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匯總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7:23:55 頁碼:13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匯總14篇)
2023-11-11 07:23:55    小編:zdfb

閱讀這本書讓我對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更廣闊的想象力。怎樣才能在讀后感中體現(xiàn)自己的獨特觀點和思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讀者們可以根據(jù)自己所讀的書籍選擇適合的表達方式,通過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與他人一起探討和交流。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一

重新拿出《少有人走的路》,我想推薦給朋友們,給那些渴望走向成熟、有自覺期望改變心理現(xiàn)狀的人。其實這本書很淺顯,很多道理甚至都是身邊的一些小糾結的學術解讀而已,你我都懂。剛開始看我也就睡前隨便翻翻,但此刻看完整本書,卻起了期望再認真看一遍的念頭。回頭想想,其實很詫異,原先這本書真有種魔力,讓你不自覺在看的時候跟著內(nèi)化了它所述的一些心理學知識,似乎真有那么點被治療了一番的感覺。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本治愈心理的書籍,不如說它是一本能夠引發(fā)你自己與自己對話的向?qū)?/p>

書的第二部分花了超多篇幅論述“愛”,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我看的比較快的,也是覺得可能多多少少這部分與中國的大多數(shù)人需要思考的成長環(huán)境有所不同吧。但第二部分的“愛”這一章是值得再認真看的。大多數(shù)人不懂得什么是愛,那里的愛當然不是只男女情長的愛,而是自律的原動力,按作者的定義,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愿。它包括自我成熟、也包括幫忙他人進步,它是完善自我和他人的持續(xù)的過程。

同時,作者也提到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深究其患病原因,都是由小時候父母錯誤的愛或忽視的愛而導致的。家庭環(huán)境的成長對個人的心里影響極大,父母對子女正確的愛是保證其健康心理的關鍵。而父母如何學會愛以及它的重要性也是作者論述的重點。

總之,推薦給期望成熟、期望進步和提高的童鞋們。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二

楊絳先生曾說:“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蔽疑钜詾槿弧?/p>

我常想生活的道路道阻且長,如何與自己和解,舒適度過一生呢?

機緣巧合看到了這本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xù)上榜近20年由美國作家心理醫(yī)生斯科特。派克著作的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

這是一本入門級的心理學著作,內(nèi)容生活化且淺顯易懂,書中舉了大量的例子來幫助我們認識自身、理解自身、改變自身。主要講了要花足夠的時間,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冷靜分析問題,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既要學會推遲滿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長遠;同時又要盡可能過好當前的生活,又要讓人生的快樂多于痛苦。比如作者講到了惰性,每個人都有惰性,有大有小,惰性就是我們內(nèi)心的熵,因為惰性,我們總是逃避必要的痛苦,關于選擇平坦的道路。我們害怕失去當前的地位或者角色,所以才害怕轉換成新的角色,達到新的地位。我們害怕改變現(xiàn)狀,害怕失去目前擁有的一切。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我們懼怕為恢復健康而承擔責任。書中說心智成熟是一個艱難而孤獨的旅程,我們需要自行選擇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艱辛和磨難,腳踏實地的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自省。最后慢慢變得成熟。最后結論唯有“自律”才能變的更好。

第二部分講的是愛,夫妻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第一,墜入情網(wǎng)、過分依賴、自我犧牲和愛的感覺都不是真正的愛。愛是為了促進他人和自己心智成熟不段拓展自我界限,實現(xiàn)自我完善的意愿。愛需要直面各種風險,面對恐懼仍然能夠坦然主動,勇敢的探索未知世界。愛需要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

第三部分,講的是成長與信仰。這部分講的內(nèi)容主要是與宗教有關的案例。在成長和宗教信仰中,我們不應該被信仰困住,信仰不是宗教,是宗教背后的東西。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信仰,只是信仰的東西不同,價值觀就是一種信仰。在信仰中,我們應該有科學的信仰。把陳腐過時的認知踩到腳下,拋棄狹隘的人生觀。我們必須消化和吸收新的信息,擴充眼界,敢于涉足最新的領域。

第四部分,講的是恩典。在這部分作者講了一個人類心靈進化的現(xiàn)象,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斷努力,而且必然是艱苦的過程,它必須與自然法則對抗,必須跟循規(guī)蹈矩的自然傾向背道而馳。

心智成熟是一個艱難而孤獨的旅程,我們需要自行選擇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艱辛和磨難,腳踏實地的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自省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些人一些事通過歷練最終慢慢變得成熟,進而成長。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三

趟過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過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經(jīng)過一些事,才知道經(jīng)驗。

閱過一些人,才知道歷練;讀過一些書,才知道財富。過了一輩子,才知道幸福。多一點快樂,少一點煩惱,累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生活怎么樣,自己放調(diào)料,自己開心自己樂。

簡單,是人生的至境。小時候的歡樂,是單純帶來的。長大后的痛苦,是復雜給予的。越長大越孤單。小時候,在沒人的地方,我們可以很快樂,因為有花草作伴。

長大后,越在人群中,我們越感到孤單,因為人心叵測。簡單,是人生的大徹大悟。無欲無求無失望,來去隨緣少徒勞。簡單,是最大的快樂。

不懂珍惜,守著金山也不會快樂;不懂寬容,再多的朋友也終將離去;不懂選擇,再努力也難以成功;不懂行動,再聰明也難以圓夢。

不懂合作,再拼搏也難以大成;不懂積累,再掙錢也難以大富;不懂滿足,再富有也難以幸福;不懂養(yǎng)生,再治療也難以長壽。

懂愛的人,才知道珍惜,懂心的人,才知道可貴。

懂珍惜的人,才能得到,懂愛護人的人,才能幸福,懂憐憫的人,才有愛心,懂感激的人,才能心善,懂付出的人,才能得到回報。

懂選擇的人,才能做大事,懂堅強的人,才能承受打擊,懂感情的人,才能得到真愛,懂人情味的人,才能得到尊敬。

越聰明的人,其實越累。在乎得多,割舍就難,往往失去的也就越多;追求的苦,心事就重,往往美好的也就越少。

人生中,有些東西,只是數(shù)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過客,不必太留戀;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

