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范文(實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2:10:22 頁碼:9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范文(實用17篇)
2023-11-19 02:10:22    小編:ZTFB

時間機器是一種虛構的科技設備,可以讓人們穿越時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我們應該為之努力奮斗,不輕易放棄??偨Y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經(jīng)歷的回顧和總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寫作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增加思考深度??偨Y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總結本身,更在于思考和改進的過程。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一

屈原故里景區(qū)位于秭歸縣新縣城,毗鄰三峽大壩且直線距離為600米,占地面積約500畝,高峽平湖美景盡收眼底,同時以屈原祠、江瀆廟為代表的24處峽江地面文物集中搬遷于此,20_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區(qū)主要內容包括以屈原祠為主的屈原紀念景區(qū),以新灘古民居、峽江石刻、峽江古橋等為重點的三峽古民居區(qū),以及屈原文化藝術中心、濱水景觀帶等景點。

屈原故里景區(qū)開發(fā)建設是以激揚屈原文化、追溯峽江楚韻、擁覽天筑情懷為主題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蘊,增加文化內涵,把秭歸縣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與屈原文化資源結合起來,培育和發(fā)展具有巴風楚韻的文藝、戲曲、表演和飲食,拓展和發(fā)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娛樂活動和旅游服務項目;同時注重開發(fā)具有三峽地方特色的歷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內涵豐富的旅游產(chǎn)品。

屈原祠是該國家文物保護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歸歸州城東五里的“屈原沱”處,唐代始建,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壩水利工程興建,遷建至歸州,更名為“屈原祠”。如今,因三峽大壩建設,新建的屈原祠位于鳳凰山的山梁上,面向東南,與三峽大壩正面相對,有山門、兩廂配房、碑廊、前殿、樂舞樓、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組成。

屈原故里景區(qū)的開發(fā)建設重在宏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繼承與發(fā)揚屈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把屈原和秭歸豐富的文物資源、歷史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資源結合起來,打造三峽文化旅游精品,最終打造成三峽地區(qū)文物保護的示范區(qū)、全國著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左手邊就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東湖的面積有西湖面積的六倍之大,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解放之后,朱德總司令游覽東湖的時候曾說過“東湖暫讓西湖好,將來更比西湖強”的詩句,這也說明我們的東湖有著巨大的潛力。

從五十年代開始東湖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就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我們今天游覽的就是磨山景區(qū)。

進入磨山景區(qū)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一面非常有楚文化特色的大鼓,叫做虎坐鳥架鼓,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的重要樂器種類,以兩只臥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長腿昂首的鳴鳳,一面大鼓用紅繩懸于鳳冠之上。在楚文化中,我們隨處可見這種形象的鼓,多為漆器制品。

關于虎坐鳥架鼓的來歷有一段歷史淵源,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人和位于現(xiàn)在四川一代的巴人連年征戰(zhàn),巴人崇尚老虎,而楚人崇尚鳳,各自以虎和鳳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楚人雖然不能每次戰(zhàn)爭都打能贏巴人,但是他們在思想上,精神上,都覺得楚國是最強的,所以他們制作了這種虎坐鳥架鼓,寓意著楚人可以把巴人踩在腳下,巴人要以楚人馬首是瞻。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民族榮譽感,楚國才能所向無敵,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磨山景區(qū)可以說是一個大型的楚文化主題公園,大家遠遠的可以看到前面的楚城門,楚城是參照當時楚國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所設計,建造的。

城門有三個門洞,一大兩小,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晏子使楚的故事,當年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人欺負晏嬰身材矮小,讓他從城門的小門入,晏子說:“如果我是出使狗國,那么我就從狗門入,現(xiàn)在我出使楚國,不應該從此門入?!背藳]辦法,不能承認自己是狗國,只好敞開大門,迎接晏嬰。從這個小故事里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楚國確實有多個門洞。

城門上是用甲骨文寫的“楚城”二字,我們可以看到楚城門很有特色的地方是兩邊的望樓比中間的望樓要高,由此可以方便的監(jiān)控周圍的環(huán)境,以防敵情。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是楚城門除了陸門以外,還設有水門。根據(jù)楚人臨水居高城的特點,楚城外一般都有天然的護城河,而且楚地處于南方,河流湖泊眾多,不僅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內也是流水密布。通過水門,那些乘船而來的商賈和使節(jié)就可以直接開船進城。我們這里的楚城門就沿襲了當年的風格,向東湖里延伸出了一個水門。大家可以看右手邊,那是我們的楚長城,大家都知道秦長城,很少知道楚國也有長城的,因為楚國的長城沒有那么宏偉,但是建造的年代要比秦國早很多,也是作為防御之用。

關于這個楚城門,當年設計建造的時候專家們?yōu)槠洳牧系倪x擇大傷腦筋,本想以青灰色的石磚作為材料,可是那樣的風格接近于唐代的城墻,宮殿建筑,年代就比較近了。用一般的轉頭又無法體現(xiàn)楚國的特色。后來專家們將目光放在武漢沿江碼頭臺階所用的紅砂石上,楚人剛好崇尚紅色,而且這些砂石資源豐富,售價便宜,就用此來建造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楚城門。

這兩個巨大的銅鳳叫做楚鳳標,高8.7米。鳳是楚國人的圖騰,被視為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楚國人非常崇尚鳳凰,所以在很多楚墓中出土的器物上都是鳳的圖案。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的銅鳳同我們在門口看到的虎坐鳥架鼓一樣,也是腳踏老虎。這里的把鳳的尾部特意做成上揚的形象,就像熊熊烈火,這也表現(xiàn)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鳳標修建最妙的地方在于鳳尾形成的拱門,恰好將巍然屹立于磨山主峰的楚天臺罩住,成為烘托楚天臺的一個銅光環(huán),這樣一來鳳標和楚天臺就形成了“借景”效應。

登上345級臺階就可以登上楚天臺,楚天臺的名字取自_同志的一句“極目楚天舒”,而在楚國最頂級的建筑被稱為臺。楚天臺是參照楚靈王時的行宮---章華臺的遺址修建的。這里有一個小故事,據(jù)說靈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癖好,就是喜歡細腰,他自己是細腰不說,還對細腰的大臣非常喜愛,許多人為了得到靈王的厚愛都節(jié)食束腰,以致后來許多人都餓死了,所以在民間又有“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的說法,章華臺也因此被稱為細腰宮。據(jù)說有一次楚王宴請賓客,在章華臺大擺宴席,哪知客人爬上章華臺就休息了三次,所以章華臺又名“三休臺”,而現(xiàn)在我們登上楚天臺的臺階上也設有三個休息平臺。

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磨山最主要的景點之一-----楚才園,它向我們展示了楚國800多年歷史長河中的著名典故。楚才園的門口懸掛著四口楚式編鐘,是按照曾侯乙編鐘所設計的,編鐘上刻有四個甲骨文,從右向左讀出就是“惟楚有才”。這里要說到一個歷史典故:當年蔡國的聲子出使晉國,途中遇到了受到誣陷而逃亡鄭國的楚國大夫伍舉,為了幫助伍舉回到楚國,聲子回到蔡國后就急忙來到楚國并見到了楚國令尹(宰相)子木。子木問聲子:“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哪個更加賢明?"聲子說:“楚國的大夫更賢明,就算晉國很有多的人才都不如楚國,可是,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的人才大都流失到晉國了,晉王非常重視楚國的人才?!甭曌舆€向子木列舉了很多楚國人才到晉國為官的例子。子木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報告給了楚王,楚王隨即召回了流失到晉國的人才們,并且迎回了伍舉。后來“雖楚有才”被傳誦成了“惟楚有才”,這里的“惟”并不是“唯獨”的“唯”,并不是說只有楚國有人才,而是個語氣詞,意思是“啊!原來楚國有人才”。

進入楚才園的第一座雕像叫做次非斬蛟,展現(xiàn)的是楚國一位勇士在湍急的河流中奮力搏斗的場景。勇士雙眼圓睜,手持寶劍與兇惡的揚子鱷搏斗,整個場面充滿了原始的張力,在這里主要是想向游人展示楚國地處在河流湖泊眾多的南方,建城之初人們生活環(huán)境惡劣,水獸橫行,但是楚國人民不畏艱險,頑強的生活了下來,而且也表現(xiàn)出活躍在社會最底層的英雄形象。

這個頭像是楚國的祖先鬻熊,他是商紂王時期楚民族非常有作為的一位酋長,他帶領當時的楚民族離開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投奔民心所向的周王朝。使得后來的周天子分封他的曾孫熊繹為楚國的第一任國君。鬻熊的后代以他的名字分為鬻氏和熊氏,從此改變了楚國的國君由民主選舉的禪讓制改為熊氏子孫世襲制。

這邊這幅巨大的浮雕名叫熊繹守燎,上面有一個人頭像,雙眉緊鎖,下面是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很多人在火堆旁邊載歌載舞。這個頭像就是熊繹,他是鬻熊的曾孫,在周王朝建立的時候被封予“子男”的爵位,這是當時周天子分封各諸侯最低的爵位。有一次周天子在會稽山舉行諸侯大會,雖然熊繹也參加了,但是只能忙于一些會場的具體事物,做后勤工作,守著火堆,不能參與政事。這件事被楚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與后來楚國迅速崛起,楚成王代表周天子主持盟會,楚莊王敢向周王室詢問鼎之輕重,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個雕塑名叫卞和抱璞,是發(fā)生在楚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楚山腳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在山腳下發(fā)現(xiàn)了一塊璞石,他知道里面藏有一塊無價寶玉,出于對國家的熱愛,他把璞玉獻給了當時的楚國國君楚厲王,楚厲王見了便叫一位宮廷玉匠來辨識。誰知玉匠手藝雖然高超,卻從未見過粗糙的璞石,于是就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楚厲王大怒,砍斷了卞和的左腿。楚厲王死后,楚武王登位,卞和又抱著那塊璞玉去覲見,誰知楚武王還是寵幸當年的玉匠,結果卞和又被看去了右腿。不久后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繼位,被砍下雙足的卞和已經(jīng)80歲了,回顧往事不勝傷感,于是抱著璞石在山下嚎啕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消息傳到楚文王耳中,便召見了他,并問他:“楚國有那么多因為欺君之罪被砍掉雙足的人,為什么你要哭的如此傷心?”卞和義正言辭的回答:“我哪里是悲傷失去雙足,我悲傷的是明明是塊寶玉卻偏偏說它是石頭,明明我忠心為國,卻說我欺君,楚王不分真假,不辨忠奸,這才是我最傷心的?!背趼犃松钍芨袆?,這次他不再讓玉匠用肉眼辨別,而是命人將璞石劈開,結果果然是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和氏璧的來歷。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一長排浮雕描述了銅礦開采,絲織刺繡,漆器漆畫和舞蹈音樂;向我們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同時告訴我們楚文化的源遠流長。我們沿著這一長排浮雕可以看到很多楚國當時的名人逸事,包括許行講學,甘德觀星,高山流水遇知音,楚囚南冠,優(yōu)孟衣冠,楚寶倚相,隔河對射,伍參主戰(zhàn)等等。

走了一圈,我們馬上就要走出楚才園了,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這尊大型雕塑的名字叫做“莊王出征”,中間這位雄偉高大,身穿戰(zhàn)甲的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來歷就跟楚莊王有關。在楚莊王剛繼位的時候,三年不理朝政,整天歌舞享樂,有位大臣叫做伍舉,他不知道莊王到底是不是明君,于是故意試探他:“臣聽說山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不鳴,不知道是為什么,大王您知道是什么原因么?”他滿以為莊王答不上來。誰知莊王毫不思索的說:“此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蔽榕e一聽大喜,為君王感到高興,因為他知道莊王不是昏君。事實證明莊王果然很有能力,他通過三年時間摸清誰是正直的,為國家著想的大臣,哪些是昏庸,奸佞的臣子,之后更是帶領著楚國進入鼎盛時期。

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后我們在門口集合。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二

大約四千多年前,在現(xiàn)在的重慶、湖北、四川境內曾經(jīng)生活著一個遠古族系,他們被人們稱做巴人。古代巴人在長江流域創(chuàng)造了可與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文明。然而,在兩千多年前,這個古老的民族卻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伴隨著文獻資料和種種神話傳說,巴人文化像一團云蒸霧靄的謎,留給后人無盡的想像空間。

隨著三峽工程的正式啟動,庫區(qū)水位將達到135米,這意味著長江流域100多處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有可能被永久地埋藏。為了搶救發(fā)掘巴人遺跡,600多名考古專家聚集在這里,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工作是否能夠解開巴人的千古之謎呢!

