒林外史》最后談到了市井四奇人,這不僅是照應(yīng)開頭的王冕,更是作者對士人的失望,想在市井之中找到真正具有儒學(xué)精神的人,至少是真誠的人。最終發(fā)現(xiàn)了這市井中的四人。當今有這么句話:“中國的牛人在民間”說的就是這么回事。
《儒林外史》具有很大的歷史影響,從《儒林》到《圍城》,魯迅也是深受其影響。而現(xiàn)在也有一批專門研究《儒林外史》的專家(靠《儒林》吃飯的這么一群人)。
總之,《儒林外史》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一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的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
前面寫的不咋的,后面一些感覺還好。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六
《儒林外史》成書于《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西游記》四大奇書之后,《紅樓夢》之前,二百多年來,與諸書并稱名著,而獨樹一幟,從一方面代表了我國古代小說的巨大成就,值得一讀。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文學(xué)家吳敬梓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儒林外史》成書于吳敬梓晚年大約50歲之前,但在它去世前幾年中未必不有所補訂。因此,《儒林外史》可謂是他一世閱歷、知識和才華的文學(xué)結(jié)晶。吳敬梓一生勤于著述,而可惜的是著作多佚,今存世尚有《文木山房集》、《詩說》、《金陵景物圖詩》等。
《儒林外史》所寫主要是作者所處清初至清中葉“儒林”的生活,被魯迅譽為“名之曰《儒林》蓋為文人學(xué)士而學(xué)?!逼渌鶄魅宋?,大都實有其人。所以,其書雖以“指ti(實在打不出來)時弊”見稱,但立旨實在立品矯俗。換言之,《儒林外史》首先是一部為“儒林”立品的正面文章,其次才是為“世人”矯俗的“諷刺之書”?!度辶滞馐贰纷髡摺耙允?、漢才,作為稗官”,書中有5次說到“自古及今”,顯示強烈的歷史意識。又其敘事托于明朝始于元末明初,終于萬歷二十三年,跨越幾乎有明一代;涉及人物事件,除了王冕及其與吳王(即明太祖朱元璋)等人的交往,還有危素身仕兩朝的結(jié)局、明初取士之法,靖難之役、寧王之亂、高啟之獄等明史上的大事,多所議論,其中未必不有反思明史之意。
作為為“儒林”立品的正面文章,《儒林外史》首重“名流”,中標“明賢”,末述“四客”,塑造了眾多古代優(yōu)秀讀書人的形象。內(nèi)文借寫杜少卿、莊紹光、虞博士是辭征辟的,雖為征君而辭爵自樂和因貧而任的賢著典型,加以遲衡山、武書、虞華軒等一班正人,構(gòu)成了《外史》所寫“儒林的”中堅。這些人物形象都被寄托了作者的人格思想,那就是在“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的惡濁風(fēng)俗之下,為天下所難為,保持一種如王冕那樣不為物役,不為俗累的“嶔崎磊落”的人格。
然而作者又深知“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特別是當世風(fēng)如江河日下之際,“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漸漸消磨盡”。落得只有“市井中間,又出了幾個奇人”而這四奇人“既不貪圖人的富貴,又不伺候人的顏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边@大概也是作者晚年“閉門種菜,偕傭保雜作”時心境的寫照,也是全書于世風(fēng)日下無可奈何之際“禮失而求野”的象征,其中便有了悲慨的意味。
《儒林外史》以“文行出處”論人,卻不以“文”和“出處”的形跡為重,而是以做人的根本——“行”,也既是“德行”為首要標準。由此可見,《儒林外史》品評人物的標準并不是在是否科舉,也不在要不要“功名富貴”,而是無論如何,總要講求“文行出處”。尤其“德行是要緊的”。換而言之,“文行出處”尤其“德行”是全書正真關(guān)注的中心。前人所謂“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和“批評明朝舉用八股文的制度……是全書宗旨”等看法,皆就其否定的方面立論,殊不知作者立意正大,恰是由一位“匡”太公道出,既“道行是要緊的”。
而這就容易使人誤會其主旨在否定“功名富貴”,其實不然?!度辶滞馐贰贩磳Φ?,只是“世人一見了功名富貴,便舍著性命去求他”。所以《儒林外史》并無教人一定不科舉,不征辟,不做官,不要“功名富貴”的意思。它只是把“功名富貴”與“性命”相對比,把科舉做官等“榮身之路”于“文行出處”相對比。強調(diào)“性命”即個體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主張把講求“文行出處”,尤其是“德行”,作為“人生立命”的根本,時行時止,而決不為“功名富貴”和科舉、征辟等所奴化、異化,成為“沒品行”的人。作者也深知這是社會心理養(yǎng)成即人的教育問題,責(zé)任首在朝廷;又以為求治之道,首在復(fù)興“禮樂”。而無奈自己力薄無法改變,只好借寫書聊表慰藉。作為為“世人”矯俗的“諷刺之書”,《儒林外史》“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深刻揭發(fā)批判了“世人”的庸俗,而“機鋒所向,猶在士林”特別是科舉中人的不幸或墮落?!度辶滞馐贰返闹S刺進一步指向皇帝、官場和社會?!案F極文士情態(tài)”,寫出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了性命去求他”是極無聊而害人害己的事,總不過事與愿違,“費盡心情,總把時光物誤?!薄叭辶帧笔枪賵龅暮髠洌x書人一旦把“文行出處看得輕了”或者再加以不學(xué)有“術(shù)”,官場這塊本應(yīng)是才智之士“立德”“立功”的競技之地,就變成了人世間最骯臟的地方?!度辶滞馐贰藩q如一首“凄清婉轉(zhuǎn)”的長歌,其內(nèi)涵深微的感傷情味,使人“不覺凄然淚下”。