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一個簡單的心境,一種幸福的感覺,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生命中,遇見一些人是一種幸福,而遇見一些人則是一種災難。人,無完人,但要真誠,真實;事,無巨細,但要盡心,盡力;情,無絕美,但要無愧,無悔。

這世界,原本干凈,美麗;這人性,原本善良,質(zhì)樸;這遇見,原本清澈,簡單?;貧w自然,回歸自我,回歸一顆安靜無塵的心。

誰都有脾氣,但要學會收斂,在沉默中觀察,在冷靜中思考,別讓沖動的魔鬼,釀成無可挽回的錯。

誰都有夢想,但要立足現(xiàn)實,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堅持,別把它掛在嘴邊,常立志者無志;誰都有底線,但要懂得把握,大事重原則,小事有分寸,不講情面難得別人支持,過分虛偽亦讓人避而遠之。

人生的路那是要靠自己行走,無論如何選擇,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不存在對錯更無須后悔。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永恒不變。當你失敗、痛苦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的!當你成功、得意忘形的時候,你也要知道:這一切都會過去的。

看淡世事滄桑,內(nèi)心安然無恙。人生,說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

天氣的變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風景都會影響你的心情。而他們都是你無法左右的。看淡了,天無非陰晴,人不過聚散,地只是高低。滄海桑田,我心不驚,自然安穩(wěn);隨緣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心情不好時告訴自己: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于你的風景終會出現(xiàn);只要是自己選擇的,那就無怨無悔,青春一經(jīng)典當,永遠無法贖回。

過去只可以用來回憶,別沉迷在它的陰影中,否則永遠看不清前面的路;不要期望所有人都懂你,你也沒必要去懂所有人;聚散離合是人生的規(guī)律,不必在意,何須傷悲。

人在輪回路上,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相逢,也總有一些失之交臂的陌生。緣分有聚散,有人能隨行,就是一種溫暖;人心有冷暖,有人能懂得,就是一種幸福。

握緊幾份真情,以心交心;拿出幾許真誠,以誠換情;相識于真,才能相知于心;相處于純凈,才能相望于透明;相守于珍惜,才能相伴于一生。

人生的諸多煩惱,其實源于自己。風的搖曳,是一道自然的風景,無需牽強;雪的飛舞,是一頁自然的詩詞,無需奢念;心的悸動,是一抹自然的情愫,無需過多地在乎。

每一天,是一種終結,也是一種開始。少有人走的路,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行,給自己一個微笑,一起去追求精神世界的快樂,人生處處是陽光。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四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一生的必修課是什么?

是挫折亦或苦難?

是隱忍亦或堅持?

是人情世事?是享受孤獨?還是找到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其實,最終的必修課只有一門,放棄。

放棄從我們降生開始便如影隨行。

放棄無需對外界要求作出回應的嬰兒狀態(tài);

放棄世界與我一體、無所不能的幻覺;

放棄完全占有母親父親的欲望;

放棄童年的依賴感;

放棄自己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

放棄青春期自以為擁有無窮潛力的感覺;

放棄無拘無束的自由;

放棄青年時期的靈巧與活力;

放棄青春的性吸引力;

放棄長生不老的空想;

放棄對子女的權威;

放棄各種各樣暫時性的權力;

放棄身體永遠健康;

最后,放棄自我以及生命本身。

好似我們一路上丟盔棄甲,最終丟掉了我們本身。聽起來過于殘酷,但人生的規(guī)律便是如此。在人生轉變的時間點上,如果我們還執(zhí)著于曾經(jīng)擁有的東西不肯放手,只會給苦難重重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苦難。

有位師者談天時說到,人不能貪,不是只有貪圖名利才叫貪。彼時不能明白他所指,是追求自我實現(xiàn)不能平衡家庭為貪,還是許下自我能力之外的愿望為貪,還是把責任都大包大攬扛在自己肩上為貪。

直到今天,xxxx年元旦,才忽然明白這話的含義。在接納新事物的同時,仍執(zhí)著于過去所擁有的,并且還想一直擁有,把自己的心塞得滿滿當當?shù)?,為貪。人們常常認為“除舊布新”里重要的.是“布新”,其實是“除舊”。

放棄,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習。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免痛苦,因為這樣的學習不斷沖擊著我們原來的認知和觀念,舊的世界坍塌了,而新的世界還未成型。像fridakahlo的畫作《我的誕生》,蒙上白布的“我”把另一個“我”生了出來,舊我已經(jīng)消亡,新我仍在破繭。死亡的痛苦與誕生的痛苦是同一回事。

“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少有人走的路》的開篇第一句。正因為如此,peck才會寫下這本書吧。如同我的朋友所說,她選擇做心理治療師的原因,是這世間人實在太苦了。我們疲于奔命,不斷經(jīng)受沮喪、悲哀、痛苦、寂寞、內(nèi)疚、懊喪、惱怒、恐懼、焦慮和絕望的打擊,不知道自由和幸福為何物。

自由?

來源于自律。

幸福?

