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精選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5:05:52 頁碼:14
2023年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精選16篇)
2023-11-19 05:05:52    小編:ZTFB

總結是我們內心成長和進步的見證,也是對過去時光的珍視和紀念。總結應當具備客觀性和公正性,避免夸大和歪曲事實。以下是幾篇經典總結范文的摘抄,以饗讀者,也希望能激發(fā)大家的寫作靈感。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一

例文: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道德思想,歷來亦為人們所稱頌。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說的是仁人志士憂慮國事先于天下人,享受安樂則后于天下人。這是北宋著名宰相范仲淹提出的道德思想。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是我國古代社會優(yōu)秀的傳統道德思想。戰(zhàn)國時,屈原忠于楚國,卻受到讒言陷害而被楚懷王流放。他為楚國的命運與人民的不幸而深感憂慮,在所作的《離騷》里,表達了深厚的憂患意識。在唐朝,詩人杜甫身經安史之亂,住無定所,食不果腹,嘗盡了國破家亡的辛酸與顛沛流離的痛苦,在所作的“三別”、“三吏”等詩里表達了憂國憂民的深厚感情。

在南宋,陸游生當南北分裂,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雖然自己位卑官小,卻不敢忘記國恥國憂,在所寫的大量詩篇里,深深地表達為國分憂、渴望北伐中原的愛國之情。直到臨終,還作《示兒》詩說:死去原本知道一切都是空,只是深悲中原還未收復!一旦朝廷收復了失地,你在祭祀時一定要告訴你的父親!與范仲淹一樣,屈原、杜甫、陸游等人的憂國憂民思想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是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傳統道德思想,值得后人發(fā)揚光大。

這是一篇發(fā)表在《關心下一代周報》上的文章,是一篇較好的議論文。但從應試作文的角度來看,還有不足之處。

(1)養(yǎng)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的美德。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事關重大就成了論點了。

(3)對應試作文而言,最好用中心論點作標題,以利重點突出,先聲奪人。

1、議論文的開頭一節(jié),文字要短,好象“鳳頭”,小而漂亮。800字的應試議論文,第一小節(jié)用字不超過80字。

2、在第一小節(jié)點明中心論點即可。千萬不要第一段就展開論證,有話放到下文說。

例文第一小節(jié)就較好。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

樂而樂”被人稱頌,表明了作者的觀點。至于為什么被人們所稱頌,那是下文所要論述的話題了。

1、議論文的結尾同樣要短小。

2、呼應開頭,重申中心論點。經過中間幾節(jié)的論證說理,到這里中心論點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說服力。例文最后一節(jié)就寫得較好,既呼應開頭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是傳統美德”,又提出要“要發(fā)揚光大”的觀點,深化了文意。

1、議論文的結構除了首、尾兩節(jié),其余都稱為主體部分。

2、主體部分一般分為2——3段,以三段為佳,如果分段太多,就顯得筆力分散。

3、主體部分分為三段,每段屬于一個分論點,三段就是三個分論點,即文章從三個方面來分析論證中心論點。

順序:重新排序的理由:唐朝擺在前,宋朝排在后。第一個分論點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第二個分論點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古代仁人志士都具有的美德。這樣安排,邏輯聯系合理、有序。

4、經過刪改合并,例文形成如下格式:

(1)首段:提出中心論點。

(2)第二段:分論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是傳統美德。

(3)第三段:分論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是古代仁人志士都具有的美德。

(4)結尾:重申中心論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要發(fā)揚光大。

5、考試作文(應試作文)字數要求不少于800字。同時,議論文寫作也要求解決“為什么”和“怎么辦”兩個問題,從上述結構來看,一、二兩個分論點僅解決了“為什么”問題,“怎么辦”問題并沒有涉及,因此有必要增加一個分論點。因此,在主體部分,還要增加一段。增加的第三個分論點可以考慮這樣寫:中學生要努力養(yǎng)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的美德。這樣一來,例文的主體部分就由這樣三個分論點組成。

(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古代仁人志士都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在下之樂而樂”的美德。

(3)青年學生。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二

對比,是將論據中截然相反的兩種情況進行比較。因為比較的雙方形成鮮明的對照,互為襯托,所以,這種方法特別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質,具有很強的論證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對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橫比”,一種是“縱比”。“橫比”是把同一時期的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例如《變味的善良》的正反論證:

2008年奧運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奧運,舉國歡慶,氣氛火熱,圣火傳遞,同一世界,同一夢想。但是,不和諧的色彩也玷污了奧運火紅的火炬、綠色的橄欖枝。據報道,8歲孩童用55天時間完成抵京“馬拉松式”賽跑;10歲孩子捆綁雙臂在激流中前行;8歲女孩在父親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達首都北京……這些行為引起中國甚至世界媒體的關注,其中不乏外國媒體以此對中國奧運的詆毀。不實評論需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認,這是“畸形奧運熱”。我們舉辦一個理性的奧運,就需要理性的行為作支撐。熱情由火熱的激情變?yōu)榀偪瘛?/p>

再如《贊犧牲精神》的正反對比:

太原工學院副教授欒弗,歸國定居的年輕女科學家趙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縣無機輕體板材廠女青年郭秀蓮與王竹平等人,為社會建設甘愿犧牲一時一已的利益直至個人生命。

“縱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的不同情況作比較。往往講到一個地區(qū),一個單位的發(fā)展形勢,群眾生活過去與現在的變化,使用的就是這種對比方法。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三

1、學會使用比喻、引用論證。

敢為人先。

古人云:“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先于人,眾必非之?!蔽叶纺懗浞凑{,便是“敢為人先”。

因為敢為人先,我們把平庸踩在腳下,揚起理想的風帆,迎擊人生的驚濤駭浪,以海明威筆下老漁人的膽魄與堅韌,駛向成功的彼岸,成就美好人生。

因為敢為人先,我們不怕科學探索道路的坎坷崎嶇和滿布的荊棘,也無視愚昧和偏見的怪笑,終于,我們帶著欣慰的微笑看著一項項新發(fā)現和新發(fā)明給人類帶來的福祉。

因為敢為人先,我們不懼失敗的威脅,不懼舊勢力的強勢阻攔,自覺擔當了革故鼎新的重任,促進了國家的強大與民族的繁榮,將落后與貧窮留在了過去。

敢為人先精神在歷史的天空熠熠閃光。

1975年的哈佛校園,一個年輕的學子舍棄了令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世界名牌大學的學業(yè),他邁著堅定的步伐,從這里走出,走向他的夢想,去開創(chuàng)他的微軟帝國。此時,有同學的挽留,有師長的惋惜,有父母的怒罵,也許有目光短淺者視之為瘋子。這所有的一切他都毫不在意,因為他知道機遇稍縱即逝,因為他懂得沒有敢為人先的精神而只是墨守著“升學—就業(yè)”的常規(guī)是不會走向卓越的。恰恰是這樣的念想讓他從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首富,他就是——比爾蓋茨。

16世紀末羅馬百花廣場上烈火熊熊,一群身穿黑袍的愚夫張牙舞爪。烈火中用智慧的目光凝視遠方的人是你嗎——喬爾丹諾.布魯諾?你這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的智者曾用你那能穿透重重迷霧的聲音將哥白尼的日心說傳遍歐洲,使西方的天空出現了真理的光芒。敢為人先使你在烈火中涅磐為捍衛(wèi)真理的勇士,也使科學掙脫了教會的束縛。

社會制度的革新也少不了敢為人先的精神。沒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就沒有百日維新,就沒有中國變革封建制度的肇始;沒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就沒有要把幾前年的皇帝趕下臺的辛亥革命,就沒有中國民主革命的開始;沒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就沒有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社會主義革命,就沒有今天富強的中國。

迎春花為何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在春天最早開放,它是春的使者。

鷹為何受到人們的敬仰?因為它在天空中最高處盤旋,它是英雄的象征。

啟明星為何萬眾矚目?因為它是最早出現在東方天空的星星,它開啟了光明。

這些無不在昭示:要敢為人先!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人之一世,殊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滿了種種荊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猶狂風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臟。百世滄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狹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氣消沉;萬古曠世,又不知有多少內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萬劫不復的深淵……面對挫折,我們不應放大痛苦,而應直面人生,縮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伴L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面對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于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由此看來,面對挫折,我們不應過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陰影中不能自拔;面對挫折,我們不應整日浸泡在悲傷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對挫折,我們不應長期頹廢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縮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選擇。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結果將不堪設想。

劉備面對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無法釋懷,放大痛苦,結果在痛苦中做出錯誤決定,貿然出兵伐吳,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劇??杀杀?/p>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古人已經為我們做出了太多的榜樣,也留下了太多的遺恨。在現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社會里,挫折無處不在。若因一時受挫而放大痛苦,將會終身遺憾。遭遇挫折,就當它是一陣清風,讓它從你耳邊輕輕吹過;遭遇挫折,就當它為一陣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讓它在你心中擊起驚濤駭浪;遭遇挫折,就當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顆塵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淚,就足以將它淹沒。

