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3:48:55 頁碼:11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模板10篇)
2023-11-11 03:48:55    小編:ZTFB

總結是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通過總結可以更好地發(fā)掘自己的潛力。創(chuàng)造性的總結方法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反思和總結學習過程中的個人體會和感悟。總結的好壞不僅僅在于字數多少,更在于是否能夠突出重點和抓住要點。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一

大學生宿舍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研究顯示,宿舍關系根據學生獨有特性,可以分為:和諧相處、關系融洽(67.5%);獨立分派、互不干涉(14.7%);關系緊張、矛盾激化(17.8%)。大學生大部分課余時間在宿舍度過,宿舍舍友則是大學生人際沖突的主要對象。我們通過深入南京醫(yī)科大學學生宿舍,了解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狀況,探尋大學生宿舍矛盾的普遍成因。在對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的分析中得知當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主流是和諧的,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思想單純、精力充沛,人際交往需求強烈,大多數學生的人際交往是積極和健康向上的,但是,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以往調查相似,性格開朗、善于溝通、樂于分享的同學往往能夠在宿舍生活中與人相處融洽,合作良好;而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的同學也更多地表現為在宿舍生活中相互防備、抵觸、難以合作。由于個人的、集體的因素,宿舍人際關系并不能盡如人意,需要宿舍成員共同磨合,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導,調和。

2人際關系不和諧的成因。

當代高校,宿舍環(huán)境、設施、安全各方面條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不斷被改善、優(yōu)化,總體都能為學生提供寬敞、舒適的住所。但舍友間的沖突矛盾,并不是因為經濟利益,而是日常生活瑣事,如生活習慣、作息時間、個性品質以及對日常行為的看法不同所引發(fā)的小爭執(zhí)。一方面,在處理宿舍內務、分工等時,多少會有意見不統一,有人主張公平,有人率性而為,一旦矛盾產生,互不相讓、采取冷戰(zhàn)的多見。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處事風格,有的天性活潑開朗、能言善辯,有的則喜歡安靜、沉默少語,舍友之間的溝通內容、方式自然有些差別,要能適應對方、接納對方需要一定的時間。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結合當前實際情況,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影響宿舍人際關系的因素:

2.1個體差異。

2.1.1成長差異大學里宿舍同學往往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成長背景,不同的語言和生活習慣。生活背景差異導致主體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差異,而這又將直接影響著主體的交往態(tài)度、交往方式,摩擦也由此而來。例如來自農村的學生生活簡樸,有的會靠打工或勤工助學、政府補助完成學業(yè);而來自城市的學生生活豐富,追趕潮流,喜歡購買時尚、高端產品等。兩類學生從飲食、衣著到消費心理、個性行為都各有不同,難免會自我標榜、分類,如長期不能接受彼此,不能走出自我的圈子,長期積累將惡化宿舍人際關系。

2.1.2心理差異當代大學生大多數是“90后”,成長于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不斷推進和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中,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下,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容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加之大學生在心理上還不成熟,不健全,在面對新的宿舍氛圍、復雜的宿舍矛盾時往往不能很好地換位思考,這樣就容易誘發(fā)或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并形成人際沖突。例如,不考慮其他室友意見,只以自己感受為主來開關宿舍風扇、空調;與室友意見不一致時,爭論得面紅耳赤,總希望將對方駁倒;在舍友休息時打電話、聽音樂;甚至有些同學好勝心過強,在宿舍搞“小團體”,孤立其他人,把寢室氣氛弄得很壓抑等等。這些個性和心理上的不同以及不成熟,往往導致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不能在新集體中很快地自我定位、自我適應,從而使大學生宿舍里人際關系惡化,人際沖突小事大化,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2.1.3交往差異在應試背景下掙扎出來的大學生從未真正踏入過社會,在中學時代,老師也并未真正有效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人際交往知識和技能。他們的人際交往認知和沖突應對大多是從家庭、影視或文學作品中感悟,而實踐經驗都不足。在交往中,他們往往憑感覺和情緒來處理各種問題,難免會帶有個人主義而忽略了對方的意愿,結果往往也是適得其反。當在宿舍里發(fā)生一些摩擦時,大多數人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緒,做事沖動,雖然自己也想化解矛盾,使舍友間關系融洽,但又不知道如何溝通,或是采取較笨拙的方法,反而讓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沖突進一步惡化。人際交往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要靠豐富的人際交往知識和技巧來維系,也要靠交往者對自我及外界的.正確把握與合理認識來支撐。但對于尚未真正走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既沒有豐富的交際技能,也不能很好地看待人際差異,他們的人際交往往往依從本能,而當代大學生的交往本能又常常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當面臨新的宿舍人際環(huán)境時,大學生應正確看待交往差異,積極交往,避免形成矛盾而又無力應對。

2.1.4習慣差異在大學生的宿舍生活中,同樣是細節(jié)決定成敗。這里的細節(jié)主要就是習慣,包括衛(wèi)生習慣、作息習慣等多種,大學生在宿舍生活中很平常的細節(jié)也能引發(fā)矛盾。衛(wèi)生習慣,有的學生懶惰隨意,不愛維護宿舍整潔,有的學生勤快能干,喜歡干凈,前者對宿舍臟亂視若不見,后者則不能忍受而時不時打掃。當宿舍衛(wèi)生工作分配不均時,干得多的學生會對其他人頓生厭惡之情或者提出要求公平。在優(yōu)秀宿舍評比中,因為部分同學的不在乎而影響評選,將會使矛盾激化。作息習慣,有的學生晚睡晚起,有的學生則早睡早起,這就將影響彼此的睡眠和心情,加之有的學生可能會在自己的睡眠被打擾后,在其他同學休息的時間段故意制造噪聲進行抱復,如此惡性循環(huán),最終導致宿舍人際關系緊張。大學生們從入學被隨機分配到一個個宿舍,就要經歷初探、磨合、融合階段來不斷適應熟絡舍友的習慣,學會接受,學會在體諒他人感受下改變那些不良習慣。

2.2學校因素。

2.2.1課程繁重,無力經營人際關系這是由醫(yī)學院校的特殊性決定的。相較于其他院校的學生,醫(yī)學生課程壓力十分繁重,到后期,更是主要在實習醫(yī)院和實驗室之間穿梭,無力經營宿舍人際關系,導致宿舍內成員關系疏遠。而且學生由于臨床和科研的雙重壓力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時間及空間釋放,容易在遇到一些小事時突然爆發(fā),造成同學間的人際沖突。

2.2.2教育和管理的不完善在人際交往課程安排上,除了與人際關系相關的專業(yè)外,多數大學生在有關人際交往方面的知識獲得途徑單一,獲得方式簡單,而簡單的短課時課堂書本介紹并不能給學生以深刻印象,或者說并不能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際問題提供切實的指導作用。在宿舍管理制度上,目前,多數院校實施學工和后勤雙管理制度,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主要由學工老師負責,學生宿舍主要由后勤公司負責。但學生宿舍的物業(yè)管理人員和后勤工作人員多以學生安全為主要職責,在教育以及人文關懷方面有所欠缺。事實上,凡涉及學生的事情,事無巨細,最終還是會推到學工處。這導致學工老師對學生的事,無論大小,事必躬親,陷于雜務而無法解脫,沒有精力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波動進行深入研究。這不利于學生心理工作教育的發(fā)展。在危機干預上,多數高校雖設立了心理咨詢部門,但由于管理方面的不完善以及學生對于心理咨詢認識的偏差,導致心理咨詢部門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學生遇到問題也不善于及時尋求支撐、救助。

2.3社會因素。

大學生雖然身在校園內,但作為濃縮的社會,學校的另一端連著社會,學業(yè)競爭、獎助學金分配、實習分配、就業(yè)前景等等都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舍友又是最直接的比較對象,在此過程中,如果大學生不能正確面對壓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那么宿舍氛圍將變得嚴峻。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發(fā)展,助人為樂等中華傳統美德逐漸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更加注重物質回報,更加注重自我實現。社會性的功利主義蔓延到大學校園中,同學之間的溝通與謙讓被爭強好勝所取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系。

有了表現,分析了諸多因素,解決問題就可以從以上幾個方面著手:

3.1.1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建設和諧宿舍文明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宿舍管理應當尋求多維度拓展完善。既要注重宿舍的基礎設施、衛(wèi)生、安全、紀律等方面的完善,也應當重視精神層面的宿舍文化建設,關注宿舍人際關系建立與維系。一方面提高宿舍管理人員的素質,增加宿舍管理人員數量。讓宿管人員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深入學生群體,與學生溝通,給學生關懷,讓學生在面臨問題時有人依靠,有人傾訴。另一方面,可以多以宿舍為單位開展各類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宿舍文化活動,通過文化活動拉近學生之間關系,增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信任,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能在團結協作中更多地認識彼此并找到對宿舍的歸屬感。

