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2023年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精選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05:21:54 頁碼:11
2023年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精選12篇)
2023-11-27 05:21:54    小編:夜紫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一種指導性文件,它有助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教案的編寫需要考慮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包括多媒體教具、實驗器材等。教案是教學設計的具體實施方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編寫的一種教育教學手段。寫教案前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學習。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一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做到規(guī)范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新老式鐘表的對比中,懂得去發(fā)現(xiàn)和欣賞新事物的優(yōu)點。

重點難點。

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敦請卡片,機械和電子鐘表實物。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破題導入。

1、同學們到過鐘表店嗎?你看到些什么?

2、讀課題,有何疑問?

二、識讀字詞,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標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邊讀邊思考讀課題時的疑問。

3、解答疑問,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

三、直扣重點,深入學習。

1、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在文中找出來。(課文最后一句話)。朗讀后引導變成陳述句,再次質(zhì)疑。

2、再讀課文,討論解疑:

(1)“舊事物”即第一段和第八段中所指,鐘表要有聲音,有鐘擺,有指針,上發(fā)條,走時不太準確等。

(2)“新事物”即最新式的電子表,優(yōu)點如3~6段所寫。

3、主觀判斷,情感朗讀。

(1)你對新式表和老式表有什么看法?

(2)文中老式表對新式表是什么態(tài)度呢?勾畫出相關語句。

(3)分角色練習情感朗讀。

四、回扣主題,拓展延伸。

1、回扣課文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出反問的語氣。

2、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新事物?說說它們的優(yōu)點。

五、作業(yè)設計。

說說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二

除法是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nèi)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因此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教學建議中提到:讓學生擺學具、看演示分的過程等活動,充分感知“平均分”與除法的關系,真正把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落到實處。

這部分內(nèi)容的`的教學任務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關聯(lián)。因此,我在教學中把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本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學生的自學來激活學生的內(nèi)驅力。在設計教案時,把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為此安排了幾個層次教學:

(1)由同樣多引出平均分。這一層次安排兩次實踐操作,一是把8個桃子平均放在4個盤子中,每盤放2個。通過動手操作由學生的匯報引出“同樣多”,通過第二次動手操作和教師的提問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導操作,讓學生把6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幾個。

(3)把“平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解決了“平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6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結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課后,帶給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請相信學生能行!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三

1.理解等式的性質(zhì),并能應用等式性質(zhì)解方程進行簡單變形。

2.運用移項,系數(shù)化為1,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重點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學難點移項的注意事項。教具天平、砝碼。

教學過程一、設疑自探。

1、情境引入: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時,常常將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內(nèi),在右盤內(nèi)放上砝碼,使天平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時兩邊質(zhì)量相等就可以測得該物體的質(zhì)量。教師按書本上操作要求演示,并將有關的方程變形的式子板書出來,供同學們觀察。教師歸納:如果我們在兩邊盤內(nèi)同時添上(或取下)相同質(zhì)量的物體,可以發(fā)現(xiàn)天平依然平衡,如果我們將兩邊盤內(nèi)的物體的質(zhì)量,同時擴大原來相同的數(shù)額(或縮小原來的幾分之一),也會看到天平依然平衡。

2、發(fā)散提問:請你根據(jù)老師的演示和上面的式子提出一些問題,看誰提的問題好。(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第一個演示說明了什么、第一個演示有什么啟示、第二個演示……、這些演示有什么啟示、這些方程的變形中有什么一般的規(guī)則、你從這些方程的變形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觀察這些方程的變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6.2.1方程的簡單變形。板書課題,并出示學習目標。3、明確自探目標: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我們下面就來探究有關的問題。出示自探提示。同學們結合“自探提示”和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學課本p5—6頁,完成本節(jié)的自探提綱中的問題。

自探提綱(1)從剛才的演示和方程的變形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等式的.性質(zhì)的內(nèi)容是什么?例1、例2分別是怎樣應用等式性質(zhì)解一元一次方程?

(3)移項的定義是什么?移項要注意什么?

