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2 14:44:45 頁碼:12
2023年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模板12篇)
2023-11-12 14:44:45    小編:zdfb

報告的撰寫需要嚴格遵守學術和專業(yè)規(guī)范,確保內容準確、客觀、清晰易懂。如何寫一篇完美的報告,是每個報告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范文并不是照搬的模板,而是用來啟發(fā)和引導想法的工具,寫作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一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筑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tǒng)、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chuàng)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guī)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chuàng)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

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后覺得不現(xiàn)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jù)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二

論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較注意探索的問題的基礎上,寫論文主要是反映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隨著水箱在生活的廣泛應用,如居民房頂水箱供水,飲料加工廠的液體存儲箱,化工工廠中燃料的調配等都涉及到水箱也為控制問題,如用人工控制,不僅效率低操作繁瑣,且易造成空箱,溢水等現(xiàn)象。因此水箱控制越來越重要。

那么我們再從其他方面考慮,中國是一個資源平窮國家,我國大部分能源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尤其是水資源,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國年平均缺水約400億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地下水超采區(qū)面積達19萬平方公里,水功能區(qū)達標率僅42%.水資源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了,而每年因為水箱的老舊或設備的非智能化,造成數(shù)以萬噸的水資源浪費。那么就要提高生產技術,積極改革生產工藝,降低單位產品生產的水量,減少生產用水量和工業(yè)廢水排放量。對于水箱水位的監(jiān)控以及自動化的引入可以很好的改善補水過多和及時補水的情況,可以很好的節(jié)約資源有效的降低成本。

隨之而來的是怎樣實現(xiàn)水箱的自動化?答案很簡單,一塊小小的單片機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單片機,又稱單片機微型計算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單片機采用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技術構成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單片機以其強大的功能,簡單的設計,制造的廉價,支持指令集多,所以應用到眾多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中。

緊緊圍繞畢業(yè)論文選題,按照導師的要求完成,主要闡明該項研究的目的和范圍,本研究課題范圍內國內外己有文獻的綜述,以及該項研究工作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論文內容安排等。

因此,基于單片機的雙容水箱設計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于我們的生活與實驗研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水箱系統(tǒng)是典型的過程控制實驗設備之一,在國內外有很多大學和實驗室都已得到廣泛地運用。如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德國杜伊斯堡大學、韓國首爾大學、中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高校都引進了水箱控制系統(tǒng)實驗裝置。它不僅可以作為液位過程控制的實驗裝置,還可以應用到非線性控制和故障診斷的研究項目中。

在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測量與控制系的研究者使用dts200模型成功的測量非線性解耦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故障診斷方法[6].nourahassan用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統(tǒng)作為實驗模型對執(zhí)行器容錯控制的設計進行研究[7];以雙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提出來一種用于非線性系統(tǒng)的模糊pi監(jiān)控器的設計報告[8].又如德州學院機電工程系的金秀慧做了基于mcgs的液位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它是一種基于at89c51單片機的遠程液位數(shù)據(jù)采集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上位機采用mcgs編寫的監(jiān)控軟件,整個系統(tǒng)可以完成液位信號的采集與轉換、數(shù)據(jù)傳送和顯示、控制等功能[9].

在國內也有許多研究者研究水箱的控制問題,如北方工業(yè)大學理學院的安艷偉做了基于單片機的分布式液位控制系統(tǒng)設計,設計了一種基于51單片機為核心多機分布式液位控制系統(tǒng),由數(shù)據(jù)采集模塊,處理模塊和多種通訊平臺組成,既滿足了測量精度的要求,同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成本低,控制靈活。又如南京郵電大學的牛標和張代遠所做的可監(jiān)控智能液位控制器系統(tǒng)設計中列舉了液位控制系統(tǒng)可以采取的硬件方案以及他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采用fpga作為控制器可以實現(xiàn)各自復雜的邏輯功能,規(guī)模大,密度高,他將所有芯片集成在一塊芯片上,減小了體積,提供穩(wěn)定性,并且可應用eda軟件仿真、調試,易于進行功能擴展[10].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三

好學習氛圍,為教師終身學習、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堅持崗位練兵,開展各類教研課競賽活動,使科研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

三、研究內容(一)構建教師教育發(fā)展體系。

1、探索與尋找教師教育發(fā)展培訓的有效模式,建立有效的教師教育發(fā)展機制,基本形成開放的教師教育發(fā)展體系,并在實踐中推廣。

2、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訓的模式與策略。

3、探索研訓一體化培訓的有效模式與策略。

(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1、探索教師與新課程同成長的培訓內容,構建開放的“以人為本”的培訓內容體系。

2、探索教師內需性培訓的培訓內容,構建教師終身學習的內容體系。

四、研究重點。

1、加強以校為本的教師研修。校本研修,即“從學校中來,到學校中去”的培訓。學校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培訓的起點,培訓的歸宿是解決這些問題。加強運用信息技術、遠程網絡教育的教師培訓。教育信息化對教師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教師教育必須加快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步伐,加強廣大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遠程教育,整體推進綜合素質培訓項目、新課程通識培訓項目、新課程學科培訓項目的持續(xù)發(fā)展。

2、教師要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深入,教師的角色也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這意味著教師要改變原先的擁有知識的權威者的形象,從“知識的占有者、傳授者”向“學生發(fā)展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轉變,側重于對學習過程的組織指導并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及時進行反思、研究,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自己要成為學習者。新課程改革是我國教育事業(yè)上的又一次歷史性變革和前進,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給教師一次寶貴的學習、發(fā)展機遇。新課程的實施,本身也是教師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觀念,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認真領會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成為自覺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終身學習的踐行者,關注具體教育教學情境,把教學理論應用于教育實踐,并在實踐中把一些成功的經驗升華為教學理論,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課程素養(yǎng),促進專業(yè)發(fā)展,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和知識創(chuàng)新的要求,滿足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需要。

2、改變過去教育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的思想,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的課程標準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主要為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學生具備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質以及環(huán)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是說,要使他們有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而且知道如何去拓展這種能力。所以說,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最基本對象,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角色也應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yōu)檎n堂教學的設計者、學習進程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因此,新的課程改革,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培養(yǎng)。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建立對轉變學習方式有利的課程觀念,以促進學生和諧均衡、個性化發(fā)展,成為當前教師面臨的主要任務。

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學習過程的組織與指導,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改變學生以前的“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求學生對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并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計劃,自我調整、自我指導、自我強化上,特別強調學習的自主性,改變以往單純的接受式學習,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自覺主動地轉變過去單一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發(fā)現(xiàn)、探究等認識活動凸現(xiàn)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這也要求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從以單一的課堂講授為主導的教學轉變?yōu)樘岢骄亢鸵龑Оl(fā)現(xiàn)的教學。