3.1.2開設人際交往和與心理健康相關的課程常規(guī)開設人際交往課,以心理學、社會學及行為學為基礎,傳授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大學生表達理解能力、人際融合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建立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這門課程應當貫穿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各個年級安排相應的課程,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起到引導作用。讓大學生能更加嫻熟地應對每個階段可能產生的不良情緒。

3.1.3做好高校心理咨詢工作面對大多數大學生不能正確看待心理咨詢這個現狀,高校應加大心理咨詢工作的宣傳力度,甚至采取一定的硬性措施讓心理咨詢成為常態(tài),比如說,一定期間內每位學生都必須與心理咨詢師進行一次交流,或者鼓動老師、班干部帶頭進行心理咨詢。如有可能的話,盡量定期在圖書館或食堂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進行公開宣講,讓學生老師認識到心理咨詢并不表示心理不健康,而是一種完全合理、正常的進一步的自我認識。讓心理咨詢成為常態(tài),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人”的問題提供切實的幫助。

3.1.4依靠學生干部大多數學生干部都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更強,也更具有集體意識與大局意識。而同時他們也是最直接的宿舍人,最能接觸廣大群眾的基層干部,他們可以最先發(fā)現并解決宿舍沖突,他們通常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帶作用從而使得宿舍人際關系相對較好。同時,學生干部是普通學生和學校之間的橋梁,學工老師可以通過學生干部了解學生宿舍情況,便于及時發(fā)現矛盾,避免管理盲點。由此也提示校方在安排宿舍或選舉班干部的時候考慮班干部均分原則,讓教輔工作更加協調。

3.2.1充分認識建立和諧宿舍人際關系的重要性積極的心理資本是大學生積極進取的不竭動力,能促使學生更好地認知自己、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有助于大學生正確看待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成敗得失。研究顯示,宿舍人際關系與大學生心理資本正相關,其中宿舍互助親密狀況對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影響十分顯著,一方面可以通過提升宿舍互助親密程度來促進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另一方面需要靠減少宿舍沖突來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健康的宿舍人際關系與積極的心理資本是相輔相成的。大學生應該意識到建立宿舍互助親密關系和減少沖突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

3.2.2正確看待個體差異,尊重自己,尊重舍友營造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應堅持四條原則,即平等互惠、理解尊重、誠實守信、相容變通。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不炫富、不在言語行為間顯示優(yōu)越感,家庭貧寒的學生不自卑、不為取悅他人而喪失人格,宿舍成員相處時要常懷助人之心。充分理解舍友的個人習慣并予以尊重,經常檢視自己是否有影響他們的不良習慣并予以改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答應他人的事應盡力做到,做不到的事不輕易允諾,互相彼此坦誠,無欺瞞偷竊之行為。和舍友相處過程中,要盡量寬容、忍讓,避免引起和加劇矛盾。

3.2.3端正心態(tài),樹立正當競爭的觀念競爭對大學生有一定激勵作用,但同時大學生應當意識到,只有良性競爭才能真正促進心身發(fā)展,“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才應當是大學中的競技常態(tài)。大學生應該正確面對競爭,在追求共贏的前提下不斷提升自我,同時明確自身優(yōu)勢,揚長避短,尋求一條差異化競爭道路。

3.2.4增進與舍友的交流與溝通引導學生做好時間管理,便于同宿舍內同學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交流與溝通。研究發(fā)現,宿舍內部產生沖突矛盾時,很多學生為了表面和諧而采取回避的方式,長此以往,矛盾積聚,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一旦沖突爆發(fā),將導致極端事件的發(fā)生。所以大學生一定要增加與舍友的交流和溝通,不僅為了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規(guī)避了不必要的沖突。

4總結。

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的大學宿舍人際關系有助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有助于大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我們應當正確看待宿舍人際關系的多樣性,尊重個體差異性,同時也要防患于未然,及時發(fā)現并正確處理宿舍矛盾和沖突。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二

摘要: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必須修煉的基本能力之一。首先簡述學生因人際關系處理不當迷失自己而自暴自棄的實際案例,在此基礎上進行案例分析,指出是由自我認知偏差、性格缺陷及人際交往能力缺陷三個方面引起的,并闡述了案例處理流程,總結出此類案例對輔導員工作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人際交往;案例分析;啟示。

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必須修煉的基本能力之一。作為輔導員,處理過各種各樣的學生案例,感觸最深的是一例學生因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失去信心,從而自暴自棄的案件。

一、案例介紹。

小林,女,20歲,是通信工程專業(yè)二年級學生,來自于河南省一個偏僻鄉(xiāng)村,姐弟2人,父母均是農民,母親積勞成疾,家庭比較貧困。她性格內向,很少與人交往,從小很節(jié)儉,成績優(yōu)異。然而自上大學之后,她發(fā)現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適合大學生活。她嘗試著融入到班集體中,卻找不到合適的交往方式,不能很好地處理宿舍同學之間、班級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這使她很無奈。入學以來,她很少與同學交流,更不能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與本班同學沒有太多感情。因此,她常常感到特別的孤獨,從而導致自卑。長期的苦惱和焦慮使她患上了神經衰弱癥。較長時間的失眠和精神壓力,使她精神疲憊,體質下降。她本想通過專心學習,減輕自己對自身人際關系較差的煩惱,然而,事與愿違,由于她休息不好、精力不足,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后來竟出現考試不及格的現象,她感到恐慌,失去了堅持學習的信心。這種較大的心理落差,使她逐漸對大學生活失去了興趣,一度出現自暴自棄的現象。

二、案例分析。

通過深入了解情況,從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判定,該同學屬于人際關系障礙。這種心理產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認知偏差大。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自我認知是人們對自己的認識或評價。每一個人在心理成長的過程中,認知是基礎。個體認知的情況直接影響和決定著自身的情感和意志,主導著行為取向。正確的、積極的認知會使個體產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意志;相反,錯誤的、消極的認知則導致情感、意志的消極,從而產生不良的行為。該同學在大學期間,對自我認識沒有一個積極、正確的把握,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系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技巧,自我認知偏差大,從而導致包括身體健康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2.性格形成不完善。心理學中明確指出:“性格是一個人在現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個性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性格與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對能力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良好的性格能很好地促使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也可以改變和彌補氣質和能力的某些消極因素,對人生具有積極意義;相反,不良的性格也會阻礙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比如自大、自卑等,不僅嚴重影響個體的人際關系,對其身心健康也產生不良影響,容易導致心理疾病。

3.人際交往能力缺陷。人與人的溝通、交往是需要一定能力的,該同學因為本人性格和家庭生活原因,不善于與人交流,缺乏人際交往的能力。平時她不愛說話,經常獨來獨往,不善于為人處事,缺乏這方面的鍛煉,造成了與宿舍同學和班級同學關系不融洽的局面。當遇到人際交往問題時,她束手無策,不具備較好地解決問題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因此,其人際交往能力的缺陷導致了她人際關系出現困境,這是一個內在因素。

總之,該學生這三方面存在的問題形成了她人際關系的心理障礙,使得這位本來成績不錯的學生在一年多的大學生活中陷入了困境。她不僅沒有處理好人際關系,而且也損害了自己的身體,造成對生活的恐慌,失去了堅持學習的信心。

三、處理流程分析。

小林的異常狀態(tài)讓我提高了警惕,更加強了對她的關注和重視。在與她本人溝通之前,我先與她所在專業(yè)班級的班委和宿舍同學交流、溝通,經了解,基本掌握了她的實際情況。同時,為了更好的制訂解決方案,我專門咨詢了學校的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對其實施綜合性的心理輔導。

1.采用談話法進行輔導。在與林同學談話前,我先通過其專業(yè)的班委和同宿舍同學了解更多的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反映,到學校心理咨詢室請教專職心理咨詢師,以便采取針對性更強的談話方式。談話法的采用,我遵照尊重與理解學生的原則。我認為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尊重每個學生存在的權利,承認她與其她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是心理輔導成功的前提。同時,我還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設身處地的站在林同學的立場考慮問題,更加深入的了解她、理解她。她感受到了我對她的尊重,不再抗拒和排斥,逐步向我吐露了心聲。