(4)運用等式性質(zhì)來解釋移項、系數(shù)化為1的過程。

(6)解下列方程(1)-5x=8(2)1-3x=4(7)若x、y滿足|x-2|+|y+1|=0,則x、y的值為。

二、解疑合探1、同學們逐題解答以上問題,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價,教師做到“三講三不講”。

2、教師注意進行以下兩方面引導:

(1)等式的性質(zhì)易錯點:性質(zhì)1,可以加上(減去)同一個整式,性質(zhì)2不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整式(整式包括0)。(2)同學們對自探提示中第6題進行演板,教師要規(guī)范解方程的過程。三、質(zhì)疑再探同學們對本節(jié)學習有什么不懂地方或疑問大擔提出。先由同學們回答,同學們回答不完整的內(nèi)容,教師做補充。注:本節(jié)第一節(jié)解方程,若涉及后面的內(nèi)容,教師應告訴同學們后面將要學習。四、運用拓展1、同學們自編練習題,供同學練習,并糾錯。

2、完成以下練習,并糾錯。

(1)(2)(3)(4)(5)(6)(7)(8)。

(1)數(shù)學思想:從天平到等式的性質(zhì),一般歸納的思想,方程思想。

(2)數(shù)學能力:等式性質(zhì)的應用,即應用移項、系數(shù)化1解一元一次方程。

作業(yè)設計必做題習題p62一、1、2、3、4選做題習題p62三、3、4教后反思: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四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漂、禁”兩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讀、誦、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展開想象,激發(fā)學生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媒體。

學生準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先板書“消息”,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消息”的理解。

師:春姑娘就要來了,她想給小朋友們發(fā)一個春天到來的好消息,你幫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呢?”(學生暢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們的好主意讓一位詩人寫成了一首詩來傳達“春的消息”。我們來讀一讀,看看誰能收到這些消息。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學習新知。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指明讀,注意“漂”是個多音字,漂白、漂亮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漂白”、“牽引”、“愛憐”、“雀躍”、“搔癢”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生活經(jīng)驗和具體的動作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相機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jié)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認讀、理解文中的詞語,既形象生動,教給了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出來。

第一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風、春水、樹枝、水鴨;抓住“盼望”“整整”體會孩子們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換上春裝;“飛過”“飛上”表達了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歡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飛舞;抓住“愛憐”體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愛。

第四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雛菊開放;抓住“雀躍”體會孩子長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綠苞、溪水唱歌;。

第六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陽照耀、被嫩草搔癢的面頰;。

4、配樂朗誦詩歌,美讀中品位所蘊涵的情感。贊美春天!

設計意圖:通過抓住重點的詞句,來幫助孩子們?nèi)ヮI會詩歌中對春天的盼望、欣賞和感受,進而通過感情朗讀來贊美春天。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關于春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一定能發(fā)現(xiàn)的更多!去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

2、積累詩歌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五

認識本課生字“骨俱捐贈”等9個字,學習“為之動容、志淚俱下”等詞語。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體會救命骨髓所飽含著的兩同胞的骨肉之情。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課文錄音。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因題設疑。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感受真誠學習生字。

1、讀了課題你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

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讀中勾劃生字。

4、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劃出課文中讓你感動的體段落。

2、讀后深思: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再讀課文,粗知詞意。

1、把課文讀通順,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利用工具書,聯(lián)系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也要求教同學。

3、齊讀課題。

4、(各抒己見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五、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邊讀邊勾劃生字。

3、自學生字。

4、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5、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6、指名讀課文,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結合課題,圍繞“為什么說兩巖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結合課文中具體內(nèi)容進行思考:

2、找出句子話,體會其中的感情。

二、共同探究。

1、“兩岸”指什么?

2、為什么稱之為“骨肉同胞”?