作為一部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以“儒林”即知識分子生活為主要描寫對象的章回說部之書,一部深入探討知識分子命運及人生價值與意義的思想家小說。同時,《儒林外史》傳人與自傳性質(zhì),是作家創(chuàng)作中處理生活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成功的嘗試,在小說史上也是一個創(chuàng)造。
《儒林外史》的藝術(shù)在近世所受到的批評更多的是來自對其結(jié)構(gòu)的不滿,卻主要是由于西方小說“有主干”觀念的先入為主,卻不知《儒林外史》雖為各界人士說是無主干之文章,卻是有組織,最適和當時是最歷史條件的好小說。
在塑造人物方面,《儒林外史》首重白描,即就人物的相貌穿戴,言談舉止等作極精細地刻畫,如頰上三毫,重在傳神。其次是注重對比,一是人物之間的對照鮮明;二是同一人物對人對事前后不同態(tài)度的都以強烈的對比凸顯人物的心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諷刺手法的運用,其根本在于寫實。
在思想與藝術(shù)上,《儒林外史》也有一些矛盾與不足。如其思想上于“德行”中首重考道,卻往往與其提倡的“忠”、“義”等發(fā)生矛盾。
《儒林外史》的意義,不僅是為明清二代的“儒林”寫照,而且為古往今來讀書人寫心。不失為一部明清時期的佳作。值得一讀。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七
“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情緒,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边@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能夠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有句話令的無數(shù)人走向讀書這條路,那就是學(xué)而優(yōu)則仕。這句話引得無數(shù)儒生認為讀書就是“敲門磚”。有的人從少年讀到白發(fā)蒼蒼,有些人甚至是廢寢忘食來考取功名。讀書人一致地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美嬌娘??墒腔叵牍沤?,又有多少人能通過讀書進入仕途?知道為什么古代傳說都說仙女愛窮書生呢?這是因為這些故事大都是考場不利,名落孫山的書生所做。
我認為讀書是一個求知的過程,并不是為了功名而做無用功。
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斗?!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才是最后的成功。
可是,儒林中那些為了功名而拼命奮斗的儒生在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一心為功名,讀書不認知。許多人都是為了做官而奮斗的??紙錾系陌斯晌木驮忈屃丝紙錾系某髳?。為什么在古代的科舉中有無數(shù)人要作弊?就是因為科舉太難,能成功做官的沒有幾個。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小時候放棄讀書為家放牛。但是在牛背上還博覽群書,僅僅因為喜歡就練就了畫荷花的絕技。和大多儒生不一樣。王冕不求官爵。朝廷讓他做官時他已經(jīng)隱居在會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為當時儒生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x污吏的丑惡而憤怒。吳敬梓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后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文檔為doc格式。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八
多年前,我曾支離破碎的讀過《儒林外史》中的一些文章,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對那些文章并沒有什么印象了。今年暑假當我再次拿起這部優(yōu)秀長篇諷刺小說時,我決定細讀它,讀罷,感受頗深。
