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 退婚證明的格式及范文(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7 14:16:22 頁碼:9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 退婚證明的格式及范文(8篇)
2023-01-17 14:16:22    小編:ZT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一

孔子

⑵師德故事有哪些

有位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叫班上小朋友畫出他們感恩節(jié)的東西。這些小孩多半來自貧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們多半會畫桌豐富的感恩節(jié)佳肴,外加一只香噴噴的火雞。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后,她驚訝不已,上面畫了一只手!

這是誰的手?班上的小朋友都興致勃勃地開始猜測:“這一定是賜給我們食物的上帝的手?!币粋€小孩說道?!笆寝r(nóng)夫,他用這手養(yǎng)出大雞?!绷硪粋€小孩也有意見。在一陣猜測后,小朋友們又跑回座位繼續(xù)畫畫。這時老師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彎下腰問他那是誰的手?!澳鞘悄愕氖郑蠋??!彼忧拥鼗卮?。

道格拉斯個頭矮小,樣子也不討人喜歡,但老師在下課時總會過去牽牽他的手。她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對道格拉斯而言,意義格外重大。也許過感恩節(jié)的意義并不在于收受他人給予我們的有形物質(zhì),而是借此機會回饋他人,無論是如何微小的付出。

⑶真實的師德小故事

帶病上課啊

⑷古代關于仁德的故事

1、唐太宗教子尊師

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給幾位皇子選擇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之人,如李綱、張玄素、魏征、王圭等,而且一再教導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有一次,李綱因患腳疾,行走不便,當時皇宮內(nèi)制度森嚴,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并詔令皇子迎接老師。還有一次,唐太宗聽到有人反映皇四子李泰對老師王圭不尊敬,他當著王圭面批評李泰說:“以后你每次見到老師,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松?!睆拇?,李泰見到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位皇子對老師都很尊敬。

唐太宗曾下詔說:“朕比尋討經(jīng)史,明王圣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黃帝學太顛,顓頊學綠圖,堯?qū)W尹壽,舜學務成昭,禹學西王國,湯學威子伯,文王學子期,武五學虢叔,……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彼环矫鎻娬{(diào)尊師重教,專門下詔書規(guī)定了對待老師的禮遇,并教誡皇子們見師如見父;另一方面鼓勵老師對皇子的過失極言切諫。各位老師都能夠堅定地履行職責,與唐太宗的理解、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九皇子李治被立為太子后,唐太宗對他更加嚴格要求,李治每次聽了父親和老師的教導,都是畢恭畢敬地肅立,然后感激賜教,表示一定“銘記在心”、“永志不忘”。

古語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人尊師重道的精神,被后世傳為佳話,令人學習和敬仰,使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樹立崇高的信仰,敬師德、學師德和永銘師恩。

2、

魏國的開國國君魏文侯的故事,魏文侯是三家分晉中魏恒子的孫子,是一個很賢明的國君,他那個時候,魏國山多地少,人多糧少,夾在趙、韓、齊、秦等幾個強大的國家中間,就像一塊肥肉放在一群餓狼中間一樣,魏文侯怎么能不著急呢?

不過,魏文侯卻依靠自己的賢德把魏國很快變得強大起來了。寶寶,你一定想知道魏文侯怎么賢德吧,那就仔細聽下面的故事。

(1)魏文侯很重視人才,他拜子夏(孔子的得意門生)和田子方(當時非常有名的道家圣賢)為師。聽說段干木是一個很有學問的隱士,每次經(jīng)過段干木家的時候都先下車,然后低下頭,手扶著車走過,以表示對段干木的尊敬。這三個人都是當時很有名望的人,各個諸侯國都有他們的學生,所以這些事很快就在諸侯國中傳開了,人們都知道魏文侯重視人才,尊重人才,所以很多有才干的人都來投奔魏文侯。

(2)有一天,魏文侯跟他的大臣在一起吃飯喝酒,正高興的時候,外面電閃雷鳴,大雨滂沱。魏文侯趕快讓人備車。大臣們很奇怪,說:“國君呀,這么大的雨,你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說:“我跟虞山看護樹林的人約好去打獵,現(xiàn)在時間快要到了,但雨下的太大了,我要去告訴人家一聲,今天不能去打獵了?!眲e人一聽是這么回事,便說:“嗨,你這是何必呢,不就是一個守林人嗎,派個人說去通知一聲不就可以了嗎,怎么還要親自去?”魏文侯一聽這話,嚴肅地說:“你怎么能這么說呢,我親口答應的人家,怎么能不守信諾去赴約呢?”就這樣,魏文侯冒著雨前去赴約了。大臣們都說:“我們的國君真是一個遵守信諾的人呀?!?/p>

(3)有一次,韓國派人來向魏國借兵攻打趙國,魏文侯很不高興地說:“趙國跟魏國就跟兄弟一樣,我怎么能借兵讓你去攻打我的兄弟呢?”韓國的使臣很不高興地走了。后來,趙國又向魏國借兵攻打韓國,魏文侯還是用同樣的理由回絕了,趙國的使臣也非常生氣地走了。過了幾天,兩國國君知道了這件事后,都很敬重魏文侯,韓、趙、魏三過又團結(jié)起來,親如一家了。

(4)魏文侯派樂羊占領了中山國后,便交給他兒子來管理。有一次他問身邊的大臣:“我是一個怎么樣的國君呀?”大臣們都說:“仁德的國君?!庇幸粋€叫任座的人卻說:“你占領了中山,不把中山封給你的弟弟,而是封給你的兒子,怎么能算仁德呢?”魏文侯一聽勃然大怒,任座一看自己闖禍了,趕快溜之大吉。文侯氣哼哼地問一個叫翟璜的人,這個人說:“我聽說國君有仁德,他的大臣就正直,剛才任座的話很正直,所以您是一個仁德的國君?!蔽暮盥犃撕芨吲d,立刻派人叫任座回來,還親自到外面迎接他。

(5)一天,魏文侯對李克說:“我聽你說過這樣的話‘家貧時想起賢良的妻子,國家動亂時想起賢能的宰相’,你覺得魏成和翟璜哪個當宰相好呢?”李克說:“對于臣下,平時要看他親近的人,富有時看他相交結(jié)識的人,有權(quán)勢時看舉薦任用的人,窮困時看他不做什么事情,貧寒時看他不要什么東西。從這五點就能看出誰適合,何必問我呢?”魏文侯說:“好了,我知道讓誰當宰相合適了。”李克在回來的路上碰見了翟璜,便問:“國君叫你問宰相的事,怎么樣了?”李克說:“是魏成?!钡澡懿环?,說:“西河的守將吳起是我舉薦的,他五戰(zhàn)五捷,把強大的秦國趕出了中原;鄴那個地方很難治理,是我舉薦了西門豹;占領了中山后沒有人去守護,我推薦了先生您;他的兒子沒有老師,我叫來了屈候鮒。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哪一點不如魏成呢?”李克告訴翟璜自己是怎么說的,然后說:“你建議主君用我,難道是拉幫結(jié)派當大官嗎?魏成把他的收入十分之一用在自己家里,十分之九用于國家;他結(jié)識了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樣很賢能的人,主君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老師看待,而你舉薦的人,只能當主君的大臣。你怎么能跟魏成比呢?”翟璜聽了很慚愧,對李克說:“我是一個有私心的人呀,以后要當您的學生,好好跟先生學習才對呀!”