白虎。

在中國古代的星宿學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白虎星直接主宰著人間的兵戈和戰(zhàn)爭,是充滿殺伐之氣的戰(zhàn)神。商周之際的滅紂興周戰(zhàn)爭中,有一支勇猛善戰(zhàn)的軍隊深得周武王贊譽,他們被稱為虎賁和虎士,這是早期的巴人武士?;⒑髞硪渤蔀闈h文化中的重要內容。

《后漢書》成書的時間較晚,當中有關巴人圖騰、起源及巴人第一個君主廩君的記載雖含有很濃的神話成份,卻仍被諸多史學家當做破解巴人之謎的重要依據(jù)。書中載道:"廩君死,魂魄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我們很難否認其真實性,巴人崇虎以白虎為圖騰和祖先,已被近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所證實。

更重要的發(fā)現(xiàn)在1998年的三峽地區(qū)考古中出現(xiàn),書中記載的以人祭虎的情形成為考古人員眼中的真實圖景。在一座巴式墓中,巴人武士的遺骸旁,除了隨葬的青銅兵器外,腳底駭然放著兩顆人頭骨,很顯然這屬于人祭的犧牲者。另一個墓穴中的死者首身異處,作為祭品,他的身體曾被刀斧切割成數(shù)段。這些偶然與必然在幾千年后被神秘的連在一起,許多疑團的破解和解釋,也因此而有了可能。這就是現(xiàn)代考古學的力量。

關于巴人先皇廩君的死因,書中并無細考結論。拋去神話的成份,我們可能窺見遠古的真實故事?!逗鬂h書》中的稟君時代,巴人已經(jīng)擁有相當?shù)臐O獵經(jīng)濟、部落間的軍事沖突與征服已十分普遍。書中記載的稟君部族殺人血祭,已透露出稟君死亡的蛛絲馬跡,作為開疆拓土并得到血祭的軍盟首領,他只能是死于征戰(zhàn),這是歷史真實中的稟君,作為一個英雄,他被后來的巴族尊為他們永遠的神祗——白虎。

在古代巴人的精神世界中,白虎與祖先有著同樣的含義,親人死后就成了祖先,而祖先就是白虎、虎吃人血。所以在漫長的時光中,人祭的習俗便一直傳了下來。

清江,古稱夷水,發(fā)源于湖北恩施縣境內,上源與諸多著名的河流相交,流經(jīng)利川、巴東、姊歸、建始等地。峽谷縱橫、神秘莫測。它所流經(jīng)的地域都是歷史上的巴文化區(qū)域,今天仍聚居著巴人后裔土家人。如果我們把這片神秘之地比作一個封凍的歷史空間,似乎再恰當不過,巴文化的一些原生態(tài)圖景,竟如同活化石般的存留下來。土家人在今天祭祀死去的親人時,跳喪者仍仿照老虎的跳躍、擺尾、洗臉動作,而口中的歌詞也是關于虎的內容。土家吊腳樓門前的裝飾圖案中,虎就有幾種形象。以人祭虎的習俗據(jù)說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仍有發(fā)生,今天的巴人后裔只是象征性的在額頭上劃出血口子,以祭白虎。

湖北長陽縣境內的清江段,世居江岸的土家人仍時常在船中舉行祭拜活動。他們的神祗就是咫尺之遙的巴人祖山武落鐘離山。這些活動今天更多的帶有濃重的象征色彩,而不再具有巴族先民中那種沉重的巫韻氛圍。歷史是一種深刻的記憶方式,許多古代民族的宗教觀眾、信仰、習俗具有超乎于想象的生命力,這正如他們種族繁衍的生命力一樣。

《世本》成書于秦漢之際,司馬遷著《史記》多以此作為母本?!妒辣尽愤@樣記載:武落鐘離山上有赤黑二穴、廩君誕生于赤穴。部族有五姓,廩君憑著擲劍準確和賽舟領先的優(yōu)勢,成為五姓的首領。我們在山上找到了傳說中廩君誕生的赤穴和后人為他而立的寺廟,站在武落鐘離山上,眺望一片蒼茫的清江口,令人想到蒼茫的歷史。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三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梁,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lián)政府的幫助,蘇聯(lián)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聯(lián)政府就撤走了全部專家,最后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武漢長江大橋西北始于漢陽龜山南坡,東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頭。由于龜蛇鎖江,江面狹窄,縮短大橋的長度。江底為兩山余脈,除7號墩地質條件較差外,正橋的7個橋墩都立在堅固巖石上。利用兩岸山勢,橋下凈空高,可滿足通航需要。大橋為公路鐵路雙層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長1156米。

正橋8墩9孔,每孔橋跨128米。橋墩基礎施工采用“管柱鉆孔法”,開創(chuàng)了中國建橋史上的新工藝。正橋鋼梁由平弦菱形連續(xù)梁組成,鋼梁設計三聯(lián),每聯(lián)三孔。鋼梁制作精確,由兩岸平衡懸臂向江心拼接合攏。連續(xù)梁由一組絞式固定支座和三組輥軸式支座所支撐。在最高洪水位時,橋下凈高18米,可滿足上行大型輪船的通航要求。

漢陽岸引橋長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橋長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過17.2米,均為鋼筋混凝土門式拱橋。連接正橋與兩岸引橋的橋臺為8層樓式橋頭堡,第8層在公路橋橋面兩側各設一對仿古雙檐小角亭,成為橋頭附近黃鶴樓與晴川閣之間的連結點。橋面上下兩層。下層設鐵路雙軌,南北列車可同時對開。兩側有2.25米寬小道,專供大橋養(yǎng)護人員行走。上層為公路橋橋面,車行道寬18米,可并行6輛汽車,設計荷載汽—18、掛—100,其兩側人行道寬2.25米。正橋人行道外緣為鑄鐵雕花欄桿,圖案有丹鳳朝陽、孔雀開屏、雄雞報曉、鳥語花香、菊黃蟹肥、石榴結籽、獼猴摘桃、魚躍荷香等。

武漢長江大橋人行道內緣后來增設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撞護欄。每隔32米矗立一對燈柱,兼作無軌電車供電線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橋燈遠望如過江銀龍,壯麗奇絕。大橋管柱基礎、墩臺、梁體及鐵路聯(lián)絡線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施工,公路橋橋面及兩岸引道由武漢市建設局協(xié)同施工。大橋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12.63萬立方米;安裝鋼梁24372噸;打入鋼筋混凝土管樁3000根,總長62.5公里;直徑1.5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柱224根,總長3752米。總結算投資1.38億元,大橋主體工程投資7189萬元。公路橋橋面由武漢市建設局負責維修管理,其余均由鄭州鐵路局武漢長江大橋橋工處維修管理。

經(jīng)過30多年運行檢驗,雖因航運事故大橋鋼梁嚴重受撞兩次,橋墩受船舶撞擊多達50次,正橋的穩(wěn)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長、負荷已趨飽和的狀況下,仍能保證火車和機動車的正常通行。橋梁的常年維護內容為:鋼梁油漆翻新,橋面易損件翻修和橋頭堡裝飾層的維修。漢陽岸引橋發(fā)生過嚴重的病害,經(jīng)維修加固后趨于穩(wěn)定。大橋通車前,一列鐵路貨車車廂經(jīng)輪渡過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個多小時。

大橋通車后頭5年,鐵路通過貨運量800多萬噸,縮短運輸時間約2400萬車小時,貨運費用的節(jié)約已超過大橋造價。公路橋部分,30多年中過橋車流量逐年增長,1988年晝夜行車在3萬輛次以上。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的修建為以后長江各處修建大橋積累了成功經(jīng)驗,培養(yǎng)造就了大批建橋骨干。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四

燕子埡海拔2200米,209國道穿崖而過,崖上松杉吐翠,紅樺披錦,遠觀山崖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又因附近有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燕子埡是人造壑口,1962年為使209國道貫通,當時108個工人,每4人1組,晝夜兩班功課,用火藥炸開了今天大家所看見的這一人造豁口,有位友人問我為什么叫“埡”?埡是一種地貌特點,兩山之間的壑口就稱為埡,凡被稱為埡的地方,皆為交通之咽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燕子洞:燕子洞為天燕景區(qū)的標記性景觀,由燕徑直接通往燕子洞,燕子洞高約20米,洞內較寬,可容千人,從外看就象一不規(guī)矩梯形,洞為一自然石灰?guī)r溶洞。洞內冬暖夏涼,里面棲身著數(shù)以萬計的短嘴金絲燕。該燕子體長為12厘米,嘴長只有2厘米,頭背部為黑灰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故而得名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原來是一種海燕,它為什么會在高山安家落戶,千秋萬載,從不離去?下面就讓我們帶著疑難進入燕子洞吧,進洞約5米后,便無亮光,越進里面越黑,不到50米便已伸手不見五指,可這對燕子卻全無障礙,它們歸巢時一不撞著崖壁,二不相互碰撞,能在黑暗中精確地落回自己的巢中。迷信工作者曾做過有趣的實驗,將燕子在野外抓住,用黑布或膠布將其雙眼遮嚴,它們依然能正確無誤的飛回洞中,并照樣在洞中穿行。本來它的頭部藏有一種相似超聲波的功效,不必眼睛就可探測出前面有無阻礙物,同時它們還具備依據(jù)太陽、月亮、星星的地位,分辨出方位的才能,其敏銳度幾乎到達了令人難以相信的水平,此為短嘴金絲燕的第一大特征。第二大特征是它的巢,被稱為燕窩,它的燕窩不像其余的燕窩僅用土壤或樹枝做成,而是由它本人的內分泌形成,因而經(jīng)由加工當前就是高等養(yǎng)分補品。

金絲燕是一種海鳥為什么生涯在高山地帶?據(jù)說,神農架在遠古時代是一片汪洋大海,經(jīng)過億萬年的桑田桑田的變遷,現(xiàn)在燕子洞保存著冬暖夏涼的的天氣,堅持了原大陸性特征,因此它便留下來了,世代相傳,直到如今。

云天飛渡。

持續(xù)前行咱們便來到被稱為云天飛渡的觀景橋,此橋從遠看就象一輪彩虹吊掛于云天之中故名“云天飛渡”。這一座單孔無鉸鏈雙曲線鋼架橋梁,在中國建造史上屬當先程度。它懸空高、跨度大是亞洲海拔最高的一座欣賞橋。該橋總投資230萬元,其鋼材能抵御零下42度酷寒。它高50米,跨度為58。8米,旁邊窄,兩邊寬,最寬處達5米,最窄處3米。在橋上是觀賞天燕云海跟晚霞的絕佳處。站在橋上,有一種寬淵博大,視線寬闊的地步,能夠將塔坪原始森林和紫竹河谷一覽無余。同時當?shù)厝酥v,這里原是一條龍脈,當年修209國道時將龍脈給炸斷了,所以當初修了這座云天飛渡將龍脈聯(lián)接起來了。

紫竹河谷。

紫竹河谷是一個三面環(huán)山的集水區(qū),海拔高差近20xx米,這里氣象潮濕,人類運動損壞較少,保留有比擬原始、豐盛的森林植被類型。該區(qū)稀釋著我國南從秦嶺、淮河,北至漠河順次散布的山地暖溫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中山帶落葉闊葉林,中山帶溫帶落葉闊葉、常綠針葉混交林和亞深谷寒溫帶常綠針葉林等四種植被類型。生態(tài)體系完全,生物物種多樣,椐不完整統(tǒng)計,該區(qū)領有高等維管教動物20xx多種,高級動物400多種,其中有20余種受國度重點維護。就森林植物類型而論,該地域是我國北亞熱帶少有的資源最豐碩的山地之一。因為河谷中眾多的落葉闊葉和常綠闊葉樹像一個個噴水壺大批的蒸騰水分,據(jù)說一棵樹出產(chǎn)一公斤干物資,要蒸騰一千公斤的水分,這些蒸騰的水分便凝固成霧氣,沉沒在的森林的上空,每當雨過天晴,便會形成洶涌澎湃的云海,有時如小溪奔淌;有時似絹帶縹緲,有時似仙女散花,傾刻間形成浩如煙海,山峰在云海中時隱時現(xiàn),樹木在云霧中若明若暗,群山如列島、似風帆,不是空中樓閣而勝似子虛烏有。但更奧妙壯觀的便是佛光,佛光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呈現(xiàn)過,一是四川的峨眉山,一為神農架的燕子埡,佛光的構成存在必定前提的限度。它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有云海作參照物。第二、具備四周高山,中間為谷地的特別地形。第三,必需有陽光照耀在云海之上并形成45度夾角,多少經(jīng)折射和散射后才干形成一輪壯麗多彩的光環(huán)。獨特之處是光環(huán)能將人和物體映入光環(huán)中,造成“人在光環(huán)中,光環(huán)隨人動”的巧妙氣象。

會仙橋。

穿過云天飛渡橋,我們就上了會仙橋,會仙橋相傳是炎帝神農氏和太上老君下棋、聊天的處所。前面的觀景臺有成長在石縫中的香柏樹,順風搖曳、婀娜多姿、依然那樣郁郁蒼蒼,鴛鴦樹給無數(shù)有情人作出了榜樣,千百年來仍然那樣相依相偎、忠貞不喻,向大天然訴說著古老的戀情故事。

神龜探海。

沿步游道繼承往前行,未幾我們就會來到龜頭巖,傳說此山中有一只神龜,是鎮(zhèn)山之寶,可保塔坪庶民安全,一旦神龜離去,便會有災害來臨。有一天一位風水先生覺察神龜有離山出奔的跡象,就號令塔坪百姓捐資。建筑六梭九級的寶塔一座,以便鎮(zhèn)住神龜,當寶塔建到第八級時,神龜已從山中露頭。當?shù)匕傩照撇枷傧闵瞎敹Y膜拜,并請求修塔的工匠在一個晚上把第九級塔建起。第二天一早六棱九級塔全體竣工,再看神龜?shù)念^已變成了巖石,就這樣神龜永遠留在了山中,保佑著塔坪一方百姓的安然。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五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我們三峽參觀。我姓張,是武漢國際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呢,可以叫我小張或者張導。路上呢,大家如果有問題或者建議,可以盡量的提出來,我會在合理和可能的情況下,盡力滿足大家的。那么,希望大家能在這次旅途中玩的開心!