說起《儒林外史》,多數(shù)人可能沒有對《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熟悉。其原因是,三國、水滸一類的書,是在人民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并廣泛流傳的基礎(chǔ)上由羅貫中、施耐庵整理加工而成的。這些書中的故事又被廣泛的搬到戲劇、電影的舞臺上,所以它有十分強的群眾基礎(chǔ),提起書中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都能談?wù)勛约旱恼J識、見解。而《儒林外史》是吳敬梓自己的創(chuàng)作,是他在實際生活的基礎(chǔ)上進行藝術(shù)加工的精品,是他獨特思想與藝術(shù)構(gòu)思的產(chǎn)物。吳敬梓是清代安徽人。他出身書香門第,祖上幾輩都是科舉成名,得做高官。
吳敬梓自幼讀書習(xí)文,對經(jīng)史文章、詩詞歌賦無不精通,但對科舉考試和八股文毫無興趣,所以他在《儒林外史》中對科舉和八股的反對態(tài)度十分明確。書中第一回就通過王冕的話說:“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容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痹诜饨ńy(tǒng)治非常嚴酷的清朝,作者敢于直斥科舉制度,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眾多讀書人的形象,最成功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那些被科舉八股毒害的人。這些人在名韁利索的牽引下現(xiàn)出的丑態(tài),做出的丑事,讓人觸目驚心。如進了幾十年考場,后來僥幸考中又出盡洋相的周進、范進;獲得名利地位后就無惡不作的嚴大位;原本勤勞孝順、后來被名利與八股迷了心竅,做出種種劣跡的匡超人;為了當名人而冒名頂替四處行騙的牛浦;粗通文墨、在鄉(xiāng)村招搖撞騙的楊執(zhí)中、權(quán)勿用;以招賢納才為榮、借以揚名卻屢次上當?shù)膴涫瞎?雖為女流卻熱衷八股的魯小姐等等。這些人物的表現(xiàn),真實地反映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扭曲,也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
書中不僅刻畫了令人憎惡的反面形象,也樹立了許多正面形象,如杜少卿、莊紹光、遲衡山、武正宇、虞博士等。以杜紹卿最為突出。杜紹卿才華超群,卻蔑視八股,仗義疏財,遷居南京后,寧愿過貧寒生活而不愿征召為官?!度辶滞馐贰吩趯懓l(fā)上也獨具一格,它雖是長篇小說,卻沒有貫穿全書的人物和事件,而是把幾十年中出現(xiàn)的眾多人物和故事串接起來,既有交叉聯(lián)系,又獨立成章,富于變化。
吳敬梓運用口語化、性格化的語言,同時適當吸收諺語、歇后語等,使得人物的身份和特點準確鮮明,精彩之處層出不窮。像王冕隱居、范進中舉、兩根燈草、人頭會等篇章,一直為人們稱道,廣為流傳。作為諷刺小說,吳敬梓不是簡單的直述自己對人物的好惡,進行諷刺或贊揚,而是通過白描勾勒,用人物言行的強烈反差、對比反襯、明贊暗斥或明貶實褒的手法,讓讀者自己明辨是非,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九
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讀書的習(xí)慣,閱讀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獲取信息、掌握文章的內(nèi)容,更是為了對文章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從書中學(xué)習(xí)到的真理和思想,從書中的內(nèi)容中得到啟發(fā)的思想。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高中儒林外史讀書心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儒林外史》全書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為引子,接著寫了周進、范進中舉的故事。周進是個老童生,一生之中科舉不得意,直混到給商人管帳的地步。在商人的資助下,他捐了個監(jiān)生,又先后中了舉,成了進士,官至廣東學(xué)道。在南海主考時,他拔了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范進中舉后,竟發(fā)了瘋病,被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醒。范進中舉后,書中這樣寫:“他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guān)咬緊,不省人事。灌醒過來,竟發(fā)了瘋,一邊叫‘我中了!’,一邊往門外飛跑,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此時竟需要他平日害怕的胡屠夫打他一巴掌,他才清醒過來?!彼車娜嗽谒贾星昂笠矁叭粌筛弊炷?,其中尤以胡屠戶表現(xiàn)得最為典型:先前的“現(xiàn)世寶窮鬼”一下子變成了“賢婿老爺”,連“尖嘴猴腮”也頓時變成了“體面的相貌”這個故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及整個社會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之所以廣為流傳,其主要優(yōu)點有三:其一是小說的諷刺藝術(shù):《儒林外史》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卻始終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惡歸根到底是社會的產(chǎn)物,是當時的科舉制度造成的罪惡。