比喻論證就是利用自然事物或自然現象中與中心論點的相似特點來論證中心論點。要注意的是一定是自然物或現象本身具有與中心論點相似的特點,否則弄巧成拙。

1、我突然有了一種感覺: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fā)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地方太擠了,而掩蓋廢墟的舉動又太偽善了。(余秋雨《漫步臺城》)(這段用祖母和老者來作比議論闡明的是不要掩蓋廢墟。作者聯想到了祖母和老者,通過評價他們沒有皺紋和白發(fā)的不可思議,說明自己的思想。由于利用了形象來說理,很自然地讓讀者認同他的觀點。)。

2、巍峨的高峰上沉默的松樹,在大雪壓頂的時候,凜冽的寒風狂野地掠過,那些秀于森林,筆直地企圖凌云的枝干最先被折斷。而那些彎曲的枝干卻承受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積蓄著蓬勃的生機,未被寒風積雪所摧毀。這就是低調的力量。

3、小草為了報答春風喚醒自己的厚愛,用蒼茫的綠色裝點繽紛的世界;飛鳥為了報答藍天賜予自己的蔚藍長空,用靚麗的歌喉高頌無私的情懷;河流為了報答大海容納自己的胸襟,用永遠的奔騰訴說自己的感激。要懂得報答。

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海?!盾髯觿駥W》。

6、逆境能壓倒弱者,也能造就強者。在逆境中同困難搏擊,能磨練意志,強化毅力,提高才智,培養(yǎng)崇高品德。青松之所以能在風暴的襲擊下傲然挺立,是因為它是在與風暴和雷霆的搏擊中生長起來的;溫室里的花朵之所以一遇風霜就枝零花落,是因為它們從未經受過風霜雨雪的考驗。鋒從磨礪出,逆境造強者。不磨不利,不煉不純,不錘不堅。

道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先驅者披荊斬棘開辟出來的;鋼鐵不是從地下直接挖出來的,而是在熊熊的大火中熔煉出來的;老練的舵手是在與大風大浪、激流暗礁的拼搏中闖出來的;英雄戰(zhàn)士的鋼筋鐵骨,都是從艱苦卓絕的境遇中鍛煉出來的。

逆境有如煉金爐,困難恰似磨刀石。逆境之所以能夠造就強者,是因為它迫使人們去斗爭,去鍛煉;去求索、去提高。要戰(zhàn)勝困難、艱險、災難而改善處境生存下來,就必須成為強者,否則就會被逆境吞噬。強者,只有強者,才能在逆境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沖出逆境,改造逆境。(逆境成才)。

7、你見過山谷吧,它的周圍是高高的群峰,而懷抱中卻無比的深沉空闊,因而才容納了高山溪流的大小流水,沉積下肥厚的沙石泥土,孕育出森森萬木,茫茫菽麥,花香鳥語,大自然的萬千氣象盡在其中,這就是虛谷的妙處。

“滿招損,謙受益”。人也應該虛懷若谷。人有謙虛的品質,才會發(fā)現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的長處,激起強烈的上進心,去取長補短,永不停息地追求進步,永不滿足地探求知識,古今中外眾多杰出人物,哪一個不具有謙虛的美德呢?(說“謙虛”)。

8、我們知道:一棵樹,根只有深深扎入泥土,樹才能巍然挺立,風吹不倒,雪壓不垮,酷旱不死;根,只有發(fā)達廣布,樹才能有充分的水分、養(yǎng)料,發(fā)展到枝繁葉茂,婆娑多姿。所以深根廣布,正是參天大樹的挺立這本,生命之源。因此,我想到了打好基礎于成就事業(yè)的重要性。

基礎的東西,對事物的發(fā)展壯大是至關重要的。它是進取的動力,是事業(yè)的基石,是通往理想的階梯,是未來成功的前提條件。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未來的一鳴驚人的演奏家,那么現在你就得不厭其煩地反復彈練那一個個單調乏味的音符,先練就嫻熟的指法。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未來的書法名家,就請你先練好那一點一橫一撇一捺,由楷書而行書,由行書而草書。反之,現在不打下深厚的基礎功底,一揮筆就想寫出行云流水,龍飛鳳舞的草書,其結果必然是毫無韻味風致,只能是信手涂畫而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準確、恰當地引用名人名言、警句俗諺、成語典故,既能使文章文采亮麗,又可使議論說理深刻厚重,極具張力。

名言警句有的樸素自然,情真意濃,如“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

有的含蓄雋永、意味深長,如“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泰戈爾)。

有的富含哲理,意蘊深刻,如“不經過磨難的逃避是輕佻的”(傅雷)。

恰當的引用說理,能使文章大氣、文雅、豐滿,文采洋溢。如:

1、一篇題為《張揚個性炫出自我》的文章有這樣一段議論:

——恰當的引用議論,準確、精練出地展示出莊子、李白、岳飛、毛澤東等人的個性特征,為“張揚個性、炫出自我”的主旨提供了極其厚重有力的佐證,延展了文章內核,深刻了文章意蘊,提升了文章品位。

2、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獲;幸福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回憶;幸福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幸福是什么》)。

(引詩用典是用詩句、典故直接表現話題的多重內涵,展示話題豐富的文化信息,也顯示作者廣博的閱讀層面和開闊的視野,進一步展現作者的才情所引詩句不僅形象詮釋了幸福的多重含義,展示了學生的閱讀寬度,還使句子有書卷氣。)。

3、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碧拼笪膶W家韓愈也曾說過:“業(yè)精于勤。”這就是說,學業(yè)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

4、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人贊美和尊重。渴望贊美是每個人內心里的一種最基本的愿望。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yōu)點得到別人的認同與尊重,哪怕這種渴望在別人看來似乎帶有點虛榮的成分”

信他,抑或自己。

裹身于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穿棲在信息交織如網的時代,面對每天如潮涌的語言。

我們該相信誰呢?信他,抑或自己?

有人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有人說,應當耐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還有人說,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俯首是春,仰首是秋;月圓是畫,月缺是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行走在歲月的流年中,我們應該相信自己,同時也要聽取別人的意見。

相信自己,我們可以立一方碑基,在人生的行程中。相信自己,即使在風浪翻滾的怒濤中,我們仍然能把握自己生命的航船,準確駛向遠方的港灣;相信自己,即使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地,我們仍舊可以開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門?!白咦约旱穆罚寗e人去說吧?!钡∵@句話不正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人生風雨兼程,成功和失敗同在,積極與消極共處。無論悲喜傷痛,都要堅守自己,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方能在這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準確地點擊自己輝煌燦爛的明天之網頁。

相信自己,并不意味著排斥別人;相反,相信自己,而是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波蘭不是有句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漆黑的海上,海輪不僅要遵循羅盤的指向,它還需要海上燈塔的導航。人生亦如此,沒有誰可以一意孤行地走向成功的巔峰,他人的意見有時如登山的拐杖,支撐著你前進的腳步。

聽取別人的意見,方能集思廣益,兼收并蓄,最后創(chuàng)造出輝煌燦爛的宏偉事業(yè)。

當然,聽取別人的`意見,絕非相信一切人。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應當耐心地傾聽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人生如秋風吹皺悠悠歲月,飄落幾多惆悵,幾多感嘆。行走在星轉斗移的人生之旅,切勿一意孤行,也無相信一切人。相信自己,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才是風雨人生路,逍遙任我行的法寶。

相信自己,坐觀庭前花開花落,閑看天上云卷云舒。

聽取別人意見,坎坷人生道,多一份坦蕩情懷。

相信自己,聽取別人意見,方能在榮榮枯枯的歲月棧道上,一路奔放,一馬平川。

1、閱讀下面的詩句,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心靈的燈。

在寂靜中光明在熱鬧中熄滅。

——冰心《繁星》。

請根據自己閱讀詩句所體會到的意境與哲理,聯系現實生活,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詩句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很多人千里迢迢尋找隱居的武大師,期望能從武大師那里學到絕招。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fā)現大師正在挑水,他挑得不多。兩桶水都沒有挑滿。按照人們的想象,他應該挑得滿滿的。有人不解,問大師,大師回答說:“挑水之道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適中。”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四

所謂過渡句或過渡段,就是指在文章中用一定詞句和段落,承接或總結上面的內容,同時提示或領起下面的內容,使它們聯系起來,從而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轉入下文。在高考作文的評分中,由于閱卷時間有限,學生議論文中過渡句段設置的優(yōu)劣也就成為了作文評分的一個關鍵因素?;诖耍疚恼勔徽勛h論文寫作中的幾個過渡技巧。

承上啟下法。

承上啟下法是指在議論文寫作中過渡的句或段先緊承上文,用極簡的文字對上文進行小結,然后順勢轉換話題,迅速啟開下文。

例如,20xx年山東卷高考滿分作文《感謝挑錯》中寫道:感謝挑錯可使人在攀登之路上越走越遠,而拒絕承認錯誤,則會使人陷入泥沼。這段文字的前句結上,后句啟下,語句精煉,很好地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將上下文連綴成一體,銜接自然。承上啟下過渡技巧的應用,關鍵是承上句要簡潔精煉,不能重復上面內容;啟下句要迅捷明快,不能拖泥帶水。

