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8 13:11:50 頁碼:14
最新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大全17篇)
2023-11-18 13:11:50    小編:ZTFB

有時候,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以應對不同的情況。在撰寫總結時,我們需要全面回顧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不可偏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一

【】護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群體,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及重大責任。但近年來,隨著醫(yī)患矛盾的激化,護士這個群體在工作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由于護士這個職業(yè)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更應得到重視,本文通過分析護士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對護士心理健康的科學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

【】心理健康;職業(yè)群體;心理壓力;護士。

隨著醫(yī)療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整體護理模式的建立,當今護士要具備扎實的醫(yī)學理論基礎、精湛的操作技能,同時還要擁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質。護士是為患者提供健康服務的特殊職業(yè)群體,除了面對工作環(huán)境等方面的壓力外還要面對長時間心理壓力所帶來的困擾。本文就近幾年來國內的此項研究進展情況做了綜合闡述。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xié)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xié)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研究者常用的評定工具如癥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等20余種量表,通過對護士群體網絡以及現(xiàn)場調查,然后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客觀的反觀護士人員目前的心理問題。

近些年來,醫(yī)護工作者的心理問題已經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與醫(yī)生相比,護士與病人的接觸更多,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但調查發(fā)現(xiàn)護士群體的軀體化、強迫、焦慮、精神病項因子分均高于其他群體。護士作為高風險職業(yè)群體,由于疾病復雜和不可預見性以及醫(yī)療技術的局限性,使得工作風險加大,又因為我國護士的需求量大,但實際在崗護士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工作量大等原因,使得護士工作壓力大,精神時刻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假如不能及時做到正確處理將會影響正常的護理工作。

1。4特殊崗位護士心理健康的特點。

1。4。1急診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特點。

急診科護士與內科護士相比較,通過評估表來看她的評分明顯高于內科護士,各種精神壓力表現(xiàn)篩選陽性率也高于后者。

1。4。2手術室護士的心理健康特點。

隨著科學的迅速發(fā)展,各種高尖端手術開展和先進、復雜、精細儀器設備的使用等,手術室護士因工作的特殊性,她們工作節(jié)奏快、風險大、工作時間長等因素,尤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和較封閉的工作環(huán)境,易造成護士身心緊張,疲勞、焦慮、抑郁、強迫等心理狀態(tài)。這些會影響著她們的身心健康,制約著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1。4。3精神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特點。

國內對精神科護士的心理健康研究報道較多,結果有一定差異,多數(shù)表明精神科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綜合科室護理人員。主要表現(xiàn)癥狀為:焦慮、強迫、恐懼;有報道還對精神科男女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作出了比較,結論是男護士的心理健康評分低于國內常規(guī),在總體程度上要優(yōu)于女護士,但男護士在人際關系、焦慮兩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

1。4。4icu(重癥監(jiān)護室)護士的心理健康特點。

重癥監(jiān)護室是對急性重癥患者進行集中治療的特殊科室,患者病情危急、不穩(wěn)定,護士的護理工作任務繁重,因此icu護士必須承受很強的工作壓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icu護士評分明顯高于普通內科護士,外科護士。

2。1工作性質的特殊性。

影響護士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自身的工作量和時間分配狀況。首先,護士的工作性質特殊,護士實行三班倒的工作制每班8個小時,執(zhí)行醫(yī)生醫(yī)囑的同時還擔負著臨時的護理需要。各班在交接的時候要保持準確無誤。護士是醫(yī)院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協(xié)助醫(yī)生治療以及護理的工作,這些都導致護士工作的工作量大,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其次,我國現(xiàn)有的護理人員嚴重不足,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護理人員嚴重缺編。發(fā)達國家醫(yī)生與護士的比例是1:8。5,而中國2015年的數(shù)據(jù)卻僅僅是1:1。07。另外,一些醫(yī)院隨意加床導致護理人員更加不足。護理人員不在崗的現(xiàn)象也非常嚴重,有的護理人員已從事行政或其他工作但仍占據(jù)編制,實際醫(yī)護比例可能更低。

2。2工作環(huán)境問題。

與醫(yī)生相比,護士的工作環(huán)境更加惡劣,他們每天都要工作在擁擠的空間,忍受令人難過的氣味,接觸大量的病毒,面臨許多風險。與此同時,還要面臨應對病人的憤怒、悲傷的情緒。這些情緒都影響護士的精神狀況。這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工作環(huán)境,另外近些年來,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迅速,不斷變化的高科技醫(yī)療設備和知識,要求護士必須時刻提高自己的學習層次,不斷學習新型的醫(yī)療知識。競爭激烈的職稱晉升制度,這些在無形中增加了護理工作者的工作壓力,從而影響護士的心理狀態(tài)。

2。3緊張的護患關系。

對護理工作者而言,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就顯得相當重要。但現(xiàn)實是,近些年來醫(yī)患關系相當緊張,護患關系也是如此。護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與患者的接觸相當多,在患者住院階段所產生的矛盾也更多。護理工作稍有不慎,便會引起糾紛。護士與患者之間不能建立有效的信任,不信任的狀態(tài)也造成溝通不暢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2。4社會認同度問題。

長期以來的社會偏見,認為護士僅僅是醫(yī)生的助手、患者的保姆,護士的工作被認為是服務性行業(yè)。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同時,大家對護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卻并不了解護士的工作內容。護士工作長期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另外加之經濟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統(tǒng)統(tǒng)這些都提升了護士心理的不平衡,影響護士的工作情緒和心理健康。

2。5自身心理知識缺乏。

目前,在護理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尚沒有形成完善的心理課程培訓,護士沒有接受完善的心理培訓。護士本身也沒有關注到自身心理知識的積累,長期繁重的工作帶來過重的壓力加之沒有科學排遣不良情緒的方法,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護士群體的心理健康。

3。1加強學校教育和崗前培訓。

護士群體自身缺乏心理知識,主要是由于在大學教育階段沒有設立相關的心理課程,在進入醫(yī)院后又有繁重的工作沒有時間接受心理健康知識。所以護理專業(yè)應該增加心里健康方面課程的學習,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內容需要eap管理團隊進行合理編排,以幫助護士群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培訓的方式不僅僅局限于集中上課的方式,通過情景學習、案例分析等方法進行學習,一方面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更具有實用性。還可以印發(fā)宣傳小手冊,在醫(yī)院的走道里可以張貼心理衛(wèi)生小知識;定期邀請專家來進行知識講座等。

3。2關注和維持特殊科室護士的心理健康。

精神科護士是所有臨床科室中最特殊的一個群體,要時刻警惕患者發(fā)生意外、攻擊行為等,所以精神科可以根據(jù)這一特殊因素盡量使用男護士。男護士既要做好各項護理工作又要做好自護的工作,所以,作為管理應合理安排人員,及時做好心理輔導、減壓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及時、有效、安全的完成各項工作。

護士心理健康可以通過組織培訓,讓護士學習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咨詢,采取科學的放松法,讓護士進行自我調適來減輕、消除心理壓力。

3。4增強醫(yī)院管理者整體意識。

作為醫(yī)院管理者可以定期制定必要的集體活動,如野外郊游、文藝表演等放松心情,緩解壓力,才能幫助護理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來完成全面的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護士群體作為醫(yī)護工作者,因其工作和生活等種種原因,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且長期受到忽視,目前我國已經開始重視有關護士心理的研究,這些將對全面提高護理質量是起決定性作用。只有護士這一特殊群體全方位都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況,才能為我國的護理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二

本人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此期間接觸了很多境遇各異的留守兒童。這些兒童普遍存在著程度各異的心理問題,且日趨嚴重。我深感這些問題亟待老師、家長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解決,且刻不容緩。本文擬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模式變化的角度,闡述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以期摸索出學校教育的應對策略。

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模式及其缺陷。

1.單親家庭教育模式。這里指父母離異或者由于疾病、自然災害、車禍等原因導致父母一方獨自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這一模式大多是“嚴”“慈”失衡的,從而失卻了成功家庭教育中嚴慈相濟、相契的特質?!皣馈?、“慈”失衡必然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更大的危害是造成孩子心理的陰影和傷害,最終成為心理上的問題。

2.單方家庭教育模式。這里指父母一方(大多數(shù)為父親)外出,由一方(母親)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這是一種“嚴”“慈”失衡狀況更為嚴重的現(xiàn)象。

3.隔代家庭教育模式。這里指父母雙方外出,兒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顧、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這種模式目前有逐漸增多趨勢)。隔代間巨大的思想差異,嚴重的代溝問題,祖輩對孩子的溺愛以及教育思想的缺失,使其教育力度與效度極其有限。所謂的教育也只是放縱或看管,更多的僅止于撫養(yǎng)的層面,缺乏對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與培養(yǎng)。

4.撫幫家庭教育模式。這里指除父母雙方外,孩子寄養(yǎng)在親戚、朋友家,由親戚、朋友代為教育孩子的一種家庭教育模式。這種模式存在著跟單親家庭教育相類似的問題。一方面他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要照看被撫幫的孩子,所以這種家庭教育模式,一般只能采用“看守”的方式。他們大多數(shù)是只求無過,不求有功,孩子一旦出現(xiàn)教育問題,家長之間產生矛盾,孩子之間產生矛盾,會給孩子造成人際關系處理的心理影響。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家庭教育模式。

5.合伙家庭教育模式。這里指父母雙方外出,多個孩子合伙租房,多名家長委托一名家長教育的一種新型家庭教育模式。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的差別,孩子之間容易形成攀比的心理。如果受委托的家長,能把這種攀比的心理引入學習能力的競爭、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競爭,那可以使孩子教育形成良性循環(huán),反之將給孩子心理造成嚴重影響。

6.“真空”家庭教育模式。這里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只留下孩子長時間在家里自己生活、學習的家庭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下的孩子放任自流,無人管教,極易形成孩子懶惰、責任心缺失的人格品質。他們遇事不知所從,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這種“真空”家庭教育模式更應引起家長、社會的高度關注。