3、端正教師善于合作的態(tài)度。

人的合作能力已經越來越被世人所重視。

當今社會,任何一項科學發(fā)明,再也不大可能完全是由個人來完成的,而必須依靠整個科研小組——也就是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來完成。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師的合作能力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的合作能力,首先體現(xiàn)在對教師之間的通力合作。教師間的合作需要我們教師有善于溝通的品質和能力,需要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品質和推己及人的胸懷。其次,教師還要加強與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師要經常向管理者匯報和闡述在實施新課程中自己的一些嘗試和困惑,以得到學校的支持與幫助。

新課程還要求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溝通,從而共同構建、推進、生成課程。合作要從改善師生關系做起,教師的作用在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因素,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合作的樂趣和成就感。另外,教師應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爭取家長對新課程的認同,這點尤為重要。

另外,教師還要加強與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師要經常向管理者匯報和闡述在實施新課程中自己的一些嘗試和困惑,以得到學校的支持和幫助。

4、激發(fā)教師積極反思的熱情。

教學反思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基礎。新一輪課程改革十分強調教師水平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還要成為研究者。到底怎樣才能成為研究者?怎么提高,怎么發(fā)展?90年代以來國際上提出一個公式: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職業(yè)發(fā)展。該公式體現(xiàn)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過程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

教師教學有三大特點:一是教學情境的不確定性;二是教學對象的復雜性和差異性;三是教學決策的不可預見性(意味著教師工作要有創(chuàng)造性)和不可重復性。

經驗從哪里來?教師的經驗主要從實踐中來,是教師在實踐中的`體驗,所思所想。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我們認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認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提出,在教學反思中學會設計;在教學反思中學會交往;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這說明,教師不應該只是教書,不能只把教案寫得詳細周全,滿足于“今天我上完課了,改完作業(yè)了,完成教學任務了?!倍鴳摮37此甲约涸诮虒W過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思、所想、所悟,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通過反思,努力使自己的專業(yè)得到發(fā)展,成為新課程所要求的研究型教師。

新課程中的四個關系和四個強調:a.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強調尊重、贊賞。b.在對待教學關系上,強調幫助、引導。c.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d.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強調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課改的需要。

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教書,記錄教育現(xiàn)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才不會不斷的重復,才會不斷地總結,不斷的反思。這就是教育科研的起步,是教育科研的基礎。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四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對學生學習知識的要求、能力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習態(tài)度消極,興趣淡薄,信心缺乏,導致了"學困生"的產生。但是,"學困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變性。"學困生"面對學習問題,當現(xiàn)有知識的水平與問題解決所需要的水平距離比較大,在一定時間內不能解決,需要他人的幫助而解決,在問題解決之后,"學困生"解決問題的水平也會相應地提高。面對這種情況,小學教師在教學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轉化已有的"學困生",使"學困生"和普通生公平地學習,這對于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提高數(shù)學學科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于"學困生",國內外有很多相關研究。

國外最早研究"學困生"這一問題的專家是摩根,他是英國的一位眼科醫(yī)生,源于他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詞盲現(xiàn)象";贊科夫從情感、意志等特點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韋納等人研究"學困生"的失敗歸因特征;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理論認為,"學困生"的實質是學習個體自信心缺乏與自我概念的消極,布魯姆信為"學困生"學業(yè)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不正確的學生觀及不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造成的等等。

在國內,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后開始重視對"學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視是在1978年以后。戴湘華,吳祥幀,王鐵軍,徐仁德等人對差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經驗型或分析型研究。鐘啟泉從國外差生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為依據(jù),從原因診斷的角度、治療的角度、教學論和性格學分析的角度以及預防教育的角度,綜合地考察差生問題,揭示現(xiàn)代差生概念的內涵,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方略。

近年來,我國在"學困生"領域的研究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研究的重點已從探討學習困難兒童的特點及原因,轉變到如何通過教育干預切實改善他們落后的學習狀況,以便大面積提高我國義務教育質量上來,同時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討如何指導幫助學習困難兒童成功地邁入社會。為此,我國教育工作者從家庭教育、教育教學、學科教育、認知心理學等多領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預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迄今為止在各級、各類書刊上發(fā)表的文章大約有千余篇。前人的這些研究,為我們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五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對學生學習知識的要求、能力不斷提高,學困生課題開題報告。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學習態(tài)度消極,興趣淡薄,信心缺乏,導致了"學困生"的產生。但是,"學困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變性。"學困生"面對學習問題,當現(xiàn)有知識的水平與問題解決所需要的水平距離比較大,在一定時間內不能解決,需要他人的幫助而解決,在問題解決之后,"學困生"解決問題的水平也會相應地提高。面對這種情況,小學教師在教學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轉化已有的"學困生",使"學困生"和普通生公平地學習,這對于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提高數(shù)學學科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于"學困生",國內外有很多相關研究。

國外最早研究"學困生"這一問題的專家是摩根,他是英國的一位眼科醫(yī)生,源于他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詞盲現(xiàn)象";贊科夫從情感、意志等特點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韋納等人研究"學困生"的失敗歸因特征;羅杰斯的人本主義理論認為,"學困生"的實質是學習個體自信心缺乏與自我概念的消極,布魯姆信為"學困生"學業(yè)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不正確的學生觀及不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造成的等等。

在國內,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后開始重視對"學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視是在1978年以后。戴湘華,吳祥幀,王鐵軍,徐仁德等人對差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經驗型或分析型研究。鐘啟泉從國外差生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為依據(jù),從原因診斷的角度、治療的角度、教學論和性格學分析的角度以及預防教育的角度,綜合地考察差生問題,揭示現(xiàn)代差生概念的內涵,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方略。

近年來,我國在"學困生"領域的研究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研究的重點已從探討學習困難兒童的特點及原因,轉變到如何通過教育干預切實改善他們落后的學習狀況,以便大面積提高我國義務教育質量上來,同時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討如何指導幫助學習困難兒童成功地邁入社會。為此,我國教育工作者從家庭教育、教育教學、學科教育、認知心理學等多領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預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迄今為止在各級、各類書刊上發(fā)表的文章大約有千余篇。前人的這些研究,為我們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我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因地少人多,不少的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有了不少的留守學生,近年來又因車禍造成不少的孤兒和單親家庭,還有部分學生為外地搬遷學生,一家有三到四名學生,他們中相當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適應能力不強,學業(yè)水平差異性大。如學校不加以重視,不僅會影響鴉鵲嶺教育的整體水平,也將制約鴉鵲嶺經濟、社會、教育的協(xié)調和諧發(fā)展。因此,如何結合我校小學教學實際,更好地有效發(fā)揮我校的教育、教學功能,整合學校教育科研的成果,協(xié)調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教育觀念以形成教育合力,探尋學困生的成因,采取切實有效的轉化策略,以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有所進步與發(fā)展,是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求得更大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不容回避又十分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重要課題。

1、教育學理論:教育活動是有目的的活動,這種活動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要的成員,使人得到全面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從個性養(yǎng)成開始,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入一個自主的、積極的、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過程。充分調動包括"學困生"在內的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讓他們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2、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理論認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發(fā)展,是對人的才智的一種發(fā)現(xiàn)和提升,而對于自身不太發(fā)達的某一智能,可以通過后天的開發(fā)使其得到發(fā)展。

