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精選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4-01-08 09:55:04 頁碼:12
最新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精選8篇)
2024-01-08 09:55:04    小編:琴心月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一

(一)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結集出版的美學著作。作者沒有建構什么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待得我散步歸來,我發(fā)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升華與凈化。對于體味中國藝術至境,宗白華原則的是從“錯彩鏤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將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熔鑄出來并標舉到了極致。

宗白華先生認為,美學的內容,不一定在于哲學的分析、輯的考察,也可以在于個人的行動所啟示的美的體會和體驗。他的美學研究不重哲學的分析、邏輯的考察,而重趣談、風度、藝術和審美的體驗;不是從邏輯定義和概念辨析出發(fā),而是從美的體會或體驗出發(fā);不是糾纏于本質、對象、特征等美學理論的空泛討論,而是憑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領略、感受大自然、藝術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二

《美學的散步》,收錄了宗白華先生關于美學和藝術學的論述及另外33篇小品文。關于美學和藝術學的論述,是作者在大學期間給學生授課的講稿,內容十分抽象,屬于純理性的范疇,其與物質可感的現(xiàn)實世界相隔甚遠,是高度的概括,需結合具體的實體或放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去理解,非仔細研讀而不能得其精要。33篇小品文,有關于美與藝術的散論,有關于詩歌的通信,也有為書籍所寫的序言和演講辭。涉及到美學和藝術領域的各個方面,諸如建筑、音樂、繪畫、書法、詩歌等等。宗白華先生精通美學和哲學,其對于藝術的探究,有自己獨到的理論和建樹,將美學和藝術的觀點與社會生活和人性思想相結合,以細膩的筆觸和優(yōu)美的文字剖析了藝術與美和現(xiàn)世生活的關系,給人的精神世界吹去了一股清涼的風,帶來了溫和的美的享受。

人類自誕生以來,就從未停止過對美的追求。遠古時代人類就知道以樹葉蔽體,知道在器物上雕刻花紋,說明人在天性中本能的就有美的意識和向往。五千年的文明進程,人類對美有了深刻的認識并將美上升到了理論的層面專門來研究,可見,美不單是一種藝術上的實踐,更是一種理論意義上的建構。從表現(xiàn)美,到以美的理論來指導美的實踐,在這個相互作用交替往復的過種中,人們提升了對美的認識,領悟了美的本質。個體意識的覺醒必將影響到群體,既而推動整個人類意識的進程。美就是這樣生發(fā)而來的,它不斷的以新的形式出現(xiàn),不斷的得以校正和發(fā)展,成為一個又一個歷史時期的印跡??梢赃@樣說,美豐富了歷史,也豐富了人類的心靈。

談到美,必然離不開藝術。藝術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以生存必需和本能為基礎上的人類精神的高地。在這個高地上,人類能夠體驗和感覺到生命的快樂,進而醒悟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音樂、舞蹈、美術、文學,這些無疑普遍地給人以精神和靈魂上的洗禮。藝術是最能直接表現(xiàn)美的,藝術是美的集中體現(xiàn)。我們欣賞一幅畫,說畫得漂亮,這就是美的最直接地流露,我們感受到了它,畫的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反之,我們說某部電影演得一團糟,就是對其藝術價值的否定,認為其“不美”,也是對美的評判。

但是,人畢竟不是每時每刻都生活在藝術當中,更多的時候,人是生活在現(xiàn)實的工作和勞動當中的,與柴米油鹽為伴,和喜怒哀樂為伍。因為個人受教育程度以及際遇和心境的不同,對美的感受和認知程度自然迥異。但是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一直在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好是本質,條件要富足優(yōu)越;美是形式,外在要高尚優(yōu)雅。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們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要走。但是不論條件是好是壞,美的內核取決于人的認識和內心的操守——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這個古訓早已被世人所接受。心靈的美,才是本質的美。也只有心靈的美,才有可能談及對美的發(fā)掘和升華。