二、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1.煩躁焦慮。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穩(wěn)定、溫暖、安全的家庭氛圍中。由于父母長期外出,孩子缺少這種家庭氛圍,特別是撫幫家庭,孩子感覺寄人籬下,被父母遺忘或不重視,有了問題也無法解決,整天惶惶不安,憂心忡忡,無心學習,極易煩躁,自暴自棄,做事缺乏條理。這些孩子感情脆弱,經不起挫折打擊,遇事不冷靜,為人處世縮手縮腳,缺乏自信。

2.自私自卑。自私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以滿足自己的利益為主的心理狀態(tài);自卑則是自感處處不如人的心理狀態(tài)。這兩者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自我期望得不到滿足同時感覺不如人的心理狀態(tài)。在他們自己看來,則只能滿足自己的利益,別人不能占有其利益,當別人占有他們的利益時,會感到自己無能、渺小,因此,自閉、孤僻,難與他人溝通,更沒有勇氣挑戰(zhàn)失敗。本應健康向上、樂觀主動的少年兒童卻因父母的長期缺位,兒童應有的家庭溫暖、教育監(jiān)管缺失,致使其自私自卑的心理逐漸形成。成天無精打采,情緒低落,不思進取,孤僻自我,自信缺失,自私自卑漸成這一類兒童常見的心理特征,致使他們不能與人和諧相處,人際關系緊張而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

3.縮手縮腳。很多孩子原本聰明、機靈、活潑,卻因為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huán)境,而變得茫然無措、冷漠無情、悲觀無望,遇事無所適從,內心壓抑痛苦,再加上訴說無望,人際關系緊張,久而久之出現(xiàn)抑郁、自閉的心理問題。

4.過分任性。和諧健康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有一定的原則性,通常剛柔相濟,嚴慈相輔。但是在隔代家庭教育模式中,祖輩對孫兒往往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溺愛,希望從孫子身上找回未曾得到過的溫馨,故而對孫輩無原則地嬌縱,導致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表現(xiàn)為叛逆孤行,甚至出現(xiàn)攻擊的傾向性。

5.難以滿足。父母長期外出,孩子長時間失去了父愛母愛,缺少家庭的溫暖,不能享有精神和物質上的快樂,內心空虛無聊,企求常常得不到滿足,則逃學、泡網吧,有的失學與社會閑散人員勾結,干偷雞摸狗之事;有的在學校無心向學,課堂上玩手機游戲;有的拿父母寄回的血汗錢請哥們大吃大喝等。這多是孩子在精神、物質上得不到適度的關注關愛而導致的一種異常表現(xiàn)。

6.提前進入青春期。這是指兒童超越了實際年齡及生理界限,在心理上表現(xiàn)出近似成人的傾向和特征。父母長期外出,辛苦創(chuàng)業(yè),拼命掙錢,要求孩子在家省吃儉用,多做事,認真學習,在校表現(xiàn)好。一個天真可愛、活潑伶俐的孩子在自己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習任務已夠繁重,又要承擔家務勞動,弄得孩子不堪重負?,F(xiàn)在社會是信息時代,很多孩子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使孩子超越生理階段,提前進入青春期。

總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形態(tài)各異的家庭模式導致留守兒童的各類心理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如何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消除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失衡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已成為中小學教育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

留守兒童心理論文范文二:山區(qū)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探討。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西部偏遠山區(qū)農村的富余勞動力逐年增加,農村小學中大批留守兒童隨之產生。本文在分析了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合理布培養(yǎng)學習動機、建立愛心橋梁和更新教育理念等方面提出了解決對策。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對策分析。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迅猛發(fā)展,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國農民工就業(yè)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據(jù)統(tǒng)計,20xx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2.63億人,比上年增加983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3億人,比上年增加473萬人。特別是西部偏遠山區(qū),由于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等方面比較差,造成當?shù)卮蟛糠洲r民外出打工。有關資料顯示,貴州農民工總量已有800多萬人。由于戶籍、高昂的借讀費用和父母工作不穩(wěn)定無法照顧孩子等原因,打工農民的孩子們只能留在農村,由長輩或其他人照看,最終形成了父母雙方或一方與孩子兩地分隔的局面,產生了大量留守兒童。以遵義市余慶縣為例,全縣共有30萬人口,其中農業(yè)人口22.68萬人,外出務工人員每年大概有6.3萬人,外出務工人員占農業(yè)人口的27.8%,留守兒童大約有13000多名。

一、問題和原因分析。

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轉型期出現(xiàn)的特殊弱勢群體,他們由于缺少親情關愛,因此在思想上、行為上和心理的成長中易偏離正常軌道,最終造成孤僻的性格和消沉的意志。

1.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動機不科學,成績差。

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動機不科學,不是因為喜歡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父母來學習,導致其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注意力不集中。還有一部分留守兒童聽了父母及親人對外面精彩世界的描述,想通過認真學習“跳龍門”考上大學,以實現(xiàn)跨入城市的愿望,是為走出家鄉(xiāng)而學習。因此,不同的學習動機直接影響著留守兒童的學習效果和未來的發(fā)展后勁。

2.個性心理特征發(fā)育異常,性格孤僻、冷漠。

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孩子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常常會感到孤獨無助,久而久之就會對心理和身體成長造成一些后遺癥。當前,大多數(shù)山區(qū)農村留守兒童都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撫養(yǎng),彼此之間有代溝,孩子同祖輩不能有效溝通,慢慢就會形成孤僻、敏感、暴躁的性格。他們生活在狹小的自我空間里,對外界發(fā)生的一切都漠不關心,對他人和集體的情感冷漠。也有一些留守兒童為了吸引老師和別人注意自己,故意做出一些特別和怪異的舉動。另外,不少留守兒童還出現(xiàn)過早與異性交朋友,以及同性之間結拜姐妹、兄弟的現(xiàn)象。

3.焦慮心理突出,精神壓力大。

農村留守兒童耳濡目染許多殘酷的現(xiàn)實,知道農村的艱辛和父母在外打工的困難,種種原因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生活和學習的壓力。他們認為自己肩負的責任很重,認為自己不讀好書就對不起在外辛苦打工的父母和親人。因此,很容易引起他們內心的焦慮,導致心理和精神壓力大,進而影響到學習成績。

4.依賴心理較強,生活自理能力差。

留守兒童多由祖輩撫養(yǎng),祖輩們由于思想觀念陳舊、教育觀念落后等因素影響,常對孩子過分地照顧與保護。他們都將其監(jiān)護責任理解為讓孩子吃飽穿暖,不發(fā)生安全事故。個別老人對孩子可以說是百依百順,百事包辦,除了學習,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另外,父母由于常年在外,總覺得對孩子照顧不周,因此經常給孩子錢以補償,盡量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祖輩和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形成較強的依賴心理,生活自理能力差。

5.逆反心理強,違法現(xiàn)象嚴重。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環(huán)境的不完整和情感教育的弱化,對其心理和精神狀況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在外在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下,有時會產生一些極端的后果。一些孩子喜歡逃學、曠課,甚至參與社會不良青年團體,沾染上抽煙、打架、和酗酒等不良習氣;還有的孩子因得不到家庭溫暖而離家出走,四處流浪。調查資料顯示,父母均在外的留守家庭青少年犯罪率比一般家庭高70%。由于祖輩本身種種原因無力對孩子進行行為的控制和心理的教育,加上孩子的逆反心理較強,因此一些留守兒童極可能被社會上違法人員勾引,走上病態(tài)社會化的道路。

二、對策分析。

農村留守兒童的種種不正常表現(xiàn)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社會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一大難題,引起教育工作者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如何解決好留守兒童的學習和心理等問題,使其身心健康成長,促進學校工作和諧發(fā)展,促進社會穩(wěn)定進步,是值得高度重視的教育新課題。

1.建立留守兒童學生動態(tài)檔案。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配合各學校對山區(qū)留守學生進行綜合調查,走訪留守學生,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給每一個留守學生建立個人檔案,詳細記錄留守學生的思想、品行、學習和生活情況,進行分類教育管理,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班主任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補充檔案內容,為留守學生的動態(tài)管理提供了依據(jù)。班主任定期與留守學生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進行聯(lián)系,并做好聯(lián)系記錄,為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2.培養(yǎng)留守兒童科學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活動是兒童的天性,活動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兒童的興趣與動機。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恩提到:“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他把實際參與看成學習的最高水平。在活動中,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端正他們的學習動機。學校、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自覺去學習。留守兒童在正確回答老師的提問后,老師要及時的表揚和肯定,增強其自信心,讓他們產生的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進而不斷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成績。

3.建立家校愛心橋梁。

班主任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和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和溝通,及時通報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提出相應建議,督促家長更多關注孩子的全面成長,指導家長或監(jiān)護人關心愛護孩子。另外,可以利用各種節(jié)假日時家長返鄉(xiāng)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充分交流溝通,形成合力效應,共同關愛孩子的成長。

4.更新教育理念,培養(yǎng)留守兒童全面發(fā)展能力。

學校應該承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重責任,班主任應該既當教師又當家長。全體教職員工樹立“留守兒童不等同問題兒童”教育理念,從單純追求教與學轉向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上來,提高教學內涵質量,培養(yǎng)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能力。營造尊重、關心留守學生的氛圍,讓留守兒童更多參與校園活動中來,多舉辦一些能增加孩子動手能力的活動,鼓勵留守兒童積極參與其中,全面提高他們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既要學會學習,也要學會做人和做事,實現(xiàn)學生認知和個性的和諧發(fā)展,使每個留守兒童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全面發(fā)展。

心理健康問題不是病,但是如果不重視可能造成比生病更嚴重的后果。對待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諷剌打擊,要像朋友式地談心,針對性地梳理,耐心啟發(fā)、正確引導。學校應該成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受過專業(yè)培訓和指導的心理老師,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幫助他們坦然面對成長的煩惱。大力開展青少年預防犯罪教育活動,組織留守兒童參觀勞教所,安排失足少年報告會,讓他們對犯罪的后果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他們珍惜生活,珍惜現(xiàn)在,預防犯罪。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農村勞動力會繼續(xù)流向城市,留守兒童的隊伍必將進一步擴大。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不只是教育部門的問題,也是當前中國農村社會轉型期一個獨特的社會問題,不僅需要教育部門和教師的積極參,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也將發(fā)生較大變化。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掌握新興的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科技知識,來適應留守學生更具挑戰(zhàn)性的學校教育。

【參考文獻】。

[1]張帆,劉琴,趙勇等.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研究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xx,11(8).

