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12:38:29 頁碼:12
2023年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大全10篇)
2023-11-10 12:38:29    小編:zdfb

總結是自我認知的過程,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待提升的方向。打造富有個性和魅力的文章。以下是一些經(jīng)典的總結范文,讀后會對我們的總結寫作產(chǎn)生很大的啟發(fā)和幫助。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一

教育技術發(fā)展還不成熟,我們對它的認識和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它的理論也都是套用其他學科的理論,自己的理論體系尚沒有建立起來。因此人們對教育技術的評價是教育技術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我們對教育技術的認識需要不斷深化,不斷加強對教育技術本質的研究和對它本身理論體系的構建。這對于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是必須的。

教育技術的內容應該是如何利用技術來進行教育,從而使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也就是技術與教學,學習等之間的關系。

教育技術的發(fā)展需要以下理論作為理論基礎:教育理論基礎,技術理論基礎和藝術理論基矗教育不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謂理論基礎也就是輔助教育技術產(chǎn)生的其他理論。它不同于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則是教育技術本身的理論,是教育技術所研究內容的一部分。它應該包括基于媒體的學習理論、課程與教學理論、教育傳播理論。多媒體技術(這是前臺技術,其中包含了非線性編輯等數(shù)字時代的教育電視技術)、數(shù)據(jù)庫技術(這是后臺技術,其中不僅包括計算機專業(yè)的數(shù)據(jù)庫技術,還包括圖書情報信息專業(yè)的數(shù)據(jù)庫技術,而且必須從教育資源建設的角度將這兩方面技術整合起來)、通訊技術(包括天網(wǎng)、地網(wǎng)和人機通訊技術),將這三大技術基礎整合起來的是教育人工智能技術(各種復雜技術要想在教育中廣泛采用,必須人性化、“傻瓜化”,也就是智能化。教育技術學的主要藝術基礎包括:語言文字藝術(口才與文才是傳統(tǒng)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藝術基礎)、數(shù)字視覺藝術、數(shù)字聽覺藝術(后兩者是多媒體在教學和社會中廣泛采用后,對教師和學生的新要求),將這三大藝術基礎整合起來,尚未引起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足夠重視,而且缺乏一個相應的概念,筆者認為可以稱其為數(shù)字文化藝術。數(shù)字文化藝術不僅應該成為現(xiàn)實與未來教育技術學專業(yè)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而且應該成為信息時代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具有的藝術素養(yǎng)。上面分別是教育技術的教育基礎理論,技術基礎理論和藝術基礎理論。他們都是教育技術應該研究的內容。從更深層次上說,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是技術哲學和教育哲學。技術哲學和教育哲學的結合就形成了教育技術觀。

以前,我們對教育技術的認識上一直局限在很狹隘的范圍內。認為技術就是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這種應用是就是利用技術來達到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完全沒有自己的研究內容和對象。我們過多地強調-教育技術是作為一門交叉的學科,從而理論上從教育學搬來,技術就是媒體的直接應用。致使教育技術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境地。教育技術如何在教育中有效的應用,媒體和學習教學等到底是怎么樣的一種關系才應該是我們教育技術研究的內容。教育技術在教育學理論和技術支撐的同時還有自己的規(guī)律。我們恰恰卻忽略了這種規(guī)律的研究。這正是技術科學與教育科學的切合點所在,也是教育技術得以存在的依據(jù)。從而使教育技術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育技術發(fā)展還不成熟,我們對它的認識和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它的理論也都是套用其他學科的理論,自己的理論體系尚沒有建立起來。因此人們對教育技術的評價是教育技術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我們對教育技術的認識需要不斷深化,不斷加強對教育技術本質的研究和對它本身理論體系的構建。這對于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是必須的。

教育技術的內容應該是如何利用技術來進行教育,從而使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也就是技術與教學,學習等之間的關系。