3、“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4、畫出行走路線圖。

5、學習倒敘的敘述方法。

倒敘:先說明事情的結果后說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的記敘的方法。

1、找出語句。

2、找出語句體會方法。

3、理解詞語:

聲淚俱下:邊訴說邊哭泣,形容十分悲切。

動容:臉上出現(xiàn)受感動的表情。

睛天霹靂:晴朗的天空響起了炸雷。比喻情況出人意料,令人震驚。

談何容易:原本指向君王進言不容易,課文里指骨髓移植困難很大,并不像嘴上說的那么容易。

馬不停蹄:馬不停地急促向前走。課文里用來形容運送骨髓在路途上沒有停歇,時間抓得很緊。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三、指導朗讀。

1、以默讀為主,可先讓學生自讀課文。

2、要讀出豐富的情感。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六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編口訣的過程,能找出6,7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發(fā)現(xiàn)能力。

2、能記住6,7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讓學生初步體驗6,7乘法口訣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會用乘法口訣。

正確求積。

一、復習引入。

1、背誦1~5的乘法口訣。

2、摘蘋果游戲(利用電子白板畫蘋果樹和乘法題)。

二、激趣引入。

(課件演示,紅紅到書店買臺歷,并與售貨員對話)。

售貨員:每本臺歷6元。

師: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怎樣解決?

學生的回答適時解決,當學生出現(xiàn)6×6時。

師問:這個有口訣計算嗎?(沒有)該怎么計算呢?

(1)想加法6+6+6+6+6+6。

(2)想:5×6+6。

問:用什么方法計算更快呢?(乘法口訣)。

師:我們發(fā)現(xiàn)有口訣計算起來真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編出6,7的.乘法口訣吧!

揭示課題并板書:6,7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6的乘法口訣。

教師:一本臺歷6元,要求4本臺歷多少元,就是求幾個幾是多少。會列乘法算式嗎?

學生:6×4=24。

教師:能根據(jù)乘法算式編一句口訣嗎?

學生:四六二十四。

教師:5本臺歷多少元?算式怎樣列?口訣怎樣編?6本呢?……。

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

做完以后同桌互相檢查,再請學生在全班展示,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編出了6的乘法口訣。那么每句口訣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學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個6得數(shù)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2、教學7的乘法口訣。

教師:你又看到什么數(shù)學信息?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仿照6的乘法口訣編寫方法編出7的乘法口訣。

教師:小朋友,你們能自己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讓學生把算式和口訣依次填入表里。同桌互相檢查,互相幫助,集體訂正。

教師:你是怎樣想出“7×7”的得數(shù)的?

學生:剛才我們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已經(jīng)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數(shù)。

教師:你是怎樣編出“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的?讀一讀,背一背。翻開書31頁,將7的口訣補充完整。

三、加深理解。

1、游戲:對口令(課堂活動第1題)。

(1)老師對全班。

(2)同桌對。

(3)師說全班搶答。

2、擺小棒(課堂活動第2題)。

教師在展臺上用6根小棒擺1個六邊形?,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叫六邊形。

教師:擺1個六邊形用幾根小棒?(6根)。

教師:那么擺兩個六邊形要幾根?擺3個呢?擺擺看。

學生擺后匯報。

教師:如果不用擺,那你知道擺7個六邊形要幾根小棒嗎?

學生:我知道,要42根。因為1個六邊形要6根小棒,擺7個六邊形就是7個6,六七四十二。

教師:怎樣列式?用哪句口訣計算的?

學生口述,教師板書。6×7=427×6=42口訣:六七四十二。

四、運用拓展。

1、練習九第1題口算。

2、看口訣寫算式。

五、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引導學生小結,回答略。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七

1、經(jīng)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shù)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意識。

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媒體課件、桃子卡片、圓片、學生準備圓片、小棒

師生活動

備注

一、課前導入。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同學們,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在新的學期里,我們將一起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本領,解決新的問題。

1、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1)、出示桃子圖片,讓學生隨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個桃子,你能把它們分成兩份嗎?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分。

(2)、展示學生分的成果。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呢?

學生會有很多種分發(fā),教師用媒體課件都展示出來。

(3)、發(fā)現(xiàn)“平均分”。

讓小朋友發(fā)表意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們都發(fā)現(xiàn)了有兩種分法與別的不同,那么我們就仔細來觀察這兩種分法: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種分法的每一份的數(shù)目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每一份都一樣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讓學生和教師共同讀幾遍。

教師接著演示:把4個桃子分成左邊2個,右邊2個,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均分。并連貫說:“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個?!?/p>

2、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1)、教師出示幾種物體的分法,讓學生說說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幾份,每份有幾個?