在我們到達景點之前呢,我想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三峽的概況。

長江三峽是我們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全國40佳旅游景觀之首。她西起重慶奉節(jié)的白帝城,東至我們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之一。之所以稱為三峽呢,是因為她是由著名的三段峽谷組成的,分別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而她們又分別以“雄偉,秀麗和險峻”而著稱。

三峽的風景是非常漂亮的,而其人文景觀和地域的歷史文化更令她增色不少。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就曾三過三峽,并留下《朝發(fā)白帝城》這首千古名詩。三峽不光是楚文化的搖籃,也是巴文化的發(fā)祥地,而這兩種文化經(jīng)過長時間的交融,早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巴楚文化。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就是楚鄉(xiāng)人民為表的對屈原的崇敬而進行的一種祭祀活動。還有巴東的背簍世界和土家族人的獨特婚俗也是獨具民族特色的。除了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三峽地區(qū)還有著豐富的民間曲藝,像花鼓,評書啦。而三峽民間工藝的美術魅力則主要體現(xiàn)在:服飾,首飾,雕刻,建筑等方面了,建筑藝術最具地方特色的當屬“吊腳樓”和“回水歸池”的天井屋了。

那么接下來的旅程呢,我們會一一的感受到三峽非同凡響的魅力所在。

游客們朋友們請看,現(xiàn)在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三峽第一個峽谷,瞿塘峽了。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到大溪鎮(zhèn)。這是峽谷入口處,大家可以看到在這里兩面隔江對峙的絕壁,組成了一道天造地設的大門,這就是夔門。夔門自古以來就有“天下雄”的美稱。過了夔門,我們就進入了瞿塘峽。瞿塘峽雖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但兩岸的風景名勝卻非常的多。像,風箱峽、石棧道等等。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風箱峽。大家請看前面那個黃褐色的峭壁,上面有一道裂縫,裂縫上放著幾個好似風箱的東西,風箱峽便由此得名。那么那些酷似風箱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呢?原來竟是古代的棺木。據(jù)考證,那些懸棺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至于古人是怎樣把這么重的棺木掛上懸崖,至今仍是一個謎。

游玩了短暫的瞿塘峽之后呢,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巫峽。巫峽橫跨重慶湖北兩地。從重慶巫山縣的大寧河口一直延綿到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全長有45公里,是三峽中最完整的一個峽,因此也被稱之為“大峽”。巫峽兩岸的群峰以12峰為奇。而其中最俏麗者為神女峰了。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在神女峰的腳下。請大家抬頭看,在群山的峰頂旁有一人形石柱,大家看那像不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在深情地俯視著長江呢?而關于她的來歷也有一段感人的傳說。很久以前,一個漁夫出江大魚,不幸遇到暴雨,最終船毀人亡。而他的妻子每天都會來到峰頂守望,盼望著丈夫的歸來,可是很多年過去了,丈夫始終沒有回來,妻子則一直在那等待著,直到今天。這個感人的故事在千百年來廣為傳頌,神女峰也因此成為了夫妻間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美好象征。現(xiàn)在呢,我們的船也已駛出了巫峽,大家有沒有覺得江面頓時開闊了不少呢?而前面丘陵連綿,溝壑縱橫的就是著名的香溪寬谷了。這就是古代大美女王昭君的家鄉(xiāng)了。相傳,昭君出塞之前,曾回鄉(xiāng)探親,船經(jīng)過香溪時,她想在香溪中洗臉,可一不小心將脖子上的項鏈弄丟了,珠寶撒落在香溪中,從此,小溪就變得清澈見底,芳香四溢。人們就稱這條小溪為“香溪”。除了昭君,這里還孕育了我國第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如今這里又出現(xiàn)了一位“名人”,那就是曾轟動世界的神農架野人。

時間呢,過的非???,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三峽最后一個峽,西陵峽了。西陵峽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全長76公里,她是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的。西陵峽呢,有三個之最。首先她是三中最長的一個峽,自上而下,共分為四段;香溪寬谷,西陵峽上段寬谷,廟南寬谷,西陵峽下段峽谷。其次,她是自然風光最為優(yōu)美的一個峽,北宋著名政治文學家,歐陽修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最后呢,她是三峽的最險處。過去,這一帶觸礁沉船的事故層出不窮。青灘北岸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積死難船工的尸骨而得名的。當然現(xiàn)在的西陵峽經(jīng)政治后早已今非昔比了。西陵峽的主要景觀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和燈影峽。這就是著名的“西陵四峽”了。但我今天主要介紹的是西陵峽的燈影峽了。燈影峽是以形取景得名的。山上有四塊石頭,非常像《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滿載而歸的生動形象。而每當?shù)搅讼﹃栂φ盏臅r候呢,從峽中遠遠望去,他們就像皮影戲中的人物一般,非常有意思。所以這個峽就被稱之為燈影峽了。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們的旅程也馬上就要結束了。游歷一次三峽仿佛游歷了一次人生。曲折之后總會是平坦的。那么在這里呢,我十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有緣能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萬事如意,再見!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導游員,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覽歷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約70萬件,其中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舉世矚目的珍品。當然,在這些文物里面,就其發(fā)掘的意義和價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墓,其間出土的不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鐘,還有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的兵器、車馬器、樂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許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國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齊全為國內所罕見。眾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從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禮制、戰(zhàn)爭、科學技術以及日常生活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它實際上反映的是當時的文化。因此,我們到湖北省博物館,不僅僅是去參觀幾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憶古老的中華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種什么文化呢?在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國古代區(qū)域文化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第二搖籃,它孕育了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三種區(qū)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為重要,而那時的楚文化只是綜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蠻文化的余緒,特色還不多,水平也不高,幾乎是不足稱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發(fā)展。我們知道,春秋戰(zhàn)國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大動蕩、大轉變時期,不僅學術上百家爭鳴,而且戰(zhàn)爭頻繁,群雄割據(jù),諸侯爭霸。楚國正是在這樣一種時候不斷擴張。與此同時,楚文化在不斷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異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種區(qū)域文化。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談一談曾侯乙墓和曾國。曾侯乙墓的發(fā)掘地點是在今湖北隨州,距武漢市約165公里,從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來看,在禮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東西,但在許多器物上反映了強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則是周、楚文化藝術特色的綜合。因此,很難單純的把曾侯乙墓歸于楚文化還是周文化的范疇。學術界一般單稱其為曾侯乙墓,而不稱其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屬于周,又不屬于楚,而又同時具有兩者的特色,我們可否說它反映的是中國上古時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從這一點上看,曾侯乙墓發(fā)掘的意義不亞于甚至超過秦始皇陵的發(fā)掘,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常言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那么還是讓我們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余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和學術研究價值,這在同時代的墓中規(guī)模是較大的。

現(xiàn)在請大家看一看槨室模型,它是根據(jù)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個墓室分為兵室、禮室、和樂室三大廳,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參觀。

前面我們說過,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萬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間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請看,這件鹿角立鶴是這個古墓中造型藝術和鑄造工藝都比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鶴的身子、鳥的翅膀組合而成,當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這種動物的,它是人們想象出的一種仙鳥,放在墓穴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守護死者靈魂,防止鬼怪侵襲,再就是護送死者靈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鑄造工藝也是比較講究的,這反映了當時的青銅鑄造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禮器展廳中,共展出了禮器用品38種134件,是我國歷年出土青銅器數(shù)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時間里可以慢慢的欣賞,領略我國悠遠的古文化。

現(xiàn)在請大家和我一起到樓上繼續(xù)參觀。

最后大家將要看到的便是世界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編鐘源于我國原始社會,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巨大的鐘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全套編鐘總重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著優(yōu)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渾厚的低音、鏗鏘圓潤的中音、清脆響亮的高音,整套編鐘鑄造十分復雜,要經(jīng)過設計、制模、合金、澆鑄、鑄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編鐘的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處理得十分恰當。

這套編鐘以其造型美觀、鑄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寬廣、音色優(yōu)美、音頻準確而成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為了滿足各種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館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編鐘演奏,讓您徜徉于那悠悠的歷史長河之畔,聆聽這人間仙樂,所以,此行絕對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聆聽這個時間長廊傳來的音樂。

好了各位朋友,關于湖北省博物館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七

長江大橋,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上僅指宜賓岷江口以下長江段上的橋梁,廣義上則泛指長江干流上的所有橋梁。截至20xx年底,長江上已建和在建橋梁共100多座,其中沱沱河上2座、通天河上2座、金沙江上41座、長江上55座。宜賓岷江口以下55座橋梁全部為大型或特大型橋梁,并且橋名中均含有“長江”二字,宜賓岷江口以上45座橋梁大多為小型或中型橋梁,并且橋名中均不含有“長江”二字。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湖北長江大橋。

導游詞。

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南京長江大橋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fā)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

游客們:眾所周知,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來,卻一直阻隔著長江天塹,歷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220xx年,楚霸王項羽被劉邦所困,突圍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無法過江,折往江西,在安徽烏江鎮(zhèn)走投無路,只好拔劍自盡。至今在大橋北面的大廠鎮(zhèn)還保留著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也曾幻想著憑借長江天險,繼續(xù)負隅頑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軍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取得了勝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響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南京這個交通要塞城北的長江上架橋成了廣大人民的迫切愿望。

但是,長江水流急、江面寬,要架橋談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曾邀請美國橋梁專家來此考察,終因水文復雜、地質條件差,而得出無法建橋的結論。1960年我國建橋大軍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發(fā)揚大無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橋梁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艱難情形下,奮斗8年,耗資1.8億人民幣,耗用50萬噸水泥,100萬噸鋼材,終于建成了這座舉世聞名的長江大橋。從此“天塹變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不僅對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向世人證明了外國人認為辦不到的事中國人辦到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乡澘讨}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現(xiàn)在,我們的車已駛上了大橋的引橋了。這座大橋,由引橋和正橋兩部分組成,上層為公路橋,正橋長1577米,引橋長3012米,寬19.5米,可供4輛大卡車同時并行;下層為鐵路橋,全長6772米,寬14米,鋪設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兩端接地部分建有22個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橋孔。

請大家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們共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天塹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lián)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有人可能要問,在橋梁建設之前,是如何解決南北交通的呢?以前,南岸的下關到北岸的浦口,一直是溝通南北的重要渡口。1920xx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樞就是由浦口碼頭過江,在下。關碼頭登岸的。1938年,帝國主義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在下關和浦口修建了兩座棧橋,用兩條900馬力的輪渡,運送火車車皮過江。解放后,人民政府為了緩解這條航線的壓力,又增加了3條輪渡。但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和過江速度的緩慢,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大橋通車后,鐵路橋每天南來北往對開的列車多達100多列,每列火車通過“天塹”只需幾分鐘的時間,貨運列車的中轉時間比過去縮短了3個多小時。今天,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橋的運輸壓力也達到超負荷的地步,橋孔對大型貨輪的通過能力也顯得不足。為適應交通發(fā)展的需要,不久的將來,在這座大橋的東面,又將是長虹飛跨——建造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游覽武漢,我是小導游劉悅然,請大家多多關照。

朋友們,今天上午呢,我先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黃鶴樓,它曾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與江西的騰王閣、湖南的岳陽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F(xiàn)在隨我一起參觀黃鶴樓。

黃鶴樓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xx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了,現(xiàn)在我們所站的就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在廳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這幅《白云黃鶴圖》,它取材于《駕鶴登仙》的古神話,而黃鶴樓因仙得名說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畫中這位仙者跨鶴乘風而起,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黃鶴樓下的人群浮動,載歌載舞,祝愿仙人黃鶴能早返人世。

朋友們,請隨我上二樓游覽,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是被稱作一樓半的跑馬廊,在每兩層樓之間都會有這樣一個跑馬廊,大家想一想,外觀為五層的黃鶴樓加上這四個跑馬廊是不是共有九層呢?所以啊,黃鶴樓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層而為九層,登上二樓,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這篇《黃鶴樓記》,樓記兩邊有豐富的壁畫,剩下的時間請大家自由觀賞,一小時后在下面的龜蛇鶴雕塑那里集合。請大家游覽時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錢包和手機。

接下來,我們去游覽長江大橋。長江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橋。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211米。下面就請大家自行徒步走過大橋,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們在橋北頭集合。

各位朋友,今天武漢黃鶴樓、長江大橋的游覽活動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等有機會還給大家當導游!謝謝!

我們今天游覽的是被稱其為湖北的“呼倫貝爾”的大九湖風景區(qū),大九湖并非湖,而是一片沼澤地,屬山澗盆地,也是一處高山濕地。高山濕地在我國不多見。這里海拔1700米,面積為36平方公里,中間卻是17平方公里的平川,四周高山重圍,若是在平原地區(qū),這塊平地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抬頭見高山,地無三尺平”的神農架群山之中,出現(xiàn)這樣的大面積的平地,卻是少見的,大九湖因而享有“高山平原”的美稱。

大九湖位于神農架的西麓,緊鄰四川,靠近陜西,與重慶的巫溪、巫山縣交界,是神農架通向重慶的西大門,古來便有“一腳踏三省六縣”之說,也是神農架的四個鄉(xiāng)之一的——大九湖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到了大九湖之后,最有趣的還是扎向平川中的那些山頭,仔細數(shù)一下,您會發(fā)現(xiàn)有九座山峰,有的人看著覺得是九條蒼龍,在爭飲甘醇,龍頭、龍頸、龍身、龍尾無不形象逼真,活靈活現(xiàn),又有人說那是倒拖在湖中的九條牛尾,山頭依稀為牛腿、牛屁股。還有四句歌謠“四川過來九條牛,走到九湖未回頭,何時識得其中味,不出天子出諸侯”。

兩種說法不僅有形象依據(jù),而且還有歷史依據(jù),九龍爭飲說源出神農氏采藥釀藥酒時,引來了九龍爭飲,造就了“四周山縱橫,中間一地坪,綠樹滿坡生,水接天坑滲”的神妙景觀。相傳,當年的大九湖卻是一片水鄉(xiāng),一溜排開的九個湖泊,黑水河貫通著彼此,不過湖中盛的并不是水,而是神農氏泡制的抗寒藥酒,因而大九湖又叫大酒湖,酒香四溢,召來了九條蒼龍全喝醉了,整個身子也就永遠留在這了。

九牛說印證著“薛剛反唐”的故事,薛剛既是從大九湖躍出的諸侯,唐中宗被母后武則天貶為盧陵王駐守房州,卻心系長安,做夢都想重返京城,再登帝位。李顯得神農老祖指點,特命薛剛為帥,在大九湖屯兵、練兵,待時機成熟便起兵直搗長安城,一舉推翻武周王朝,恢復唐號,李顯再次登上中宗皇帝的寶座。

大九湖確實堪作這段歷史的見證,平原周圍,分布著10個屯兵點,分別叫做一字號、二字號、三字號直到九字號、帥字號,他們即為當年各營將士營地和元帥大帳的所在地,帥字號位置居中,最為險要,是薛剛元帥的大帳,千百年來,這的農民換了一代又一代,地名卻始終未改。

平原西面山坡上至今保留著鸞英寨、擂鼓臺等遺址,山槽間至今保留著卸甲套、九燈河的古名。鸞英寨即薛剛夫人紀鸞英的寨堡,它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擂鼓臺即薛剛點將演陣的故址,場面開闊,可容萬人。卸甲套流傳著薛剛兵敗,丟盔卸甲的故事。最便游賞的還是那座“娘娘墳”,它位于平原中部的南側,是一個大土堆,堆上原生有兩棵櫟樹,須三人合抱,前些年,才被雷電劈倒。娘娘指花月姑,她是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的愛妾,才貌兼?zhèn)?,文武雙全,隨武三思征討薛剛,卻與陣前唐將調情,被夫君碎尸萬段,拋尸荒野,一群神蟻,不忍目睹慘狀,銜回尸體,終成一座土墳,這便是娘娘墳的來由。

大九湖在本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了新的飛躍,繼酒九公路修通后,林區(qū)政府就制定了開發(fā)大九湖的宏偉計劃,包括三大工程:1、首先修渠排水,變沼澤為田園,井格形的排水渠網(wǎng)已經(jīng)建成,梅花鹿、巴山黃牛、馬頭羊在此得到迅速發(fā)展;2、同時進行的是草場建設工程,已種植紅三葉、白三葉等優(yōu)質牧草近萬畝;3、還有藥園建設工程,這盛產(chǎn)獨活、黨參、三七、杜仲、當歸等多種藥材,還可以種植糧食、山果等,這些都已成為當?shù)剞r民致富的主要財源。

·天門導游詞·大水井導游詞紅樓導游詞·木蘭天池導游詞·武漢長江大橋導游詞。

大九湖還有兩個游人必到的場所,一是梅花鹿圈養(yǎng)場,梅花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體態(tài)玲瓏清秀,十分招人喜愛。我們所見到的梅花鹿原本不是神農架的,1986年,由國家科委和湖北省科委聯(lián)合立項,由國家撥款22萬元,在這里修建起5萬平方米的梅花鹿圈養(yǎng)場。1987年10月10日,神農架在宜昌市接受由吉林省雙陽鹿場贈送的22只黑龍江省左家實驗動物研究所贈送的10只良種梅花鹿,這些梅花鹿經(jīng)過精心喂養(yǎng),一直在大九湖繁育后代。

二是“枯木逢春”。與梅花鹿場東西相望的一棵400多歲的老櫟樹本已在50年代枯死,80年代卻爆出新芽,長出新枝,重新煥發(fā)了青春,當?shù)匕傩瞻堰@稱為大九湖騰飛的吉兆。

我們祝愿大九湖變得更美!

