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jī)閱讀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優(yōu)質(zhì)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02:41:17 頁碼:10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優(yōu)質(zhì)13篇)
2023-11-26 02:41:17    小編:GZ才子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bǔ)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一

在孩提時候就知道蘇東坡,不過,真正認(rèn)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后。

做為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fēng)生;作為官吏,“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dá),清逸曠遠(yuǎn)。

可是那些群小自認(rèn)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dá)到目的。蘇東坡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為百姓著想。練習(xí)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老先生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巨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p>

如林老先生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為人坦蕩?;乜茨切┤盒〖词鼓鼙W约阂皇罉s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quán)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云,轉(zhuǎn)眼不見,又何必太為權(quán)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二

誰說的和原話都記不得了,大意是傳播中國文化就要像林老先生一樣,他是能用英文寫作的少數(shù)中國作家。此前我只讀過林老先生的一些文章,全本的書這是第一次讀。選了他的《蘇東坡傳》??戳饲把运麑μK東坡的喜愛,我就完全可以確信,這是一本一等的書,畢竟作者的全部熱情都在其中。

說到大才子,唐,想到的第一個大多是李白;宋,想到的第一個大多是蘇軾。從流傳的民間小故事里,可以看出李白和蘇軾這兩個天才的些許不同。李白,或是下水捉月,或是騎鯨飛升,或是粲花之論,或是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無不帶有濃濃的仙氣和浪漫色彩。

人們心中,李白是學(xué)不來的,他的浩蕩才氣和仙氣絕無可復(fù)制性,五千年,只出了一個李白。而蘇軾則不然,他修的河堤叫蘇堤,研究出的做豬肉的法子叫東坡肉,還有個了杜撰的妹妹蘇小妹,還常常和佛印調(diào)笑嬉鬧。是如果說李白是活在天上,那么蘇軾就活在人間,他更真實,更可親。

李白那樣的仙氣不能復(fù)制,東坡那樣的魅力同樣是無法復(fù)制的。用儒家的精神入世,用道家的精神出世,用佛家的精神超脫,他完美的詮釋著宋代文人儒釋道三家融合的趨勢,是北宋文人最精彩的一位。

讀完后對照林老先生的一些事跡,不免覺得兩個人有很多相通之處,我想林老先生為蘇東坡作傳,大概也是因為蘇東坡是他希望達(dá)到的境界,自勉也勉勵后人吧。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三

讀此書前,唯愛辛棄疾,讀此書后,最愛蘇東坡。

對東坡的印象,是他寫與亡妻的詞和他寫的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我也頗愛吃荔枝,當(dāng)時差點沒羨慕死他,但看完他的傳記之后才知,他在晚年被貶謫到海南,而此地非常不易居住,夏天潮濕高溫,原住友人家,后友人因此受連累,傾囊蓋屋,數(shù)月無米,煮青菜除饑,但他卻能寫出這樣詩句…我想世人之所以這么敬愛東坡,大抵敬的是他為人的豁達(dá),不絕的.才情。他雖一路遭彈劾,但每到一處都能受到百姓愛戴,都能結(jié)交摯友,都能吸引一波當(dāng)?shù)氐淖x書人。

當(dāng)然他也不是無為,只享受這種擁戴,建水庫和醫(yī)院,解決飲水和看病問題。行至此,筆下尤亂,不知所詞,在每個睡不著的夜晚斷斷續(xù)續(xù)看完這本書,了解了他的這一生,他的行蹤足跡已然在我腦海的地圖上留下印記。

此后,我再去四川峨眉,靖江,常州,廣州,海南,都絕不會只是享受美食了,但我又能何所為?我覺得他的很多詩詞寫出了我的感受,而我才疏學(xué)淺,只愿此后有此境遇有所感,能吟誦兩首,也算穿越千年與他對話了!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四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這是我最喜愛的蘇東坡的一首詞——《定**》。這首詞充分體現(xiàn)了他樂觀豁達(dá),清逸曠遠(yuǎn)的人生品格。以前知道蘇東坡是因為他的詞,而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之后,才真正認(rèn)識蘇東坡。

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才有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過文壇的巨子:“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后,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xué)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有變成尖酸刻薄。”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政治上許許多多的災(zāi)禍,全是由于他的才智所帶來的,然而,這正是因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實事求是未曾泯滅!