2.運用理性行為療法,提高其對大學生活的正確認識。理性行為治療法是一種認知導向的行為治療法,主要教導當事人如何進行科學化思考,如何消除未來可能再出現新的自我挫敗想法和行為。該案例中,在取得林同學信任的基礎上,結合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和她一起認真地探討大學生活的特點,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和人際關系的意義,從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到如何正確認識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再到如何正確處理人際交往中不和諧的部分。在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分析及理性思考,明確指出她在大學生活中的優(yōu)勢及不足,使其逐步認識到并盡快地改變過去那種非理性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模式,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鼓勵其形成良好的性格。針對該生性格上不完善的地方,我積極鼓勵她在形成良好的性格上下功夫,這是改善人際關系的重要內在因素。比如,她比較內向,不愿多說話,我建議她先從小范圍內入手,可以先跟宿舍1~2名比較和善的同學多交流,逐漸擴展到整個宿舍,整個班級。然后向她提出有關性格優(yōu)化的具體建議和方法,如多讀一些研究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書籍、多交友等。鼓勵她主動和同學交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增長知識,完善性格。4.與其任課老師溝通,重視課堂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班級課堂也是影響其行為和態(tài)度的重要場合。為了更好的了解該同學在上課期間的表現,我與其多位任課老師溝通,提醒老師們隨時注意她在課堂上的狀態(tài),并希望老師們多給她關心和鼓勵,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教師的關愛,提高其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重塑信心。除了課堂學習以外,我還運用行為療法,加強實際訓練。在她沒課的時候,我和她一起探討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并告知她要好好把握人際交往的`四條原則:尊重、互助、坦誠、寬容。鼓勵她在生活中能夠更好的尊重和理解他人,體會到“幫助別人,幸福大家”的感受。按照上述步驟,對該生進行了近三個多月的輔導和交流,很慶幸的是該生能夠非常積極地配合、認真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她體質很快地得到康復,心情也好了很多。第二,她不再拒絕宿舍同學,開始主動與她們交流,還交上了兩、三個好朋友。第三,她的性格變得開朗多了,每天心情舒暢、精力充沛,神經衰弱的相關癥狀都基本消失了。第四,她能夠專心學習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成績提高很快,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她終于撥開了人際關系的迷霧,享受快樂生活的陽光雨露,與同學們共享大學的美好時光。

四、案例啟示。

這個案例對輔導員工作具有深遠的啟發(fā)意義。

1、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大學階段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是大學生克服或避免產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在學習和生活中,輔導員要重視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自我意識,加強學生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幫助她們切實擺正自己的位置,揚長避短,積極與同學溝通,積極參加各類文體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2、加強大學生的適應性教育和挫折教育。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而言,適應大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課,一旦處理不好適應性問題,很容易出現類似案例中的心理問題。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要高度重視新生入學適應性教育,幫助學生實現由高中到大學的角色轉變,并引導她們變被動的學習方式為主動學習,主動采取措施、想方設法去適應新的環(huán)境,而不是讓環(huán)境適應自己;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受挫能力,加強挫折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而不是逃避問題,甚至自暴自棄。

3、開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實現自我輔導。對于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輔導員要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增強自我教育。同時結合心理學知識,開展各種類型的心理健康培育活動,幫助學生從自身出發(fā),解決心理方面的各種問題。對于自卑者,幫助她們敞開心懷,讓心靈和外界充分地交流,驅散積郁心中的陰霾,使其心理問題和壓力及時得到釋放。

4、重視理論引導,提高綜合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輔導員不但要積極組織和開展更多的文體活動,增加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更要重視理論引導。人際交往能力不是生來就具備的,它具備自身的特點,更具有一定的技巧,相關方面的研究非常多。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多去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中國知網等查閱書籍和資料,閱讀相關的知識,從理論上提升自己對這項能力的理解,從而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yǎng),指導自己的實踐,這樣就可以解決更多實際問題,避免出現案例中所提到狀況。

作為輔導員,我真心的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成才。這個案例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它像一面鏡子,更像一個警鐘,時刻提醒我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努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形成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人際關系網,從而愉快地完成學業(yè),順利地走向工作崗位。一名優(yōu)秀的輔導員,就要做到:以尊重為帆,讓愛心助航,撥開影響學生成長的迷霧,助力學生揚帆駛向遠方。

參考文獻:。

[1]鄭日昌.大學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88.

[2]趙娜.用尊重和愛心助學生成長---學生因自卑而自暴自棄的案例分析[j].河南教育(高教),,(4).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三

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是人格形成與發(fā)展的原因。大學是濃縮的社會,大學生身處其中,發(fā)展著同周圍人的關系,隨著“班級”概念的逐漸淡化,“宿舍”成為大學生最直接、最親近的隸屬群體。宿舍關系是否和諧影響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質量及其心理健康的發(fā)展。近年來,在高校大學生宿舍中出現的各種傷害舍友壞事件給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亮出了“紅燈“,轟動一時的復旦投毒案更是引人深思,因此必須給予宿舍人際關系高度關注及合理引導。和諧的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可以讓宿舍成員獲得歸屬感與幸福感,促進大學生心身發(fā)展;反之,不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會讓人感到壓抑、煩惱,影響大學生發(fā)展與成長。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由宿舍中的個體共同組成、維系,一方面反映了大學生在校生活質量,大學生是否能在學習習得的同時也獲得友誼、愛與歸屬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大學生是否能夠將自我融入群體,形成完善的人格,合理交往、恰當處世。本文將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現狀、形成原因及應對策略作一綜述,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四

來訪者:我是一名大一學生,我現在有點與寢室的其他同學合不來。有時候看到其他人就感到不高興,心里很煩。并且看到他們平時可以打打鬧鬧,卻從來沒有和我那樣過,我就感覺像是被別人忽略掉一樣。我也知道這可能是我的性格造成的,我不善于言談,不幽默,因此很少有笑聲產生在我和他們之間。

我很急于改變這種現狀,但卻不知道何種方式是我應該采取的。請您指點迷津。

咨詢老師:你所說的問題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和人交往,遇事處人,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這里面有兩個學問,一個是如何積極地與人交往,豐富自己的經驗,增加自己的魅力;另一個就是如何解決自己在與人交往中遇到的困惑,及時地化解煩惱,走出情緒的低谷。

一般來說,性格孤僻,不善于言談的人,容易陷入孤立,影響人際交往,但這并不是無法改變的。

你可以增加你的人格魅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和賞識,這樣自然會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說一個有能力、待人真誠、實實在在的人大家都會喜歡;你也可以主動出擊,學習各種與人交往的技巧,比如多看幽默故事,學習幽默技巧,讓自己變得幽默起來,這些都是改善人際交往的方式。但無論如何,你要自己主動的改變,要自信,要首先自己愛自己,相信自己是受人歡迎的人,這樣別人才會愛你。

另外,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情緒受到周圍同學相互交往的影響,感覺孤獨,被忽略,對于這個,你要主動調節(jié)。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是無法和環(huán)境進行融洽交流、融入環(huán)境的`一種內心體驗,孤獨的人在自己和外界之間設置有一層屏障,這個屏障一方面將自我封閉,另一方面讓外面的人對你敬而遠之。而要想走出孤獨,首先你要自己主動拆除這層屏障,解除防備,微笑著走出來,讓大家看到你,意識到你的存在,看到你的坦誠,看到你的善意。

人與人之間,距離一定是有的,親密和諧是需要人自己去主動創(chuàng)造和維護的,在寢室里,大家之間更是,不僅需要互相照顧,互相愛護,還需要容忍和體諒。這是最基本的心態(tài)。在具體的生活中,本著這樣的心態(tài)去和你的同學相處,去做人做事,即使你不能馬上改善你不善言談的習慣,大家也會喜歡你,愿意接近你。

人際交往的技巧和經驗是可以學習的,現在在書店里介紹這些知識的書很多,你不妨找來看看,有意識的學習和鍛煉。未來的社會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一種個人發(fā)展的資源和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這是值得花費一番精力和時間的。

此外要說的是,在注意人際交往的同時,要注意保持自己內心的充實。如果一個人,有自己充實的生活和目標,有自己宏大的使命和理想,它就不會在一些瑣碎的事情上過多停留和耗費精力。他會保持一份內心的寧靜和理想的致遠,會充實、快樂、忙碌,希望你也是。人格魅力、性格修煉不是一日可以速成的,但保持內心的充實和人性的坦誠善良,這你可以隨時提醒自己,讓自己經受考驗。目前你可以從學習技巧和經驗入手,逐漸改善眼前狀況,長遠的,希望你能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讓自己熠熠生輝,不僅自己愛自己,周圍的人也會因此愛你。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五