來源于愛。

答案只是看起來簡單而已。就像那條心智成熟之路,人人明白走下去好在哪里,卻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堅持走下去。

theroadlesstraveled。

全書四個部分,自律和愛是前兩部分。因為無法用我的語言來表達作者這樣系統(tǒng)而宏觀的思想,之前想用書摘的方式進行總結。然而1900多字,也只寫完第一部分“自律”,還寫得枯燥又無味。于是我放棄了,放棄了用一篇小文把一本經(jīng)典概括完的想法,放棄像考前劃重點那樣密密麻麻整本書沒有留白。然后只選擇了“放棄”這個點寫下此文。盡管像是又一篇不及格的讀后感,但好歹和之前的都不同,算是全新的嘗試吧。

——只要是肯不斷推陳出新的自己。

xxxx,與君共勉。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五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出自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一位杰出的心理醫(yī)生,他的杰出不僅在其智慧,更在于它的真誠和勇氣。

兒童時,他就以"童言無忌“遠近聞名;少年時,他又勇敢的放棄了父母為他安排的輝煌前程,毅然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終當上了一名心理醫(yī)生,為美軍軍官做心理醫(yī)生。在近二十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萬的病人,他以從業(yè)經(jīng)驗為基礎寫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創(chuàng)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

這本書是我近來最想要安利的書籍,斯科特對心理的了解遠遠不止身邊的病人,正如他說的,其實我們大家心理或多或少都不是真正的成熟,而真正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坦然與這個世界相處,與親人和愛人相處。

與我而言,觸動最大的是他對自律的解讀,現(xiàn)在社會充滿著浮躁和虛偽,而當代人多喜歡逃避問題,依賴短暫的安全感。極少數(shù)人還在擁有并且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其實夢想這個詞,對于現(xiàn)在的境況并不一定是個褒義詞,它身上貼著不務實,白日夢,陳詞濫調(diào)等許多消極的標簽。因為人人都有惰性,前往夢想的道路那么遠,還荊棘遍地,許多人便覺得算了吧,還是呆在我的象牙塔比較舒適,這是符合人性的正常流程,但是卻有人始終在不斷對抗著惰性,忍受著孤獨和痛苦,走出了舒適圈,走在了煎熬的改變之路,無論成功與否,這個人一定比我們走的遠,比我們更成熟。

“所謂自律,是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蹦軌蜃龅阶月烧娴氖呛芰瞬黄鸬娜耍聦嵰沧C明了如此。成功的人多是自律和勇敢的,你想要賺很多錢的就要不斷學習研究,不怕吃苦與失敗,你想要完美的身材,就要克服美食的誘惑,忍受運動過程的痛苦與單調(diào),你想要優(yōu)秀的成績,就要接納考試的壓力與學習的寂寞,推遲滿足感,便能得到你想要的成就感。時間很公平,不偏不倚,你用在哪里,就會在哪里開花結果。

“假使人生的目標就是逃避痛苦,你完全可以得過且過.不必尋找更高層次的精神和意識的進步。因為不經(jīng)痛苦和折磨.就無法實現(xiàn)靈魂的超越?!背扇司驮撚谐墒斓男闹?,去靈動我們的靈魂,追求更寬廣的視野與更美好的人生。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六

自律這是讓我們心智成熟的重要途徑,而愛,則是讓我們自律下去的動力。

斯科特派克的名著《少有人走的路》里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解決怎么才能讓我們的心智成熟。

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心智變成熟呢?斯科特派克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自律。通過自律,唯有通過自律才能讓我們的心智變得成熟。

那么如何做到自律呢?他提出了四種自律的方法:

第一種叫推遲滿足感。意為先苦后甜、先難后易,而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shù)人選擇的先做容易的事情,把困難的事情往后拖,拖著拖著,就會感到無形的壓力越來越重,思想負擔更會加劇,導致幸福感降低。

第二種叫敢于承擔責任,遇到問題敢于承擔,敢于面對,不讓逃避的愧疚和不安感時刻侵襲著自己。用一句“這是我的問題”、“這是我的責任”大大方方的承擔下來,而不是推卸給別人。不然你偶爾會響起時,還是會被自己的逃避所困擾。

第三種叫忠于事實,我們要真實的了解自己,了解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繪制出一個自己的人生地圖。我們不能抱著幻想去做事情。就單單這一點,我做的并不好。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還抱有各種幻想,可能是對感情,可能是對友情,可能是對美好人性。所以,這也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xiàn)。

第四種叫保持平衡,生而為人,不可能一點脾氣都沒有,人怎么可能不發(fā)脾氣,但是我們又要具有不發(fā)脾氣的能力,既要發(fā)脾氣,又要具有不發(fā)脾氣的能力,這就是保持平衡的這樣一種方法。

通過這幾種方法,能夠達到我們的自律。通過自律來解決心智不成熟的問題。但是,斯科特如果只寫到這兒,就不能算是一本經(jīng)典著作了,關鍵還在后面的部分。如果我們?nèi)?,我們一直在自律中,就會出現(xiàn)一種風險,”我們能不能一直堅持下去”,所以斯科特在這里就提出了衣蛾非常重要的概念——愛。

自律能讓我們承受問題帶來的痛苦,并最終解決問題,而心靈在承受痛苦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則會不斷地成長和成熟,自律是人們心靈金華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們?yōu)槭裁丛敢馔ㄟ^自律約束自己去承受人生的苦痛呢?因為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我們,這種力量就是愛。

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有了愛以后,我們的自律才能堅持下去。那么什么是愛呢?

斯科特在這本書里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愛不是欲望,愛是意愿。就是我愿意去做,而且我真的做了,這就是真正的愛。而欲望呢,往往是我想做,但是我卻沒有做。愛與自律在這里提到了他們之間的關系,愛是自律能持久能夠堅持的一個根本原因。

愛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特點,愛實際上也是對自我界限的一種拓展,只有拓展了你的自我界限,讓我們跟世界融為一體,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你與世界是融為一體的了,那么我別人,其實也是愛自己。這樣就能持續(xù)的擁有這樣的。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七

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在其著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中的開篇第一句話。這是事實,也是至理名言。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怨天尤人,為什么老天對我這么不公。仿佛一帆風順才是人生應有的狀態(tài)。然而事實與理想完全相反,問題和困難才是常態(tài)。我們一生會不斷碰上問題,問題帶來痛苦,解決問題也會痛苦。所以人生苦難重重!