蘇東坡為官時,管理之處政通人和,他處處為百姓著想,頗受百姓愛戴。他練習(xí)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修研佛道?!吧峡膳阌窕蚀蟮?,下可陪卑田院乞兒”,他為藝妓題詩,與和尚趣談,為百姓求雨,他四處游歷。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進(jìn)可朝堂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即使是泥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著小調(diào),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被貶黃州的時候,為了生計開荒種地,將當(dāng)時“賤如泥”的豬肉烹制出美味無比、流傳至今的“東坡肉”。蘇東坡的詩詞里,既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yuǎn)意義的詩句。

作為詩人,他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文采飛揚,談笑風(fēng)生;作為書法家,他自評“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的不拘小節(jié)、天真爛漫;作為官吏,他有“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的.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他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豁達(dá)與瀟灑。我喜歡他毫不恭維、仗義執(zhí)言的性格。雖然他有時比較沖動、做事不經(jīng)“大腦”,但正因為這一點,才使他更富有魅力。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為樂,那么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梢詮淖掷镄虚g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嘗人物的喜怒哀樂,并從他的事跡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啟示。所以我們會說:“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p>

他少負(fù)才名,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慘遭貶謫,入獄一百多天幾欲喪命。難得的是,無論在何種境遇,他都能夠用強(qiáng)大的內(nèi)心去克服去超脫,在苦中作樂,去發(fā)現(xiàn)并享受困苦之中的人生真趣!被貶黃州,為一家老小生計,不惜淪為農(nóng)夫,開墾別人棄置的荒田,自此世間誕生了“東坡居士”;只能買些別人不要的肥肉,他就研制出了“東坡肉”,至今仍為名菜;后來,流放嶺南,當(dāng)年尚為蠻荒之地,他卻能“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甚至道中遇雨,他也有“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這就是東坡的通達(dá)!

蘇東坡一生娶了三位夫人,每一位都至情至性、情深意重。聰慧穩(wěn)重的結(jié)發(fā)夫人王弗二十六歲早逝,盡管“不思量,自難忘”,但蘇軾并沒有像癡情的納蘭容若一樣,走不出對亡妻的思念。他又有了相濡以沫溫柔敦厚的王閏之、知心可人的“天女維摩”朝云。情真情深,但不癡不迷,這就是東坡的通達(dá)!

蘇軾與弟弟蘇轍手足情深,非比尋常。“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钡苄謧z聚少離多,蘇東坡卻能夠把對弟弟的思念托于明月、化作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就是東坡的通達(dá)!

有人說:什么叫見過大世面?那就是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蘇東坡就是這樣的人!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rèn)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蘇東坡就是真正的英雄!

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寫到: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林語堂、余秋雨都是東坡的知音!我愿做東坡的學(xué)生,永遠(yuǎn)的學(xué)生!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五

若要我說,歷史上有幾個曠世奇才?我想恐怕不多,而蘇東坡絕對算是其中之一。因為他是一位集政治家,文學(xué)家,書畫家,哲學(xué)家,煉藥師等為一體的全才。

可是,深受迫害的蘇東坡卻從來沒有這樣想過。他雖然無能為力,但他也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似乎他也從來沒有怨恨過誰。蘇東坡把道家的豁達(dá)詮釋得淋漓盡致,正是這種豁達(dá)讓他即使被貶在外是,也不改樂觀的天性。他是一個在被貶到海南那種蠻夷之地后,還能說出:“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么曠達(dá)的話的人。又怎能不讓人敬佩呢?蘇東坡此時就好比是像道士一樣清閑,他早已無心追名逐利,與農(nóng)民相居每天以閑談為樂。退去凡塵。自在輕松。

但是迫害他的當(dāng)權(quán)小人當(dāng)然不會這樣放過他,聽說蘇東坡住在官舍里,受太守張中優(yōu)待,于是,就將張中革職,把蘇東坡逐出官舍。蘇東坡被迫住進(jìn)了一棟簡陋房子,他五月給朋友寫信時還說:“置之不足道,聊為一笑而已。”不久以后,蘇東坡閑暇時還觀察小蟻,覺得“此事甚妙”,于是“與諸友人小飲后記”。蘇東坡全然不把貶謫當(dāng)懲罰。而正是隨緣自適的蘇東坡讓章惇和他的其他敵人傷腦筋,因為似乎沒有什么能讓蘇東坡傷感的。

蘇東坡是一位偉大的曠世奇才,他的偉大不僅僅偉大在他的各項全能;他的偉大也不僅僅偉大在他屢遭迫害卻仍樂觀開朗;他的偉大更偉大在他比其他文人墨客更有豐富的感情。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六

《歐也妮﹒葛朗臺》是我讀過的為數(shù)不多的外國文學(xué)名著之一,還是初中的時候看的。它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钡珜τ谒?,我卻始終留有深刻的印象。

當(dāng)初喜歡這個故事,是因為喜歡那個美麗善良的歐也妮。她溫柔隱忍,對于自己吝嗇的父親,她始終是順從的態(tài)度。但為了愛情,她勇敢地把自己全部的金幣給了表弟查理,在父親例行要她展示自己的金幣的時候,她因拿不出金幣,被父親關(guān)進(jìn)房里,只給冷水和面包。因為此事,她膽小而賢淑的母親被嚇得一病不起,而最終,她等來的卻是發(fā)財歸來的負(fù)心漢。