[2]紀中霞,陳水平.“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基礎教育,20xx,(10).

[3]梁建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xx,20(1).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三

現(xiàn)階段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和建立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咨詢機構是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兩種主要存在形式。高職院校的心理咨詢機構一般僅僅依靠幾個心理咨詢教師開展咨詢和疏導工作,難以實現(xiàn)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目標。而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注重心理學知識的傳授,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兩種單一形式的教育方式未能實現(xiàn)應有的成效。因此,需要更加多樣化的心理教育活動形式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從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二)師資隊伍薄弱。

由于重視程度不足和資金投入缺失,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現(xiàn)有的師資隊伍已無法適應當代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教育需求。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缺乏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常常由德育教師兼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這些教師多是非科班出身,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經過短暫進修或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后就接受工作任務,導致這些教師在開展工作中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心理學教師的缺乏成為高職院校心里健康教育研究的制約因素之一。

(一)提升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態(tài)度決定一切”,而態(tài)度發(fā)揮作用的前提是認識到位。改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院校領導要提高認識,從源頭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內涵,樹立“心理育人”的正確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擺在學生工作的核心位置并貫穿于學校全局工作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教師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積極推進教學改革,使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和途徑。

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要改變單純依靠課程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單一形式,要通過進一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形式,在全校范圍內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讓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自覺參與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品質。例如,相關部門可以不定期開展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宣傳教育工作,如專家講座、主題班會、案例分析等,使心理健康知識在全校學生中傳播和普及,引導學生心理正確發(fā)展,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及優(yōu)秀的品質。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師資力量培養(yǎng)。

在新的時期,高職院校要重視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師資力量的建設,只有良好的師資力量,才能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首先,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培訓和管理。各院校要建立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師資選拔制度,獲得國家職業(yè)資格的人員或者獲得國家級專業(yè)認可的心理學教師能更好地勝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崗位,引導促進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此外,高職院校還應加強兼職人員的培訓工作,使整個高職院校在心理學教育教學研究方面有足夠的重視并取得相應成果,為科學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傊谛滦蝿菹挛覀儽仨殘猿謴膶嶋H出發(fā),從學生需要出發(fā),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不斷改進和完善新時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有用人才。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四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師大出版社.

[2]方富熹,方格.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鄭雪.人格心理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

[4]莫雷.教育心理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

[5]徐光新.學校心理學[m].華東師大出版社.

[6]鄭希付.健康心理學[m].華東師大出版社.

[7]錢銘怡.變態(tài)心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

[8]伍新春,胡佩誠.行為矯正[m].高等教育出版社.

[9]李祚,張開荊.心理危機干預[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10]郭秀艷.基礎實驗心理學[m].高教出版社.

[11]朱永新.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2]張保平.犯罪心理學(第五版)[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13]樊富珉.團體心理輔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4]時蓉華.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5]馮江平.青年心理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黃希庭.心理學與人生[m].暨南大學出版社.

[17]尾形佳晃.三分鐘愛上心理學[m].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五

歷史課堂之所以能夠成為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太,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手段,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時重合的,所以在基礎歷史知識的傳授之外,心理素質的教育工作也成為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

一、掌握歷史知識,培養(yǎng)堅強意志。

歷史是一門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強意志的學科,這是它所獨有的學科性質,歷史介紹的是我國的發(fā)展歷程,在了解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會對祖國產生一種由衷的認同感以及驕傲。教師通過向學生講授中國以及國外歷史,能夠通過歷史知識向學生傳達歷史人物所做的歷史決定的歷史意義,讓學生感受到歷史人物強大的內心世界。通過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讓學生了解到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讓學生了解到每一個重大決定背后的歷史意義,每一個重大決定都有可能改變歷史軌跡的發(fā)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強大的內心世界。通過對歷史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志向,不斷啟發(fā)學生對于自己的人生和未來進行思考,在結束完一段歷史時期的講解或者是歷史人物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若果自己是當時做決斷的那個人,自己會做出怎樣的判斷和選擇呢?這種必要的思考能夠幫助學生更加了解自己,能夠點燃學生心中的壯志豪情,讓學生形成更加完備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更能夠讓他們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形成更加堅強的意志,這對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是十分有幫助的。

二、充分豐富課堂,樹立學生信心。

自卑是現(xiàn)代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學生沒辦法全面的認識自己,只是一味的自我否定,這是十分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歷史課堂教學來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自我認識。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的接受水平設置不同的歷史教學任務,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進行歷史事件的講解,這樣能夠十分有效地幫助學生恢復自信心。另一方面,豐富的歷史課堂除了從內容上進行改進,還可以從教師的言語上進行改變,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多運用一些鼓勵性的言語,因為這些鼓勵性質的語言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成功,學生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感受到教師的信任,能夠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

三、調整教學方式,培養(yǎng)合作意識。

現(xiàn)在的歷史課堂的授課方式非常單一,傳統(tǒng)的“自問自答”式的教學方法,“復述教材”式的課堂教學方式,這都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十分的低下。但是歷史是一門可以讓學生自由言論的一門學科,所以教師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原本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適當?shù)恼{整,采用“合作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自身的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例如,教師在講授“社會生活中日常變化”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不同的學習小組,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于社會生活的變化進行分析討論,分別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進行合作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將學生記性分組劃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在無形之中樹立起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成長是十分有幫助的。教師可以多維學生提供“開口講歷史”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使教學方式豐富多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消除學生內心與他人的隔閡,還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與他人進行通力合作的魅力,讓學生能夠以更加飽滿的進行狀態(tài)投入到生活與學習當中去。

四、多元評價方式,把握學生心理。

教師可以通過改變課堂評價的方式,來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心理發(fā)展狀況。例如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想要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心理認識,這時候評價方式的確定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可以先找一些程度比較好的同學,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用自己的柏樹風格將課堂上教師所講的歷史知識表述出來,很多同學就會受到感染紛紛起立表達自己,這樣一來教師便能夠通過學生的發(fā)言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在了解到學生的掌握狀況之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針對如何更好地改進歷史課堂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多學生可能會羞于表達,這就需要教師的鼓勵,并且教師要善于通過語言來捕捉學生的內心,然后學生的內心波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且及時做出調整。

五、小結。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道路上,要求教師要格外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讓學生能夠以更加健康積極的姿態(tài)去應對學習中的許多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越來越大,現(xiàn)在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所以講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歷史教學工作中,不僅能夠彌補心理健康教育的尷尬性,還能夠使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產生一種更為全面更為深刻的認識。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不斷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教師不斷地鉆研與研究,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滴滴愛生情,潤物細無聲---淺談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孫丹,《考試與評價》,20xx.11..

[2]《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淺談如何幫助學生戰(zhàn)勝自卑心理》,張艷新,《考試周刊》,20xx.07.

[3]《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商蘭玲,《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xx.04.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六

初中階段是學生的“困難期”、“危機期”、“反抗期”,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fā)展不平衡,自我成熟與半成熟現(xiàn)狀之間的矛盾致使他們感受到許多心理沖突和壓力,在情感情緒、性格特征、行為表現(xiàn)等方面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甚至厭學、失足等。班主任作為中學思想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應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這對教育工作的成功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將班主任工作與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顯得尤為重要。

一、現(xiàn)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1、學習方面。厭學是目前普通中學學生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雖然他們普遍比較聰明、有特長,但很多學生對學習興趣不大,有的因基礎差學不進,沒有耐心和恒心,因而產生了厭學情緒。

2、情緒、情感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喜怒無常,易沖動,愛與人爭執(zhí),愛幻想,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他人的感受,妒忌心強,一般不喜歡別人比自己強,常把錯誤歸結于別人,偏執(zhí)、自大、虛偽。

3、人際交往方面。代溝沖突多,師生關系不良,與父母關系不良,與父母關系不協(xié)調,存在隔閡,夸大了“代溝”,認為父輩觀念陳舊,覺得父輩不理解自己、為難自己、有意與自己過不去。

4、行為方面。竭力表現(xiàn)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當發(fā)現(xiàn)自己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時往往選擇其他方式獲得心理的滿足,如上課搗蛋、行為自由散漫,自控能力差,做事不顧后果,有強烈的反叛意愿,與長輩的期望及要求唱反調,與學校的紀律規(guī)定對著干,意志調節(jié)能力差,明知道某種行為不好,又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去做好。

5、早戀方面。性發(fā)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是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當深刻認識的一個問題。青春期的到來,使他們對異性產生了好奇與傾慕,加之電影、網絡、文學作品中關于愛情描寫的刺激日益增多,更容易引發(fā)他們對異性交往的向往甚至性沖動,因此易陷入早戀、困惑、苦惱甚至失足。

6、挫折適應問題方面。忍耐力較差,缺乏吃苦精神;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弱,決心大、行動?。蛔鍪轮活櫩紤]自己,不考慮別人,遇到問題后先讓父母去解決,推脫責任,常有意把挫折夸大,或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自暴自棄,破罐破摔。

二、化解現(xiàn)代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1、班主任應增強自身素質。對教育工作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針對現(xiàn)代學生問題,從過去“紀律監(jiān)督”、“政治說教”、“活動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來,關注學生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改變。

2、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寬容與尊重。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他們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因此,對待這些問題學生,班主任應真誠地與他們進行情感溝通,平等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理解他們,消除他們的敵視,從而使他們接受教育、爭取上進。

3、學習教育對策。

(1)對學生進行內外時事和理想教育,明確時代需要,用知識改變命運;讓他們體驗有文化與沒有文化生活不同的對比。

(2)教會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逐漸前進,一步一個腳印。成績不代表一切,要學會減壓、懂得考試。