在生活中,人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最終是為了傳播美。對美的感悟和投入越多,個體的生命也就越覺得幸福和有意義;當點點滴滴地美匯成了江河,當善意和良知成為人們行為的首要,人類社會才能融洽和諧,世界才能實現(xiàn)和平與大同。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三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結集出版的美學著作。作者沒有建構什么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待得我散步歸來,我發(fā)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升華與凈化。對于體味中國藝術至境,宗白華原則的是從“錯彩鏤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將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熔鑄出來并標舉到了極致。

宗白華先生認為,美學的內容,不一定在于哲學的分析的考察,也可以在于個人的行動所啟示的美的體會和體驗。他的美學研究不重哲學的分析、邏輯的考察,而重趣談、風度、藝術和審美的體驗;不是從邏輯定義和概念辨析出發(fā),而是從美的體會或體驗出發(fā);不是糾纏于本質、對象、特征等美學理論的空泛討論,而是憑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領略、感受大自然、藝術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在現(xiàn)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于文學,宗白華偏于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

他沒有構建什么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蒙娜麗莎》原作前默坐領略了一小時,他常常興致勃勃地參觀國內的各種藝術品展覽會,即使高齡仍不辭勞苦。他更是一位欣賞家。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于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征。

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書名叫《美學散步》,我們且到這個大花園里走走,看作者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亭臺樓榭、花樹池石。

文檔為doc格式。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四

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自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和家園感。他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美學散步》讓我得到了一種生活情趣和審美方式,伴著筆墨的清香,細細體味,宗白華那自由孤寂的靈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尋求美的道路上指引著我,讓我拋棄浮躁的世俗,向美學叢林的深處邁進。合上書,閉上眼,書的余香猶存,而我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一個“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鴻雁高翔,綴葉如雨”的沖淡清幽境界。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五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結集出版的美學著作。作者沒有建構什么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待得我散步歸來,我發(fā)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升華與凈化。對于體味中國藝術至境,宗白華原則的是從“錯彩鏤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將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熔鑄出來并標舉到了極致。

宗白華先生認為,美學的內容,不一定在于哲學的分析、輯的考察,也可以在于個人的行動所啟示的美的體會和體驗。他的美學研究不重哲學的分析、邏輯的考察,而重趣談、風度、藝術和審美的體驗;不是從邏輯定義和概念辨析出發(fā),而是從美的體會或體驗出發(fā);不是糾纏于本質、對象、特征等美學理論的空泛討論,而是憑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領略、感受大自然、藝術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六

《美學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書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卻熠熠發(fā)光。作者是宗白華先生,因為作者是個詩人,所以整本書的主要風格是詩意濃厚,閑適舒緩,令人讀起來非常有趣味,不會失于泛泛而談,但又不至于過于深奧難懂。

當你翻開這書時,便會想全心全意一氣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間會有任何間斷,因為在看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令人拍案叫絕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讀有助于對這本書里的所有思想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對其中東西方文化碰撞有更為深入的把握。當我真的如饑似渴地將這本書狼吞虎咽般讀完之后,還是手不釋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細細地將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讀和精讀兩種方法。通讀只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全書風格上講,文筆優(yōu)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閑適。從其內容來說,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學蘊于其中,不會艱澀難通,但是你也不能馬上獲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處好景致時,便要駐足細賞?!睹缹W散步》這部書就是這樣的,行到思想靈光閃現(xiàn)處,要靜下心來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這一功夫是后來在細讀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今還記得里面有引用李麗對宗白華《美學散步》的評論,她是這樣說的:“‘散步’當中有古老周易演繹我們祖先‘天人合一’觀念的直觀、感知和體驗;有禪宗以凈的心去體悟觀照萬物的境界;有老莊、玄學追求的靈氣飛揚的思辨智慧;有亞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邏輯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經驗主義哲學中對感官體驗的重視;有康德把時空作為人類感知方式,把心靈作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見;有黑格爾否定的思考的辯證思維;還有在20世紀中西文化碰撞中為人們普遍運用的比較中見同異,同異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蔽曳浅M饫铥惥脑u價,而且她表達的是那樣的緊湊。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七