3、

仁義相爭

傳說在清朝年間,沈仲仁、沈仲義兄弟二人在朝為官,官至二品,顯赫一時。兄乃翰林院大學士沈仲仁,弟為戶部督使沈仲義。先人過世,留下萬貫家業(yè),為爭家產(chǎn),兄弟二人反目成仇,爭訟于知府衙門。

沈仲義告:

祖宗歷代住甘棠,惟有家兄獨占強,

田地橫吞稱自置,家產(chǎn)謀訖不分張,

遞年租稅兄收取,每歲糧差我抵當,

若不告明賢太守,暗中無處可投光。

沈仲仁訴:

弟年七歲父先亡,養(yǎng)育成人教義方,

田園贖置其分半,妻亡重婚我主張,

經(jīng)年任他延歲月,家門獨我苦風霜,

今日忘恩詞告道,特將詩句訴黃堂。

縣太爺判:

兄弟須當念孔懷,孔懷兄弟莫爭財,

弟當有酒邀兄飲,兄有排筵請弟來

弟順兄敬終是福,兄強弟弱不為乖,

人生難得為兄弟,兄弟和時事事偕。

百歲光蔭七十稀,朝也奔馳,暮也奔馳。

縱然富貴不相齊,時也來遲,運也來遲。

一朝命運福相隨,人也敬爾,言也敬爾。

人來欺我且寬心,強也從天,弱也從天。

莫將閑事告官前,贏也要錢,輸也要錢。

一朝官司十牽連,鄰也牽連,親也牽連。

好把忍為先,爾為民者安然,我為官者亦安然。

敦五常以勸事,速改過以修身,本部一片婆心,

你兄弟再考慮也。若不聽從,依律究罪。

此案歷經(jīng)六年之久,經(jīng)三任知事,未果。無奈,現(xiàn)任知事求教于已離任賦閑的德高望重的知事,他遂提筆疾書,一氣呵成一文,書云:

鵓鴣呼雛,烏鴉反哺,仁也;

鹿得草而鳴其群,蜂見花而集其眾,義也;

羔羊跪乳,馬不欺母,禮也;

蜘蛛結(jié)網(wǎng)以求食,螻蟻塞穴而避水,智也;

雞非曉而不鳴,雁非社而不移,信也。

畜乃萬類之下,而有五常,人為萬物之靈,全無一德。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義,義而不義。兄通萬卷,全無治弟之才;弟掌六科,竟無讓兄之禮。堯舜禪位,夷齊讓國,餓死首陽之下,名傳千古。爾等兄弟素無管鮑之才,卻有寵孫之志,聽婦人之言,致令兄弟失義。無兄無弟,絕人倫之大道;不仁不義,失綱紀之所為。難因微末之小事,而反傷骨肉之大情。古云:同田則富,分產(chǎn)則貧,兄雖有不是,弟誠順之;弟當有不是,兄包含之。出入之際,再思可矣。若富貴,若貧賤,兄弟別州各游。貴者或官宦顯名;富者或商賈生涯,貧者或江湖遠游;賤者或庸工事人。朝夕商量酌議,再無異說爭氣。

過而能改,再思可也。又批一頌:

兄弟同胞一脈生,祖宗遺業(yè)何須爭。

一番相見一番老,人生何時為弟兄。

兄弟見文,慚愧萬分,抱頭相哭,結(jié)伴而回,各自相讓,回家后和氣致祥。

⑸師德的典故

孔子既注重抄禮貌,又襲很強調(diào)要有真情實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來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辦喪事的時候,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親屬的人旁邊吃飯,他不曾吃飽過。他看見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對方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路上碰到的也趕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樂師來見孔子,孔子趕緊迎上去。樂師走到臺階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臺階”。當走到席子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席子”。等樂師坐下以后,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紹屋子里的人,說:“某某坐在這里,某某坐在那里”。送走樂師以后,學生子張便問道:“這樣不是太麻煩嗎?”孔子回答說:“接待盲人就應該..........

⑹有關古代??!尊師重教的典故

有關古代尊師重教的典故有《程門立雪》、《子貢尊師》、《陸佃千里求師》、《魏照尊師》、《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等。

1、程門立雪

據(jù)《宋史·楊時傳》記載,楊時小時候聰明伶俐,人稱神童。他考中進士后長期在含云寺和龜山書院攻讀經(jīng)書、寫作教學,后來拜著名理學家程頤為師。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鉆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于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后,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zhèn)鳌?/p>

一天,楊時和學友游酢,因?qū)δ硞€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得正確答案,就一起去程頤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他們行至半途,就下起雪來了。趕到程頤家時,適逢程頤坐在火爐旁閉目養(yǎng)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

過了良久,程頤醒來,從窗口發(fā)現(xiàn)了站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他們渾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程頤急忙起身迎他倆進屋。后來,楊時學到了程門理學的真諦,世稱“龜山先生”,被后人推崇為“程學正宗”?!俺涕T立雪”的典故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影響久遠。

2、子貢尊師

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子貢尊師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魯國大夫在別人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說后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墻高幾丈,屋內(nèi)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墻,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鬃铀篮?,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3、陸佃千里求師

古時學校很少,求師困難,求名師更為不易。陸佃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決定到外地拜師求學。當他得知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正在江南講學,便決心去拜師。為了拜師,他穿著草鞋,背著鋪蓋,長途跋涉,跑了千里路程。一天下午,來到一條河邊,當時沒有渡船,只得把行李頂在頭上涉水過河。

當他走到河心,突遇山洪暴發(fā),巨大的洪流將他卷走,幸好被一位好心的艄公救了上來。經(jīng)過幾個月的努力,歷盡艱辛,終于找到了王安石,當他跨進王安石的家門時,已精疲力竭了。王安石看到這位不遠千里前來求學的有志青年后,十分喜愛,決心把全部知識傳授給他。在王安石的精心教導下,陸佃學習非常刻苦,博覽群書,知識面很是廣泛。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二

1、知識目標:

⑴能讀會寫“碣、澹、竦峙、蕭瑟”等生字詞。

⑵理解、積累“澹澹、竦峙、蕭瑟、聽取、別枝、若、次、以、見”等文言詞匯。

⑶了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和詩歌五首表達的思想感情。

⑷準確朗讀并默寫。

2、能力目標:

⑴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培養(yǎng)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yǎng)。

⑵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jié)奏感。

3、德育目標:

反復朗讀中啟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像感悟詩歌。

1、朗讀法:

本課所選的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極富藝術感染力。有的氣勢充沛,景象宏闊;有的烘托點染,形象傳神;有的以景寓情,蘊含理趣。指導學生注意節(jié)奏和韻律反復朗讀,帶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詩的內(nèi)涵,品出詩的情味。

2、聯(lián)想、想像法:

這五首詩語言優(yōu)美、精練,內(nèi)涵豐富,留有極大的想像空間,鼓勵學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從形神入手,領會感情。

3、討論、點撥法:

教師藝術地設問,點撥最能體現(xiàn)意境的語句或詩歌的特點。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范朗讀帶、投影儀。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觀滄海》,感受詩中洋溢著的飽滿激,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王灣《次北固山下》敘事寫景的哲理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從了解燦爛文學入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同學們,誰知道在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有哪種文學體裁發(fā)展得最有成就?(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古老的《詩經(jīng)》發(fā)端,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五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二、指導學習《觀滄海》

1、解題: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善詩歌,以慷慨悲壯見稱。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竭后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潮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詩作融會自己昂揚奮發(fā)的精神,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沒有聯(lián)系。

2、誦讀:

⑴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投影: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zhì)蕭瑟(sè)提示:詩歌節(jié)奏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⑵教師聲情并茂配樂范讀,通過富有魅力的節(jié)奏、韻律直觀地再現(xiàn)詩的音韻美。學生輕聲跟讀。

⑶指名學生朗讀(或集體朗讀)。

3、研習詩歌:

⑴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

投影:

1、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以觀滄海:以,表目的連詞。

山島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幸甚至哉:幸,慶幸。至,極點。慶幸得很,好極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滄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古詩文中“互文見義”。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句中不但說:“日月之行”,也說“星漢之行”;不但說“星漢燦爛”,也說“日月燦爛”。合起來說,“日月星漢之運行與燦爛,均若出于滄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應理解為“鵲驚蟬鳴都出現(xiàn)于半夜明月清風的境界之中”。

⑵品評探究,領會詩的意境美:

①教師講解: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

“東臨碣石,以觀滄?!遍_篇點題,交待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坝^”字統(tǒng)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十句寫觀海所見。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寫從碣石山往下看滄海的情形,從大處落墨,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動蕩的氣勢。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一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接著山島寫草木,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展現(xiàn)了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tài),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面對迷人的海上風光,展開了豐富奇特的想像。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何等氣魄!

②學生合作探究:哪些語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詩人是懷著怎樣的感情繪制大海形象的?

教師點撥:此詩前一部分寫大海景象,視野廣闊,也能見出詩人胸懷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氣象則略遜一籌?!叭赵轮小彼木鋵懘蠛#锰搶?,卻表現(xiàn)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詩人已經(jīng)削平了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為即將揮師南下統(tǒng)一中國解除了后顧之憂。在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寫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雄渾詩句。

小結(jié):“詩言志”詩人寫滄海,抒發(fā)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字里行間洋溢著飽滿的激。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實景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虛景以其新奇激發(fā)讀者的想像,詩人以滄海自比,表現(xiàn)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4、學生自由誦讀并背誦全詩。

三、研讀《次北固山下》

1、解題: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xiāng)愁的,且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lián)聞名。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只知道他是洛陽人,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以后曾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

次,這里是停泊的意思。

2、誦讀:

⑴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提示: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語言淺近而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⑵教師領讀兩篇,學生自由誦讀。

3、研習詩歌:

⑴疏解詩句:

客路,指旅途。鎮(zhèn)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行舟”相對應。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xiāng)書即家書,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舊謂鴻雁可以傳書,故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

⑵整體把握:

問:

①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圖景嗎?為什么要特別提到“潮平”?