(3)平常在學生面前多夸科任教師,消除學生對個別課偏科的現(xiàn)象,與科任教師一起營造學習氣氛。

(4)建立互助小組,讓學生學會互幫互組合作共贏。

4、教會學生調節(jié)情緒,保持樂觀心態(tài)。要教會學生分析情緒、情感特點,幫助他們找出情緒波動的原因,教會學生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如注意轉移、內心宣泄、深呼吸調節(jié)法、理性升華法等。

5、人際關系及行為方面的問題對策。

(1)人際關系方面,根據(jù)初中生認為與長輩有代溝,而對同伴關系更看重的特點,可積極組織集體活動,如開展“我是班上的成員”的演講比賽,舉行體育運動比賽、野炊等活動,使學生有一個想集體、愛集體、為集體爭光的主旋律,培養(yǎng)團隊精神。

(2)針對與長輩的代溝問題,學會換位思考,進行角色互換訓練,如周日替父母洗一洗腳活動,或我來做家長,體驗父母的辛苦、苦心。要多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共同教育關心問題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6、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

(1)召開青春教育主題班會,教會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識,認識自己的身心特點,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變化。

(2)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3)組織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

(4)加強性道德教育,讓學生明確哪些是丑的、善的,什么是美的、高尚的,正確處理好與異性朋友的關系。

7、面對受挫學生,應以心理疏導為主診方法。班主任要扮演好心理醫(yī)生的角色,協(xié)調好社會、家庭、學校各方力量,給困難、受挫學生以教育和幫助,教會學生應對挫折的方法。如應對挫折的關鍵是自己;用偉人、名人戰(zhàn)勝困難、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例子鼓勵自己;學會尋求幫助;發(fā)揮多方力量。

總之,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只要班主任對這些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多一點呵護、多一點寬容、多一份熱情,就會讓他們擁有愉快的心境,成為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七

3、高校院系二級心理輔導站的建設與發(fā)展。

4、鐵路機車乘務員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5、基于醫(yī)患關系淺談對當前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研究。

6、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問題探討。

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輔導員工作中應用的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

10、地方高校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

11、探究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13、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用人本主義理論和方法研究。

14、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應對策略。

15、大學生心理資本的特點及提升策略探究。

16、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和諧的關系分析。

17、高校貧困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傳統(tǒng)文化融入。

18、高職新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探析。

19、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

20、護理本科生專業(yè)認同與心理健康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21、高校音樂表演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系研究。

22、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3、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課程改革的研究。

24、高校計算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

25、系統(tǒng)論在高校心理健康檔案工作中的運用。

26、新媒體時代高職高專院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析。

27、有效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28、軍校新生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相關性分析。

29、長治市中學生抑郁情緒與學校教育相關因素分析。

30、大學生應對方式、疏離感與心理健康三者機制。

31、高職生消極學業(yè)情緒形成原因及教育對策的探析。

32、高校朋輩心理輔導時代轉向的理論條件探析。

33、近三年某軍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較。

34、醫(yī)學院校三本學生心理資本與自尊、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以包頭醫(yī)學院為例。

35、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教師角色定位研究。

36、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與積極心理學取向。

37、微電影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與意義。

38、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39、校園網絡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40、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養(yǎng)的啟示。

41、當代大學生網癮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引導策略。

42、大學生體驗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43、職業(yè)中專學生社團中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

44、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

45、職業(yè)院校學生心理與學習能力特點分析及對策。

46、高校心理健康課程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實證研究。

47、職業(yè)院校學生心理現(xiàn)狀剖析與引導教育方式研究。

48、淺析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

49、分析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錯解。

50、淺談新形勢下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

51、護理本科生邊緣型人格障礙與自殺意念的相關性分析。

52、醫(yī)學生實習階段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探討。

53、音樂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

54、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中醫(yī)藥院校醫(yī)學生心理健康研究。

55、留守經歷大學新生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及心理健康的相關性。

56、高校心理咨詢輔導工作運行機制的多學科對策辨析。

57、中小學生師源性心理傷害及其應對策略探析。

58、成都某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案例分析。

59、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況對比研究與應對策略。

60、心理彈性視域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61、中華茶道思維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63、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較研究。

64、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65、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體系構建。

66、抗逆力理論視閾下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7、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團體輔導對提升高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預研究。

7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契合探討。

71、淺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結合原則。

72、家庭因素、母親角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74、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政效果的研究。

75、科學強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對策研究。

76、新媒體環(huán)境下優(yōu)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析。

77、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78、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和道德教育系統(tǒng)的協(xié)同建構策略和方法。

79、網絡媒體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策略。

80、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研究。

81、中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

82、淺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

83、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與教育對策。

84、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就業(yè)前的心理狀況分析。

85、軍校學員消費心理及教育引導的基本原則淺析。

86、幸福教育視野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87、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與價值。

88、公共藝術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探析。

89、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

90、某高校醫(yī)學生自卑情緒的影響因素調查。

91、團隊心理輔導對醫(yī)學院大學生心理韌性的干預。

92、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新疆地區(qū)高中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狀況分析。

94、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路徑探究。

95、農村留守兒童學校疏離感研究。

96、當前大學生人格障礙狀況分析及對策探討。

97、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健全人格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研究。

98、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心理危機與干預措施分析。

99、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機制的建設。

101、石油類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及預防體系的構建。

102、離異家庭兒童青少年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心理韌性相關性。

103、大學生手機使用和學業(yè)倦怠關系研究。

104、體驗式心理咨詢教學對大學生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納影響的研究。

105、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實施。

106、從存在主義談免費師范生積極健康人生的構建。

107、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在大學生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宿遷學院為例。

108、封閉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109、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同構建分析。

110、淺論心理預警視角下高職新生心理約談模式的構建。

111、積極心理資本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112、大學生無聊傾向干預機制研究。

113、時間管理團體輔導對中等職業(yè)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114、校園欺凌與暴力是社會之殤。

115、西部某高校單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

116、大學生隱性自殺行為的概念辨析、識別工具及方法。

117、民族地區(qū)新建本科院校貧困大學生心理脫貧的途徑。

118、積極心理團體輔導促進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

119、基于集成學習算法的高職生心理健康預測方法。

120、大學生心理危機防控與干預系統(tǒng)的構建。

121、文化的多元與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心理適應。

122、音樂教育對引導重構大學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123、自我效能感在視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124、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淺析。

125、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韌性培養(yǎng)的研究。

126、淺談書院制模式下如何開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肇慶學院為例。

127、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實困局與多重突圍。

128、聚類分析算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130、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高職生心理健康。

131、航海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價體系框架研究。

132、淺析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33、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本投入及其效益探討。

134、團體輔導對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的干預研究。

135、濰坊市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136、社會階層背景對大學生抑郁、焦慮的影響分析。

137、在職專升本教育護士的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狀況現(xiàn)況及相關性研究。

138、高職院校女大學生心理危機特征及扶助策略研究。

139、論大學生心理適應性引導與校園暴力策略--以民族高校為例。

140、高職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心理健康的研究。

141、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回顧與展望。

142、學校社會工作介入的模式與方法--以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視角。

143、新媒體下高校朋輩心理互助體系的構建及功能。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八

文章從家庭教育差、行為偏差明顯,社會原因影響、心理起伏較大,適應情況不良、產生心理問題等方面研究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要促進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共同努力。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大批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導致留守青少年增多。由于家庭教育不足、部分人的歧視等原因,部分留守青少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要充分重視這一問題,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逐步解決留守青少年心理問題,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的關愛和教導,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為習慣影響是巨大的。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來自父母的愛。猶如在一張白紙上寫字,如果在白紙上執(zhí)筆寫字的人沒有認真練習寫字,這張白紙上怎么會出現(xiàn)令人賞心悅目的書法?調查顯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讓留守青少年行為存在著明顯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親人的關注,容易出現(xiàn)退縮或沖動、焦慮、內向孤僻、自我評價不高、性情古怪等行為障礙。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較低,從事的工作大多為高強度、低收入,工作時間較長,很大程度上影響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經為人父母的農民工,要將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將對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經常與孩子交流,建立維系親情的紐帶,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將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殺在萌芽階段,幫助孩子樹立一個健康、正確的人生觀。這種良好的親子關系,會使孩子有一種強烈的安全感,滋潤孩子渴望愛的心靈。

來到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多數(shù)從事一些較臟較累的工作,他們的子女有時可能受到一些歧視,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氨蝗丝床黄稹苯o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創(chuàng)傷,讓部分留守青少年產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敵對、孤僻。調查顯示,留守青少年在敵對、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顯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決這一類社會問題,首先需要教師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不要歧視留守青少年,要引導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確對待留守青少年,共同關心愛護留守青少年。同時,社會應在法律、政策上關心留守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推動和諧校園的建設。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與城市青少年的差別,讓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從心底互相認同??梢蚤_展“一幫一”活動,在生活上關心留守青少年,溫暖他們的內心,在學習上幫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要與留守青少年家長經常溝通,建議他們從心理上多多關心自己的孩子,指導與幫扶留守青少年糾正不良的心理傾向。學校要不斷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學方法,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

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會適應能力較弱,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與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傾向于將失敗的責任歸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棄,缺少同齡孩子的樂趣。在學習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慮程度明顯比城市孩子要高。這需要教師用真誠的關愛來緩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適應問題,一視同仁地關心所有學生,并在學習上多多鼓勵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級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優(yōu)秀作業(yè),讓留守青少年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抑郁、孤獨感較強也是適應情況不良的一種表現(xiàn),許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沒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體活動中不敢與人交流,對人際關系敏感、緊張。多數(shù)留守青少年感到“與新朋友在一起時不好意思接近”,課堂討論時怕自己語言不當不敢發(fā)言,課外活動時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們交流。因此,作為父母,應該盡量讓子女的生活具有穩(wěn)定性,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作為學校,對于留守青少年的適應問題也要付出相應的努力,要倡導素質教育,加強專題心理健康輔導,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政府制定的相應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讓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這對增強留守青少年的歸屬感,讓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總之,解決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刻不容緩,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堅持以人為本,避免出現(xiàn)管教失序狀態(tài)。城市的家長要對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學校要充分關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應制定一些政策,從根本上解決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要營造關愛留守青少年的氛圍,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形成關愛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強、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長。

[1]趙景欣,劉霞,申繼亮.留守青少年的社會支持網絡與其抑郁、孤獨之間的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xx(01).