意反轉折法。

在議論寫作中,常常會出現前后觀點相反或有差別的情況,這就需要通過轉折句來進行過渡銜接,以使行文曲折深進。

例如,20xx年山東卷高考滿分卷《敢把權威拉下馬》中有這么一段:然而,質疑權威并非魯莽的一律否定權威,面對個人認知與權威的不同,我們應謹慎思考,仔細推敲。此后,再評論權威對錯。作者前文重點寫“我們要質疑權威”,這里來了個“急轉彎”“質疑權威并非否定權威”,使論證不失偏頗,更加辯證。有時還會出現行文一轉再轉,文意一翻再翻的情況,那就需要使用多個轉折句來過渡銜接了。

無疑故問法。

一般情況下,有疑方需發(fā)問,但有時在議論文寫作中,為了銜接下文,明明無疑,卻故意發(fā)問,達到引人注意、掀起波瀾、轉換話題的目的。這樣的過渡可以是疑問句、設問句、反問句,也可以兼有。

例如,20xx年山東卷高考滿分作文《是誰奪走了我們清亮的眸?》中這樣寫道:是誰扼殺了我們的好奇心?是現實的裹挾,是家長的錯誤引導,還是應試教育的壓迫?在這個過渡段落中,作者先設問,然后用一個選擇問句作答,并不說出答案,而是引人思考,從而引起下文,不僅兼具設問和選擇問句的表達效果,還對上文作了一個相當有力和極為出色的收束。

假設推進法。

假設推進的過渡技巧在議論寫作中的應用,是指在上下文銜接處先緊承上文作一假設,隨后根據假設推斷出將要產生的結果,從而把議論推進一步,引向深入。

例如,在20xx年山東卷高考滿分作文《讓靈魂站立成樹》中有這樣一個過渡段:有才又怎樣,有知識又怎樣?如果不能擁有堅忍的精神,不能讓自己站立成樹,這所有的一切終會付諸東流,徒生一陣哀嘆罷了。這里,“如果不能擁有堅忍的精神,不能讓自己站立成樹”是承上而言的,“這所有的一切終會付諸東流,徒生一陣哀嘆罷了”是在上述假設成立后產生的結果,起啟下的作用,下文緊接著論述不能擁有堅忍精神的惡果,因為假設推進,上下文的銜接過渡非常自然。

遞進展開法。

在議論寫作中,為達到層進式議論的目的,往往需要通過使用遞進關系的句段來實現過渡,達到層層遞進、漸次展開的目的。

例如,在20xx年高考山東卷滿分作文《鏡愈明,鏡愈清》中有這么一段:明鏡之益,不僅于人,于國家更是一味苦口的良藥,而這些國家的明鏡,亦令人敬仰。這段過渡文字采用的就是遞進展開法,使用到了“不僅……,更……”的關聯詞,這是因為前后兩方面有輕重之分。遞進展開法使論證的層次更加清晰,加深了論證的深度,也使上下文銜接更緊、邏輯性更強、氣勢也更足。

列舉謬誤法。

在議論文寫作中采用列舉錯誤或片面觀點的方法完成過渡也是常用的方法,通過對錯誤或片面觀點加以剖析和否定,從而使自己的正確見解和論證更有力,達到“撥亂反正”的目的。

例如,20xx年山東卷高考滿分作文《天下興亡,我的責任》中的過渡段:也許,會有人慨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最后干脆閉上了眼睛,塞住了耳朵。這一過渡就是通過列舉某些人的某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錯誤想法來轉換話題,再通過對這些錯誤想法進行正確的解剖分析,從而把問題進一步引向深入,把論點闡述得更加透徹和全面,最終取得理想的論證效果。

因果深入法。

在議論文的寫作中,我們通常會采用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的方法來進行層次的銜接,如使用到“因為……,所以……”的關聯詞。

例如:20xx年山東卷高考滿分作文《心中有什么,便看到什么》的過渡段:因為這樣,我們更應明白,我們要把內心裝滿美好的事物,唯其如此,我們才能看到人間的美麗。在這個過渡段中,原因在前,承上文;結果在后,啟下文,先因而后果。因為因果關聯詞的存在,達到文勢一氣而下的目的。

除了以上的過渡技法外,在議論文寫作中還可以使用穿插引語法、取譬設喻法等等進行過渡。以上技法既可單用,也可混合使用,最終達到文章語脈聯屬,結構條理分明,語勢氣韻流動的目的。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五

議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兩種,如果從文章內容的邏輯關系來分析,議論文具體的結構形式可分兩大類:

a??v式: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

例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后,循序漸進的去論證,把道理逐漸展開,最后歸納總結。

例2。正反論證式:先提出論點后,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后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b。橫式:并列展開的論述結構。

例如:

有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后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后總結歸納;

有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后從幾個方面論證。

有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后綜合歸納出結論。

總之,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六

議論文是指以議論說理為主的文章,在高考中,作為寫作的一種主要文體,一直是學生們學習訓練的重點之一。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勝”,推理邏輯性強的議論文往往在高考中更能獲得高分。

應當說,議論文的寫作,總體上來講,可能它的難度顯得要比記敘文大一點。上句下句之間有一種什么邏輯聯系呀?材料跟觀點之間是不是有個嚴密的因果關系呀?好多同學這一方面好像水平不太高,注意得不夠。議論文很需要語言的連貫,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語氣很流暢地下去,把一個理講了,才能服人,但是不少同學那個語言疙疙瘩瘩的,不是很好。

議論文要以理服人,那么以理服人,人家怎么服你呀?覺得你這個理對他才服你,沒理攪理誰服你?怎么才能讓人覺得你的理對?你要用材料證明你的觀點,你的材料跟你的觀點之間必須有一種很嚴密的因果關系。你在用每一個材料甚至于你在寫每一句話的時候,你都要考慮:這個是不是能得出那個果來呀?因為什么什么所以什么啊,要考慮這個;我寫的這個跟因果關系能搭得上嗎?你要琢磨這個。打個簡單的比方,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或者兩邊加一角,或者兩角加一邊,角a等于角ap,角b等于角bp,ab等于ab,所以兩個三角形全等。你寫了這個,對證明這個結論就管用。我發(fā)現有的同學寫作文,我仍然用這個比方,角a36度,角bp71度,這玩意跟三角形全等有什么關系?沒關系,沒關系你寫它干嘛?咱們這個注意得不夠。議論文里面,這是一個問題。

咱們許多同學寫作文有一個習慣,給我一個觀點我立刻一個例子、兩個例子、三個例子,還有什么理嗎?沒了。有的同學再多,四個例子五個例子,只是寫成了證明文,沒有寫成議論文。論證論證,要論要證,你不論哪行?當然事實論證是一種方法,但是,僅僅是一種啊,你只用這個,不大容易使人服。我們有的同學一到寫艱苦樸素,張三艱苦樸素,李四艱苦樸素,王五艱苦樸素,所以我們要艱苦樸素。為什么所以我們要???你這個文章能讓人服嗎?要學會講理就是要變單純舉例為就例說理。就例說理,就是結合著這個例子,就著這個例子我來講一點理。咱們要學會掌握這種方法,例子舉完了,然后馬上我緊接著這個例子我來講一點理,使得這個例子更好地為證明觀點服務。而我講這個分析這個例子說的話,也是更好地為觀點服務,把這個例和理拴得緊緊的。要做到這一點,或者,我換句話來說,你們不是以例代理嗎?用例子代替道理嗎?怎樣就例說理。第一種方法,叫做假言因果法。就是說,用假設性的語言,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講出來,使得人們服你。先說一個例子,你聽一聽。歐立西為了發(fā)明一種新藥,堅持進行實驗,失敗了,總結教訓再干,一直實驗了606次,才獲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實驗次數命名的新藥606。我們有的同學寫到這兒可能底下就來,“由此看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應當說這個例子是能說,證明這個道理,但是覺得不夠。你為什么不對這個例子再進行一點分析呢?好,大家接著往下聽。“新藥的問世是堅持的結果。假如歐立西僅僅實驗一次,失敗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藥當然不會問世。就是他實驗了605次,失敗了以后不再堅持,也絕不可能有新藥的制成;正是因為他堅持到了最后,才獲得了最后的勝利。所以,可以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p>

你看看假如他僅僅實驗一次就停下來了,是不是假設,進行假設性的分析?那么,進行假設性的分析,它當然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大家要注意:進行假設性的分析,就是你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從反面來假設分析;你舉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從正面來進行假設。基本要求,因為它是假設性的,所以叫做假言因果法。是吧,用假設性的語言,這是第一個辦法。