比如像周進看見號板一頭撞倒,范進聽見中舉忽然發(fā)瘋,馬二先生游西湖無心賞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于自己所選八股文的銷路,都使人感到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其二是《儒林外史》在諷刺上并不排除夸張:像嚴監(jiān)生臨死為兩根燈草不肯咽氣,周進撞號板,范進中舉其母快樂得一命嗚呼都是。但作者的夸張并不使人感覺虛假,而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其三《儒林外史》的結(jié)構(gòu)獨特:它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jié),而是分別由一個或幾個人物為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襯,組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隨著有關(guān)人物的出現(xiàn)而展開,又隨著有關(guān)人物的隱去而結(jié)束。
《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為中心,揭露了科舉制度對士人的毒害,進而諷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聵無能、地主豪紳的貪吝刻薄。附庸風(fēng)雅的名士的虛偽卑劣,以及整個封建禮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救藥。
《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儒林外史》把鋒芒射社會——寫秀才舉人、翰院名士、市井細民,而且是客觀的、寫實的,現(xiàn)在讀來,仍感嘆不已。
在當時認為舉業(yè)高于一切,于是讀書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認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隱藏在這種心理背后的丑態(tài)被折射了出來,君不見那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胡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可是當他們考取了功名,真正為老百姓做事,當一個好官的又有幾人呢?進士王惠被任命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shù)氐闹伟玻皇窃儐柪杳裆?,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當?shù)赜惺裁刺禺a(chǎn),各種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tǒng)統(tǒng)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余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nèi)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但與他們相比開頭出現(xiàn)的王冕,中間出現(xiàn)風(fēng)四老爹,結(jié)尾出現(xiàn)四大奇人。他們?nèi)菦]有任何社會地位、游離于統(tǒng)治秩序之外的平頭百姓。他們的冰清玉潔、古道熱腸、淡泊明志,都與丑態(tài)百出的儒林和官場形成鮮明對照。
而那些有錢的財主們卻又為富不仁。貢生嚴致中是橫行鄉(xiāng)里的惡棍。他強圈了鄰居王小二的豬,別人來討,他竟行兇,打斷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處訛詐,沒有借給別人銀子,卻硬要人家償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說成是貴重藥物,恐嚇船家,賴掉了幾文船錢。嚴監(jiān)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著弟媳過繼他的二兒子為兒子,謀奪兄弟家產(chǎn),還聲稱這是“禮義名分,我們鄉(xiāng)紳人家,這些大禮,卻是差錯不得的”。
這林林總總的丑態(tài)也正說明了清朝黑暗統(tǒng)治下士大夫階層的墮落與無恥,政治的罪惡與社會的腐敗。幾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后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我喜歡讀書,有些書是寫得很美,但是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儒林外史》,它沒有社么美麗的詞藻,但是一個個的故事卻深入人心?!度辶滞馐贰肥俏覈诺湮膶W(xué)名著,其作者吳敬梓。吳敬梓出生在康乾盛世的官宦人家,世代為地方旺族,家世顯赫,祖父吳旦是個監(jiān)生,伯叔祖吳晟、吳昺皆進士及第。