3、心理學觀點:認識過程是指人們獲得知識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在"需要、誘因與動機"的關系中,需要是人對某種客觀要求的反映,這種要求可以來自有機體的內部(內環(huán)境),也可以來自個體周圍的環(huán)境;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誘因是與需要相聯(lián)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機體的活動,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滿足。這表明教師在課堂上調動"學困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得到知識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4、哲學觀點:"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jù),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收益。這一點與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觀念是相融與統(tǒng)一的。

5、現(xiàn)代課堂教學理論:現(xiàn)代課堂教學是以現(xiàn)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為指導的,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作為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教學過程各要素的及其優(yōu)化組合為特征的教學實踐活動。

a、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原因:

1、基礎差或接受能力差。造成他們聽不懂、學不會而成績差。

2、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上進心。大多數(shù)學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課不愿聽講,甚至違反紀律,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照抄作業(yè),平時貪玩,經不起誘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荚噷铱紝覕。L期處于班級的"底層",內心深處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學習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導致對學好數(shù)學缺乏自信心。

4、學習方法策略運用不當。學困生往往是課上聽課,課后完成作業(yè)了事,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遇到探索性問題時,經常不知所措,分析綜合的能力較差。

5、自覺性和自制力差。難以約束自己的行為和克服自己的習慣,課堂學習效率很低。

6、習慣差。通常學困生上課只能堅持幾分鐘或十多分鐘,就自覺或不自覺的不聽課,作業(yè)不是先完成再玩,而是玩夠了再做作業(yè),作業(yè)做不了就抄或不做,教師批評多了也就習慣了。

(二)教師方面原因:

1、教師疏于感情投入,忽視學生感情需要,使學生個人情感方面出現(xiàn)障礙,自我感覺學習常常失敗,有強烈的挫折感,所以不愿學習,在心理上對學習產生懼怕、回避。

2、強大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感覺學習枯燥無味,學習無目的,不主動,只關心作業(yè)完成與否,而不關心學習效果如何。

3、把對老師的好惡遷移到學科學習上,一上該老師的課就從心理上抵觸,討厭學習,導致嚴重偏科。

4、教師有形或無形的歧視。有些教師遇到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不善于正面引導,而是采用諷刺挖苦等方式處理。分享好文不大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有時會有意無意地傷害到他們的自尊。

(三)家庭方面原因。

1、家長教育方法不當,包括對孩子無原則地溺愛;或者只顧自己的生活而忽視對孩子的管教。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小學生,有的由于從小溺愛到大、任由發(fā)展,小時寵愛、長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或出于對父母的不滿而故意以學習成績差來報復父母;有的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以致影響他們專心致志地學習等。

2、家庭變故因素,單親、父母離異、父母雙亡、隔代撫養(yǎng)等致使學生學習中斷及心靈可能遭受重創(chuàng),使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偏差,造成學生的突然學習困難。

3、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如一方溺愛,一方嚴厲;或對待孩子的許多具體問題上父母雙方意見不一致。發(fā)生這種情況有時會使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有時又使他們有機可乘。這種矛盾的家庭、矛盾的管教,會使孩子產生矛盾的心理,以致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

小學生"學困生"的數(shù)量隨著年級的升高會不斷增加,因此,有效轉化數(shù)學"學困生",已成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

1、建立"學困生"檔案,給學困生分類,針對不同成因分別與各學生交流,分析各人需要注意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2、。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如果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地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創(chuàng)設適度的學習競賽環(huán)境;發(fā)揮趣味教學的激趣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水平等。

3、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學困生普遍存在壓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厭學情緒。教師應該主動地關愛他們,多站在他們的立場考慮問題,利用課堂,多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做到優(yōu)先交流、優(yōu)先批改、優(yōu)先表揚,同時幫助他們尋找失敗的原因,消除恐懼心理,遠離學困。

4、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凡是學困生幾乎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不良習慣,一定要嚴格訓練,言必行,行必果。從日常的點滴小節(jié)做起,根除危害兒童成長的不良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6、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表明,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互聯(lián)系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活動。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的。他們往往不是認為某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而常常是因為不喜歡某任課教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對學困生熱情輔導、真誠幫助,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多方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旦建立起來了,學生就會愿意學習,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會逐漸得到提高。

7、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對學困生進行鼓勵性評價,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從分數(shù)高低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等。對學困生,應按他們的實際,進行激勵性評價,使評價有利于他們的發(fā)展進步,有利于發(fā)展學困生的某些長處。

8、加強學法指導,使他們會學。有些學困生雖然學習也有積極性,但成績卻總是上不去。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學習策略,不會調控自己的認知過程與方法。因此,對這樣的學困生應盡可能讓他們掌握較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培養(yǎng)善于靈活應用各種方法的能力。

9、加強學困生的個別輔導。輔導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對于學困生的輔導,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解決他們在堂上存在的困難。使他們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爭取今天的內容今天過關,并另外做一些鞏固練習,彌補知識的缺陷。

10、開展結對子活動。為了便于輔導學困生,可安排班上的優(yōu)等生與學困生進行結隊子,這樣也可減輕老師的負擔。

11、教師上課要想到學困生,一是課堂提問教師要把較難較大較深的問題分解成較小較易較淺的問題,讓學困生也有回答的機會,而不是將他們放在角落里無人問津。二是操作時要想到后進生,要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貴在參與,不準再將他們擱置起來,置之不理。三控制學困生課堂違紀的問題。

12、布置作業(yè)時,要想到學困生,要讓學困生"吃小灶",一是從數(shù)量上照顧,只求準確度,不求數(shù)量多,他們的作業(yè)可減半,對特別學困生甚至可以用課堂筆記來替代作業(yè)的辦法;二是從難易程度上來照顧,學困生只需作基礎題,對難度大的題目可以不做。

13、家庭的配合是轉化學困生的外部條件。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可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議、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課題相關文獻、論文、論著,并請相關領導專家到校作理論專題講座,為課題研究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調查法:運用調查表、個別訪談等學生了解學困生的形成原因,便于教師對癥下藥進行轉化。

3、個案研究法:針對不同的學生個案,明確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形成針對的轉化策略。

4、觀察法:通過隨堂聽課、教學巡查等對學困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觀察,針對其特點進行轉化。

5。經驗總結法:定期總結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并尋求理論支撐,及時撰寫相關論文,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理性價值,及時建立并完善對學困生成長及進步的評價體系,充分體現(xiàn)本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指導性。本課題研究采取邊研究、邊實驗、邊總結的研究方式。