當你翻開這書時,便會想全心全意一氣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間會有任何間斷,因為在看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令人拍案叫絕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讀有助于對這本書里的所有思想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對其中東西方文化碰撞有更為深入的把握。當我真的如饑似渴地將這本書狼吞虎咽般讀完之后,還是手不釋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細細地將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讀和精讀兩種方法。通讀只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全書風格上講,文筆優(yōu)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閑適。從其內容來說,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學蘊于其中,不會艱澀難通,但是你也不能馬上獲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處好景致時,便要駐足細賞?!睹缹W散步》這部書就是這樣的,行到思想靈光閃現(xiàn)處,要靜下心來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這一功夫是后來在細讀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今還記得里面有引用李麗對宗白華《美學散步》的評論,她是這樣說的:“‘散步’當中有古老周易演繹我們祖先‘天人合一’觀念的`直觀、感知和體驗;有禪宗以凈的心去體悟觀照萬物的境界;有老莊、玄學追求的靈氣飛揚的思辨智慧;有亞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邏輯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經驗主義哲學中對感官體驗的重視;有康德把時空作為人類感知方式,把心靈作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見;有黑格爾否定的思考的辯證思維;還有在20世紀中西文化碰撞中為人們普遍運用的比較中見同異,同異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蔽曳浅M饫铥惥脑u價,而且她表達的是那樣的緊湊。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八

最近讀到一兩本關于美學的書籍,我慶幸自己能夠想到讀它們,因為在此之前對于美學我是個門外漢(現(xiàn)在也不算內行),更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美。讀易先生的《破門而入——講美學》,才知道美學不是教你“裝房子、買衣服、交女朋友”,而是相當大的一個社會科學,它原本是在各藝術門類學科之上的學科,是個統(tǒng)領。抽象而枯燥其實才是美學研究的特點,因此西方美學的大家也都是哲學家,比如柏拉圖、蘇格拉底,還有康德和黑格爾。既然美學也是哲學,她就必定具備哲學求真理的特點,但什么是才是真正的美,如同哲學里其他問題一樣,往往是沒有統(tǒng)一答案的。雖然易先生講的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讀此書我仍然費力,因為它需要一顆極其抽象的哲學的頭腦。

真正有點感覺的是讀宗先生的《美學散步》。此書較為具體,如同書名,仿佛是在美學的境地里做一次心靈的散步,詩樂書畫,悠哉美哉,還可收獲良多。正如他在前言里說到的: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折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旁拾起別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興趣的燕石。無論鮮花或燕石,不必珍視,也不必丟棄,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說這兩本書究竟與我與中秋又何干呢?不,我想真正對美有困惑的人,是看得出來干系的。宗先生在“美從何處尋”這章中,講到了尋找美的兩種方法:“移我情”和“移世界”。移我情就是改造我們的情緒和思想,使之能夠發(fā)現(xiàn)美并創(chuàng)造的表達美,以成為藝術?!拔覀兊那楦幸涍^一番洗滌,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厲害計較才能發(fā)現(xiàn)深度的美。”移世界就是改變世界的現(xiàn)象,使它能夠成為美的對象。比如月亮,就常常被用來美化世界。雖然宗先生一直強調美是客觀存在的,但在我看來,無論移我情還是移世界,都將是人為的主觀的對美的探尋。

當代社會機器轟鳴、網絡發(fā)達,人們早已沒了賞月的閑情,更別說這晚無月的中秋。問題是這樣的美境就丟失了嗎?如果所有的物質我們都看不到美,一切都只是原子分子,那么“世界是不是就變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機械的死的過程了?”都市人常常要么困惑生活無趣,要么只顧忙碌焦慮,無法發(fā)見身邊的美,為什么呢?“我們在自己的心里找不到美,那么就沒有地方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蹤跡!”如果一個人情感波折、思想矛盾,恐怕嘗到的是苦悶,而不會是美,所以,“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情緒的波動、思想起伏,不把自己關在狹小的心的圈子里,不只是在自己的心里而是到廣闊天地里去尋找美”,我們才能真正找到美。

這大概是我這樣的都市人去找這樣的書來讀的原因吧!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