③為什么詩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①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俺逼健币徽Z,為下句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③由于新年來到,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食他鄉(xiāng),久不得歸,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給他傳遞家書。

⑶名句賞析: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jié)尾一聯(lián)的作用,也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xiāng)愁有關?!叭丈鷼堃埂薄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跟“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相比,顯得開朗一些。

4、學生練習背誦全詩。

四、課堂練習

投影:

1、文學常識填空:

⑴《觀滄海》一詩選自,作者,字,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見稱。他與其子、合稱為“三曹”。

⑵《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次”意為,該詩作者為唐代詩人。

2、根據(jù)課文填空:

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⑵,江春入舊年。

⑶,風正一帆懸。

3、下面的譯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a、日月的運轉(zhuǎn),就像從海中升起;星漢的明亮就像從海底照耀。

b、日月好像在海中運行,星漢好像在海里照耀。

c、日月星辰的運行與燦爛,都好像出于滄海之中。

d、日月星辰的運行與燦爛,假如都能出于滄海之中。

〖參考答案〗

1、⑴《樂府詩集》曹操孟德東漢末年慷慨悲壯曹丕曹植

⑵停泊王灣

2、⑴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⑵海日生殘夜

⑶潮平兩岸闊

3、c

五、布置作業(yè)

1、默寫詩歌《觀滄?!泛汀洞伪惫躺较隆?。

2、誦讀其余三首詩歌,結(jié)合注釋疏通詩意。

3、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題(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飽覽西湖早春景色,學習辛棄疾《西江月》,體會側(cè)面點染的烘托美;學習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感悟寄情于物的藝術匠心。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

“研討與練習”題(二)中三組詩句的出處:

1、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風吹”句寫仲春之景)

2、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保ā傲只ā本鋵懩捍褐埃?/p>

3、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無意”句寫初春)

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指名學生適當點評詩歌。

二、研究《錢塘湖春行》

1、解題:

(多媒體顯行)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chuàng)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跺X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時寫的。錢塘湖,即杭州西湖。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誦讀:

⑴教師示范朗讀,學生聽準字音、節(jié)奏,體會語言的緩急。

提示:七言詩句的節(jié)拍有××/××/××/×,××/××/×/××。如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誦讀時,每拍的后一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作一頓,這樣誦讀自有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

⑵學生自由朗讀。依據(jù)注釋疏通詩意,整體感知。

教師點撥:全詩分兩部分,前者寫到湖邊,后者專寫湖東,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描寫的景物渾然一體,構(gòu)成完整的形象。

3、講講問問,探究詩的意境。

問:

⑴統(tǒng)讀全詩,從中歸結(jié)出詩人的游蹤。

⑵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⑶“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云腳低”?

⑷“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為什么“爭暖樹”?燕子啄泥銜草、營建新巢,從中能見出什么?

⑸第五、六句寫了什么?為什么說“亂花迷眼”?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淺草有什么用意?

⑹最后兩句是怎樣結(jié)住全詩的?詩人最喜愛的是什么?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點撥、明確:

⑴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即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⑵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⑶“水面初平云腳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寫春水新漲,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的景象?!霸颇_低”指白云重疊,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腳,有下垂義。

⑷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還是初春季節(jié)。這里的“早”和“新”在意義上互相生發(fā),把鶯和燕聯(lián)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

⑸第五、六句寫了花草。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暗切題中“行”字。草初生,故“淺”,也是早生景象;“沒蹄”,也是暗切“行”字。

⑹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保且驗榭床蛔?,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結(jié):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截取從孤山寺北寫起至白沙堤至。開頭寫“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目迷神馳。

4、學生練習背誦。

三、研習《西江月》

1、解題:(多媒體顯示)

詞按字數(shù)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三種,58字以內(nèi)為小令,91字以上為長調(diào),58字以上至90字為中調(diào)。其實并無根據(jù),但習慣如此。這首詞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diào)。讀雙調(diào)的詞要注意上、下段(又稱上片、下片或上闕、下闕)之間的聯(lián)系。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為“蘇辛”。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跟當政的投降派發(fā)生矛盾,曾兩次罷官。這首詞是他罷官后隱居上饒帶湖期間寫的。

2、教師領讀,學生體會輕松活潑的情調(diào)。

3、品析探究詞作的情趣。

問:

⑴從什么地方能看出詞人這次夜行的路程長?這時是什么季節(jié)?“說豐年”的是誰?用自己的話敘述上片的。

⑵下片一開始就說“七八個星天外”,這意味著什么?“兩三點雨山前”對驟雨將至的信號,詞人快步急行,他對這條路熟悉嗎?詞作中表現(xiàn)出的詞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展開豐富的想像,創(chuàng)造性地表述下片。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⑴天氣有變化:開始有清風、明月,后來烏云四合,下了幾滴雨,又從詞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趨勢。

從蟬鳴可見,從“說豐年”可知,是豐收在望之時,即盛夏;又,雨是驟雨,也是盛夏時有的。

詞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還有三三兩兩出來納涼的村民。

上片寫的大約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彌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納涼人們在談論著今年的豐收。

⑵這意味著天空已布滿烏云,僅天邊尚余幾顆星。從“舊時”二字可知詞人對這條路是熟悉的。因為找到避雨的地方,表現(xiàn)詞人的驚喜心情。

下片寫的是后半夜的景象:驟雨將至,詞人急忙轉(zhuǎn)過溪頭看到曾經(jīng)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邊。

小結(jié):凡雙調(diào)的詞,重點大多在下片。這首詞也是如此:上片寫月明之景表達輕松、喜悅的心情,其實只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

詞中“忽見”二字集中表達了詞人喜出望外之情。是“煉字”的匠心所在。

4、《西江月》為了平仄的協(xié)調(diào)、押韻的方便、對偶的工整和突出某些詞語,篇中某些句子的詞序有所調(diào)動;同時,為了語句的凝練,中間也有所省略,請把它補出來。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半夜,明月(照射)別枝,烏鵲驚(棲)(不定),清風(吹送)蟬鳴(聲)。稻花香里,(陣陣)蛙聲(連成)一片,(有如)(預)說豐年。七八顆星(掛于)天外,兩三點雨(落在)山前。(趕)路轉(zhuǎn)(到)溪頭,忽見社林邊舊時茅店。

5、背誦詞作。

四、指導自讀《天凈沙秋思》

1、解題:(多媒體顯示)

1、馬致遠,號東籬,元代著名散曲家。他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代雜劇四大家。所作雜劇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黃粱夢》等15種。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風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元人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2、《天凈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天凈沙,是曲牌名。

2、學生朗讀,教師指導并補充解釋。

補充解釋:

⑴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

⑵斷腸人,指長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學生默讀,根據(jù)課文展開想像,寫一般描述性文字,不要增刪,順序可調(diào)整,字數(shù)在150字左右。

小組間交流,教師可選一、二篇當堂進行集體評議。也可拿參考例文讓學生評議。

例文: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4、探究: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什么樣的感情?請按文章的層次作簡要分析。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并歸納: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diào)雖然低沉些,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全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圖。第二層次(四、五句)“夕陽西下”進一步點明時間。“斷腸人在天涯”是點晴之筆,點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懷。前四句寫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均系為此作鋪墊。

5、背誦這首小令。熟背讀歌五首,依學習小組進行競賽。(提示:可從熟練程度、感情的把握以及語氣節(jié)奏等方面評議優(yōu)勝組)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文學常識填空:

⑴《錢塘湖春行》一詩選自,作者,字,晚號,唐代詩人。

⑵《西江月》一詞選自,作者,字,號,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與并稱為“蘇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⑶《天凈沙秋思》體裁為,作者,元代著名戲曲作家。

⑷我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常常衍生一種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文學體裁,請寫出不同朝代的此種文學體裁。

漢代唐代宋代。

元代明清。

2、下列朗讀節(jié)奏不正確的是()

a、幾處/早鶯/爭暖/樹

b、稻花香里/說/豐年

c、斷腸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殘夜

3、按原文默寫:

⑴《觀滄海》中表現(xiàn)詩人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⑵《天凈沙秋思》中勾勒整個畫面背景的句子是。

⑶《錢塘湖春行》中構(gòu)成對仗的詩句是。

4、五首詩歌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請簡要說出理由。

〖參考答案〗

1、⑴《白氏長慶集》白居易樂天香山居士

⑵《稼軒長短句》辛棄疾幼安稼軒蘇軾

⑶小令馬致遠

⑷賦詩詞曲小說

2、a

3.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⑵夕陽西下

⑶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略

六、課常小結(jié)

隨著二十世紀社會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國人開起寶馬,穿起皮爾卡丹,用起摩托羅拉……西方國家的意識已從消費滲透到我們文化中,“酷”“帥”成了我們青少年的口頭語,但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卻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無比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中國人血液中的特質(zhì)。經(jīng)常讀讀這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美詩篇,它會帶給我們無比美妙的愉悅,會激發(fā)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七、布置作業(yè)

1、閱讀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回答文后問題:

⑴填空:

《西江月》從體裁上看是一首詞,詞因句子長短不齊又叫。這首詞用空行分為兩段,這兩段分別叫做、。詞中描寫一場驟雨即將瓢潑而下時的氣象的句子是。

⑵一、二兩句中“別枝”作什么解釋?“驚”和“鳴”是否分別專寫“鵲”和“蟬”?

⑶為“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劃出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并翻譯。

⑷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時天氣有什么變化?《西江月》所表達的是一種愉悅的心境,當時作者正罷職閑居,是什么使作者產(chǎn)生了這種心境?

2、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在藝術上沒有虛詞,沒有關聯(lián)詞語,卻用了一連串的意象,疊加成一幅山水人物畫。比較閱讀白樸的《天凈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請你從詞類使用、意象、創(chuàng)設的意境幾個角度,寫出兩首曲子的相同點。

〖參考答案〗

1、⑴長短句上闕(片)下闕(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⑵另一個樹枝;不是專寫,而是說“鵲”“蟬”都是既“驚”又“鳴”的。

⑶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翻譯略。

⑷起初月明天晴,后來烏云驟起,陣雨將至。是清新、歡躍、生機勃勃的農(nóng)村風光和稻花飄香、令人喜悅的豐收景象,使辛棄疾產(chǎn)生了愉悅的心境。

2、兩首曲子都使用了大量名詞,通過名詞疊加,把豐富的想像材料切換成一幅幅畫面,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幅美麗的山水人物畫。(抓關鍵詞,抓大意即可)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1、召開一次詩歌賞析會:

詩歌以其豐富的內(nèi)涵和藝術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創(chuàng)造的空間,所以對詩歌的探究是無止境的,同學們可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層次上,說出自己對某首詩的最深刻的感受,在交流中,提高賞析能力。

2、舉辦一次配樂詩朗誦活動,讓學生自選音樂,配樂朗誦這幾首詩,師生共同對所選音樂及朗誦水平做出評價。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三

古代詩歌五首

1. 學習這五首詩,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五首詩歌的意境;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 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 理解詩歌的意境。

2課時。

綜合新授課

講讀-討論

(一)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蕭瑟 枯藤 昏鴉 天涯

2.自己練習讀這五首詩:

(二)三分鐘演講

(三)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1. 請一生講一個曹操的故事。

2. 教師作簡評,引出曹操的遠大抱負。

(四)學習《觀滄?!?/p>

1.作家作品簡介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省毫縣)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劇勢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quán)、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復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2.朗讀詩歌指導: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jié):

寫景的十句,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xiàn)。詩中洋溢著飽含的激情。詩人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請同學們帶著感情,再次朗誦這首詩歌。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五)學習《 次北固山下》

1.作家作品簡介

《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洛陽人,唐代詩人。

2.朗讀這首詩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

4.題解: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形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寫鄉(xiāng)愁的。

5.總結(jié):

首聯(lián)兩句點題?!扒嗌健碑斨副惫躺剑阪?zhèn)江之北,面臨長江,三面環(huán)水。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zhèn)江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頷聯(lián)寫船上所見景色,是近景?!捌健薄伴煛薄罢薄皯摇彼淖譄挼煤茫骸俺逼健保瑑砂恫棚@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俺逼健币徽Z,又是為頸聯(lián)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頸聯(lián)是這首詩中的佳句:夜還沒盡,就看到一輪紅日從東邊江面上徐徐升起,帶來了溫暖的氣息;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聯(lián)由感受寫到思鄉(xiāng)。雖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觀賞,卻無法抑制涌動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人離家日久,見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

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詩中對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雖然末句寫了旅途中的鄉(xiāng)思,卻沒有一點凄涼之情。

6. 當堂背誦。

(一)學習《錢塘湖春行》

1.作家作品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形式主義。其詩歌形象鮮明,語言通俗,內(nèi)容清新,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賦得古原草送別》等,深得人們的喜愛和傳誦。有《白氏長慶集》72卷,集詩3000余首,數(shù)量之多,是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的。

《錢塘湖春行》是穆宗長慶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2.朗讀詩歌指導:

先范讀再由學生試讀。

3.指導學生評析詩句。逐句分析,先由學生分析,再由教師歸納。

小結(jié):

首聯(lián)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經(jīng)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霸颇_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中間兩聯(lián)是分寫。

頷聯(lián)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郁的感覺。

頸聯(lián)寫花草,著重表現(xiàn)詩人的主觀感受。唐時人們有騎馬游春的習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人在馬背上自然感到舒適,但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也會產(chǎn)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lián)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二)學習《 西江月》

1.作家作品簡介。

《西江月》選自《稼軒長短句》,作者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他力主抗金,屢受打擊,隱居上饒帶湘凡達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視,抱很而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

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城并稱為“蘇辛”。有《稼軒長短句》。

2.題解

這首詞有個題目“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辛棄疾退隱上饒帶湖期間,經(jīng)常行經(jīng)風景優(yōu)美的黃沙進中。

3.指導學生解析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小結(jié)

這首詞構(gòu)畫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yōu)美動人,夜色那么清幽,氣氛那么恬靜,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xiāng)土氣息,抒發(fā)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5.齊讀齊背,抽查個別背誦。

6.寫分析短文,就兩首詩你所體會的意境來寫一寫自己的看法。

抽查幾個交流。

(一)學習《天凈沙·秋思》

1.解題:

“天凈沙”曲牌名,“秋思”題目。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于元代,又稱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凈沙》是小令。曲與詞體式相近,都按調(diào)填詞,但較詞明快自由。

2.通過想象,把握意境。

作者在曲中只是列舉幾種事物,沒有使用動詞或關聯(lián)詞,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氣氛,有韻味的圖畫。

通過想象,描述圖景,切忌硬譯: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3.總結(jié):點評想象,點明《天凈沙》的藝術成就。

元代散曲家馬致遠,早年熱衷功名,屢不得志,漂泊生涯二十余載,本曲乃漂泊生涯體驗的結(jié)晶,是作者用血與淚寫成的,元曲中的“絕唱”,元人譽為“秋思之祖”,近代王國維贊其“寥寥數(shù)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4.布置作業(yè) :

改寫本曲為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二)課堂練習:

閱讀

(一)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 體 詩,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寫景詩。

2.詩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3.最后兩句與詩的正文內(nèi)容的關系是

4.本詩以 字統(tǒng)領全篇,先寫 景,然后寫 景,借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 。

(二)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表現(xiàn)了詩人行蹤的詩句是

6.表現(xiàn)是“春行”的詩句是

7.表現(xiàn)作者騎馬游西湖的詩句是

8.詩中運用對仗的句子是

(三)老師點撥:

1.從詩的體裁看,它是一首 樂府 體 四言 詩,從表達方式看,它是一首 感懷 寫景詩。

2.詩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

3.最后兩句與詩的正文內(nèi)容的關系是 最后兩句是樂章結(jié)尾時的套話,與正文內(nèi)容無直接關系 。

4.本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先寫實景,然后寫虛景,借景抒情,表現(xiàn)了詩人 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 。

5.表現(xiàn)了詩人行蹤的詩句是

6.表現(xiàn)是“春行”的詩句是

7.表現(xiàn)作者騎馬游西湖的詩句是

8.詩中運用對仗的句子是

十、板書設計 :

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 曹 操 東漢 四言樂府 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唐朝 五言律詩 駕舟揚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朝 七言律詩 賞花觀鳥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南宋 宋詞 夏夜出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元代 元曲 悲秋思鄉(xiāng)