《儒林外史》的藝術(shù)成就主要在于:第一,突破傳統(tǒng)說書體小說的敘事模式,進入文人書面化創(chuàng)作;第二,通過獨特、鮮明的諷刺藝術(shù)成就反諷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第三,創(chuàng)造了新的小說結(jié)構(gòu)形式——以思想貫穿的連環(huán)短篇結(jié)構(gòu)。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xué)諷刺藝術(shù)達到峰的一部巨著,也是一面封建社會的照妖鏡。它通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的真實生動的描寫,并涉及當時的政治制度、倫理道德、社會風(fēng)氣等,讓人深刻地認識當時的封建社會。
說到讀史,有必要說說讀史的境界,在此借用佛教中的三種境界:“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讀史的境界或許會因人而異,但大概不會偏離這三層意思:第一層境界是只看到歷史的表象,“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層境界是能透過歷史表象看到當時社會的本質(zh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境界是通過對歷史的了解從而提煉出能為當今社會所用的意識并運用于當今社會,“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閑齋老人說《儒林外史》“讀之者無論是何人品,無不可取以自鏡”,此僅為讀《儒林外史》的第一層境界;透過《儒林外史》深刻認識當時的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大興文字獄,設(shè)博學(xué)宏詞科以作誘餌,考八股、開科舉以牢籠士人,以理學(xué)統(tǒng)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尤以科舉制為害最深,影響最廣,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統(tǒng)治者的玩偶、學(xué)而無用的市儈,此為讀《儒林外史》的第二層境界;《儒林外史》中反映的是當時封建社會的客觀現(xiàn)實,但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xí)尚,看不清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則純屬當時人們的主觀意識問題,吳敬梓是“世人皆醉我獨醒”,他深切期盼能喚醒世人,或者說得更偉大些,他想醫(yī)治社會、拯救世人。
如果這當真是吳敬梓寫作《儒林外史》的目的的話,則他的思想意識很值得當今社會有責(zé)任心的人所借用,此當為讀《儒林外史》的第三層境界的首要內(nèi)容。當今社會有責(zé)任心的人應(yīng)當如吳敬梓那般,用明晰的眼光和準確的判斷力,認識社會、認識事物,準確表現(xiàn)和揭露社會,了解社會和事物的本質(zhì),掌握社會和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分清是非,引人愛俗、樂俗,或者因為憂世傷俗,奮而醫(yī)世救俗,從而促進社會進步和發(fā)展,切不可以一己私利的眼光看待社會、看待事物,憤世嫉俗,蠱惑他人棄俗、反俗,讓人誤入歧途,更不可以擾亂社會謀取個人私利為目的做出反人民、危害人民,反社會、危害社會的事情。
《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儒林外史》把鋒芒射社會,寫秀才舉人、翰院名士、市井細民,而且是客觀的、寫實的,現(xiàn)在讀來,仍感嘆不已。
進士王惠被任命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shù)氐闹伟玻皇窃儐柪杳裆?,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當?shù)赜惺裁刺禺a(chǎn),各種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tǒng)統(tǒng)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余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nèi)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但與他們相比開頭出現(xiàn)的王冕,中間出現(xiàn)風(fēng)四老爹,結(jié)尾出現(xiàn)四大奇人。他們?nèi)菦]有任何社會地位、游離于統(tǒng)治秩序之外的平頭百姓。他們的冰清玉潔、古道熱腸、淡泊明志,都與丑態(tài)百出的儒林和官場形成鮮明對照。
而那些有錢的財主們卻又為富不仁。貢生嚴致中是橫行鄉(xiāng)里的惡棍。他強圈了鄰居王小二的豬,別人來討,他竟行兇,打斷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處訛詐,沒有借給別人銀子,卻硬要人家償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說成是貴重藥物,恐嚇船家,賴掉了幾文船錢。嚴監(jiān)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著弟媳過繼他的二兒子為兒子,謀奪兄弟家產(chǎn),還聲稱這是“禮義名分,我們鄉(xiāng)紳人家,這些大禮,卻是差錯不得的”。