教育技術的.發(fā)展需要以下理論作為理論基礎:教育理論基礎,技術理論基礎和藝術理論基矗教育不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所謂理論基礎也就是輔助教育技術產(chǎn)生的其他理論。它不同于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則是教育技術本身的理論,是教育技術所研究內容的一部分。它應該包括基于媒體的學習理論、課程與教學理論、教育傳播理論。多媒體技術(這是前臺技術,其中包含了非線性編輯等數(shù)字時代的教育電視技術)、數(shù)據(jù)庫技術(這是后臺技術,其中不僅包括計算機專業(yè)的數(shù)據(jù)庫技術,還包括圖書情報信息專業(yè)的數(shù)據(jù)庫技術,而且必須從教育資源建設的角度將這兩方面技術整合起來)、通訊技術(包括天網(wǎng)、地網(wǎng)和人機通訊技術),將這三大技術基礎整合起來的是教育人工智能技術(各種復雜技術要想在教育中廣泛采用,必須人性化、“傻瓜化”,也就是智能化。教育技術學的主要藝術基礎包括:語言文字藝術(口才與文才是傳統(tǒng)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藝術基礎)、數(shù)字視覺藝術、數(shù)字聽覺藝術(后兩者是多媒體在教學和社會中廣泛采用后,對教師和學生的新要求),將這三大藝術基礎整合起來,尚未引起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足夠重視,而且缺乏一個相應的概念,筆者認為可以稱其為數(shù)字文化藝術。數(shù)字文化藝術不僅應該成為現(xiàn)實與未來教育技術學專業(yè)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而且應該成為信息時代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具有的藝術素養(yǎng)。上面分別是教育技術的教育基礎理論,技術基礎理論和藝術基礎理論。他們都是教育技術應該研究的內容。從更深層次上說,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是技術哲學和教育哲學。技術哲學和教育哲學的結合就形成了教育技術觀。

以前,我們對教育技術的認識上一直局限在很狹隘的范圍內。認為技術就是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這種應用是就是利用技術來達到教育目標的一種手段。完全沒有自己的研究內容和對象。我們過多地強調-教育技術是作為一門交叉的學科,從而理論上從教育學搬來,技術就是媒體的直接應用。致使教育技術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境地。教育技術如何在教育中有效的應用,媒體和學習教學等到底是怎么樣的一種關系才應該是我們教育技術研究的內容。教育技術在教育學理論和技術支撐的同時還有自己的規(guī)律。我們恰恰卻忽略了這種規(guī)律的研究。這正是技術科學與教育科學的切合點所在,也是教育技術得以存在的依據(jù)。從而使教育技術具有不可替代性。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二

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一書,本人受益頗深,其中有關教學媒體那一節(jié),印象非常深刻。教學媒體能給學生生動形象,給他們以更大的思維空間,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變得主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可以從各個渠道,,大大的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

《小學教育教學理論》用較通俗的語言對教育新理念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為我們教師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習用書。有關教與學的理念部分是更為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對指導我們教師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

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持續(xù)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

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xiàn)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提煉出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

正如顧明遠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于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實踐,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

現(xiàn)代的素質教育觀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fā)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教學媒體的選擇也應遵循這一點,不同的學生應該擁有屬于他們的最適合的媒體。

作為一個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我覺得自己特別有體會,記得在以前當學生的時候,那時候的老師上立體幾每講到一個概念、定理,數(shù)學老師總會提到木匠師傅,但沒有具體的操作,從有些同學困惑的表情中,更從他們課后的埋怨中我能體會到,無論老師說得如何生動,總不如把現(xiàn)實的工具拿進課堂來得具體、形象、生動。

那時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我做了一名教師,我會把木匠工具搬進課堂,讓空間想象力貧乏的學生在實物的演示下,靜與動的實踐過程中豁然開朗。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踏上了教師的崗位,在課堂上對曾經(jīng)我們視之為神話的木匠卻只字不提,更不用說搬工具了,這就是選擇教學媒體的可能性和針對性。

通過制作各種模型和多媒體課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便成了我的奮斗目標。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一一呈現(xiàn)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與體會。

