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22:05:39 頁碼:7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精選13篇)
2023-11-19 22:05:39    小編:ZTFB

總結(jié)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反思和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認知和成長。寫心得體會時,可以參考一些相關的范文和樣例,了解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參考。當然,每個人的心得體會都有所不同,這些范文僅供大家借鑒和觀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一

8.《論語》中強調(diào)復習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千里朋友來相會,請用孔子的話形容一下你的心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1.文中強調(diào)當自己不能透徹理解或不會表達意思時,決不教人的句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12.文中提倡人應該有美德的句子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3.強調(diào)做人要堅守氣節(jié)的句子是: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文中提醒人們對朋友應該守信用的句子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15.文中強調(diào)人要有責任心的句子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16.文中提出健康的理念的句子是: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則從吾所好。

17.文中提出正確的錢財欲望的句子是: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8.人要有一定藝術修養(yǎng)的句子是: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19.文中倡導自然常態(tài)觀念,提倡親近大自然的句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二

譯文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fā);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教他了?!?/p>

25.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譯文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音樂的創(chuàng)造竟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p>

26.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鬃诱f:“你怎么不說:他這個人啊,發(fā)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p>

27.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p>

譯文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p>

28.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p>

2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p>

譯文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p>

30.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31.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p>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p>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快樂的人?!?/p>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三

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2、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3、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4、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5、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6、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7、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

8、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10、色厲而內(nèi)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1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15、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1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7、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8、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9、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20、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2、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23、君子無所爭者,言君子之人,謙卑自牧,無所競爭也。

24、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25、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26、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7、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8、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9、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30、見父母志有不從已諫之色,則又當恭敬,不敢違父母意而遂已之諫也。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四

1、其使民也義。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7、放于利而行,多怨。

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10、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11、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2、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3、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1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5、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17、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8、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9、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21、賢哉,回也。

2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23、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6、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7、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2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0、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31、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2、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3、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34、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35、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

36、其使民也義。

3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8、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41、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2、放于利而行,多怨。

4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4、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6、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4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4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五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語錄也成為了中國的經(jīng)典語錄。下面小編收集了有關孔子語錄大全,供大家先。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學》

(大學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3、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摘孔子《大學》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鬃印洞髮W》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鬃印洞髮W》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6、《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薄鬃印洞髮W》

(《詩經(jīng)》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保?/p>

(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xiàn)出來,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8、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鬃印吨杏埂?/p>

(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1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鬃印吨杏埂?/p>

(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zhí)行。)

(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如果學了之后,又注意經(jīng)常不斷地去溫習,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方來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省: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已經(jīng)溫習?)

(尊崇賢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舍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為他學過了。)

17、禮之用,和為貴?!鬃印墩撜Z》

(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君子吃飯無求過飽,……做事要勤奮,說話要謹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學習,以糾正自己的缺點,這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論語》

(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20、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鬃印墩撜Z》

(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愿環(huán)繞在它周圍。)

2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薄鬃印墩撜Z》

(《詩經(jīng)》三百篇,其內(nèi)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p>

(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于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于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并能辨別是非真?zhèn)?,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guī)范。)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印墩撜Z》

(如果經(jīng)常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鬃印墩撜Z》

(君子普遍地團結(jié)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shù)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jié)少數(shù)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2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印墩撜Z》

(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2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鬃印墩撜Z》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tài)度。)

2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論語》

(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么還有什么行為不能容忍呢?)

29、《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鬃印墩撜Z》

(《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30、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孔子《論語》

(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鬃印墩撜Z》

(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鬃印墩撜Z》

(一個人不應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不應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鬃印墩撜Z》

(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鬃印墩撜Z》

(見到賢人便應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在內(nèi)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3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印墩撜Z》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論語》

(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3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鬃印墩撜Z》

(聰明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鬃印墩撜Z》

(他這種聰明,別人能做到,而這種愚傻,別人便難以做到了。)

3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鬃印墩撜Z》

(如果質(zhì)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zhì)樸,也會流于虛浮。只有外表和內(nèi)心配合適當,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印墩撜Z》