這林林總總的丑態(tài)也正說明了清朝黑暗統(tǒng)治下士大夫階層的墮落與無恥,政治的罪惡與社會的腐敗。幾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后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十
一直以來都有聽說《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譏諷了害人的科舉制度,嘲諷了整個封建金字塔,但,終是對這些不感興趣。封建又怎樣,我不可能再回到過去,改變那一罪惡的制度,我們已經(jīng)不再處于封建時代,不受統(tǒng)治,不受壓迫,冷眼看別人的跳梁演出,也不是什么愉悅身心的節(jié)目,內(nèi)心不曾打算接觸這一憤世嫉俗之作。
直到這一學(xué)期,《儒林外史》成了必讀書目,我不得不從中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以便我能夠?qū)⑺x完?;蛟S,也因為如此,我發(fā)現(xiàn)了眾多我不知道的關(guān)于它的細節(jié)與引人之處。我想我有必要敘述一下整個閱讀的過程。
借閱書本的過程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圖書館的書也像商品那樣琳瑯滿目,《儒林外史》的原著各個出版社也都爭相刊印,什么縮印本、刪減本,最終我選擇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匯校匯評本,李漢秋輯校的本子。這本書為直排版,字也是繁體字,選擇這本書一方面可以感受古人的閱讀方式,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繁體字的閱讀量。先不說可以提高古文的閱讀能力,在寫書法作品時依樣畫葫蘆地畫上及格繁體字也是頗有古風(fēng)的。
翻開書,映入眼簾的當然不是正文,首先是闡釋了《儒林外史》的版本及其沿遞。最早刻本是嘉慶八年臥閑草堂的巾箱本,其次是嘉慶二十一年的請講浦注禮閣本、藝古堂本,另外還有抄本、蘇本等。其次講述了其評點和衍遞,有臥評、黃評、齊評、天目山樵評語等。接下來,就是正文的閱讀了。
第一回開始,就將整部書的主旨及作者的態(tài)度揭露了出來——“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作者吳敬梓起初也可算是上層人士,同樣接觸的人也是所謂的上層人士,可在這樣上層的生活中,看到的卻是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紳的橫行霸道,富貴子弟的平庸昏聵,文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風(fēng)雅和清客的招搖撞騙,于是他對這些人嗤之以鼻,一生也是慷慨任氣、放誕不羈,對功名富貴不屑一顧。
的幫助買到一官半職,范進是因周進敢其年邁趕考與己相似才列其名于榜上,可見這樣一個制度并不是選拔人才,只是追逐功名利祿的一個幌子而已。一切,都離不開功名富貴四字。
對功名富貴的追求,是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樣也是現(xiàn)在許多人一生追求的目標,而文中那些所謂的功名富貴觀成了作者批判的對象。那么,我們該怎樣對待呢?其實作者也給出了答案,王冕就是例證。王冕家境貧寒,靠給別人放牛為生,但仍不忘騎在牛背上讀書,博學(xué)多聞,更自學(xué)畫荷花,成為一代名筆。當朝廷征聘其做官時,卻是躲避這一事實,何其可貴!
正文主旨的把握很重要,同樣人物的刻畫也不可忽視。與《水滸傳》相類似的人物出場,采用的是連環(huán)列傳體的結(jié)構(gòu)形式,人物的形象真的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是一個人物的登場,再是退回幕后,由另一個人物繼續(xù),但我還是喜歡從集中描寫和分散描寫來表述。
所謂集中描寫,就是所有的筆墨都放在一個人物的身上。這樣的人物很多,我想說的是匡超人、馬二先生及沈瓊枝三個我認為的典型。
匡超人,從一個借光讀書的樸實青年到人品墮落的惡賴,都是因為環(huán)境、地位及接觸的人的變化,完全是中了科舉之毒才墮落變質(zhì)的。我想,作者刻畫這個人物也是為了揭示科舉制度帶來的危害吧。馬二先生,同樣是一個具有全面性格的人物。給我印象深不是因為他那喝了六次茶,而是他居然相信有煤炭變金之術(shù),而且還對洪憨仙畢恭畢敬,一副腐儒的樣子。不過,他又能在洪憨仙死后,作了慷慨丈夫事,將其下葬,并為其送喪,又是如此的正義。而沈瓊枝,算是唯一一個爭氣的女性。在我而言,精于舉業(yè)的魯小姐,俗不可耐,王玉輝侄女做烈婦殉夫之事,愚蠢至極。唯有沈瓊枝,不肯屈尊做妾,毅然逃走,只是千不該萬不該,真不該走的時候還攜人家的款走,才引來了后來一系列的官司。這些人物都是很集中的描寫,形象也極為突出。
前浮現(xiàn)的畫面該是為了一根燈草不肯咽氣的場景,但是誰又會想起他還是那個重情義為妻子傷心至死呢。
總而言之,《儒林外史》對人物的描寫,極具個性化,貼近人的真實面貌,成就極高。除此以外,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應(yīng)注意其中的細節(jié)描寫,那對人物的定性很重要,如趙雪齋,我在閱讀時,還曾經(jīng)以為他是很高尚的名士。