人生是不斷遇到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帶來痛苦,但如果我們不逃避問題,而是勇敢地直面它,解決它,那么問題同樣可以帶來智慧的啟發(fā),帶來心靈的成長。人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走向成熟,就像本杰明·富蘭克林所說的,“只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教益”。為解決問題而不懈努力,也正是人生中應該做的事。

那么在面對問題時,你是慌忙逃避,是畏懼害怕,還是勇敢面對,努力解決呢?應該都有過吧。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既然問題帶來痛苦,那么我們感到害怕,想要逃避也是人之常情。但遺憾的是,逃避問題并不能讓問題消失,它還是在那里。而只有直面問題,努力克服困難,問題才會被解決。而自律則是幫助我們戰(zhàn)勝恐懼,直面問題的重要手段。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讓自己直面問題,承受痛苦,最后解決問題,走向成熟?!渡儆腥俗叩穆罚盒闹浅墒熘谩愤@本書中提出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于事實、保持平衡。我認為這四個原則既是實現(xiàn)自律的方式,也是自律的人應有的表現(xiàn)。

推遲滿足感——先苦后甜。

前文說過,逃避問題不是解決之道,因為問題不會因為你的視而不見而自行消失。而作者認為,逃避問題是心理疾病的根源。其中一種逃避問題的表現(xiàn),便是拖延。拖延時間,把痛苦延后,先享受眼前的歡愉,問題以后再說。中國的老祖宗們早就了解拖延的危害,“日日復明日,萬事成蹉跎”警醒著后人。很多人在工作中喜歡先完成簡單的任務,把困難的任務留在最后,然后在想起最后的難題時總是痛苦不堪,愈加傾向于把難題拖延下去,陷入了先甜后苦——拖延的惡性循環(huán)。其實仔細想來,拖延也不是明智的選擇:在不斷拖延的過程中,我們同樣會受到這個待解決的難題的折磨——眼前的歡愉,被未來的痛苦所損耗。與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承受痛苦解決問題,然后換來成就感和無憂無慮的雙重快樂。所以,形成先苦后甜的意識,優(yōu)先解決棘手的問題,這不僅可以讓我們心智成熟,也是獲得更多快樂的有效途徑。

承擔責任——事在人為。

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問題便會像一座山一樣橫在心中,阻礙心智的成熟。逃避問題的另一種表現(xiàn),就是在問題面前兩手一攤:“出現(xiàn)這種問題不是我的'責任,是別人,是社會因素造成的,所以要讓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有自己能解決。手腳長在自己身上,腦子長在自己頭上,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全由自己。我在工作中見到這樣一種人,上級分配任務下來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這個任務在不在我的職責范圍內(nèi)——他把自己的工作職責劃分得比誰都清楚——如果超出一點點他的職責范圍,就會立刻拒絕:“這不是我該做的工作?!弊屑毢怂氵^以后發(fā)現(xiàn)確實是分內(nèi)的事,怎么辦?接任務吧?慢著,先找上級談談:“你看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這么多任務在身,再分配任務恐怕完不成了?!鄙霞壊煌?,只能接了,“好吧我盡力而為,但做不好可別怪我,畢竟我說過可能完不成?!弊詈笕蝿照娴臎]完成好,他還有話說:“我早就說過了,而且這是公司制度有問題,這種職責就不應該分配給我這個崗位?!弊屑毧纯春孟袼矝]有做錯什么,但總覺得讓人討厭。他說的可能都是實話,但句句都在推卸責任。工作中不愿承擔責任,就難有大的作為,生活中不愿承擔責任,最后只會問題纏身。只有對自己說這是我的問題,我也有責任,要我自己來解決,我可以采取行動處理問題,情況才會好轉。

忠于事實——敢說真話。

我自己剛看到這一個原則時有些不以為然:誠實和自律有什么關系?讀到后面就有了答案:沒錯,有關系。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并隨著閱歷的豐富不斷改變,不斷完善。但有些人,到了一定年齡后便不再接受改變,抱著自己已經(jīng)過時的觀念故步自封,即使是他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也會固執(zhí)地反駁“你憑什么質(zhì)疑我?!”。這是無視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是對自己撒謊,也是拒絕正視問題。人總是會本能地拒絕變化,就像本能地逃避問題一樣。為了替自己辯護,有時不惜用謊言掩飾,欺騙他人也欺騙自己:“我沒錯”。虐待子女的父母總是言之鑿鑿:“我這是在教育孩子!”是在發(fā)泄私憤還是教育,其實他們心中十分清楚。同樣的道理,是否在逃避問題,拒絕成熟,我們自己心中也很清楚。忠于事實要求我們堅持自省,拷問自己是否真的說出了真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清現(xiàn)實,戳穿自我辯護的謊言,讓問題赤裸裸地暴露出來,然后再勇敢地解決它。

保持平衡——舍與得。

心智成熟意味著直面和承受痛苦,自律同樣是一項充滿艱苦的任務。我們要推遲滿足感,通過在眼前承受痛苦來換取未來的快樂;我們要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也要卸下不該有的責任;我們還要對自己誠實,與謊言作戰(zhàn)。同時,我們也要過好當下的時光,有時也需要依賴他人,有時也要允許一些善意的謊言。如何在這看似相互矛盾的選擇中保持平衡?答案或許又要從老祖宗的智慧中尋找——舍與得。這里的舍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舍棄過多的欲望和要求。人非圣賢,無需以圣人的標準要求自己,自律的原則應該是彈性的約束,而不是把自己捆死的鐵鏈。第二層含義是舍棄某些快樂,問題帶來痛苦,解決問題同樣帶來痛苦,拖延問題、推卸責任、自我欺騙都能帶來短暫的快樂,而我們必須舍棄某些快樂,主動選擇承擔痛苦。這些舍棄換來的,便是得,便是心智成熟的果實:我們更懂得如何解決問題,人生的問題不再讓我們痛苦不堪。就像我們孩童時期面臨的難題,長大之后再看就不再是難題。