(對任何事物,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鬃印墩撜Z》

(對天資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而對于中等以下天資的人,則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鬃印墩撜Z》

(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4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印墩撜Z》

(默記所學的東西,堅持學習而不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鬃印墩撜Z》

(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4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鬃印墩撜Z》

(發(fā)憤研究學問,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獲便又高興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衰老也沒有感覺到。)

4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印墩撜Z》

(如果三個人一同走路,其他兩個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他們有優(yōu)點,我就學習,他們有缺點,我就作為借鑒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論語》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學習文化,修養(yǎng)德行,忠誠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印墩撜Z》

(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4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鬃印墩撜Z》

(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因為肩負重任而且征途遙遠。他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擔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嗎?)

5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鬃印墩撜Z》

(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褐饔^臆斷,絕對肯定,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間又好象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鬃印墩撜Z》

(孔子站在岸上指著河水說:“時光的流逝就象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鬃印墩撜Z》

(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年輕人是可怕的,因為怎么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xiàn)在呢?但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5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摘孔子《論語》

(戰(zhàn)斗中,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俘虜,但一個普通人的意志卻不能被迫改變的。)

5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論語》

(只有到了氣候寒冷的時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鬃印墩撜Z》

(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死和生聽憑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于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么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鬃印墩撜Z》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6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論語》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帶頭走正道,誰還敢不行正道呢?)

(如果名分不正理論上便講不通,理論上講不通,事情便辦不成;……因此,君子給某種事物起名字時,就一定要在理論上講得通,在實踐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雖然熟讀了《詩經(jīng)》三百篇,但讓他去處理政事,卻辦不好;派他出使國外,卻不能獨立地根據(jù)具體情況應對自如;這樣的人,讀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摘孔子《論語》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為端正,那么就是不發(fā)命令,下面的人也會照著去做;如果他的行為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從。)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論語》

(君子能夠協(xié)調(diào)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備。)

6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鬃印墩撜Z》

(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6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摘孔子《論語》

(君子以言論超過行動為恥辱。)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

(孔子說:“端木賜??!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

(可以同他交談卻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72、有殺身以成仁?!鬃印墩撜Z》

(能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鬃印墩撜Z》

(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7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鬃印墩撜Z》

(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7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鬃印墩撜Z》

(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76、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摘孔子《論語》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論語》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78、小不忍,則亂大謀。——摘孔子《論語》

(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7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鬃印墩撜Z》

(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8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鬃印墩撜Z》

(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苦苦思索,結(jié)果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81、當仁,不讓于師?!鬃印墩撜Z》

(面對著實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師在前,也不要謙讓。)

82、有教無類?!鬃印墩撜Z》

(對人進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類。)

83、道不同,不相為謀?!鬃印墩撜Z》

(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葋碇?,則安之?!鬃印墩撜Z》

(不必擔憂財富不多,只須擔憂財富不平均,不必擔憂人口稀少,只須擔憂境內(nèi)不安寧。……既來了,要使他們安家樂業(yè)。)

(不該說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君子有三種事應該加以警戒:年輕的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力戒貪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盛,力戒逞強好斗;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jīng)衰弱,力戒貪得無厭。)

(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經(jīng)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學習的,這是最下等的人。)

(君子有九種事情需要考慮到:看,要考慮是否清楚;聽,要考慮是否明確;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要考慮是否恭敬;言語,要考慮是否忠實;做事,要考慮是否認真;疑惑,要考慮是否求教;憤怒,要考慮是否有后患;利益當前,要考慮是否該伸手。)

89、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鬃印墩撜Z》

(人的性情本來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環(huán)境習俗的熏陶,便相距得遠了。)

(當他未得到官職的時候,唯恐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了官職,又唯恐丟失掉。假若害怕丟失掉,便什么壞事都能干出來。)

91、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鬃印墩撜Z》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難相處,親近了,他們說你不莊重;疏遠了,他們又會怨恨你。)

92、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鬃印墩撜Z》

(過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9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鬃印墩撜Z》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記自己所已經(jīng)掌握的,可以說是愛好學習了。)