[2]盧飛.農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建議[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xx(01).

13軟件司加興心理健康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fā)展,而且也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fā)病......

題目:大學生心理健康班級:13軟件姓名:趙立坤大學生心理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對作為天子嬌子的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更是學業(yè)成就、事業(yè)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為幫助居民群眾增強健康意識、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改善環(huán)境,降低危險因素,促進人們的健康......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九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衛(wèi)生的概念延伸過來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衛(wèi)生則是指一切維護心理健康的活動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學問。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水平的評定,一般參照四個標準:經驗標準,即當事人按照自已的主觀感受來判斷自已的健康,研究者憑自已的經驗對當事人心理健康進行判定;社會適應標準,以社會大多數(shù)人的常態(tài)為參照標準,觀察當事人是否適應常態(tài)而進行心理評估。

健康的判斷;統(tǒng)計學標準,依據(jù)對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測量取得一個常模,把當事人的心理與常模進行比較;自身行為標準,每個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穩(wěn)定的行為模式,即正常標準。

二、大學生的心理過程:人的心理活動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有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過程隨著年齡的發(fā)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點。大學生作為特定年齡段、生活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社會群體,心理過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據(jù)這些特性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擺在高等院校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富強、社會發(fā)展、人類文明。

自卑有兩種表現(xiàn):一是與他人比較,覺得在知識、能力、體貌等方面,自已都不如別人;二是面對要做的事或試圖達到的止標,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卑者的認知特點是:低估自已,只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吸看到完成任務的困難,而忽視有利條件。把自已的成功歸因于機遇,把失敗歸因于無能。在外表和家庭條件方面夸大他人的優(yōu)勢,貶低自已。這樣的人生往往既自卑又自尊、敏感多疑、情緒壓抑、心境煩亂、膽小怕事、優(yōu)柔寡斷。大學生一方面要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既要看到自憶的優(yōu)點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短處;既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也要看到別人的缺點短處。另一方面要悅納自已,優(yōu)點長處、缺點短處都要接受,一個人的長相、出生是無法選擇的,只有悅納自已,才是最實際明智的態(tài)度。成功與失敗不能簡單歸因。主觀努力、個人能力強、機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務容易是獲得成功的有利條件;而機遇不好、任務難度大、主觀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敗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擴大“視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處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觀條件,又要分析主觀努力程度,從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和相應的調整。

四、大學生的情緒心理大學生的心理也需要釋放,他們在學業(yè)、情感、經濟等方面受者困擾,壓力也可能失衡,例如馬家爵就是典型例子,我們應正確釋放自己的壓力。

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解決壓力的正確途徑,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免要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想開些,不要鉆牛角尖,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生悶氣,抽悶煙,甚至喝悶酒,這都是不應該的。現(xiàn)在的大學已經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樣了,太平凡了,但是同時,由于現(xiàn)在的大學里,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好的環(huán)境,我們要適應他們,就要自己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他,這是一個過程??傊?,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要學會,自己樂,同時要做一??鞓返姆肿?,去調動你周圍的積極因素,使你總可以在一種積極的環(huán)境中,去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你自已的潛力。

五、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我們時常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看到目前大學生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病的人數(shù)還在不斷增加。

大學生是從為數(shù)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yōu)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隨之發(fā)生一系列心理衛(wèi)生問題。從外部環(huán)境看,當前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社會生活環(huán)境等都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必須快速適應緊張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就業(yè)競爭的加劇所帶來職業(yè)選擇的提前以及與之相關的高強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從大學生自身看,大學正是人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化的協(xié)調發(fā)展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沖突,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往往會發(fā)生矛盾。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環(huán)境解決問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悅納自我的態(tài)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養(yǎng)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guī)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wèi)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guī)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加強自我心理調節(jié)。自我調節(jié)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tài),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于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fā)到成熟的過渡之后,逐漸進入活躍狀態(tài)。從心理發(fā)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fā)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fā)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fā)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fā)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fā)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xiàn)實,學會自我調節(jié),保持同現(xiàn)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jié),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huán)境,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目標。

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fā)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tài)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fā)展的實現(xiàn)。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

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象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后,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huán)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yè)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yè)生的分配工作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yōu)錄用等方式,擇業(yè)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因而,面對新形勢大學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養(yǎng)自立、自強、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自己在變幻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作出選擇適宜自己角色的正確抉擇,敢于面對困難、挫折與挑戰(zhàn),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yè)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學生培養(yǎng)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wěn)定地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特征,通常表現(xiàn)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征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現(xiàn)為思想活躍、善于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tài)等等,這些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過于強烈,集體意識、社會責任感相對弱化,如何把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個體的內在素質,這是當前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文章著重闡述了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必要性,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二者的結合為培養(yǎng)新一代合格大學生提供全新的平臺,實踐證明,這種思考與探索是行之有效的。

長期以智力教育為主的教學體制忽視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新時期下,如何開展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新課題。根據(jù)目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上長期思考和探索,筆者認為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的重頭戲——德育相結合,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這也是對德育教育途徑的一種補充,它能為學校的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弊鳛橐幻嘀魅?,筆者深深地體會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多么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對學生開展心理教育,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1、在班級設立心理知識專欄、悄悄話信箱,讓學生們了解心理知識,正視自我的心理狀態(tài)。我及時把學到的心理學知識以文章、便條或短信等不同方式傳遞給學生,和學生們分享。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心理鍛煉方法、心理訓練方法,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利用一些機會挖掘自身的潛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特征;掌握“合理化”、“投射”、“升華”等心理防衛(wèi)方式;掌握正確的宣泄、移情、靜心、放松等方法;掌握基本的人際吸引、人際溝通方法,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自覺運用“首因效應”、“黃金定律”。

2、通過介紹我院培養(yǎng)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先進事跡、成功典范,使學生正視職業(yè)教育,珍惜機會,把握自我,確定學習和人生目標,把握機會迎接挑戰(zhàn)。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

1、學習方面。作為一名教師,我有這樣的體會,有些學生上了大學就喪失學習目標和興趣。俗語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針對這種矛盾,我組織“我為什么學習”、“我的學習興趣”等主題班會,讓學生們在班會上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認清自己的學習動機,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善于自覺地學習。用魏書生老師的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廣闊天地”激勵和鼓舞學生。學習聯(lián)想式記憶法以增進學習興趣。對于個別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如聽音樂學習,通過講解心理學中的“視聽干擾現(xiàn)象”,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中的不良習慣,自覺糾正。同時,要指導學生加強兩課學習,學會辯證的學習方法、辯證的思維方法。

2、人際交往方面。人們遇到了煩惱或挫折,需要他人的'支持與幫助、理解和信任,良好的人際關系正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減輕人的心理壓力,促進自我調節(jié)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我按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論指導我的學生努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正視自我的實現(xiàn)的需要。按照現(xiàn)代心理學人際關系理論指導學生處理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按照?;陿藴剩骸白粤?、自強、自尊、自愛”來勉勵異性之間的交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做到禮貌、真誠。

3、品德方面。個體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道德認知、道德情操、道德行為共同協(xié)調發(fā)展的過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內化,這種道德內化需要心理素質或心理結構要素的培養(yǎng)。如何將德育的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個體的內在素質,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提高學生的行為準則,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經常會思考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嘗試著以班風建設為切入點,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個人的良好品德與大多數(shù)人的相符時,就會形成良性的從眾心理,就會為個性發(fā)展提供最佳條件。在班集體內形成一種講正氣、比學習氛圍,使學生自覺加強思想修養(yǎng),積極要求進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班集體中施行班干部輪換制度,充分發(fā)揮每位同學的聰明才智,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協(xié)作意識、社交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工作實踐,班干部可以更加準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促進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讓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學會交往、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充分利用班會、普訓、新聞時間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此外,我還經常會對學生們講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對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早操的重要,珍惜大學時光的早操機會。

針對個別同學沉迷上網的問題,我嘗試著用教育和移情的方式來處理。首先追求人性的自由和現(xiàn)實社會是相矛盾的。網絡的世界是不受社會標準、道德標準來約束的。但作為大學生來講,你是生活在一定準則下的現(xiàn)實人。你就一定要遵守校規(guī)。通過談話、談心,了解這些同學的上網動機,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有針對性的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幫助他們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

當代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加之對心理健康的忽視,就有可能出現(xiàn)身心發(fā)展失衡,嚴重的影響自身發(fā)展和社會進步。針對這些問題,我會建議個別學生找心理咨詢師做心理咨詢和心理干預。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它們各有所重,相輔相成。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續(xù),兩者殊途同歸,皆為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與道德品行而努力。將德育的社會化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內在素質,培養(yǎng)一代合格大學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韓方希.民辦高校德育工作探索與實踐.濟南:泰山出版社,2008.

[2]張春興.現(xiàn)代心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希永,田萬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北京:開明出版社,2002.