第二個辦法叫做論據引申法。你舉了一個例子,是吧?這個例子是不是論據呀?由這個論據里面你可能看到了一定的苗頭,看到了某種苗頭,然后你就就著這個苗頭你給它引申出去,這是看出苗頭來了。而你由這個事例里面,你可以設想出某種結果,你就往那個方向引申一下。那么它跟假言因果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說區(qū)別在哪兒呢?就是這個例子里面,它已經有某種苗頭可以看出來了,剛才那個是不是完全假設,是不是?人家沒有停過,第一次沒停,到605次人家也沒停。下面要講的就是這個例子里面它有一種苗頭,好,現在先把這個例子說一說。

繆賢心胸開闊,他發(fā)現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為他出生卑賤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藺相如推薦給趙王,得以出使秦國。藺相如此去吉兇難料,雖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開得勝,若是此去非但沒有換回秦國的城池,連“天下所共傳寶”的和氏璧也被秦國奪走了,辱沒了趙國的威名,那么趙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殺了藺相如一個了事,連繆賢也將因推薦庸才之過而受到牽連。但繆賢并不懼怕這些,他識才敢用,非常信任藺相如,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毅然把藺相如推薦到趙王面前。若非出于對國事的關心,是難以做到的。

好了,這個例子,請看從這兒開始,“若是此去非但沒有換回回秦國的城池,連天下所共傳寶的和氏璧也被秦王奪走”,這個是不是出現苗頭了?這個璧丟了就不是假設吧?差一點丟,苗頭出現了,就此我來引申。假如這個璧丟了,倒霉的恐怕不只是藺相如了,是不是?你這個繆賢怎么把這個大草包推薦給我呀?必然除了藺相如要被殺,繆賢也要倒霉。繆賢沒有顧慮,是吧?推薦人才要出于公心,從國家利益出發(fā),不要考慮個人,一引申把這個道理是不是講得很清楚了?更能服人了,是吧?所以,第二種方法我把它叫做論據引申,就是它是有這個苗頭的,有這種可能性。

第三個方法,叫做例后解說法。這個例后解說法,怎么用?用在哪兒?要提醒大家。你舉了一個例子,當這個例子比較長的時候,可能你有一個擔心:對于這個事例的中心,別人認識會不會和我不一樣呢?你把它解說一下;二,同樣你舉的那個例子比較長了,可能你會有一個考慮,我這個例子跟觀點是個什么關系,別人會不會跟我認識不太一樣?或者覺得我這個例子跟我要講的觀點關系不那么密切。這個時候你來把這個例子解說一下,這個例子或者解說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解說這個例子跟中心有什么關系,在這個范圍內你解說一下。同樣用一個事例來說話。

從前有一種病,這種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導致人死亡,在當時幾乎是不治之癥。有一位化學家,也得了這種病。有一天他路過一個村子,村里的人聽說他有這個病,于是乎告訴他,我們這個村里面有一種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瘜W家聽了,照辦了,就去喝那個水,結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化學家就想:為什么這個水能救我啊?結果就是這么一個村子里的人們從來不曾想過的問題,促使化學家去研究,最后化學家發(fā)現水里含有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發(fā)現了芒硝的藥用作用。

大家聽到這個故事了,這故事的中心是什么,你清楚嗎?也許你想到一點。用這個想證明哪個觀點呢?好,下面往下聽,正所謂“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宋代張載語)古人的話,在別人沒有產生疑問的地方,你產生疑問了,你這就是比別人前進了一步了。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想了沒有,從來不想;化學家想了,發(fā)現芒硝了,說什么,正所謂“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宋代張載語)?!耙伞笔前l(fā)現矛盾的鑰匙,“思”與“學”是解決矛盾的方法,發(fā)現矛盾是解決矛盾的開端,“疑”便是“思”與“學”的“端”和“始”了。

一個人要善于質疑,善于質疑你才會去學,才會去思,最終可能才能解決問題。這兒講什么,善于質疑和學、思的關系,因為你善于質疑了,你才會去學,才會去思,還暗含著一個才可能得出一個最終結果。解說一下目的是為了說明這個。好了,這樣子這個例子就能很好地為中心服務了。

第四個方法,我把它叫做正反對比法。這個正反對比可不像學生那個作文里面,一個正面的例子,一個反面的例子,還是兩例子往這放在一塊。當然,免不了要舉例,因為我這說了正反對比,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我可能一個正面的例子,一個反面的例子擱在這里。但是,并不是擱在這兒就算數了,要對這個例子還要進一步進行分析?;蛘撸e一個例子,這個例子里面含有正反兩種因素,這個例子舉完了,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加以對照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跟你們說舉一個例子、舉兩個例子一對比就完了不是一回事。好,用一段文章來告訴你們。

孫臏與龐涓同出于鬼谷子門下。他們二人可說是精于謀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當孫臏來到龐涓任職的魏國時,龐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內心狠毒,多次向魏王進讒言,以致使孫臏被挖去膝蓋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轉到另外一個方面。而齊王聽說孫臏之才,不惜費盡心力,將孫臏請到齊國,委以重任。齊軍終于有了馬陵道之勝。例子是不是完了?想說什么,想說“好集體不會埋沒人才”?但是人家沒有就此而止,下面做對比性分析。要害在這兒呢。

同是孫臏,為何落得兩種境遇呢?就是因為他效勞于優(yōu)劣不同的.兩個統治集團。在魏國,龐涓只為私利,妒賢嫉能,魏王昏庸,偏聽偏信,而且缺乏識別千里馬的伯樂眼光。試想孫臏在這么一個集體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齊王任賢用能,身邊的臣子也不像龐涓那樣謀私,因而上下齊心,孫臏在此,可說計出即行,正得以充分發(fā)揮作用??梢姡眉w不會埋沒人才。你看看,如果僅僅是剛才這個例子,跟多了這個對于事例的對比性分析,你覺得效果怎么樣?是不是多了分析,說服力就更強了?議論文,議論文,你要議論,這就是議論。

順便再介紹另一種方法,這個不叫事例分析。同學們寫作文,還有一個習慣,喜歡引用名言名句。某某某說得好,說什么什么,說的正是這個意思,就完了。某某某這么這么說,他的這個說法不是證明了這個道理嗎,這就證明道理了。那么你要不要對某某某的話分析一下呢?要分析,不能簡單地引一下就完。簡單地引一下就完效果不好。給大家舉個例子說說。這個例子干嘛?告訴你,這個方法叫做披文示意。披露一段文字解釋它的含義。披露文字解釋含義在解釋含義過程當中,使得這一段話更有說服力,更能證明觀點。當然解釋意思本身也是在證明觀點,我給大家讀一個你聽一聽。

“常見有這種人,遇事總是自慚形穢。我認為,做人還是不要妄自菲薄?!庇^點出來了沒有?出來了。“俄國作家契訶夫曾經說過:“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無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我們有的同學寫作文,到了這兒,契訶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啊,完了。你能有說服力嗎?不行。好,你聽下面,人家有一句話過渡了一下,“天下人也是如此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間存在有能力、有風度、有才華的人們,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紛繁復雜,天下人更是多種多樣,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暗」窡o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價值,自有其自然選擇的位置,何必因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長成的,如果小狗們自輕自賤,縱使長成大狗,也會在自卑的壓迫下碌碌無為。何況,小狗的嬌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們望塵莫及的?!?/p>

大家聽出來了,是不是還是沿著契訶夫那個比喻的意思繼續(xù)延伸比喻下去的,是不是?下面再告訴你一個例子,就這一段話引用完了,有的同學用比較直白的語言就說,不是用比喻了,把這個道理也說出來了。

契訶夫曾經說過:“有小狗,有大狗,但小狗無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小狗,比喻那些初出茅廬的青年人,大狗則比喻那些有名望的老前輩。青年人應該尊重老前輩,虛心向他們學習,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正像契訶夫所說的:“小狗無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有些青年人把老前輩歷年言語作為金科玉律,哪怕是錯誤的言論,也不敢加以評論。這種做法只能使他們的思想凝滯,缺乏創(chuàng)造性活力。這種現象在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尤其明顯。老前輩的理論被奉為金科玉律,無人敢提出異議,而真正有作為的青年人向來是自信的,他們敢向科學權威挑戰(zhàn),在事業(yè)上取得了成就。因此,勸君不要妄自菲薄,應該有自己的主見。

你看這段是不是用比較直白的話,把道理說出來了,是吧?“不要自慚形穢,不要妄自菲薄,要有主見。”人家不只是說把名人的話一引就完。這種方法也該學一學,這會增加議論文的說服力。