9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鬃印墩撜Z》

(廣泛地學習,專心致志,懇切地求教,多思考當前的實際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95、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鬃印墩撜Z》

(君子給人的印象有三種變化:遠看莊重威嚴,接觸則溫和可親,聽講話則嚴肅不茍。)

96、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論語》

(在重大節(jié)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節(jié)稍有出入則是可以的。)

97、仕則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鬃印墩撜Z》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學習,學習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fā)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99、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摘孔子《論語》

(即使是小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對于遠大的事業(yè)恐怕有所阻礙,所以君子不去干這些。)

(子張問:“什么是五種美德?”孔子說:“君子對人民施加恩惠,卻不耗費財用;使百姓勞苦,百姓卻無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卻不貪婪;安寧矜持卻不驕橫;威嚴卻不兇猛。”……子張又說:“什么是四種惡行?”孔子說:“事先不經(jīng)教育,犯了罪就殺頭叫做肆虐;不先告誡便要求有成效,這叫粗暴;發(fā)布命令遲緩,卻突然限期完成,這叫殘害人;同是給人賞賜,卻出手吝嗇,這叫只進不出的財務衙門。)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六

3.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5.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6.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

7.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9.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10.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1.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

13.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孔子?/p>

15.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16.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

1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18.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

19.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孔子。

20.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孔子。

21.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孔子。

2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3.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孔子。

2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

25.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孔子。

26.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27.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

28.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29.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孔子。

30.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孔子。

孔子名言帶智慧二。

31.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32.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孔子。

34.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5.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

36.子曰: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孔子。

37.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

38.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39.夫子莞爾而笑----孔子。

40.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孔子。

4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

43.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

4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

45.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孔子。

46.學而不思則惘----孔子。

47.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48.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4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孔子。

5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51.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5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56.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孔子。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七

1、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

3、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7、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8、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9、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16、反坫,反爵之坫,在兩楹之間。人君別內(nèi)外於門,樹屏以蔽之。若與鄰國為好會,其獻酢之禮更酌,酌畢則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為之,如是,是不知禮。

17、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1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9、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20、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1、衛(wèi)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22、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八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理論為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化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鬃拥乃枷雽ξ覀兘裉煲廊痪哂袉⑹疽饬x,他的語錄更是常常被人們引用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念。本篇文章將以孔子語錄為主旨,探討我對于孔子思想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主張“教育與修身”,他認為教育可以使人強大起來,但也需要過程中不斷地修身養(yǎng)性??鬃舆€主張“為人先做一個好人”,他認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才能夠真正地成為一個做好事的人。我的體會是,我們應該把教育與修身養(yǎng)性相結(jié)合,通過教育來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同時也要通過修身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和修養(yǎng)。

第二段:孔子智慧思想。

孔子的思想道路是一條世人追求的道路,他的語錄充滿了智慧。例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告訴我們?nèi)艘匦庞茫湃问侨伺c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基礎?!叭诵斜赜形?guī)熝伞?,這句話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他人的長處,要虛心向別人學習?!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持之以恒地學習,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取得進步。我的體會是,我們要借鑒孔子的智慧思想,學會善待別人,學會不斷學習和進步。

第三段:孔子倫理思想。

孔子強調(diào)重視倫理、尊重道德,他的語錄充滿了對于人類倫理的思考和探討。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做出自己不希望別人對自己做的事。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有高尚的品性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要以義為首,以利為輔。我的體會是,我們要在生活中遵守道德準則,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倫理關系,既要尊重別人的自由,也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四段:孔子政治思想。

雖然孔子不是一位政治家,但是他對于政治的思考卻十分深刻。他認為,一個君主想要取得民心,必須要做到“愛民、治民、愛民之所愛、為民之需”,讓民眾安居樂業(yè)。他還提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保@句話告訴我們,只有做出正確的決策、行不背離人民意愿的政見,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我的體會是,我們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盡職盡責,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奮斗,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