寢室,作為大學學生管理中的最小單位已經顯示出其重要作用,寢室人際關系的好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大學寢室人際關系的構建逐漸遭到破壞,寢室的不團結不穩(wěn)定因素日益彰顯,大學寢室人際關系的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得不引起我們有關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

大學寢室是大學生人際關系最為緊張和密集的地方,是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場所。目前的大學生80%以上為獨生子女,家長的嬌慣和社會的寵愛往往讓這些孩子在心理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無法接受與他人共享生活空間的現實,在內心深處就對同宿舍同學有一種排斥與戒備心理,因為接觸頻繁,室友成為假想敵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1.1排斥、戒備心理影響人際交往。

獨生子女的優(yōu)越感深深根植于當代大學生的心中,每個人都在家中恃寵而驕,再加上社會輿論的導向,讓當代大學生產生了一種我是“小皇帝”“小公主”理所當然的認知心理,再加上當代大學生的敏感心理,戒備之心就事出有因了。

1.2個人習慣帶來生活不協調。

大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域,隸屬不同民族,又各自按自己地方、民族、家庭生活的不同方式養(yǎng)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些不同的生活習慣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和碰撞,由于個人習慣的不同帶來的寢室人際交往難題也就層出不窮了。

面對這些人際關系問題,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其非但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甚至給學校和社會帶來極大危害。

2.1人際關系緊張造成學生心理負擔。

寢室是大學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寢室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的初始,更是大學生主要的人際關系,在一個人際交往緊張的氛圍中生活勢必會造成精神緊張,帶來心理負擔。

2.2演變社會危害。

長期的孤獨和心理負累會導致人個性的一些偏差。久而久之甚至會出現危害社會的事件,比如某農業(yè)院校在寢室中發(fā)生的殺人案件,某同學因睡覺呼嚕而被室友嘲笑甚至傳到網絡上,因長期被室友嘲笑,寢室人際關系十分緊張,該同學就養(yǎng)成了孤僻的個性,這件事成了導火索,該同學在凌晨3點多用事先準備好的刀刺入了錄下他呼嚕的室友身體,本該和睦融洽的同學演變成了悲慘的兇殺。這僅為一例,寢室室友間發(fā)生的吵架、動用管制刀具甚至被逼發(fā)瘋的事件近幾年層出不窮。

3目前寢室日常管理現狀。

既然大學生寢室中問題層出不窮,危害又如此之大,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就應該加大寢室管理力度。幾乎每個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都很重視寢室管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便是寢室管理很重要,寢室是學生在學校的家,管理好寢室便可為學生提供一個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盡管如此,目前的寢室日常管理方式依然相對落后,很多方面并不符合當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3.1管理模式落后。

大學生公寓是一種新事物,是我國高等院校擴招后所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產物。[1]可是在管理方式上卻依舊延用高校過去那種“封閉式”、“家長制”傳統管理方式,而且在這種高壓的管理模式之下根本不利于管理者和學生的溝通,從而很難發(fā)現學生中潛在的人際關系問題。

3.2管理者管理觀念落后。

大學生寢室的管理者主要由兩種人員構成,一種是主管學生輔導員,一種是公寓管理員。

(1)前者雖具備足夠的學生管理知識與管理理念,但是繁忙的工作以及身為教師的驕傲感很難使他們真正走入寢室,經常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地位,輕則規(guī)章、重則制度,擺脫不了“家長制”“一言堂”的傳統觀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響。

(2)后者雖然時時與學生生活在一起,但是這些人更多的是學校外聘的臨時工作人員,既沒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更不具備學生管理能力,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工作無非是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者,學生是被執(zhí)行者,既如此,便難以與大學生產生正常的思想交流與情感溝通,往往與學生之間在管理問題上發(fā)生沖突,甚至有激化矛盾的可能。

4尋求突破途徑。

面對著新形勢、新問題,寢室管理必須尋求突破途徑。這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筆者認為應該加大對學生的教育,返璞歸真,向老祖宗求取真經,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歷久不衰的奇葩,是我們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源泉。筆者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尋覓到“家”這一獨特文化內涵,在學生管理中引入“家”文化概念,用“家文化”教育學生,使學生寢室關系達到和諧狀態(tài)。

4.1“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室友”化“血緣”

“家”,對于中國人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我們說“家國一體”“國家”,就是這種特殊意義的展現和延伸,林語堂認為中國文化又一個攻之不破的真正堡壘,即中國人的家??梢哉f不理解“家”文化就無法理解中國文化,就不能解開中國文化延續(xù)五千年歷久不衰的真正秘密所在。“家”是血緣,“家”是歸宿,任你遠行天涯,依舊要心心戀戀一個溫馨的所在——家,任你皇族貴胄,依舊要遵循游戲規(guī)則“家天下”,所以,“家文化”便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管中,我們要把“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就是要把這種精神的認同引入寢室,把室友關系轉變?yōu)檠夑P系,把人際關系轉變?yōu)榧彝ガ嵤?。大學生遠離父母親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那便讓“家”這個概念盤亙在寢室,盡力營造出家的氛圍。

4.2組織活動進寢室——醞釀“家”的情理邏輯。

有了“家”的形式,便要創(chuàng)建“家”的情理邏輯?!凹摇钡那槔磉壿嬍欠抢硇缘?“兒不嫌母丑”“情人眼里出西施”哪一個是理性的?現代人就是太理性,太現實,反而丟棄了老祖宗的美好的東西。我們就是要營造出這樣的情理邏輯,家人之間何必計較?全憑感性豈太理性?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活動,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室友之間的這種非理性情感。

4.3輔導員進寢室——解決“家家難念的經”

輔導員不是執(zhí)法者,要轉變觀念,走進寢室的目的不是懲罰,而是傾聽,要斷清官難斷的家務事,解決“家家難念的經”。我們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權限,不代表我們要放任管理,學生畢竟還是學生,在念不好自家的“經”的時候就要我們輔導員老師介入。輔導員老師要做調解員,要做心理咨詢師,做思想政治指導者,送政治思想教育進寢室,送心理服務下寢室,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解決學生的心理偏差。

5結論。

“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力量,是由血緣、情理支撐起的中國人心靈的歸宿,它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度過了五千年的光陰歲月,必將繼續(xù)伴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90后的新生代自然也在“家”的護衛(wèi)下幸福的成長,雖不擅人際交往,卻難掩血緣親情,對其進行“家”文化的教育不僅僅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正常的寢室交往,構建良好的寢室氛圍,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西方文化嚴整侵蝕的今天能夠重拾傳統文化,回歸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使傳統文化再閃光輝。

參考文獻。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六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系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都依存于人際交往。人際關系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F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于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xiāng)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復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為復雜,更為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群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并試圖發(fā)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大學生處于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fā)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心理正常發(fā)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著人際關系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有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于人際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占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困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系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為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系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為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系比較近的人,由于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系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系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后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后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里一直養(yǎng)尊處優(yōu),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后,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打開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fā)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癥。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回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于焦慮狀態(tài)。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倱淖约簳霈F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于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癥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癥患者卻望而生畏?;颊呖赡軙J為自己是個乏味的人,并認為別人也會那樣想。于是患者就會變得過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郁,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癥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癥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為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纯瓷厦婺莻€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yè)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么”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yōu)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郁郁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發(fā)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類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愿讓別人了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tài)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愿意與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了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在我們隊里也存在著這樣的學員,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他人接觸,做什么都一個人,很難融合到大集體中,產生一種圾不和諧的情況。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愿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在我們學員隊中,也有部分學員把市場經濟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用于人際交往,靠吃吃喝喝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以實現個人目的;或“唯利是圖”;大利多交,小利少交,無利不交,冷落不能給自己“實惠”的人,濫交亂捧能給自己“實惠”的人。個別學員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榮譽、成績都屬于自己,別人都不如自己,在分隊與分隊之間,甚至區(qū)隊與瞿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對于本分隊本區(qū)隊的工作都盡力完成,但在其它分隊區(qū)隊有困難的時候不愿伸手幫助一下,希望自己所在分隊,區(qū)隊成為一枝獨秀。

4、猜疑妒忌型。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系。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為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為。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jié)心態(tài),發(fā)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于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能夠坐在這里的,大家都是通過高考這擁擠的羊腸小道的幸運者,一帆風順,優(yōu)越感,自然而然的滋生。但進入大學校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學的優(yōu)秀者云集在一起,有的學員不能夠保持優(yōu)秀,學業(yè)上優(yōu)越地位的失落,很容易產生忌妒心理。輕者出現內向,躲避,重者出現精神妄想,自殺甚至犯罪等。