除了人物以外,幽默詼諧語言、夸張的手法也是一個重要的特色。這一寫法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可笑性的描寫也往往是悲劇性的存在。我們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又時而為高潔人士的碰壁而同情惋惜,似乎我們就是那一個個人物的見證者,為之悲喜交集。
主旨內(nèi)涵的深刻以及人物塑造的成功不可否認,但我對其中也不乏有些意見,當然也只是我個人片面的觀點而已,也有可能是我沒有充分理解作者意圖所致,還是說說吧。
我認為書中還是有一些迷信的思想需要去除。如郭孝子的兩次遇虎,兩次終是逃離虎口,但作品卻將其歸因于孝之至極感動天地,不忍他遭遇死亡。又或者是虎為強者,卻又有一不知名的怪物凌駕于其上,這樣虛構(gòu)一個怪物,來表現(xiàn)相生相克的道理,是否失去了一定的真實性呢?畢竟,這部是建構(gòu)在真人真事上的諷刺小說,突然來一次虛構(gòu),是否影響其說服力呢?總有點感覺和牛頓把“第一動力”歸結(jié)為神的動力。
還有就是最后一回將歷來的所有人物都總結(jié)了一下,可是一遍書看下來,覺得自己并沒有抓住重點的人物??傁氚炎詈笠换匾频阶钋懊?,這樣感覺思路更加清晰,讓人一目了然。
一家之言,只是想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者說想得到一些回答。
這樣一步步思考來,我先前的觀點有些錯誤。所謂的“以史為鑒”也不是毫無道理。
舉制度的“暗箱”,在現(xiàn)代也不是不可能出現(xiàn)。
還有,讀書是為了什么?很多人都已混淆。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有誰把讀書作為精神食糧在不停地補充汲取著,并且把讀書作為基礎(chǔ)而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力量?大家往往是不停地讀書,再用它去換來物質(zhì)的享受,然后就止步了,這是目標上的錯誤。沒有自己的觀點,對書中的觀點不加思考,一味吸取;毫無頭緒地讀書,沒有自己的喜好,為了應(yīng)付而讀書的現(xiàn)象也是屢見不鮮;遇到難題解決了,然后遇到下一題,又是重頭開始,沒有系統(tǒng)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又是讀書方法上的錯誤。最后的結(jié)果可想而知,物質(zhì)上的利益或許得到了,精神上的卻是糟糕的結(jié)果。
不滿于封建社會,那現(xiàn)在流行穿越劇,穿越過去,可穿越過去又能改變什么,那是——時代的悲哀。歷史已經(jīng)過去,不能再改變,我們能做的就是借鑒過去,吸取過去的教訓(xùn),讓下一本《儒林外史》因沒有現(xiàn)實的素材而在腹中夭折!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一
暑假里,我讀了清朝文學(xué)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這是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在書中,他為我們展示了各種人物,他們身份不一致,社會地位不一,有吃祖宗飯的嚴貢生,有被科舉考試逼瘋的范進,也有不與封建社會同流合污的“四大奇人”,如才華橫溢的王冕、會寫詩詞的裁縫荊元等。
我最敬佩書中的沈瓊枝。她是一位教書人的女兒,是一個有見識、做事大膽的人。在她被騙做鹽商小妾時,她不卑不亢、沉著冷靜,把他家里的金銀器皿、珠寶首飾等打成包裹,買通丫環(huán),偷偷逃跑了。她逃到南京,以賣文為生。其實在封建時代,婦女在社會上是很難依靠自己立足的,但沈瓊枝堅信做人貴在自強自立,她不貪戀鹽商的奢華生活,大膽出逃,靠自己的雙手生活,走上了自力更生之路。
在生活中,只有自強自立才能自尊自愛,如果依附于他人而生活,看似占了便宜,無憂無慮,卻是前景堪憂。當今社會上有不少“富二代”“巨嬰”,他們坦然享受著家庭的優(yōu)越生活,一旦“大廈傾”,他們將何去何從。比如劉思琦,這姑娘的行為真令人無語。2017年,她作為“青春的痛點”城市主人公,參加芒果tv生活類角色互換節(jié)目《變形計》的錄制,她的故事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烈討論,直呼“編劇編得太假”,然而她的故事卻是真實的。她看上去和普通的16歲小女生差不多,很開朗很愛笑也挺喜歡打扮,但是在家人的眼中,她卻是個“小惡魔”。怎么說呢,她可以用“生活不能自理”來概括,要家人喂飯、穿褲子、卷褲腳等,且花錢任性無度。
此類靠吃祖宗飯的人,未來如何靠自己的雙手在社會上立足?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的家庭條件較好,但這自強自立的精神一定要傳承下來,它會引導(dǎo)你在社會上站穩(wěn)腳跟、緊隨社會發(fā)展的步伐?,F(xiàn)在的社會拒絕“巨嬰”和“富二代”,提倡“少年強,則國強”,需要的是自強自立的青少年,所以我們應(yīng)該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為將來成為獨立自主的社會人而努力。
儒林外史讀書心得體會篇十二