歐也妮是個讓人心疼的女子,她的父親,視財如命;她的母親,懦弱膽小,在關(guān)鍵的時候保護(hù)不了她;克羅旭一家和格拉桑一家把她作為繼承萬貫家財?shù)奶?;而她深愛的表弟查理,在發(fā)財后,為得到新貴頭銜,日后擠進(jìn)官場,和奧勃里翁小姐聯(lián)姻,最終負(fù)了她。

那時候,覺得這樣一個女子,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為了愛情,敢于把金幣給自己愛的人、不怕因此同自己一直順從的父親起沖突,真的很勇敢。但隨著年歲的增長,我不再單純地因為喜歡這個女子而喜歡這本書,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能夠更為客觀地來評價書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老葛朗臺這個形象。

葛朗臺這個人物形象很特別。一般人的吝嗇,大多是對于別人,而葛朗臺卻不止如此,他對自己的家人吝嗇不說,對自己,也是吝嗇得很。葛朗臺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財,但他們一家人卻過著近似窮困潦倒的生活,“他從來不買肉、蔬菜和水果,這些都由佃戶替他送進(jìn)柴房。他什么都節(jié)約,連動作在內(nèi)。每頓吃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總是親自定量分發(fā);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涼;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p>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七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東坡傳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東坡作為文壇詩文大家,寫作“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當(dāng)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傳世經(jīng)典作品自然浩如煙海,不是我這十分之一吊子能讀全的,也不是我想在這篇小短文中所能列舉全的,僅就我熟悉的文字材料中??吹降脑谶@做個記錄,算是對自己對這些文章的溫故知新吧。

東坡為一性情中人,寄人懷人文章自然情真意切。而說到人,弟弟子由不得不說是蘇東坡最親最思念的人。有詞《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為證:

轉(zhuǎn)朱閣,低博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婢娟。

這首“水調(diào)歌頭”是熙寧九年(一0七六)在密州時作的。在神宗熙寧七年(一o七四)九月,蘇東坡在杭州的三年任期屆滿。他弟弟子由那時正在山東濟(jì)州任職,蘇東坡于是呈請調(diào)到山東去。他所請照準(zhǔn),這次他是升任密州太守。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睔v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一首。詞序?qū)懼氨街星餁g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凹鎽炎佑伞本涂煽闯鰧Φ艿艿乃寄?,東坡曾經(jīng)這樣感慨自己和弟弟的關(guān)系: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深情自不待說,留待后人慢慢咀嚼。

對待女人蘇東坡的態(tài)度一直是“樂而不淫”,在當(dāng)時的社會能做到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偉大如歐陽修也有丑聞,觀念中才子好像都會與風(fēng)流搭檔。東坡一生三任妻子,首任妻子王弗是最讓曠達(dá)豪放的東坡斷腸的人?;橐龈改缸鲋鳎Y(jié)婚時東坡18,妻子王弗小他3歲,美貌賢慧,機(jī)敏貞靜,知書達(dá)禮,兩人相親相愛,可惜王弗早逝。王弗逝世十年后,蘇軾還難以忘懷,依舊夢見她,寫一首凄美哀怨的“悼詞”《江城子》,據(jù)說,這首《江城子》是宋詞史上第一首“悼亡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里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p>

第二任妻子王閏之是王弗堂妹,讀書不多,但也是一個賢淑的妻子。王潤之與蘇軾共同生活25年,跟著他享受了榮華富貴,也吃足顛沛流離之苦。是陪伴蘇東坡青壯年時期生命最旺盛時的伴侶。

第三任妻子朝云原本是妻子的買的丫鬟,后來成為侍妾,紹圣元年(1094年)八月,蘇軾59歲,被貶往荒涼之地惠州。他想到朝云才三十出頭,漂亮聰慧,沒必要跟著自己受罪,就勸她也離開改嫁。朝云非常生氣,第一次對他大發(fā)脾氣,然后收拾行李,跟著他長途跋涉來到惠州,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蘇軾對朝云既憐愛又感激,稱她為“天女維摩”,晚年給她寫了許多詩詞,視為真正的知己。朝云初到惠州時,見霜露已降,落木蕭蕭,不禁肅然而驚,悄然而悲。蘇軾就作了一首《蝶戀花》,讓她歌唱快樂: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p>

朝云歌喉將囀,聲音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淚滿衣襟。兩年之后,朝云得了重病,不治身亡。臨終之際,朝云握著蘇軾的手,念著《金剛經(jīng)》上的謁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做如是觀”,意思是自己死了就死了,要他不必太傷心,倒要多多保重。蘇軾把朝云葬在惠州的.西湖孤山棲禪寺大圣塔的松林里,在墓邊筑了“六如亭”,撰寫了一副楹聯(lián):

“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

獨彈古調(diào),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云逝后,蘇軾一直鰥居,再未婚娶。他還作了一首《西江月》,表面詠梅,實則悼念朝云: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fēng)。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p>

年過六旬的蘇軾,一生曠達(dá)大度,從未曾為生活的苦難掉過一滴眼淚,卻在朝云的墓前,追憶往事,潸然淚下,泣不成聲。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萬丈紅塵,吾誰與歸?”