十一、課后小結(jié):

在教學過程 中應重視點撥,讓學生準確理解五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及主旨,能當堂準確流暢地背誦。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四

1、朗讀并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培養(yǎng)感悟古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3、品味詩歌的意境。

1、重點:

(1)朗讀并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感悟古代詩歌的內(nèi)容。

2、難點:品味詩歌的意境。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觀滄?!贰洞伪惫躺较隆贰?、就詩歌不理解之處質(zhì)疑。

二、導入

這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楊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喚起我們美好的情懷。朗讀時應該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象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觀評析。

三、正課

1、朗讀《觀滄海》,要求讀得富有節(jié)奏感,讀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現(xiàn)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jù)勢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quán)、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觀滄?!肥遣懿俚拿撬鳛趸笗r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3、關于漢樂府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nèi)容沒有聯(lián)系。

4、賞析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交代觀海的地點,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開闊,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描寫由此拓展開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板e!保稳荽蠛K婧祈档臉幼?;“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贊美之詞。在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簾的是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遼闊的大海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天蕭瑟,洪波涌起。

雖然已到秋天蕭瑟、草木零落的季節(jié),但島上依然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以生機盎然之感。詩人面對蕭瑟的秋風,極寫大海遼闊壯美,波濤洶涌,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感傷的情調(diào),表現(xiàn)作者壯闊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兩句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慨,寫出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

5、小結(jié)。

這首詩寫登山望海的景象,氣勢雄渾,表達了作者壯闊的胸襟和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第二課時

6、朗讀《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簡介。

王灣,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玄宗開元年間進士。開元初,為滎陽主簿。五年至九年,參與編撰《群書四部錄》。官至洛陽尉?!度圃姟反嫫湓娛?。

這首五言律詩最早見于《國秀集》。詩題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三面臨江。詩人這次途經(jīng)北固山去游吳中,但見船下江水潮平岸闊,頭頂南雁北歸,觸發(fā)了心中情思,于是寫下這首傳世佳作。

8、賞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首聯(lián)“客路”點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規(guī)定了全詩的情調(diào)氛圍。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綠水中向前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頸聯(lián)寫潮水上漲,江面頓時開闊,江水似乎與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風順江吹來,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掛著。作者通過“風正一帆懸”的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xiàn)了出來。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頸聯(lián)表現(xiàn)的是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既寫景又點出時令。這兩句可以說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尾聯(lián),不言思鄉(xiāng)之情,而思鄉(xiāng)之情自在其中??吹侥涎惚睔w,自然想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便想讓大雁把他這游子的音訊帶給洛陽家鄉(xiāng)?!班l(xiāng)書”、“歸雁”與首聯(lián)的“客路”、“行舟”,遙相呼應,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使全篇籠罩著一層清淡的鄉(xiāng)思愁情。

9、小結(jié)。 這首詩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見,抒發(fā)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給人以積極、樂觀、奮發(fā)的藝術享受。

四、作業(yè)

第三課時

1預習

1,朗讀《錢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凈沙》。

2,就詩歌不理解之處質(zhì)疑。

二、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賞析了前兩首詩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賞析后兩首詩歌。

三、正課

1、朗讀《錢塘湖春行》,要求讀得富有節(jié)奏感,讀出作者的感情。2、作家作品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省渭南縣)。貞元十六元(880)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后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因上書言事,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長慶時,由中書舍人,出任杭州、蘇州刺史。晚年,以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官終刑部尚書。世稱白香山。其詩善于敘述,語言淺顯,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也是唐代詩人中創(chuàng)作最多的一個。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是他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此詩是長慶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詩人早春游湖,面對湖光山色,鶯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詩中字里行間流露著喜悅、輕松的情緒和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受。詩的風格自然清新,娟秀明麗。

3、賞析。

詩人以“春行”二字作為貫串全詩的主線,由點到面又由面到點地逐層展開描寫。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發(fā)地,是在杭州西湖的登攬勝地“孤山寺”之北,“賈亭”之西,既點明了具體環(huán)境,又為展開湖上春光的描寫作好了鋪墊。次句大筆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漲云低的混茫景色,令人透過西湖水面剛與岸平以及天上和湖上波瀾連成一片的畫面,已經(jīng)感受到春意的氛圍。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頷聯(lián)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郁的感覺,作者描寫鶯“爭暖樹”、燕“啄春泥”,細膩而生動,流露出詩人一路行來的新鮮感受和喜悅心情。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頸聯(lián)寫花草。隨著“亂花…‘淺草”一聯(lián)鏡頭的轉(zhuǎn)換,詩人已由“賈亭西”來到了“湖東”,寫法也由點的展開變?yōu)槊娴氖湛s。唐人有騎馬游春的習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人在馬背上自然感到舒適,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給。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尾聯(lián)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是因為看不夠,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小結(jié)。這首詩處處扣緊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詩人從大處落筆,頷聯(lián)寫鶯燕,頸聯(lián)寫花草,尾聯(lián)直抒胸臆,著重表現(xiàn)詩人的主觀感受。全詩表達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第四課時

5、朗讀《西江月》。

6、作家作品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現(xiàn)在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他力主抗金,屢受打擊,隱居上饒帶湖幾達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視,抱恨而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軾并稱為“蘇辛”。有《稼軒長短句》。 辛棄疾曾兩次罷官,隱居上饒(今屬江西省)的帶湖,前后時近二十年,這首詞是詞人在隱居時期里寫的,詞牌下原有小題?!耙剐悬S沙道中”。黃沙,就是黃沙嶺,在上饒西部。詞中描寫農(nóng)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fā)詞人的閑適心情。

詞按字數(shù)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三種,58字以內(nèi)為小令,91字以上為長調(diào),58字以上至90字為中調(diào)。長一點的詞還可以分段,有雙調(diào)、三疊、四疊之分。這首詞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diào)。讀雙調(diào)的詞要注意上下段(又稱上、下片或上闕、下闕)之間的聯(lián)系。

7、賞析。

上片寫的大約是前半夜的景色: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彌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停地嗚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出來納涼的人們在談論著今年的豐收。詞人在夜行中見到和聽到的這一切,內(nèi)心的喜悅可想而知。在藝術形式上,詞人用農(nóng)村夏夜里特有的聲音——蟬鳴、鵲啼、蛙叫、人聲來渲染歡樂的氣氛,另一方面又反襯出鄉(xiāng)村夏夜的寧靜,這是以鬧寫靜的手法。

下片寫的是后半夜的景象:烏云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星,田野變得昏暗了;當詞人走到山前時,雨點飄落下來,他知道驟雨將至,想要找個地方避雨。說來也巧,當他急急忙忙轉(zhuǎn)過溪頭時,一眼就看到了社林旁邊那家曾經(jīng)見過的茅店。不用說,詞人這時的心情是何等的驚喜!

8、小結(jié)。這首詞上片寫景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不容易體會到的。

9、朗讀《天凈沙秋思》。

10、作家作品簡介。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務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隱田園,寫出許多“嘆世”之作。一生著有《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岳陽樓》《馬丹陽》《黃粱夢》等雜劇共15種,與關漢卿、王實甫、白樸,并稱元代雜劇四大家。并寫有小令、套數(shù)二百余首,經(jīng)后人輯入《東籬樂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風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元人周德清譽之為“秋思之祖”,王國維稱贊其“寥寥數(shù)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這些評價,并非溢美之辭。

天凈沙:散曲曲調(diào)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詩體,是在民間逐漸發(fā)展形成的一種可以配樂歌唱的長短句歌詞,以后文人相繼大量寫作。

散曲分小令與套數(shù)兩種。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數(shù)又叫“散套”、“套曲”,是由同一宮調(diào)的若干小令相聯(lián)而成的組曲。一套至少兩支曲子,多的可達三四十曲,沒有定數(shù)限制,但必須是同一宮調(diào),而且要一韻到底。在結(jié)尾的地方,一般有“尾聲”,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樂的終結(jié)。散曲的長短句形式較詞更為靈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長的可有二三十字為一句的。句中可以襯字,使唱詞生動、通俗、口語化。