自律是通往心智成熟之路的有效工具,即使如此,這條路還是荊棘密布,道阻且長。所以這注定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八

(一)談判的勇氣每年春節(jié)后,都會迎來辭職的高峰。

大多數(shù)人辭職的理由,想都不用想,最常見的有兩條:

(1)待遇問題;。

(2)發(fā)展空間問題。現(xiàn)代社會,換個工作,無可厚非。但是,經(jīng)常有人辭職的時候一邊感謝公司的栽培,一邊私下對人說出自己的抱怨:原來是如此,如此!如果是換了我。在我確認離開之前,就要先找上面的頭兒,談一談。一般的人,覺得談待遇很難,其實,如果頭兒有決定的權力,這個反而是最簡單的。直接說出自己期望的要求。公司的代言人,肯定會找出一大堆的理由來解釋或搪塞的。

發(fā)展空間的問題,略微不同??赡苡羞@么幾種狀況:

(2)公司發(fā)展很好,但現(xiàn)在的定位有問題,希望調(diào)整;。

(3)不喜歡公司的人文環(huán)境。無論怎么談,重要的一點是,要確定自己想要什么,要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然后再做決定。離開有時是一種方法,但或許不是最好的結果和時機。工作多年,我遇到不少人,為了工資上增加幾百塊錢跳槽,放棄了大好的發(fā)展前途,不值得。說實話,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xiàn),實在令人遺憾。

(二)學歷依賴癥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有人好好的在發(fā)展,突然覺得想讀研考博,讀了幾年書出來,不僅收入上比以前退步,而且失去了大好的發(fā)展時機。這樣的機會成本太高。學的多,以后就一定賺錢多,發(fā)展就一定好嗎?錯!當你還沿著傳統(tǒng)的思路一條道走到黑的時候,有你哭的時候!有些人非常擅長考試,以為考試就是今后的一生的保障。書讀的越多,你今后的生活之路就越難開始。盲目地追求高學歷,不過是希望高學歷給自己帶來工作的保障,一種看上去很穩(wěn)定的依賴性!但是,這種感覺,是真實的嗎?鬼才知道!無論你怎么推遲走向社會的那個時刻,那個時刻最終都會到來。該來得都會來得!社會的經(jīng)驗只能在社會中獲得。很多人希望自己能準備“充分”,才走出第一步。其實,要拋棄這種自欺欺人的想法,只需要誠實和少許的勇氣。如果今天不能面對就業(yè)的事情,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以后一定有更多的麻煩需要面對。

(三)寵物病現(xiàn)在,養(yǎng)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先是老人養(yǎng),然后年輕人也養(yǎng)。然后,開始在街上,看見被拋棄的流浪狗。養(yǎng)寵物的目的,是出于排解孤獨,出于愛的渴望,或好玩什么的,但很少是出于愛。人可以安排寵物的生活,訓練寵物,帶他們鍛煉、洗澡和散步。寵物付出的代價是順從。一旦寵物生病無用或咬他們一口,立馬被拋棄。人在寵物上投注情感越多,對自己的感受就越深。他們一想到自己的付出,就驕傲和激動。人對動物如此,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四)愛的名義有一次,去兒子的學校聽心理健康的公開課,家長們都去了。有個孩子在日記中寫到:他的父親,因為他考試沒有達到要求,而用皮帶抽他。他一直都記憶猶新。孩子的家長按耐不住,跑上講臺,說道:我也心痛啊,我也是為了他好啊!中國有句古話:黃金棍下出好人。那意思是,不打不成器!我想,我們這一代,我們的孩子這一代,我們的孫子這一代,還有多少的棍棒的教育,要以愛的名義進行!孩子就是家長的寵物,家長的面子,或是未來。以未來的名義,以愛的名義,家長們怎么樣的行為都可以得到解釋,可以得到諒解。但是,這時候,愛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愛是一種權力,一種單方面的要求;意味著:愛是強制的,暴虐的,嚴格地近乎苛求,讓人感到?jīng)]有人性!意味著:在壓力下,對權威的盲從。意味著:不關心對方的獨立存在,只關心自己內(nèi)心的結果。明白了這些,就會理解現(xiàn)在社會中的年輕人,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滿或不幸: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于按部就班地前進,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卻不敢或不能追求自己的生活希望和想象。

(五)心智成熟的旅程未來生活的所有不幸,都來源于我們糟糕的家庭教育,跟學校收錢多少沒有多大關系,跟高校擴招也沒有多大關系。上學完成的只是知識的學習,而心靈的成長,只在家長的手中。只要我們不關心人的心靈,讀再多的書也是白搭,上面那位孩子的家長是一位研究生,自己的事業(yè)也算小有所成??墒牵诤⒆拥慕逃?,他的心智和他的智慧好像不成比例。為什么我們的教育,不能有這樣的一些課程,去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觀察和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切,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如何勇敢地面對困難和變故,說出不,和老師討論教材的錯誤和立場?如何去傾聽朋友的談話和傾訴,和家長探討和交流?如何沒有限制地想象和賦予自己神圣的使命?回首人生,我們需要一種心靈的力量和支持,我們到底要學習怎么樣的一種本領去面對:恐懼、懶惰、威脅和愛的壓力。在我讀過的心理學書籍中,除了馬斯洛的書外,我覺得《少有人走的路》給了我想要得一切解釋和行動的指南。在這本偉大的通俗心理學作品中,處處充滿了溝通和理解的氣息,它跨越了20年的時間限制,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教誨我們成為更加稱職,更有耐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告訴我們怎么找到真正的自我。它帶領我們?nèi)ト绾蚊鎸ζD難甚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識的更高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九