印象中,蘇東坡少有寫父親的詩文傳世,不知為何,這成為我讀這傳記的一大疑問,期待以后有所印證。

人事外,歷史也是東坡吟詠的對象之一。其中我們不得不提詠史經(jīng)典《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詞豪邁的一塌糊涂。只要你是男人,一讀,丹田沒有不涌起一股叫豪氣的,這豪氣直沖霄漢,再猥瑣的人讀它時也會挺直腰桿成為偉丈夫。詞從蘇軾由婉約變的豪氣干云,開了一代詞風(fēng)。不知后世有多少英雄豪杰是有此詞撐起的!是男人都要讀一讀,并且要好好的讀!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八

寒假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感觸還是不少的,自以為從小學(xué)到現(xiàn)在蘇東坡也在書本中出現(xiàn)不少次,對他不是很熟悉,但也了解了不少關(guān)于他的事跡,不過,現(xiàn)在看來,我錯了。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學(xué)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

他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lǐng)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fēng)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年(1057)進(jìn)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召直史館。

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臺獄,三年貶黃州團(tuán)練使,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后量移諸州。

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

知制誥。

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yuǎn)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于常州。

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這一段是從網(wǎng)上找的蘇東坡簡介,不是很詳細(xì),但卻反應(yīng)出了蘇東坡命途多舛,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沒有被官場的黑暗玷污,高高超越于茍茍營營的政治勾當(dāng)之上。

他無所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僅是表達(dá)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同時他詩文書畫藝術(shù)上的卓絕之美。

他的人品道德構(gòu)成了他名氣的骨干,他的風(fēng)格文章之美更是造就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蘇東坡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智力的詩人,他有一顆赤子之心,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智慧,同時他溫柔敦厚。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

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

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這是林語堂對蘇東坡的評價,不得不說,評價很高,但蘇東坡配得上這個評價。

蘇東坡,一個驕傲的人,但蘇東坡有著他驕傲的資本。

“猿鳴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蘇軾,一個天真純樸、終身不渝的詩人、畫家、人民之友,一個本該翱翔于天際的鳥兒,卻活在了錯誤的時代,羽翼盡折,匍匐在地。

如今人們贊嘆蘇軾,贊賞他的才華,稱贊他的詩作,惋惜他的結(jié)局。

無疑地,蘇軾具備能受人欣賞的一切能力。

他能書會畫,詩詞文賦樣樣精通,散發(fā)著如同熠熠生輝的寶石一般的光芒,吸引著人們。

他有著天才的魔力,他善于社交,上至天子皇后,下至黎民百姓,他都有結(jié)交。

他自己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足見其胸襟之博大。

不僅如此,他還靠自己的直言不諱贏得了不少贊譽(yù),這直言不諱也成了他的一大特色。

然而,他成于此,也敗于此。

變法這種東西,是必須得到支持的,反之,反對者要么消失,要么就讓他無法形成勢力。

蘇東坡的直言不諱,使他成了王安石必須處理的對象,王安石用了第二種方法。

自此,蘇東坡被一貶再貶。

在顛沛流離中,他創(chuàng)作了一批傳世佳作,靠著自己閑下來的心,他醒悟了,他說:“此間有什么歇不得處?”他有了閑心去看那片竹柏那輪明月,有了逸致去“月色中欣然起行”。

心閑下來了,手腳漸漸忙起來了。

當(dāng)年蘇軾初被貶、再被貶的神態(tài)、心境,我們已不得而知。

今天,我們只要能輕聲吟誦著“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甭犞淖猿埃矍胺路鸶‖F(xiàn)出那片空明的月光,風(fēng)吹過,竹柏猶如水中藻荇一陣搖曳。

這月、這竹、這柏,成了一位受貶政客、脫俗詩人在最艱難的歲月里閑暇時,保存千年的風(fēng)景!

