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6:53:26 頁碼:7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精選8篇)
2023-11-19 06:53:26    小編:ZTFB

寫心得體會不僅是對過去的總結(jié),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和規(guī)劃。寫心得體會時,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歷和感受,增加可讀性。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得體會的寫作技巧,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閱讀。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一

藏族是主要居住在中國青藏高原地區(qū),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藏族有自已的語言和文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藏族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飲食習慣。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農(nóng)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zhì)長筒內(nèi),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沖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

服飾特色。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nèi)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肮_”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族廣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肅、云南等地,服飾多姿多彩、男裝雄健豪放;女裝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做為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并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后面加個:"拉"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nèi)就座,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

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藏族人絕對禁吃驢肉,馬肉和狗肉,有些地區(qū)也不吃魚肉.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喝.禁忌在別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經(jīng)筒,經(jīng)輪得逆轉(zhuǎn).忌諱別人用手觸摸頭頂。

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谷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一口,然后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飲用。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

吃飯時。

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時還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藏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qū),合掌與鞠躬同時并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于見到活佛或尊貴的人。

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尤其對長輩、活佛和尊貴的客人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

家中釀了好酒,頭道酒敬獻神靈后,首先由老人品嘗。每年收割新糧食,嘗新也是老人們的"專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婦掌勺分發(fā)食物時,首先是為長者盛,然后全家一同進餐,其樂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熱情周道,若有賓朋登門,定會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敬獻哈達是藏族最常見的禮節(jié)之一。獻受哈達的禮儀在過去有嚴格的規(guī)矩。俗人向僧人、低級僧侶向高級喇嘛獻哈達,要俯首躬身,雙手捧哈達過肩過頭,恭恭敬敬地獻上,有時只能將哈達獻于對方座前或腳下,對方通并不回贈哈達;給佛像、活佛獻哈達,難以靠近親獻時,也可拋獻或由別人轉(zhuǎn)獻。上級給下級、長輩給晚輩、僧侶給俗人、高級喇嘛給低級僧侶贈哈達時,則常將哈達直接套掛在對方脖子上。同輩平級間獻哈達,雙方將身體微微前傾,平等地以雙手捧獻、接納,接受者將哈達順手繞過頭頂掛在自己頸上,往往還當場回獻一條哈達,以重禮尚往來。喜慶的日子,主人接受哈達后,往往順手將哈達回敬給對方。

藏族人朝覲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謁長者,都要磕頭??拈L頭,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進行。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自額、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雙手五體投地,如此反復進行??亩填^,合掌連拱三次,然后拱腰下跪,用頭輕輕磕地。拜見長者,要磕短頭,表示尊敬祝福。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二

第一段:引言(約200字)。

藏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我有幸有機會走進藏族的世界,親身感受他們的生活和思想。在與藏族人交往的過程中,我深深被他們的堅韌、純真和豪情所打動。與他們的接觸讓我對藏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與認識。

第二段:堅韌與毅力(約300字)。

藏族人民一直以來都面臨著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但他們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存意志和樂觀的心態(tài)。無論是在古老的藏區(qū)城堡還是在偏遠的藏區(qū)村寨,我見到的每一個藏族人都充滿陽光和力量。他們勤奮耕種、勇敢牧羊,生活的困苦并沒有壓垮他們,相反,他們通過努力和堅持,克服重重困難,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第三段:純真與善良(約300字)。

與藏族人民相處的時間里,我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散發(fā)出一種純凈和善良的氣息。在城市里,人們常常為了自身利益而爭斗不休,在競爭中追逐著各種名利;然而,在藏區(qū),我發(fā)現(xiàn)人們更注重內(nèi)心的凈化。藏族人民保持著對自然和人類的敬畏之心,他們熱情、友善、樂于助人,用純真的眼神看待世界。他們的純善讓我深感溫暖,也讓我深思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第四段:豪情與傳統(tǒng)(約300字)。

藏族人民的豪情和傳統(tǒng)文化同樣令我贊嘆。藏族人有一種樸實豪放、自信堅韌的性格。無論是在藏區(qū)的篝火晚會上,還是在傳統(tǒng)的藏族歌舞表演中,都能感受到藏民心中的那份熱情和對生活的熱愛。他們保留并傳承著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雖然現(xiàn)代化的浪潮涌來,但是他們?nèi)匀粓允刂约旱膬r值觀和信仰,不斷弘揚著自己的文化符號。