第五段:孔子人生哲學思想。

孔子認為人生應該注重自己的精神融合,他的言行也充分體現(xiàn)出這一點。他還提出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思想,告訴我們要以友誼為紐帶,相互幫助、關愛和支持。他的語錄也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應該注重思考與反思。我的體會是,我們要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的過程中,注重個人精神的提高,追求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總的來說,孔子的思想充滿了對人類生活的智慧、思考和探索,他的語錄讓我們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斷汲取養(yǎng)分,追求更好的自己。通過對孔子語錄的認識和學習,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為人處世,成為一個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人。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九

孔子語錄中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它們不止是一些簡單的話語或格言,更是內(nèi)涵豐富的思想精華。通過深入理解和領悟孔子語錄中所蘊含的深意,我們可以獲得關于人生、道德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思考,從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在此,我想分享自己在學習中所得到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首先,從孔子語錄中我們可以學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核心理念??鬃诱J為,人之所以能夠自我完善,家庭和國家之所以能夠繁榮昌盛,必須先從個人修身開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自覺遵循道德規(guī)范,注重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學習和進步。只有當個人自我提高和完善之后,才能夠關注和牽引到家庭和國家的繁榮和進步。

其次,孔子語錄深刻地詮釋了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的重要性??鬃诱J為,人之所以能夠立足于社會,并取得成功,必須具備誠信、敬業(yè)和樂于分享的品質(zh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與其他人建立健康且有益的人際關系,從而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同時,這也能夠幫助我們獲得更多有益的資源和機會,進而在職業(yè)發(fā)展和生活中更加出色地表現(xiàn)。

第三,孔子語錄中強調(diào)了知識和教育對于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鬃诱J為,人類的知識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只有不斷的學習和探索,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歷史和發(fā)展。同時,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培養(yǎng)具備高尚品質(zhì)的學生,教育的本質(zhì)并不在于簡單的灌輸知識和技能,更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幫助他們成為有能力和有道德品質(zhì)的社會成員。

第四、孔子語錄中對于自我反省和修正的重要性有著非常深刻的詮釋。孔子總是在不停的思考和探索中逐漸形成了他的學說,同時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自身的不足和錯誤。不斷的反思和修正,是每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只有在保持終身學習和反思的狀態(tài)下,我們才能夠擺脫自身的局限,成為更加卓越的個體。

最后,孔子語錄對人類精神生活的影響也非常深遠??鬃犹岢隽恕叭?、義、禮、智、信”等精神層面的要求,這些對于人類的精神追求和認知方式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在擺脫物質(zhì)和功利主義的壓力下,我們需要更加注重和回歸精神領域的探索,探索自身的靈魂深處;同時,要以正義、誠信和同理心為核心,去深層次地思考和認知人生,防止盲目追逐和毫無意義的行動。

總的來說,孔子語錄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通過學習和領悟它中的思想精華,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領悟自身,發(fā)現(xiàn)并改正自身的不足,使自己更加出色地成長和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社會成員。在宏觀層面,我們也能夠從中領悟人類發(fā)展的歷史變遷和規(guī)律性,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人類社會的真諦和內(nèi)涵。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十

譯文孔子說:“聰明又好學,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他為‘文’?!?/p>

18.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p>

譯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動。孔子聽說了,說:“兩次,就可以了?!?/p>

19.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p>

譯文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裝做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p>

20.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p>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p>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22.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p>

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p>

23.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十一

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巧言令色,鮮矣仁!

4、不遷怒,不貳過。

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1、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3、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4、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6、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7、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8、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20、聽其言而觀其行。

2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5、小不忍則亂大謀。

2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2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9、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1、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4、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7、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3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0、朝聞道,夕死可矣。

4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4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4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4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1、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52、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53、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5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5、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59、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60、不學禮,無以立。

6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6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十二

引導語:對于控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子亦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之一,那么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孔子語錄,歡迎閱讀!