“我寫蘇東坡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绷终Z堂在序中這樣說道。

我經(jīng)常見到有作家只是為了樂趣而寫文章,但沒想到會記錄得如此完整卻語言婉轉(zhuǎn)自然。

在讀過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后,我不僅更加了解了蘇東坡,也對林語堂本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原來我只是在課堂上學(xué)習(xí)過許多蘇軾的文章詩詞,也僅僅聽過一些有關(guān)他的佚事。

我心中已經(jīng)贊嘆,這真是文學(xué)大家。

望著書的封面,我想到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钡乃季w;我想到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柔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钡暮狼?我也想起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钡木跋蟆瓚阎鴿M滿的好奇心我讀完了此書。

我知道了許多曾不知道的.事,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人好朋友,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 林語堂寫道:“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xiàn)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盡管如此,蘇軾的一生無疑是成功而值得我們借鑒的。

雖然蘇東坡的一生坎坷不平,但得意之時還是比失意的時候多,怎能不自在逍遙呢?

認(rèn)識林語堂也是在課堂上聽說過其奇聞佚事,他以幽默的文筆出名。

但在《蘇東坡傳》中我卻更看到了林語堂先生的專注與感性。

有人評論道,沒有人能像林語堂一樣把蘇東坡分析得如此透徹。

我也十分贊同這點,對于一個自己崇敬而喜歡的人,每個人都會對其深入地了解,但能將之記錄為文字并繼續(xù)影響其他人為之動容的,少之又少。

林語堂讀懂了蘇東坡的樸實而高尚,讀懂了蘇東坡的固執(zhí)而善良,亦讀懂了蘇東坡的真性情。

或許就是這樣,林語堂對自己崇拜的人的描寫中并沒有用太過華麗的字詞去堆砌,而只是樸素地完成了這部傳記。

這樣也的確和蘇東坡的性格十分相符。

在讀《蘇東坡傳》時,既能讀出蘇東坡那淡淡的味道,也能讀出林語堂這淡淡的味道。

林語堂說過:“我不是把書當(dāng)小說寫的。”雖然他寫的都是事實,但是那事實讀來卻并不乏味,通過合理的想象修飾,人物都活起來似的。

這些,也正是我們讀者想要的。

讀完《蘇東坡傳》,對兩位文學(xué)大家,我都更加了解,更加喜歡了。

最樸實的作品就如不加修飾的大自然一般,豐富多彩。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九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眾多作品中其中一篇,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蘇東坡傳。

1000字,歡迎閱讀。

上次挑燈夜讀,還是上大學(xué)那會干的事。那時宿舍晚上11點斷電,為了應(yīng)付第二天的考試,熄燈后只得跑到樓道借著路燈臨陣磨槍,天冷時還得背床厚厚的被子。時過經(jīng)年,最近竟又為了一本《蘇東坡傳》心甘情愿地熬到深夜。

平素讀書機(jī)會甚少,更難得一本書讀兩次,唯獨這本《蘇東坡傳》在幾年前讀過之后讓我念念不忘,特意買來再次拜讀。這本書何以如此吸引我?不外乎兩個人的原因--主人公蘇東坡和作者林語堂。

蘇東坡之天縱才情已不必多說,書中妙手著文章的例子比比皆是。蘇詩不少見,但書中引用的詩文都結(jié)合了詩人的生活情景,每一句都是在某種特定的場景下借詩人之口自然吟詠而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讀來更覺鮮活可感。

東坡先生生性豁達(dá),喜好交游,常人也有機(jī)會和他舉杯共飲,尋幽探勝,當(dāng)他在月夜孤舟上發(fā)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慨嘆時,孰能不神往?這是和東坡先生同時代人的幸運,但他們也是不幸的,蘇東坡所在的時代正是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幾十年,對黎民百姓來說這就意味著動蕩和災(zāi)難。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蘇東坡個人而言,急劇變革的時代和積極入世的他相互成就,但其坎坷的命運從一開始也就已經(jīng)注定。數(shù)十年宦海浮沉,陷于流俗與通變之爭,蘇東坡歷經(jīng)顛沛流離,妻離子散,一度窮困到無炊米度日。作為元佑黨人的精神領(lǐng)袖,他為民請命,忠言直諫,抗?fàn)幉幌?,卻未曾有絲毫妥協(xié)與退卻。

自始至終,蘇東坡都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與入世的鋼絲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對親人、愛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湯湯,充盈在胸,隨意噴涌即是錦繡文章,一曲“十年生死兩茫茫”更成千古絕唱。

面對多面的、立體的蘇東坡,細(xì)數(shù)其功無疑是徒勞的,往往掛一而漏萬--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天才可以感知卻無法琢磨。讀蘇傳,其實是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和心靈的偉人生活,即便詩人已作古,但他留給我們的心靈的喜悅和思想的快樂卻如江風(fēng)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回到題目,不得不提另外一個才子--林語堂。老實說,這本書和現(xiàn)下主流文學(xué)風(fēng)格相去甚遠(yuǎn),缺乏足以引爆眼球的元素,但它的吸引力恰恰來自于它的純粹。誠如作者所言,他寫這本書只是“以此為樂”,當(dāng)然也是源于他對蘇東坡的喜愛。