第五段:結(jié)語(約200字)。

與藏族人民的交流與互動,給了我很多啟發(fā)和思考。他們在堅韌、純真和豪情中保持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這讓我更加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我認為我應該向藏族人民學習,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和智慧,以堅韌的意志、純真的心態(tài)和豪情的情感,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藏族文化是一朵瑰麗的花朵,神秘而又美麗,我們應該更加珍視、尊重和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三

藏族的禮儀是多種多樣的,禮俗與佛教也有密切聯(lián)系,那么你了解過嗎?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藏族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jié)。婚喪節(jié)慶、拜會尊長、覲見佛像、音訊往來、送別遠行等等,都有獻哈達的習慣。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松如網(wǎng);也有優(yōu)良的、用絲綢做料的哈達。哈達長短不一,長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自古以來,藏族認為白色象征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當然也有五彩哈達,顏色為藍、白、黃、綠、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云,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征大地。五彩哈達是獻給菩薩和近親時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禮物。佛教教義解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五彩哈達只在特定的時候用。哈達是在元朝時傳入西藏的,薩迦法王八思巴會見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時,帶了第一條哈達回來。當時的哈達,兩邊是萬里長城的圖案,上面還有“吉祥如意”字樣,故可以說哈達是從內(nèi)地傳入西藏的。后來,人們對哈達又附會上宗教解釋,說它是仙女的飄帶。

磕頭,也是西藏常見的禮節(jié),一般是朝覲佛像、佛塔和活佛時磕頭,也有對長者磕頭的。磕頭可分磕長頭、磕短頭和磕響頭三種。

在大昭寺、布達拉宮及其他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常??梢砸姷娇拈L頭的人群。磕時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到額、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雙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劃地為號。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過去,有些虔誠的佛教徒,從四川、青海各地磕長頭到拉薩朝佛、行程數(shù)千里,三步一拜,一磕幾年,有許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覺得盡誠盡意、毫無怨言。大昭寺前的粗石板,也被磕長頭的人磨光了。在寺廟里,也有一種磕響頭的磕頭方法。不論男女老少,先合掌連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一頂、表示誠心懺悔之意。

鞠躬,過去遇見長官、頭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對于一般人或平輩,鞠躬只表示禮貌,帽子放在胸前,頭略低,也有合掌與鞠躬并用的.對尊敬者合掌得過頭,彎腰點頭;回禮動作也相同。

敬酒茶,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谷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口,然后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飲用。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逢年過節(jié).到藏族家里做客,主人便應敬酒。請喝青稞酒。是農(nóng)區(qū)的一項習俗。青稞酒是不經(jīng)蒸餾、近似黃酒的水酒,度數(shù)十五度至二十度,西藏幾乎男女老少都能喝青稞酒。敬獻客人時??腿吮叵群热谠僖粷M杯喝干、這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不然主人就不高興,或認為客人不懂禮貌?;蛘J為客人瞧不起他。喝茶則是日常的禮節(jié),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必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是懂得禮遇。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四

農(nóng)歷二月二,徐州俗稱“龍?zhí)ь^”,因從此雷聲漸多?!岸露钡幕顒佑泻脦追N。

(一)詛咒害蟲二月二正處于“驚蜇”時。從此,百蟲都從冬眠狀態(tài)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這天早晨人們醒來后,未起床,先用一件東西敲床桄,邊敲邊念:“二月二,敲床桄,香大姐(臭蟲),下南鄉(xiāng)(意即走得遠遠的)?!蓖砩?,則取春節(jié)點剩下的蠟燭,點燃后遍照各處及墻壁、墻角,同時口念禱詞:“年時蠟燭照粉墻,蝎子蚰蜒土里藏?!闭债叄皇帜脗€瓢,一邊念咒:“二月二敲瓢礤,十窩老鼠九窩瞎?!?/p>