1、孔子語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鬃哟髮W(大學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所謂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象厭惡難聞氣味那樣厭惡邪惡,象喜愛美麗的女子一樣喜愛善良,這樣才能說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必定要謹慎。)

3、孔子語錄: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摘孔子大學

(財富可以修飾房屋,道德可以修飾身心,心胸寬廣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誠實。)

4、孔子語錄: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摘孔子大學

(沒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壞處,沒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語錄: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鬃哟髮W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行善。)

6、孔子語錄: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薄鬃哟髮W

(詩經(jīng)說:“茂盛的桃樹開著鮮艷的花朵,這位姑娘出嫁了,能與婆家和睦相處。”)

(人的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現(xiàn)出來,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合乎法度,叫做和。達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萬物也就生長了。)

8、孔子語錄: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鬃又杏?/p>

(不愿意別人加給自己的,也不要加給別人。)

9、孔子語錄: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鬃又杏?/p>

(愛好學習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語錄: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鬃又杏?/p>

(任何事情,有準備就能成功,沒準備就會失敗。)

11、孔子語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鬃又杏?/p>

(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zhí)行。)

(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君子的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無色而美德日見彰顯。小人的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鮮明,但漸漸地消失了。君子的為人之道還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厭惡,簡樸而有文彩,溫和而又有條理,知道遠是從近開始的,知道教化別人從自己做起,知道隱微的東西會逐漸顯露,這樣就進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如果學了之后,又注意經(jīng)常不斷地去溫習,不也是令人很高興的事嗎?假如有朋友從遠方來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嗎?在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備這種道德修養(yǎng)的人難道不可以稱為君子嗎?)

(我每天都多次對自己進行反省: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是否以誠相待?對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已經(jīng)溫習?)

(尊崇賢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夠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舍生忘死;與朋友交往能夠做到說話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卻認為他學過了。)

17、孔子語錄:禮之用,和為貴?!鬃诱撜Z

(運用禮法時,要特別注重和睦相處。)

(君子吃飯無求過飽,……做事要勤奮,說話要謹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學習,以糾正自己的缺點,這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19、孔子語錄: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鬃诱撜Z

(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20、孔子語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鬃诱撜Z

(要依靠道德治理國家。這樣就象北極星一樣,雖然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但群星卻甘愿環(huán)繞在它周圍。)

21、孔子語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摘孔子論語

(詩經(jīng)三百篇,其內(nèi)容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思想純正,沒有邪惡。”

(我從十五歲開始致力于學習,三十歲便能自立于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歲懂得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六十歲對聽到的事情能領會貫通,并能辨別是非真?zhèn)危呤畾q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guī)范。)

23、孔子語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诱撜Z

(如果經(jīng)常溫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便能不斷產(chǎn)生新的體會和收獲,這種方法可以說就是我們的老師了。)

24、孔子語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鬃诱撜Z

(君子普遍地團結(jié)眾人,而不只是親近少數(shù)幾個人,小人則只勾結(jié)少數(shù)幾個人,而不和大家親近。)

25、孔子語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诱撜Z

(只知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勢必惘然而無所獲,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讀書,也是很危險的。)

26、孔子語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鬃诱撜Z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求知的正確態(tài)度。)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處世?就象牛車沒有了輗,馬車上沒有了軏,還靠什么行走呢?)

28、孔子語錄: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論語

(如果對這種行為能夠容忍,那么還有什么行為不能容忍呢?)

29、孔子語錄: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鬃诱撜Z

(關睢這首詩,快樂而不過分,哀婉而不傷慟。)

30、孔子語錄: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孔子論語

(能夠達到仁的境界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達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孔子語錄: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鬃诱撜Z

(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2、孔子語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不應該發(fā)愁沒有官位俸祿,而應該發(fā)愁沒有為官的本領。不應該發(fā)愁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應追求能夠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孔子語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論語

(君子知道追求道義,小人則只知道追求私利。)

34、孔子語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鬃诱撜Z

(見到賢人便應考慮怎樣才能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應在內(nèi)心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

35、孔子語錄: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鬃诱撜Z

(君子說話要謹慎,而做事則要雷厲風行。)

36、孔子語錄:朽木不可雕也?!鬃诱撜Z

(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37、孔子語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鬃诱撜Z

(聰明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稱他為“文”.)