比方說這個成語,濫竽充數。你們是不是腦子里邊馬上反應到那個南郭先生不怎么樣,湊數呢,不學無術,不求上進。但是僅僅想到這個行嗎?還有新的方面可以想。齊王能不能想到,比方講,齊王是不是冒充內行?他假如真正地懂音樂,一個樂隊里面那個嘰哩哇啦的聲音他發(fā)現不了,他的聽覺不敏銳,并不是很懂音樂,還是外行。好了,話題出來了,擔任領導工作的人要盡量使自己成為內行,不要僅僅靠權力去領導,要靠學識去領導。這個話題是不是出來了?好了,上百人的樂隊大家想一想看,是不是得有一個隊長吧?這個隊長為什么沒有發(fā)現南郭先生那個聲音吹得那么難聽?好了,用人不當,這個話題是不是又找出來了?領導干部要把人放到適合他的位置上去,讓他充分發(fā)揮作用,尤其不要讓那種不大負責任的人去負責某項工作。這個話題是不是又出來了?用人不當,不是說用南郭先生。你這個隊長不行,又有新話題了,比方說,從樂隊的其他竽手那兒能不能找到話題?也能找到,他南郭先生身邊的人是不是能聽出南郭先生吹得不怎么樣?好了,為什么不揭發(fā)?“報告隊長,這位南郭同志不怎么樣,混事呢。”不揭發(fā),混下去了,好了,老好人要不得,是吧?又有話題來了。我們需要的就是這個,要向多向去想去,去聯想。這個材料里邊能看出這個來,能看出那個來,你能看出來,看到一個新的,你這個作文絕對有新意了。但是同學們有的時候缺乏這個,從新角度去考慮。

第三個問題叫做不要端著金飯碗討飯。有好多同學手里端著金飯碗,這個金飯碗多值錢,但是他卻討飯:“老爺爺給點吧,太太給點吧?!蹦隳敲锤挥?。這里說的富有是什么?許多同學手里有理,沒有自覺地想到用。“老師,怎么說理呀?我不會,我哪來那么多理?”其實你手中理有的是。因此,怎么改變端著金飯碗討飯的現象?建議你把你手頭掌握的理,梳梳辮子,整理整理看看你有哪些方面的理,到考場上根據需要你來用。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說,你手頭有哪些理。

比方量變和質變的理,內因和外因的理,原因和結果的理,現象和本質的理,目的和手段的理……你們手頭掌握這么多理,梳理梳理,把它梳成辮子。到考場上,講這個事的時候,要說個什么理,講那個事的時候我要講個什么理,哪幾種理可以用上。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七

1、經典詩句。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盛情;。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灑脫;。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哲思;。

“撿來的鑰匙,打不開自己的門”的理性……。

前人將最寶貴的哲思與情感寄托在這輕盈曼妙、醇厚幽深的詩句中,是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的源泉。

2、名言薈萃。

闡明天地萬物之道理,探究世故人情之變化。言簡意賅,包羅萬象,盡在名家名言之中。

3、名典薈萃。

仔細想一下,我們會發(fā)現我們是生活在前人的經典故事的星空下,孟母斷織、望梅止渴的智慧,伯牙子期、臥薪嘗膽的志向,普羅米修斯的反抗,潘多拉盒子的災難,阿基米德的杠桿……人類文明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經典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種人類思考的結晶,燦若星辰。涉足典故的銀河,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4、名人小傳。

以人為鑒,正己明治的唐太宗;橫刀一笑,舍身求法的譚嗣同;。

在蕓蕓眾生中,他們是一座座豐碑。讀他們,我們能看到自己的渺小,更能體會到緋紅的未來。

5、藝術形象。

被現實不斷逼迫,最終完成反抗的林沖;。

對抗封建禮教,追求自由愛情的賈寶玉、林黛玉;。

一生不幸,孱弱消失的祥林嫂;。

個人奮斗,最終精神毀滅的祥子;。

卑微但善良的羊脂球、伽西莫多;。

倔強敏感,心靈高尚的簡愛……。

他們的命運雖來自文學創(chuàng)造,但卻濃縮了現實社會中每個人與生活對抗的影子。他們的風采足以令現實中的我們敬仰、反思。

6、時政人物。

汶川、玉樹抗震可歌可泣的一幕幕,感動中國的一群平凡而不普通的人,伊拉克戰(zhàn)爭的滿目瘡痍,日本教育興國的迅速崛起……發(fā)生在身邊,而又發(fā)人深省;新鮮,而又有力。這些同樣是我們值得深入開掘的富礦。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八

所謂層進式,即在提出問題或亮明觀點后,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一層深入一層地去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或論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得出明確結論。針對新材料作文,可以采用五字結構式:引,即引述所給材料,材料特別短的可以照抄,長的要進行精煉概括,并根據立意角度有針對性地引述;提,即在引述材料后,對材料進行精要分析,然后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議,即圍繞觀點展開議論,緊扣材料進行分析、論證觀點的正確性;聯,即由此及彼聯系自然與社會,采用例證法、對比論證法等再次分析論證觀點的正確性;結,即總結全文,得出結論或再次申明觀點。運用這一模式時,應特別注意恰當使用過渡句或過渡段,使各部分之間過渡自然,銜接緊密,語意連貫,不突兀。

【示例一】。

我看中國式“壟斷”(北京一考生)。

當然,中國的這種獨攬確有讓人深思之處。有人擔心,長久的絕對優(yōu)勢會使這個項目的競爭減弱,失去活力。其實,體育上的獨攬可以自然地讓人想到經濟生活中的一種現象——壟斷。體育不過是近百年來才發(fā)展起來的運動,比之于那卷帙浩繁、碩果累累的經濟學,則略顯淺幼。所以,將體育的長影投射到經濟活動這面鏡子上,也未嘗不可。

從資本主義世界的跨國公司到社會主義的國有經濟,壟斷都不可或缺。美國的'飲料行業(yè)曾被可口可樂獨占鰲頭,中國的經濟命脈至今也仍被少數國有企業(yè)掌控。可是,飲料行業(yè)依舊繁榮,中國經濟照樣騰飛??梢?,壟斷并沒有讓競爭消失,不論內部還是外部。內部,你永遠不可能消除職工之間的業(yè)績比拼;外部,你永遠不可能消滅你的假想敵。所以這并不能讓我們高枕無憂,永遠沒有失去活力的理由。

中國式“壟斷”并無過錯,何不讓我們安享這份榮耀呢?

這是一篇標桿范文。文章之所以被定為標桿范文,除見解獨到、議論深刻外,考生運用層進式結構行文,使得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給閱卷老師以審美愉悅。

所謂“中心論點+三個分論點+結論”式,即在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論點之后,文章的主體部分用三個分論點從不同角度去論證觀點,最后得出結論或再次強調觀點。運用這一模式時,應特別注意:中心論點的提出應緊扣所給材料的意旨,不能偏離材料;三個分論點的確立,要圍繞中心論點且各有側重,分論點可以是并列關系,也可以是遞進關系,但前后不能發(fā)生沖突;另外,分論點的議題絕對不能大過中心論點。

例如,20xx年高考廣東卷作文要求考生以“回到原點”為標題寫一篇文章,一考生在文章開篇提出中心論點“回到原點”之后,主體部分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三個分論點——回到人性善良的原點、回到靈魂無瑕的原點、回到心靈單純的原點,在就三個分論點講道理與舉實例相結合分別進行分析論證后,結尾處再次強調觀點:回到原點吧,去聆聽我們生命最初的聲音。

這種“主體并列式”結構能讓文章層次十分清晰,且較容易掌握,因此頗得考生青睞。但要注意的是,正是因為結構的相似性,要拼的就是素材和論證語言了,所以,同學們還得在這兩方面多下功夫。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九

相比較而言,一段內的文字結構如何安排常常是大家頭痛的問題,通常會出現以下錯誤。

1、用大段大段的敘述代替論證,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文體不明,詳略不當,沒有目的的信口開河。

2、空洞乏味的議論,缺乏必要的事實支撐,車轱轆話繞來繞去,論述膚淺無力。

3、雖能注意有事例有論述,但卻是水是水,油是油,沒有分析,論點就如同生硬地貼在論據上面的標簽,缺乏說服力。

那么如何做效果才好呢?可以這樣做:

1、主體段每段要有段首句,作為本段論述的分論點,開宗明義,點明本段所重點論述的問題及主要觀點。

2、針對論點選擇合適的角度合理剪裁已有的事實論據,要求指向性強,重點突出,有力證明段首分論點。

3、分析事實論據,著重挖掘論據與論點之間的一致性,使論據與論點之間的結合更緊密。從而有效地構建論據與論點之間的聯系,使論據鮮明有效:

4、總結論述,使段內結構形成總分總結構,結構嚴謹周密。

如果主體部分每一段都按照這種結構來寫,那么主體段之間就構成了相似的排比段,整篇文章必然渾然一體,文章會更有蓬勃的氣勢。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論據敘述的角度,要針對論點,進行剪裁,同一素材,因論點的不同,側重點一定不同。

例如有一則典故“洛陽紙貴”是這樣說的晉代的左思,相貌丑陋,口吃嚴重,他在成名前先后學習過書法、琴術,終是一無所成,這也引發(fā)了其父的不滿,認為自己的兒子一無是處。左思后來潛心學寫文章,構思十年,在室內廳前走廊甚至廁所,到處都掛上紙筆,每得佳句,便隨手記下,廢寢忘食,最終寫出《三都賦》,洛陽城里的人搶著抄寫,引起紙價上漲。后來“洛陽紙貴”就成為了一個有名的典故,用來贊譽佳作有名,風行一時。