在武漢市,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1955年9月1日興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車。

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面高80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0.25米,可并列行駛四輛汽車。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三孔,共八墩九孔。每孔跨度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

具有民族建筑風格的兩端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行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個大橋異常雄偉瑰麗。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使人浮想聯(lián)翩。“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不僅將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并有力地促進工、農業(yè)的發(fā)展。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梁,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lián)政府的幫助,蘇聯(lián)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聯(lián)政府就撤走了全部專家,最后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武漢長江大橋西北始于漢陽龜山南坡,東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頭。由于龜蛇鎖江,江面狹窄,縮短大橋的長度。江底為兩山余脈,除7號墩地質條件較差外,正橋的7個橋墩都立在堅固巖石上。利用兩岸山勢,橋下凈空高,可滿足通航需要。大橋為公路鐵路雙層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長1156米。

正橋8墩9孔,每孔橋跨128米。橋墩基礎施工采用“管柱鉆孔法”,開創(chuàng)了中國建橋史上的新工藝。正橋鋼梁由平弦菱形連續(xù)梁組成,鋼梁設計三聯(lián),每聯(lián)三孔。鋼梁制作精確,由兩岸平衡懸臂向江心拼接合攏。連續(xù)梁由一組絞式固定支座和三組輥軸式支座所支撐。在最高洪水位時,橋下凈高18米,可滿足上行大型輪船的通航要求。

漢陽岸引橋長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橋長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過17.2米,均為鋼筋混凝土門式拱橋。連接正橋與兩岸引橋的橋臺為8層樓式橋頭堡,第8層在公路橋橋面兩側各設一對仿古雙檐小角亭,成為橋頭附近黃鶴樓與晴川閣之間的連結點。橋面上下兩層。下層設鐵路雙軌,南北列車可同時對開。兩側有2.25米寬小道,專供大橋養(yǎng)護人員行走。上層為公路橋橋面,車行道寬18米,可并行6輛汽車,設計荷載汽—18、掛—100,其兩側人行道寬2.25米。正橋人行道外緣為鑄鐵雕花欄桿,圖案有丹鳳朝陽、孔雀開屏、雄雞報曉、鳥語花香、菊黃蟹肥、石榴結籽、獼猴摘桃、魚躍荷香等。

武漢長江大橋人行道內緣后來增設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撞護欄。每隔32米矗立一對燈柱,兼作無軌電車供電線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橋燈遠望如過江銀龍,壯麗奇絕。大橋管柱基礎、墩臺、梁體及鐵路聯(lián)絡線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施工,公路橋橋面及兩岸引道由武漢市建設局協(xié)同施工。大橋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12.63萬立方米;安裝鋼梁24372噸;打入鋼筋混凝土管樁3000根,總長62.5公里;直徑1.5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柱224根,總長3752米。總結算投資1.38億元,大橋主體工程投資7189萬元。公路橋橋面由武漢市建設局負責維修管理,其余均由鄭州鐵路局武漢長江大橋橋工處維修管理。

經(jīng)過30多年運行檢驗,雖因航運事故大橋鋼梁嚴重受撞兩次,橋墩受船舶撞擊多達50次,正橋的穩(wěn)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長、負荷已趨飽和的狀況下,仍能保證火車和機動車的正常通行。橋梁的常年維護內容為:鋼梁油漆翻新,橋面易損件翻修和橋頭堡裝飾層的維修。漢陽岸引橋發(fā)生過嚴重的病害,經(jīng)維修加固后趨于穩(wěn)定。大橋通車前,一列鐵路貨車車廂經(jīng)輪渡過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個多小時。

大橋通車后頭5年,鐵路通過貨運量800多萬噸,縮短運輸時間約2400萬車小時,貨運費用的節(jié)約已超過大橋造價。公路橋部分,30多年中過橋車流量逐年增長,1988年晝夜行車在3萬輛次以上。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的修建為以后長江各處修建大橋積累了成功經(jīng)驗,培養(yǎng)造就了大批建橋骨干。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八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梁,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lián)政府的幫助,蘇聯(lián)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聯(lián)政府就撤走了全部專家,最后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武漢長江大橋西北始于漢陽龜山南坡,東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頭。由于龜蛇鎖江,江面狹窄,縮短大橋的長度。江底為兩山余脈,除7號墩地質條件較差外,正橋的7個橋墩都立在堅固巖石上。利用兩岸山勢,橋下凈空高,可滿足通航需要。大橋為公路鐵路雙層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長1156米。

正橋8墩9孔,每孔橋跨128米。橋墩基礎施工采用“管柱鉆孔法”,開創(chuàng)了中國建橋史上的新工藝。正橋鋼梁由平弦菱形連續(xù)梁組成,鋼梁設計三聯(lián),每聯(lián)三孔。鋼梁制作精確,由兩岸平衡懸臂向江心拼接合攏。連續(xù)梁由一組絞式固定支座和三組輥軸式支座所支撐。在最高洪水位時,橋下凈高18米,可滿足上行大型輪船的通航要求。

漢陽岸引橋長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橋長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過17.2米,均為鋼筋混凝土門式拱橋。連接正橋與兩岸引橋的橋臺為8層樓式橋頭堡,第8層在公路橋橋面兩側各設一對仿古雙檐小角亭,成為橋頭附近黃鶴樓與晴川閣之間的連結點。橋面上下兩層。下層設鐵路雙軌,南北列車可同時對開。兩側有2.25米寬小道,專供大橋養(yǎng)護人員行走。上層為公路橋橋面,車行道寬18米,可并行6輛汽車,設計荷載汽—18、掛—100,其兩側人行道寬2.25米。正橋人行道外緣為鑄鐵雕花欄桿,圖案有丹鳳朝陽、孔雀開屏、雄雞報曉、鳥語花香、菊黃蟹肥、石榴結籽、獼猴摘桃、魚躍荷香等。

武漢長江大橋人行道內緣后來增設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撞護欄。每隔32米矗立一對燈柱,兼作無軌電車供電線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橋燈遠望如過江銀龍,壯麗奇絕。大橋管柱基礎、墩臺、梁體及鐵路聯(lián)絡線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施工,公路橋橋面及兩岸引道由武漢市建設局協(xié)同施工。大橋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12.63萬立方米;安裝鋼梁24372噸;打入鋼筋混凝土管樁3000根,總長62.5公里;直徑1.5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柱224根,總長3752米??偨Y算投資1.38億元,大橋主體工程投資7189萬元。公路橋橋面由武漢市建設局負責維修管理,其余均由鄭州鐵路局武漢長江大橋橋工處維修管理。

經(jīng)過30多年運行檢驗,雖因航運事故大橋鋼梁嚴重受撞兩次,橋墩受船舶撞擊多達50次,正橋的穩(wěn)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長、負荷已趨飽和的狀況下,仍能保證火車和機動車的正常通行。橋梁的常年維護內容為:鋼梁油漆翻新,橋面易損件翻修和橋頭堡裝飾層的維修。漢陽岸引橋發(fā)生過嚴重的病害,經(jīng)維修加固后趨于穩(wěn)定。大橋通車前,一列鐵路貨車車廂經(jīng)輪渡過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個多小時。

大橋通車后頭5年,鐵路通過貨運量800多萬噸,縮短運輸時間約2400萬車小時,貨運費用的節(jié)約已超過大橋造價。公路橋部分,30多年中過橋車流量逐年增長,1988年晝夜行車在3萬輛次以上。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的修建為以后長江各處修建大橋積累了成功經(jīng)驗,培養(yǎng)造就了大批建橋骨干。

大約四千多年前,在現(xiàn)在的重慶、湖北、四川境內曾經(jīng)生活著一個遠古族系,他們被人們稱做巴人。古代巴人在長江流域創(chuàng)造了可與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文明。然而,在兩千多年前,這個古老的民族卻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伴隨著文獻資料和種種神話傳說,巴人文化像一團云蒸霧靄的謎,留給后人無盡的想像空間。

隨著三峽工程的正式啟動,庫區(qū)水位將達到135米,這意味著長江流域100多處古代巴人的遺址和墓地有可能被永久地埋藏。為了搶救發(fā)掘巴人遺跡,600多名考古專家聚集在這里,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工作是否能夠解開巴人的千古之謎呢!

在中國古代的星宿學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白虎星直接主宰著人間的兵戈和戰(zhàn)爭,是充滿殺伐之氣的戰(zhàn)神。商周之際的滅紂興周戰(zhàn)爭中,有一支勇猛善戰(zhàn)的軍隊深得周武王贊譽,他們被稱為虎賁和虎士,這是早期的巴人武士。虎后來也成為漢文化中的重要內容。

《后漢書》成書的時間較晚,當中有關巴人圖騰、起源及巴人第一個君主廩君的記載雖含有很濃的神話成份,卻仍被諸多史學家當做_巴人之謎的重要依據(jù)。書中載道:"廩君死,魂魄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我們很難否認其真實性,巴人崇虎以白虎為圖騰和祖先,已被近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所證實。

更重要的發(fā)現(xiàn)在1998年的三峽地區(qū)考古中出現(xiàn),書中記載的以人祭虎的情形成為考古人員眼中的真實圖景。在一座巴式墓中,巴人武士的遺骸旁,除了隨葬的青銅兵器外,腳底駭然放著兩顆人頭骨,很顯然這屬于人祭的犧牲者。另一個墓穴中的死者首身異處,作為祭品,他的身體曾被刀斧切割成數(shù)段。這些偶然與必然在幾千年后被神秘的連在一起,許多疑團的_和解釋,也因此而有了可能。這就是現(xiàn)代考古學的力量。

關于巴人先皇廩君的死因,書中并無細考結論。拋去神話的成份,我們可能窺見遠古的真實故事。《后漢書》中的稟君時代,巴人已經(jīng)擁有相當?shù)臐O獵經(jīng)濟、部落間的軍事沖突與征服已十分普遍。書中記載的稟君部族殺人血祭,已透露出稟君死亡的蛛絲馬跡,作為開疆拓土并得到血祭的軍盟首領,他只能是死于征戰(zhàn),這是歷史真實中的稟君,作為一個英雄,他被后來的巴族尊為他們永遠的神祗——白虎。

在古代巴人的精神世界中,白虎與祖先有著同樣的含義,親人死后就成了祖先,而祖先就是白虎、虎吃人血。所以在漫長的時光中,人祭的習俗便一直傳了下來。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位于長江水道之上,連接漢陽區(qū)與武昌區(qū),南距上游鸚鵡洲長江大橋約2千米,北距下游武漢長江隧道約7千米;該橋西起漢陽區(qū)楚琴立交,上跨晴川大道以及長江水道,東至武昌區(qū)沿武珞路至中山路;其中,西岸沿途線路為龜山南路,東岸沿途線路為武珞路。

民國2年(1920_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國立北京大學(現(xiàn)北京大學)工科德國籍教授喬治·米勒帶領夏昌熾、李文驥等13名土木門學生,到武漢來對長江大橋橋址進行初步勘測和設計大橋的實習;雖此次規(guī)劃未獲實行,但其選址被歷史證明為十分適宜,與此后幾次規(guī)劃選址基本相同。

民國20_年(1920_年),國民政府成立武漢特別市政府,而劉文島就任武漢特別市市長后,再次邀請華德爾來華,研商武漢長江建橋之事,可惜由于建橋耗資巨大而無下文,加之國民政府正忙于應付內部軍事派系斗爭,包括蔣桂戰(zhàn)爭、中原大戰(zhàn)等內戰(zhàn),無暇顧及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

你去過武漢嗎?你知道武漢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嗎?你知道武漢有多少著名的景點嗎?哈哈,被我的問題問到了吧!你不知道吧!武漢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木蘭天池、晴川閣、武漢大學、黃鶴樓、長江大橋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雄偉的長江大橋,它是武漢標志性的景點之一。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湖北省武漢市,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中國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它的造型新穎,氣魄宏偉,像一條巨龍橫臥在長江上。

武漢長江大橋的上層是公路,兩頭有很長的引橋。走上環(huán)形引橋,右側是人行道,左側是車行道。在引橋盡頭的一塊石碑上刻著閃閃發(fā)光的四個大字“長江大橋”。由南到北,大橋兩側的欄桿都是用閃亮的方剛大理石建造而成。人行道由方形水泥磚鋪成。路邊一排整齊的路燈,高大筆直,托著三個正方形的玻璃燈。晚上燈火齊明,美麗的大橋像一條七色的彩帶飄在長江上面。在大橋兩端是高約35米的橋頭堡,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七層,橋頭堡的堡亭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紅珠圓頂,橋頭堡內有電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廳之中有建橋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觀看、欣賞,追憶逝去的歲月,感觸英雄的博大氣概。