5、江湖義氣型。

有些學生熱衷于江湖義氣,對所謂的江湖好漢,義士崇拜得五體投地,與其他同學稱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么軍紀,國法,集體利益,不惜為哥們兩肋插刀,大有豪氣沖天的勇者風范。而實際上,這是對革命同志關系的玷污,它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個人和小團體私利的宗派團伙意識,與以革命原則為基礎的同志友誼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在平時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搞小團體,小圈子,應當堅持團結合作,珍惜互相之間的情誼,這樣才能做到“人伴賢良智更高”。

6、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7、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沖突,都是發(fā)生在沒有什么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qū)區(qū)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后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于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實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慢慢的就養(yǎng)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長本身人際關系就不好,由于長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與人交往。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從他們那里學來的,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應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虧教育,這樣才會讓他們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真正的去為人處世。

2、學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小學校,包括有的大學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很多時候,有的學校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面紅耳赤,羞羞答答,這是學校教育的失誤,其實學校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如何做人,以及怎么面對和接觸社會,時刻讓同學們明白,雖然他們不能改變一個社會,但他們一定要適應這個社會。

3、社會的影響;

4、自私自利的個人思想;

如今像你們這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期盼,對自家“獨苗”的呵護,成為培育“一切為我”的溫床。當你們計如大學校園,獨立地過集體生活,與同學相處時,一些同學自小養(yǎng)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無余。

5、素質教育的匱乏;

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仍處于應試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一些家長、學生、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卻忽視了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yǎng),這其中,就包括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個作為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6、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一方面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脹,這種思想意識也影響了大學生的處世理念和行為方式。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系氣氛中,如何提高個人的人際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狀態(tài),這是每個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結果也表明,那些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度低的學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際關系不適。對在校大學生,就從品性格、能力、學識、體態(tài)、交際手段與社會經驗等方面鍛煉自己,使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生活。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社會交往實踐中學習,鍛煉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務一樣,“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也有它內在的規(guī)律性,即依據一定的交往原則。只有遵循了正確的交往原則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創(chuàng)造更好的人際交往的藝術。

(一)掌握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

1、正直原則。

主要是指正確、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互幫互學、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人際關系氛圍。決不能搞拉幫結派,酒肉朋友,無原則、不健康的人際交往。

2、平等原則。

主要是指交往的雙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嚴兩個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誼的基礎,是兩心相通的橋梁。交往必須平等,平等才能深交,這是人際交往成功的前提。社會主義人際關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貫徹平等原則,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別人的合法權益,尊重別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取決雙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誠信原則。

指在人際交往中,以誠相待、信守諾言。在與人交往時,一方面要真誠待人,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誹謗人,要做到肝膽相照,襟懷坦蕩。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諾事情要盡量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擁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克思曾經把真誠、理智的友誼贊譽為“人生的無價之寶”。古人也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誠則靈”。其誠是換取友誼的鑰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寫道:“只有拋掉虛偽,以誠相見的人際關系,才識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寬容原則。

在與人相處時,應當嚴于律己,寬容待人,接受對方的差異。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往中,對別人要有寬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計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讓人,最終將會成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寬容之心,還須以誠換誠,以情換情,以心換心,善于展再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回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5、換位原則。

在交往中,要善于從對方的角度認知對方的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情感和發(fā)現對方處理問題的獨特個性方式等,從而真正理解對方,找到最恰當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6、互補互助交互原則。

這個原則是大學生人際關系處理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項基本原則理由玉大學生在經濟生活上還沒有獨立,依然出在以學為主的學生時代,因此互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精神領域。包括大學生氣質、性格、個性特征的內容。往往我們會發(fā)現不同氣質、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夠相處配合的較好,而能力非常強的兩個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處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交往過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個體都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由于這種尋求自我價值被確認和情緒安全感的傾向,在社會交往中,更重視自己的自我表現,注意吸引別人的注意,希望別人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阿倫森的研究表明,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對于真心接納我們,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更愿意接納對方,愿意同他們交往并建立和維持關系。

福阿夫婦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著保護自己心理平衡的穩(wěn)定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關系保持某種適當性、合理性,并依此對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得以解釋。這樣,當別人對我們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納和支持時,我們也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友好,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接納別人,否則我們的行為就顯得不合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的友好的行動別人接納后,我們也希望別人作出相應的回答,如果別人的行動偏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會認為別人不通情理,從而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對方產生心理排斥。我國古人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學基礎的。

7、功利作用原則。

心理學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人們希望交換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換過程中至少得等于失,不值得交換是沒有理由去實施的,不值得交換的關系也沒有理由維持,所以人們的一切交往行動及一切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持都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對于那些對自己來說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際關系,人們傾向于建立和保持,對自己來說不值得,或失大于得的,人們就傾向于逃避、疏遠或終止。

我國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隨著人們的價值觀傾向不同,人際交往中存在著不同的社會交換機制。對重內在情感價值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情感卷入更多,因而有明顯的重情誼、輕物質的傾向,與別人的交換傾向于增值交換過程。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欠別人的情份,因此在回報時,往往也超出別人的期望,這種過程的循環(huán)往復,就導致了交往雙方都感到得大于失。與此同時,對重外在物質利益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重物質利益意識多于個人情感的投入,因此傾向于用物質來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際交往中處于減值交換。

8、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

指個人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判;自我價值保護指人為了保持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人在任何時期的自我價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總和。自我價值支持的變化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是符合人們意愿,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期望相反,使人們面臨自我價值威脅,因而必須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的消極變化,即自我價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臨新的攻擊。

特別是我們面臨肯定的人轉向否定時,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承認別人轉變的合理性,否定我們自己,貶低自我價值;二是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盡可能維護自我價值的不變,降低所失去的自我價值對自己的重要性。許多研究表明,自我價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當面臨自我價值威脅時的優(yōu)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盡可能保護自己。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個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積極交往的主動性,塑造很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手段,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見。

1、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系到人際交際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q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暈輪效應。

在我們的頭腦中,總有一些潛在的,得之于各種途徑的觀念,并常常以此來評價和判斷他人,因為這樣做所耗費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說,它最省事。但是,圖省事往往會造成一些認知偏差。什么美國人開放,英國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農民老實本分……。這些說法雖與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絕不是個個如此,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人如其面,各個不同,不能用概念來衡量人,把人簡單化。某人的一種優(yōu)點、優(yōu)勢放大變成了籠罩全身的“光環(huán)”,甚至原來的缺點也被掩蓋或者蒙上了一層奪目的光彩。這種對他人認知的最大失誤就在于以偏蓋全。“借一斑而窺全豹”并不總是適合于一切人和事,個別和局部并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體。在人的諸多行為或性格特征中抓住某個好的或不好的、就斷定他是好人、壞人,無疑是幼稚的。恰當地、全面地認知他人,就要克服說好全好,說壞全壞的絕對化方法。

首應效應。

effect),也稱為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會成為一種基本印象而影響對他人各方面的評價。俗話說,先入為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很重視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該看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較短時間的接觸,又無以往的經驗作參照,主觀性、片面性較強。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極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盤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敖鹩衿渫?,敗絮其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要練就一番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事,在長期的相處中全面、正確認識和了解他人。如一位大學生剛入大學出色的自我介紹在同學的頭腦中留下強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后他的表現不如以前,學生認為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夠盡力;相反,有的同學在尋求職業(yè)時留下很不稱職的第一印象,那么要轉變需要很多長時間。人們已習慣于用先入為主的最初印象軌道解釋一些心理問題。

近因效應。

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不因一時一事評價人。

刻板效應。

有些人習慣于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于某一類人,不管他是否表現出該類人的特征,都認為他是該類人的代表,而總是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于他,從而影響正確認知,特別是當這類評價帶有偏見時,會損害人際關系。如有的大學生認為南方人小氣、自私,家庭社會地位高的學生傲氣、不好相處等,這種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定勢效應,妨礙大學生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

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人們頭腦中存在的某種固定化的意識,影響人們對人和事物的認知和評價。當我們與他人接觸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tài),作一種固定了的觀念或傾向進行評判。

投射效應。

人際關系中的投射效應,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為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tài)度或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征。如自私的人總認為別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磊方的人認為別人對自己也應不小氣,由于投射作用的影響,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產生誤解。