這則論據如果要用來論述勤奮的重要性,可以選擇左思從一無所長到成就名作《三都賦》,歷盡十年艱辛這個角度。具體的可以這樣寫,左思寫《三都賦》時,在室內廳前走廊甚至廁所,到處都掛上紙筆,每得佳句,便隨手記下,廢寢忘食,終成名作。如果要論證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就可以選擇左思在潛心學寫文章前曾學習書法,又攻琴術,但都沒有成功,這個角度可以說明培養(yǎng)人才重在發(fā)掘其內在潛質,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左思文章千古卻相貌丑陋,口吃嚴重,這個角度可以去論述人無完人,重在有內涵的道理。這則材料還可以論證要善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可以從左思父親的角度,把左父對少年左思的評價與成年左思的成就做對比,否定其父的做法,從而說明要善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從事物間關系的角度,左思《三都賦》的轟動,引起了洛陽紙價的上漲,可說明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也可從上漲紙價的商人談起,談機會的重要,要善于抓住機會??傊?,選擇論據論證論點,要選擇最切近論點的角度,剪裁最能支撐論點的部分,進行論述。

2.論點與論據之間要有針對性的論證過程,使之結構嚴密,水乳交融。

例如“做真實的自己”的一篇文章。主體段為兩段,分別選擇了李白、莊子兩個事例,這兩段就可以這樣寫:

做真實的自己審視的是自己的內心,擁有的是赤子情懷???,那位對月舉杯,高聲吟誦的李白,縱然滿懷遠大的志向,身處長安城內,但心中的憤懣何處抒發(fā),那不是真實的李白?!鞍材艽菝颊垩聶噘F,使我不得開心顏!”真實的李白回來了,浪漫瀟灑,放蕩不羈,能使貴妃磨墨,力士脫靴,嘯帶三分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這就是李白,真實得不摻一絲雜質。

李白審視自己的內心,做回了真實的自己,便省去了勞身之苦,古之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酒仙之名傳千古,詩仙之名流百世。

真實的自己不需太多修飾,你就是你。看,那極冷眼的莊子,池邊釣魚,前方是清澈的河水,后邊是一國之君的臣子請他拜相,莊子不加修飾,直言不諱不愿為政所累,只愿像淤泥中曳尾的烏龜一樣自由自在的生活。這就是真實的莊子,不向名利妥協,一心追求逍遙自在。于是莊周化蝶的美麗傳說被后人傳誦,逍遙游成為后人自由灑脫的人生理想。

說莊子冷眼一點也不過分,一國的宰相他都看不上眼,但后人卻一直很尊崇他,莊周不加任何修飾的真實印刻在后人的腦海里。

一篇議論文,寫好每一個主體段,主體段之間采取正反對比式、層層推進式、并列式等關系模式,使段與段之間具有很強的邏輯關系,就會取得論點突出、嚴謹充實的表達效果。

總之,文章主體段寫得好與壞,決定了文章是否充實、是否有說服力。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強調文章的開頭要寫得好,要先聲奪人,要給讀者眼前一亮之感,但實際上如果不想給人繡花枕頭做表面文章的壞印象,還必須要扎扎實地寫好文章的主體段,讓你的文章經得起品讀,優(yōu)秀得貨真價實!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十

1、標題(題目)。

2、開頭提出論點:簡述材料,引出論點(啟示、啟迪、告訴我們、說明了、讓我明白了等)。

3、論證過程:設問句(或其他過渡句或過渡段)過渡,引出理由。(如“我們?yōu)槭裁凑J為……,有如下三個方面的理由”)。

4、論證過程:提出理由(分論點)(分論點間角度應不同,層次不能重復,證據或性質或時代或范圍要有區(qū)別;證據要典型、精當,可舉例、可比喻、可引用、可對比等;分論點間的結構可并列、可層進、可對照、可分總或總分、可綜合運用多種結構形式)。

其一……(分論點、證據、分析、評議)。

其二……(分論點、證據、分析、評議)。

其三……(分論點、證據、分析、評議)。

5、論證過程:可進行辯證分析(常用詞:誠然……但是……/雖然……但是……/固然……)。

6、結尾:結論(解決問題,提出方法,照應開頭等)。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十一

文章的“標題”,又稱文章的“題目”,它是文章的標記,與文章的主題、立意有緊密的內在聯系。正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以“標題”有“文眼”的說法,也可以說,文章標題就是文章的主體、立意、問題、話題、內容之“眼”。文章標題的擬制就是對文章主題信息、文章內容的微縮。俗話說,“題好一半文”,題目擬得恰當,可以收到“妙筆點睛”“慧眼傳神”的效果,它對于確保整篇文章的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1、準確鮮明。

標題應緊扣材料與文章內容,一目了然,決不能作擺設,更不能讓人摸不著頭腦。在給材料的作文中,文題須切合材料的內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話題。標題的準確與否,與審題正確與否密切相關。

2、新穎生動。

標題應不落俗套,讓人耳目為之一新,激起閱讀興趣。的題目與文章的立意、構思的角度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構思才會擬出巧的題目,反之亦然。所謂“題好一半文”即是此意。例如:《陽光總在風雨后》、《把腳印留在泥濘上》、《撥開天空的烏云》、《穿過泥濘走向成功》、《來自天堂的問候》等等。這樣的標題把握住了題意,簡潔醒目,震人心魄,信息含量多。

3、簡潔凝練。

標題應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給人廣闊的聯想空間??梢锰N含哲理性古詩文、名句做文題,如《泥濘·腳印》、《相見時難別亦難》、《陽光總在風雨之后》、《不經風雨那見彩虹》、《滿招損謙受益》、《禍患常積于忽微》、《我心中,你最重》、《張開雙臂,選擇博愛》、《這是我的選擇》等。

4、含蓄雋永。

標題應含義豐富、耐人尋味,又富有啟發(fā)性。例如:《走過人生的泥濘路》、《不見風雨,那見彩虹》、《月下西廂》、《明月高高掛在天上》、《我寄愁心與明月》、《山的那一邊》、《這個冬天我真的好冷》等等。這些題目,富有內涵,給人想象,耐人尋味,余味無窮。

5、緊扣文體。

雖然同一標題可以寫成不同的文體,但大多數標題還是能體現出一定的文體特征的,如明明是寫記敘文,擬成議論文的題目,那么就文不對題。

議論文型:《成功在于磨難》、《誠信,讓世界充滿陽光》、《選擇永恒》、《崇高的心靈選擇——談悲劇之美》、《遭遇挫折,超越痛苦》、《談骨氣》等等。這些題目就不宜寫成其它文體。

記敘文型:《一個“死囚”的無悔抉擇》、《哥,你是撿來的嗎》、《繼承人的選擇》、《有關相信自己與聽取意見的故事三則》等等。這些題目就不宜寫成其它文體。

6、有文采。

好的標題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澀難解,簡潔流暢而不繁冗呆滯,新穎出奇而不平庸俗套,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文學色彩就顯得特別重要。如《帶著誠信上路》、《傾聽心靈的鐘聲》、《月若有情月長吟》、《心星點燈》、《理解是路愛是橋》、《生命豈能被痛苦占據》、《讓心明亮》、《在那飄雨的季節(jié)》、《烏蓬搖夢到春江》等等。這些題目,文學色彩濃厚,富有詩意,能激起人們無限的想象。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十二

南宋詩人盧梅坡在《雪梅》中寫道:“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闭垖徸x出這幾句詩的內涵,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不得抄襲或套作。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狈磸驼b讀,細細品味,你就會覺得盡管梅花飄香,雪花潔白,可詩人似無意盛贊這寒冬中的梅花與白雪,他只不過是借梅雪爭春來表達理趣——告訴我們人各有長,亦各有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揚長避短。

題目要求我們“審讀詩句內涵,自定立意”,就詩句的內涵來看,作文立意限定性比較強,基本上是圍繞人之長短或萬物之長短來確定。因此這個材料作文不太符合現行材料作文的命題精神。盡管如此,只要準確地把握詩句的內涵,還是能寫出好的文章。

就同學們寫的情況看,主要問題還是材料缺乏,要么是一個論據寫盡全篇,要么是泛泛而談。因此,還是要求同學們多讀書,多積累材料,多寫隨筆。

一個農民買了刀,又買了斧。刀心里悶悶不樂地問主人:“既買刀,何買斧?”

“有時候用刀,有時候用斧?!敝魅撕芷届o地回答道,“各有各的用處,刀有時候不如斧?!?/p>

斧也心里不悅,問主人:“既買斧,何買刀?”

“有時候用斧,有時候用刀?!敝魅艘廊黄届o地回答,“各有各的用處,斧有時候不如刀?!?/p>

刀、斧都不理解主人的話,心里疙瘩著。

劈柴這天,主人問刀:“你可以來試試嗎?”

刀看著粗大的大木頭,趕緊搖了搖頭,站到一邊,看著斧輕輕松松地劈完了木頭。

割莊稼這天,主人問斧:“你可以來試試嗎?”