1、課題《小學學困生課堂表現(xiàn)及對策研究》研究的實驗報告。

2、課題《小學學困生課堂表現(xiàn)及對策研究》研究的相關過程資料。

3、課題《小學學困生課堂表現(xiàn)及對策研究》研究的相關案例與反思。

4、課題《小學學困生課堂表現(xiàn)及對策研究》研究的相關教案。

5、課題《小學學困生課堂表現(xiàn)及對策研究》研究的相關論文。

(一)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制訂、申報工作,進行理論資料的準備。調查分析,收集資料,起草開題報告及"實施方案"及實施執(zhí)行計劃。對課題組教師進行理論培訓,做好課題研究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研究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分為選定試驗對象、試驗對象個體成因分析、學困生課堂教學的有效引導及課外延伸跟蹤指導。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對本課題研究的過程及資料進行系統(tǒng)分析,形成課題總結報告,并將各種材料整理匯編成冊,為做好推廣工作和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何錦華:負責課題研究的統(tǒng)一管理和指導。擬定課題實驗方案、開題報告及開題的準備活動安排等工作。具體負責"學困生課堂表現(xiàn)成因分析"子課題研究。

何勇:負責進行課題研究的相關理論指導。具體負責"學困生課堂教學有效引導"子課題研究。

劉家瓊:負責進行課題研究各階段的研究計劃與總結,具體負責"學困生課外延伸跟蹤指導"子課題研究。

陳志剛:負責進行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具體負責"針對學困生課堂表現(xiàn)的心理輔導"子課題研究。

梅林小學同意提供足額的經費,保障各項研究工作的正常開展。

[1]張軍霞:《我是這樣轉化學困生的》,《小學數(shù)學參考》20xx年第9期。

[2]鐘啟泉:《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3]鄭翔:《對數(shù)學學習困難學生的再認識》,《數(shù)學教育通訊》20xx。(6)。

[4]馬云鵬:《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5]〈〈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6]張紅梅劉亞主編:《教師如何做好學困生轉優(yōu)》,天津教育出版社。

[7]盛大啟:《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六

目前的外語特色學校文化基本體現(xiàn)了弘揚傳統(tǒng)、中西交融的辦學特色,特別強調在外語語言優(yōu)勢的基礎上,全面發(fā)展學生能力,彰顯學生個性。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

我國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提出源于上世紀80年代,最早從高等院校起步。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成果顯著,國內已有多位學者提出了重要研究成果。,俞國良出版《學校文化新論》,20xx年,王邦虎主編《校園文化論》,20xx年,劉道玉主編《校園文化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20xx年,葛金國主編《校園文化建設導論》等關于開題報告課題的來源關于開題報告課題的來源。

這些成果大多數(shù)局限在理論探討和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上,沒有把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功能的教育資源來認識,因而目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還沒有形成比較獨立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

預計的突破。

綜上所述,隨著校園文化建設在普通中小學中的快速推進和對校園文化這種特殊教育資源的認識不斷深化,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已經進入了與時俱進、快速發(fā)展的時期,而數(shù)量日益發(fā)展外語特色小學又為這一研究不斷增加新的血液關于開題報告課題的來源工作報告。但是外語特色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與普通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普通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普適于外語特色小學,但是又不能完全適應外語特色小學發(fā)展。同時,在現(xiàn)階段,小學校園文化更多的同特色學校建設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特色學校建設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由特色校園文化引領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本課題的研究能夠以合肥市包河區(qū)外國語實驗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為例,從建設原則、存在問題和基本對策、應該處理的幾個關系入手,探索出適合外語特色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之路,為同類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提供借鑒。

研究的主要目標。

立足本課題研究,豐富學校辦學內涵,提升學校辦學品質。

建立起相對科學、系統(tǒng)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路和具有應用操作性與實施策略。

為推進包河區(qū)教育國際化發(fā)展提供試點、做出貢獻。

研究的主要內容。

包河區(qū)外國語實驗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概況。

精神文化現(xiàn)狀分析與主要問題。

制度文化現(xiàn)狀分析與主要問題。

行為文化現(xiàn)狀分析與主要問題。

物質文化現(xiàn)狀分析與主要問題。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七

被譽為語文教學“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學,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使命。評改,作為作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作文教學的效果,從而影響到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和個性的張揚。但是長期以來,作文評改的主客體定位不清,學生主體間交往活動缺失,作文評改模式單一,缺乏開放、民主的作文評改氛圍。廣大教師作文評得辛苦,而學生卻漠不關心。結果教師徒勞無功,苦不堪言;作文評改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本課題立足初中日常作文評改訓練現(xiàn)狀,試圖優(yōu)化初中日常作文評改,為作文評改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為此,本研究針對長期以來作文評改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在對學生日常作文情況進行有效調查的基礎上,探索作文評改創(chuàng)新的途徑。最后,著重闡述了初中日常作文評改和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作文評改的具體實施辦法,并通過具體的案例介紹,為現(xiàn)行的初中作文評改創(chuàng)新方法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作文評改創(chuàng)新途徑自主合作展示交流互動。

20xx年xx月xx日,xx縣xx中學申報的微型課題研究《初中作文評改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被xx縣教學研究室批準立項,我們經過研究討論,決定開題。

1.問題的由來和背景。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才能教好作文,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下足了功夫,可為什么依然收效甚微。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F(xiàn)代作家趙樹理也說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梢妼懞米魑?,離不開“修改”過程的嚴格錘煉。對于作文創(chuàng)作有了一定基礎的中學生來說,下功夫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長期以來,在作文教學研究領域,一直側重于“寫前指導”的研究,忽略對作文的“批改與評價”。教師在作文評改中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卻收效甚微。早在1978年,葉圣陶先生在一次座談會上就談到:“我當過語文教師,改過學生作文不計其數(shù),得到一個深切體會:徒勞無功?!笔赂艚?0年,這種“徒勞無功”的現(xiàn)象依然在不斷上演。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評改多采用單一的“教師指導”的形式,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被排斥在評價過程之外。教學中,老師往往只重視了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未能從知識與技能獲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未能從學生的內部發(fā)展需要激發(fā)學生對于作文評改的共鳴。導致學生對作文的評改視若無睹,評價的反饋作用難以實現(xiàn)。最終的結果是學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沒有了寫好作文的內在動力,作文水平提高緩慢,教師的教學效率低下。

那么,作文怎么評、怎么改才能提高效率,真正促使學生作文能力得到提高呢?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的批改與評價必須從“指令性、接受式”向以學生為本、師生互動、立足發(fā)展的教學觀轉變,向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重視作文的批改與評價,創(chuàng)新評改方法,讓學生學會對自己與他人的習作進行評價、欣賞與修改,實際上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學生要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蔽覀冋J為,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作文教學的一項固有的和極重要的任務,因為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寫作能力的一個極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會自己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學會寫文章?!俺踔凶魑脑u改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這一課題的提出,就是為了探索一條切實有效的作文評改之路,真正授之以漁,讓學生對自己與他人的作文學會并樂于評價、欣賞與修改,在修改的過程中增強遣詞造句、語言感知的能力,使寫好作文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評改新模式。評改是寫作的一個延伸。好的作文是評出來的,改出來的,評改更要舍得花時間。課題中提出的評改新模式與以往作文教學中的評改模式不一樣,首先評改主體不同,由舊模式中教師為主體向新模式中學生為主體轉變,由以往單一的教師的評、改到合作化、多元化的評、改,作文評改新模式的創(chuàng)建力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改、小組合作互評、全班多向互動式評改交流等途徑,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改能力,讓學生由樂改到善改,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3.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現(xiàn)狀述評及研究意義。