老師講授的東西,學生最容易忘,而好的板書可給學生留下痕跡,有些邏輯性很強的概念原理是需要時間細細品味的,尤其是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特別需要板書來幫助他們思考,在課后慢慢消化。這就對老師的板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老師要事先設計好板書,板書不但要簡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無須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并且老師的板書需要藝術的美感,也要清晰自然,給學生們好的視覺享受。老師在板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修飾,增添色彩,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的板書形式可以多樣化:提綱式的板書使內容簡明扼要;表格式的板書使教學對象嚴謹而細密;圖式的板書使內容更加清晰、直觀形象;線索式的板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流程式的板書可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好的展開;簡圖式的板書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生動活潑。

因此老師只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板書形式,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三

現(xiàn)代的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要尊重每一位學生,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書中提到的使用于日常教學中的媒體教學能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給他們以產(chǎn)生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積極性也就提高了,學習也變得主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

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很清楚的呈現(xiàn)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體會。而好的板書也可以讓教學內容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教育理論中所倡導的終身學習理念對于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我們自身都頗有重要意義。常言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教師我們更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

知識經(jīng)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jīng)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xiàn)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

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

在競爭日益激烈并講求實效的今天,我們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認真學好教育理論的同時,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四

本人2009年通過校組織安排參加相關政治理論學習,現(xiàn)在談談以下幾心得點體會:

一、要樹立愛。

《政治理論學習心得》正文開始。

本人2009年通過校組織安排參加相關政治理論學習,現(xiàn)在談談以下幾心得點體會: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yǎng)。本人系統(tǒng)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中華人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人師表。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五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道德是教師的靈魂。教育的百年大計以教育為本、教育大計以教師為本、教師大計以師德為本,而師德是我們教師的靈魂。

學習了《教師道德修養(yǎng)》讀本的這本教育理論書籍后,其中的內涵尤為深刻,作為一名熱愛事業(yè)的教師來說,是深受啟發(fā)的,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道德理論部分;第二部分則是實踐部分,匯集了上海許多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的優(yōu)秀事跡、崇高的師德風范,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家,他們是我們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楷模,還有的是年輕的教師,他們是我們道德規(guī)范的榜樣。因此,此書是我們教師在實踐工作中,師德建設方面值得學習和探索的。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讓我體會很深。

所謂師者,是指一切可以傳授知識的人,因此任何一個可以做別人榜樣的人都可以被稱為老師。而我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更應該了解自己的責任,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好這個榜樣。

一個學校培養(yǎng)的都是對社會有益的各種人才,而我們老師則是這些人才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正是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影響了他們的人生,使得他們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一路走好。因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一個學校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所謂師德,我想主要是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而師風主要是指教師的個人作風。近些年來,我們的教師隊伍都在逐步的來加強業(yè)務素質和提高各自的個人作風,如我校提出的“師德師風建設”教師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我們老師在什么樣的場合樹立什么樣的形象等,可以說師德師風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的教師在當前社會主義經(jīng)濟市場發(fā)展的過程中,其思想也在起著變化,師德師風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其主要表現(xiàn)在:有的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道德不關心,這在我們非班主任老師身上表現(xiàn)較為明顯,這將導致學生人格方面出現(xiàn)問題,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有可能就會出現(xiàn)心靈扭曲的現(xiàn)象。而有的老師工作責任心不強,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一味追求玩樂,這樣將直接影響到其工作的質量。有的老師則是缺乏進取精神,不鉆研業(yè)務,對學校安排的工作隨便應付。有的老師缺乏奉獻精神,工作上斤斤計較,討價還價,一味地追求個人利益等等。這些不良的師德師風都是我們當老師的應引以為戒的。

因此,為了能讓我們的師資隊伍有一個高的要求,為了讓我們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能夠培育出優(yōu)秀的,適應社會需求的各種人才,所有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一個楷模形象,真正無愧于我們教師這一職業(yè)。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六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事業(yè)中追求幸福感?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直到讀了鄭杰校長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才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鄭杰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著我。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