法國生物學家居維葉注意到,大自然給了食草動物兩條善于奔跑的腿和兩只善斗的角,就決不會給予它尖利的牙齒和銳利的爪子。而有著尖牙利爪的食肉動物則決不會生出兩只角來。食肉類和食草類它們各有短長,二者不能兼得。

清朝詩人顧嗣協寫過這樣的詩:“駿馬能歷程,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迸qR各有其長,舟車各有其短。

唐太宗李世民,認為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為栱角。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p>

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后的一次慶功宴會上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響,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边@是劉邦對自己奪取天下成功經驗的總結。其實,劉邦不僅重用"三杰",而且注意把各方面人才,不論出身貴賤,都吸引到他身邊。例如:蕭何是縣吏,張良是貴族,陳平是游士,樊噲是狗屠,韓信是混子,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灌嬰是布販??芍^三教九流,他都量才錄用,各盡其長。因此,他謀臣如林,猛將如云,終于成就了統一大業(yè)。

馬謖,才氣過人,有一定的軍事理論知識,是個不可多得的參謀人才。建興三年,諸葛亮征南中,馬謖為其獻計:“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敝T葛亮采納馬謖的計策,七擒孟獲,平定南方。馬謖還曾獻計離間魏帝與司馬懿,為蜀漢暫時除卻一心腹大患。

但馬謖精于戰(zhàn)略,拙于戰(zhàn)術,劉備就向諸葛亮說馬謖“不可大用”。然而,諸葛對劉備的話不以為然。建興六年出軍祁山,令馬謖為先鋒,與魏將張合戰(zhàn)于街亭,為合所破,士卒離散。街亭之敗,不僅使蜀漢遭到重創(chuàng),斷送了首次北伐,也斷送了一名優(yōu)秀的參謀人才。

街亭慘敗,從表面看是馬謖無能所致,而實質上是諸葛亮用人不當所致,是用人之短所致。

“既生瑜,何生亮!”

空氣中久久地回蕩著這不甘心的怒吼。周瑜自恃才高,目中無人,卻步步讓諸葛亮占盡先機,他的自尊不允許他這么做,于是選擇了嫉妒和想方設法地與之斗爭與陷害。無法包容他人的他因此江郎才盡英年早逝??上胂耄荑と粲杏凶灾鲿趺礃幽??他可能要學習諸葛亮的長處,以補己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我們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要學會取人這長,補己之短,而不是一味的怨恨。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集天下萬物之長于一身只能是空想。上帝給了食草動物兩條善于奔跑的腿和善斗的角,就絕不會給它尖銳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世間的事,亦是如此。孟子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鼻宄娙祟櫵脜f也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駿馬能歷程,耕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矮,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時用,慎勿多苛求?!边@些都表明了世間事不會十全十美,所以人要正確、全面地對自己有一個估量,然后借助他人之長,讓自己更強大。荀子曾在《勸學》中說過:“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币彩乔笪覀內∪酥L,補己之短。

如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缺點,并且好好地面對它,想出方案來解決。千萬個理由終究是抵不過一個具體方案的。然后,要善于發(fā)現他人的長處去學習來彌補自己,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并不斷學習,不要像周瑜一樣發(fā)出“既生瑜,何生亮”那樣的感嘆。另外,要學會揚長避短,用自己獨特的魅力讓自己更趨于完美,掩蓋你的缺點。

人不是圣賢,總歸是有很多缺點,但可以不斷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張凌宇)。

點評:文章很好地運用了材料,論證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觀點,只是后面的“如何”寫得倉促。

這個世界上沒有擁有華麗羽毛的黃鸝,也沒有擁有婉轉歌喉的孔雀,沒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边@世間每一個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但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人亦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只有彌補了自己的劣勢,克服了缺點,你才會獲得成功。

在nba里應怎樣定位一個優(yōu)秀的后衛(wèi)呢?首先他要有詹姆斯的霸氣,還要有科比的柔韌度,視野起碼得有基德那樣寬廣,當然動作還要像白巧克力那樣具有觀賞性,而能做到這一切的只有一個人:喬丹。喬丹創(chuàng)造了nba史上最輝煌的戰(zhàn)績,被稱為“無冕之王”。但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人也有巨大的缺點。喬丹曾公開承認自己的三分球技巧很差,在nba只能排到百名以外;同時,他也有些太愛表現,“我的一意孤行有時就會使隊伍陷入一個很被動的境地?!彼傅貙γ襟w笑了笑。

看,連喬丹都有自己的劣勢,那我們這些“下圣人遠矣”的人又有何必洋洋得意、目空一切呢?所以說,人不要為自己的一技之長而得意忘形,只有克服自己的不足,才能笑到最后。

記得有一句話說得好: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在于它長的那一根,而在于它短的那一根;成功不在于你如何展示自己好的一而,而在于你如何改善自己差的一面。姚明即是如此,他在初進nba時因為其身高上的優(yōu)勢而被給予厚望。但姚明并未沉浸在鮮花與掌聲中,因為他明白自己的缺點:動作不夠靈活,體力不足,而且罰球命中率很低。姚明沒有去回避這些,他勇敢地面對并去彌補自己的不足,甚至在訓練結束后還加罰幾百個罰球,并進行體能訓練。終于,姚明扳回了劣勢,成為了我們的驕傲。

楊瀾,這位當紅的主持人在過去面對自己的缺點更是堅決。當時的楊瀾正如日中天,深受觀眾追捧與喜愛。但令人大為震驚的是,楊瀾此時突然急流勇退,作出了要去海外學習攻讀博士學位的決定。深究其因,原來正是楊瀾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知識面不夠寬廣,主持風格過于單一。楊瀾沒有沉浸在一時的勝利中,而是清楚地認識成功的本質在于改正不足,揚長避短,不斷進步。當然,這個決定果然改變了她的人生,她留學回來后,再創(chuàng)輝煌,迎來了自己事業(yè)的又一顛峰。

因此,同學們,一時的勝利不算什么,只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并努力去改正,成功之花才會長盛不衰,你的人生才會與眾不同。(姜儀)。

點評:文章充分占有材料,論證分析比較細致,語言也比較流暢。

一個成功的人,他一定懂得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充分展現出來,充分利用起來,揚長避短,腳踏實地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奮進。

林肯是揚長避短的典范,一方面,他對自己可以做到揚長避短,另一方面他對別人也能做到揚長避短。

林肯相貌丑陋,無論是競選州議員,還是競選總統,這對他而言都是一個劣勢;但是每次有人以此為話題攻擊他時,他都能借機展示自己的智慧與幽默。比如——他跟史帝分生·道格拉斯一起競選總統,在進行辯論時,道格拉斯指責林肯是個兩面派,有兩張面孔。林肯聽了之后,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如果我有兩張面孔,我還會情愿帶這一副嗎?”他的勇于自嘲,立刻贏得了臺下不約而同的叫好。憑借這種揚長避短的才能,林肯成為美國總統。

可是,后來他不得不接受新的挑戰(zhàn)。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了,林肯按照傳統的所謂“完人”的標準,選了幾位無缺點的將領,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每一位無缺點的將領皆被打敗,后來,林肯總結教訓,認識到選拔將領不能只求無缺點,因為不可能有人是絕對完美的,所以,他把嗜酒貪杯但有獨特軍事才能的格蘭特任命為總司令,在當時情況下,格蘭特的軍事才能是十分難得的,而嗜酒貪杯是次要的,完全可以經過誘導不至誤事,林肯揚長避短,知人善任,極大地爭取了南北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

在《田忌賽馬》中,齊王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賭注。孫臏通過認真分析,把他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時,讓田忌用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用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三場比賽完后,田忌一場不勝而兩場勝,最終贏得了千金賭注。孫臏也因他的揚長避短之計,取得田忌的信任,并被推薦給齊威王。

當今社會無論我們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時,更需要有對客觀事實的了解,要有自知之明,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魏雙)。

點評:一個關于林肯的材料,從兩個角度來運用,全面地論證揚長避短的道理,寫得很自信。

有人說,人生如同一場戲——若真是的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人們爭先恐后地演繹著自己的故事,為世界的美麗奉獻著自己的精彩。然而自己選擇什么角色,在這個角色身上是否放出耀眼之光,不是看別人有多大能耐,而是要看自己如何把握,能夠展現到什么程度。

把握好自己命運的關鍵就在于不斷完善自己,而完善自己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揚長避短。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大多數一生鮮嘗成功之果,我想,這恐怕與不懂得揚長避短不無關系吧!