為什么有的人不能從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需要。在人際交往中,過分留心、處處算計、總怕吃虧上當,這當然得不到快樂。可以說,這樣的人還沒有領悟人際交往的真正內涵,因此他無法體驗到交往中的快樂。倆人互相交換一個蘋果,還是一人一個蘋果,倆人互相交換一個主意,一人就有了兩個主意,這個例子是交往露內涵的一個體現。此外,交往的意義還在于增大個人的心理空間,減少彼此的心理距離,建立“我們感”。這些都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社會需求。

消極的情緒,如不快、痛苦、憤怒、失望等,會影響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這點不言而喻。這些消極情緒的產生,可能來自某種壓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種喪失。每個人都要學會在生活中對付這些不良情緒,這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F代社會主張個性獨立,人際交往也日益復雜,如果說在一些場合,或和某些人的臨時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應酬,那么,建立和發(fā)展深入持久的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誠相見、表達真實的自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人們并不喜歡那些假扮的圣人。當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著明顯的缺點,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審視、認識自己和他人,不斷領悟人生,這是人際交往的內涵之所在。

2、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

適度的自我價值感是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自我價值感來源于對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而存在有的固有價值的認識。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無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獨特性,有其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伴隨這種價值感而來的是對他人的獨特性價值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這種適度的自我價值感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的模式。

3、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力。

社會交往中,個體的知識水平與涵養(yǎng)直接影響著交往的效果,良好的個人形象應從點滴開始,從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優(yōu)化個人的社交形象。

提高心理素質。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膽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獨、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際魅力。每個個體都有其內在的人際魅力,他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社交生活中的體現。這就要求在校的大學生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儀表到談吐,從形象到學識,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隨著交往的深入,學識更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大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拓展自己的內涵。

4、培養(yǎng)主動真誠交往的態(tài)度。

大學生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對內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卻有待發(fā)展。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卻很少反省自身,問問自己對別人怎樣。這種單向性思維容易導致交往中一廂情愿的傾向,并容易對挫折做出錯誤的歸因。

人際交往本質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許多時候互動鏈的運行需要有人激發(fā)。事實上,許多交際成功的人往往會主動激發(fā),開啟人際互動鏈。即他們往往首先向別人發(fā)出友好的信號,主動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主動與人打招呼……正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我敬人,人自會敬我”,他們以此打開了人際交往的局面。

大學生們容易忽略或很少加以反省的另一個問題是:我怎么對待我自己?

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還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和別人一樣,還是比別人差?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也大大影響著其人際關系的成功與失敗。

許多時候,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以及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應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待自己。所以改善人際關系首先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別人。對大學生而言,思維已近成熟,所以從反省自我開端,從具體行動起步,乃不失為上策。有人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說,都需要有豐富的人際關系,并在這個世界上幫助與被幫助、同情與被同情、愛與被愛、共享歡樂與承受痛苦。在社會交往中,那些主動去接納別人的人,在人際關系上較為自信。主動交往的稀少源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擔心遭到拒絕,擔心別人不會象自己期望的那樣理解、應答,從而使自己處于窘迫的局面,傷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實上,問題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嚴重,因為人際關系中,雙方都需要適應,需要人際關系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們在人際關系方面有許多誤解,如先同別人打招呼,在別人看來低人一等,“那些善于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圓滑”,“我如此麻煩別人,別人會認為我無能,會討厭我”等等。

主動交往特別是當面臨人際危機時,主動解釋,消除誤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于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被人誤認為封閉;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學習,始終處于疲倦狀態(tài),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松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為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學業(yè)、情感屢屢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

要熱情待人還須從心里對他感興趣,真心喜歡他人?!皩e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于這種人。”

“只要你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你所得到的朋友,就會比一個要別人對他(她)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p>

運用積極暗示能夠減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經常在心里默默對自己說:“我是受歡迎的人!”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充滿信心地默誦這句話。除言語暗示外,還可運用形象暗示。在頭腦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良好的交際者,直到這種形象在頭腦中能夠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來并根深蒂固。這就是西方心理學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把每個人都看成重要人物自尊得以維護,自我價值得到承認,這是許多人最強烈的心理欲求。我們只有在交往中注意到這一點,才能對應自如。的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當我們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時,也應將心比心把別人也看成重要的。據此,在交往中,我們應注意:(1)讓他人保住面子如果一個人習慣于通過挑別人的毛病和漏洞來顯示自己的聰明,那將是最愚蠢的,必將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人人都有毛病和缺點,所以找起來并不難。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這是許多人所反感的,因為這威脅到了他的自尊。(2)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人發(fā)生改變同學之間常常爭論,若是為探討問題,這是有益的,但試圖以此改變對方,則往往會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種觀點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當你反駁他的觀點時,便或輕或重地對他的自尊造成了威脅。所以爭論雙方很難單純地就問題展開爭論,其間往往滲入了保衛(wèi)尊嚴的情感。這種情感促使雙方把爭論的勝負而不是解決問題看成最重要的。所以贏的一方常常難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這看成是自己尊嚴的勝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證。而輸的一方則會覺得自尊受到傷害,他對勝方很難不產生怨恨。從而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許多爭論到最后會演變成為人身攻擊,或變成了僅僅比嗓門高低的游戲。所以爭論對人際交往常常是一種干擾因素。

“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毙睦韺W家認為,贊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百潛P能使羸弱的身體變得強壯,能給恐怖的內心以平靜與依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真心真意,適時適度地表示你對別人的贊揚,贊揚要對人也對事,能夠增進彼此的吸引力。

最有效的贊賞是贊揚他人身上那些并不是顯而易見的長處和優(yōu)點。如果你贊賞一個領導能力強,他也會高興,但若是贊賞他有風度或是很會教育子女,他一定會更高興。如果你贊賞一個容貌出眾的女孩子漂亮,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為她對這一點很自信;如果你說她性格很好或聰明,她可能會更為高興。

5、鍛煉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技巧。

加強和提高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很多,概括地講有四種:

(1)、善于結交。

在人際交往中,結交的過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親密接觸三個階段。善于結交是指能夠巧妙地引起對方注意,并主動制造機會,自然地與對方進行初步接觸,進而保持進一步接觸的過程。

(2)、善于表達。

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于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是對方感到輕松愉快。自我表露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談必然是雙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項應該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關于自己的信息——怎樣想,有什么感受,對他人的自發(fā)信息如何反應等。然而,許多人卻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給交往制造了障礙。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時機,否則就可能犯滔滔不絕、只顧自己之大忌。一般而言,談自己的合適時機之一是有人邀請你談談自己的時候。這時,如果你能適度地展開自己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和好感。另一種時機是當他人談的情況和感受與你自己比較一致時,即“我也……”的技巧。人們總是喜歡那些經歷和看法與自己一致的人,因為贊成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肯定我們的價值和自信。所以,“我也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我有過和你同樣的經歷”之類的表白往往能激發(fā)對方積極的反應,使談話氣氛熱乎起來。

(3)、善于傾聽。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chuàng)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了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復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另外,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愛聽不停、不慎耐煩、不時看表、目光游離不定等動作。這些既影響對方講話的興趣,又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為。記住,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就,是贏得友誼的有力品質。

(4)、善于處理各類矛盾。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和摩擦,而善于出力問題,就是要求一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夠打破僵局,或者能夠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深入交往的氛圍。從贊揚和誠心的感謝入手。在此之前,我們已深知贊揚和感謝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對方的自信和自尊,從而在感情上接納我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誠懇地提出批評,對方往往更容易接受。應該做到自尊但不能自傲,坦誠但不輕率,謙虛但不虛偽,謹慎但不拘禁,或波但不清服,老練但不圓滑,勇敢但不魯莽,隨和但不懦弱。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我們就會發(fā)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所欲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松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滿信心。

大學生處于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發(fā)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們心理正常發(fā)展、保持個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個人生命的主宰其實就是自己,關鍵是你要有所改變,要有強烈成功的愿望,針對自己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相信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yǎng)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七

二,活動背景經過大一一年,各宿舍內部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格局基本定型,而狀態(tài)各有差別:有的宿舍內部關系極為親密,有的宿舍成員各自獨立相安無事,還有的宿舍處于冷戰(zhàn)狀態(tài)……另外,由于大家平日鮮少進入其他宿舍進行交流,對其他宿舍的人與事不甚了解。

三,活動目的。

通過了解其他宿舍的情況,加深對其他宿舍同學的認識。

通過對比各宿舍的情況和一些外界的極端案例,感受、思考一下自己宿舍相比之下值得慶幸、感恩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活動作為一個班級集體活動,也算是一次班級課外聚會,溝通集體感情。四,活動對象12級人力資源管理2班全體成員五,活動時間地點時間:待定(假設為11月24日晚上)地點:一教某教室六,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生活大爆炸》的節(jié)選視頻片段,重點是謝爾頓的各種煩人表現。