鄭杰校長一百條建議的四個部分正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

教育不是讓學生將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概念簡單的復制到學生的大腦中。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在進行每一節(jié)的教學活動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既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難懂的知識,又能夠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進而激發(fā)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我們所教的學科。

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把學生當“人”看待,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qū)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從四十五分鐘里榨出油來”,提高教學效率,那是在為學生節(jié)約生命……教師應該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師才是優(yōu)秀的教師,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yè)做好。

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的理由很多,教師要繼續(xù)學習,不但是為了使自己的個人素養(yǎng)進一步發(fā)展,更是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yè)而言,從為了學生發(fā)展的角度我認為繼續(xù)學習可以達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學會新的教育教學手段并應用到教學中去。

只有教師自身教育素養(yǎng)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識積淀,在課堂上的教學才不會照本宣科、索然無味。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駕馭,才能游刃有余、融會貫通。所有這些皆來源于教師平日里的學習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閃耀出魅人的光彩來。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yōu)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有天才的一面。當你以欣賞的態(tài)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yōu)點,反之,你只會看到無數(shù)的缺點。

優(yōu)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必對他們進行嚴加管教,他們也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學困生時,一旦出了點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后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教育指導。其實一味的處罰和說理未必能觸及后進生的心靈,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類似的說服教育,也就不能起到我們預想的效果了。

作者告訴我們每一位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薄罢樟翆W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圣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

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后進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只能用心靈的溫暖來醫(yī)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來洗滌。把那些我們已經(jīng)用了好多年的訓詞換成贊美和幽默吧,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多給后進生一點關愛,他們就會感到教師真正地關心他,愛護他,就會接受教師的教誨和勸告,產(chǎn)生追求進步的動機和行動。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七

最近我拜讀了《陶行知文集》,讀了之后深深感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被文中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陶行知先生生活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舊中國的,他畢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改革中國教育,創(chuàng)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理論體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不愧為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實踐家和偉大的實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只需要認定這十二條原則,教育就不會走入歧路:一、社會即學校;二、生活即教育;三、勞動即生活;四、教學做合一;五、在勞力上勞心才是真正的做;六、行是知之始;七、教小孩子自己做自己;八、教小孩子做小先生;九、教勞苦大眾自己做自己、十、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十一、不愿教人的人,不配受教育;十二、工以養(yǎng)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先生認為要想普及教育,必須就地取材。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去學習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對于今天我們搞好教育教學研究,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動素質教育和教育現(xiàn)代化有著重要意義。陶行知的文集,內容豐富,娓娓道來,深邃的思想通過樸實的語言展現(xiàn)出來,讓我在簡單的文字中發(fā)現(xiàn)了偉大的理想。

在讀書過程中有這兩點我感受最深:一是“生活教育”、一是“教學做合一”的思想。

生活教育就是說學校的教育太枯燥了,必須把社會里的生活搬一些進來,才有意思。即:學校社會化、教育生活化、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這就好比一個籠子里面囚著幾只小鳥,養(yǎng)鳥者看著鳥兒寂寞,就搬一兩根樹枝放進鳥籠,好讓鳥兒跳著好玩,或者弄幾只其它生物來,給鳥兒作伴。小鳥是比較舒服了,然而鳥籠還是鳥籠,絕不是鳥的世界。所以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我們不僅僅就是拿幾個簡單的事例或者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教育學生,我們必須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去感受,生活處處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所推行的生活教育和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是有很大區(qū)別。先生將傳統(tǒng)教育定義為“吃人教育”,傳統(tǒng)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打到吃人的教育。

傳統(tǒng)教育是怎樣的吃人教育呢?先生認為有兩種吃法:

(一)教學生自己吃自己。

傳統(tǒng)教育理念是將學生教成了讀死書,死讀書;它消滅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生活力;它不教學生動手、動腦。在課堂上,學生只能聽老師講,老師不讓學生問,學生也不會問;有些老師可以允許學生問,但是卻不會讓他去到社會里、自然里去活動。十幾年的學習生活下來,足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