3、讓學生動手平均分。

(1)、讓學生小組合作將手中的8個圓片平均分,并互相說說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分得幾個。

(2)、發(fā)表意見。

(3)、表揚說的好的小朋友。

4、動手操作。

(1)、教師提出意見,讓學生邊操作,邊說出結果。

有8個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

(2)、讓學生動手,找學生演示。

(3)、連起來說說。

(4)、在書上填寫出來。

1、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1)、讓學生相互合作,邊操作邊得出結果,填寫在書上。

(2)、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完成第一題。

說出哪種是平均分,并說出理由。

(2)、完成第2題。

教師讀題目,讓學生先圈一圈,再填寫。

填寫后讀一讀。

(3)、完成第3題。

這道題目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學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師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本節(jié)課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學會已經(jīng)掌握了平均分的含義,而有些學生卻不十分理解。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八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學會簡單分類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

出示例1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

揭示課題,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2、鞏固發(fā)展 體驗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

討論匯報。

板演分法。

還可以怎么分?

二、鞏固提升 發(fā)散創(chuàng)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三、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四、板書設計:

分類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

按顏色來分一分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九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計量單位的必要性,形成相應的長度觀念。

2.使學生聯(lián)系具體情境認識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實際長度表象,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能合理估計一些線段或物體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限整厘米),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相關的學習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教具:flash課件,刻度清晰的尺。

學具:學生每人一張練習紙、一把學生尺,每兩人一個學具盒(內(nèi)含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橡皮、方格紙、圖釘、回形針、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統(tǒng)一標準。

1.(電腦顯示)故事情境:珠寶在哪里?

出示黑貓警長圖,認識他嗎?黑貓警長是破案的高手,讓我們一起來跟隨黑貓警長破案。

2.為什么白貓戰(zhàn)士沒找到珠寶呢?小朋友來分析分析看。(學生分析原因。)。

3、說明:

“白貓戰(zhàn)士”腳長,“一只耳”腳短,正是因為它們度量的標準不同,所以同樣走5個腳長,量出的長度是不一樣的。

說明:在度量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得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是長度單位。

二、統(tǒng)一標準,建立表象。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個——厘米。厘米就藏在小朋友的尺子上。請小朋友拿起尺子,看一看,(實物投影學生尺)瞧,這樣的一段長度就是1厘米。(師剝下1厘米:0-1)。

請小朋友像老師這樣把1厘米的小棒模型請下來??匆豢?,1厘米有多長?

2.初步感知1厘米。

(1)游戲:和1厘米交朋友。

接下來,我們就和1厘米來交個朋友,看誰能很快地記住1厘米有多長。(學生操作)。

(在黑板上貼出1厘米)你覺得1厘米這個新朋友怎么樣?

說明: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2)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找一找,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先找一找,再用小棒比一比驗證一下。

交流展示。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圖釘?shù)拈L大約1厘米;食指的寬度大約1厘米;方格的一條邊大約1厘米等。

3.用1厘米測量。

橡皮的長度大約有幾個1厘米呢?請小朋友四人小組合作,用1厘米的小棒量量看。

匯報交流,引出尺子。

三、觀察尺子,認識厘米。

1.認識尺。

尺是量長度的工具。對比你手中的尺子,它還少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揭示:

a.數(shù)。

尺子上有哪些數(shù)呢?我們把他們請上來。

b.刻度。

這些長短不一的豎線就叫刻度。0所對的刻度就叫刻度0,1所對的刻度呢?

c.cm。

一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在尺子上一般用英文字母cm表示。

2.認識1厘米。

(1)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尺子,先仔細觀察,再用鉛筆尖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是1厘米?(如:刻度0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說明:像這樣,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

3.認識幾厘米。

(1)1厘米我們會找了,2厘米你也能找一找嗎?

(2)你還能在這把尺子上找到幾厘米呢?同桌指一指,說一說。

(3)全班交流。

說明:有幾個大格就是幾厘米。

四、動手實踐,學會測量。

活動情境:小蟋蟀跳遠比賽。

1.量幾厘米。

(1)小蟋蟀們至少要跳過幾厘米才能過關呢?(學生動手測量)。

(2)展示交流:你從刻度幾量到刻度幾?(刻度0-3。)。

(3)想一想: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注意什么?