向各宿舍收集他們對該宿舍成員人際相處模式的敘述材料,例如:各成員性格、生活習慣,成員之間的相處、行動模式,宿舍氛圍(如膠似漆、相安無事、冷戰(zhàn)等),宿舍特色……等等。

收集宿舍慘劇案例,如清華復旦宿舍毒殺案。

制作ppt,包括各環(huán)節(jié)標題(根據需要加上介紹),上述提到的宿舍材料、極端案例,以及建議等。

活動當天班委要確保一間一教的教室,并打開多媒體。

提前指定好某位同學負責活動過程的攝影。

準備一張幕布,以及4張抽簽(1~4號)。

(二)當天流程。

part1:播放《生活大爆炸》節(jié)選視頻片段。

part4:面對現狀,班委們的幾點建議大方向是“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感恩”,具體一些的建議需要通過分析各宿舍上交的材料再提出?,F場靈活發(fā)揮很重要。

part5:游戲環(huán)節(jié)〃心有靈犀每個宿舍為一組,按宿舍號順序依次進行游戲,每次一組,共13組。主持人從1~4號中抽簽,對應床號的同學上臺參加游戲,分別站在左右兩側的白板前面。(不足4人的宿舍則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示例:a與b同學被選中了。上臺之后兩人嚴禁說出與答案相關的內容。建議先寫下“1、2、3……”等序號。1~2名工作人員圍繞著其中一人(假設是a)撐起幕布,以防兩人看到對方在白板寫下的東西。然后主持人連續(xù)提問:“a習慣在幾點吃晚飯?”“b的微博背景顏色是什么?”……答題時限為90秒。另外需要一名工作人員記錄主持人問了什么(念得太快,恐怕主持人都不記得)。兩人開始同時寫下答案。時間結束后,幕布不遮著a,改為遮住答案,一題一題地公布答案。兩者的答案每吻合一次便獲得1分。然后根據每組獲得的總分進行排名,分數最高的前3個宿舍有獎品,分數最低的3個宿舍要接受懲罰。

(三)后期處理。

收拾好現場,保持教室清潔,并關好多媒體、電燈。

根據同學們的意見,決定是否將ppt上傳到班群上作為留念。

總結整理好活動材料,打包發(fā)送給“潤心工程”的相關負責人。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八

宿舍人際關系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身心健康。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研究對大學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宿舍人際關系問題應當正視并尋求方法解決,對于出門在外的大學生來說,宿舍不只是一個生活的地方,更像是自己的家,宿舍人際關系需要認真對待,尤其要注意相互間的溝通交流與協調。山東大學的心理咨詢室吳少怡主任說:“大學宿舍是一個很小的‘小社會’,舍友之間的關系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它是學生之間最重要,最敏感的關系,社會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縮影。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可以使得幾年大學生活愉快度過?!盵1]大學宿舍既是大學生的社會,也是大學生的家庭,和諧的關系能增強歸屬感,能滿足“歸屬與愛”的內在需要。

高校宿舍人際關系是與在校學生的個人或團體交往過程中的心理關系?!靶睦韺W家卡倫?霍尼韋爾根據個人的方式,以避免人際焦慮癥互動的過程中將人群分為三類:接近人群、反對人群與走出人群?!盵2]“總體而言,產生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家庭、教育等社會問題凸顯。要解決上述問題,高??梢蚤_展移情的教育、開設溝通課程、加強思想教育和加強人際交往指導,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意識觀和價值觀,并努力改進各個方面?!盵3]毛曉玲女士提出了宿舍的特征理論概念的關系,編制了大學宿舍人際關系問卷,探索宿舍人際關系的特點?!皢柧眍}目包括四個因素:人際沖突、人際和諧、人際親融和人際干擾四類?!盵4]大學生形成以學習和生活二者之間關系為主要內容,形成語言、思想、知識、媒體等以不同形式相互交流感情的宿舍人際關系,不同類型大學宿舍之間的人際關系還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皬暮暧^的角度來看,整體的關系類型可分為宿舍和諧、和諧弱、分散及小團體式的,從微觀角度分為四個類型,即個別成員之間的關系、宿舍友好關系、孤獨和寂寞型關系、對立型關系?!盵5]許傳新的研究表明大一宿舍人際交往頻繁,大二開始減少,大三時降到最低限度,大四宿舍人際關系有反彈?!安煌昙壍膶W生評估自己的宿舍人際關系有所差異?!盵6]大一宿舍成員他們對宿舍人際關系評價最高,大二開始下降,大三下降到最低點,大四有反彈。盧寧采用系統心理治療技術以大學宿舍為單位進行團體輔導,進行前后際交往態(tài)度的干預和生活滿意度調查,進行心理測試,并依據不同性別,不同檔次,對前后學生的測試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不同結論。高校宿舍輔導旨為端正學生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提高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具有現實意義,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重視的越早,自我意識的改善和發(fā)展空間的緊密程度及相互接觸和交流空間越大。”[7]宿舍是其他學生組織所不能比的,它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研究表明,目前的形勢不容樂觀,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不和諧的事情經常發(fā)生,使得宿舍人際關系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1、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與心理。

增強自信,消除自卑。一個人一旦失去了信心,人際交往必然困難重重,在校學生的交流應該是友好的和誠實的,有合理的方式,沒有過多端莊矜持,應當謙卑和謙遜,充分展示他們的自信心。

“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也是影響關系的原因之一?!盵5]語言是人際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學生,在與他人說話時,往往顧左右而言他,忽視對方的話語,學不會傾聽。在與教師、學校領導、用人單位等溝通時,如果自大的話,不注意聽,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錯失發(fā)展的大好機會。在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時,一定要表現出真誠的一面,在別人說話時,不要輕易的去打斷,當別人陳述意見觀點時,要認真去聽,并快速思考,直到對方停下來,然后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2、開明豁達。

社會的復雜性導致了人格的豐富性,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加劇,所以要保持周圍良好的合作關系,必須學會求同存異,以開明的心理素質,多為他人著想,做最誠實的自己。做一個開明的人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這種交流的質量,以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社會。學生應學會同情,關懷,以達到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

3、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他人的的意見不要太在乎,因為一個時刻,當你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可能是緊張、害羞,可引起人體強烈的焦慮和自衛(wèi)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從而使別人會認為你是因為他有不信任的感覺,從而阻礙雙方關系的發(fā)展。這個時候,你就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做出最誠懇的解釋,盡快融入集體生活。

4、學習人際溝通技巧。

掌握嫻熟的人際溝通技巧,可以幫助人們相互增強了解,縮短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關系。許多存在人際交往障礙,主要是由于缺乏溝通技巧造成的,因為缺乏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往往對人際關系失去興趣,并造成在人際場合被動、孤立的境地,不僅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反而限制了自己的發(fā)展。應用主動積極的方式,逐步改善人際關系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回避。事實上,社交技巧是多種多樣的,如增強人際吸引力、幽默,巧妙批評、語言藝術等等。對大學生來說,建立勇氣和人際交往的信心后,應展開心理素質培訓,正確利用語言藝術。成功的交流,包括誠實守信、謙虛、謹慎、熱情助人、尊重、理解、豁達和慷慨等品行素質。。

5、加強自身修養(yǎng)。

良好的品質、能力,擁有一定的專業(yè)知識的人更容易受人喜愛。人們欣賞他的性格,欽佩他的能力,因而更愿意與之親近,成為朋友。所以,如果你想增強人際吸引力,更友好,更和諧的與他人共存,應該展示自己的長處,使自己的性格、能力的不斷提高完善,做一個文武兼?zhèn)涞挠凶R之士,使朋友能感受到你的真誠和熱情。

總而言之,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樹立自信心,不斷提高自己的交往技能,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完善自我,真誠對待宿舍里的每一位學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運用積極的溝通方式來解決沖突或分化沖突,把握好宿舍人際交往關系,在人際交往中取得成功,才能在人生中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孫琦,劉吉順.大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宿舍[n].中國教育報,20xx-20xx-1-25(10).

[2]張丹.大學生宿舍人際和諧分析[m].哈爾濱:世紀橋,20xx.

[3]毛曉玲,韓立紅,張堅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特點[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xx.

[4]唐乒球.大學宿舍人際關系的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1999.

[6]盧寧.高校宿舍及態(tài)度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xx.

[7]楊榮.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干預研究[a].上海: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xx.