(二)教學生吃別人。

傳統(tǒng)教育,它教人勞心而不勞力,它不教勞力者勞心。它更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而生活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剛好相反:

它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也不教學生吃別人。

它要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fā)點,第一就注重健康。它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他只要創(chuàng)造的考成。它教人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教大眾以大眾的工作養(yǎng)活大眾的生命;以大眾的團體的力量保護大眾的生命。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問”一章中詳細解答了“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為教師要教會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要讓學生學得“自得”,學得“自動”。并且,學到的知識與現(xiàn)實應該是一致的。這讓我想起我們在教自然地理的知識時,我們都是通過一些圖片、視頻來進行課堂教學,可是這并不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所感受到的,我們應該帶著孩子真正的去到自然界中,讓他們通過自身的接觸去感受。就像之前我們教育孩子要講究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然而到了公園,孩子扔垃圾的時候,老師有時卻熟視無睹,這不是“教學與做”分離嗎?這應該引起我們老師注意,在生活中,我們更應該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否則,學校學的知識就變得貧乏,蒼白無力。

陶行知先生又說: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于學的法子。教師不能只管自己教,要應該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jù)學的法子。要學生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陶行知這一思想也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因材施教”。

在“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中,陶行知先生還強調:先生不僅要拿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lián)絡,并且必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lián)絡起來。他認為,教師不是販賣知識的,教師自己的知識也會陳舊的,自己也要進步。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斷研究學問,做到與時俱進,這樣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陶行知這一思想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教學應該是——“教學相長”。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教改思想,強調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在杜威教師那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礎上的新的突破,這對于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做中學”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chǎn)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倍磐选皬淖鲋袑W”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

“教學做合一”并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chuàng)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皬淖鲋袑W”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xiàn)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jīng)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chǎn)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制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xiàn)和探究發(fā)現(xiàn)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即兒童做下面四件事情:就是游戲、說故事、觀察及手工?!彼J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梢姡@里的“做”只是一種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征: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chǎn)生。這就是說,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從“曉莊”實驗初期開設的“農(nóng)事教學做”、“家事教學做”、“改造社會環(huán)境教學做”等課程,也可以看出“教學做合一”的“做”已經(jīng)與生活結合,與勞動結合了。這一“做”已廣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了。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從做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課本不再成為學生唯一的導師;手、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全部,都是知識的聚集點。而教師變成了發(fā)起人,課本變成了試驗品?!边@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而只是起一種從旁協(xié)助學生活動的參謀作用了。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但并未從本質上闡明師生關系,闡明教師該怎么做?!敖虒W做合一”第三大特質是“以教人者教已”,說的是:若想在做上教人,先必得親自演練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學。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這樣表述過這種思想: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敖虒W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huán)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fā)動小學生來做小先生”等等,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于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所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和我們當今社會教育不匹配的情況,但是也是十分難能可貴了!當然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钡娜罕娺\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八

這周讀了法國教育家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感覺受益匪淺。我在讀書之前喜歡了解一下作者,我覺得這樣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寫的內容。保爾·朗格朗,是法國當代著名的成人教育家,終身教育理論的奠基者。1910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國加來的康普蘭。大學畢業(yè)后,在中小學任教多年,積聚了豐富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上世紀30年代轉向成人教育實驗,建立職工教育中心和“民眾與文化”協(xié)會,富有成效的活動奠定了其成人教育思想基礎。從1948年開始供職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秘書長,于1951年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科科長,后還擔任繼續(xù)教育科科長,終身教育科科長,教育研究所代理所長等職,于1971年從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卸任。著作《終身教育引論》是終身教育思想的代表。我?guī)е鴮ψ髡叩倪@些了解,走進了《終身教育引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每個人必須要適應這種發(fā)展,所以就必須的學習,得接受新的教育,而且要終身的學習,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終身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指人在其一生的不同發(fā)展階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終身教育觀念是對傳統(tǒng)的一次性終結教育觀念的徹底革新,也是人類對教育與社會關系認識上的歷史性飛躍。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并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于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chuàng)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zhàn)。