(二)祭土地神二月二要到土地廟設祭上貢,因為農(nóng)村往往從這一天開始準備春耕。為表吉利,早晨起來,先用柴木灰在庭院里及曬谷場上圍成倉形,當中放點麥粒、谷子(城里放銅元或銀元),口念禱詞:“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新沂一帶,年前蒸幾個“倉龍”,倉龍的嘴里含一枚制錢,眼里點兩粒高粱,龍須以高粱蕘子制成。把它埋在糧食里,到二月二這天拿出來,放在鍋里餾一遍,然后全家分食。

(三)吃蝎子爪豐、沛縣一帶,炒糖豆給孩子吃,名為“吃蝎子爪”。據(jù)說可以免遭蝎子螫。有的將春節(jié)留下的大饅頭蒸一蒸給老人吃,認為可以免腰疼;將元宵節(jié)留下的面燈給青壯年吃,認為可以增強體力。訂婚的男女多在這一天換“庚帖”。

(四)吃糖豆徐州城中,二月二必須爆玉米花、大米花、黃豆等類的食物給孩子吃。

另外,炒用白面制作的糖豆吃。近年來,炒制多改為油炸。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五

在西藏高原的茶文化中,還有奶茶。奶茶有兩種,一種是茶水燒開后直接加牛奶放鹽(或者不放);另有一種在拉薩等城鎮(zhèn)最為盛行,因為要加糖,所以人們稱之為甜茶。這種茶必須用紅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香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據(jù)說甜茶傳入西藏已有百余年的歷史。拉薩人最早品嘗甜茶應該是在穿梭于西藏、尼泊爾、印度的伊斯蘭商人那里。之后,這種飲品很快得到了拉薩貴族們的喜歡,有的上層家庭甚至專門從尼泊爾、印度請來廚師,這些廚師在制作西式菜肴的過程中,也有制作甜茶的功夫。

于是,甜茶以更快的速度進入拉薩上層家庭,成了必需品和待客飲品。到上個世紀20年代,拉薩街上出現(xiàn)了甜茶館。有資格進入甜茶館的只是那些貴族、商人和有錢人。做甜茶,女人比男人更熟練些,幾乎每個拉薩婦女都會做甜茶。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甜茶館一直是女人的禁地,如果誰家的女人去了甜茶館不但會很快傳遍全城而且會在頃刻之間留下輕浮女人的污名,連累家人。雖然10年后各式茶園遍布拉薩各處,但甜茶館依舊生意興隆。如今轉(zhuǎn)經(jīng)的老人會進去喝上幾杯,遠來朝圣的男男女女會在那兒休息一下或就著甜茶吃上一些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干饃或別的食品,還有那些同樣要去茶園的人們,對他們來說甜茶館依舊是原來的甜茶館,甜茶館依舊是新聞發(fā)布中心。

在農(nóng)牧區(qū),一般藏族的早點喜歡吃“強木都”。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細奶渣)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將糌粑用勺攪著吃。藏族一天到晚離不開茶,一般早上更要喝茶。如果在農(nóng)牧區(qū),你可見到幾乎每個藏族家庭都有火缽,上面經(jīng)常煨著一壺清茶。有條件的家庭早茶必須是酥油茶,到中午以后就喝清茶了。藏族民間對喝茶也十分講究,喝茶時不能作響,而要輕啜慢飲,喝茶發(fā)出聲響被當成缺少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在西藏民間,藏族把敬茶作為遠別的一種重要禮儀,祝愿親朋好友一路平安。村口、車站、機場,常常可以見到送行的人們背著盛滿酥油茶或甜茶的暖水瓶,為親友送行;小孩生下來的第二天(女孩是第四天),親朋好友也要帶上酥油茶為之祝賀;到醫(yī)院里去探望病人,帶上一瓶濃濃的酥油茶或甜茶,病人會感到莫大的安慰。

在西藏,不管是在農(nóng)區(qū)、牧區(qū),還是在城鎮(zhèn),無論是遠方來客,還是常住的友人,一踏進主人家門,首先端出的是香噴噴的酥油茶,主人雙手捧上,恭敬地請你喝一杯,接著再寒喧議事。請喝茶是藏族人民好客的表示。

在西藏高原形成的以酥油茶、甜茶為主體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把茶的內(nèi)涵發(fā)展到了極致,共同構成中華茶文化的大觀。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六

藏歷新年:這是藏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從藏歷正月初一開始連續(xù)慶祝15天,但最主要的活動在頭四天。屆時在布達拉宮、大昭寺、八廓街等地會遍布藏民,宗教氣息濃郁。