總結:出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探究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并試圖從教學設計的層面研究學生參與習作講評的課堂教學模式。

4.課題試圖解決的問題及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本課題以探究作文批改的新模式為研究方向,重新給作文評改的角色定位,“主角”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與能力。使作文評改臻于學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因此,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如何處理好教師評改與學生評改的關系,作文評改的有效模式的探索等都是本課題關注和試圖解決的問題。立足于實踐,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這一研究過程本身就包容了理論知識與抽象知識的整合,包容了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本課題的研究必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獨立與合作研究過程中構建知識,也必定能將教師從繁雜無功的作文評改中解脫出來,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成長。

5.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新課程標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毙抡n標對于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視是對本課題研究的有力支撐。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真正獲得知識,主要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與其它人的協(xié)商、交流、合作以及本人進行意義建構而獲得。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本課題將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學生作文修改中的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改變以往單一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并形成新的學習方式。

通過作文評改新模式的探究,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性,使學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方法,在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鑒賞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及自身的寫作水平,使學生樂寫樂改,并以改促寫,進入到寫作的良性循環(huán)。提高習作講評課的效率,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習作評改模式,進而提高學生在中考中的作文成績。

1.如何在作文評改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作文及修改作文的興趣。

2.在作文評改的研究中如何能使學生掌握一定的作文修改方法,切實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水平及鑒賞能力。

3.在對作文評改新模式的探究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樂寫樂改,并以改促寫,使寫作進入良性循環(huán)。

4.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習作講評課模式。

課題研究的對象:xx縣xx中學七至九年級學生。

1.現(xiàn)狀調查法:課題組教師選定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等方法分析學生現(xiàn)有作文水平、教師作文批改方式、教材內容、學生生活等,找出對策。

2.資料研究法:通過搜集資料,

總結:實驗學校、優(yōu)秀教師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及時了解同行的研究動態(tài)和特色,充分吸取已有的寶貴經驗,從而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3.行動研究法: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課題研究實踐,根據(jù)研究目標與策略進行實踐,邊實踐邊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優(yōu)化教學效果。

4.個案研究法:課題組成員在課堂實踐中要及時總結發(fā)現(xiàn)切實有效的作文批改模式,以點帶面,達到整體推進的效果。

5.經驗總結法:研究者要能夠從大量的教學實踐中提煉、概括出與研究目標、內容相契合的信息,形成富有理性論文章。

1.準備階段(20xx.1――20xx.2)。

(1)確定課題,成立課題組,加強理論學習,對相關的作文教學理論進行搜集和整理,并組織教師認真分析當前作文批改和習作講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

(2)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實施問卷調查,落實課題組成員分工。

2.實施階段(20xx.3――20xx.5)。

(1)課題組成員根據(jù)課題的操作方案與學校相關的作文教學常規(guī)進行實踐,對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進行及時地反饋與總結,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并作詳細的記錄。積累課題實施中的各種典型案例、教學設計。

(2)在20xx年5月進行一次系統(tǒng)地階段性總結,為以后教學工作的改進做好準備。

3.總結階段(20xx.6)。

整理所收集的材料,撰寫結題報告,進行結題鑒定。

課題負責人:xxx。

成員:xxxxxx。

2.課題研究保障。

(1)經費保證學校領導十分重視課題的研究工作,為研究經費提供了優(yōu)越條件,并能夠協(xié)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協(xié)助課題組進行有效的管理,便于課題的開展與實施。

(2)人員保證。

課題組各成員都是語文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態(tài)度認真,勤奮刻苦,樂于奉獻,均為學校的中堅力量,具有豐富的語文教學和作文教學經驗、較高的教學科研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課題組老師多次發(fā)表教科研論文,在各級各類的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學論文評比中均有獲獎。

(八)預期研究成果。

1.課題研究方案;

2.研究論文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的教育教學論文匯編;

5.課題研究報告: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探究作文評改新模式的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6.形成習作講評課的常規(guī)教學模式;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八

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認為教師不應只是被動的對著課本照本宣科,而應成為課程的開發(fā)者、決策者、創(chuàng)造者。教師有必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裁剪、改造、整合、甚至重新創(chuàng)造,使它們更切合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課堂境界,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更貼近學生,提高教學更有效果。我們第一次使用人教版教材是,當時感覺教材的結構不符合我們d類學校的教學實際,學生難以適應,但因為沒有通讀整套教材,所以我們不敢驟然實施改革。

9月,第二次使用這套教材時,根據(jù)“教師即課程”的理論,我不再按照教材的順序進行授課,而是在教學大綱的范圍內,用立體的思路對知識點進行整合(見第五頁知識結構表)。從章節(jié)順序的調整發(fā)展到知識點的調整,甚至把不同章節(jié)知識點重新組合,(把不同章節(jié)相關知識點進行合并),增加學生對各個知識點運用次數(shù),使知識點之間及時網絡化,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雖然新課改革一早就提出課程的二次開發(fā),但目前我們在所能找到的資料里,理論不少,具體到實際如何操作的教案卻不多,課例非常少,我們只能通過學習理論,結合自己的實際摸著石頭過河。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校數(shù)學科是學校的薄弱科目。在各類統(tǒng)考中,我校的數(shù)學科成績都很不理想。要提高數(shù)學成績,不單要靠勤奮,更需要科學的教學方法。為了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從改革課堂教學的效率入手,向40分鐘的課堂要效果,和學生一道,走上了實驗的道路。到目前為止,我們通過研究,認為下面3方面的原因影響到我們課堂的效率:

1.老師對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能力把握不準:

教師對教材不夠熟悉,教材中哪些知識點合適學生自學的老師沒把握清楚。教師在每個知識點的時間分配不合理,對每個知識點用力太過均勻。老師對培養(yǎng)學生自習的方面不夠重視,學生自習能力、力度不夠。

2.教材不同知識點之間缺乏聯(lián)系。

我們老師對新教材的編排相關的知識點次序不適應,如三角函數(shù)是圓的計算工具,而圓被安排在初三上學期的24章,三角函數(shù)被安排在初三下學期的28章(課本倒數(shù)第二章),導致圓的相關計算沒有合適的工具。

3、老師普遍采用按照課本的順序教學,學生學了后面忘了前面,原因是課本中不同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聯(lián)系認識不深刻,知識容易遺忘,缺乏綜合運用能力。學生沒有及時建立知識網絡。

三、擬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主要采取以下步驟與措施:

(一)準備階段:(6月---9月)。

1成立課題組,確定研究對象。

1)課題組成員由四名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數(shù)學老師組成。包括課題主持人:

2).研究對象包括四位老師所教的班的學生及人教版七、八、九年級數(shù)學教材。

2、以文獻研究為基礎,搜集國內外有關整合課程的材料。通過文獻分析,進一步明確當前國內外研究整合課程的現(xiàn)狀和特點,通過小組成員的理論學習,進一步明晰本研究應達成的目標。