在人類教育史上,難以找到一種教育思想如終身教育思想一樣,能夠在短短半個世紀里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認可,并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貫徹落實,迅速而廣泛地傳播。終身教育已經(jīng)是形式所迫,社會所需。我們每個人必須認識到這點,并且欣然接受這種形式,最后祝愿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九

當我翻開《新教育之夢》的目錄時,內心是極為震撼的,語言闡述系統(tǒng)化、理論化,理性思維中夾雜著作者對教育認識的極大熱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沒有空泛的說教,沒有權威的語氣,以自己生動的例證,豐富的國內外教學實際使原本理論化的東西變得讓人易于接受,激發(fā)了內心的教育熱情和共鳴,并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動力。

讀完本書,我腦海里印象最為深刻是“有特色”、“閱讀”、“共寫隨筆”、“愛”這幾個詞匯。我將從自身的學習經(jīng)歷和教育實踐來談談我對此書的感悟。

1、有特色。

朱永新教授在書中舉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為這些學校在各方面都很強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學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贏得了教育的成功。作為單獨個體的人也是一樣,有了一技之長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來,一所學校,一個班級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為了優(yōu)勢所在,風格所在。

2、愛閱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它直接促進學生的課內學習。課堂上的說教知識是為了幫助學生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東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會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導致寫作的時候沒有素材,或即使有著豐富經(jīng)歷的'時候卻也無從下筆,而閱讀更是發(fā)展了識字、寫字、口語交際和寫作,擴大閱讀范圍就是最有效的手段。為什么臨到作文考試的時候有些人緊咬筆桿寫不出半個字?有些人卻行云流水,一蹴而就。中學時期就有這種深深的體會。平時的作業(yè)已經(jīng)忙得不可開交,進行課外閱讀時間少之又少,作文臨場的時候經(jīng)常是套用滿分作文的開頭結尾,而中間卻胡亂一通?,F(xiàn)在自己從事了教師一職,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后又如點醒夢中人。閱讀習慣就應該從小培養(yǎng),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讀書,讓課堂上的教材跟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教師應當發(fā)揮起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這一重要角色,幫助他們打開一扇文學的窗口。

3、共寫隨筆。

如果前面是讀的話,那么這里就是寫?!皫熒矊戨S筆”是指通過教育日記、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師生日常的教育和學習生活,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的自主成長。如果教師和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記錄下來,這將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以隨筆這種形式,并且通過教師自身的榜樣激勵,產(chǎn)生讀書寫作的氣氛,感染學生熱愛讀書、熱愛寫作。我認為,共寫隨筆不僅讓寫作成了一件極其簡單有意義的事,而且更是一場師生自我思想反復斟酌與提升的過程,它將成為對一個人成長非常有益的工具。讀書寫作需要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更是促進了師生共寫隨筆的發(fā)展。

4、愛的教育。

愛是什么?愛是非常抽象的,是縹緲的感覺,是情感上的愉悅。它在無形中促使學生自覺創(chuàng)造真善美的人格。這不是靠簡單的說教就能奏效的,文字化的教育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教育者要盡可能的深入觀察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受教育中的人,不管他在成績上表現(xiàn)的多么沒有希望或者是無可救藥,但他在其他方面,他的心靈里總會存在點滴的優(yōu)點。心靈的溝通學生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教育者不應該吝惜對學生的關愛,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的時候,愛能拉近彼此心理距離的對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教育者,激起學生的自信心。