2.量大約幾厘米。

(1)3只小蟋蟀分別跳了幾厘米呢?小朋友來量量看。

(2)認識大約6厘米。

說明:2號和3號的長度都不是正好6厘米,但是很接近6厘米,我們就可以說是“大約6厘米”。

3.畫幾厘米。

(1)學生畫7厘米的線段。

(2)交流:你從刻度幾畫到了刻度幾?

(3)同桌互相檢驗。

五、鞏固拓展,活化應用。

1.用斷尺量。

小蟋蟀的尺子斷了,用它還能來量長度嗎?怎么量?

2.變式練習。

寶盒里的項鏈有多長?你是怎么看的?

3.學習估測:奇妙的“身體尺”。

六、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回顧:小朋友,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和誰交上了朋友?關于這個新朋友你了解了些什么?

小結:我們知道了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在尺子上刻度0-刻度1的長度是1厘米;還知道有很多物體的長度是大約1厘米。

2.游戲:眼力大比拼。(學生動手操作)。

3.拓展:在長度單位這個大家族里,厘米只是其中的一個成員,還有很多成員等著和你交朋友。其實10厘米的長度就是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把10個這樣的長度單位連起來,就又得到一個長度單位。這些長度單位叫什么名字呢?它們有多長呢?和我們今天認識的1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些問題留到以后的數(shù)學課上再來研究。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十

1趣味導入課題,創(chuàng)設質(zhì)疑情景,鼓勵學生質(zhì)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庇兴刹艜兴?,有所思才會有所獲。我認為只要教師精心備課,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解疑時,力爭落實”三講三不講”原則:”三不講”即學生不探究不講,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講之前不講。質(zhì)疑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對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2解疑合探注重嘗試體驗,實踐出真知,深入探究目標。

教學時,不要對學生自主設疑、自探解疑和合探解疑環(huán)節(jié)太過重視,要圍繞教學重點、難點展開活動。比如說要想學生了解刮畫紙是如何制作的?教師示范及指導學生制作是很重要的,也只有在實際操作中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在教學時注重學生解疑合探、嘗試體驗的過程。例如:教師展示白紙與刮畫紙,讓學生區(qū)別有什么不同,學生親自在刮畫紙上刮出痕跡探究出刮畫紙的第一層可以是單色和多色,教師示范并指導學生用顏色較淺的蠟筆(如:黃色,紅色,綠色等)用力均勻地涂第一層,用深色的蠟筆(如:深褐色、黑色、深藍色)涂第二層,第二層要完全覆蓋第一層。至于刮畫的使用工具多樣性,我只是提示一句:凡是學習中和生活中比較堅硬的能刮出色彩的都是工具。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邊討論邊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刮畫工具刮出不同的效果。最后學生自己探究出有以下刮畫工具:鉛筆、筷子、尺子、釘子、小刀、牙簽、發(fā)夾、鑰匙等。我倍感欣慰。

”三疑三探”提出”自主、合作、探究”這種學習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在合作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我在美術課中嘗試得以實現(xiàn)。我認為只要教師深入研究教材,開闊視野,根據(jù)本班實際情況靈活應用,避免走形式主義,這樣既尊重了美術的學科特點,也使教學任務得以在當堂課中解決。

3美術課中要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創(chuàng)造離不開想象力。我們小時候都畫過太陽,老師通常會教:先畫好一個圓圈,然后在它的周圍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線,最后在圓圈里添上紅顏色……這是成人的思維和經(jīng)驗在學生頭腦中的再現(xiàn)。我記得有篇報道說美國美術教師很會調(diào)動小朋友的想象力,畫出各自心中的太陽。學生有畫圓的,有畫扁平的,有畫紅色的,還有畫綠色的。在我們看來兒童的想象力顯得幼稚可笑,但這對他們思維能力的成長是非常珍貴的。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們展示圖片目的不是讓學生去模仿照著畫,而是讓他們?nèi)ビ^察,去發(fā)現(xiàn),充分挖掘他們的想象力。在《快樂刮畫》教學中,學生要合作或者獨立完成刮畫作品,我提出要求是:先給他們一個繪畫主題,彰顯個性,大膽創(chuàng)新,干凈整潔。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不要限制學生必須按照老師的要求來畫,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去完成刮畫作品。當然美術課還有更廣闊的天地,老師平時還可以通過各種繪畫、手工制作、以及課外的科技活動,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