武漢長江大橋的下層為復線鐵路。全橋總長1670米。平均每隔六分鐘就有一輛列車通過,如此高頻率的使用,當轟鳴的火車駛過時,也只是輕微地帶動橋身的顫動,可見大橋是多么的堅固。

50年前,一條飽含著喜悅的電波歡快地跳躍著飛向大江南北:“武漢長江大橋通車了!”數(shù)千年來長江天塹有舟無橋的歷史,隨著“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而結束了。大橋的建成不僅給當?shù)鼐用竦某鲂袔砹朔奖悖浅蔀榱诉B接中國南北交通的要津和命脈,真不愧是“萬里長江第一橋”啊!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九

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大別山游覽觀光。經(jīng)過長途的跋涉,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叫賀捷,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賀。這位是司機趙師傅,他開車多年,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乘坐他的車,請大家放心。如果你們有什么需要或要求請盡管提出,我會竭盡所能的為你們服務。愿我的服務能夠讓你們渡過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

說到大別山,我想大家的第一個反映就是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壤,是革命根據(jù)地。無數(shù)革命先輩們在這里留下了戰(zhàn)斗的足跡。其實,大別山還是一個旅游、避暑、度假的勝地。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已經(jīng)被開發(fā)為“大別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在這里不僅可以讓你飽賞奇峰、險嶺、怪石、云海之神奇,還可以讓你盡情領略天堂秀水的風韻。

大別山共有天堂寨大別雄風自然風光游覽區(qū)、青臺關古關名剎游覽區(qū)、薄刀峰避暑休閑游覽區(qū)、九資河大別山田園風光游覽區(qū)、天堂湖水上樂團等五個景區(qū),公園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公園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氣溫16.4c?,F(xiàn)有野生植物1487種,動物634種。一九九六年五月林業(yè)部組織專家組對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資源進行了綜合考察和評審,一致認為具有極大的開發(fā)價值,并正式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今天我們主要游覽天堂寨景區(qū)。

天堂寨是大別山主峰,號稱中原第一峰。公園內最神奇的景觀便是山!景區(qū)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稱。行于天堂山中,層巒疊障,仿若溶入萬山懷抱之中。或見孤峰獨秀,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或見雙峰對峙,壁立千仞,一爭高下;或見群峰林立;遮天蔽日,氣勢磅礴。攀緣而上,遙見群山爭雄競秀,千姿百態(tài)。有的如同猛虎長嘯,有的神似雄獅怒吼,有的仿似靜坐彌勒,有的如佛臥天堂,有的好像巨型筆架。形態(tài)逼真,令人嘆為觀止。天堂睡佛、哲人觀海(徐公崖)、大別神龜被人們譽為“天堂三絕”,更是尉為奇觀。天堂寨溝壑縱橫,曲折幽長,競顯深奧之形。澗中泉石錯落,鳥語喃喃。溪畔林木掩映,翠竹藏幽,盡顯自然本色。天堂水色秀麗,碧波流長。這里的水以清澈透明、甘甜滋潤而稱著。景區(qū)內溪流蜿蜒曲折,縈回于山谷之中,常呈幽邃、深奧之形,時而流水穿山破巖,揮灑自如,似銀河傾瀉,如玉練常舞,噴珠濺玉,吞吐瓊漿,造就了美妙絕倫的瀑布景觀。時而澗流瀟然舒緩,時而迂回輾轉,碧綠澄清,波光粼粼。谷中流水,大堰如鏡,小潭似珠。堰潭相連,鏡珠相嵌,清純透明,幽雅絕俗。

這兒就是神仙谷,它美景如畫,充滿了神奇色彩。神仙谷傳說是太上老君所鐘愛的和活動頻繁的地方。大家看,塊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臺,叫做天臺。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兩級相連的瀑布,相傳池中有一對鯉魚被太上老君的仙氣所感染,游入不遠處的雙龍?zhí)?,聽老君誦經(jīng)傳道。雙龍?zhí)秾崬樘焯镁啪凶畲蟮膬煽凇熬保覂删噙B,兩潭之間有一巨大平臺即“誦經(jīng)臺”。此即太上老君誦經(jīng)布道之道臺。每當老君潛心布道時,兩鯉魚也潛心聆聽,日久皆羽化成龍,修成正果,所以后人稱此二井為“雙龍?zhí)丁薄?/p>

大家眼前的這個洞,相傳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飲食的地方,所以人們?yōu)樗∶邢扇硕?。仙人洞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洞內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處,靠洞底還有太上老君下榻的石床,這是太上老君的仙人灶,在不遠處還有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奕洞”,在仙人洞旁邊還有“雙龍出谷”。神仙谷河水至此被一巨石一分為二,從其兩側潺潺流下,似兩條銀龍歡快地奔出山谷而去。

大家現(xiàn)在所看到的就是被人們譽為“天堂三絕”之一的哲人峰。大家請細看,這個峭壁高約100米,酷似一碩大頭顱,闊額濃眉,高高隆起的鼻梁,肉質豐厚的嘴唇,凝思北望,仿佛在思索著一個重大的哲學命題。這里的建筑,統(tǒng)一為明清式。大多都是依山就勢掩映布局。相當具有山寨特色。山路崎嶇,請大家小心腳下,注意安全。這里看似不起眼,其實呀它具有相當有利的軍事條件。

在解放戰(zhàn)爭中,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我軍由戰(zhàn)略防御轉入戰(zhàn)略進攻的歷史轉折點。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主力——劉鄧大軍,依照黨中央的戰(zhàn)略方針,以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人魯西南強渡黃河,躍進大別山,勝利的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大反功的序幕。到10月中旬,劉鄧大軍已控制了長江北岸江防150多公里。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哲人峰的峰頂了,在這兒,環(huán)視天下,則可見十萬大山擁拜于下。向北可望中原,南眺荊楚山水盡收眼底。凌晨觀日出好似置身于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則如在仙宮信步。每當雨過天晴,早晨登峰觀云海更是氣象萬千,茫茫云海,層層煙流,青黛色的群山,像白浪淘天的大海中的漁舟,時隱時現(xiàn),又似條條蒼龍翱翔起舞,吞云吐霧。景色壯觀,令人嘆為觀止。可惜呀,我們時間有限,不能一同欣賞這種美景,如果下次你有機會再來大別山,一定不要錯過這景色哦!

這邊就是摘星峰,故名思意,我們已經(jīng)快到天邊了。它兩面都是萬丈深淵,只有一條石徑攀援而上,其險境程度令人處目驚心。山脊上長滿了千年古松,松樹的根皆攀崖而生,向人們展示其巨大的生命力。摘星峰頂上的幾塊巨石,獨立于峰頂之上,仿佛天外飛來之物。

導游詞范文。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游覽武漢,我是小導游劉悅然,請大家多多關照。

朋友們,今天上午呢,我先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黃鶴樓,它曾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與江西的騰王閣、湖南的岳陽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現(xiàn)在隨我一起參觀黃鶴樓。

黃鶴樓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xx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了,現(xiàn)在我們所站的就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在廳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這幅《白云黃鶴圖》,它取材于《駕鶴登仙》的古神話,而黃鶴樓因仙得名說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畫中這位仙者跨鶴乘風而起,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黃鶴樓下的人群浮動,載歌載舞,祝愿仙人黃鶴能早返人世。

朋友們,請隨我上二樓游覽,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是被稱作一樓半的跑馬廊,在每兩層樓之間都會有這樣一個跑馬廊,大家想一想,外觀為五層的黃鶴樓加上這四個跑馬廊是不是共有九層呢?所以啊,黃鶴樓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層而為九層,登上二樓,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這篇《黃鶴樓記》,樓記兩邊有豐富的壁畫,剩下的時間請大家自由觀賞,一小時后在下面的龜蛇鶴雕塑那里集合。請大家游覽時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錢包和手機。

接下來,我們去游覽長江大橋。長江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橋。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211米。下面就請大家自行徒步走過大橋,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們在橋北頭集合。

各位朋友,今天武漢黃鶴樓、長江大橋的游覽活動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等有機會還給大家當導游!謝謝!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一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墻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干原腹地,是產(chǎn)生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輝映并重,可與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的發(fā)祥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荊州又是三國文化誕生和繁衍的歷史勝地。魏、蜀、吳三國時代,這里曾是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一百二十回《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回的內容涉及荊州?!皠浣枨G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荊州的古老底蘊,更可上溯到綿延久遠的史前時期。距今5、6萬年前的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就在古城東北4公里處;古城附近已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0余處。無可置疑的史跡辯地告訴人們,荊州這塊古老的熱土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荊州古城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重鎮(zhèn)。秦時,這里置南郡設江陵縣。漢時,沿習秦制,漢武帝劃全國為十三州,荊州是其一。其時,荊州城已是當時全國的十大商業(yè)都會之一。三國時,這里是爭霸的要津。此后,東晉末年的安帝,南朝時的齊和帝、梁元帝、后梁宣帝,隋時的后梁王以及唐末五代十國時的南平國王等,先后有11個紛爭王侯在此稱帝(王)建都,長達100余年。唐代的荊州是陪都,稱“南郡”,與長安城南北呼應。元代時,這里曾是荊湖行省省會。明代洪武年間,這里是湖廣分省的省會。明以后,這里一直是州(府、署)、縣的治所。荊州在中國漫長歷史的演進中,所處的這種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荊州古城的發(fā)展與進步。

荊州古城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跡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跡,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shù)不勝數(shù)。荊州古城墻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跡之一。據(jù)《后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墻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jīng)最新古城垣考古發(fā)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墻是我國延續(xù)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fā)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后發(fā)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xiàn)城墻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fā)現(xiàn)、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于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fā)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墻沒有發(fā)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范圍內;土城墻遠遠早于磚城墻。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fā)現(xiàn)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筑的石灰糯米漿城墻。此段城墻雖經(jīng)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現(xiàn)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磚城厚約1米,墻內垣用土夯筑,下部寬約9米。墻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筑。磚城通高9米,周長11281米。磚城墻體用特制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筑。特制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制有文字。游客在攀登東門城樓的馬道上即可見到部分已采取保護措施的文字磚。文字磚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從文字磚記載的產(chǎn)地得知,城磚非只出自原荊州地域,鄂豫陜三省交界的均州、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靖州、江西省的茶陵以及湖南全省均有文字磚砌在荊州城垣上。而荊州城墻上發(fā)現(xiàn)最早的、有年號的文字磚是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此磚比在萬里長城上發(fā)現(xiàn)的萬歷年間的文字磚要早207年。文字磚是荊州古城墻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同時也是人們游覽古城賞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荊州古城墻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亦稱公安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除小東門之外,其他五座城門均有閭門,為二重門,二門之間有甕城,二重門各設一個木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厘米厚的閘板,以防水患。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后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甕城,以便“甕中捉鱉” ,致攻城之敵于死地。為緩解城內交通,建國以后,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新開的城門均無甕城。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xiàn)只有東門和大北門兩處有城樓。因此,游覽領略古城墻風采,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大北門。 東門又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于明代,現(xiàn)城樓為1988年重建。東門是迎接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甕城也最大。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驛道出口,人們在這里送親友遠行,習慣折柳相贈,祝福平安,故大北門又稱柳門。大北門城樓名“朝宗樓”,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大北門城樓是古城墻上唯一尚存的城樓古建筑。此樓古樸壯觀,電影《小花》、《路漫漫》、《戰(zhàn)國鐘聲》等均在此拍攝過外景。賓陽樓和朝宗樓內均設有樓梯,游客可登臨其上居高臨下,飽覽古城的萬千神韻。

荊州古城墻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堅固的墻體和甕城等建筑外,城墻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城墻上建有城垛4567個,炮臺26個以及藏兵洞4個,而如今最具作戰(zhàn)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shù)暗設的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墻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 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fā),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致,游客到公安門景點南側百余米處即可觀賞領略到荊州古城墻上的這一特有軍事設施的風采。 荊州城古老且歷經(jīng)滄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愛。特大型環(huán)城公園的興建,使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內涵豐富的新景觀:城墻上行人,內環(huán)道上驅車,外環(huán)道跑馬,護城河上蕩舟。古老的荊州城正煥發(fā)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異彩。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二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現(xiàn)在的洪湖只有384平方公里,而其在歷史上最大的面積為734平方公里,人類的開發(fā)是造成洪湖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洪湖平時正常水位下的平均水深不到2米,最深處也僅5米左右,枯水時湖水幾乎可以全部泄容。現(xiàn)在國家正在推廣大面積的退田還湖,相信要不了多長時間,洪湖便會慢慢恢復昔日的容顏,到那時希望大家再來洪湖。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洪湖之行的第二站——瞿家灣。瞿家灣距洪湖市區(qū)58公里,是一個典型的湖鄉(xiāng)集鎮(zhèn),在我們腳下這條寬不到5米,長達400多米的石板街的兩旁就是明清一條街。這些建筑古樸典雅、飛檐翹壁、雕龍畫鳳,大多是明末清初修建的,500多年過去了尚完好如初。1988年1月13日,這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991年國家文物局曾兩次在這里召開全國革命紀念舊址保護工作座談會。

瞿家灣彈丸小鎮(zhèn),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卻容納紅軍,赤衛(wèi)隊千軍萬馬,嚇得敵人膽戰(zhàn)心驚,它在湘鄂西革命中獨領風騷的歷史地位,連同在這里發(fā)生的革命壯舉一起名揚九州。

徜徉在小鎮(zhèn)的石板街上,沉吟在舊址的每一處,這里的“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等39處舊址,都在向人們陳述那難忘歲月中血與火的戰(zhàn)斗。湘鄂西區(qū)是形成較早,規(guī)模較大,堅持時間較長的蘇區(qū)之一,而瞿家灣是湘鄂西蘇區(qū)的紅色首府,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重要的革命根據(jù)地。