3、調查我校數(shù)學課程整合的實際情況,并對課程整合適當分類。如探究學生記憶特點、知識結構的重組、整合的方法。

(二)實施階段:(10月---9月)。

第三階段:實驗操作(月--209月)。

1、開題。

2、調查研究:以理論研究為支點,以調查研究為主要手段,采用各種調查方式對研究對象(實驗班學生與非實驗班學生)進行深入調查。

3、開展實驗:

1)、在初一級殷老師結合課程的進度,

嘗試把第10章交給學生自習,老師先做宣傳,本章書大部分知識小學已學過,(老師不講課,等學生自習完就單元測驗)大家按老師的安排先把本章書看一遍,找出看不懂的地方,老師只做一些知識難點的解釋(如樣本容量、組距的解釋),學生自習,每天自學一節(jié),完成課后作業(yè),然后做章節(jié)練習,進行單元測驗??疾閷W生的自習效果。

在初一的第6章平面直角坐標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9章不等式與初二的第14章一次函數(shù)的整合(這里只認識一次函數(shù),會作它的圖象,不提及反比例等),爭取把初二的一次函數(shù)的概念、圖形放在初一下學習,以坐標系為基礎,把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9章不等式與初二的第14章一次函數(shù)之間的關系展開,讓學生有初步的了解,提前完成一次函數(shù)的部分教學。

2)姚老師在初二教學習因式分解時,嘗試把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因式分解法加插進去,把,,等形式的方程提前教完。把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配方法,公式法留在后面二次方程的章節(jié)再進行教學。

進行18。1章勾股定理教學時,向學生介紹正弦sin(),正切tan()兩個函數(shù),用30、45、60度角的函數(shù)值去驗證勾股定理,余弦con()不作介紹,以減少難度。了解用計算器求一般銳角的三角函數(shù)及其反函數(shù)。

3、在初三級,由黃老師在《圓》的教學時,在計算圓心角、弦心距、圓周角、切線長時訓練學生運用正弦sin(),正切tan()兩個函數(shù)進行相關計算,提早對兩部分知識進行綜合運用,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能順利進行圓的有關運算。同時也完成了三角函數(shù)的基礎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注:因為我們課題是對初中三年的總體安排,有些課程的實驗在前兩個年度已經實施,目前只是對已前工作的總結,整理,本小課題只給一年時間,在實驗順序上不方便按部就班。)。

知識結構表:

四、預期成果形式預期研究成果及形式。

1、關于課程整合的教學片斷、教學素材匯編成資料集。

2、教學案例2個,包括同課異構,一課兩講案例。

3、相關論文兩篇。(理論成果)。

4、發(fā)揮課堂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積極性。使學生的成績有大幅度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得到根本提高,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格。(應用性成果)。

5、激勵部分忠實取向(忠實地實行課程計劃)的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轉變教育觀念和更新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應用性成果)。

6、探索比較有效的課堂理念,改革照本宣科教學模式,通過實驗整理出部分課程整合的教案。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理論和經驗,有力促進了老師、學生、共同進步和發(fā)展。(應用性成果)。

五、參考文獻。

[1]《課程創(chuàng)生理論及其意義初探》(彭亞西南大學教育學院)。

[2]《課程與教師》(鐘啟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版)。

[3]《理解教材是設計教學的基礎》李延林。

[4]《課程資源的理論構想》教育研究09期吳剛平。

[6]《當代知識觀及其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課程.教材.教法期潘洪建。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九

1、《學困生形成原因及疏導的研究》。

2、本課題研究項目于20xx年1月由延安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延市教研發(fā)【20xx】06號文件)批準立項,課題編號為:125ywx—2167。

所謂學困生,即學習困難的學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或由于方法不當、或由于社會、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不能適應普通學校教育下的學習生活,造成學習效果低下,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均不能達到課標的基本要求的學生。

在新的形勢下,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校一些學生也在學習和品德方面存在著一些新的問題,對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務,這些問題同樣困擾著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我們探討和摸索。

通過對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疏導對策的研究,摸索出對學困生正確引導的方法,形成一套適合我班甚至我校學生健康成長的對策。有可能將其轉化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推動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健康的成長。

1、國家對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工作非常重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如《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等教育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

2、新一輪課改精神,也是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之一。教育部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應體現(xiàn)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感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边@一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以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為基礎,學生良好的學習和品德習慣不能形成,這一目標是不能實現(xiàn)的。

1、全面分析學困生消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原因;

2、探索提升學困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方法;

3、讓學困生在積極的課堂參與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分享合作的成功,獲得進取的力量,發(fā)現(xiàn)學習的奧妙和樂趣。

(一)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對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1、學生自身形成的原因;

2、學校教育方面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

3、家庭和社會教育方面缺失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

(二)對學困生疏導的對策:

對學困生的疏導對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1、利用正面典型的成功事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轉變;

2、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克服不良習慣;

3、通過培養(yǎng)師生情感,轉化學困生思想上的認識,提高教育水平;

4、努力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其潛移默化,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1、行動研究法:這是開展課題研究的重要方法,研究中,努力用科學的認知理論為指導,不斷研究,探索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所要采取的方法和途徑,同時用這些方法和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品行的習慣,進一步驗證、豐富研究成果,形成盡可能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新模式。

2、調查法:通過發(fā)放問卷,調查表格,了解家長、教師對學困生的認識及學生的認知狀況。對所有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科學的整理,認真分析找出問題所在,使對學困生的轉化研究更有針對性。

3、分析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態(tài)下依據(jù)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況各項研究成果以及形成理論。

4、文獻法:搜集相關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梳理、分析,了解目前學術界就此問題的研究成果,探索對學困生疏導轉化的對策。

本課題分四個研究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為課題確定與申報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的申報工作,主要工作為,分析學生現(xiàn)狀,確立研究課題并形成申報材料,完成課題研究申報工作。

第二階段(20xx年1月)為課題開題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開題工作。本階段的主要工作進行文獻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收集目前學術界就此問題的研究成果,建立課題研究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完成開題報告,進行課題開題。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為課題研究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研究工作,形成學困生存在的問題、形成的原因,尋找轉化學困生的方法與有效途徑。本階段的主要工作,實施課題研究,分析目前轉化學困生的基本方法及對策,總結提煉研究成果,并進行初步驗證,進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20xx年6月)為課題研究結題階段。本階段的主要目標為完成課題結題工作。主要工作為收集、整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相關材料,分析研究資料和數(shù)據(jù),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匯總課題研究成果,準備課題驗收。

1、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3、課題研究階段性實施方案、階段性工作總結。

4、課題研究資料匯集(調查報告、研究過程記錄等)。

5、圍繞課題研究形成的論文。

1、有制度保障。

課題組將在學校教科室的指導下每周活動一次,定期召開課題會議,組織有關理論及科研知識的學習、開展課題研討活動。

2、有學校的高度重視。

學校行政會、教科室重視對課題的研究,通過課題研究、公開課展示、座談會等形式宣傳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而且課題組定期召開研究情況匯報、交流會,以確保各階段任務順利完成。