在這樣一種創(chuàng)作動機(jī)下,寫出的作品自然格外雋永耐讀。作者不是隔岸觀火,讀者就容易置身其中,著了迷的人好像和這本書訂立了某種盟約,只要一翻開書就身不由己地緊隨內(nèi)容的鋪陳或喜或悲,及至讀到蘇東坡去世一節(jié),終于忍不住掩卷長嘆。

嘆息未已,忍不住又翻開繼續(xù)往下讀,再翻頁,書行此處戛然而止--讀者肯定會嫌不過癮--書也許可以續(xù)寫,但人生沒有續(xù)集,世上斷不會再有第二個蘇東坡式的人物了。不過,又何必拘泥于此呢?“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詩人在千年前就已經(jīng)給我們留下了答案。

昨天一時興起和友人夜訪月湖,興盡歸來已是丑時。隨心而至,寄情山水,自謂有東坡遺風(fēng)而竊喜。及至翌日,信筆而書,千字乃止,是以為感。

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xué)習(xí)和參考的典范,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后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yè)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后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眾多作品中其中一篇,我自認(rèn)為是一部值得細(xì)細(xì)品味的作品,而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需要我們細(xì)細(xì)品味的,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其中的精華。就如同一壺好茶,需要我們坐下來好好的去品嘗,才能讀出其人生的哲理,如同一瓶好酒,甘甜純美,讓人留連忘返。一直都知道蘇東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就像他所寫的詩一樣的豪邁、大氣凜然。當(dāng)然我也是非常的喜歡他。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無可比擬的才華。一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樂觀豁達(dá)的性格?!俺梢财湓?,敗也其詩”用在東坡身上再恰當(dāng)不過了?!盀跖_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的同道們也不會轉(zhuǎn)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xiāng)的下常好在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chuàng)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fā)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rèn)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的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dá)心境的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的浩然之氣。當(dāng)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xué),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zhì)與風(fēng)格,其機(jī)智學(xué)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后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于是,他遠(yuǎn)離了喧囂,回歸于清純空靈;他習(xí)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yīng)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蘇東坡這一豪氣干云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fēng)!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

詩詞。

一樣永留千古!

回想我對蘇軾的記憶,從小學(xué)開始就開始接觸他,中學(xué)時期更多的詩詞,說起來人人會唱的《但愿人長久》……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代的著名書法家、畫家。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初三那年一位講。

作文。

的語文老師的講述了吧。老師非常喜歡蘇軾,仔細(xì)的講述了蘇軾的生平,講到最后竟聲淚俱下,讓人動容,給我很深的印象。然而,以后想想也并沒有什么實感。

這次看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頗有感觸。為東坡瀟灑之詩詞所傾倒,為東坡人生之坎坷而嘆息,為東坡不羈之情懷而欽佩,為東坡之真性情而感動。林語堂先生形容東坡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以為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的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彼羞@些都可以和東坡一生的軌跡吻合。在這所有中,我覺得真性情的樂天派最能形容東坡。他是那種心中有感觸不得不吐之為快的人,因此后代有了無數(shù)的好詩詞,也因此他自己一生都被小人誹謗,但也不知“悔改”情動嘴開,自己也說“我真是不可救藥”;他是那種游離在入世和出世之間的人,從年輕時的積極入世為官,到幾經(jīng)升遷貶職最后只想卸甲歸田,他執(zhí)行著佛教的思想在他所任職的一方為百姓造福也為自己修煉;他是那個一生都不缺乏聲譽(yù)的人,既以此享過好處同時也牽累過不少人,然而卻能毫無架子躺在菜田里同農(nóng)人談天說地縱使農(nóng)人并不知道他在說什么;他是那個縱情于山水、美酒之人,縱情山水的同時也裝點山水,這便有了蘇堤,品酒之時也嘗試釀酒,雖然只是在釀酒過程中把自己灌醉而已;他是那個可以忍受人生巨大起伏的人,坎坷的道路上我沒有看到淚水,看到的是坦然、淡然和心平氣和的喜悅,每到一處地方,他都與自然融合與當(dāng)?shù)氐陌傩杖诤?他是那個翛然落拓的浪漫主義者,在深夜扁舟,在承天寺夜游,在月下飲酒賦詩;他是那個深得幾代皇后喜愛的詩人,讓我對這幾位女性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是一個胸懷寬廣如海的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予生”。