4要客觀地評價學生作品,盡量多給他們提供展示作品平臺的機會,多鼓勵、多表揚。

我的一位同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的兒子小時候學畫畫,把桌子的四只腳都畫成朝上的方向。我同事沒有笑他,表揚他畫得很認真,鼓勵他多觀察接著畫,終于有一天他兒子突然頓悟,發(fā)現(xiàn)了桌子四只腳是朝下的,再也用不著把畫倒過來看了。其實學生都是天生的畫家,大多數(shù)兒童畫畫得幼稚、天真浪漫,不加以修飾,個性鮮明,畫出了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東西。對于學生的繪畫作品,要站在孩子的年齡段及世界觀角度去看待,所以我們批改學生作品時,應該要多鼓勵,多表揚,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作品的閃光點,多激勵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對創(chuàng)作的興趣。我在改美術時,總是當面批改,先肯定畫的優(yōu)點,然后根據(jù)他的畫在言語上給他一二句評價、指導和鼓勵,不一定非得用等級或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作品,爭取讓每個學生帶著滿意的微笑離開,讓學生以后每次上美術課,都覺得畫畫是件輕松愉快的事了。

在課堂中,我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每次都盡量給學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臺,我經(jīng)常愛問:你能說說你畫了些什么?你是怎樣想的?經(jīng)??梢钥吹綄W生爭著表現(xiàn)自我,大膽評價;還可以問其他學生:你欣賞誰的畫?說說好在哪里?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此過程中學生學會了交流、學會了評價;學生逐步學會了自評、互評,并在一次次的評議中,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美術鑒賞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成為有思想的人。我深有感觸的是:”三疑三探”為改革課堂教學總結出了一條先進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出了挑戰(zhàn)。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臺。

總之,我希望廣大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科的特點,總結探索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教學,更希望每節(jié)課都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樂趣,更多的收獲。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十一

1、 在“拔河”的情景感受數(shù)量之間的大小及相等關系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通過學具操作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

2、 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并知道它們的含義,用會這三種符號表示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能正確描述數(shù)的大小。

3、 參與觀察、操作等實際活動,初步體驗“數(shù)感”。

4、 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親切感,樂于參加數(shù)學活動,愿意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難點:能正確描述數(shù)的大小,是本課的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實物展臺、彩色圓片 師生雙邊活動: 活動一:

引入新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玩過許多有趣的游戲吧,哪個小朋友玩過拔河的游戲,能說說這種游戲怎么玩嗎?今天,有一個班的小朋友正在玩拔河的游戲,他們想請咱們班的同學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課件)

你觀察到什么?你想說什么?問些什么

活動二

你說我講:為什么比賽還沒有開始?

我們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圖片來代表拔河的小朋友。怎樣擺才能夠讓別人一下子看出哪邊的人多?看著擺好的圖片,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兩邊的人數(shù)不一樣來分析這個問題。

活動三

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shù)字中間站,誰大沖誰開口笑。

手指游戲:用中指和食指表示兩種符號,表示四組數(shù)的大小。

一年級數(shù)學三疑三探教案優(yōu)秀篇十二

教學目標:1、在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的活動中,讓初入學的孩子了解學校生活,滲透思品教育。

2、在數(shù)1-——10各數(shù)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兒童學習數(shù)學的最初步熱情。

3、讓兒童在數(shù)數(shù)過程中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以感受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親切,克服陌生感,產(chǎn)生愉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能用帶數(shù)字的一句話表現(xiàn)出來。

教學過程:

老師這里也有一所美麗的校園圖,你們還想不想看看?

學生觀察:這所校園有些什饃?同學們在干什麼?