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边@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梢哉f,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xué)而優(yōu)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發(fā)垂髫考到白發(fā)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胡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為吃人的禮教,那么稱封建科舉制度為害人的制度也不為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diào)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斗?!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guān)鍵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轉(zhuǎn)化為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yǎng),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xué)子們只注重“食”,即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zhuǎn)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yǎng)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為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群書,更自學(xué)成為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后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余嘗讀吳文木之《儒林外史》,其書儒者之種種,光怪陸離,眾生百態(tài),不一而足,或吝嗇,或迂腐,或勢利,或恬淡,或渾雅,比比皆是也。
吝嗇者如嚴監(jiān)生之屬,迂腐者如馬純上之類,勢利者則五河縣人之流也,恬淡者如莊征君,渾雅者如虞博士,文木老人皆述之以筆,其歷歷者如在目矣。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
- 2023年本學(xué)期體育工作總結(jié) 學(xué)期工作總結(jié)體育(匯總9篇)
- 2023年護士簡歷自我評價(大全15篇)
- 2023年給媽媽的一封信感恩信格式(精選16篇)
- 社區(qū)防溺水活動總結(jié) 防溺水活動總結(jié)(匯總12篇)
- 最新人力資源求職信(優(yōu)質(zhì)12篇)
- 最新給媽媽的一封信感恩信 感恩媽媽的一封信(優(yōu)秀9篇)
- 2023年生命感悟的名言名句(優(yōu)質(zhì)13篇)
- 最新初二地理教師工作總結(jié)(實用18篇)
- 小手拉大手演講稿(匯總17篇)
- 護士思想工作總結(jié)版 護士思想工作總結(jié)(模板15篇)
- 學(xué)生會秘書處的職責(zé)和工作總結(jié)(專業(yè)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熱門18篇)
- 學(xué)生在大學(xué)學(xué)生會秘書處的工作總結(jié)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紹(專業(yè)19篇)
- 職業(yè)顧問的職業(yè)發(fā)展心得(精選19篇)
- 法治興則民族興的實用心得體會(通用15篇)
- 教師在社區(qū)團委的工作總結(jié)(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區(qū)團委工作總結(jié)(優(yōu)質(zhì)22篇)
- 體育教練軍訓(xùn)心得體會(優(yōu)秀19篇)
- 學(xué)生軍訓(xùn)心得體會范文(21篇)
- 青年軍訓(xùn)第二天心得(實用18篇)
- 警察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秀18篇)
- 家屬慰問春節(jié)虎年的慰問信(實用20篇)
- 公務(wù)員慰問春節(jié)虎年家屬的慰問信(優(yōu)質(zhì)21篇)
- 植物生物學(xué)課程心得體會(專業(yè)20篇)
- 政府官員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匯總23篇)
- 大學(xué)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編輯教學(xué)秘書的工作總結(jié)(匯總17篇)
- 學(xué)校行政人員行政工作職責(zé)大全(18篇)
相關(guān)文檔
-
儒 林 外 史 讀書心得體會范文(21篇)13下載數(shù) 988閱讀數(shù) -
最新
儒 林 外 史 讀書心得(大全10篇)48下載數(shù) 677閱讀數(shù) -
2023年
儒 林 外 史 讀后感(通用13篇)11下載數(shù) 102閱讀數(shù) -
最新
儒 林 外 史 的讀后感30字實用(優(yōu)質(zhì)20篇)43下載數(shù) 182閱讀數(shù) -
儒 林 外 史 有感(優(yōu)質(zhì)11篇)44下載數(shù) 922閱讀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