這些所有的零零碎碎的感觸,其實都能是一個真性情的表現(xiàn)吧--只有最純真、最率性、最真實的人才能如此的可愛、如此的瀟灑、如此的熱愛生活、如此的另人感動。從東坡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一種愛、喜悅、快樂、平和的力量,從他的詩中,從他的經(jīng)歷中散發(fā)出來。我彷佛可以看到他舉著酒杯漫步在月下、拿著鋤頭快樂的耕耘并自比陶潛。在人的一生中,總要有幾個精神偶像的,蘇東坡就應(yīng)該是其中一個。在面對人生的坎坷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態(tài)度很重要,是笑對苦難呢?還是一蹶不振?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圈住了自己的心,慢慢得使自己不能放開,不能釋懷,不能真真實實的去感受生活。不要怕苦難,讓暴風(fēng)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生活賦予我們的是什么,才能真正用心去珍惜!從今天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予生”。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十

近日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心中頗有感觸。

比之于李白,他多了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的一生都在為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勞累,被貶黃州時他雖是一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系百姓,為了改變黃州丟棄女嬰的習(xí)俗更為了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積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孤兒院,使那些剛出生的女嬰享有了生存的權(quán)利。

出任杭州太守時他不僅整頓西湖,平衡糧價,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時為了解決農(nóng)民因藥價貴而沒錢買藥的問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立醫(yī)院。

甚至在高齡謫居海南時他仍然沒忘了百姓,他教當(dāng)?shù)厝俗x書寫字,耕地種田,打井采藥,為海南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

比之于杜甫,他又多了一些幽默和曠達(dá),他喜歡陶淵明棄官歸隱的日子,在被貶為農(nóng)時安于田園生活,他曾寫道:吾現(xiàn)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

只是因為勞而有獲,衣食能夠自給,他就心滿意足了,這就是他的達(dá)觀思想。

他還喜歡做菜,也樂于自己做菜吃,吃飯乃人生一大樂事也,這點倒是和我很像呢,從來都不能理解為什么有人會覺得吃飯是一種任務(wù)。

蘇東坡做的菜肴至今仍然有好多流傳下來了,最有名的當(dāng)屬東坡肉了吧,杭州樓外樓的東坡肉有幸吃過一次真的是名不虛傳呢,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經(jīng)過現(xiàn)在的廚師改良過。

個人總覺得會吃的人總是更懂得享受生活,就像蘇東坡,不管朝廷怎么貶都貶不倒他,因為不管在哪里不管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他總能找到自己該做的事情總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

人似鴻雁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時間總是轉(zhuǎn)瞬即逝,一切經(jīng)歷都只有一次,正因如此,所以他那么深刻而堅決的愛好人生。

讀罷全書,留給我最深刻的感觸是"塵世是唯一的天堂"人生不再,我們應(yīng)該趁著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努力讓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實有價值!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十一

蘇東坡,一個世人皆知的名字,而在我看了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我才覺得我所了解的不過是蘇東坡的一些基本情況和簡單的生平罷了,而林語堂所了解的是蘇東坡的一生乃至他的思想靈魂,這么說一點也不夸張。

從第一次讀蘇東坡的詩詞開始,我便被這個謎一樣的大文豪給吸引了。他將至情融化為筆端流暢的華彩;他用豁達(dá)凝練成筆上灑脫的旋律;他將痛楚壓抑成意識奔涌的篇章??傊?作品里總是飽含著情思,總是充溢著豁達(dá),總是蘊藏著深沉。自此我便對這位樂天派大詩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查閱了一些他的資料,找來了一些他的作品閱讀,盡管有些我不明白,但這并不影響我對他的喜愛。

讀了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后,我又了解到了一個不同的蘇東坡,對有著一身傳奇經(jīng)歷的蘇東坡更是添了幾分喜愛與敬仰。

我敬仰蘇東坡是因為他有著無可比擬的才華。一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才了。他的詩,有激昂豪邁的、有深情款款的、有清新雅致的、有飽含人生哲理的……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xué)風(fēng)尚掩沒,甚至歷久彌新,是因為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他寫作除了自得其樂外,別無理由。然而,如今人們愛讀他的詩文,也別無理由,只是因為他寫得美,寫得遒健樸茂,字字自心肺間流出。從蘇東坡的筆端我們能聽到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愉快,有夢幻的覺醒,有順從的忍受。透過蘇東坡,我仿佛能夠觸碰到中國文人飄起的衣襟,我好像能夠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喜愛蘇東坡,是因為他有著豁達(dá)樂觀的胸襟和積極處世的態(tài)度。蘇東坡異??部赖囊簧?,也是豁達(dá)樂觀的一生,縱然經(jīng)歷“烏臺詩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痛苦。在蘇東坡的一生中,似乎沒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他止步不前,有所畏懼的,他不忮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dá)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如此積極樂觀之人,難怪林語堂會如此評價他:“他的一生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闭且驗樘K東坡人格中那種豁達(dá)樂觀的一面,他的詩詞才會如此奔放靈動,豪邁不羈。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態(tài)度,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余情!經(jīng)萬古流不盡!