“搶水”是年初一第一個節(jié)目,從深更半夜開始藏民就要到河邊搶著舀水,據(jù)說誰舀到第一桶水今年就能獲得最好的運氣。從年初二開始他們才開始走家串戶,相互拜年。

初三要敬奉“屋脊神”,儀式是把嶄新的經(jīng)幡插在屋頂上,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拋灑糌粑。初四最為熱鬧,摔跤、舉重、騎馬、跳舞等活動都在這天表演。

薩嘎達瓦節(jié):在每年藏歷4月舉行,釋迦摩尼在該月出生、得道、圓寂,藏民相信在4月行善可以積億萬功德,整個藏區(qū)都會有紀念活動,尤其4月15日那天,會看到很多藏民去拉薩的大昭寺煨桑、磕長頭、供燈、供酥油。

在最熱鬧的4月15日,人們一般會先去大小昭寺向佛祖進獻哈達,添燈禮佛,之后到哲蚌寺的后山繞山,全程十幾公里,需半天時光,如果跟著藏民繞山,就能看到整個拉薩河谷底和拉薩城區(qū)。

布施也是藏民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在4月15這一天,德吉南路一帶將聚集了來自西藏各地的乞丐,場面浩大。

雪頓節(jié):它又稱藏戲節(jié),每年藏歷7月1日舉行,慶?;顒映掷m(xù)4-5天。該節(jié)日起源于公元11世紀中葉,起初是嚴肅的宗教活動,后來增加了藏戲、曬佛等內(nèi)容,成為西藏最著名的大眾化節(jié)日之一。

雪頓節(jié)在全西藏都有慶祝,拉薩游客必去之地是哲蚌寺和羅布林卡,前者會在早上舉行聲勢浩大的曬佛儀式,后者是看藏戲的地方。節(jié)日期間當?shù)厝诉€會帶著自釀的酸奶、青稞酒去郊外的園林閑逛。

在雪頓節(jié)開始前的1-2個禮拜會官方會給出活動安排表,一般各大客棧都會張貼。

沐浴節(jié):去拉薩河邊沐浴。藏歷7月(公歷9月,金星出現(xiàn)周),藏民認為這一周的拉薩河水特別圣潔,最能清除污垢,治愈疾病,促進身體健康,所以都去河邊沐浴、洗衣、玩耍。

燃燈節(jié):家家點燈照亮拉薩城。藏歷10月25日是藏傳佛教一年一度的“燃燈節(jié)”,據(jù)說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就是在這天圓寂成佛,每年這天,大小寺廟都會在神壇上點起酥油燈,伴隨著誦經(jīng)、燈供等活動晝夜不滅。

據(jù)說在燃燈節(jié)期間寺廟里的喇嘛每人要做30盞以上的酥油燈,到了燃燈節(jié)的晚上,拉薩家家窗臺上會放滿酥油燈。藏族人認為數(shù)字為單數(shù)才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燈盞的數(shù)量都是單數(shù)。

傳統(tǒng)節(jié)日。

1、大佛瞻仰節(jié)。

是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歷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jié)。扎什倫布寺,喇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的駐錫地。

2、祈禱節(jié)。

藏族地區(qū)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jié)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nóng)歷六月十五,一次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jié)比夏季的祈禱節(jié)要隆重。

3、跑馬山轉(zhuǎn)山會。

藏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沐佛節(jié)、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壩(康定一帶)等藏族地區(qū)。每年農(nóng)歷四月八跑馬山轉(zhuǎn)山會日誕辰時,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那天甘孜藏區(qū)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匯集到跑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們先到寺廟里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后轉(zhuǎn)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轉(zhuǎn)山后,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莊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

4、望果節(jié)。

藏族農(nóng)民歡慶豐收的節(jié)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區(qū)的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時間在每年藏歷七、八月間,具體日期隨各地農(nóng)事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在青稞黃熟以后、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所以,望果節(jié)的日程都以鄉(xiāng)為單位,根據(jù)當?shù)氐霓r(nóng)作物成熟情況由鄉(xiāng)民集體議定。

沐浴節(jié):去拉薩河邊沐浴。藏歷7月(公歷9月,金星出現(xiàn)周),藏民認為這一周的拉薩河水特別圣潔,最能清除污垢,治愈疾病,促進身體健康,所以都去河邊沐浴、洗衣、玩耍。