38、孔子語錄: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他這種聰明,別人能做到,而這種愚傻,別人便難以做到了。)

39、孔子語錄: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鬃诱撜Z

(如果質(zhì)樸勝過了文采,就會顯得粗野,而文采勝過質(zhì)樸,也會流于虛浮。只有外表和內(nèi)心配合適當,才算得上是個君子。)

40、孔子語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诱撜Z

(對任何事物,僅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愛它的人,深深喜愛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41、孔子語錄: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鬃诱撜Z

(對天資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而對于中等以下天資的人,則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

(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他性情活躍象水一樣流動不息,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樣厚重。聰明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聰明的人樂觀,仁慈的人長壽。)

43、孔子語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诱撜Z

(默記所學的東西,堅持學習而不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zhí)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45、孔子語錄: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鬃诱撜Z

(發(fā)憤研究學問,常常忘記吃飯,一旦有所收獲便又高興地忘記了憂愁,連自己的漸趨衰老也沒有感覺到。)

(如果三個人一同走路,其他兩個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他們有優(yōu)點,我就學習,他們有缺點,我就作為借鑒而改掉。)

47、孔子語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鬃诱撜Z

(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學生:學習文化,修養(yǎng)德行,忠誠不渝,言行一致。)

48、孔子語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诱撜Z

(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49、孔子語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鬃诱撜Z

(鳥快要死的時候,叫聲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話是善良的。)

(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因為肩負重任而且征途遙遠。他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擔子難道不重嗎?他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直到死去為止,路途難道不遠嗎?)

51、孔子語錄: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鬃诱撜Z

(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褐饔^臆斷,絕對肯定,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間又好象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53、孔子語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摘孔子論語

(孔子站在岸上指著河水說:“時光的流逝就象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孔子語錄: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論語

(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年輕人是可怕的,因為怎么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xiàn)在呢?但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56、孔子語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摘孔子論語

(戰(zhàn)斗中,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俘虜,但一個普通人的意志卻不能被迫改變的。)

57、孔子語錄: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鬃诱撜Z

(只有到了氣候寒冷的時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58、孔子語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鬃诱撜Z

(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死和生聽憑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于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么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孔子語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鬃诱撜Z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61、孔子語錄: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論語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帶頭走正道,誰還敢不行正道呢?)

(如果名分不正理論上便講不通,理論上講不通,事情便辦不成;……因此,君子給某種事物起名字時,就一定要在理論上講得通,在實踐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雖然熟讀了詩經(jīng)三百篇,但讓他去處理政事,卻辦不好;派他出使國外,卻不能獨立地根據(jù)具體情況應對自如;這樣的人,讀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64、孔子語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鬃诱撜Z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為端正,那么就是不發(fā)命令,下面的人也會照著去做;如果他的行為不正,即使發(fā)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會服從。)

65、孔子語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鬃诱撜Z

(君子能夠協(xié)調(diào)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討得他的喜歡則很難。以不正當?shù)姆绞接懰矚g,他是不會喜歡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難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歡心則很容易。如果以不正當?shù)氖侄斡懰矚g,他是會喜歡的;但當他用人時,則會求全責備。)

(在私利面前能夠想到道義,遇到危難能夠挺身而出,雖然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也沒有忘記平生的諾言,這樣就可以說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

68、孔子語錄: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摘孔子論語

(君子以言論超過行動為恥辱。)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來回報別人對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說:“這樣的話,你將用什么來報答別人對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對待怨仇,以恩德報答恩德?!保?/p>

(孔子說:“端木賜??!你以為我是一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答道:“是的,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基本道理把它們貫穿起來的?!保?/p>

(可以同他交談卻沒有交談,這是錯過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談卻要同他交談,這是白費口舌。聰明的人既不錯過人才,又不浪費語言。)

72、孔子語錄:有殺身以成仁。——摘孔子論語

(能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

73、孔子語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鬃诱撜Z

(一個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鋒利的工具。)

74、孔子語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便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75、孔子語錄: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鬃诱撜Z

(一個人能夠做到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了。)

76、孔子語錄: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鬃诱撜Z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處處要求別人。)

77、孔子語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鬃诱撜Z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78、孔子語錄:小不忍,則亂大謀。——摘孔子論語

(忍不住一時的小忿,就會毀壞整個大事。)

79、孔子語錄: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摘孔子論語

(有了錯誤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錯誤了。)