11、賞析。

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前三行全是寫景,用名詞構(gòu)成一幅凄切慟人的圖畫?!翱荨?、“老”、“昏”、“古”、“西”、“瘦”等詞語的色彩情調(diào)都貼切地襯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緒。后兩行才點明在夕陽西下環(huán)境中的游子,顯得何等孤凄悲涼。這些細節(jié)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境界:一個秋日的黃昏,荒涼的古道上,西風勁吹,落葉繽紛;道旁,纏著枯藤的老樹上,鴉雀已經(jīng)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們正準備著晚餐,炊煙縷縷。這時,一個人牽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進在古道上??磥恚@是個異鄉(xiāng)人,他將投宿何方呢?異鄉(xiāng)人望了一眼即將西沉的夕陽,不禁嘆道:“斷腸人在天涯?!庇纱丝梢娝泥l(xiāng)愁是何等的濃重。

12、小結(jié)。

小令由昏鴉的歸棲,引出古道上慢步行進的瘦馬,最后才點出這一切是斷腸人在天涯的秋思??偣捕俗郑ㄟ^抒寫秋野蕭瑟凄涼的景色,將一個飄零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鄉(xiāng)的寂寞情懷表現(xiàn)得十分深刻,顯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藝術構(gòu)思。

四、作業(yè)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五

一無可取:沒有一點兒可以肯定的地方。

專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晝耕夜誦:白天種地,夜晚讀書,形容抓緊時間學習,讀書勤奮。

鑿壁偷光:鑿穿墻壁引過光線。形容家境貧困仍刻苦勤學。

一得之見:見:見解。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編聯(lián)起來,做“韋編”。三:多次。絕:斷。反復研讀,以致編聯(lián)竹簡的的皮繩斷了多次。指讀書勤奮刻苦。

一張一弛:意思是寬嚴相結(jié)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F(xiàn)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枕典席文:謂以典籍為伴,勤于讀書學習。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qū)W習勤奮不知疲倦。

應付裕如:應付:對付,處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從容對付,毫不費勁。

自吹自擂: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爭分奪秒:一分一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一籌莫展:籌:籌劃計謀;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圓木警枕: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醒,不會懶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奮不懈。

盈科后進: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滿之后才繼續(xù)向前流。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夜以繼日:晚上連著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qū)W習。

懸梁刺股:把頭發(fā)掛在梁上,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發(fā)奮刻苦學習。

一曝十寒: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牛角掛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邊放牛邊看書。比喻勤奮好學。

羽毛未豐:豐:豐滿。指小鳥沒長成,身上的毛還很稀疏。比喻年紀輕,經(jīng)歷少,不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咬文嚼字: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zhì)。

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細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以貌取人:根據(jù)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zhì)才能。

憎愛分明:憎:恨。恨什么,愛什么,界限清楚,態(tài)度鮮明。

一絲不茍:茍:茍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孳孳不倦:指工作或?qū)W習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應對如流:對答象流水一樣。形容答話很快,很流利。

以一知萬:從了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許多事物。

囊螢映雪:用螢火蟲照明讀書,借著雪光照明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程門立雪:冒著大雪在程頤的門前站著,形容尊師重道,虔誠求教。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六

了解詩詞的有關知識,結(jié)合注釋疏通詩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以靈活多變的誦讀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chuàng)造濃郁的學詩的氣氛。

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品味詩詞的意境。

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nèi)容。

朗讀法;聯(lián)想、想象法;討論、點撥法。

自讀詩歌,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2課時

古代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僅語言雋美,而且意境深遠。它們有的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我們中學生學一點優(yōu)秀的古代詩詞,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語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努力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古代詩詞。今天,我們學習四首古代詩詞,主要是領會古人融情于景表達襟懷和講究煉字煉句亦即煉意的手法。

曹操(155—220 ),字孟德,沛國譙縣(現(xiàn)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歌受樂府民歌的影響很深,但富有創(chuàng)造性,往往以舊調(diào)、舊題來表現(xiàn)新的內(nèi)容,有的反映當時社會的動亂,有的抒寫個人遠大的抱負,氣勢雄偉,慷慨悲壯。代表作有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等。

李白(701—762),唐代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1、 朗讀。請同學們認真讀兩遍,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理解詩句大意。

(1)對照注釋朗讀或默讀,不懂的地方做記號。

(2)集體解疑。

(3)同桌互相說一說詩句的意思。

(4)指名學生用現(xiàn)代漢語將這首詩的意思說一遍,語言要優(yōu)美。

《觀滄海》

1.簡介背景。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竭石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潮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詩作融入自己昂揚奮發(fā)的精神,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

2.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tǒng)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五句都是觀海所見。

3.“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贝司渲饕淮裁?? 句中有直接寫到人嗎?

主要交代了觀海地點、方位,句中雖沒有寫人,但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觀海時的勃勃英姿。

4.詩中哪幾句是寫實景? 主要寫了哪些景色? 顯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笔菍憣嵕埃饕鑼懥藴婧Kㄊ幯膭討B(tài)景色和山島挺立、草木豐茂的靜態(tài)景象。顯示了在茫茫蒼蒼的大海上,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生機勃發(fā)。

5.詩中哪幾句是寫虛景? 能說出這一景象嗎? 這種景象是一種什么樣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寫虛景,即作者的主觀感受,可從兩個“若”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壯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

6.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

7.小結(jié):

這首詩虛實結(jié)合,借景抒情,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表現(xiàn)博大的胸懷,抒發(fā)統(tǒng)一天下的宏偉抱負。感情基調(diào)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解題。

這首詩是李白在聽到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的消息時,寫的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聞,聽說。王昌齡(約698—757),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遷,貶謫。龍標,在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遙,遙遠。此寄,這首詩篇。

2.細讀品味: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楊花飄落,子規(guī)啼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悉?!斑^五溪”,可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寫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已現(xiàn),流露出作者對被貶友人的深切懷念。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p>

人隔兩地,心意難達,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兩句抒情。作者用擬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給明月。讓“愁心”與明月一起伴隨王昌齡赴遠方。明月寄愁,飽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關切。

3.明月本來是沒有情感的,作者為什么還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在這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通過把明月人格化,讓明月成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到偏遠荒涼的所在。同時,這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和朋友的心靈都如明月般純潔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還在,兩人的友誼就會像皓月一樣長存之意。把客觀事物人格化,能表達更強烈、更深厚的情感。

4.歸納主旨。

詩人通過對暮春時節(jié)特定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

5.小結(jié):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關切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抒發(fā)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

1.《觀滄海》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diào),寫得沉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在這首詩中,景和情緊密結(jié)合。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fā)了他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

2、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融情入景,景中見情,情景交融。詩人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既寫了景,又以“子規(guī)啼”暗點自己對王昌齡被貶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客觀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強烈,更深沉。

觀滄海

曹操

時間:秋 遠眺地點:碣石山 ↓水 澹澹 洪波 近觀山島 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想象日月星漢 仿佛在海中運行出沒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情景交融寫景敘事:點時令——飄零之感過五溪——遷謫之遠抒發(fā)感情:表達牽掛,情深意長

請齊背前兩首詩,鞏固以上內(nèi)容。

前面我們學習了“建安風骨”的代表作《觀滄?!?,還品味了李白詩中的深情厚意,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古詩,一起去體味游子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王灣,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初任滎陽主簿,又參與編纂《群書四部錄》,后任洛陽尉。現(xiàn)存詩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終南山》《奉和賀監(jiān)林月清酌》等。

馬致遠(約 1250-1321以后),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所做雜劇今知有15 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 120 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1.初讀《次北固山下》

(1)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語言淺近而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多媒體展示flash朗讀,要求學生跟讀。

2.聽讀詩歌,給《天凈沙秋思》劃分節(jié)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學生配樂朗讀。

《次北固山下》

1.同學們先自己將這首詩朗讀幾遍,體會一下詩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說一說你的感覺。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七言律詩,詩人王灣因長江的風景引起旅途的鄉(xiāng)愁,它既寫了作者客游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愁,又寫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說這首詩寫了羈旅之愁,在首聯(lián)中有沒有體現(xiàn)?

首聯(lián)以對偶句發(fā)端,寫詩人乘舟正朝著眼前的“綠水”前進,駛進“青山”,駛向“青山”之外的遙遠的客路。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3.頷聯(lián)寫的是什么? 古來很多人稱贊這兩句詩氣勢逼人,意境豪闊,你的感覺怎樣?

此聯(lián)寫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齊了,船上之人的視野也隨之開闊?!俺逼絻砂堕煛保@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懸”是端端正正地高掛著的樣子,可見這時風順且和,這樣一艘小舟能在大江中平穩(wěn)航行,也是因為此地的長江正是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的時候。

4.最耐人尋味的是頸聯(lián),這一聯(lián)詩到底蘊含著怎樣的哲理呢?