很多朋友給我推薦過這本書,去豆瓣或者知乎,也能看到呼聲很高。終于被我選定為2021年首本閱讀材料。

作者是一個心理醫(yī)生,全文主要講述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經(jīng)驗案例,以及怎樣一步步治愈了具有心理問題的上千萬個病人中的典型。

據(jù)說這本書創(chuàng)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大概還是因為很多人讀后具有共鳴吧。

我讀后感受并不特別強烈,沒有達到震撼的地步,也沒有很喜歡這本書,可能是讀的不夠認真?也可能是沒有太多的類似經(jīng)歷,所以沒有引起共鳴。

總之,讀這種講述心理學的著作,對我來說興趣不大。

閱讀的過程挺費勁的,很容易走神和乏力,不過每天堅持讀幾頁,一本書倒是很快就看完了。前后大約十五天左右。

人生苦難重重,心智成熟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希望自己不但能從書中汲取經(jīng)驗和知識,反思自我,也能在平時的真實生活中,學習,思考,進步,從而讓心理更加健康,心智更加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十

最近在讀美國的心理醫(yī)生—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書中處處透露出溝通和理解,幫助人們找到愛是什么,親情是什么,引導我們學會長大,走向成熟??偠灾?,這本書幫助我們找到真正的自我,教導我們獨立。

正如書中一開始就提到,人生苦難重重。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就是一場艱辛的旅程,一個人成長、心智的成熟過程往往都是漫長而苦痛的。但是,作者并不是一味的讓我們品嘗痛苦和恐懼,而是帶著我們?nèi)ソ?jīng)歷這一系列艱難而痛苦的轉變,最終認識自己,走向成熟。

在文中,作者多次提到兩種心理上的問題——人格失調(diào)癥和神經(jīng)官能癥。人格失調(diào)癥,為自己的過錯找一切可以找的理由推卸責任。神經(jīng)官能癥則是相反,所有的不好都是自己造成的,過度的責怪自己。這兩個心理的癥結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天人交戰(zhàn),比如說,這一次考試沒考好,都是我的錯,是我自己沒有好好地復習,明明會解答的問題卻因為粗心總是出錯,這就是一種過度的責怪自己。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過度的責怪自己和逃避責任。在文中諸多的篇幅都是舉例說明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最終歸結——人格的自律。

過度的自責和過度的推卸責任都是自身不自律,無法自我約束的體現(xiàn)。回想起我自己的一些事情,體會非常深刻。在上學的時候,每一個孩子最盼望的就是寒暑假,最痛苦的莫過于寒假、暑假作業(yè)了。每一次寒假暑假的作業(yè)對我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記得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每天只顧著玩,剩下三四天左右才去寫作業(yè),最后寫不完作業(yè),我情愿去苦求著父母幫忙寫,也不愿意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其實現(xiàn)在回想起來,作業(yè)也不是很多,每天十道數(shù)學題,練習二十個字,每周一篇周記。如果每天都寫一點,只需要安安靜靜認真半小時就能完成的任務,卻最終無法完成。我在無法完成的情況下不僅不去反思,努力彌補,還去依賴父母,在父母不幫助之后,責怪父母。這其實就是由于我的不自律,缺乏對自己的約束,因為我沒有承擔起自己應該負有的責任。

看過這一本書之后,我明白了自己不自律的一大表現(xiàn)就是無法做到推遲滿足感,明明可以先寫完作業(yè)再去玩卻擋不住玩樂的誘惑;明明打算工作之余學習一門外語卻遲遲不曾開始背單詞,練習口語;明明應該完成的工作卻總是要拖到最后交差之前加班完成……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改變不自律從現(xiàn)在開始,為自己制定一些培養(yǎng)推遲滿足感的練習計劃,來幫助自己養(yǎng)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學會長大,學會推遲滿足感,讓自己以更加成熟的姿態(tài)迎接美好的未來。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十一

這本《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自己內(nèi)心感覺彷徨無助的時候看的,我想這本書,它給予我最多的是勇氣,它告訴我人生苦難重重,人生錯綜復雜,人生悲喜參半,它告訴我應以勇氣,以責任感,直面屬于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人生問題,而不是逃避他。只有直面自己的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才能超越自己,自己的心智才有可能慢慢的變得越來越成熟。

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在這本書里心理醫(yī)生斯科特。派克他第一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在現(xiàn)今社會,很多人一遇到難題,就雙手一攤:“這不是我的問題?!笔撬麄児婕疾蝗缛?,還是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guī)避問題、逃避痛苦。規(guī)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斯科特激勵我們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不要逃避。直面問題,我們的心智就會逐漸成熟;逃避問題,心靈就會永遠停滯不前。所有逃避者,都是阻礙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們的人生之旅都是從直面問題開始的。

接受挑戰(zhàn),才可以愛來真正的安慰……我們只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我們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

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guī)避問題,逃避痛苦。規(guī)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里疾病的根源?!?/p>

幾乎人人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心靈總會面對天性的弱點。比如只顧當下,比如懶惰。然而讓人覺得釋懷的是,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大部分人都是如此,都面對著如此的命運。

然而想要成長為一個心靈健全的人,就絕對不可以去選擇逃避,但是懶惰,抱怨,借口,卻總是與我們?nèi)缬半S形。我們時不時的還要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誘惑。所以我們總是在和我們的弱點抗爭,并且時有輸贏。

人生的問題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勇氣去面對它,如果能以堅毅果敢的勇氣面對它,百折不撓的精神去解決它,那么問題這個東西,對我們來說將不在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筆非常難得的精神財富。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所學校能教給你的。你的問題只有你自己能解決,除了你自己誰也幫不了你。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fā)我們的智慧,激發(fā)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但是要做到戰(zhàn)勝恐懼,克服懶惰,就必須要學會自律,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會解決任何問題。