燃燈節(jié):家家點燈照亮拉薩城。藏歷10月25日是藏傳佛教一年一度的“燃燈節(jié)”,據(jù)說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就是在這天圓寂成佛,每年這天,大小寺廟都會在神壇上點起酥油燈,伴隨著誦經(jīng)、燈供等活動晝夜不滅。據(jù)說在燃燈節(jié)期間寺廟里的喇嘛每人要做30盞以上的酥油燈,到了燃燈節(jié)的晚上,拉薩家家窗臺上會放滿酥油燈。藏族人認為數(shù)字為單數(shù)才有吉祥之意,所以酥油燈盞的數(shù)量都是單數(shù)。

采花節(jié):采花節(jié)是舟曲縣博峪一帶藏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jié)期兩天。傳說,很久以前博峪是一個荒僻的山溝,人們以采集和狩獵為生,以樹葉和獸皮做衣服。一天,從遠方來了一位叫蓮芝的姑娘,她美麗善良,心靈手巧,教會了當?shù)厝藗冮_荒種地和織布縫衣,還采來百合花為人們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這天,蓮芝上山采花,被鎳風卷下懸崖摔死了。人們很悲傷,便在這一天上山采花紀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節(jié)。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七

求婚。

這是婚姻的最初程序。男方一旦看中某個姑娘,便求取女方屬相、年齡和生辰,到星象師處進行卜算(藏語稱“帕孜”)。若屬相相合,男方選擇吉日,帶著哈達、茶酒等禮物到女方家庭,正式求婚。

訂婚。

雙方同意婚事,便選良辰吉日由雙方家庭代表及證婚人一起擬定婚約?;榧s內(nèi)容多為男女雙方互敬互愛、孝敬長輩、品德應當高尚,或者有關今后財產(chǎn)繼承等事宜。

訂婚這天,男方要送給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條哈達和豐厚的禮物,女方要準備好茶酒飯等,盛情款待。雙方代表進入正廳依次入座后,主人家端上“切瑪”敬茶酒。求婚之家獻上禮物,特別向家母送上一塊“幫典”,用來作為母親養(yǎng)育女兒之“奶錢”。之后,便把一式兩份婚約放在高腳盤內(nèi),由證人高聲朗讀,另一證人認真核對。念畢,證人把兩家的家印當眾蓋在婚書上,然后鄭重地由女方與男方代表分別交給對方父親。接著兩家父母向證人獻哈達,表示謝意。

舉行訂婚儀式時,青年男女都不參加,只是家人出席。儀式結(jié)束后,女方家宴請賓客,歡聚一天;傍晚男方家人離開時,女方家庭向每個來客獻一哈達。

結(jié)婚前,女方家人也選擇一吉日。移交嫁妝。嫁妝多少,視經(jīng)濟情況不同而異,但其中必有小鋼菩薩一尊、經(jīng)書一冊、佛塔一個。據(jù)說文成公主人嫁西藏時,帶的就是這3件物品,所以流傳下來成為婚俗嫁妝的必備之物。結(jié)婚男方家請星相師卜算黃道吉日以確定婚期(藏語“念孜”)。舉行結(jié)婚儀式的頭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裝和眼飾用綢緞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讓新娘穿戴。

迎親。

迎親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帶上一隊人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鏡、璁玉、珠飾等,并牽上一匹顏色與女方屬相吻合且是懷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馬以供新娘乘騎,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女方在馬隊到達之前,要舉行敬“切瑪”茶酒等告別儀式。當男方迎親隊伍進門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著又將璁玉放在新娘頭頂,表示新娘已屬于男方家人。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帶去一位陪人,當姑娘出門時,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樓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氣帶走呀!”反復多次,直到姑娘走遠。

馬隊起程,領隊的應是屬相最好的(一般都請星相師),他穿著白袍,騎著白馬,手中拿著九宮八卦圖,接著便是迎親代表,然后是娘家隨侍新娘出嫁的'隨從。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馬隊敬3次酒。如果路上遇到抬病人、倒垃圾、背空筐子的人,便認為是不吉利,婚后要請憎人念經(jīng)消災。馬隊行進期間,隨行人員高唱“諧青”(大歌),新娘則邊行邊哭。