[8]黃希庭.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中國東部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九

當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以后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由于大學生本身的性質較為特殊,因此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的關系也較為復雜。從廣義的概念來說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與所有和他有接觸的人之間的人際關系,但是從狹義的概念來說,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僅僅是指在大學校園中接觸較為親密的人。

大學期間,學生們本身處于一個較為特殊的成長階段,這期間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因素比較多,有積極的影響,有消極的影響。這就需要對大學生人際關系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正確的輔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得大學生能有一個較為良好的環(huán)境,促使他們在大學期間心理發(fā)展階段有一個較為健康的發(fā)展環(huán)境。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和人際溝通的行為對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好的環(huán)境能夠使得大學生們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健康生活狀態(tài),不好的心理健康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很容易導致大學生在生活中做出較為極端的選擇進而對社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因此,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環(huán)境的分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環(huán)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大學生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中的主要家庭成員對大學生的影響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員是大學生最親近的人,家庭成員和大學生之間具有血緣關系,這種關系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因此,大學生對家庭成員的信任度也是最高的,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家庭成員的一些行為方式直接在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如果一個家庭成員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行為方式,比如說父母經常在大學生面前吵架,父母和大學生之間的矛盾不及時溝通等,這樣只會使得大學生的心理有陰影,要是不能夠采取方式幫助他們,他們會有極大的心理障礙,這樣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消極的影響。如果大學生有一個較為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這樣可以讓大學生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對以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也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二)大學生的教師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在剛剛進入大學的校園中的時候,第一個接觸的長輩應該就是老師了,在面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新的生活環(huán)境,大學生更依賴于教師們的講解,教師們給大學生的印象對大學生以后的生活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對于大學生以前遇見的教師們來說,大學的老師的管理比較疏松,大學生不經常見到老師,老師們一般只會對特殊的學生主動進行溝通,對他們進行一些心里上面的教育。除此之外,大學生一般不會主動和老師之間進行溝通。因此,大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在大學生心理遇見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及時的幫助他們疏散不良的心情進而使他們能夠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大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是需要老師和大學生們共同主動努力才能夠有成果的。

(三)大學生周圍的同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是大學人際關系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大學這個特殊的階段中,家長和教師只是大學生活中的小部分,大學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同學在交往。同學之間更加容易建立起密切的關系,密切的同學關系能夠使得大學生們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關系。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

(一)加強家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

在進入大學之后,學生和家長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情感上的不平衡,情緒變化對另一方有偏見。一方面,父母經常把情感上的負擔寄托給孩子,并給予很高期望。另一方面,大學生希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一方面他們必須離開他們家庭所在地,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開始新的學習和生活,迫使他們去學習獨立面對各種問題;另一方面,盡管他們想要獨立,但由于外部世界和許多的限制,他們不能完全獨立。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關系,需要大學生與父母調整和適應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需要彼此之間更多理解和信任,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關系,有利于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二)提高教師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輔導的措施。

但由于大學教育的特殊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較分散,導致大學教師傾向于關注教知識,忽視了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溝通,組織咨詢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適當召開大多數學生干部會議,然后讓他們傳遞信息給大部分學生。師生之間的理解可以在對話的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人文價值交換,改變過于強調書本知識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科學思維、注意和所有的學生交流,經常去了解大部分學生的情況,真的做“學生導向”逐步發(fā)展人文精神,建立一個好老師形象,對學生起到好的影響。

三、結語。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輔導,使大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以后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能夠擁有一個好的素質,幫助社會建立和諧發(fā)展的文明環(huán)境;一方面又能夠自主發(fā)揮自己的個性,使得社會產生新的資源,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促進社會上面新能源的踴躍出現。若大學生的心理存在著一定的隱患問題,進入社會后,很可能會做出極端的事情,影響社會文明的發(fā)展。由此可得,輔導大學生使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于以后社會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對于輔助大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促進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夠達到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宋娟,孫艷平.論心理健康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系[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xx(07).

[2]張建梅.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和人際主觀因素研究[j].傳承,20xx(28).

[3]田代亮.高職大學生人際關系、人格特質、應對方式及其關系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20xx(05).

宿舍人際關系論文1500篇十

[摘要]對大學生來說,宿舍是他們學習和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宿舍人際關系的好壞對他們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用不合理信念分析大學生容易產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利用合理情緒療法解決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的方法與途徑。

宿舍是大學生活的主要場所,宿舍中的人際關系也就相應地成為大學生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根據發(fā)展心理學理論,處于大學生的年齡階段時,會出現自豪感與自卑感的矛盾沖突,強烈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沖突如果存在過于強烈和持久,而且并沒有任何外界的幫助的話,當其遭遇某種刺激時,就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壓力,甚至會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個體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同伴人際關系對他們的心理成熟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宿舍人際關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大學的課堂和校園環(huán)境中,大家傾向于遵守集體道德性規(guī)范性的要求,而在宿舍里,學生往往處于一種自由放松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會使個人的性格更自由彰顯,從而暴露了自己隱藏的缺點,引起各種各樣的矛盾。

合理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國創(chuàng)立,它是認知療法的一種。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論,這一理論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對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艾利斯宣稱: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這就成了abc理論的基本觀點。在abc理論模式中,a是指誘發(fā)性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之后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

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的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fā)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論則指出,誘發(fā)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fā)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

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滿意度的調查發(fā)現,有將近三分之一(31.9%)的大學生對自己本人的人際關系傾向于不滿意;對宿舍生活不滿意及不適應者占到20.34%,由此可見,大學生中有不少同學存在宿舍人際關系不能恰當處理的問題。

1.影響宿舍人際關系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1)生活習慣不同帶來的摩擦。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給學生們帶來不同的生活習慣,由此引發(fā)與他人的生活習慣不協調.

(2)以自我為中心引發(fā)的沖突。當代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里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換位思考”,缺乏“同理心”。

(3)作息時間沖突。有的同學習慣深夜看書,夜晚開燈到很晚,影響他人入睡;有的同學清晨起床過早,且做事不注意輕手輕腳,吵醒他人;有的同學通宵達旦沉溺于無休止的電腦游戲,影響他人休息,等等。

2.出現這樣的情況,用不合理信念可以作很好的解釋。

(1)絕對化要求。是指大學生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fā)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會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的信念.懷有這樣信念的學生常常容易陷入情緒困擾中,因為客觀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有其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對于某個個體來說,他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和發(fā)展也不可能以他本人的意志為轉移。

(2)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過分概括化的一個方面是人們對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評價。另一個方面是對他人的不合理評價。

(3)糟糕至極。糟糕至極常常是與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及對周圍環(huán)境的絕對化要求相聯系而出現的,即在學生的絕對化要求中認為的“必須”和“應該”的事情并非像他們所想的那樣發(fā)生時,他們就會感到無法接受這種現實,因而就會走向極端,認為事情已經糟到了極點。

建立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的關鍵在于大學生自身的努力,外因的力量再大也需要通過內因才能發(fā)揮作用。根據合理情緒理論,構建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有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向出現宿舍人際問題的同學提出,不要去埋怨有矛盾的舍友,問題的存在根本應回顧其自身的思維方式、信念是否合理;直接或間接地向求治者介紹abc理論的基本原理;解釋不合理的信念與他們的情緒困擾之間的關系。

2.是通過以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方法為主的治療技術,幫助學生認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進而放棄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幫助他產生某種認知層次的改變。

尋找學生的不合理的信念,可先從abc模式入手:。

第一,先在發(fā)生的宿舍人際交往中找出誘發(fā)性事件a。

第二,詢問存在問題的學生對這一事件的感覺和對a的反應,即找出c。

第三,詢問學生為什么會體驗到恐懼、憤怒等情況,即由不適當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著手,找出其潛在的看法、信念等。

第四,分清學生對事件a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將不合理的信念作為b列出來。

3.不僅要幫助學生認清并放棄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從改變他們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犧牲品。

大學是學生從高校踏入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如果在大學期間連宿舍人際關系都處理不好,那么就更加難以步入社會處理更加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同時,良好的宿舍關系可以給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一個相當強大的心理支持系統,讓學生在受到挫折、感受到壓力或者心情郁悶的時候有個支撐點,能幫助學生擺脫各種困撓,走向積極。因此,利用合理情緒療法幫助大學生解決好宿舍人際關系問題,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還能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使他們充實、愉快地度過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董珊.寢室人際關系對大學新生的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

[2]李海燕.大學新生應如何處理好寢室同學之間的關系.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3).

[3]姜余,嚴和來.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的心理咨詢.當代文化與教育研究,,(12).

[4]李莉莉.論e阿倫森的認知失調理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