第2頁/(共2頁)萬多的紅軍,到與六軍團匯合前只剩下了四千人。這是湘鄂西革命史上最慘痛的教訓,給湘鄂西的革命事業(y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對面是湘鄂西省委會的舊址,1932年1月22日,湘鄂西省第四次代表大會在瞿家灣召開,選舉產(chǎn)生了以楊光華為首的中共湘鄂西省委。這次大會從政治上、組織上鞏固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追隨者在湘鄂西的領導地位,為其全面,深入的推行左傾錯誤創(chuàng)造了條件,特別是借“肅反”之名,利用各種借口打擊和殺害堅持正確路線的紅軍將領及地方干部,造成了群眾與黨、與紅軍的關系疏遠,甚至導致不信任,妨礙了第四次反“圍剿”準備工作的進行,使革命力量受到嚴重損失。王明左傾路線的推行,加之國民黨政府實行經(jīng)濟封鎖,洪湖中心區(qū)出現(xiàn)了難以克服的困難,糧食、食鹽和其他副食品嚴重短缺,財政收入銳減,物價上漲,軍政人員供給緊張,洪湖中心區(qū)面臨嚴峻地考驗。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的舊址,瞿家灣從軍事方面來講,可以說是中國工農紅軍二方面軍的發(fā)祥地。早在1927年“8·1”南昌起義失敗之后,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僅僅依靠人民用梭鏢加土槍,以暴動的方式從洪湖地區(qū)拉開序幕,逐步擴展到湖南兩省西部的廣大區(qū)域,建立了鞏固的革命根據(jù)地,后因湘鄂西蘇區(qū)“肅反”的錯誤行為和洪湖蘇區(qū)發(fā)大水,革命隊伍被迫從這里撤離,遷至監(jiān)利縣周家嘴,后轉移到江南南平,與王震、肖克領導的匯合整編成二方面軍,最后經(jīng)歷了歷史上最艱難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至此,瞿家灣作為湘鄂西首府的地位也暫告一段落。

好了,朋友們,參觀到這里,這次的洪湖之旅就已經(jīng)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歡迎您的再次光臨,祝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三

昨天,我們去了一趟老家(東木口村)附近的“燕子崖”與“一線天”,這兩處景點都在開發(fā)與籌建中,雖然工程并未完善,但從兩處建筑的雛形來看,足以體現(xiàn)兩個字——“奇”!“險”!特別是攀爬燕子崖的過程,驚險自在其中,稍有不慎便有跌入萬丈深淵的可能!

踏著落葉鋪就的崎嶇山路,腳下感覺松松軟軟的,又因為被茂密的枝葉遮擋著,土地是潮濕的,尚有幾分光滑。灌木叢林中偶爾傳來幾聲山鳥的鳴叫,給整座山嶺帶來一些生機!

一路上,經(jīng)過向陽的山坡,時不時能看到壁虎悠閑地攀爬在自己的“地盤”上,聽到我們的腳步聲,便嚇得四處逃竄,心里略有幾分歉意,感覺是我們驚擾了它們。野花開在小路的兩旁,清新而優(yōu)雅,雖然孩子喜歡,但也不忍采摘,擔心沒有花的陪伴,山林會感到寂寞與無聊。

因為還未到深秋,山上的紅葉雖已泛紅,但紅得并不鮮艷,不過周圍有一簇簇的黃葉相稱,倒也有幾分妖嬈。

風吹過松林發(fā)出的聲音,像風吹過海面發(fā)出的聲音——松濤陣陣,引得我們駐足聆聽,美妙極了!

我們一直爬到了燕子崖的最高峰,峰頂只有10平方米左右,周圍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四周都是懸崖峭壁,感覺每走一步都是危險,連照相都不敢拉開距離,愛人一再提醒我:“別亂動!”我好奇地探頭向下望,不想他已開始大聲呵斥我了,因為真的很危險!我不禁暗暗想笑:看來他還是蠻在乎我的嘛!

上來時,根本沒有路,是攀著懸崖上去的,同行的是愛人單位的一位同事,也是帶著家人,只攀爬到了一塊巖石上,便膽戰(zhàn)心驚地再不敢爬了,我伸手扶他時,感覺他的手冰涼且顫抖得厲害,看來的確是害怕了。

據(jù)說這里曾經(jīng)是土匪窩藏的地方,其隱蔽與險峻也是毋庸置疑了。

從“燕子崖”返出來,我們又去了附近的“一線天”,這里的建造已初具規(guī)模,巍峨高大的城門,漢白玉欄桿圍砌的一潭人工湖,山上特意裸露出來的奇形怪狀的砂石,充滿了浪漫與詩意!

所謂的“一線天”便是兩邊的懸崖相隔不足一米,中間形成一條通道,只能容得下一人側著身子通過,狹窄的通道大約有三四米的距離,置身其間抬頭仰望,天空便成了一條線,也算是一道奇觀!通道的盡頭便是人工鑄造的一副天梯,自上而下有20多米,下面是天然形成的溶洞,這一奇妙的景致,真所謂鬼斧神工!

“燕子崖”與“一線天”這兩處景觀,雖然在我們縣城之內,甚至因為太近而忽略了它們的存在,但今天的游玩,的確讓我看到了家鄉(xiāng)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與壯大,為我們盂縣有這么美妙而驚險的去處感到興奮與自豪!

回來時路過崔家莊胡連柱(我曾經(jīng)的同事)家,院外的一棵梨樹上掛著滿滿一樹梨,我們隨手摘了幾個,一邊走一邊吃,感覺好輕松好愜意,仿佛吃到嘴里的是鄉(xiāng)村的淳樸與恬靜,勾起了多少我們對童年的回憶!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四

武漢長江大橋(wuhanyangtzeriverbridge)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連接漢陽區(qū)與武昌區(qū)的過江通道,位于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筑之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湖北長江大橋的。

導游詞。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南京長江大橋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fā)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

游客們:眾所周知,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來,卻一直阻隔著長江天塹,歷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220xx年,楚霸王項羽被劉邦所困,突圍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無法過江,折往江西,在安徽烏江鎮(zhèn)走投無路,只好拔劍自荊至今在大橋北面的大廠鎮(zhèn)還保留著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也曾幻想著憑借長江天險,繼續(xù)負隅頑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軍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取得了勝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響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南京這個交通要塞城北的長江上架橋成了廣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長江水流急、江面寬,要架橋談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曾邀請美國橋梁專家來此考察,終因水文復雜、地質條件差,而得出無法建橋的結論。1960年我國建橋大軍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發(fā)揚大無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橋梁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艱難情形下,奮斗8年,耗資1.8億人民幣,耗用50萬噸水泥,100萬噸鋼材,終于建成了這座舉世聞名的長江大橋。從此“天塹變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不僅對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向世人證明了外國人認為辦不到的事中國人辦到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乡澘讨?澤-民題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現(xiàn)在,我們的車已駛上了大橋的引橋了。這座大橋,由引橋和正橋兩部分組成,上層為公路橋,正橋長1577米,引橋長3012米,寬19.5米,可供4輛大卡車同時并行;下層為鐵路橋,全長6772米,寬14米,鋪設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兩端接地部分建有22個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橋孔。

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們共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疤靿q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lián)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有人可能要問,在橋梁建設之前,是如何解決南北交通的呢?以前,南岸的下關到北岸的浦口,一直是溝通南北的重要渡口。1920xx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樞就是由浦口碼頭過江,在下。關碼頭登岸的。1938年,帝國主義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在下關和浦口修建了兩座棧橋,用兩條900馬力的輪渡,運送火車車皮過江。解放后,人民政府為了緩解這條航線的壓力,又增加了3條輪渡。但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和過江速度的緩慢,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大橋通車后,鐵路橋每天南來北往對開的列車多達100多列,每列火車通過“天塹”只需幾分鐘的時間,貨運列車的中轉時間比過去縮短了3個多小時。今天,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橋的運輸壓力也達到超負荷的地步,橋孔對大型貨輪的通過能力也顯得不足。為適應交通發(fā)展的需要,不久的將來,在這座大橋的東面,又將是長虹飛跨——建造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南京長江大橋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fā)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基座上鐫刻著題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請大家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們共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疤靿q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lián)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游覽武漢,我是小導游劉悅然,請大家多多關照。

朋友們,今天上午呢,我先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黃鶴樓,它曾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與江西的騰王閣、湖南的岳陽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F(xiàn)在隨我一起參觀黃鶴樓。

黃鶴樓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xx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了,現(xiàn)在我們所站的就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在廳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這幅《白云黃鶴圖》,它取材于《駕鶴登仙》的古神話,而黃鶴樓因仙得名說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畫中這位仙者跨鶴乘風而起,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黃鶴樓下的人群浮動,載歌載舞,祝愿仙人黃鶴能早返人世。

朋友們,請隨我上二樓游覽,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是被稱作一樓半的跑馬廊,在每兩層樓之間都會有這樣一個跑馬廊,大家想一想,外觀為五層的黃鶴樓加上這四個跑馬廊是不是共有九層呢?所以啊,黃鶴樓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層而為九層,登上二樓,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這篇《黃鶴樓記》,樓記兩邊有豐富的壁畫,剩下的時間請大家自由觀賞,一小時后在下面的龜蛇鶴雕塑那里集合。請大家游覽時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錢包和手機。

接下來,我們去游覽長江大橋。長江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橋。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211米。下面就請大家自行徒步走過大橋,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們在橋北頭集合。

各位朋友,今天武漢黃鶴樓、長江大橋的游覽活動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等有機會還給大家當導游!謝謝!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位于長江水道之上,連接漢陽區(qū)與武昌區(qū),南距上游鸚鵡洲長江大橋約2千米,北距下游武漢長江隧道約7千米;該橋西起漢陽區(qū)楚琴立交,上跨晴川大道以及長江水道,東至武昌區(qū)沿武珞路至中山路;其中,西岸沿途線路為龜山南路,東岸沿途線路為武珞路。

民國2年(1920xx年),在詹天佑的支持下,國立北京大學(現(xiàn)北京大學)工科德國籍教授喬治·米勒帶領夏昌熾、李文驥等13名土木門學生,到武漢來對長江大橋橋址進行初步勘測和設計大橋的實習;雖此次規(guī)劃未獲實行,但其選址被歷史證明為十分適宜,與此后幾次規(guī)劃選址基本相同。

民國20xx年(1920xx年),國民政府成立武漢特別市政府,而劉文島就任武漢特別市市長后,再次邀請華德爾來華,研商武漢長江建橋之事,可惜由于建橋耗資巨大而無下文,加之國民政府正忙于應付內部軍事派系斗爭,包括蔣桂戰(zhàn)爭、中原大戰(zhàn)等內戰(zhàn),無暇顧及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xx,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坐游船游覽武漢的夜景。

在上船之前呢,我還是為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武漢市的情況。

武漢市是湖北省的省會,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萬,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的特大城市之一,來到我們武漢,您一定會聽到武漢三鎮(zhèn)的說法,的確,武漢市被長江和漢水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所以人們就習慣于這樣說了。還有一句話說一勺舀起兩江水,一杯清茶三鎮(zhèn)香,說的也正是武漢這一獨特的地理格局,由于得兩江之便,又地處華中腹地,所以自古以來武漢就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譽。

如果您以前來過武漢市,我想今晚的游程一定會讓您和我一樣想起過去的武漢,如果您是第一次來,那么您看到的將是武漢真實的現(xiàn)在和蒸蒸日上的未來。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今天我們上船的地方武漢港,它是交通部和武漢市七五重點建設項目,1992年初開始運營,是我國內陸及長江上最大的客運港。現(xiàn)在在武漢港里,我們也許只能感受到它的雄偉,不過我現(xiàn)在要提醒大家,待會兒從江面上回過頭來再看它時,您定會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了,我們現(xiàn)在登船。

我們游船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長江和漢水的交匯之處,渾黃的長江水和碧綠的漢江水構成了一個大大的人字,把武漢分為三鎮(zhèn)。這里也是一個風云際會的好地方,山與山相望,水與水相親。長江和漢水的交匯處便是南岸嘴,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南岸嘴是長堤和碧水相依,綠草與華燈相映,成為江城游人的好去處,南岸嘴的地理位置與被稱為德國角的莫塞河萊茵河交匯處極為相似,但規(guī)模更大,氣勢更恢弘,所以武漢市政府決定對南岸嘴進行進一步的建設,并在全球范圍內展開設計方案招標工作。

看過南岸嘴以后,再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龍王廟景點,由于龍王廟地段河面非常狹窄,水急浪高,素以險要著稱,故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在此修建了一座龍王廟,祈求龍王爺保佑平安,現(xiàn)在雖然看不見這座廟了,但龍王廟這個名字卻一直被沿用下來。同時,龍王廟這一段一直是武漢防洪的心腹之患,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多次不同類型的險情。(比如1931年大水漲到26.94米,這里就發(fā)生了潰堤事故,給武漢市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在1998年武漢軍民戰(zhàn)勝了特大洪水以后,中央領導指示要抓緊對龍王廟險段的整治工作,整治工程歷時半年多,于1999年夏天完工,使龍王廟這一險點變成了景點。

隨著我們游船的行進,我們看到的前面這座宛如長虹臥江的橋梁就是去年元旦期間通車的晴穿橋,它連接著漢陽的晴川閣和著名的漢正街小商品批發(fā)市場,主跨度達280米。晴川橋氣勢雄偉,線條流暢,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充分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橋梁的藝術魅力。

(晴川橋和龜山、龍王廟、南岸嘴等景點連成一體,形成了一道兩江匯流,極目楚天的江城景觀。)。

在我們欣賞過晴川橋的夜景以后,游船也該要調頭往長江大橋方向去了。

出了漢江口以后逆流而上,我們最先看到的是漢陽的晴川閣,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朝詩人崔顥的名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的晴川二字,由于晴川閣的位置獨特,造型美觀,以及諸多文人墨客的贊詠,使得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故有楚國晴川第一樓的稱號,在晴川閣附近有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相傳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

我想大家可能早已注意到晴川閣后面龜山頂上那座高大的電視塔了,那就是曾有亞洲桅桿之稱的武漢龜山廣播電視塔,它海拔標高311.4米,是我國第一座具有綜合旅游功能的電視塔。