此時詩人想起正值歲暮臘殘之時,而連夜行舟,天邊太陽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無限感慨。當殘夜將盡未盡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叭丈鷼堃埂薄ⅰ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 這兩句還妙在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5.尾聯(lián)是否與思鄉(xiāng)有關?

這兩句緊承第三聯(lián)而來,遙應首聯(lián),使全篇都籠罩在一層淡淡的思鄉(xiāng)的愁緒中。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歸雁來傳遞家書了。

《天凈沙秋思》

1.四人為一組,討論以下問題,教師適當點撥,共同明確:

(1)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哪九種景物? 你認為這樣做有何好處?

這首小令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并不簡陋,九種景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xiàn)各自特征的修飾語,使各個景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gòu)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簡約之中見出深細。

(2)小令的最后兩句各自寫的是什么?

“夕陽西下”點明了特定的時間,也照應了前文的“昏”字,屬于寫景鋪墊。“斷腸人在天涯”點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屬于卒章顯志。此句為全篇的主旨。

(3)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

獨在荒涼的古道上,頂著西風,騎著瘦馬前行,太陽下山了,傷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皵嗄c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義,至于游子為什么漂泊到這里? 他究竟要到哪里去? 這些言外之意,盡可聽憑讀者去想象。

(4)說說這首小令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點是怎樣在文中得到體現(xiàn)的?

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難于表達的,作者運用傳統(tǒng)的寄情于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xiàn)無形,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2.探究:我們說“枯藤老樹昏鴉”和“古道西風瘦馬”能使人感受到一種蒼涼和傷感,那么“小橋流水人家”插在其間是否協(xié)調(diào)呢?

協(xié)調(diào)。第一句寫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蒼老的樹木,烏鴉的哀鳴,“枯藤”、“老樹”、“昏鴉”,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畫面是一片灰黑色,給人的感覺是毫無生氣、暮氣沉沉,就如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這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無家可歸之意。第三句寫古道荒涼,西風驟起,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現(xiàn)了無家可歸的哀怨與迷惘;從側(cè)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一個“古”字,把游子的個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讀者的豐富聯(lián)想和共鳴。第二句描繪出一幅溫情脈脈、幽雅恬靜的畫面?!靶颉笔菧贤ㄕ系K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著溝通;“流水”是清澈純凈的,蘊含著豐富的活力;“人家”是溫馨的場所,是產(chǎn)生歡歌笑語的地方。這里寫他人有家而我獨無,更添一份思鄉(xiāng)之情;與一、三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引發(fā)游子的戀家思親之情。倘若詩的其他幾句是正面寫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則是從反面來寫,更添悲愁,可算是“以樂景寫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1.《次北固山下》

(1)內(nèi)容前后照應。

首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尾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遙相呼應。

(2)以小景傳大景之神。

如“風正一帆懸”,“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nèi)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經(jīng)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梢栽O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zhuǎn)彎,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

2。 《天凈沙秋思》

(1)靜景與動景相映。

《天凈沙秋思》的藝術效果,得力于成功地運用映襯技法。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處于動態(tài)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tài)中的“小橋”、“人家”相映,更顯出環(huán)境的幽靜;“西風”與“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見蒼涼;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圖上,一面是枯藤、老樹、昏鴉在秋風蕭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暉給枯藤、老樹、昏鴉涂上一抹金黃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呈現(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從整個構(gòu)圖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但人是主體,景物是人活動的背景,把背景寫充分了,主體就被烘托出來了。這正是相互映襯的妙用。

(2)景色與情思相融。

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東西,難于表達。作者運用傳統(tǒng)的寄情于物的寫法,把這種凄苦愁楚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萏?、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顯的深秋色彩,與無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處,用有形表現(xiàn)無形,方使人感到具體生動。

次北固山下

王灣

淡淡鄉(xiāng)思愁緒首聯(lián) 點題頷聯(lián) 船上所見:“平”“闊”“正”“懸”頸聯(lián) 寫景 時令(殘夜)尾聯(lián) 歸雁傳書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 (老)樹 (昏)鴉(?。?(流)水 (人)家(古)道 (西)風 (瘦)馬夕陽(西下)繪景(斷腸)人(在天涯) ——寫人言簡意豐 多方映襯 情景交融秋原黃昏行旅圖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七

1.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并背誦四首詩歌。

(2)了解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和這四首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提升賞讀詩歌的能力,提高古詩文修養(yǎng)。

(4)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jié)奏感。

2.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的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解讀、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反復朗讀中啟發(fā)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審美情操。

重點:誦讀詩歌,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想象感悟詩歌內(nèi)容。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批注

觀滄海

曹操

1.請學生講一個曹操的故事。

2.教師作簡評,引出曹操的遠大抱負。

1.簡介作者曹操及背景。

2.(1)播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提示:詩歌節(jié)奏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2)教師聲情并茂地配樂范讀,通過富有魅力的節(jié)奏、韻律,直觀地再現(xiàn)詩歌的音韻美。學生輕聲跟讀。

(3)指名學生朗讀或集體朗讀。

播放課件和錄音

1.全詩是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

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聲,非常質(zhì)樸,“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xiàn)實中的實景。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

3.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杯?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人將自己昂揚奮發(fā)的精神融會到詩里,表現(xiàn)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本詩基調(diào)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詩歌文體知識:四句是絕句,八句是律詩。詩句以寫景、敘事、抒情為主。

1.作者李白及背景見書中注釋。

2.聽范讀,注意誦讀詩歌時的語速、語調(diào)、節(jié)奏。(聽一遍,跟讀兩遍,自讀兩遍)播放錄音

1.“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寫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楊花和子規(guī)的啼鳴。

作用:(1)點明時令:暮春時節(jié)。

(2)渲染氣氛:黯淡、凄楚的氣氛。

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規(guī)啼鳴:離愁別恨,與友人分離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這句話中,含有對友人遭遇的同情,對友人離別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2.“我寄愁心與明月”中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為什么要把“愁心”寄與明月?

寄:寄托、托付。與:給。

“愁心”即作者對朋友遠行偏遠蠻荒之地的牽掛之心,對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無端被貶而愁,為友人的前途命運而愁。

把“愁心”寄給明月是因為:(1)明月是圓的,讓人想起“團圓”這個概念,如果月圓人不圓,就會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時,天地之間是寧靜的,明月的光輝是柔和的,人們在夜的寧靜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無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遠隔兩地的親友都能同時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們望月時容易想起遠方的親朋和故鄉(xiāng)。

(4)明月給人的感覺是如冰似玉、晶瑩潤澤,它象征了親情友情的純潔。

《觀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批注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chǎn)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臨江,地勢險要,號稱“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寫鄉(xiāng)愁的。

1.播放錄音,讓學生聽準字音,把握五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提示: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語言淺近且音韻和諧。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jié)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教師領讀兩遍,學生自由誦讀。

播放錄音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下列問題。

1.詩的四聯(lián)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四聯(lián)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首聯(lián):詩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頷聯(lián):船上所見景色?!俺逼健?,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俺逼健庇譃椤敖骸弊麂亯|。頸聯(lián):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皻堃埂敝敢箤⒈M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尾聯(lián):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歸雁來傳遞家書了。

這首五言律詩四聯(lián)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2.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

尾聯(lián)直接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3.學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xiāng)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huán)境達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

《天凈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疤靸羯场笔乔泼?。(多媒體顯示)播放音樂

1.學生朗讀,教師指導并補充解釋。

2.學生默讀,根據(jù)課文展開想象,寫一篇描述性文字,內(nèi)容不要增刪,順序可調(diào)整,字數(shù)在150字左右。

小組間交流,教師可選一兩篇當堂進行集體評議。也可展示參考例文讓學生評議。

例文: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幾戶人家的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長夜,他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探究: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按文章的層次作簡要分析。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并歸納: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調(diào)雖然低沉些,卻反映了當時沉悶的時代氛圍,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全篇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圖。第二層(四、五句)“夕陽西下”進一步點明了時間?!皵嗄c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點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懷。前四句寫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均是為此作鋪墊。

《次北固山下》 《天凈沙秋思》

古代退婚協(xié)議書范本八

古人很喜歡描寫俠客,而且寫得很有氣勢,譬如盛唐詩人李白的《俠客行》,寫了一位行俠仗義的俠客,敢愛敢恨憂國憂民,把俠客身上獨特的個性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從而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不僅有氣勢而且意境悠遠;中唐詩人賈島的《劍客》同樣如此,寫了一位行俠仗義的劍客,用了十年的時間打磨了一把寶劍,為得就是鋤強扶弱,為人們鳴不平。