[4]ivepsychology.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

[5]龔耀先.醫(yī)用心理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一

心理健康對大學生成長至關重要。加強情感教育,不斷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相關學科結合,才能夠對現(xiàn)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出質的突破。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并探討了新的途徑和方法。

能夠科學而客觀的認識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律以及展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和相當緊迫的?,F(xiàn)代化評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根據(jù)社會效果以及目標本身的實際情況,以價值判斷為主,進行客觀評論簡析。在全球一體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已經收效甚微了,必須進行相應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才能與現(xiàn)在的社會現(xiàn)狀相呼應。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現(xiàn)代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F(xiàn)代科技發(fā)達,高科技能實現(xiàn)簡單的變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不能簡單變化,它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過程,其中涉及教育各個方面,而不是只有設計教育的其中某一個方面,不是簡單的變化就能做好的。目前由于大學生對現(xiàn)有的社會普遍存在一些認知的問題,很多的學生對于社會有一定程度的反感。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要求教師在實際生活當中,注重大學生的情感狀況,不斷創(chuàng)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這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一)積極影響。

現(xiàn)代社會很多的新聞極大地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各種眼花繚亂的新聞信息極大地擴充了大學生的認識層面和對于社會的了解。一些社會上思想價值觀非常好的信息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的培養(yǎng)以及人生價值觀、道德價值觀的培養(yǎng),還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網上很多的社交網絡平臺也對學生的生活思想交流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這些交流平臺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的政治水平的提高。如現(xiàn)在很多的社會陰暗面就是通過網絡媒體進行檢舉揭發(fā)的。

(二)消極影響。

很多的社會熱門話題并沒有通過國家的相關部門的審核就直接面向社會。這其中有很多信息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產生強烈的沖擊和波及。現(xiàn)在熱門話題越來越向要吸引人眼球,要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發(fā)展。而且很多的話題空穴來風。這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大學生的判斷。當下很多沒有道德,也沒有思想,甚至不好好教人做人的話題,往往受到一些學生的追捧,這對于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是很大的沖擊,甚至嚴重的會波及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引發(fā)一些心理疾病?,F(xiàn)在很多的社會問題把大學生的心理價值觀引向了不好的一面,引入到了歧途之中。網絡上有很多這樣的信息,如暴力網站對于學生的心理就產生了嚴重的扭曲。一旦學生長時間地觀看這一類網站將影響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甚至讓當代大學生產生扭曲的人格,進而嚴重地危害社會的安全。

(一)加強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對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改變的突破口。人是一種高級動物,人的舉止行為是通過情感來進行表達的,所以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是相當必要,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以及感情發(fā)展都是非常的重要的?,F(xiàn)代的教育理念是把情感教育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對心理健康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大學生正處于認知世界、認識自我、塑造自我的.關鍵時期,對于自己的思想已經有了一定的看法和認識。所以對于有些心理健康老師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十分認同。應該重點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這樣才能知道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幫助學生健全人格。筆者為了實現(xiàn)塑造學生人生價值觀的目的,自始至終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過程中使用情感教學,使得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輔導并不反感,而且使用情感教育能夠使得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改善教學的氣氛。這樣的學習氣氛中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以及促進學生的個人素質全面的發(fā)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雖然心理健康和思想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但是這兩者之間是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的。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將有助于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學生思想價值觀也非常好。至于當代很多大學生心理消極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信息爆炸,對于一些不良的社會信息接觸過多,導致信仰淡化、價值觀的扭曲等等。只有把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學校對于學生的思想心理教育具備天時地利的便利條件,學生在學校中的時間是最多。對于學生的教育可以利用一些相關活動,如慰問抗戰(zhàn)老兵等等,都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提升學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二

3、自閉癥兒童共生性問題行為的支持性家庭治療。

4、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自閉癥兒童個性化干預實踐。

5、全納教育視角下,我國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問題的解讀與思考。

6、非政府組織的志愿性與專業(yè)性抉擇——杭州市兒童自閉癥康復機構的個案研究。

7、自閉癥譜系障礙者獨立生活技能研究綜述。

8、美國國家自閉癥中心國家標準計劃研究報告對我國特殊教育的啟示。

9、虛擬現(xiàn)實技術與自閉癥譜系障礙治療:科技新希望。

10、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與自閉癥兒童問題行為的關系。

11、敘事性心理聯(lián)合團體沙盤游戲治療自閉癥兒童的療效及對其與家屬心理健康的影響。

12、針刺治療兒童自閉癥的臨床觀察。

13、中國大陸自閉癥干預方法研究綜述。

14、積極行為支持對自閉癥兒童攻擊行為的個案研究。

15、電腦輔助教學提升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學科技能的研究綜述。

16、自閉癥兒童社交機器人干預研究述評與展望。

17、逆境中的生長:一例自閉癥兒童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18、mecp2轉基因食蟹猴所表征的類自閉癥行為及種系傳遞。

19、用心了解你的世界——自閉癥譜系兒童“半私密”空間形態(tài)研究。

20、基于場景理論下的自閉癥兒童康復治療交互動畫設計。

21、基于應用行為分析法的自閉癥兒童認知訓練app設計。

22、自閉癥兒童家庭實施親職教育的需求和長效機制探究。

23、武漢市特殊教育機構自閉癥兒童教師工作體驗與信息支持需求的質性研究。

24、兒童自閉癥綜合干預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

25、自閉癥兒童社交障礙表現(xiàn)及干預。

26、5-羥色胺與自閉癥發(fā)生的關系研究進展。

27、自閉癥聾童手語人稱代詞異常使用的表現(xiàn)。

28、任務難度對自閉癥兒童視覺搜索優(yōu)勢顯現(xiàn)的影響。

29、面向自閉癥兒童的虛擬現(xiàn)實游戲設計與開發(fā)。

30、多矩陣式p2p益智游戲訓練在自閉癥兒童教育中的實踐應用。

31、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學對自閉癥兒童注意力影響的個案研究。

32、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類型及訓練策略分析。

33、自閉癥兒童錄像示范教學的研究及啟示。

34、國外自閉癥兒童早期干預研究進展。

35、自閉癥兒童支持性教育環(huán)境構建的思考。

36、自閉癥兒童家長的親職教育需求及策略研究。

37、自閉癥兒童眼神接觸訓練個案研究報告。

38、美國公共圖書館自閉癥兒童服務研究及啟示。

39、奧爾夫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同伴關系的影響。

40、最小生成樹腦網絡分析及自閉癥分類研究。

41、模擬游戲訓練對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障礙的影響。

42、自閉癥譜系障礙者的視運動知覺。

43、從肝論治自閉癥兒童睡眠障礙。

44、自閉癥患者麻醉及圍術期管理。

45、輔助生殖技術后代自閉癥譜系障礙發(fā)病風險的研究進展。

46、表情強度對自閉癥兒童面部表情識別影響的實驗研究。

47、自閉癥兒童家庭困境及應對策略——以南昌市m機構為例。

49、“積極行為支持”干預自閉癥兒童問題行為的實踐探索。

50、關于自閉癥譜系障礙學生社會融合教育的研究。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三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突破傳統(tǒng)教學,鍛煉學生的心理,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歷史學科心理問題滲透。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當代中學生賴以生存的社會、學校、家庭的客觀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升學的壓力,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溺愛,離異家庭增多帶來的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使中學生心理問題比以往更為突出。

一、當代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當今人們面臨的重大課題,有人預言心理疾病將是21世紀之患。有調查表明,當前中小學生中存在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比例相當高。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王極盛教授歷時多年,對北京500多個班、兩萬多名學生進行測試所得出的結果表明:當今中學生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如:由于現(xiàn)在獨身子女居多,父母整天以孩子為中心,過分關愛或溺愛孩子,往往致使中學生們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延伸到性格上,表現(xiàn)為自私、自大或自卑。當學習中碰到困難,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就表現(xiàn)出悲觀、失望,甚至退縮、意志崩潰、經不起挫折的考驗等。

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各門學科都應當擔負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當然歷史學科也不例外。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利用歷史教材和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豐富的資源,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學科中能充分施展其功能。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學科中的滲透。

一部悠久的人類歷史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歷史教學中我注意充分挖掘其有利因素,努力把握歷史學科教學的要求與學生心理需求的結合點,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開展“你說、我說、大家說”活動。

1.開展“開心一刻”活動。讓學生準備一個歷史故事、笑話、謎語,然后與大家一起分享。

2.開展“答記者問”活動。預先選定一位學生,由他面向全體同學,回答其他學生的提問,就猶如一場別開生面的“記者招待會”般你問我答。

3.開展心理知識小講座。例如:積極暗示的應用,自我激勵的六個步驟,積極心態(tài)與消極心態(tài)的區(qū)別等,可通過小講座、小訓練,培養(yǎng)學生心理教育的參與意識,提高其自我心理調節(jié)的能力。

(二)寓心理教育于歷史教學之中。

歷史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史論結合、古為今用等策略,充分利用歷史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獨立的個性。

1.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是情緒健康,而情緒健康的特點之一是自信、樂觀、有主見。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讓學生“親臨其境”,“融入”其中,體會古代繁榮的經濟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學習“元代的社會經濟和中外交往”時,我是這樣設計的:(1)老師導入: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元代,假如你是一位元代的公民,你會怎樣生活?(2)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示:假如你是皇帝、地方官、農民、商人、旅行家……你會怎樣做?)(3)學生交流:“皇帝”說:“我們是游牧民族,放牧的收入有限,應重視發(fā)展農業(yè)?!薄暗胤焦佟闭f:“我會注意發(fā)展人口,增加戶數(shù),鼓勵百姓多開墾田地,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薄稗r民”說:“我會多種植糧食、棉花?!薄吧倘恕闭f:“我會到大都經商,從事漕運和海運。”“旅行家”說:“我會到大都、泉州游玩,到歐、亞、非各洲旅行,去認識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并與他結為好友?!钡鹊?這樣一節(jié)課讓學生“經歷”歷史,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心中一股對祖國的熱愛,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形成健全的人格,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對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意志品質包括正確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時,我主要進行了以下教育:。

(1)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歷史是人創(chuàng)造的。在歷史課中歷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學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歷史名人為典范,如鄧世昌以不屈之精神抗擊日本;孫中山以不懈之毅力引領中國民主革命……讓學生找出自己內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對象,點燃學生立志的熱誠,建立堅定的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樹立學生接受挑戰(zhàn)的意識。當代中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困難,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就表現(xiàn)出悲觀、失望,甚至退縮、意志崩潰。曾經有一位學生看到歷史內容很多于是很煩,沒有堅持多久就放棄了,但他對古代的戰(zhàn)爭很感興趣。于是,我讓他去了解關于官渡、赤壁、淝水等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的史實,并教育他實力弱的一方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他們沒有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放棄希望,沒有悲觀退縮,這使該生真正從具體的事例中汲取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3.培養(yǎng)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能力。

在平時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滲透,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接受承受挫折能力教育,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去面對各種挫折,從而消除失落心理,增強適應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能力。

(1)充分利用歷史名人史事,教會學生正確面對挫折,百折不撓,英勇奮斗。例如:孔子為宣傳自己的思想,周游列國,處處碰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張騫出使西域,一百多人出發(fā),十幾年后,僅兩人而歸,仍然堅持的精神,等等。通過這些歷史上名人史事的學習,學生能從中受到感觸,進而增強對學習、生活挫折的抵抗能力。

(2)充分利用名言警句,激勵學生應對挫折。如:牛頓“如果你問一個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學得成功時,他會告訴你:跌倒了,爬起來,便會成功”;魯迅“偉大的胸懷,應該表現(xiàn)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命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自己的不幸”等,以及文學、歷史都可用的“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不是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等。

通過歷史知識學習過程中耐挫折教育的滲透,學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進而能勇敢地面對挫折、戰(zhàn)勝挫折。

在歷史學科中充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歷史學科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必須與時俱進,擔負起應有的歷史使命。歷史教師則要能動地開發(fā)學科與自身的潛能,推動歷史學科不斷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增強主編.現(xiàn)代學校心理輔導[m].上??萍嘉墨I出版社[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中國最強免費!],.