80、孔子語錄: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鬃诱撜Z

(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去苦苦思索,結(jié)果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81、孔子語錄:當仁,不讓于師。——摘孔子論語

(面對著實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師在前,也不要謙讓。)

82、孔子語錄:有教無類?!鬃诱撜Z

(對人進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類。)

83、孔子語錄:道不同,不相為謀。——摘孔子論語

(主張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不必擔憂財富不多,只須擔憂財富不平均,不必擔憂人口稀少,只須擔憂境內(nèi)不安寧?!葋砹?,要使他們安家樂業(yè)。)

(不該說話的時候卻搶著去說,這叫急躁;到該說話的時候卻閉口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別人的臉色便隨便插嘴,這叫沒有眼色。)

(君子有三種事應該加以警戒:年輕的時候,血氣還沒有固定,力戒貪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旺盛,力戒逞強好斗;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經(jīng)衰弱,力戒貪得無厭。)

(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經(jīng)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學習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學習的,這是最下等的人。)

(君子有九種事情需要考慮到:看,要考慮是否清楚;聽,要考慮是否明確;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要考慮是否恭敬;言語,要考慮是否忠實;做事,要考慮是否認真;疑惑,要考慮是否求教;憤怒,要考慮是否有后患;利益當前,要考慮是否該伸手。)

89、孔子語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鬃诱撜Z

(人的性情本來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環(huán)境習俗的熏陶,便相距得遠了。)

(當他未得到官職的時候,唯恐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了官職,又唯恐丟失掉。假若害怕丟失掉,便什么壞事都能干出來。)

91、孔子語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鬃诱撜Z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難相處,親近了,他們說你不莊重;疏遠了,他們又會怨恨你。)

92、孔子語錄: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鬃诱撜Z

(過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來的還是可能補回。)

93、孔子語錄: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鬃诱撜Z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記自己所已經(jīng)掌握的,可以說是愛好學習了。)

94、孔子語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論語

(廣泛地學習,專心致志,懇切地求教,多思考當前的實際問題,仁德就在其中了。)

95、孔子語錄: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鬃诱撜Z

(君子給人的印象有三種變化:遠看莊重威嚴,接觸則溫和可親,聽講話則嚴肅不茍。)

96、孔子語錄: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鬃诱撜Z

(在重大節(jié)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節(jié)稍有出入則是可以的。)

97、孔子語錄:仕則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摘孔子論語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學習,學習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孔子語錄: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摘孔子論語

(一個人固守道德而不能發(fā)揚光大,信仰主張又不能堅定不移,這種人有他不能算有,沒有他不能算無。)

99、孔子語錄: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鬃诱撜Z

(即使是小小的技藝,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對于遠大的事業(yè)恐怕有所阻礙,所以君子不去干這些。)

(子張問:“什么是五種美德?”孔子說:“君子對人民施加恩惠,卻不耗費財用;使百姓勞苦,百姓卻無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卻不貪婪;安寧矜持卻不驕橫;威嚴卻不兇猛?!薄訌堄终f:“什么是四種惡行?”孔子說:“事先不經(jīng)教育,犯了罪就殺頭叫做肆虐;不先告誡便要求有成效,這叫粗暴;發(fā)布命令遲緩,卻突然限期完成,這叫殘害人;同是給人賞賜,卻出手吝嗇,這叫只進不出的財務衙門。)

孔子語錄心得體會篇十三

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譯文:說話一定守信用,行動一定堅決果斷。

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譯文: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譯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譯文:這種事如果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譯文:(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領會不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fā)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個角,就不要再重復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文:聰明,愛好學習,向下面的人請教而不以為恥。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譯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譯文: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努力去鉆研,越鉆研越覺得艱深。

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譯文:學習永不滿足,耐心地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1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譯文: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1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譯文:過去的已經(jīng)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局促,經(jīng)常憂愁。

1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譯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節(ji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凋謝的。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只讀書不思考就會迷惘,只空想不讀書那就危險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譯文: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1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1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譯文: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什么善事能比這個更大的的了。

2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文:(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種態(tài)度才是明智的。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