李白和賈島的這兩首詩盡管是不同的風格,可所表現(xiàn)的正是俠客的精神,人們從俠客身上看到了高尚的品格,還有敢愛敢恨獨特的個性,所以俠客也是文人筆下的寵兒;除了李白的《俠客行》,以及賈島的《劍客》之外,還有清朝詩人鄭板橋的《題游俠圖》,也是一首難得的劍客佳作,寫了一位行俠仗義的游俠,佩帶寶劍行俠仗義,整體很有韻味,短短的幾句,氣勢磅礴。

作者: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唐代游俠之風頗為盛行,這是與全國經(jīng)濟繁榮、城市商業(yè)興旺、西域交通發(fā)達的盛唐時代有關,特別是關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更促成了當時少年喜劍術、尚任俠的風氣。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隴文化風習的影響,

因此,李白自幼除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與韓荊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離劍,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zhèn)溆诶畎滓簧?。李白青年時代曾“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魏顥《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然后功成身退。

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在以任俠意識為尚的社會背景之下創(chuàng)作的。此詩雖在禮贊俠客精神,但由于詩人就是尚任俠的,所以此詩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詩人的豪情壯志在詩中表現(xiàn)無遺。所以,全詩抒發(fā)了作者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豪情壯志。

前八句描繪趙地俠客的形象與行為。詩人李白以夸張的筆墨,從游俠的服飾開始寫:“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眱H二十個字,仿佛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俠客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出來了。

“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亂發(fā)突鬢,身佩彎刀,白馬銀鞍,揚鞭疾騁,這是一幅粗獷英武的俠客肖像畫。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用《莊子》典故,夸劍之鋒利,詩未言殺何等樣人,不過所謂俠客,總是殺不義之人,為人報仇之類?!笆铝朔饕氯?,深藏身與名”是俠客解人之難不求回報的節(jié)操。這幾句高度概括了俠客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的高尚人格。

在渲染俠客精神后,“閑過”兩句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將俠客與戰(zhàn)國時期信陵君這樣的“明主”聯(lián)系起來。李白正是想結(jié)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接著十句寫信陵君救趙用兩位俠客的故事。寫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兩位俠客為信陵君的大義和感情所感動,意氣慷慨激昂如白虹貫日,許下比五岳還重的諾言。贊揚朱亥揮錘擊殺晉鄙而震驚趙國,雖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聲名,俠骨傳香,不愧為當世英雄。

詩人不僅在熱烈地頌唱侯嬴和朱亥“二壯士”,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jīng)》的揚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末二句以揚雄反襯俠客精神的崇高和偉大。

作者: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相傳詩人賈島在韓愈的勸說下,參加了科舉考試,他天真地以為,憑著自己的才學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舉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場,揮筆就寫,在《病蟬》詩中,痛罵:“什么黃雀、烏鴉,都一樣想害蟬。”結(jié)果被認為是“無才之人,不得采用”,與平曾等人一起落了個“考場十惡”的壞名。賈島心知是“吟病蟬之句”得罪了有權(quán)勢的人,可又無可奈何。便創(chuàng)作了這首自喻詩。

第一二句“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先側(cè)寫一筆,已顯示出此劍非同一般。接著,正面一點:“霜刃未曾試?!睂懗龃藙︻伾缢?,閃爍著寒光,是一把鋒利無比卻還沒有試過鋒芒的寶劍。雖說“未曾試”,而躍躍欲試之意已流于言外。此劍一出,定會使人“咨嗟嘆奇絕”的,這里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的充分自信。

這位劍客經(jīng)過潛心修養(yǎng),苦練多年,身懷絕技卻還沒有機會一顯身手,便不禁躍躍欲試,期盼能有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機會。這兩句詠物而兼自喻,意在以寶劍未試來比喻自己抱負和才華不得施展。詩人未寫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讀書的生涯,也未正面寫自己出眾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然而通過托物言志,已可洞悉詩人的心理。這種寓政治抱負于鮮明形象之中的表現(xiàn)手法,確是很高明的。

第三四句“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把劍客的豪情抒寫的十分鮮活。為何鑄劍十年卻從未露過鋒芒呢?只是因為能識此寶之人尚未出現(xiàn)。高山流水,知音難覓。懷才不遇者正如抱玉的卞和,如果賞識自己的人始終不出現(xiàn),豈不是要活活哭死?幸運的是,韜光十載,而如今終于得遇知賢善任的知音——“君”,那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于是,今日劍客便毫不猶豫地亮出了寶劍,充滿自信地說:“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今天將這把利劍拿出來給你看看,告訴我,天下誰有冤屈不平的事?此句將劍客的豪俠之風表現(xiàn)得痛快淋漓,仿佛劍鳴于匣,呼之欲出,讀之使人頓感血脈僨張,怒發(fā)沖冠,一種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業(yè)的壯志豪情,躍然紙上。

同樣以詠寶劍言志的詩還有唐代郭震的《古劍篇》,此詩化用古代著名的龍泉寶劍的傳說。詩中有“雖復沉埋無所用,淵能夜夜氣沖天”的句子,與賈島的這首《劍客》一樣,在借詠劍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抒發(fā)不遇感慨的同時,表現(xiàn)了一種雖然身處困頓之中,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終究不會被埋沒,終將破壁飛騰而去的強烈自信。

這首詩思想性與藝術性結(jié)合得自然而巧妙。由于這首詩是借詠劍以寄托理想,因而求鮮明,任奔放,不求技巧,不受拘束。詩人所注重的是比喻貼切,意思顯豁,主題明確。其藝術上的突出特點在于語言平易,詩思明快,詩句短小精練,更有一種干練豪爽的俠客之風,顯示了賈島詩風的另外一種特色。

總之,全詩感情奔放,氣勢充沛,讀來劍中見人,達到人劍合一的藝術效果。實際上,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形式技巧,而在豐滿地表現(xiàn)出詩人的形象,體現(xiàn)為一種典型,一種精神。詩人以劍客的口吻,著力刻畫“劍”和“劍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發(fā)了興利除弊、實現(xiàn)政治抱負的豪情壯志。

清朝:鄭燮

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游?

欲談心里事,同上酒家樓。

鄭板橋原名鄭燮,清朝時期著名的詩人、文字家、書畫家;在清朝詩壇名氣很大,而且他在民間也是有口皆碑,深受讀者的追捧。雖然清朝相當來說比較落后,但是在文學上其實一直很強盛,無論是散文 ,還是詩詞和小說,那都是自成一派;鄭板橋作為文學大師,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這首《題游俠圖》正是他后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題游俠圖》顧名思義,那就是畫了一幅游俠圖,然后在旁邊題寫了一首詩,對于詩人來說,他也是極為敬重俠客。從俠客的身上,看到了他們敢愛敢恨,敢為天下先的勇敢,經(jīng)常是佩帶寶劍行俠仗義,走到任何一個地方,只要看到了不公平的事,俠客就會出面,會為大家主持公道;所以整首詩盡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可是寫得很有氣勢,也寫出了俠客獨特的個性。

開篇兩句“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游”,描寫了俠客外在的形象,冬天大雪紛飛,到處都是紛紛揚揚的雪花,地上已經(jīng)有了一層厚厚的積雪,整個世界都銀裝素裹白皚皚的一片,前路其實很艱難,可為什么還要佩帶寶劍行俠仗義呢?詩人在這里反問,立馬讓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也是突出了俠客身上獨特的個性。

最后兩句“欲談心里事,同上酒家樓”,則是表達了詩人的敬意,俠客身上那種高尚的品格,還有行俠仗義的精神,讓詩人非常的感動;如果想要訴說心中的不快,那么我們就一同去飲酒,一邊喝酒一邊聊天,那是何等的暢快。在這兩句中,盡管從字面來看是在寫俠客,便更多的還是表達了詩人一種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自己也希望成為俠客,可以去到各地行俠仗義,去做一番實實在在的事情。

俠客來無影去無蹤,經(jīng)常是佩帶寶劍行俠仗義,鄭板橋也是非常的羨慕,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俠客,所以在這首《題游俠圖》一詩中,他用很細膩的筆觸,先是描寫了俠客的樣子,以及俠客身上的獨特的個性,然后再進一步地表達了敬意。俠客不像普通的人,他們有武藝敢于站出來為世人主持公道,而且為人品格高尚,這也正是俠客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詩人骨子里也是有著俠客的精神,希望有一天可以像俠客一樣行俠仗義。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