[2]林崇德主編.人際關系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德育,20xx,(1).

[4]劉軍.歷史教學的新視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5]初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法.開明出版社.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四

的圣人才可以說心里絕對的健康。因此現(xiàn)代社會沒有像孔子那樣心里絕對健康的人存在,有的只是心里相對健康的人。

現(xiàn)代社會對于心里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1正視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2正確評價和悅納自己3接受他人,善于人處4樂觀進取,反應適度5智力正常,人格完善6心里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是從為數(shù)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yōu)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由于注重文化教育,而忽略心里健康教育。導致大學生心理發(fā)展不成熟,情緒不穩(wěn)定,面臨一系列心理問題,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基本是由90后大軍組成。我們生活在改革開放成效階段,享受著改革開放的帶來的成果。但是父母忙碌的工作,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的90后不得不獨自去面對這個信息社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沒有人指導教育。這就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的現(xiàn)狀--知識文化高度發(fā)展,心里健康的滯后。

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心里問題主要有:1不能正式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情緒不穩(wěn)定。每個人都會遇到某些困難或挫折,這可能是一次考試沒考好,可能是別人的批評。心里健康的同學會很快走出來,心里不健康的同學會陷入消極的情緒中不能自拔,不能面對現(xiàn)實,情緒反應過激,有的會自暴自棄,甚至自殺或者殺人。例如深圳大學學生楊倩因為犯錯被老師批評而跳樓自殺。所以我們一點要善于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學會面對現(xiàn)實,使自己的情緒保持在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冷靜面對才能解決問題2情感戀愛問題。戀愛是青年男女的一種正常的心里現(xiàn)象。大學生戀愛很正常,只要不影響學習工作,沒人會反對,但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有一個正確的愛情觀。有的是因為從眾心理,看見別人平日出雙入對,自己也想戀愛一番。有的是因為好奇心里,只是對戀愛感到好奇,想體驗一番而去戀愛。有的是游戲心里,為了派遣空虛,尋找刺激,無視戀愛道德。更有甚者有著殉情心里,不能正確對待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愛情至上。一旦失戀,可能自暴自棄,甚至可能輕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所有戀愛時要有一個正確的戀愛觀,不要因為寂寞而去戀愛,順其自然,尊重愛情,懂的放手。3人際關系問題,大學是一個從家庭生活向社會生活過度的一個階段,我們不免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就是同學,舍友之間的關系,最容易反生矛盾也是發(fā)生在兩者之間?;蛟S是一句無心的話,或許是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造成兩人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所以我們要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懂得禮讓,尊重他人,真誠待人。

每一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都不能在社會上獨自生活,學習生活上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和支持。因此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學會與人溝通變得至關重要。人際關系是人生的巨大財富,是我們打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

我是一個隨和的人,只要想和我真誠交朋友的人,我都會以真誠去對待。因此我也有一群不錯的朋友群,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有困難互相幫助,遇到問題互相理解,遭受挫折互相鼓勵,拉一把。所以我的人際關系還算不錯,不過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在朋友交往中,特別是好朋友間,我比較喜歡開玩笑,扮演“丑人”的角色,經常說一些開玩笑的挖苦的話語。有的朋友能理解,打鬧一下就算了。但有的朋友會誤解,導致我們的友誼受到影響,甚至對我產生厭惡感。還有就是在朋友間我會表現(xiàn)得很活潑,很喜歡玩,但在人際交往的陌生階段,我卻表現(xiàn)得很“冷”。基本上從不主動聊天,都是比較被動,只有在被人搭話我才回應一兩句??赡芫褪沁@個原因,我的朋友大多數(shù)是同班同學。對于不是經常見面的朋友,我也很少和他們聯(lián)系,有的只是在網上聊聊天,或者過年的時候聚聚,這也導致我們的關系疏遠。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想一個人靜靜,對于朋友的話語表現(xiàn)得不耐煩。這些都是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我或多或少地損失一些朋友,影響我和朋友之間的友誼。

針對以上問題,在我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會努力地讓自己變得自信,活潑些。不管是不是陌生的人,也主動去聊天,努力去交多點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際關系;和好朋友交往中,也會開開玩笑,不過會把握好度,該開玩笑時,就笑笑。對于什么朋友,在什么場合能開玩笑有個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不會一句玩笑話取得反效果;對于很久不見的朋友,我會多點和他們聯(lián)系,多點聚會,一起吃個飯,保持友誼的長久。每個人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只要我們時刻記住人際交往的原則:真誠,交換,平等,尊重。我們就能妥善處理好我們的人際關系。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五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

在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利益格局差距加深。隨著急劇的社會變遷引發(fā)的心理的心理問題也逐漸增多。隨著中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適齡青年都有機會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時大學生們也漸漸走出了“棟梁之才”的神話,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而是更多地承受著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1)我們無法忘記2002年轟動全國的“清華大學劉海洋硫酸潑熊事件”(2)也同樣對2004年云南大學馬加爵事件殺害同宿舍四位同學的事件記憶猶新。。.。.。.。.這一系列的事件留給世人的是無盡的警醒和反思。此類的案例在高校中絕非個別現(xiàn)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問題,值得社會的共同關注。

因此大學生心理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關注,高校學生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迫在眉睫。

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程中,從小受溺愛或過度保護的人,性格孤僻、內向或暴氣的人不易合群,就難以適應生活的變化,在孤獨感,無助感的折磨下,個別容易產生抑郁。

明確,學習方法的布適應或所學專業(yè)與自己的學習興趣、思維方式相抵觸的一些原因,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明顯滯后,甚至面臨留級、休學等現(xiàn)象。

受到壓抑,抑郁等情緒的困擾。當今大學生相對一部分為獨生子女,經常在父母的身邊,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享受到家庭的溫暖,金人大學后,情感產生波動??释P愛和友情,苦悶、孤寂、煩惱等情緒。

域、不同的興趣愛愛好、不同的生活習慣等造成的差異使得一些同學對人際交往產生了心理戒備,甚至形成封閉的心理。對人際交往的期望越高,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猜忌、戒備心理也越重,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也就越來增重。封閉與交往的沖突,也是當前一些同學產生失落和自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提高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的方法。

提高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外界的支持和鼓勵,個人、家庭、學校和社會。

首先,學校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理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心理科普宣傳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得大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積極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以引起大學生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覺要求。

學生很強的感染力,能發(fā)揮調節(jié)心境、陶貽情操、愉悅身心、造就性格的功能,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圍,有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果。在廣泛的結伴、交際與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從而心理品質的健康發(fā)展。

學生能在廣闊的生活空間盡情的施展天賦與才華,增強競爭意識;奮發(fā)進取。

其次,企業(yè)也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

最后,大學生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主要還是靠自己。

識。學習文化技能,是為了將來在社會上立足,打下堅實的基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心理沖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到一些挫折和困難而妄自菲薄,過低地低估自己。而應當把“自尊、自強、自信、自立、自制、自愛”作為自我認知的具體指標,從而客觀地認識自己。充分認識自己,正確估價自己。

難和挫折,大學生要想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就要不斷提高自身抵抗挫折的能力,保持健康向上夫人心理,提高心理素質,要正確面對挫折并主動適應和戰(zhàn)勝它。

待人善于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幫助,相互學習。

質,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6、四是要有健康的情緒體驗,提高情緒調節(jié)與控制的能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2篇《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2000字論文參考》,希望可以啟發(fā)您的一些寫作思路,更多實用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六

隨著從傳統(tǒng)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心身疾病越來越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關注。1993年who組織了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個城市的全球性合作研究,結果顯示綜合性醫(yī)院就診患者的抑郁癥和惡劣心境發(fā)生率為12.5%。國內調查顯示:農村和城市的綜合性醫(yī)院門診患者中心身疾病占到21.39%和33.2%[1,2]。以抑郁為例,它具有發(fā)病率高,篩查率低,危害重的特點。醫(yī)生篩查抑郁心境障礙的能力卻很有限,即使在歐美等重視心理治療的發(fā)達國家也只有46%的醫(yī)生初步具備這樣的能力[3,4],其危害重是不言而喻的。在who對于抑郁診斷標準當中涉及到行為學方面表現(xiàn)就有如情緒惡化、食欲下降到自殺等11種之多,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生理功能退化和生活家庭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老年人群成為一個心理障礙的高發(fā)人群。這種心理障礙從失落感、生活態(tài)度消極到性格改變易怒、多疑、焦慮、沉悶等,更為嚴重到自殺或者傷害他人。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許多以軀體不適為表現(xiàn)的疾病,這其中一部分可以從病理生理學中找到病因,另一部分,也是非常容易使人忽視的就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的軀體疾病,它們具有器質性病變的表現(xiàn)或者確定的病理生理改變。公認的有心血管內科的冠狀動脈痙攣、消化內科的應激性潰瘍、皮膚科的神經性皮炎和斑禿等,并且越來越多疾病的診斷逐步向心身疾病靠攏。在2005年的美國精神病學雜志(americanjournalofpsychairy)中richardmayou等強烈建議在新的一版精神疾病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即dsm-v)中將更多的軀體化疾患分解為人格疾患和情感疾患,即在評估時將其放在第一軸和第二軸上[5]。