說起來,周瑜可謂一個典型。周瑜一生戰(zhàn)功顯赫,尤其在赤壁創(chuàng)下了兵家一大輝煌,但卻最終落了個悲慘下場,臨終前發(fā)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細細一想,他的悲劇不是沒有原因:首先,周瑜沒有以正確的心態(tài)對待比自己才能高的人。如果他不是以嫉妒之心陷害諸葛亮,而是俯下身去吸取對方的長處的話,人間或許又會多出幾段佳話,其實周瑜在與諸葛亮的較量中,以己之短比人之長,逐漸埋沒了自己的優(yōu)點,使自己越來越自卑,從而產生了嫉妒心理,并最終把自己推向了墳墓。假使他繼續(xù)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并努力用到極致,或許吳國會因他而一統天下,他也功成名就,不會落個英年早逝的下場了。周瑜這兩個方面的失誤,不得不令我們深思,特別是我們身處在競爭者時代里,揚長避短更顯得尤為重要。

怎樣才能做到揚長避短呢?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其實,高祖劉邦就是一個典范,劉邦從一介布衣登上天子之位,不在于他有天下無人能及的智慧,而是在于他會揚長避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劉邦不如張良,錢糧管理不如蕭何,攻城掠地不如韓信。他沒有三位大臣的長處,這是他的短處,但他善于用人,“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這是他的長處了。

總而言之,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深懂揚長避短內涵并付諸實踐的人,才會是真正的王者。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十三

申論文章首先是議論文,是對某個議論對象,提出見解或主張并說明理由,使讀者信服的文章。其次是議論文中的政論文,是從政治和政策角度分析和評論當前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的議論文。它形式多樣,范圍廣闊。

進一步做如下說明:

1、政論文是議論文的一個分支。既然是議論文就應該就論點、論據、論證。要有論點,還要以論據論證之。論據通常情況下可以分為兩種: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

2、政論文要有說服力。文章都要論證有力,說服有力,就要有無可置疑的道理或事實依據。但是論證不足恰是很多考生文章的致命問題!

3、政論文的角度是政治的角度。政治的最大特點是公共性,簡單的說就是站在公眾的立場,而不是個人或者某個利益集團的立場來寫文章。絕大部分官方評論都可以說是政論文。

4、政論文沒有固定形式,是具有開放性的。文無定法,政論文的寫法是各式各樣的。很多考生一提到寫政論文就以為是寫作用、危害等這些虛的東西,不能寫對策,這是一種很呆板僵硬的看法。政論文中也可以寫對策,嚴格地說,策論文本身就是政論文的一種。

政論文一詞從來沒有在國考和聯考中出現過。在公務員考試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出要寫政論文的是2007年廣東省的考試:

這篇文章的標題決定了這篇“政論文”的主要內容。文章主干部分應該說清楚兩大問題:新時期的農村文化建設為什么必要?又為什么緊迫?為什么必要呢?因為它很重要,因為它值得去做。為什么緊迫呢?因為農村文化建設有很多問題,并且問題非常嚴重?,F在清楚了,這篇文章主要要談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作用和當前存在的問題。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后,就知道這篇文章應寫成綜合性的評論文,而不能寫成策論文。但其中也可以寫對策,只是篇幅應該相對少一點。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十四

策論文,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文章的正文部分要以對策為主。策論是從漢代以來就有的說法,現在申論考試中也是廣東省的命題最喜歡用這個詞。

2009年廣東。

要求:措施全面,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

2010年廣東。

要求:措施全面,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

策論文需要注意三點:

1、以寫對策為主不等于只寫對策,也要適當的分析問題、闡述理論,只是這些東西不能作為文章主干。

2、以對策為主也不等于羅列對策,要做到有策有論,即對策都要有相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

3、有的題干沒有要求寫策論文,但是文章的正文部分要寫對策。比如2006年國家考試的題干中有“就我國政府如何提高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寫篇文章”的要求。如何提高能力就是對策。

單純的要求策論文在2007年以后國考、聯考中已經很少出現了。盡管如此,無論什么文章,對策都可以作為文章寫作的一個部分,不同的是所占文章的篇幅不同,策論文中對策的篇幅多一點,其它的文章對策篇幅相對少了很多。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十五

正文的寫作無非需要注重論證技巧和論證語言兩個方面。

只有通過講道理,使論點旗幟鮮明,都使讀者清醒的認識文章在提倡什么反對什么。而論據通過分析,才能夠揭示其中所蘊涵的道理,說明其與論點的聯系,使論點與論據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論證技巧在此發(fā)揮的作用則巨大無比。

有部分教師將論證方法歸為10種,分別為:1、因果分析法2、假設分析法3、意義分析法4、論據引申法5、例后解說法6、正反對比法7、比較分析法8、披文示意法9、點面分析法10、辯證分析法。在大部分語境下,一段樸實無華的語句的確沒有華麗修辭包裹的語言來得更加具有效果。同樣的,文章的論證,也要依托多變的論證技巧來避免出現那平淡地敘述所帶來的平凡到平庸的論證效果。

有這樣一則故事:五只青蛙來比賽爬高,面對高墻,圍觀的青蛙不停地說:“太高了!太高了!”結果有四只青蛙“知難而退”,卻有一只耳聾的青蛙爬到了頂點。第二次爬更高的墻,圍觀的青蛙不停地為它們打氣,那四只青蛙獲得了成功,而那只耳聾的青蛙卻面對那艱難的目標摔了下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能否戰(zhàn)勝困難,心態(tài)是很重要的因素。

這個故事是某篇文章中的一處論據。雖然哪怕最后一句話不添上,多數人也能理解這個故事的寓意,但是這句話對于此寓意的分析絕不多余,更是必不可少。透過故事提供的現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及其所蘊含的意義,從而證明論點提出的看法和主張的影響、價值、效果等本就是“意義分析法”的獨特魅力。它或許揭示的僅僅是人所共知的淺顯道理,但是對本論據乃至整篇文章都有“點明中心”的效果。論證技巧的效果可見一斑。故而,學生對此當加緊探究,學習并靈活運用如此技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昂貴的汽車也要動力才能跑,再獨特的生物也要食物才能活。一種觀點,一個道理,希望讀者能接受,“說清”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這個觀點這個道理并不深奧,是淺顯乃至盡人皆知的,這時候的“平實”就有可能變成“淡然無味”。用樸素的語言宣傳一個樸素真理固然很好,但能用精彩的語言宣傳一個樸素的真理將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政工師論文范文及寫作指導篇十六

著名哲學家王爾德說:“我時常追隨父輩的腳印,結果卻迷失了自己?!贝_實,在如今日新月異的世界,只有大膽出格,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有中國“零售大王”之稱的馬云說:“背對萬人馳行,自然萬里獨一?!彼矣诖蚱瞥R?guī),勇敢創(chuàng)新,采用新的運營模式。堅持用“倒立”的觀點看人,使“淘寶”旗下的“阿里巴巴”在初出茅廬時就超過老牌勁敵ebav網,他本人更是名利雙收。獨特與出格的思維使他成功了。國家如此,公司如此,個人亦如此。余秋雨常常吸收新異奇特的想法,從另類的角度看問題,并將之融入作品中,所以,他的文章使人讀來有一種超脫與明澈的感覺……可見,只有敢于出格,獨樹一幟,不為生命中狹窄的“巷口”所局限,才能長久發(fā)展。走出“巷口”,正是走向遼闊世界的開始。

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悲劇的發(fā)生正是沒有逃離這宿命般的魔咒?傳奇才女張愛玲說:“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唯有臨摹。”在當時的上海,張愛玲不僅是個有名的才女,更是著名的時尚中人。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因為沒有長遠的目光。更沒有對生命的出格付諸行動,最終只留下了令人悲憫感慨的一生。墨守成規(guī),亦步亦趨,就注定會被時代淘汰,與成功無緣。只有走上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才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景。

斯特里馬特用陽光中的微塵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不拘地移動,才可能永恒地存在;村上春樹用山野的鮮花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任意地綻放,才可能有繁華的春天:大仲馬用亂石中的珍珠詮釋出格的生命,唯有改變局勢,才可能脫穎而出。所以,萬千世界里,不能讓風沙掩蓋了自己,只有匠心獨運、別出心裁,才可以使靈魂出格,在人生的高地里出奇制勝。

羅素認為,出格之人創(chuàng)造世界,保守之人繁衍種族。當生命之帆落滿風塵,唯有打破常規(guī),大膽出格,才可使其在桃華柳密處覓得小徑,在大江東去時華麗轉身,在萬徑人蹤滅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本文中心明確,筆力集中,論據充分,語言有張力,且能進行理性思考,體現了一定的寫作功底。

“出格”是個多義詞,文章未能很好地破題,論證語段只是散亂無邏輯的排列堆砌,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系。語段開頭缺少導入句,給讀者以突兀之感,且個別語段分析事例時游離于中心之外。

對策。

1、破題?!俺龈瘛笔莻€多義詞,根據文章內容,我們可以將論點確定為“敢于打破常規(guī),敢于創(chuàng)新”。這樣,文章的中心便明確了。

2、理清思路。先問一個“為什么”:為什么要打破常規(guī)呢?分解理由為二:

一是只有打破常規(guī),才能給事物注入無窮的活力;。

二是墨守成規(guī)只會阻滯事物的發(fā)展。這樣一正一反,理由充分。

再說一個“怎么辦”:“出格”不是無原則的放縱,不是無理由的包容,而是一種打破常規(guī)、特立獨行的行為。這樣辯證分析,凸顯理性光芒。

3、給論證性的語段加導入句?;蛎詫?,或理性闡釋,避免事例疊事例,使語段開合有度。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