我贊美蘇東坡,是因為他有著至情至性的品格。蘇東坡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遍天下。兄弟對他情深厚重,妻子對他關(guān)愛有加。他對親人、朋友更是有著深厚的情義。我贊美蘇東坡,是因為他有著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蘇東坡愛好游山玩水,吟詩作文,還常飲酒作樂,生活十分愜意!

誠如林語堂所言: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一切精神和思想,都將如同他的詩詞一樣永垂千古!

在《蘇東坡傳》中,作者林語堂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蘇東坡,一個與世人眼中不同的蘇東坡,一個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zhèn)涞奶K東坡,一個雖累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的蘇東坡。歲月失于道路,命運困于黨爭,生活寄于風(fēng)雨,襟懷奉于蒼生,正是他大江東去,波瀾壯闊的一生!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十二

因前幾日與朋友聊天時,提及到蘇軾蘇東坡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因此又想到了余秋雨《山居筆記》中的一篇文章蘇東坡突圍。余秋雨先生在這篇文章中,主要是對蘇東坡得罪以后,在黃州這段時間的殘酷經(jīng)歷和自省作了深刻而精辟的概述。

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xué)家之一,他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政治家。他一生去過很多地方,其中很多地方遠(yuǎn)比黃州美麗,可是僻遠(yuǎn)的黃州能給他帶來歷史的震動和驚喜,他把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黃州成了他最重要的人生驛站。他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前后《赤壁賦》就出于此處。

這一切來自他來黃州的原因和心態(tài)。他從監(jiān)獄里走來,帶著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者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帶著滿心的僥幸又滿心絕望的走來,他被人押著遠(yuǎn)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除黃州以外的任何一個地方,當(dāng)時的黃州荒涼蕭條,他只得住在一所寺廟里。四周寂靜,一個朋友也沒有。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jìn)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的對話。

蘇東坡來黃州前,正處在一個被史學(xué)家稱作“烏臺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nèi)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國社會中的普遍遭遇。

蘇東坡在黃州其實很凄苦,他當(dāng)時優(yōu)美的詩篇,只不過是對凄苦的掙扎和超越。他在黃州的生活狀態(tài)用一封封的美妙絕倫,光照中國書法的筆墨寫成的信,千辛萬苦從黃州帶出來,卻換不回一丁點兒的友誼的信息??偠灾?,原來的世界已在身邊轟然消失,他在精神上的孤獨無告,對一個文化人而言,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了。那闕著名的“卜算子”用極美的意境道盡了這種精神的遭遇: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撿拾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yuǎn)逝的古人。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然而他這時寫詩文也不追求社會轟動了。他在寂寞中反省過去,覺得自己最大的毛病是才華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他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diào)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他在無情的'剝除自己身上異己的成分,在這一過程中佛教幫了他大忙,使他習(xí)慣于淡漠和靜定。他漸漸回歸于清純和空靈。

這一切使蘇東坡經(jīng)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shù)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成熟了,也和古往今來的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zāi)難之后。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從來不再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向周圍停止申訴的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結(jié)果,引導(dǎo)千古杰作的前奏就此奏響于黃州。于是就有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

我喜歡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家中的墻壁上就表了一幅(是陳香梅的書法):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謹(jǐn)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十三

怎么說呢,因為作者帶入了太多的個人情感,尤其是關(guān)于王安石、關(guān)于變法,這樣非但不能更好的展示蘇子之才智品性,反而會讓人對作者產(chǎn)生質(zhì)疑,干擾讀者對本書其他內(nèi)容的認(rèn)可。作為一本傳記,不夠客觀算是硬傷吧,奔著林語堂而來,奔著四大傳記而來,卻有些許失望。

從歷史的宏觀緯度上去看,蘇子一生若沒有如此的波瀾起伏的.經(jīng)歷,也不會有如此豁達(dá)優(yōu)美的詩詞。文字本就是一個載體,尤其是詩詞歌賦,更承載著人生的每份閱歷和心靈的每次顫動。離開這些人生經(jīng)歷,蘇子的樂觀豁達(dá)、自然灑脫就難以如此深刻的觸動我們。他的所有經(jīng)歷不是憑空而來,與他的性格、與他的選擇、與他的堅持等等都息息相關(guān),離開這些,蘇東坡也不會美的如此震顫人心。任何一個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都有自己內(nèi)心深處所堅守的東西,暫且稱之為“初心”吧!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