3、有實力雄厚的科研人員。

本課題組成員具有足夠的研究經驗和研究能力。從能力看,課題組成員為中學一級教師,有著深厚的學科專業(yè)知識、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和勇于課改、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的工作熱情,多次參與省、市、區(qū)、校級課題研究,這些都保證了本課題的成功實踐。

4、有充足的物質保障。

學校有足夠的圖書資源,有研究所需要的網絡資源,也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能夠為課題組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足夠的時間、場所和各種有利條件。

5、有濃厚的教研氛圍。

學校特別注重教學教研活動,始終把“科研興校”作為辦學方針,教科研氛圍濃厚。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十

鄞江中學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普通農村中學,地處經濟、文化相對比較薄弱的鄞西農村。為擺脫困境,學校從1983起開始實施美術教育的改革,并于同年成立了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家價值。

本課題的“美”,是指以美術教育為原始切口和主要載體的美育結果,即學生在學校受全面教育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充分享受美、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讓美成為所有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并形成素養(yǎng)以得到終身受益的享受。

“所有學生”,是指全校的每一個學生,而不僅僅指美術專業(yè)班的學生。作為一所具有美術教育特色的學校,她的每一學生都應享受優(yōu)質的美術教學資源,因為他們有必要、也有可能接受良好的美術教育。

“精神動力”和“生活方式”,是指學生主體對學習和生活的認知態(tài)度、價值理性、核心動機、審美習慣等在一定時空、相關人際、抽象客體、物象客體中的作用性反應中所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本課題重點關注學生的在校生活階段的各種狀態(tài),也適當涉及非在校時段和將來的生活預期。為此,貼近生活實際的美術教學,將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也將使他們改善生活的邏輯結構。

“特色美術學?!保侵冈谝悦佬g教育為特色的學校群中,再以一定的內涵發(fā)展的方式區(qū)別于該群體的學校。本課題研究所追求的正是以“全體性而非選擇性、生活化而非專業(yè)化”為特色的“美術特色學?!薄?/p>

全員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yǎng)專業(yè)美術家,而是提高全體學生的人格素質,使全體受教育者掌握美術史論的初淺知識,習得形象感知、形象思維、形象想象、形象表現(xiàn)等多種美術能力,提高審美修養(yǎng)。簡言之,學校全員美術教育的終極目的應當是通過美的教育促進全體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并最終影響和改善社會的精神風貌和物質環(huán)境。

因此,我們認為建設農村特色美術學校的目標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1.明確學校定位,確立合乎社會和地區(qū)需要、合乎學?,F(xiàn)狀和前景的辦學理念,并以此為指導,不斷推動學?!耙悦琅d校,形成特色”戰(zhàn)略向前發(fā)展,由“美術特色學?!鞭D向“特色美術學?!保勺⒅夭糠謱W生轉向注重全體學生。

2.立足學生發(fā)展,建構“以美術熏陶為經線,以生活方式為緯線”的教育框架,依托本地的人文資源,結合本地市場的需求,開發(fā)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為學生精神生活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發(fā)展需求,使美的教育滲透到學生發(fā)展的各個方面,以促進學生和諧個性和藝術鑒賞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提高其將來的生活質量。

3.優(yōu)化師資隊伍,完善培養(yǎng)機制,通過專業(yè)教師的創(chuàng)作機制和進修體制,充分挖掘全體教師的潛力,加速錘煉,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引領和指導學生的校園生活。

4.嘗試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意義的農村高中特色美術教育的管理體制,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活動項目等提供系統(tǒng)的支持與保障。

5.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和高中階段美術人才培養(yǎng)的選拔機制、有效途徑、具體方法和評價體系,為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6.以美術特色教育的成功經驗和管理模式帶動學校音樂和體育特色的發(fā)展,從而使學校逐步走上一條立體化、綜合化的發(fā)展道路。

這幾個部分的目標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但最終還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服務。

(一)打造一個能充分感知的生活化的“美”的環(huán)境

1.不斷完善專業(yè)教學設施。1996年,學校投資新建了3660平方米藝術館,內設12間畫室、2個展廳(教師作品展廳和學生作品展廳)、1間精品收藏室、1所400平方米的陶藝工作室,多個教師工作室等,各類美術教具一應俱全。校園內的環(huán)境布置突出了特色美術學校的特點,學校被評為寧波市“園林式校園”,安置了八位現(xiàn)代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和四大發(fā)明等16座雕塑。學校還在圖書大樓內開辟了美術專用閱覽室和作品展覽廳。為更有利地開展藝術活動,又將在教學大樓1—5層大廳安置陳列櫥,并擬于20xx年對藝術館進行改造。(負責人:徐惠銀)

2.主辦《中國水彩》雜志。由中國美協(xié)主編、鄞江中學主辦的水彩方面唯一的國家級刊物《中國水彩》20xx年落戶我校,至今已出版了46期,并將繼續(xù)主辦下去;《中國水彩》成為學生接觸高雅藝術的最好載體。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十一

選題依據(jù):

課程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隨著水箱在生活的廣泛應用,如居民房頂水箱供水,飲料加工廠的液體存儲箱,化工工廠中燃料的調配等都涉及到水箱也為控制問題,如用人工控制,不僅效率低操作繁瑣,且易造成空箱,溢水等現(xiàn)象。因此水箱控制越來越重要。

那么我們再從其他方面考慮,中國是一個資源平窮國家,我國大部分能源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尤其是水資源,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國年平均缺水約400億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地下水超采區(qū)面積達19萬平方公里,水功能區(qū)達標率僅42%。水資源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了,而每年因為水箱的老舊或設備的非智能化,造成數(shù)以萬噸的水資源浪費。那么就要提高生產技術,積極改革生產工藝,降低單位產品生產的水量,減少生產用水量和工業(yè)廢水排放量。對于水箱水位的監(jiān)控以及自動化的引入可以很好的改善補水過多和及時補水的情況,可以很好的節(jié)約資源有效的降低成本。

隨之而來的是怎樣實現(xiàn)水箱的自動化?答案很簡單,一塊小小的單片機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單片機,又稱單片機微型計算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單片機采用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技術構成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單片機以其強大的功能,簡單的設計,制造的廉價,支持指令集多,所以應用到眾多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中。

緊緊圍繞畢業(yè)論文選題,按照導師的要求完成,主要闡明該項研究的目的和范圍,本研究課題范圍內國內外己有文獻的綜述,以及該項研究工作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論文內容安排等。

因此,基于單片機的雙容水箱設計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于我們的生活與實驗研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發(fā)展歷史、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國內外水箱控制的發(fā)展:

水箱系統(tǒng)是典型的過程控制實驗設備之一,在國內外有很多大學和實驗室都已得到廣泛地運用。如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德國杜伊斯堡大學、韓國首爾大學、中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高校都引進了水箱控制系統(tǒng)實驗裝置。它不僅可以作為液位過程控制的實驗裝置,還可以應用到非線性控制和故障診斷的研究項目中。