好,現(xiàn)在請大家把目光移向前方,我們看到正前方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我國的萬里長江第一橋,大橋于1955年國慶動工興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全長1670米,高80米,是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著名的京廣鐵路線就從橋上通過。1956年毛主席在武漢暢游長江時,看到正在長江中崛起的大橋,一時興起,留下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名句。通車后,舉國歡慶,大橋成為新中國的一大驕傲,當年出生的武漢人取橋字為名的比比皆是,而以大橋牌為商標的產(chǎn)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各位朋友,現(xiàn)在請往這邊看,在大橋武昌橋頭處的蛇山上,屹立著一幢雄偉的樓閣,在燈光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光彩奪目,那便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武漢之所以又被稱為白云黃鶴的故鄉(xiāng)也是與此樓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這座以高大雄偉著稱的黃鶴樓和今天的高樓大廈相比起來也許要顯得遜色許多,但在古時候,它卻是文人墨客登高遠眺、賦詩譴興的必到之處。

蛇山腳下,大橋頭邊這一帶就是漢陽門,1956年毛主席視察武漢時,就是在這里下水,第一次橫渡長江,此后的十年里,毛主席在武漢共橫渡長江十八次,為了紀念毛主席橫渡長江,武漢市經(jīng)常舉辦橫渡長江活動。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五

武漢長江大橋(wuhanyangtzeriverbridge)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連接漢陽區(qū)與武昌區(qū)的過江通道,位于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筑之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精選5篇湖北長江大橋。

導游詞。

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南京長江大橋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fā)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

游客們:眾所周知,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來,卻一直阻隔著長江天塹,歷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220xx年,楚霸王項羽被劉邦所困,突圍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無法過江,折往江西,在安徽烏江鎮(zhèn)走投無路,只好拔劍自荊至今在大橋北面的大廠鎮(zhèn)還保留著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也曾幻想著憑借長江天險,繼續(xù)負隅頑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軍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取得了勝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響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南京這個交通要塞城北的長江上架橋成了廣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長江水流急、江面寬,要架橋談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曾邀請美國橋梁專家來此考察,終因水文復雜、地質條件差,而得出無法建橋的結論。1960年我國建橋大軍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發(fā)揚大無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橋梁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艱難情形下,奮斗8年,耗資1.8億人民幣,耗用50萬噸水泥,100萬噸鋼材,終于建成了這座舉世聞名的長江大橋。從此“天塹變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不僅對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向世人證明了外國人認為辦不到的事中國人辦到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乡澘讨?澤-民題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現(xiàn)在,我們的車已駛上了大橋的引橋了。這座大橋,由引橋和正橋兩部分組成,上層為公路橋,正橋長1577米,引橋長3012米,寬19.5米,可供4輛大卡車同時并行;下層為鐵路橋,全長6772米,寬14米,鋪設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兩端接地部分建有22個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橋孔。

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貌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疤靿q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lián)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有人可能要問,在橋梁建設之前,是如何解決南北交通的呢?以前,南岸的下關到北岸的浦口,一直實通南北的重要渡口。1920xx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樞就是由浦口碼頭過江,在下。關碼頭登岸的。1938年,帝國主義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在下關和浦口修建了兩座棧橋,用兩條900馬力的輪渡,運送火車車皮過江。解放后,人民政府為了緩解這條航線的壓力,又增加了3條輪渡。但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和過江速度的緩慢,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大橋通車后,鐵路橋每天南來北往對開的列車多達100多列,每列火車通過“天塹”只需幾分鐘的時間,貨運列車的中轉時間比過去縮短了3個多小時。今天,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橋的運輸壓力也達到超負荷的地步,橋孔對大型貨輪的通過能力也顯得不足。為適應交通發(fā)展的需要,不久的將來,在這座大橋的東面,又將是長虹飛跨——建造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南京長江大橋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fā)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乡澘讨}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請大家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貌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疤靿q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lián)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游覽武漢,我是小導游劉悅然,請大家多多關照。

朋友們,今天上午呢,我先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黃鶴樓,它曾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與江西的騰王閣、湖南的岳陽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F(xiàn)在隨我一起參觀黃鶴樓。

黃鶴樓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也就詩元220xx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了,現(xiàn)在我們所站的就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在廳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這幅《白云黃鶴圖》,它取材于《駕鶴登仙》的古神話,而黃鶴樓因仙得名說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畫中這位仙者跨鶴乘風而起,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黃鶴樓下的人群浮動,載歌載舞,祝愿仙人黃鶴能早返人世。

朋友們,請隨我上二樓游覽,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是被稱作一樓半的跑馬廊,在每兩層樓之間都會有這樣一個跑馬廊,大家想一想,外觀為五層的黃鶴樓加上這四個跑馬廊是不什有九層呢?所以啊,黃鶴樓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層而為九層,登上二樓,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這篇《黃鶴樓記》,樓記兩邊有豐富的壁畫,剩下的時間請大家自由觀賞,一小時后在下面的龜蛇鶴雕塑那里集合。請大家游覽時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錢包和手機。

接下來,我們去游覽長江大橋。長江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橋。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211米。下面就請大家自行徒步走過大橋,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們在橋北頭集合。

各位朋友,今天武漢黃鶴樓、長江大橋的游覽活動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等有機會還給大家當導游!謝謝!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xx,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坐游船游覽武漢的夜景。

在上船之前呢,我還是為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武漢市的情況。

武漢市是湖北省的省會,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萬,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的特大城市之一,來到我們武漢,您一定會聽到武漢三鎮(zhèn)的說法,的確,武漢市被長江和漢水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所以人們就習慣于這樣說了。還有一句話說一勺舀起兩江水,一杯清茶三鎮(zhèn)香,說的也正是武漢這一獨特的地理格局,由于得兩江之便,又地處華中腹地,所以自古以來武漢就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譽。

如果您以前來過武漢市,我想今晚的游程一定會讓您和我一樣想起過去的武漢,如果您是第一次來,那么您看到的將是武漢真實的現(xiàn)在和蒸蒸日上的未來。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今天我們上船的地方武漢港,它是交通部和武漢市七五重點建設項目,1992年初開始運營,是我國內陸及長江上最大的客運港?,F(xiàn)在在武漢港里,我們也許只能感受到它的雄偉,不過我現(xiàn)在要提醒大家,待會兒從江面上回過頭來再看它時,您定會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了,我們現(xiàn)在登船。

我們游船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長江和漢水的交匯之處,渾黃的長江水和碧綠的漢江水構成了一個大大的人字,把武漢分為三鎮(zhèn)。這里也是一個風云際會的好地方,山與山相望,水與水相親。長江和漢水的交匯處便是南岸嘴,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南岸嘴是長堤和碧水相依,綠草與華燈相映,成為江城游人的好去處,南岸嘴的地理位置與被稱為德國角的莫塞河萊茵河交匯處極為相似,但規(guī)模更大,氣勢更恢弘,所以武漢市政府決定對南岸嘴進行進一步的建設,并在全球范圍內展開設計方案招標工作。

看過南岸嘴以后,再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龍王廟景點,由于龍王廟地段河面非常狹窄,水急浪高,素以險要著稱,故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在此修建了一座龍王廟,祈求龍王爺保佑平安,現(xiàn)在雖然看不見這座廟了,但龍王廟這個名字卻一直被沿用下來。同時,龍王廟這一段一直是武漢防洪的心腹之患,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多次不同類型的險情。(比如1931年大水漲到26.94米,這里就發(fā)生了潰堤事故,給武漢市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在1998年武漢軍民戰(zhàn)勝了特大洪水以后,中央領導指示要抓緊對龍王廟險段的整治工作,整治工程歷時半年多,于1999年夏天完工,使龍王廟這一險點變成了景點。

隨著我們游船的行進,我們看到的前面這座宛如長虹臥江的橋梁就是去年元旦期間通車的晴穿橋,它連接著漢陽的晴川閣和著名的漢正街小商品批發(fā)市場,主跨度達280米。晴川橋氣勢雄偉,線條流暢,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充分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橋梁的藝術魅力。

(晴川橋和龜山、龍王廟、南岸嘴等景點連成一體,形成了一道兩江匯流,極目楚天的江城景觀。)。

在我們欣賞過晴川橋的夜景以后,游船也該要調頭往長江大橋方向去了。

出了漢江口以后逆流而上,我們最先看到的是漢陽的晴川閣,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朝詩人崔顥的名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的晴川二字,由于晴川閣的位置獨特,造型美觀,以及諸多文人墨客的贊詠,使得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故有楚國晴川第一樓的稱號,在晴川閣附近有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相傳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

我想大家可能早已注意到晴川閣后面龜山頂上那座高大的電視塔了,那就是曾有亞洲桅桿之稱的武漢龜山廣播電視塔,它海拔標高311.4米,是我國第一座具有綜合旅游功能的電視塔。

好,現(xiàn)在請大家把目光移向前方,我們看到正前方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我國的萬里長江第一橋,大橋于1955年國慶動工興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全長1670米,高80米,是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著名的京廣鐵路線就從橋上通過。1956年毛主席在武漢暢游長江時,看到正在長江中崛起的大橋,一時興起,留下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名句。通車后,舉國歡慶,大橋成為新中國的一大驕傲,當年出生的武漢人取橋字為名的比比皆是,而以大橋牌為商標的產(chǎn)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各位朋友,現(xiàn)在請往這邊看,在大橋武昌橋頭處的蛇山上,屹立著一幢雄偉的樓閣,在燈光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光彩奪目,那便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武漢之所以又被稱為白云黃鶴的故鄉(xiāng)也是與此樓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這座以高大雄偉著稱的黃鶴樓和今天的高樓大廈相比起來也許要顯得遜色許多,但在古時候,它卻是文人墨客登高遠眺、賦詩譴興的必到之處。

蛇山腳下,大橋頭邊這一帶就是漢陽門,1956年毛主席視察武漢時,就是在這里下水,第一次橫渡長江,此后的十年里,毛主席在武漢共橫渡長江十八次,為了紀念毛主席橫渡長江,武漢市經(jīng)常舉辦橫渡長江活動。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南京長江大橋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fā)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基座上鐫刻著題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請大家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貌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疤靿q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lián)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坐游船游覽武漢的夜景。

在上船之前呢,我還是為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武漢市的情況。

武漢市是湖北省的省會,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萬,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的特大城市之一,來到我們武漢,您一定會聽到武漢三鎮(zhèn)的說法,的確,武漢市被長江和漢水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所以人們就習慣于這樣說了。還有一句話說一勺舀起兩江水,一杯清茶三鎮(zhèn)香,說的也正是武漢這一獨特的地理格局,由于得兩江之便,又地處華中腹地,所以自古以來武漢就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譽。

如果您以前來過武漢市,我想今晚的游程一定會讓您和我一樣想起過去的武漢,如果您是第一次來,那么您看到的將是武漢真實的現(xiàn)在和蒸蒸日上的未來。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今天我們上船的地方武漢港,它是交通部和武漢市七五重點建設項目,1992年初開始運營,是我國內陸及長江上最大的客運港?,F(xiàn)在在武漢港里,我們也許只能感受到它的雄偉,不過我現(xiàn)在要提醒大家,待會兒從江面上回過頭來再看它時,您定會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了,我們現(xiàn)在登船。

我們游船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長江和漢水的交匯之處,渾黃的長江水和碧綠的漢江水構成了一個大大的人字,把武漢分為三鎮(zhèn)。這里也是一個風云際會的好地方,山與山相望,水與水相親。長江和漢水的交匯處便是南岸嘴,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南岸嘴是長堤和碧水相依,綠草與華燈相映,成為江城游人的好去處,南岸嘴的地理位置與被稱為德國角的莫塞河萊茵河交匯處極為相似,但規(guī)模更大,氣勢更恢弘,所以武漢市政府決定對南岸嘴進行進一步的建設,并在全球范圍內展開設計方案招標工作。

看過南岸嘴以后,再請大家和我一起來看看龍王廟景點,由于龍王廟地段河面非常狹窄,水急浪高,素以險要著稱,故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在此修建了一座龍王廟,祈求龍王爺保佑平安,現(xiàn)在雖然看不見這座廟了,但龍王廟這個名字卻一直被沿用下來。同時,龍王廟這一段一直是武漢防洪的心腹之患,曾經(jīng)發(fā)生過多次不同類型的險情。(比如1931年大水漲到26.94米,這里就發(fā)生了潰堤事故,給武漢市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在1998年武漢軍民戰(zhàn)勝了特大洪水以后,中央領導指示要抓緊對龍王廟險段的整治工作,整治工程歷時半年多,于1999年夏天完工,使龍王廟這一險點變成了景點。

隨著我們游船的行進,我們看到的前面這座宛如長虹臥江的橋梁就是去年元旦期間通車的晴穿橋,它連接著漢陽的晴川閣和著名的漢正街小商品批發(fā)市場,主跨度達280米。晴川橋氣勢雄偉,線條流暢,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充分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橋梁的藝術魅力。

(晴川橋和龜山、龍王廟、南岸嘴等景點連成一體,形成了一道兩江匯流,極目楚天的江城景觀。)。

在我們欣賞過晴川橋的夜景以后,游船也該要調頭往長江大橋方向去了。

出了漢江口以后逆流而上,我們最先看到的是漢陽的晴川閣,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其名取自唐朝詩人崔顥的名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的晴川二字,由于晴川閣的位置獨特,造型美觀,以及諸多文人墨客的贊詠,使得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故有楚國晴川第一樓的稱號,在晴川閣附近有禹稷行宮,原為禹王廟,相傳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

我想大家可能早已注意到晴川閣后面龜山頂上那座高大的電視塔了,那就是曾有亞洲桅桿之稱的武漢龜山廣播電視塔,它海拔標高311.4米,是我國第一座具有綜合旅游功能的電視塔。