每天都規(guī)劃好自己要干什么,每天把自己要學的東西,要完成的進度都記在本子上,每天都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計劃來進行學習,生活,工作,運動。我想這就是自律,通過自律,培養(yǎng)出自我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面對麻煩時,能夠以堅毅果敢的態(tài)度去選擇,去面對。

自律的原動力是愛,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所說的愛,并不是過去自己認為的狹義的男女之戀情。而是一種大愛。一種即包容自己,也包容他人的愛。自己越是愛自己,便越是愛他人。

內(nèi)心沒有愛的人,心靈里是一定沒有能量的。

派克醫(yī)生給愛下的定義是:愛是一種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愿,愛能幫助他人進步,也能幫助自己更加成熟。

愛是什么呢?我覺得他使人有了信念,催發(fā)人生理想,甘愿面對困難承擔責任。

一個懂愛的人,一個有愛的人,他一定是一個自愛,自律,自立,自信,自強的人。

因為心里有愛,《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一次又一次的和鯊魚展開殊死的搏斗。

因為心里有愛,《黑客帝國》中的尼奧,明知有死無生,面對著強大無法戰(zhàn)勝的史密斯,說出那句“mychoice”。

因為心里有愛,《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能夠忍受長達兩年被“姐妹幫”毆打,而不屈意志,保持尊嚴,歷經(jīng)將近20年,在長度約有3個足球場那么長的臭氣熏天的下水管道中,逃出升天。

因為心里有愛,紅軍長征二萬五,等等,這樣子的例子不勝枚舉。

然而這條心智成熟的道路又是多么艱難,我們?nèi)绾尾拍苊懔朔陨淼姆N種局限?

我想如何做到,也只有靠我們自己去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書上也說了,沒有任何一位先哲會拉著你的手向前走。一切或許只能靠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經(jīng)歷的人生歷程,都有自己應該面對的人生選擇。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十二

《少有人走的路》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本書共分四個部份:自律、愛、成長與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愛”為中心,書中告訴我們什么是愛的本質(zhì),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獲得心智的成熟。

本書開篇即說: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fā)我們的智慧,激發(fā)我們的勇氣;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guī)避問題、逃避痛苦。而人生的問題和痛苦是客觀存在,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學會理解他人,找到真正的自己,練就一個強大的內(nèi)心是我們唯一可選的路。

書中提到這樣一個實驗,實驗人員給幾個四五歲的孩子每人一塊糖,然后告訴他們?nèi)绻F(xiàn)在就吃也可以。但是如果能夠等到明天早晨還沒有吃,那么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糖。然后觀察這些孩子,有的孩子忍不住馬上就吃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忍住了,堅持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并得到了第二塊糖。在這之后,實驗人員跟蹤觀察這些孩子,發(fā)現(xiàn)那些堅持住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后都獲得了成功,成為杰出人士。想想就會明白,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就能夠面對糖的誘惑,做到了推遲滿足感,這種自律的精神和能力在今后的成長中會給他很大的助力。

為個人行為承擔責任,難處在于它會帶來痛苦,而我們卻又想極力規(guī)避這種痛苦。我們力圖把責任推給別人或組織,就意味著我們甘愿處于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力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上司。為遠離責任帶來的痛苦,許多人甘愿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我們是否有可能完全逃避心靈的痛苦呢?或者說,我們是否能把心靈的痛苦降至最低呢?答案是否定的。世界需要有能力的人,心智成熟者則是最好的人選,他們的內(nèi)心擁有強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種決定。在全知全能的狀態(tài)下做決定,遠比在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下,要經(jīng)歷更多的痛苦。譬如說,兩位將軍各帶一萬名士兵外出作戰(zhàn),在一位將軍眼里,一萬名士兵不過是戰(zhàn)略工具而已,而在另外一位將軍看來,士兵不僅僅是作戰(zhàn)的工具,他們個個都是獨立的生命,是家庭的一份子。

那么面臨生死關頭,哪位將軍更容易做出決策呢?也許你認為心智成熟的人,絕不會成為前面那位將軍。但很明顯,答案就是前者,因為他不必忍受心智成熟者所要經(jīng)歷的痛苦。類似上述情形,也會發(fā)生在企業(yè)主、醫(yī)生、教師、父母身上,人人都有可能碰到這種情況,做出影響一生的選擇。但容易做出決策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決策者。最好的決策者,愿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不影響其做出決策的能力。

規(guī)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庇掠诔袚熑?,敢于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學會推遲滿足感,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十三

“墜入情網(wǎng),意味著自我界限的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沖出了自我界限,寂寞消失了,代之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仿佛體會到幼年時無所不能的快感,我們又變得強大有力。”正因為愛情如此狂熱激動,所以很長時期我們會以為愛情無所不能,可以幫我們排除萬難,對方就是我們僅需的一切(當然,現(xiàn)在患有“愛無能”的患者除外。),然而,“這種因為機遇和緣分,不請自來,讓我們暫時失去自我,無法做出理智選擇的愛情,只是真愛偉大而神奇的布局的一部分,它讓我們提前品嘗到愛的滋味。因為它并非真愛,所以它最終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消褪崩塌,事實上我們想要獲得持續(xù)的狂喜,達到涅磐和永生的境界,獲得神性的啟發(fā),我們就必須體驗到真愛是什么,愛的感覺是什么,并且要為此付出艱苦的努力?!边@里派克提到了很多次的“神性”,不接受宗教的朋友或許會覺得反感,但是其實派克其并不是那種狹隘排他的教徒,他稱自己為“離經(jīng)叛道”的天主教徒,卻一直擔負著關懷他人心靈的“心靈牧師”的工作。他所指的神性是我們心靈中的神性,絕不局限于宗教??雌饋硪氆@得真愛也是讓人倍感壓力的一件事,男女間直接的相吸,緣分的牽引,愛戀的錯覺及無法自拔,迷失自我也許痛苦,付出的代價也許高昂,卻都只是順著自己的性子,所心所欲,而要想獲得真愛,則“必須讓雙方的心靈得到成長和完善,幫助彼此心智成熟,即使在愛的激情過后,仍能醉心于那種美好的感覺”,要兩個人都付出艱苦的努力啊,想起來,的確非常困難。