老年人腎上腺皮質功能、垂體功能等生理功能下降,使得他們對應激的處理能力明顯遜于年輕人,行動緩慢,活動范圍變窄,接觸外界的機會減少;另外老年人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有困難,和年輕人有“代溝”出現(xiàn),特別是目前計劃生育時期的子女均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隨著他們結婚生子、自立門戶、在外地工作的幾率增加,逐步形成了一個“空巢老人”的群體,這些老年人在生活上的無助、對子女的思念等正常的情緒反應都會使得他們心理障礙的發(fā)生率大大增加。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強調“內省”,使得中國人不善于表達,這也使得老年人遇到負性事件不習慣向人傾訴,不善于化解,長期保持這種狀態(tài)必然會影響到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導致心身疾病的發(fā)生。一些日常生活的負性事件作用于個體,由于個體的素質原因,對負性事件產生消極的認知和評價,繼而出現(xiàn)負性的情緒反應和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表現(xiàn)為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負性調控,產生一些靶器官的損害,這就是“素質—應激”的概念。正如selye所陳述的那樣,“問題不在于發(fā)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對待它”。

要積極地維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必須要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應該教會老年人如何去對待生活中的這些負性事件??梢詮囊韵聨追矫婵紤]這個問題。

老年人應有意識地投身于有利的環(huán)境中去,比如多去開心熱鬧的場合,交談時選擇輕松愉快的話題,觀看喜劇性娛樂性的電視節(jié)目等。

2參加社會活動,重新步入社會。

從原來工作崗位上退離的老年人一般會有一種失落感。如果能夠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和責任性工作,尋找一個過渡期,從群體之中得到安慰,會非常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維持。這種重新社會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3參加老年大學和學習班。

適當?shù)奈幕顒邮沟美夏耆四鼙3置艚莸乃季S,及時了解外界的信息、年輕人的思想狀況,更加全面的接觸社會,使得他們覺得也在跟著時代的步伐,不至于產生“是社會的累贅”、“已經老了”等消極的認識。

4進行體育鍛煉。

良好的身體狀況和良好的思想狀況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進的。老年人對自己身體狀態(tài)的評價往往是從一兩件體力活動事件開始的,比方說上幾層樓,爬多高的山,如果能夠在這些方面始終保持著合適的充沛的體力和精力,必然會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評價,良好的心境由此產生。

5加強對子女的宣教。

老年人最為盼望的晚年生活之一就是能享受到和兒孫晚輩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但是正如前述,現(xiàn)代社會父母兒女經常呆在一起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因此應該教導兒女們要盡自己所能縮小和父母的距離,增加和他們的接觸機會,比如經常打打電話,遇到傳統(tǒng)節(jié)日回家探望一下等,這些都是增加老年人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通過以上途徑,為老年人尋找合適的社會定位,讓他們盡可能地擺脫不良心境的束縛,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是全社會的責任。

2余健.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4,1:16。

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范本篇十七

摘要:本文在體育舞蹈的概述基礎之上,從調節(jié)情緒功能、促進審美功能、健全人格功能三方面分析大學體育舞蹈的心理健康功能,重點探討大學開展體育舞蹈的實施策略,主要包括高效整合體育舞蹈課程內容、創(chuàng)建大學生體育舞蹈社團、注重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三方面,旨在通過本研究為相關人員做出一定的借鑒參考,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大學;體育舞蹈;心理健康功能;實施策略。

體育舞蹈作為高校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高校改革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并且受到廣大教育者的普遍關注。同時,體育舞蹈憑借運動性與藝術性并存的鮮明特征,符合當前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需求,深受大學生的青睞與喜歡。大學體育舞蹈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情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均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全人格。由此可見,開展大學體育舞蹈則顯得極為重要。對此,本文以大學體育舞蹈為主要研究內容,對其心理健康功能及實施策略做出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1體育舞蹈的概述。

體育舞蹈是體育活動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在基本體育項目的基礎上適當性的融入舞蹈藝術動作。從整體上來說,體育舞蹈具體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摩登舞群(探戈、維也納華爾茲、快步、狐步)、拉丁舞群(倫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1]。體育舞蹈在肢體表現(xiàn)的基礎上,通過音樂旋律的引導,展示難度不同的肢體動作或者造型,由此展示出體育舞蹈的內在情感藝術特性。體育舞蹈具有多重特征,即標準型、欣賞性、競技性。首先,體育舞蹈的標準性主要表現(xiàn)在體育舞蹈的舞步標準規(guī)范方面,現(xiàn)階段,我國體育舞蹈組織根據(jù)其動作難度的不同將其具體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銅牌、銀牌、金牌;其次,體育舞蹈具有欣賞性特征,表演者需要穿著一定的服裝,在音樂伴奏下,將風度、體態(tài)等外在要素很好的展現(xiàn)出來,以此來進一步提升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xiàn)力;最后,體育舞蹈具有競技性特征,舞者需要嚴格按照體育舞蹈的規(guī)范要求進行,與此同時還需要彰顯舞蹈的美觀度[2]。

2.1調節(jié)情緒功能。大學體育舞蹈具有調節(jié)情緒的心理健康功能,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產生積極良好、正面樂觀的情緒,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人在面對客觀事物時所產生的第一反應則是情緒,體育舞蹈活動是客觀載體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其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則是人們客觀心理的需要。換言之,體育舞蹈活動開展與人的情緒需要存在必然聯(lián)系。因此,學生在體育舞蹈活動參與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心理滿足感,從而出現(xiàn)高興、愉悅、成功等積極情緒,豐富學生的心理活動,帶給學生個體成功愉悅的滿足感,促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效率。2.2促進審美功能。大學體育舞蹈具有促進審美的心理健康功能,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體育舞蹈集合多種元素于一身,如體育、舞蹈、藝術、音樂等,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較來說,體育舞蹈更加傾向于藝術方面,其中所蘊含的藝術氣息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審美情緒,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3]。例如,華爾茲具有流暢灑脫的特點,探戈給人抑揚頓挫之感,快步給人輕快激揚之感等等,通過這些肢體動作的表現(xiàn)在帶給欣賞者視覺沖擊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對體育舞蹈的欣賞水平,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2.3健全人格功能。大學體育舞蹈具有健全學生人格的心理健康功能,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在體育舞蹈項目的進行過程中磨練自身品質,形成堅韌不拔的精神。若想在體育舞蹈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擁有扎實穩(wěn)固的基礎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具備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以便可以在高強度、長時間的體育舞蹈運動中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同時,對于處于大學期間的學生來說,其要面對學業(yè)、工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通過體育舞蹈的學習可以有效釋放大學生的負面情緒,對其心理壓力的緩解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3大學開展體育舞蹈的實施策略。

3.1高效整合體育舞蹈課程內容。高校要以體育課程、藝術課程為載體,高效科學的整合體育舞蹈課程教學內容,精準定位體育舞蹈課程,明確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大學體育舞蹈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對此,高校要營造良好的體育舞蹈課程學習氛圍,將體育舞蹈納入大學課程教學體系中,為其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促使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朝著規(guī)范性、目標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高校要尊重大學生在體育舞蹈課程開展中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個性不同開設華爾茲、恰恰、斗牛、快步等具體體育舞蹈課程,學生則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喜好進行自主選擇,滿足其自身全面發(fā)展的客觀需要。3.2創(chuàng)建大學生體育舞蹈社團。高校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自我能力的平臺,創(chuàng)建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體育舞蹈社團,引導學生自覺主動、有目的的進行體育舞蹈活動,從而切實有效的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此,高校要從思想認知中明確,如果僅僅通過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方式來進行體育舞蹈教育,難以保證體育舞蹈取得其預期實效,這就需要在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基礎上,發(fā)揮大學生社團的優(yōu)勢,及時彌補體育舞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將此看作是大學體育舞蹈教育的延伸與拓展,使得學生的體育舞蹈能力得以發(fā)展。3.3注重激發(fā)學生體育舞蹈參與興趣?,F(xiàn)階段,在當前大學體育舞蹈課程教學過程中時常會存在男女生比例失衡的現(xiàn)象,即女多男少,以及學生在體育舞蹈舞伴的選擇中也會出現(xiàn)經常性更換舞伴的情況,難以從根本上提高體育舞蹈教育的水平和質量。首先,高校要積極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引導學生明確體育舞蹈對其自身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體育舞蹈的參與興趣,使得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個人素養(yǎng)在體育舞蹈練習中得以發(fā)展。其次,在學校的公告欄、宣傳欄加強對體育舞蹈的有效宣傳,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與體育舞蹈活動,確保大學生的體育舞蹈舞伴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最后,要加強對大學生體育舞蹈基本技能的教育訓練,鞏固大學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成果,提高體育舞蹈教育訓練實效性。此外,高校要逐步完善體育舞蹈訓練反饋機制,在元旦、校慶、藝術節(jié)等節(jié)日中開展表演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體育舞蹈能力的機會,使得學生的表演欲望得到滿足,并將此看作是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舞蹈的重要驅動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舞蹈體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高校要在充分發(fā)揮舞蹈體育的調節(jié)情緒功能、促進審美功能、健全人格功能的基礎上,以當前大學體育類課程、藝術類課程為依托,高校整合體育舞蹈課程教學內容,注重對學生體育舞蹈參與興趣的激發(fā),創(chuàng)建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體育舞蹈社團,為學生體育舞蹈實踐能力的強化提供平臺。同時,大學要借助節(jié)日活動不定期展示學生體育舞蹈訓練成果,完成高校課程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凌云.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xx,7(15):104,106.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