好,現(xiàn)在請大家把目光移向前方,我們看到正前方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我國的萬里長江第一橋,大橋于1955年國慶動工興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全長1670米,高80米,是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著名的京廣鐵路線就從橋上通過。1956年毛主席在武漢暢游長江時,看到正在長江中崛起的大橋,一時興起,留下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名句。通車后,舉國歡慶,大橋成為新中國的一大驕傲,當年出生的武漢人取橋字為名的比比皆是,而以大橋牌為商標的產(chǎn)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各位朋友,現(xiàn)在請往這邊看,在大橋武昌橋頭處的蛇山上,屹立著一幢雄偉的樓閣,在燈光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光彩奪目,那便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武漢之所以又被稱為白云黃鶴的故鄉(xiāng)也是與此樓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這座以高大雄偉著稱的黃鶴樓和今天的高樓大廈相比起來也許要顯得遜色許多,但在古時候,它卻是文人墨客登高遠眺、賦詩譴興的必到之處。

蛇山腳下,大橋頭邊這一帶就是漢陽門,1956年毛主席視察武漢時,就是在這里下水,第一次橫渡長江,此后的十年里,毛主席在武漢共橫渡長江十八次,為了紀念毛主席橫渡長江,武漢市經(jīng)常舉辦橫渡長江活動。

介紹湖北長江大橋的導游詞篇十七

長江大橋,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上僅指宜賓岷江口以下長江段上的橋梁,廣義上則泛指長江干流上的所有橋梁。截至2015年底,長江上已建和在建橋梁共100多座,其中沱沱河上2座、通天河上2座、金沙江上41座、長江上55座。宜賓岷江口以下55座橋梁全部為大型或特大型橋梁,并且橋名中均含有“長江”二字,宜賓岷江口以上45座橋梁大多為小型或中型橋梁,并且橋名中均不含有“長江”二字。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湖北長江大橋導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南京長江大橋了。南京長江大橋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fā)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

游客們:眾所周知,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來,卻一直阻隔著長江天塹,歷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項羽被劉邦所困,突圍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無法過江,折往江西,在安徽烏江鎮(zhèn)走投無路,只好拔劍自盡。至今在大橋北面的大廠鎮(zhèn)還保留著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也曾幻想著憑借長江天險,繼續(xù)負隅頑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軍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取得了勝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響著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南京這個交通要塞城北的長江上架橋成了廣大人民的迫切愿望。

但是,長江水流急、江面寬,要架橋談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曾邀請美國橋梁專家來此考察,終因水文復雜、地質條件差,而得出無法建橋的結論。1960年我國建橋大軍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發(fā)揚大無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橋梁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艱難情形下,奮斗8年,耗資1.8億人民幣,耗用50萬噸水泥,100萬噸鋼材,終于建成了這座舉世聞名的長江大橋。從此“天塹變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不僅對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向世人證明了外國人認為辦不到的事中國人辦到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乡澘讨瓭擅窨倳涱}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zhàn)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現(xiàn)在,我們的車已駛上了大橋的引橋了。這座大橋,由引橋和正橋兩部分組成,上層為公路橋,正橋長1577米,引橋長3012米,寬19.5米,可供4輛大卡車同時并行;下層為鐵路橋,全長6772米,寬14米,鋪設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兩端接地部分建有22個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橋孔。

請大家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們共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天塹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lián)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有人可能要問,在橋梁建設之前,是如何解決南北交通的呢?以前,南岸的下關到北岸的浦口,一直是溝通南北的重要渡口。1929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樞就是由浦口碼頭過江,在下。關碼頭登岸的。1938年,帝國主義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在下關和浦口修建了兩座棧橋,用兩條900馬力的輪渡,運送火車車皮過江。解放后,人民政府為了緩解這條航線的壓力,又增加了3條輪渡。但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和過江速度的緩慢,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大橋通車后,鐵路橋每天南來北往對開的列車多達100多列,每列火車通過“天塹”只需幾分鐘的時間,貨運列車的中轉時間比過去縮短了3個多小時。今天,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橋的運輸壓力也達到超負荷的地步,橋孔對大型貨輪的通過能力也顯得不足。為適應交通發(fā)展的需要,不久的將來,在這座大橋的東面,又將是長虹飛跨——建造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游覽武漢,我是小導游劉悅然,請大家多多關照。

朋友們,今天上午呢,我先帶大家參觀的是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黃鶴樓,它曾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與江西的騰王閣、湖南的岳陽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F(xiàn)在隨我一起參觀黃鶴樓。

黃鶴樓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了,現(xiàn)在我們所站的就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在廳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這幅《白云黃鶴圖》,它取材于《駕鶴登仙》的古神話,而黃鶴樓因仙得名說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畫中這位仙者跨鶴乘風而起,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黃鶴樓下的人群浮動,載歌載舞,祝愿仙人黃鶴能早返人世。

朋友們,請隨我上二樓游覽,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是被稱作一樓半的跑馬廊,在每兩層樓之間都會有這樣一個跑馬廊,大家想一想,外觀為五層的黃鶴樓加上這四個跑馬廊是不是共有九層呢?所以啊,黃鶴樓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層而為九層,登上二樓,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這篇《黃鶴樓記》,樓記兩邊有豐富的壁畫,剩下的時間請大家自由觀賞,一小時后在下面的龜蛇鶴雕塑那里集合。請大家游覽時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錢包和手機。

接下來,我們去游覽長江大橋。長江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和公路兩用橋。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211米。下面就請大家自行徒步走過大橋,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們在橋北頭集合。

各位朋友,今天武漢黃鶴樓、長江大橋的游覽活動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等有機會還給大家當導游!謝謝!

我們今天游覽的是被稱其為湖北的“呼倫貝爾”的大九湖風景區(qū),大九湖并非湖,而是一片沼澤地,屬山澗盆地,也是一處高山濕地。高山濕地在我國不多見。這里海拔1700米,面積為36平方公里,中間卻是17平方公里的平川,四周高山重圍,若是在平原地區(qū),這塊平地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抬頭見高山,地無三尺平”的神農架群山之中,出現(xiàn)這樣的大面積的平地,卻是少見的,大九湖因而享有“高山平原”的美稱。

大九湖位于神農架的西麓,緊鄰四川,靠近陜西,與重慶的巫溪、巫山縣交界,是神農架通向重慶的西大門,古來便有“一腳踏三省六縣”之說,也是神農架的四個鄉(xiāng)之一的——大九湖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到了大九湖之后,最有趣的還是扎向平川中的那些山頭,仔細數(shù)一下,您會發(fā)現(xiàn)有九座山峰,有的人看著覺得是九條蒼龍,在爭飲甘醇,龍頭、龍頸、龍身、龍尾無不形象逼真,活靈活現(xiàn),又有人說那是倒拖在湖中的九條牛尾,山頭依稀為牛腿、牛屁股。還有四句歌謠“四川過來九條牛,走到九湖未回頭,何時識得其中味,不出天子出諸侯”。

兩種說法不僅有形象依據(jù),而且還有歷史依據(jù),九龍爭飲說源出神農氏采藥釀藥酒時,引來了九龍爭飲,造就了“四周山縱橫,中間一地坪,綠樹滿坡生,水接天坑滲”的神妙景觀。相傳,當年的大九湖卻是一片水鄉(xiāng),一溜排開的九個湖泊,黑水河貫通著彼此,不過湖中盛的并不是水,而是神農氏泡制的抗寒藥酒,因而大九湖又叫大酒湖,酒香四溢,召來了九條蒼龍全喝醉了,整個身子也就永遠留在這了。

九牛說印證著“薛剛反唐”的故事,薛剛既是從大九湖躍出的諸侯,唐中宗被母后武則天貶為盧陵王駐守房州,卻心系長安,做夢都想重返京城,再登帝位。李顯得神農老祖指點,特命薛剛為帥,在大九湖屯兵、練兵,待時機成熟便起兵直搗長安城,一舉推翻武周王朝,恢復唐號,李顯再次登上中宗皇帝的寶座。

大九湖確實堪作這段歷史的見證,平原周圍,分布著10個屯兵點,分別叫做一字號、二字號、三字號直到九字號、帥字號,他們即為當年各營將士營地和元帥大帳的所在地,帥字號位置居中,最為險要,是薛剛元帥的大帳,千百年來,這的農民換了一代又一代,地名卻始終未改。

平原西面山坡上至今保留著鸞英寨、擂鼓臺等遺址,山槽間至今保留著卸甲套、九燈河的古名。鸞英寨即薛剛夫人紀鸞英的寨堡,它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擂鼓臺即薛剛點將演陣的故址,場面開闊,可容萬人。卸甲套流傳著薛剛兵敗,丟盔卸甲的故事。最便游賞的還是那座“娘娘墳”,它位于平原中部的南側,是一個大土堆,堆上原生有兩棵櫟樹,須三人合抱,前些年,才被雷電劈倒。娘娘指花月姑,她是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的愛妾,才貌兼?zhèn)洌奈潆p全,隨武三思征討薛剛,卻與陣前唐將調情,被夫君碎尸萬段,拋尸荒野,一群神蟻,不忍目睹慘狀,銜回尸體,終成一座土墳,這便是娘娘墳的來由。

大九湖在本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了新的飛躍,繼酒九公路修通后,林區(qū)政府就制定了開發(fā)大九湖的宏偉計劃,包括三大工程:1、首先修渠排水,變沼澤為田園,井格形的排水渠網(wǎng)已經(jīng)建成,梅花鹿、巴山黃牛、馬頭羊在此得到迅速發(fā)展;2、同時進行的是草場建設工程,已種植紅三葉、白三葉等優(yōu)質牧草近萬畝;3、還有藥園建設工程,這盛產(chǎn)獨活、黨參、三七、杜仲、當歸等多種藥材,還可以種植糧食、山果等,這些都已成為當?shù)剞r民致富的主要財源。

大九湖還有兩個游人必到的場所,一是梅花鹿圈養(yǎng)場,梅花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體態(tài)玲瓏清秀,十分招人喜愛。我們所見到的梅花鹿原本不是神農架的,1986年,由國家科委和湖北省科委聯(lián)合立項,由國家撥款22萬元,在這里修建起5萬平方米的梅花鹿圈養(yǎng)場。1987年10月10日,神農架在宜昌市接受由吉林省雙陽鹿場贈送的22只黑龍江省左家實驗動物研究所贈送的10只良種梅花鹿,這些梅花鹿經(jīng)過精心喂養(yǎng),一直在大九湖繁育后代。

二是“枯木逢春”。與梅花鹿場東西相望的一棵400多歲的老櫟樹本已在50年代枯死,80年代卻爆出新芽,長出新枝,重新煥發(fā)了青春,當?shù)匕傩瞻堰@稱為大九湖騰飛的吉兆。

我們祝愿大九湖變得更美!

在武漢市,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1955年9月1日興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車。

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面高80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0.25米,可并列行駛四輛汽車。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三孔,共八墩九孔。每孔跨度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

具有民族建筑風格的兩端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行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個大橋異常雄偉瑰麗。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使人浮想聯(lián)翩。“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不僅將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并有力地促進工、農業(yè)的發(fā)展。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梁,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lián)政府的幫助,蘇聯(lián)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聯(lián)政府就撤走了全部專家,最后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武漢長江大橋西北始于漢陽龜山南坡,東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頭。由于龜蛇鎖江,江面狹窄,縮短大橋的長度。江底為兩山余脈,除7號墩地質條件較差外,正橋的7個橋墩都立在堅固巖石上。利用兩岸山勢,橋下凈空高,可滿足通航需要。大橋為公路鐵路雙層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長1156米。

正橋8墩9孔,每孔橋跨128米。橋墩基礎施工采用“管柱鉆孔法”,開創(chuàng)了中國建橋史上的新工藝。正橋鋼梁由平弦菱形連續(xù)梁組成,鋼梁設計三聯(lián),每聯(lián)三孔。鋼梁制作精確,由兩岸平衡懸臂向江心拼接合攏。連續(xù)梁由一組絞式固定支座和三組輥軸式支座所支撐。在最高洪水位時,橋下凈高18米,可滿足上行大型輪船的通航要求。

漢陽岸引橋長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橋長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過17.2米,均為鋼筋混凝土門式拱橋。連接正橋與兩岸引橋的橋臺為8層樓式橋頭堡,第8層在公路橋橋面兩側各設一對仿古雙檐小角亭,成為橋頭附近黃鶴樓與晴川閣之間的連結點。橋面上下兩層。下層設鐵路雙軌,南北列車可同時對開。兩側有2.25米寬小道,專供大橋養(yǎng)護人員行走。上層為公路橋橋面,車行道寬18米,可并行6輛汽車,設計荷載汽—18、掛—100,其兩側人行道寬2.25米。正橋人行道外緣為鑄鐵雕花欄桿,圖案有丹鳳朝陽、孔雀開屏、雄雞報曉、鳥語花香、菊黃蟹肥、石榴結籽、獼猴摘桃、魚躍荷香等。

武漢長江大橋人行道內緣后來增設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防撞護欄。每隔32米矗立一對燈柱,兼作無軌電車供電線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橋燈遠望如過江銀龍,壯麗奇絕。大橋管柱基礎、墩臺、梁體及鐵路聯(lián)絡線由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施工,公路橋橋面及兩岸引道由武漢市建設局協(xié)同施工。大橋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12.63萬立方米;安裝鋼梁24372噸;打入鋼筋混凝土管樁3000根,總長62.5公里;直徑1.55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柱224根,總長3752米。總結算投資1.38億元,大橋主體工程投資7189萬元。公路橋橋面由武漢市建設局負責維修管理,其余均由鄭州鐵路局武漢長江大橋橋工處維修管理。

經(jīng)過30多年運行檢驗,雖因航運事故大橋鋼梁嚴重受撞兩次,橋墩受船舶撞擊多達50次,正橋的穩(wěn)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長、負荷已趨飽和的狀況下,仍能保證火車和機動車的正常通行。橋梁的常年維護內容為:鋼梁油漆翻新,橋面易損件翻修和橋頭堡裝飾層的維修。漢陽岸引橋發(fā)生過嚴重的病害,經(jīng)維修加固后趨于穩(wěn)定。大橋通車前,一列鐵路貨車車廂經(jīng)輪渡過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個多小時。

大橋通車后頭5年,鐵路通過貨運量800多萬噸,縮短運輸時間約2400萬車小時,貨運費用的節(jié)約已超過大橋造價。公路橋部分,30多年中過橋車流量逐年增長,1988年晝夜行車在3萬輛次以上。這座萬里長江第一橋的修建為以后長江各處修建大橋積累了成功經(jīng)驗,培養(yǎng)造就了大批建橋骨干。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