“成熟的心靈必須保持中立,能夠容納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悖論,特別不要輕易受到倫理觀念的影響?!标P于孩童的說法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比如我們可能會刻意追求成熟而擯棄幼稚——“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內(nèi)心中的小孩一方面孤苦無依,另一方面卻又躍躍欲試。要關懷心中的孩童,我們就必須面對自己較為低極的本性——無法控制的情感,愚蠢癲狂的愿望,以及各種形式的軟弱無助。我們必須接納這種流浪、迷失和無助。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停止生長,甚至必須后退,因為‘小孩’本來就意味著沒有長大。童心是心靈的一個側面,而心靈的任何層面遭到漠視,都會成為痛苦的根源。”

有觀點認為嬰兒是無罪的,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是神性的,但是同時他們也是不能獨立生存的?!拔覀儾皇且兂蔂奚晕遥詈笾皇O聺撘庾R的嬰兒;也并非要變成高高在上,遠遠超越日常生活,自以為所向無敵,對凡俗生活的弱點和缺陷也絲毫不感興趣的少年;我們最終要找到自己的內(nèi)涵和分量,落回地面,培養(yǎng)出成熟、自覺的自我,承擔痛苦和責任,進而發(fā)展成神性的自我?!眰ゴ蟮恼苋艘矔屪约簳r而像小孩一樣的放松和玩耍,“事實上孩童的‘無知’才蘊涵著無數(shù)可能,我們必須時而設法忘記那些阻礙我們領悟真理的知識”,這也就是禪宗所說的“空”的境界。我們追求理想,但是我們同時也要面對現(xiàn)實,我們有時要追求超脫,但是也必須控制自己的虐待傾向。

“我們不應該把人體視為機器,把思想視為一系列生化反應的結合,把人類世界視為人類智力與科技創(chuàng)造的奇跡,事實上,人的身體是心靈的外在體現(xiàn),我們應該體會身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詩情畫意,內(nèi)心中的意象與大自然和文化意象同樣重要。我們需要聆聽身體與心靈的節(jié)奏、音調(diào)、和聲與不和諧的音符,醫(yī)生在治療疾病時,也需要這種聆聽,我們應該將身體從‘行尸走肉’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重新與心靈融為一體。”看到這種觀點,其實讓我感覺很焦慮,現(xiàn)在的醫(yī)生都已經(jīng)演變成直接把患者的癥狀輸入電腦,從數(shù)據(jù)庫中搜尋可能的疾病,然后用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病情,最終得出可能的結論。如果讓病人花錢買藥更加有賺頭,更加有效率,那就不太可能鼓勵病人靠自身的免疫力去獲得更自然的康復,這種狀態(tài)與“關懷心靈”差得太遠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少有人走的路》讀后感200字篇十四

人與人之間相處是極易受對方的影響,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你的言談方式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同學、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影響。如果你不承認,那么有可能只是你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

頂頭上司很喜歡說“不不不”,久而久之,辦公室的人在交談時,尤其當他們急于在第一時間否定對方的時候就會說“不不不”。在lynette和上司結束一次聊天后,我給lynette說她剛才說了“不不不”,她整個人像一只炸了毛的喵,進入警戒狀態(tài),說服自己不要說那么多“不不不”。然而她不論和上司還是和同事說話,那“不不不”三個字依舊張口就來。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不不”說的風生水起。可能我太過敏感,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其他同事似乎還沒有發(fā)現(xiàn)。所以聽其他同事說“不不不”后我和lynette總會會心一笑。

在讀《少有人走的路》的時候,印象最深的五個字是:推遲滿足感。那些急于在第一時間否定他人的人,是為了從否定他人中得到滿足感嗎?如果是這樣,面對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不妨慢下來等對方說完,再一針見血并加以縝密的邏輯將對方一槍斃命不是更爽嗎?但是人人往往都不愿意推遲滿足感,哪怕只是短短的幾秒。因為“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倍@對于想要急切享受滿足感的人來說先面對聽完對方的錯誤言論實在太過痛苦,不如第一時間享受滿足感來的爽快。畢竟“規(guī)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和lynette認為對抗說“不不不”這個壞習慣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就算對方說的內(nèi)容是錯誤的,也要耐心聽完,然后再否定對方。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才是解決這個壞習慣的根源。如今,我和lynette說“不不不”的次數(shù)在逐漸減少,有時候甚至在說到第二個不字的時候就會自動停下來??纯粗竽芊駨氐赘牡暨@個壞習慣。

《少有人走的路》是答芬小姐姐推薦的,她推薦的次數(shù)多了,我自然想了解為何她不停推薦。這本書是我最近讀書讀的最慢的一次,總會思考一些內(nèi)容投射到自己身上的情況,強迫自己去分析,有點痛苦,讀到后面,心也亂了。讀書于我而言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這本書讓我沉浸其中去思考分析自己的問題。計劃再買一本紙質(zhì)版的書來反復閱讀。我和答芬小姐姐一樣,傾情推薦這本——《少有人走的路》給可愛的你們,愿你們面對不斷流逝的歲月、增長的年齡,可以寵辱不驚。

這本書值得分享的摘錄實在是太多了,這里我簡單分享兩句。其他的,你們自己收集吧。

摘錄:

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tài)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