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讀書筆記優(yōu)質篇十

在讀書過程中有這兩點我感受最深:一是“生活教育”、一是“教學做合一”的思想。

一、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就是說學校的教育太枯燥了,必須把社會里的生活搬一些進來,才有意思。即:學校社會化、教育生活化、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這就好比一個籠子里面囚著幾只小鳥,養(yǎng)鳥者看著鳥兒寂寞,就搬一兩根樹枝放進鳥籠,好讓鳥兒跳著好玩,或者弄幾只其它生物來,給鳥兒作伴。小鳥是比較舒服了,然而鳥籠還是鳥籠,絕不是鳥的世界。所以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我們不僅僅就是拿幾個簡單的事例或者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教育學生,我們必須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去感受,生活處處是教育。

陶行知先生所推行的生活教育和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是有很大區(qū)別。先生將傳統(tǒng)教育定義為“吃人教育”,傳統(tǒng)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打到吃人的教育。

傳統(tǒng)教育是怎樣的吃人教育呢?先生認為有兩種吃法:

(一)教學生自己吃自己。

傳統(tǒng)教育理念是將學生教成了讀死書,死讀書;它消滅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生活力;它不教學生動手、動腦。在課堂上,學生只能聽老師講,老師不讓學生問,學生也不會問;有些老師可以允許學生問,但是卻不會讓他去到社會里、自然里去活動。十幾年的學習生活下來,足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

(二)教學生吃別人。

傳統(tǒng)教育,它教人勞心而不勞力,它不教勞力者勞心。它更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而生活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剛好相反:

它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也不教學生吃別人。

它要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fā)點,第一就注重健康。它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他只要創(chuàng)造的考成。它教人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教大眾以大眾的工作養(yǎng)活大眾的生命;以大眾的團體的力量保護大眾的生命。

二、“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問”一章中詳細解答了“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為教師要教會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要讓學生學得“自得”,學得“自動”。并且,學到的知識與現(xiàn)實應該是一致的。這讓我想起我們在教自然地理的知識時,我們都是通過一些圖片、視頻來進行課堂教學,可是這并不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所感受到的,我們應該帶著孩子真正的去到自然界中,讓他們通過自身的接觸去感受。就像之前我們教育孩子要講究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然而到了公園,孩子扔垃圾的時候,老師有時卻熟視無睹,這不是“教學與做”分離嗎?這應該引起我們老師注意,在生活中,我們更應該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否則,學校學的知識就變得貧乏,蒼白無力。

陶行知先生又說: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于學的法子。教師不能只管自己教,要應該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jù)學的法子。要學生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陶行知這一思想也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因材施教”。

在“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中,陶行知先生還強調:先生不僅要拿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lián)絡,并且必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lián)絡起來。他認為,教師不是販賣知識的,教師自己的知識也會陳舊的,自己也要進步。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斷研究學問,做到與時俱進,這樣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陶行知這一思想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教學應該是——“教學相長”。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教改思想,強調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在杜威教師那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礎上的新的突破,這對于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做中學”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chǎn)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倍磐选皬淖鲋袑W”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

“教學做合一”并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chuàng)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從做中學”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xiàn)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jīng)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chǎn)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制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xiàn)和探究發(fā)現(xiàn)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即兒童做下面四件事情:就是游戲、說故事、觀察及手工。”他認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梢?,這里的“做”只是一種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征: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chǎn)生。這就是說,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從“曉莊”實驗初期開設的“農(nóng)事教學做”、“家事教學做”、“改造社會環(huán)境教學做”等課程,也可以看出“教學做合一”的“做”已經(jīng)與生活結合,與勞動結合了。這一“做”已廣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了。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從做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課本不再成為學生唯一的導師;手、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全部,都是知識的聚集點。而教師變成了發(fā)起人,課本變成了試驗品。”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而只是起一種從旁協(xié)助學生活動的參謀作用了。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但并未從本質上闡明師生關系,闡明教師該怎么做?!敖虒W做合一”第三大特質是“以教人者教已”,說的是:若想在做上教人,先必得親自演練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學。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這樣表述過這種思想: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敖虒W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huán)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fā)動小學生來做小先生”等等,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于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所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和我們當今社會教育不匹配的情況,但是也是十分難能可貴了!當然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钡娜罕娺\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