觀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1——10]

學生小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們說的很好,原來呀,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到處有數(shù)學。

課后記:

一單元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

1、通過直觀形象的,生動有趣的數(shù)數(shù)活動,讓兒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達到能認識、讀、寫10以內(nèi)的數(shù),會用10以內(nèi)的數(shù)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shù),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學之間交流。

2、讓兒童認識10以內(nèi)的數(shù)的大小,認識符號〉〈和=的含義,能用符號和詞語表示1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在比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過程中,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初步體驗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確計算10以內(nèi)的加法減法,結合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經(jīng)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計算過程。

4、注意數(shù)字,符號。算式的規(guī)范書寫,培養(yǎng)兒童認真看,認真算,認真寫的良好習慣。

5、-讓兒童經(jīng)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一些初步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與初步解決問題的方法。

22課時

1、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第一課時

4——5頁1——5的認識例1——例3

1、對1——5各數(shù)感性的認識

2、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3、初步體驗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教學重點:1、邊擺邊數(shù)數(shù)

2、由抽象的數(shù)到物體可一表示什麼

二、教學例1

(1)出示圖,看圖,用數(shù)字說一句話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圖意嗎?

(3)按照數(shù)字順序從1說道5

三、教學例2

(1)擺學具數(shù)數(shù)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從1到5

92)在黑板上寫1——5,請學生在黑板上數(shù)字上面百圓

(2)老師指圓,學生說數(shù),

問:3個圓片用幾表示?5個圓片呢???

老師指數(shù)字,學生說圓片。

問:3用幾個圓片表示?4呢?

四、教學例3

剛才用數(shù)字2表示2個圓片,2還可以表示什麼?

看書5頁例3

2可以表示任何個數(shù)使的物體。

說說3、4、5可以表示什麼?

全班交流

五、課堂活動

6頁1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1、進一步鞏固1——5的認識

2、初步感知1——5各數(shù)的聯(lián)系,變化,感悟數(shù)序

3、初步學會用手指比,劃,涂,寫1-5

4、操作分小棒,親身體驗探索數(shù)的分解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規(guī)范書寫1-5各數(shù)

一、談話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1——5個,小朋友們能用手來表示嗎?

二、教學例4

1、看書例4,共右個要求:比,劃,讀,寫,想想,你認為小手和小嘴怎樣分工最

合適?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2、根據(jù)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練習后小組交流

3、書上有這樣一句話,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嗎?

4、教學在田字格里面規(guī)范書寫

91)讓學生說1——5的形狀

(3)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4)學生練習

三、課堂活動

1、6頁1,寫數(shù)

2、6頁3,圈一圈,寫一寫。

出示這些圖,引導學生看懂題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誰的方法多。

獨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2頁1、2

課后記:

第三課時

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4、正確書寫0

5、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應用。

1、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正確書寫0

一、談話引入

防飛前是幾個?用數(shù)字幾表示?放飛后小朋友沒有氣球了,用用什麼表示呢?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的數(shù)字“0”(板書)

二、教學例1

(2)原來有幾條魚?現(xiàn)在呢?

(4)原來有3條魚,用幾表示?現(xiàn)在一條也沒有,用幾表示?

三、教學例2

1、出示直尺圖

觀察:直尺上有什麼?0在什麼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麼?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直尺上開始這一段叫起點,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點。

四、教學例3

1、老師示范書寫0

2、學生書空

五、課堂活動

1、8頁1——2

2、老師出示放大的方格圖、引導學生認識方格,0在這里表示什麼?

從左3往右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麼?

還可以怎樣看?

老師:從左往右,從上往下,依次多1,從右往左,依次少1

3、12頁3

課后記:

第4課時

教學內(nèi)容:9頁比較大小,例1——例2

教學目標:1、認識=、〈、〉,并會正確使用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具有辨證唯物思想。

教學重難點:比一比的方法。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

你能用那些數(shù)字表示圖中的小動物和花?學生數(shù)并且填在書上

學生用學具擺花兒和動物,并且比較多少。

小組交流后學生匯報自己的擺法和結果

怎樣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們要學會一個一個對著擺的方法來比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較同樣、多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花和蜜蜂,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麼?

2、比較多與少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蜻蜓和蜜蜂,你發(fā)現(xiàn)了什麼?

3、觀察討論

4〉33〈4,你發(fā)現(xiàn)了什麼?

小結: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兒和蜻蜓的比較方法一樣,你會嗎?

練習:(1)擺3個圓,5個三角形,比較大小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