在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測量與控制系的研究者使用dts200模型成功的測量非線性解耦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故障診斷方法。nourahassan用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統(tǒng)作為實驗模型對執(zhí)行器容錯控制的設計進行研究;又如r。sehab以雙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提出來一種用于非線性系統(tǒng)的模糊pi監(jiān)控器的設計報告。又如德州學院機電工程系的金秀慧做了基于mcgs的液位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它是一種基于at89c51單片機的遠程液位數(shù)據(jù)采集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上位機采用mcgs編寫的監(jiān)控軟件,整個系統(tǒng)可以完成液位信號的采集與轉換、數(shù)據(jù)傳送和顯示、控制等功能。

在國內也有許多研究者研究水箱的控制問題,如北方工業(yè)大學理學院的安艷偉做了基于單片機的分布式液位控制系統(tǒng)設計,設計了一種基于51單片機為核心多機分布式液位控制系統(tǒng),由數(shù)據(jù)采集模塊,處理模塊和多種通訊平臺組成,既滿足了測量精度的要求,同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成本低,控制靈活。又如南京郵電大學的牛標和張代遠所做的可監(jiān)控智能液位控制器系統(tǒng)設計中列舉了液位控制系統(tǒng)可以采取的硬件方案以及他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采用fpga作為控制器可以實現(xiàn)各自復雜的邏輯功能,規(guī)模大,密度高,他將所有芯片集成在一塊芯片上,減小了體積,提供穩(wěn)定性,并且可應用eda軟件仿真、調試,易于進行功能擴展。

學困生課題的開題報告篇十二

“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課題是屬于實踐性的研究課題。本課題結合了本校城鄉(xiāng)結合部寄宿學校這一特定的教育環(huán)境,以初一、初二部分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本課題研究的立腳點在閱讀教學,著眼點在習作訓練,是為了尋找語文教學中“讀”與“寫”有效的結合點(拓展點)和有效的結合(拓展)方式與方法,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寫”的拓展、遷移與輻射,從而形成有效的讀寫結合策略而展開的研究。

讀和寫是一個互補的過程,它們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lián)系著。在語文教學中,讀是自外而內的吸收,寫則是自內而外的表達,讀是文章作者的寫的逆想活動過程。因此,“正確把握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是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的首要條件,也是本課題要解決的重要理論問題。

讀寫對應原則要求讀寫要有相應的結合點(拓展點)。所謂讀寫結合點(拓展點)就是讀與寫在知識與能力上的契合點。不管是哪個版本的語文教材,所選的文本無論在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還是在寫作手法運用等方面都是學生模仿習作的范例。如果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教會學生挖掘文本中的“寫”的因素進行多方位的遷移、拓展。這樣,文本中的好段、佳句、詞組都是學生寫作的素材。因此,如何挖掘“讀寫結合點”是本課題要研究的關健問題。

關于“讀寫結合”的方法與模式研究已經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種都適合自己的學生。因此,教師要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形成一種“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提升學生讀寫結合能力。這是本課題要研究的中心問題。

要在閱讀教學中寓寫于讀,就要求教師能挖掘出語文教材中的隱性功能,將教材“一課兩用”。因此,如何使課題組教師“形成獨立分析教材、處理教材、尋找教材中讀寫遷移點、拓展點,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是一個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我校是一所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全寄宿制的學校。本地學生大部分是城市化過程中“被居民”的農民子弟;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是無暇顧及小孩的教育而選擇將孩子送進我校,家庭文化的氛圍較差,家長缺乏對孩子智力投資的意識,沒有太多的課外讀物,沒有良好的文化信息來源,導致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知識面窄,閱讀能力差,寫作水平低。大部分的學生提起作文就頭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導致沒興趣、沒信心。教師雖煞費苦心地指導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解決學生作文“無米之炊”和“有米難炊”的問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成為我們迫切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另外,如何提高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也是困擾我們的問題。

1、成立課題組,確定研究對象

1)課題組成員由我校三名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組成。包括:

課題主持人:

課題成員:

2)研究對象包括三位老師所教班的學生及人教版七、八年級的語文教材。

2、分析我校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收集國內外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尤其是讀寫結合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理論,分析歸納“閱讀”與“寫作”關系,為下階段的實操打下理論基礎。

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此階段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

1、開題。

2、調查研究:設計相關調查表格,針對實驗對象進行調查研究并進行分析。

3、開展實驗:實驗老師根據(jù)結合調查研究得出的結果,以所教文本為憑借設計并實施各單元課文的讀寫結合訓練方案,使每一節(jié)閱讀課都成為說話、寫話習作訓練課。在實踐中,形成一個操作性強的讀寫結合策略。這樣,在解決學生習作文“無米之炊”與“有米難炊”難題的同時,又在寫作構思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促進了教師使用教材的水平。

讀寫結合策略初步構建如下:解讀目標,明確單元讀寫訓練重點——精讀課文,挖掘文本讀寫結合點——指導方法,掌握讀寫結合技巧——遷移拓展,運用讀寫結合方法——小結回饋,提升讀寫結合能力。

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單元為例,說說我們是怎樣實踐讀寫結合策略:

第一步,我們先明確這個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是“景物描寫”;

第二步,我們精讀這個單元的4篇文本,各自挖掘出與單元訓練重點相關的讀寫結合點:如《春》一文中,在教春花圖與春雨圖時分別訓練學生寫景技巧中的虛實結合法、多感官描寫法;《濟南的冬天》一文中,教“薄雪覆蓋下的山”時訓練學生寫景技巧中的移步換景法;《夏感》一文中,教“夏天的色彩”一段時訓練學生寫景技巧中的繪色法;《秋天》一文中,訓練學生寫景技巧中的動靜結合法;在總結4篇文本時訓練學生寫景技巧中的情景交融法。注意,有些課文寫結合點比較多,如果我們都跟學生練習的話,就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所以我們還要精選出最適合的結合點。

第三步,授之以漁,教會學生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

第四步,通過對學生進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訓練和“舉一反三”的拓展訓練,從句子、片斷過渡到長文訓練,讓學生從讀到寫,遷移拓展。

第五步,對學生習作及時的回饋,在反復訓練中提升其讀寫結合能力。

4、實驗分析:分析實驗作文的內容,分析實驗過程所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和問題,及時收集過程性材料,及時總結實驗工作經驗,及時矯正實驗行為。

本階段主要采用調查研究法、觀察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1、整理實驗過程性資料,歸納總結成功作法和經驗,撰寫課題實驗報告。

2、收集整理實驗當中所產生的課題研究論文、教學設計、案例、課堂實錄等,形成相應的文集和光盤,在全校推廣研究成果。

本階段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

1、實驗研究報告(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結題報告);

2、課題研究論文若干篇;

3、課題相關教學設計、案例、實錄、片斷等;

4、學生相關習作若干篇;

5、形成適合學校學情的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