男方在新娘到達之前,必須裝扮大門,專為新娘下馬準備墊子。墊子是裝著青稞、麥子的口袋,鋪上五彩錦緞,面上用麥粒畫成“?”符號。家人手捧“切瑪”和青稞酒在門口迎候。傳統(tǒng)的進門儀式十分繁瑣,從下馬、進門、上樓到入廳,每次都得喝一次頌歌、獻一條哈達.新娘人廳后,坐在新郎下首,迎、送親隊伍也依次坐定,接著便開始獻“切瑪”,敬茶酒,向佛像、父母獻哈達,感謝眾人。做完這些,新郎新娘入洞房,家人開始宴請賓客,延續(xù)3天。3天中,親朋陸續(xù)送來哈達和禮物。

上述禮儀,非常繁瑣,而且過去也只是具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家庭才能舉行。當然。當代藏族男女青年的婚姻,在禮俗方面早已是很簡便的了。藏族婚戀的最大禁忌,就是禁止近親婚配,這合人類優(yōu)生學原理。不僅堂兄姐妹之間禁婚,有姨表、姑表關系的人也禁婚。一般母系親族后裔在4代后方能通婚。在某些地區(qū),則要經(jīng)過7~9代才允許通婚。而父系后裔只要知道是同一祖先,都嚴禁通婚。

對于藏族禮儀的心得體會篇八

藏族是中國的重要少數(shù)民族之一,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傳統(tǒng)。作為外來者,我有幸深入藏區(qū),與藏族人民親密接觸,感受到了他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生活方式。在與藏族人民共處的日子里,我不僅領略到了他們的豪邁和堅韌,還從中獲得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驚嘆于藏族人民對信仰的堅守。藏區(qū)是佛教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殊不知,在這片土地上,藏族人民深信佛法的力量,他們將佛教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面對困境和災難時,他們都能以平靜和寬容的心態(tài)面對。無論是身處康巴高原的炎炎夏日,還是嚴寒冰凍的寒冬季節(jié),他們總是堅持每天早晚頂禮念經(jīng),虔誠地向佛祖祈福。與他們共處之時,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們的虔誠和寧靜,這種信仰之火照亮了藏族人民內(nèi)心深處,讓他們在困苦和艱難面前能夠堅持不懈。

其次,我被藏族人民的團結(jié)和互助精神所感動。藏族人民一直以牧民和農(nóng)民為主體,他們世代居住在遼闊而惡劣的高原草原和山區(qū),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然而,他們始終保持著對彼此的互助和關心。在我與藏族人民共處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在一起勞動、分享和慶祝。無論是在豐收的季節(jié)還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刻,他們總是相互扶持,共同戰(zhàn)勝困難。這種團結(jié)和互助的精神讓我在何時何地都感受到了溫暖和親情。

再次,我對藏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深感敬佩。在高原環(huán)境下,他們以農(nóng)牧業(yè)為生,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勞,使得這片土地不僅能夠養(yǎng)育他們,還能保護生態(tài)。無論是種植作物、飼養(yǎng)牲畜還是制作手工藝品,他們都能夠充分利用天然資源,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樣的財富。在與他們共同勞作時,我深感了他們的付出和努力。他們不僅將這種勤勞和智慧傳承給后代,還以此為榜樣,樹立起了艱苦奮斗、創(chuàng)業(yè)拼搏的精神。

最后,我驚嘆于藏族人民的節(jié)儉和浪漫。藏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惡劣,資源匱乏,因此,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節(jié)約。無論是在食物的使用上還是在物品的使用上,他們都能夠做到盡量節(jié)儉。與此同時,他們也十分懂得享受生活。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婚慶之時,藏族人民總是精心準備各種民族服飾和盛大的宴席,以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與他們在一起,我懂得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天的生活,懂得了欣賞和享受最簡單的幸福。

綜上所述,與藏族人民共處的日子給予了我深刻的感受和體悟。藏族人民憑借著對信仰的堅守、團結(jié)和互助的精神、勤勞和智慧以及節(jié)儉和浪漫的生活態(tài)度,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我深知自己在他們的陪伴和啟示下成長和進步,這一切都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成為我寶貴的人生財富。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